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经济 依靠农民发展的过程中为什么没有依靠房地产

论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作者:申东镇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发布时间:
摘要:韩国的经济起飞与发展呈现出对经济大国的“依存”特征。其中美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建立与维持,安全保障的提供,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资金、技术援助与市场开放等领域,对韩国产生了非常巨大影响,是韩国经济起飞与高速发展的最大外部动力。
  作为一种外向型经济,韩国的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在资金、技术以及进出口贸易市场等方面均依赖西方主要经济大国,呈现出对经济大国的&依存&特征,尤其表现为对美国的依赖。无论是在体制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安全保障、提供市场、还是在资金与技术援助以及市场开放等领域,美国因素对韩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是韩国经济起飞与发展的最大外部动力。概括韩国经济起飞与发展中的美国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体制的建立与维持
  经历漫长封建主义、在近代又饱受日本殖民主义统治的韩国,能够在战后很短时间内建立起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体制,美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结束后,美国确立的&在反共体制内向南部朝鲜移植自由民主观念&的政策取得相当的成功,使韩国在民主基础极其匮乏的条件下建立了西方式民主政治体制。虽然韩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具备其表象而实质上是威权主义政治体制,但无论是在李承晚、朴正熙、还是全斗焕时期,即使当政者采取极端的、甚至是近乎于独裁的专制统治,都没有触及民主政治体制的根基,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可以说美国不仅促使韩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同时也保证了民主政治体制的持续维持。这一点对于战后韩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美国占领当局在控制韩国以后,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民主政治发展的立法命令,奠定了韩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基础。杜鲁门总统曾在国情咨文中指出:&韩国成为试验田,在这个国家已经付诸实施的民主理念和原则,正在与强加在北朝鲜人民身上的共产主义展开竞赛。韩国走向自立的、稳定的民族经济将对亚洲人民产生巨大的、不可限量的影响&。
  美国占领军在进驻韩国之后,马上就颁布了韩国政治发展和宪政体制建构的基本原则。日,美国军政府宣布:基本政治权力来自国民,政治权力执行的政策由国民通过选举决定,选举由2个以上政党以竞争方式进行,政党必须是民主的国民自发的团体,国民的基本权利必须得到保证,社会舆论不受政府控制,实行法制主义,政府的权力必须分立等基本原则;签署&朝鲜人民权利宣言&,赋予民众以集会、结社、出版、言论、宗教信仰等基本权利;制定较为公平的选举法,并使选举制度在韩国这样一个从未采取过选举方式国家得以扎根;向韩国兜售美式民主和反共主义,通过多种方式输入自由民主观念,使他们较充分了解和接受西方自由平等观念并掌握选举程序,通过各种媒体、发放传单和海报等形式向当地人鼓吹美式民主的优越性;强化国家机器,尤其是警察和军队,竭力打压左翼势力和工农运动,构建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基础。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韩国最终建立了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通过外力施压的结果。这种输入性政治体制,没有充分考虑韩国的实际国情,也没有充分尊重韩国人民意愿,有强迫性的特征。但对于战后初期的韩国来说,这种外压下的输入型政治体制,避免了韩国可能遇到的剧烈政治动荡和政治选择过程,某种程度上为短期内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并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美国不仅完成了对韩国的西方式民主政治体制的输入,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维持政治体制稳定的作用,使韩国政治体制基本框架并没有因为威权政府的出台而宣告解体。美国给韩国带来的民主制框架对任何政权都有无形的束缚。比如,即使是朴正熙、全斗焕等在专制统治时期,无论其专制程度有多高,都不得不考虑组建政党(1963年朴正熙组建民主共和党、1981年全斗焕组建民主正义党);朴正熙在当选为第五、六届总统时采取了选举竞争的方式;1981年,全斗焕主动表示限制总统任期等。这些事实都表明,正是因为美国的监督和干预,才使得韩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和框架得以维系,韩国历届独裁政府不得不在民主制框架内谋求政权的合法性。
  二、对韩国的安全保障
