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离元培离越秀近吗近吗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在郊区吗?离郊区近吗?_百度知道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在郊区吗?离郊区近吗?
提问者采纳
不算郊区,是在柯桥的一个大学园,还是新建的呢。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绍兴文理学院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新建的是靠近万达广场
老的校区离市区蛮近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问: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离绍兴文理学院本部近吗?具体多远?只有南山校区吗?_百度知道
请问: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离绍兴文理学院本部近吗?具体多远?只有南山校区吗?
提问者采纳
郊区),河东,还有上虞的文理专科,河西三大校区。隔着一条公路而已,一个附属中学。南山校区最新;兰亭的书法艺术学院。河东河西校区距离南山校区500m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在南山校区。有园区内未来将有完整的配套工程,高铁绍兴站规划设立于镜湖,南山校区就是文理学院的本部之一。2012年元培学院要搬迁到镜湖高教园区(在绍兴北部,医学院与司法鉴定所;河东河西校区比较旧,园区内有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有元培学院。另外,文理本部有南山;市区的2个附属医院,经管学院,除本部三大校区外,是其他院系和院部所在地,生科学院,越秀外国语国际学院等学校
2012年搬迁,设施建造到什么程度了?镜湖高教园区距绍兴文理学院本部多远?
一期工程基本可以结束了,到时候2012是整体搬迁,所以会很完善。离本部有点远,一个在城北,一个在城南,坐公交半个多小时吧。
提问者评价
谢谢陈筠丰2011~~~~也谢谢其他回答者~~~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南山校区内有元培学院.元培学院在南山校区,由于这条街晚上会有很多小摊. 当然还有兰亭校区.南山校区离河西比较近;南山三个校区,走大学路(经过大学生创业园)也可以到,所以被叫垃圾接街,要经过垃圾街后再过廊桥,其实叫南山路.南山校区离本部距离一条垃圾街的路,一般本部就是河东河西校区,经管学院,医学院.离河东校区比较远,上虞校区,走垃圾街的那条路可以到,生命科学学院;河西&#47文理学院互相接近的几个校区有河东&#47
本来是很近的,跟还有一个校区南山校区就在一起的,跟本部的话旧相差一个垃圾街的路程,听近的,走的话十多分钟就到了。不过现在元培要搬走了,据说要搬到鉴湖去了,应该相差有点远了
绍兴文理学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8 小时
等级:初中一年级
<em id="authorposton16-4-14 09:38
查看: 13126&
钱老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里总是培养不出大师级的杰出人才?”
难道最近闹得这么欢,就不想着之前钱学森之问了吗?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36
最反感反对少年班的人。夏虫不可语冰。
贴一个少年班的成才名单。
下面是2012年以前部分少年班毕业生的情况介绍,以每届招收学生20-40人,成才率应当说是非常高的。30年,少年班创下了中国教育界一系列之“最”:年龄最小的11岁大学生,15岁的硕士研究生,21岁的博士,26岁的副教授,30岁的教授[2] ……
从事实业的部分少年班校友
郭元林,78级第二期,紫光集团总裁。
高峰,78级第二期,德意志银行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卫浩然,78级第二期,1999年创办 UHere Corp.,现任Weilabs公司总裁。卫浩然1992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7年获MIT Sloan商学院MBA学位。
王凯宁,78级第二期,现任易保网络技术首席架构师兼研发部总经理。
伍晓东,79少,14岁入科大。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现任北京梦联信通总裁。
王维勇,81少,现任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副总裁,主管华北区。中国科大理学学士和管理科学学士,清华大学工学硕士。
刘中青,82少,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投资基金副总裁。
岳军,82少,现任深圳美杰咨询公司总经理。
李俊杰,82少,14岁入科大。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和法律双料博士。现任Netdao Inc.(网道)首席执行官。
施晨阳,82少,曾创办Colorstamps,现任德国QIAGEN公司亚洲总裁。
陈晓薇,83少,匹兹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加州大学人类遗传博士后。现任第九城市总裁。
陈瀚洋,83少,英国牛津大学工程学博士,现就职于Royal Bank of Capital Market, London,职位Director。
陈刚,83少,现就职于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职位Associate Director。
黄崴,83少,Philadelphia International Advisors (PIA) 合伙人。
王江洪,83少,耶鲁大学MBA,现任 GE Energy Financial Services 战略营销副总裁(Vice President, Strategic Marketing)。
黄河,83少,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SIG)投资策略师(Investment Strategist);Association of Chinese Finance Professional of USA创始人和执行副会长;Chinese Economist Society (USA)理事。
付国斌,83少,中国人民大学MBA,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
薛峰,84少,14岁入科大。95-00年任用友软件集团董事副总裁、产品总监、产品总设计师等。现任 用友集团独资分公司畅捷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技术总监。
袁超,84少,现任深圳聚奎鑫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现任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委员会成员,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静华,84少,现任宣榕公司董事长。
黄沁,84少,14岁入科大。美国MIT(麻省理工)91年度优秀学生和ECE硕士。24岁成为华尔街Prudential证券公司最年轻的高级副总裁; 96年任德意志银行亚洲分行董事;98年为一家香港银行成功融资2.36亿美元,被&L亚洲财经&R和&L国际证券导报 &R评为当年&亚太最佳融资运作&;99年创建教育网站。现任香港诚信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鲲,84少,现任TurboCRM信息科技公司产品总监。
范少军,84少,现任深圳照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铁军,84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现就职于Citadel Investment Group, USA。
李闻硕,84少,芝加哥大学博士,现就职于Intel公司,职位Program Manager。
蒋继宁,84少,现任网大(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深圳教育国际交流学院董事长。
骆小春,84少,芝加哥大学博士,现任美国汇丰银行高级副总裁。
楚天骄,84少,卡耐基梅隆大学哲学博士,现就职于Clairvoyance Corp.,职位Research Scientist。
李逊,85少,美国夏威夷大学电子工程硕士。现任WebEx Inc.副总裁。李逊是影片《好奇害死猫》的联合出品人。
聂建林和郑天舒,85少,在深圳创办了蓝讯技术有限公司。
易万军,86级,融通蓝筹成长基金经理。
杨竞霜,86少,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现任Goldman, Sachs & Co.副总裁。
万飚,87少,华为WCDMA产品线总监。
王川,87少;1993年获Rochester大学材料系硕士;1994年获Georgia lnst.Technology电脑硕士;是BN3 Communications公司创办人之一。BN3 Communications公司从1999年到2003年6月间给科大校友网络ustcedu提供Email服务。2002年创办房贷金融公司 Marvel Financial lnc. 。
叶一火,87少,现任宝利通公司总裁。
李俊凌,87少,斯坦福大学博士,曾先后任麦肯锡(中国)公司咨询顾问、摩托罗拉公司个人通讯事业部北亚发展战略部总监,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部副总裁,并任中国雅虎社区、资讯与通讯业务总经理。
王利锋,87少,现任北京万方幸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朱骁洵,88少,Metrologic Instruments集团研发部总监,曾任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副主席。Drexel大学博士。99年负责筹办美国Metrologic Instruments集团在苏州的分公司Metro (Suzhou) Technologies。
李昊,89少,14岁入科大,毕业于物理系。中国光彩事业农业信息网络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副总裁;正带领一班科技专才,自行开发既适合中国农村文化知识现状,又能为提升中国传统农业的软、硬件。
居雄伟,8900,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统计学博士,其后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曾在千禧年基金公司管理数亿美元仓位的股票投资。现为该对冲基金合伙人。
陈春,8900,BlueRun创投基金中国区投资总监。
郑小立,90少,创维集团信息中心总监。
许振东,91少,现任深圳先宇天成公司总经理。
袁克平,94少,现任深圳中博实业有限公司经理。
赵雷,95少,现任北京泰通公司副总经理。
在中国著名院校和研究所工作的部分少年班校友
谢彦波,78级第一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副教授
陈武,78级第二期,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系教授
胡天跃,78级第二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大鹏,78级第二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林谦,78级第二期,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教授
