请问谁有善导大师往生咒念诵mp3礼赞mp3

善导大师语录
善导大师语录善导大师语录-- 专杂得失
3.《观经疏》「要弘废立」(念观废立)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17页):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4.《观经疏》「一一愿言」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1页):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6.《观念法门》「皆乘佛力」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54页):
若有众生,得生西方无量寿佛国者,皆乘弥陀佛大愿等业力为增上缘。
8.《法事赞》「逆谤得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83页):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18.《往生礼赞》「专杂得失」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497页):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20.《往生礼赞》「唯摄念佛」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482页):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21.《观念法门》「唯摄念佛」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43页):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22.《观经疏》「光摄三缘」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05页):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 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23.《观经疏》「三经唯明专念」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205、206页):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扩展阅读篇】
【词语定义】格言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都在格言里面。 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言简,促人有美德。如:「满招损,谦受益。」。《宋史?吴d传》:「d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 在内容上它是人生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具有教育意义;在语言形式上简洁而精练。因此,格言与谚语、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只是谚语来源于民间无名氏之口,或经众人加工而成,而名言则大多数出于名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
要体验人生,就要把握现实,相信现实。――拉蒂特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人生的道路有成千上万条, 每一条都要它各自的风貌。
路的好坏不在于崎岖多少, 只在于谁能最终达到目标。――申宝峰
不要抄近道,否则会白跑。 不要绕远道,否则会迟到。
不要走邪道,否则会坐牢。 不要走黑道,否则会挨刀。
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 不要急着要,一定要戒躁。
不要求回报,该到自然到。 不要急得到,心静便无恼。
不要怕人笑,看谁笑到老。 不要怕辛劳,勤是传家宝。
不要怕摔跤,起来是英豪。 不要怕阻扰,继续挺起腰。
不要装知道,不懂就请教。 不要放大炮,说话要可靠。
说话要想好,办事要公道。 说到要做到,不要瞎编造。
出名要趁早,赚钱要靠脑。 该了就要了,不就拉倒。
做人要地道,才能步步高。 走就走正道,好人有好报。――申宝峰《人生悟》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与长短,而在与内容。――塞涅卡
生命在闪光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命运就是对一个人的才能考验的偶然。――蓬皮杜
聪明的人造就机会多与碰到机会。――培根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维尼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泰戈尔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机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机遇。
――罗曼.罗兰
朋友需要你今天帮助,千万不要等到明天。――佚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谁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没有朋友!――谚语
朋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查理士
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林肯
周围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卡内基夫人
财富不是真正的朋友,而朋友却是真正的财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谚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谚语
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罗曼?罗兰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罗曼?罗兰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谚语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谚语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奥斯特洛夫斯基
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莎士比亚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图
与朋友交而不信。――《论语》
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西班牙谚语
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可以精诚相待的人――西塞图
在这个世上,诚实的人最尊重,最珍视的莫过于真正的朋友,这种朋友可以说是另一个自我.
我们的朋友比的少,却比我们认识的多。――霍夫曼斯塔尔
友谊是个无限的天地,它多么宽广啊。――罗?布朗宁
人生难免经历挫折和悲伤,
再痛再苦不要放在心上.
风过后才会有彩虹和阳光,
雨过天晴终究会晴朗。――申宝峰
人生酸甜苦辣都要尝一尝,
尝尽人间冷暖才能成长.
历尽重重磨难才能变坚强,
遇到困难要挺起胸膛。――申宝峰
哪怕前方布满了风霜,
哪怕前方有大风大浪。
也要更加斗志昂扬,
一路高歌乘风破浪。――申宝峰
幸福不会平白无故从天而降,
付出努力才会有补偿.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辉煌,
除非只是好梦一场。――申宝峰
心中有梦想就要一如既往,
不能遇到困难说放就放.
千锤百炼才能磨炼出好钢.
饱经风霜才能更强。――申宝峰
哪怕前方有虎豹豺狼,
哪怕前方有魑魅魍魉
也要更加奋发图强,
一路高歌冲向前方。――申宝峰
只要有梦想装在心上,
朝着梦想去飞翔.
不怕一切困难和阻挡,
一定会如愿以偿。――申宝峰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善导大师语录”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
更多相关文章
注:善导大师语录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14:50。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分辨专修和杂修的得失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分辨专修和杂修的得失 ,佛教论坛
《礼赞》,分辨专修和杂修的得失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 && &&&何以故?
& && &&&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 &&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何以故?