  美国在战后出于自身战略的考虑,与韩国签订了安保条约,确立了军事同盟的关系,并长期在韩国驻留大量军队,向韩国提供安全保障。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对于战后韩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帮助韩国维持了60余年的国家安全,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美国驻韩美军依靠其先进的装备和相当规模的武装力量的投入,很好地保证了在南北对峙和冷战背景下韩国的安全,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韩国的国防实力,使韩国在战后相当恶劣的安保环境下,维持了长期的稳定与安全,可以全心致力于经济建设和发展,成为韩国实现经济起飞与高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第二,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使韩国在极其恶劣的国家安保环境下专注于国家经济建设,减轻了国家安保开支的压力,将更多的物力与财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中。朴正熙总统的&经济发展第一&理念如果没有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作为基本前提不可能得到贯彻与执行,国家安保将成为超越一切的政治理念,经济建设将不可回避的让位于国家安保,经济发展的历史任务将很难完成。此外,考虑到驻韩美军所拥有的军事装备、物资及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运营经费,美军驻韩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如果美军撤出,韩国要填补美军退出产生的军力损失,须有投入的国防经费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假如驻韩美军撤出韩国,韩国将在其后5年内,每年至少投入32亿美元装备投入、不少于20亿美元的运营经费,总额将达到近260亿美元[1],才能勉强填补军力。而且即使这样的投入也很难达到同期驻韩美军的军事能力。
  第三,美韩安保同盟关系,使韩国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提高了国际地位,并有利于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通过与美国确立军事同盟关系,使韩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同时也使韩国在西方阵营中地位和形象也得到相应地提高和改善。韩国以美国战略盟友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一员的形象活跃于国际舞台,借助美韩同盟关系,在美国的帮助下,推行积极的外交战略,大大改善了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从这些国家获得了大量的援助,为其推进出口导向型外向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第四,美韩军事同盟不仅加强了双方在安保方面的相互合作,也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在经济、文化、人员等方面交流与协作。在同盟关系下,美国接纳了很多来自韩国的各类人才,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从美国学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在韩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良好的双边关系和活跃的相互交往,使得代表现代西方先进文化的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在韩国的广泛流行,对韩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有助于破除根深蒂固的封建落后意识和价值观念,并使西方先进政治、经济理念得到快速和广泛传播,促进了韩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三、对韩国的援助与扶植
  美国对韩国经济起飞与发展的直接影响无疑是经济恢复和起飞阶段的援助和扶植。可以说离开了美国的援助与扶植,韩国不可能实现短期内的经济起飞与发展。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援助与扶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金援助。特别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韩国处于极度困难时期美国的援助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美国对韩国的援助达到了31.3亿美元,相当于同期韩国GNP的十二分之一。美援物资还占韩国进口总额的四分之三,又相当于其固定资本形成额的五分之四。美援在韩国成立初期成为韩国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之一[2]。1957年美国对韩经济援助达到顶峰,总数为3.83亿美元。随后,援助金额开始下降,1960年为2.452亿美元、1961年为1.928亿美元。1962年和1963年对韩经济援助回升至2.455亿美元、1964年和1965年再次降为1.648亿美元和1.769亿美元。年间,年经济援助规模基本稳定在1.73亿&2.41亿美元。援助形式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以赠与为主,1965年以后,由无偿赠与转向长期贷款。1972年,赠与援助完全停止,贷款达到2.58亿美元[3]。
  其次,对韩国的技术援助。在经济发展早期,美国是韩国技术引进主要来源国。1962年到1986年间,韩国从美国的引进技术数量占到全部引进技术数的24.2%,虽然不及日本,但在涉及金额方面大大超过日本,达到全部金额的45.2%,超过了日本的30.1%的水平。①
  除了技术输出之外,美国还对韩国的科技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援助。比如,1966年成立的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就是在美国的援助下成立的。美国投资676.6万美元,负责提供设备、器材与技术援助。该研究所还同美国巴特尔研究所结成姊妹研究所,聘请巴特尔研究所的科学家参与筹建、研究和管理工作。可以说,正是早期美国在科研技术领域的扶植,为后来韩国建立并形成完整的国家科研创新体制打下了基础。