王永,78级第二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翁征宇,78级第二期,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清华首位“杨振宁讲座教授”
周逸峰,78级第二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博导,“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
冯珑珑,79少,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项目支持。截至2012年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钟杨,79少,复旦生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辉宁,79少,长江商学院教授,金融中心主任,美国财务学会会员,曾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Chapel Hill分校担任助理教授
袁睿翕,80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郭力,81少,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杨仲侠,81少,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中国西北大学博士
张愚,82少,北京市宣武医院教授、细胞治疗中心主任,美国西北大学博士
张健,84少,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机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所长助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杨青,85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余笑寒,85少,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研究员
杜江峰,85少/85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常春起,87少,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研究员
王建方,8800,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
倪四道,88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关于海啸早期预警算法的工作今年发表在英国&L自然&R杂志
朱界杰,89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副教授
蒋莹莹,89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博士。
詹正茂,90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北京北森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2001年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年仅24岁,是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经济学博士
梅加强,9100,南京大学数学系副教授
饶恒毅,9200,92少,中山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特聘专家
李俊,92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
杨志青,9200,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副教授
张俊妮(女),93少,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哈佛大学2002届博士
彭衡,9300,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
丁玉珑,93少,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博士
刘衍文,95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副教授
张福新,9500,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江苏梦兰集团龙芯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主任。张福新博士是2005年度常熟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度苏州市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4月,他荣膺江苏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中科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刘磊,9500,清华大学化学系正教授。刘磊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其后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其合作导师为翁启惠(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李震宇,95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教授。李震宇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论文曾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他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另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的有:
张亚勤,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现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78级第二期
谢幸,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研究员,91少
袁春,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副研究员,92少
赵俊,无线与网络组副研究员,9500
许继征,网络多媒体组助理研究员,9500
赖伟,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副研究员,96少
在国外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工作的校友
(以中文校名为序,同一学校以年级为序)
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Arkansas)
付华祥,物理系助理教授,84少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张建华(女),医学院助理教授,80少
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贾燕斌,计算机系副教授,84少
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德国)(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t Erlangen-Nürnberg)
王力军,首席教授,马普学会会员,81少。王力军是美国光学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艾默丽大学(Emory University)
彭利民(女),珞琳丝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助理教授,93少
龙琦,珞琳丝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助理教授,9400
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
韩晓滢(女),数学与统计系助理教授,95少
北达卡他州立大学(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黄春峰,统计系助理教授,9200
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秦禄昌,物理与天文学系副教授,78级第二期
宾西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李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90少。李巨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获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ECASE)。2006年,他获得美国材料学会(MRS)2006年度青年科学家奖。2007年,他获得世界创新基金会会士(Fellow of the World Innovation Foundation)称号。
伯明翰大学(英国)(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姚新,计算机学院首席教授,IEEE Fellow,78级第一期。姚新同时是中国科大大师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海外评审专家。
戴豪斯大学(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
顾建军,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87少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严弘,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80少
黄春燕(女),商学院助理教授,88少
姚震,物理系助理教授,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88少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Dallas)
王冀洪,西南医学院,79少/792
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Huston)
张家杰,德克萨斯大学休斯医顿疗中心健康信息学院多丽丝-罗斯讲席教授、副院长,美国医疗信息科学院院士 (Fellow),79少。张家杰是世界上首位认知科学博士。
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
程谟嵩,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9200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
宋海军,医学中心助理医学教授,85少
周沛,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89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
陈立桅,化学系助理教授,88少。哈佛大学博士
俄克拉何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
董一飞,计算机系助理教授,85少 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