& && &&&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 && & 贪嗔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心故。
& && &&&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 && &&&何以故?
& && &&&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辩。
& && &&&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 && & 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
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 && && & ――善导大师《观经四贴疏》
& & 善导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阐,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至于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凡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口业专称,(凡诵经咒,能志心回向,亦可名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
& && && && && && && &――《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昆季书& && &&&
(发布者: ,责编:无量光,网站:,讨论请进入:)
佛要救你相关文章:
------分隔线----------------------------
上一篇:没有了若依净空法师提倡的夏莲居汇集本修行,可能误入善导大师说的杂行,往生概率大大降低
古来有关弥陀本愿之说明、注疏等,皆以四 十八愿 为本,所谓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观无量寿经》也讲四十八愿。而夏莲居 汇集本 把 阿弥陀佛 的四十八大愿拼凑成二十四愿。 莲宗历
& & 古来有关弥陀本愿之说明、注疏等,皆以四为本,所谓&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观无量寿经》也讲四十八愿。而夏莲居把的四十八大愿拼凑成二十四愿。
& & 莲宗历代皆以康僧铠之原译本做注,且看康僧铠原译本的第十八大愿:
& &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 再看夏莲居汇集本中的&第十八愿&(实际并不是对应第十八条愿,故以引号区别):
&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综观夏莲居汇集本以及对条件的认识,此两位大德很大程度上是以通途法门的观点来解释法门。
&&&&&&&&&&&&
【&善导大师的五正行】
& &&注:以我们凡夫的知见总是认为修的越多越好,但弥陀化身的观点正好相反,苦口婆心劝导众生一心专称弥陀名号。善导大师就最容易被误判的《观无量寿经》在《观经四帖疏》中做了判定:
& &&问:善导大师的五正行是那五种?
& &&智随答:五正行即:读诵正行(专读诵三经)、观察正行(专观察极乐依正庄严)、礼拜正行(专礼)、称名正行(专称弥陀名号)、赞叹供养正行(专赞叹专供养)。五正行中以称名为正定业,其余四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业,其他众行虽名是善,通名杂行。(须善会其义,非排斥其他善行,只是其非之行而已。若将其作为佛子份内之事,不以为之业,则非杂行)& & &&弘愿寺 智随 解答
善导大师《观经疏》节选:
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
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馀诸善,悉名杂行。&
&&&&&&&&&&
1)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注:指)& && &&&
2)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 && && && && && && && && && &&
3)一心专礼彼佛。(注:指阿弥陀佛)& && && && && && && && && && && && &&
4)一心专称彼佛。(注:指口念南无阿弥陀佛) 此为正定业& && && && && && && && && && && &&
5)一心专赞叹供养(注:指阿弥陀佛)& && && && && && && && && && &
正定业: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
1)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注:指三经)
2)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3)一心专礼彼佛。(注:指阿弥陀佛)
5)一心专赞叹供养(注:指阿弥陀佛)
这4个是 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杂行者,千人中3、5人往生)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动乱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_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心故。--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又云:「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法事赞》云:「极乐无为涅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投稿请点击:,讨论请进入:,并欢迎访问念佛成佛论坛:
净空法师学佛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安心决定钞》三本对照.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查看: 9669|回复: 29
弥陀化身善导大师判正行、助行和杂行,专修念佛为正定业必定往生,杂行稀有往生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以我们凡夫的知见总是认为修的越多越好,但弥陀化身的观点正好相反,苦口婆心劝导众生一心专称弥陀名号。善导大师就最容易被误判的《观无量寿经》在《观经四帖疏》中做了判定:观经目的是为引导圣道门进入门,再由要门导归专念弥陀佛号。
【善导大师楷定五种正行】
五正行即:1、读诵正行(专读诵)、2、观察正行(专观察极乐依正庄严)、3、礼拜正行(专礼)、4、称名正行(专称弥陀名号)、5、赞供正行(专赞叹专供养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分五正行为正定业和助业】五正行中以称名正行为正定业,其余四种(读诵、观察、礼拜、赞供)为助业。
【善导大师把五正行之外通称为杂行】除此正助二业,其他众行虽名是善,通名杂行。(须善会其义,非排斥其他善行,只是其非之行而已。若将其作为佛子份内之事,不以为往生之业,则非杂行)
【善导大师判杂行者千人中难得三、五个往生】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
【善导大师:为什么杂行者往生概率这么低】何以故,乃由杂缘动乱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心故。
【为什么正定业必得往生】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又云:「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法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善导大师《观经疏》节选: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馀诸善,悉名杂行。”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动乱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善导大师
——————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专题汇总:念佛超胜——诸修行门,无过念佛
专题汇总:正本清源——往生净土条件(及净土法门知识)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从行门上看,为什么一切六度万行都不如念佛,在无量寿经已经点名此是:为得大利、无上功德:
《佛说无量寿经》: 佛告弥勒菩萨“其有众生,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善导大师说其余虽然是善,但和念佛相比就相形见绌:
善导大师云: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请问常兴师兄,您看了善导大师的《观经蔬》以后,是否信受奉行现在专念弥陀名号,而没有再去念其它佛号?记得师兄之前有在念百佛名号与药师七佛。
末学现在是的,专称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心里默念就念四字。
也在继续施食,但不是把施食当作积累往生的资粮。
末学半年来没有继续念百佛名号和药师七佛如来,而是逐渐转向了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本帖最后由 佛教常兴 于
09:10 编辑
请问常兴师兄,您看了善导大师的《观经蔬》以后,是否信受奉行现在专念弥陀名号,而没有再去念其它佛号?记 ...