  再次,有利于韩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市场准入制度。放松市场准入,作为对韩国实施援助的新形式,对韩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使韩国实施出口导向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可能。年,对美出口占韩国出口总额的比例由11.1%升至35.4%,1970年达到47.3%,1971年达到49.8%。20世纪7、80年代,除个别年份在30%以下外(年,由于受到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在30%以下,但最低仍占到26%),其他年份一直保持在30%以上①。韩国出口导向贸易战略中,长期作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美国,对于韩国实施出口带动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朝鲜紧紧盯住美国和日本市场,在日本&南朝鲜&美国三国经挤协作带中充当&中间&角色,积极参与和推进国际交换循环。此循环可大体表述为:从日本引进生产资料,经加工后,将产品销往美国。因此,南朝鲜的贸易收支结构长期呈&逆在日本、顺于美国&状况&[4]。在美韩贸易长期逆差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有利于韩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市场准入制度,相信韩国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
  四、美国对韩国经济决策的影响
  战后相当一段时间,美国对韩国政府的行动具有极大的约束力,以至于让人怀疑,不知道韩国政府推进的政策&首先反映的是韩国政府的目标还是美国援助当局的目标&[5]。如何才能使美国对第三世界的开发援助政策起到既引导民族主义&步入正轨&又阻止共产主义&间接侵略&的双重功效,是美国在实施对外援助时重点考虑的问题[3]。为了使援助能够达到美国所希望的效果,美国对接受援助的国家制定了严格的要求,而且一旦受援国达不到要求,美国将会进行干预,甚至不惜剥夺被援助的权利。
  在援助韩国的过程中,美国对韩国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进行了有效地干预和影响,使韩国经济在出现决策失误和混乱时,及时给予纠正。韩国作为被动接受援助的国家,在迫切需要美国援助的情况下,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听从美国的安排。韩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国家广泛干预下,通过长期经济计划,依靠大企业集团,以负债财政推动经济发展的&指导资本主义&治国方略,如果得不到美国支持、认同或者美国反对的话,将很难得到执行。1961年朴正熙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引发韩国经济的负面问题。当时美国就明确表达了对韩国近来&擅自行动&的忧虑和不满。副助理国务卿爱德华.赖斯在召见韩国驻美大使时表示&如果美国的作用是建设性的,那么为了有效地合作,我们必须知道你们打算做什么。韩国的生存能力和人民的福祉主要取决于美韩双方在发展韩国经济方面的共同努力。假使美国的努力被(韩国)废弃了,我们定会重新评估(对韩)援助政策&。为了表明事态的严重性,美国驻韩大使塞缪尔&伯杰也就韩国在经济上的&天真行为&和&管理不当&以及越来越不愿与美国充分协商发出了警告。美国的威胁并非只停留在口头上,它不仅拒绝了韩国军政府为实行五年经济发展计划而提出的2500万美元的经援要求,而且突然削减了对韩赠与援助。面对美国的压力,朴正熙政府表示&已经认识到没有在双方共同关心的事务方面与美国协商以及采取仓促的、不明智的经济措施带来的实际和潜在的危害&[3],进行妥协和让步。
  1964年夏,美国由优先关注经济稳定转向主要强调发展出口,这对韩国向出口导向型外向经济的转向有着重要意义。美国主张韩国应采取低汇率、低贷款利息和高存款利率,认为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新资源而部分抵消。这些主张对韩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朴正熙政府据此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出口的举措:日,将韩元相对美元的币值由130:1调整至255:1;1965年3月,实行浮动汇率制,以保持韩元的真实币值;1965年9月,在美国的支持下要求国会同意将利率最高限额提高一倍;1965年3月,美韩建立了由美国国际开发署官员以及韩国政府各部和私人部门代表组成的联合发展出口委员会,负责促进韩国的出口。美国国会财政办公室曾在1997年9月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韩国转向出口导向战略的过程几乎每个方面都与国际开发署顾问的建议有关[3]。1965年6月,韩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美国政策的影响。美国为了缓解对韩国进行援助的压力、解决美国对韩援助资金短缺的,积极敦促朴正熙政权进行对日谈判,推进韩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韩国逐渐摆脱贫困,走上经济高速发展之路,韩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也由以往的对美单方面依赖逐渐向对等关系转变,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1988年,韩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贸易盈余最多的5个国家和地区之一,而其绝大多数贸易顺差来自美国。韩国对美贸易盈余从1985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96亿美元和1988年的87亿美元②。从1986年起,韩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取决于贸易平衡问题。韩国与美国之间围绕贸易平衡和市场开放问题争吵和矛盾频繁出现。美国甚至动用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向韩国施加压力,要求进一步开放市场和重新制定韩元币值,双方之间的贸易纷争和摩擦不断出现。
  进入新世纪,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已被中国所取代,但韩国仍然非常依赖美国市场。同时,鉴于美国在安保、政治等领域仍然对韩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使得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并且保持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对于韩国仍显得极为重要。日,经历数年之久、几经波折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这预示着韩美经贸关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美国因素仍将在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相炫.韩美同盟50年回顾及韩美关系展望[J].国家战略(韩),):40.