王海林,物理系教授,78级第二期,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王伟强,数学系教授,84少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曹晓冬,数学系助理教授,91少国立卫生署癌症研究所(Center for Cancer Research,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李平,研究员(终身教职,Tenure track investigator),78级第一期
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庄小威(女),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物理系双聘正教授,87少
江红雨(女),生物统计系助理教授,8800
牛天华,哈佛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88少
蔡天西(女),生物统计系副教授,91少。蔡天西13岁考入科大少年班,21岁获得哈佛博士学位,22岁受聘于华盛顿大学(西雅图),23岁任教哈佛大学。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吕晨阳, 计算机系助理教授,9000
林楠,数学系助理教授,9400
陈一忻,计算机系助理教授,95计算机系/95少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王元勋,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88少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朱强,结构工程系助理教授,8800,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管俊林,分子医学系正教授,78级第一期
郝权,高能同步加速器(Cornell High Energy Synchrotron Source, Chess)上MacCHESS实验室[MacCHESS为一个专门的美国国家研究中心(NIH)]主任、首席科学家,79少
赖东,天文系副教授,83少
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
浦晗,物理系助理教授,88少
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丁国力,数学系教授,78级第二期
麻省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高立新(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高立新教授81年高考总分距少年班录取线差8分,但她的数学成绩却达118分,名列所有考生第二,经考察,她被破格录取。
林嵘珩,公共卫生与健康科学学院公共卫生系助理教授,9600。林嵘珩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曾在美国国立卫生署(NIH)国立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
尚奕,计算机系副教授,83少
刘民,教授,84少。刘民同时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教授,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钱永忠,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85少
邹晖,统计系助理教授,93少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周崇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89少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张辉,机械工程系副教授,81少
高洁(女),计算机系助理教授,94少
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医学中心
王洲,泌尿学系泌尿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前列腺和泌尿癌症研究项目联合主任。78级第二期
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
胡禹,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84少
李宁辉,计算机系助理教授,88少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熊伟,经济学系正教授,89少。熊伟博士年为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2007年越过副教授级别,直接晋升正教授。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骆利群,生物学系正教授,81少
范汕洄,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8800
日本流通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Sciences)
关阳,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80少。关阳是神户大学系统科学系工学博士。
托莱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ledo)
黄雪飞,化学系副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9000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李红林,神经系统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83少/838
郭东宁,电子系助理教授,90少
新加坡国立大学
谢旻,工业与系统工程系教授,2005年当选IEEE Fellow,2006年当选新加坡工程院Fellow,78级第二期
刘江,研究员,83少
新泽西理工学院(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杨健,工业与制造工程系助理教授,9000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杜文亮,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8800。普渡大学博士
亚立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
杨丹洲(女),药学院助理教授,84少
曾大军,管理学院副教授,85少
苏淑芳(女),物理系助理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博士,9000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邵中,计算机系终身正教授,83少。邵中15岁考入科大,26岁执教耶鲁大学
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
盛晓明,健康科学中心家庭与预防医学系助理教授,87少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卢征天,82少,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和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和费米研究所教授,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霍晓明,工业与系统工程学院副教授,8900
袁明,工业和系统工程学院助理教授,93少。
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 )
刁国庆,统计系助理教授,94少。刁国庆是北卡罗莱纳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
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
高建民,化学系助理教授,94少。高建民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孟菲斯大学(University of Memphis)
王咏梅,化学系副教授,81少。王咏梅是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SA)大学博士。
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Beckman Research Institute)
洪芳忻(女), 助理教授,94少
IBM T. J. Watson 研究院
季力,研究员,79少,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
涂予海,物理学研究员(Research Staff Member,Physcis),83少,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唐小平,芯片设计研究 研究员,9000,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
邓勇刚,研究员(Research staff member),9200。
微软雷德蒙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Redmond)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52
什么是教育公平?
那些自己孩子不咋地的家长,损人不利己,举报叫停早培项目,让别人家的好孩子失去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这就叫教育公平了?
国外的公立私立学校都有gifted student班,所谓的天才班,从来不见那些普通孩子家长有什么可以抱怨的,自己孩子不行,应该先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反省自己的基因遗传。
科大作为执行国家早培项目的先行者,用事实证明了,智商超常的孩子需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先行一步,让他们有更广大的空间。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有合理的地方的。起码早培项目就合理!!!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6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28
本帖最后由 xy8325 于
11:30 编辑
aureole 发表于
中科大少年班搞了几十年了,你见搞出啥来了?早培想联系钱学森之问,糊弄谁啊!
1、不搞肯定更出不来啥。
2、搞出来啥,要向您汇报?提到中国科技大的少年班,我还真有个亲戚那里出来的,李政道的博士,留在美国了。
3、本来就是实验项目,家长愿意、孩子愿意就行,当不当试验品没人强迫吧?至于出不出成果,人家家长都没说啥,外人就不必操心了,管好自家的就行了。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5:20
超常儿童没有错,关键是现在这种大张旗鼓选拔超常儿童的方式值得商榷。国人爱跟风,又大多望子成龙,过分强调小学阶段的超常,孩子们牺牲玩耍和阅读的时间,钻到题海里未必对长远有好处。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2:07
似若似兰 发表于
钱老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里总是培养不出大师级的杰出人才?”