末学现在是的,专称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心里默念就念四字。
也在继续施食,但不是把施食当作积累往生的资粮。
末学半年来没有继续念百佛名号和药师七佛如来,而是逐渐转向了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包括了念百佛名号和药师七佛如来。
我以前教小孩用十念记数法念南无阿弥陀佛,后来可能小孩觉得枯燥,所以他现在念《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里面的十个方位的十尊佛号,念3遍一分钟就完了,但前后也有各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小孩快期末考试了,末学有时也随喜跟他一起念这十尊佛号,和上面说的一样,末学不是念这十尊佛号当作积累往生的资粮。
正如前面弘愿寺的智随法师所说:须善会其义,非排斥其他善行,只是其非往生之行而已。若将其作为佛子份内之事,不以为往生之业,则非杂行。
再比如如果看到家里有死的蟑螂,末学也会把蟑螂埋到楼下的花坛,但这些跟往生有关系吗,没有,末学也不把这些当作往生资粮,只是把这些作为学佛人的分内之事。
所以说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并不是排斥世间善事,只不过不要把世间善事当作往生资粮,因为如果有这种看法,说明还不够深信。
随缘做善事,但没有把众善当作积累往生资粮之心,就不算杂修。但如果认为我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够,还要做种种善事种种才能够往生,这就是善导大师说的杂修(依止善导大师的慧净法师、净宗法师、智随法师都是这种解释),说明对阿弥陀佛接引大愿有疑惑,这就是往生障碍。故善导大师说一心专念弥陀佛名为正定业,正定业必定往生,杂修则往生不定,区别在这里。
感恩师兄提问,令末学有机会释疑,南无阿弥陀佛。
(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了这里)
悟性真高,赞一个。&
谢谢师兄解释得那么清楚,本主题的内容末学还是看得明白的,只是有时候明白一个道理,与是否践行这个道理,确是两回事。不过事关往生大事,还是信受奉行知行合一为要。
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末学现在是的,专称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心里默念就念四字。
也在继续施食,但不是把施食当作积累往 ...
谢谢师兄解释得那么清楚,本主题的内容末学还是看得明白的,只是有时候明白一个道理,与是否践行这个道理,确是两回事。不过事关往生大事,还是信受奉行知行合一为要。
南无阿弥陀佛。
这个疑惑大部分人都有,末学以前也一样,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谢谢师兄解释得那么清楚,本主题的内容末学还是看得明白的,只是有时候明白一个道理,与是否践行这个道理 ...
这个疑惑大部分人都有,末学以前也一样,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南无阿弥陀佛,欢喜赞叹,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随喜赞叹!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若不往昔修福慧,此等妙法不能闻。千万要珍惜呀!老实念佛,再老实念佛、还是老实念佛,信佛、念佛、忆佛,思念家乡西方安乐土。阿弥陀佛慈心不舍,弥陀大舟安全可靠,决定往生净土,西方许你有份。
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若不往昔修福慧,此等妙法不能闻。千万要珍惜呀!老实念佛,再老实念佛、还是老实念佛,信佛、念佛、忆佛, ...千万要珍惜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感恩师兄,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那么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代表全部咒都有念了是吗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那么净土的说法是持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就是念一切咒了,是吗?
南無阿弥陀佛是六字洪名,一切经咒法门功德无所不包。&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msenz In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