难道最近闹得这么欢,就不想着之前钱学森既然提到钱学森之问,想跟一贴,也是今日读有关李佩先生的文章时摘抄的:
在讨论“钱学森之问”求解的根本出路时,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并列而坐。北大资深教授陈耀松先生说“要靠民主”,紧接着,郑哲敏院士说:“要有自由”。李佩先生不紧不慢地说“要能争论”。李政道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问,“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用户等级:家长帮小编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907 小时
元宝:3669
金币:97074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0:23
aureole 发表于
钱学森之问和TMD早培有什么关系?您好,请注意言辞尺度,虽然是英文字码,但是如果再有相关词汇,会按照版规采取处理,谢谢您理解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56
PETRO 发表于
国家给予了科大少年班最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投入,是其他学生不能比的。如果拿不出一份好的成绩单,就不能持
你扭曲了问题的方向。
问题在于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投入,只有配上优质的学生才有好的成绩单。
孔老夫子早就说过:朽木不可雕也。你让这些学校招几个白痴弱智试试?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2:53
不否认确实有超常儿童的存在,确实也不能埋没了他们。国家应该批专款设立专门机构对他们进行特殊培养,而不是挤占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资源。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9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11:01
不反对早培,但反对以早培名义大规模掐尖抢生源。致使大群家长孩子冲锋陷阵,前赴后继。如湖面行舟,却因快艇疾驶,掀起大浪,想保持定力难啊!管理者也要合理划分好水域分行,想象若是快艇如群,湖面真的很难平静。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2:45
还有一例,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
本人一同事的孩子,自幼对数字非常敏感,像车牌号码、电话号码、超市价签、楼层数字……等等,同事告诉我们他孩子未上小学前甚至连超市打折后的钱数都会算。我亲眼见过这小孩,同事带来办公室,那时还未念小学,大家听他父亲讲起他的事都有意考考他,给他随便几个百位数相加,让他说得数,小家伙转转眼珠,一会就说出了答案。另外最让我们佩服的是孩子居然懂得负值,因为楼梯有负几层,他知道正负相加得几。
后来同事给他报了中科院心理所和一学校(非八中也非人大附)的超常儿童考试,果不其然被选上了。但同事夫妻却不愿送孩子去读,她们夫妻认为孩子虽然天资好,但让孩子过早的接受超常教育,会让他认为自己和同龄孩子不一样,会被特殊化,对孩子心智成长不利。后来孩子在红庙小学就读小学,同事说从没给他报什么班,家长也没受多少累,就让他正正常常的成长,但孩子自己学习认真,去年孩子如愿进了西城实验,并在分班考试中不出意料的考进了数学实验班。
这孩子的经历告诉我们,孩子是金子,早晚发光。一切皆在孩子自身。学校只能影响孩子20%,另外80%都在孩子自己身上,他有兴趣和动力,迟早成功。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7:13
改开后设立的中科大少年班,从全国筛选出几十个神童,初衷是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投入(如院士亲自上课)培养科学技术领域的顶尖人才,以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谓顶尖人才,如象香港中文大学高琨和日本的中村修二那种,前者2009年因发明光纤获得诺贝尔奖,后者因发明蓝光LED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创新成果是改变了世界的,是这样的顶尖人才,或者说成为中国科技领域(航空航天等等)的领军人物,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等。如果把如某公司的中层、副总或大学教授、副教授等都拿来作为少年班的培养目标,那么投入产出比就不高了,因为任何一个好大学的普通班都可以培养这些人,你可以把中科大普通班30年的人才列出来,一个班至少30%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3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21:10
本帖最后由 allvin 于
21:15 编辑
1、有些人说话好脏好臭,满口喷粪。建议文明发言。
2、关于早培或少年天才教育,这在全世界都充满争论。天资突出的早慧少年可以成长为杰出人物,也可能成为平凡人。普通少年也是这样。
3、在科学史上,在文化史上,有年少英才,一出手就成功,弱冠之年搏得大名,也有像爱迪生这样,因为热爱和兴趣,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成为文明史上无法回避的人物。这两种人物,没有人,也没有办法,能够无法计算其比例或概率。
4、就中国早期大学的少年班学生中,的确杰出领军人物,因为本来就罕有。科学界公认,在自然科学中,大陆培养的学生,包括后来到西方留学的,接近诺贝尔奖的仅有三四人,基本不是少年班的。但是,他们都是80-90年代在国内一流大学上的本科。其他的人,只才算优秀人才,离领军人物、帅才之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5、谁也无法否认,中国优质中学选择天才学生,更多的目的在于高考,而不在于培养这些天才对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他们比拼的,是在众多中学里的排名,在江湖里的地位。就培养杰出人才的全程而言,中学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段,这样的培养效果难以评估。
6、人个赞同,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之间应当拉小差距,同时鼓励发展优质的私立学校,来满足部分家长的特殊需求。就公立学校而言,每个学校都应当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育,而不是在学校之间进行分层教育。
7、就目前早培选拔来说,出题方式是可以探讨的。选拔的孩子有天才,但也有很多不是天才,是人工激素催成的。但怎么选择天才?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因为连所谓智商的评价,也是一个争论性的东西。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5 小时
金币:1524
<em id="authorposton16-4-14 21:49
重上井冈山 发表于
各年龄段生源,正常情况都是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极好、极差者各占5%,中不溜者占90%,教育政策主要 ...一个正常社会不鼓励上进的学生成长,为其提供成长通道,反而过分关注落后人群的感受,搞绝对平衡,和现在欧洲的白圣母病,中国青少年保护法实质保护少年犯罪一样有何区别,社会公平心滥用,不承认个体差异必将走向事物的反面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26
aureole 发表于
中科大少年班搞了几十年了,你见搞出啥来了?早培想联系钱学森之问,糊弄谁啊!你没有学过概率吗?如果普通人出成绩的概率是万分之一,那少年班孩子出成绩的概率是百分之一,难道不应该分出来单独培养吗?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39
后面懒得修改格式了,看看科大少年班的成才率吧,谁再说类似
“中科大少年班搞了几十年了,你见搞出啥来了”
建议把上面的名单从头到尾读两遍。顺便让孩子也听听科大少年班都出了什么牛人。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43
巴啦啦小魔娟 发表于
成才的是不少,都出国不回来了,培养出来了,但没留住。
你怎么知道在国外就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了?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是为全人类做贡献。
另外,多少在国外的科大校友搭起了中国和世界的信息交流通道桥梁,这些你都知道吗?
别孤陋寡闻,还在这里误导别人了。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45
楼上的那些阴阳怪气说人才外流的,怎么不看看,多少人回流中国创办实业。
前面的名单一大堆,都选择性失明了?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5:16
改革开放快40年了,早不是大锅饭时代,政府推动教育改革,教委叫停早培和点招,自有他的统计数据、科学道理和理论依据,至少是从大多数人的角度,而不是少数人的角度。因此,没必要争论。关于科大少年班,争论一直都有,搞了30多年,效果如何,政府和教育界人士也有基本结论,总的看法是,投入和产出比不算高,钱老期望的那种顶尖人才确实不多。对于早培,一个高中所能达到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高分和升学率,承担不了培养所谓拔尖人才的使命,这个使命以后主要通过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实行,这是趋势。
用户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08:12
想上进可以和学校商量跳级,政府并没有堵s让孩子快速成才的路。我们不是权贵,孩子去年参加8少考试进入了最后一轮,今年也参加了人大附的早陪,本来今年八中还可以有机会再试一次,但听到取消早培的消息还是有一点庆幸的。记得上几天在早培考试的时候和家长们聊天,他们聊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太累了,但又不希望别人家的孩子抢跑耽误自己的孩子。抢跑在体育界是犯规的。我真的心疼孩子们,一句话,如果您觉得孩子有异于常人的接受能力,您可以让他跳级,提前参加中考高考,早点实现他们的抱负,我祝福这些孩子!
您家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学了吧。看到有二年级家长报了几个课外班还抱怨别人抢跑的。
谁说取消人大附早培了?哪里看到的?都是谣传吧?正式报道没有啊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3 小时
金币:1097
<em id="authorposton16-4-15 16:00
梧桐果08 发表于
一个正常社会不鼓励上进的学生成长,为其提供成长通道,反而过分关注落后人群的感受,搞绝对平衡,和现在欧
同意,记得有人说过,被民众绑架的政策是最不民主的,人才的选拔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才是有希望的教育!
支持: 5 给你贴点支持你观点的专家看法。很中肯,有见地。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6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2:13
本帖最后由 xy8325 于
12:14 编辑
www1652 发表于
我记得,当年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学校也是打着教育公平的名号,将大量捐资助学的小孩同我们正式录取的混合分
所以,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是应该的。现在的大派位,估计里面比捐资助学的水平差的孩子只多不少。学习,可没有大锅饭,不行的,早晚得现原形。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3:46
有特质的孩子 没有适合的环境 就等于浪费他们的生命 对于那些孩子而已 取消早陪太不公平了 都搞一刀切吗?
支持: 5 那些阳痿货是文革余孽,死全家的,坐等它们亲妈爆炸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82 小时
元宝:1211
金币:7279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4:21
taba 发表于
断章取义!!!看看钱老的原话“为什么我们学校里总是培养不出大师级的杰出人才”,这里的“大师级的杰出
因为1200人里面目前没有一个诺奖,就认为这种方式是失败的么?
假设1200人里面得到一个诺奖,这种方式就是成功的么?
钱是在问一所学校么?诺奖是不是“大师级的杰出人才”唯一标准?谁定的?为什么?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4:21
来来来,给楼上断章取义的同学看看事实。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后,多位科学家撰文质疑评选结果,称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亦应分享这一奖项。
北京时间10月8日,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3位科学家因对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作出重要贡献共享此奖。但该领域多位科学家撰文质疑这一评选结果,称与获奖者同时发表论文的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亦应分享这一奖项。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特聘研究员席鹏告诉记者,这说明“种族、性别歧视,其实不仅没有消失,而是日常可见”。
10月8日下午6时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以及一名德国科学家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
这一结果刚一公布,席鹏便撰文指出,有另外两个人对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技术做出了同等重要的发现,然而没能获奖,其中一人古斯塔夫森(Gustafsson)是因为英年早逝,另一人是庄小威。席鹏告诉记者,学术界一直同时引用庄小威与白兹格在几乎同一时间发表的两篇文献“来介绍这一技术”。谈及为何庄小威无缘诺奖,席鹏表示纵观诺贝尔化学奖,169名获奖者中,仅有4名女性,其中没有中国人,可以说明问题。
10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告诉记者,白兹格与庄小威的工作在物理原理上完全一样,两人发表论文的时间也一样,他不明白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国家蛋白质中心工程师于洋则向媒体表示,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目前大多只用于固定细胞,在活细胞上的尝试较少,庄小威目前正继续发展STORM技术,使它可应用于活细胞成像,并尽可能缩短成像时间,后续成果仍有望冲击诺贝尔奖。
记者查询后发现,庄小威的相关论文于日发表在《自然·方法》期刊网站,而白兹格的论文于次日(8月10日)发表在《科学》期刊网站,不过白兹格的论文投出时间为2006年3月,比庄小威要早投4个月。
庄小威课题组独立发明的STORM技术使用激光“点亮”或“熄灭”细胞中的荧光,然后拍照。每次只“点亮”或“熄灭”细胞中一个位置。像逐行扫描一样,一点点记录细胞的图像,最后通过多幅图像叠合,得到完整、高分辨率图像。庄小威发表的论文显示,分辨率可以达到20纳米。席鹏认为,白兹格发明的PALM的原理与此无本质差别。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5:12
早培也没错,确实有超常孩子吃不饱,但现在可能把早培和义务教育招生掺和到一起,就会出现种种问题。国家如果认为超常儿童有培养的必要,可以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培养,与义务教育 学校切断联系,可能就不会让人看着不舒服了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9:33
PETRO 发表于
改开后设立的中科大少年班,从全国筛选出几十个神童,初衷是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投入(如院士亲自上课)培说的是,早培的目的应该是顶级的科学家,不是某某集团的总裁,正常教育出来的,甚至没接受高等教育的,不是做到总裁的也大有人在嘛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9:45
通过几天的讨论,越来越觉得在国家层面,没有必要非得进行早培,并没有比正常教育秩序培养出来更多顶级的领军人物。当然也许家长孩子需要,所以建议以后建立私立早培机构吧。以公立校搞早培,容易引导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心理。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09:49
简单很快乐 发表于
在我们那个时候并没有八中这样的学校,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唯一的途径就是跳级,我身边就有同学通过跳级14岁完全同意。我小时候就是跳级,跳完了还是年级第一。我家考到科大少年班的亲戚,9岁上高一,和他大姐一个年级,她大姐学习还没有他好。当前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家长都以为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天才,这才可笑。
用户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09:58
你怎么知道教委不允许呢,你家是牛孩你可以尝试呀,但是这个社会大多数孩子不是牛孩,大多家境一般,他们没能力让孩子上几个坑班,没钱上几个培训班,没钱请一对一,他们也需要教育的公平,如果我是权贵,我难道就不能为那些普通孩子着想?类似人大早陪,一个个坑班,它每年海选难道真是选超常,只是为了以后高考那点利益吧。所以对教委的决定表示赞同,但是对于你家这样的牛孩也希望能早日成才,这并不冲突,犯不着来说别人傻和好笑来娱乐自己。送你一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你自娱自乐吧,没时间奉陪。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10:03
llamma 发表于
您言重了,这孩子爸爸妈妈以及孩子都为当初做那样的决定而欣慰,没把孩子交给中科院心理所去做实验,而是让
我其实给无言OK这段话点了赞的。
因材施教的同时关注心理成长,这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同时拥有成熟健康心理的基础。
家长认知能力的高度,所谓cognition level,决定了孩子发展的高度。
你其实弄混了一个事实,并不是成为天才,心理成长就一定被忽略。这两者是可以兼得的。
中科院心理所的测试,是国内目前具有权威性的测试,这种测试结果所贴上的标签,只要家长不炫耀,不处处引以为傲,给孩子造成成长的心理影响,没有负面影响,只有正面的引导作用。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82 小时
元宝:1211
金币:7279
<em id="authorposton16-4-15 10:03
aureole 发表于
您是少年班培养出来的?此人(赤身裸体)满嘴污言秽语,已举报
用户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10:07
简杨 发表于
完全同意。我小时候就是跳级,跳完了还是年级第一。我家考到科大少年班的亲戚,9岁上高一,和他大姐一个年 ...是的,心疼那些被家长超常化的孩子们。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10:09
llamma 发表于
您言重了,这孩子爸爸妈妈以及孩子都为当初做那样的决定而欣慰,没把孩子交给中科院心理所去做实验,而是让无论是超常还是普通,待他们成年后,身份地位或丰功伟业或别人的认可那些闪闪的光环毕竟换不来幸福人生,孩子性格好,爱父母,乐观向上,天资也未随着时间泯灭,还在身体里茁壮成长破土发芽……他父母只是希望孩子拥有健康的人生而已。现在超常选拔的孩子或许将来个个风神灵秀,卓尔不凡,但就都有美好幸福的人生吗?活着并不只为这些,大多数人活着最希望的是与身份名气无关的幸福而已
用户等级:研究生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102 小时
元宝:6256
金币:63988
<em id="authorposton16-4-15 10:29
我自己的私下探索是八少毁材率至少30%,主要不是学习能力,是少儿心理问题及承受压力要大于普通儿童很多,尤其是高考成绩要4年拼8年,偶然性大,但我只是旁观者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16:05
过去,一个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天资差异这个问题,在同一父母的孩子间体现出来,家长们很容易对孩子作出客观判断:我家老大脑子木一点,我家老二聪明啊,我家老三脾气不好……
但今天,独生子女一代以及独生子女养育着的独生子女二代,似乎再也不愿意承认“禀赋有差异,人生而不平等”这个“政治不正确”的客观现实了。当每个核心家庭都有且仅有一个孩子时,基于保持阶层流动优越性的焦虑,有钱的家庭会把孩子当“天才”珍视,而降生于贫寒家庭的孩子,即便天资过人,也往往命如草芥,成为野蛮生长的“留守儿童”。
庸才被拔高,天才被埋没,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能的教育不公平。
“成功学”前所未有地泛滥,大量心灵鸡汤和育儿手册都在告诉所有家长,只要肯努力,你的孩子就能成为成功人士。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不知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超凡脱俗”,还是为了免于众人对他的孩子拼爹拼娘的嫉妒,这一类人士热衷于表达对子女毫无期待的“无功利心”,诸如“就算孩子长大了去街头卖煎饼、去当个清洁工也无所谓”之类云云。
真的无所谓吗?“成功人士”龙应台倒是给出了诚实的回答,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她这样对儿子安德烈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为什么这样说,龙应台阐述她对社会分工的看法:“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你的工作不把你绑架,让你做工作的俘虏,第二,它给你时间,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
这个答案比很多假装无所谓孩子将来如何,假装自己是放任自流洒脱派的名人来得质朴可信。几乎没有为人父母者故意希望孩子穷困潦倒、没出息,唯一的差别在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每个人定义的“成功”也不尽相同。龙应台认为赢得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充分去体验生活,拥有这种选择权就是她对孩子的期待。有的父母则认为赚大钱才算成功,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还有的家庭希望孩子有学问,即便是成为相对清贫的学者,也是家族莫大的荣光。当然,在中国大陆,还有不少父母希望孩子考个公务员,跟着主流价值走没错,稳定和拥有权力是最实惠的“成功”……
无论怀抱怎样主流非主流的期待,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对很多家长来说很困难。于是,我们看到大量的抱怨是------“应试教育扼杀了一个小诗人”,“没有从小入读名校耽误了我的孩子”,“该管得严一点,打球的时间如果用来做题就好了,就差那么几分”,很少有人会说,“我的孩子很幸运,他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应试教育虽然有万般局限和弊端,但说应试教育扼杀了人才,指的是扼杀天才,扼杀了尖子生。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尖子生对付应试考试也很优秀,问题在于,如果不用这套评价体系,他们的多方面才能或许能够有更充分的时间得以培养和展露。应试教育并不扼杀那些怎么学也学不会学不好的,人们不敢承认,智力水平和学业水平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16:08
对公办教育而言,基础教育不再分重点学校、不再挂牌省级市级,并不意味着就要搞教育的平均化、流水线生产,而是应当允许每所学校都发展自己的特色教育,像美国的公立学校也有“资优班”,天资优秀的人被鼓励参加更多的特色教育项目。
当然,“因材施教”理念更可能带来私立学校的春天,当更多的家庭意识到个性化需求的必要性,自然会促动民办教育市场的繁荣。不过,最为根本的,仍然在于家庭这个教育的前端单位能够更为理性地定位自己的目标,客观认知包括智力水平在内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市场才能更加精准更加多样地因人制宜,发育成熟。只有那时,全民为高考疯狂的局面才能有所缓解。
笛子应该给谁用才是最符合道德理想的?亚里士多德说,给最好的演奏者——这是笛子存在的目的。也就是说,正视差异,得其所得,才是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浪费天赋”与“力小而任重”,某种程度上都是对生命的不道德。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73 小时
金币:1097
<em id="authorposton16-4-15 20:46
简杨 发表于
对公办教育而言,基础教育不再分重点学校、不再挂牌省级市级,并不意味着就要搞教育的平均化、流水线生产,
最奢侈的教育模式就是因材施教,就是私人定制的教育。在中国的传统社会有私塾,在西方有家庭教师,这些都是昂贵的“私人定制”,那时的教育还没有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规模生产,因而只能是有钱人的特权。
笛子应该给谁用才是最符合道德理想的?亚里士多德说,给最好的演奏者——这是笛子存在的目的。也就是说,正视差异,得其所得,才是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浪费天赋”与“力小而任重”,某种程度上都是对生命的不道德。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5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45
中国不是没人才,只是大量的人才被埋没了,在国外没有被埋没展现出来了,大家又说留不住,怎么不反省国家的人才政策和毫无预期性可言教育方式是否对路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50
国家给予了科大少年班最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投入,是其他学生不能比的。如果拿不出一份好的成绩单,就不能持续办30多年。但教育政策现在似乎换了个思路,如果把这种最优质的资源和投入用在其他学生身上,似乎也不会差哪里去。毕竟少年班的目标是最顶尖科学家,是诺贝尔奖。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5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2:02
我记得,当年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学校也是打着教育公平的名号,将大量捐资助学的小孩同我们正式录取的混合分班,我班28个捐资助学的,考了1个大学,这种所谓的公平,其实,并没有让那些捐资助学生受益,尽管老师尽量照顾他们了,反而把成绩好的拉下去了,结果双输,现在还记忆犹新。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3:36
xy8325 发表于
非常简单,那帮子举报的,喊得凶的,你看看给它个小五班名额,他还折腾不?他会拒绝么?早就乐得屁颠屁颠
问题不是给不给名额,而是给了以后,孩子能不能跟得上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4:06
简杨 发表于
最反感反对少年班的人。夏虫不可语冰。
贴一个少年班的成才名单。
断章取义!!!看看钱老的原话“为什么我们学校里总是培养不出大师级的杰出人才”,这里的“大师级的杰出人才”是指学术界的“大师级的杰出人才”。其标志就是诺贝尔奖,30年1200人中出了一个了吗?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807 小时
金币:2265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4:20
人大早培和中科大少年班是一回事吗?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4:55
toby_0725 发表于
因为1200人里面目前没有一个诺奖,就认为这种方式是失败的么?
假设1200人里面得到一个诺奖,这种方式就 ...
不认为是“失败”,那么可以算是“成功”吗?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 研究这个问题,最好是从统计学的角度,用少年班 与 普通班 做对比,这种罗列没有任何说服力。
2. 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只受过一般的高等教育,取得所罗列的这些人士的“成就”的人大有人在,这种励志故事太多了,就没工夫罗列了。
3. 当官做生意的显然不在钱老的法眼之内。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和研究人员是否能算的上“大师级的杰出人才”,不必争论吧?
高不可攀的学区房价,照顾权贵的教育制度,让有些“超常”的孩子失去了良好教育的机会,期望通过“超常儿童”的选拔获得教育机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所罗列的事情不足以证明不了“少年班”的意义。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6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5:03
本帖最后由 xy8325 于
15:07 编辑
taba 发表于
不认为是“失败”,那么可以算是“成功”吗?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 研究这个问题,最好是 ...
扯远了,我赞成小五班的原因,就是它能给孩子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兴趣,不是每天陪着别人上课消磨时间,当然了,我家的上课觉得无聊了,也会带动身边同学做些“小游戏”,呵呵,她的同学们可就亏大了!现在可就没这情况了,自主学习,自学会了,还要给大家讲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的,分层教育,各取所需,谁也别耽误谁,多好!我不求孩子将来如何如何,只希望她能在适合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快乐成长。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5:21
关于大学自主招生,人人可以报名,不必学校或校长推荐,已经实行了,有兴趣的可以去大学网站上索取材料。
用户等级:研究生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102 小时
元宝:6256
金币:63988
<em id="authorposton16-4-15 00:27
llamma 发表于
还有一例,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
本人一同事的孩子,自幼对数字非常敏感,像车牌号码、电话号码、超市价 ...
这是个标准的家长错误,家长错误理解仲永的例子,仲永的泯然众人,恰恰是他的父母未能及时加强教育的结果。
考入去年的实验中学实验班只说明家长也看重这些事情而不能早动手培养,
把千里马当凡马驱使
用户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06:54
在我们那个时候并没有八中这样的学校,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唯一的途径就是跳级,我身边就有同学通过跳级14岁考到了中科大少年班,这并不影响被天才儿童的培养。其实对于八中这样的学校他连自己都不能明确区分超常孩和超前孩,对于家长更是做实验一般的让孩子超前学习给孩子加大负担,从一二年级开始埋头苦读,形成了现在所谓的超常儿童,看看现在的人大附早陪动辄上万的报名人数,试问里面有几个是超常儿童。他们的父母有几个是因为孩子是真正的超常儿童来报名的,有时候也是无奈,大家知道的。
支持: 5 完全同意。我小时候就是跳级,跳完了还是年级第一。我家考到科大少年班的亲戚,9岁上高一,和他大姐一个年级,她大姐学习还没有他好。当前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家长都以为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天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5 09:57
无言ok 发表于
这是个标准的家长错误,家长错误理解仲永的例子,仲永的泯然众人,恰恰是他的父母未能及时加强教育的结果您言重了,这孩子爸爸妈妈以及孩子都为当初做那样的决定而欣慰,没把孩子交给中科院心理所去做实验,而是让孩子在父母身边,在普通同龄人之间自然成长,即便是基因好或天赋异禀,也需经时间检验。孩子后来如普孩一样经过分班大考,凭借自身出众的能力和异质考进数学实验班,恰恰证明不拔苗,如果你真是颗好苗,最终会站到高处!是自然的站到高处,而不是加工和填充或注射。孩子对自己未来现在充满信心,积极向上,这不就很好吗?一家人这些年其乐融融,千里马在他还是小马驹的时候、尚不能做日奔千里的伟业时,拥有家人的更多陪伴,使他先是热爱生活,亲近父母,然后将来才是去建伟业,
用户等级:研究生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102 小时
元宝:6256
金币:63988
<em id="authorposton16-4-15 10:12
简单很快乐 发表于
你怎么知道教委不允许呢,你家是牛孩你可以尝试呀,但是这个社会大多数孩子不是牛孩,大多家境一般,他们没权贵为普通孩子着想,您能举出实例吗?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09:43
因为大师级别的孩子都出国不回来了!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0:21
本帖最后由 宝贝快长大 于
14:50 编辑
钱学森之问和早培有什么关系?
您好,请注意言辞尺度,虽然是英文字码,但是如果再有相关词汇,会按照版规采取处理,谢谢您理解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6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0:23
aureole 发表于
钱学森之问和TMD早培有什么关系?
这个是早培的目的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22
xy8325 发表于
这个是早培的目的
中科大少年班搞了几十年了,你见搞出啥来了?早培想联系钱学森之问,糊弄谁啊!
反对: 5 沙比,你算什么,搞出来了向你汇报么
你没有学过概率吗?如果普通人出成绩的概率是万分之一,那少年班孩子出成绩的概率是百分之一,难道不应该分出来单独培养吗?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29
下雪下雪 发表于
你没有学过概率吗?如果普通人出成绩的概率是万分之一,那少年班孩子出成绩的概率是百分之一,难道不应该分不是出普通人才,当年科大少年班的培养目标是奔着诺贝尔奖去的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36
xy8325 发表于
1、不搞肯定更出不来啥。
2、搞出来啥,要向您汇报?提到中国科技大的少年班,我还真有个亲戚那里出来的,
说的也是,孩子愿意家长愿意就搞去吧。只要不变味,随便折腾去。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40
成才的是不少,都出国不回来了,培养出来了,但没留住。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430 小时
元宝:3228
金币:16906
<em id="authorposton16-4-14 11:41
卧,中国培养为外国服务。哈哈
大富翁勋章
金币数达30000时,可申请该勋章
申请最低条件:发帖数≥500并且注册天数≥300或者总在线时间≥800
在线时间等级3
在线时间满3000小时将自动发放,之前等级勋章将收回。
论坛元老勋章
论坛元老勋章,申请最低条件:发帖数≥2500并且注册天数≥700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近员工培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