  [2]李柱锡.韩国经济开发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50.
  [3]梁志.美国对外开发援助政策与韩国的经济起飞[J].当代韩国,2009(1):32-36.
  [4]金凤德.南朝鲜经济发展模式简论[J].世界经济,1989(2):89-90.
  [5]尹保云.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M].北京:文津出版社,
我的态度:
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外交观察》第三辑的主题是“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本期中,美国与俄...
双文化并存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有早有晚。“发展有先后……
双文化并存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有早有晚。“发展有先后……
更多学者文章
粤ICP备号-2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城市边缘区村庄建设发展研究——以晋中经济开发区村庄为例城市边缘区村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城市边缘区村庄建设发展研究——以晋中经济开发区村庄为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中国当前的房价暴涨问题?具体怎样?_百度知道
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中国当前的房价暴涨问题?具体怎样?
这个问题是肯定的: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房地产市场价格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这个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按照英国最大的抵押贷款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的估算,英国房地产价格在一年之内上涨了约23%。在美国,从1999年以来,像纽约、华盛顿和旧金山等城市,房地产价格大约暴涨了50%。同样西班牙等欧洲一些国家情况也相差无几。 房地产价格的虚高意味着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险。因为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不动产已占到总财产的2/3。在股票市场泡沫破裂后,不断上扬的房地产价格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主要因素。一旦房地产价格暴跌,将严重打击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经济发展将失去一根重要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认为,一旦房地产市场泡沫被挤破,因其占用的资金更多,它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将双倍于股市暴跌。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使日本经济长期陷入衰退,而由此引发的日本通货紧缩如今已令美国人和欧洲人感到惧怕。 这方面的教训除日本之外,德国也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德国为什么现在不用过多地为房地产热发愁,是因为德国的房地产泡沫数年前已经破裂,现在仍在慢慢消化苦果。2000年德国大约有6万套住宅被强制拍卖,2002年则上升了45%,达到8.7万套。在东西德合并后,建筑业曾一度是德国东部经济腾飞的主要推动力,穿迹扁克壮久憋勋铂魔但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德国东部至今没有摆脱经济困境。 法国巴黎银行去年年底警告说:“中国逐渐进入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资产泡沫时期的阶段。 ”同一时期,日本野村证券也指出:“中国应将日本视为反面教材。”美国投资界知名“空头大师”詹姆斯-查诺斯干脆提出近乎于诅咒的指责称:“中国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查诺斯是第一个预见华尔街作假账丑闻——安然公司破产事件的人。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中国是否会步日本后尘?   ▲中国房地产市场从去年开始出现过热现象,对资产泡沫的担忧越来越高。有人甚至警告说:“中国政府如不立刻采取措施,将会步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后尘。”图为,在中国广州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门前,顾客正和职员交谈。   ◆共同点:房价暴涨、贷款激增、投资过剩   规模庞大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签署《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下调利率→流动性增加→房地产和股价暴涨两倍→泡沫崩溃→遇到失落的十年。这就是日本1985年至1990年期间经历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同眼下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中国政府目前最为重视的就是贷款激增和房地产泡沫问题。去年,全国70座城市的平均房价上涨率达8%,这个数字看起来没有太大问题,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部分地区房价短短一年内暴涨50-100%.   房地产价格暴涨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为扶持经济而向市场上大量投放资金产生的后果。大信证券表示,受下调利率和放宽放贷限制等因素影响,中国2009年的新增贷款达9.6万亿元人民币,高达前一年度(4.1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倍以上。货币量(M2)激增13.1万亿元人民币。因此,货币增加速度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更快。2009年中国名义GDP增长率和流动性增加率之差为15.5个百分点,远远超出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4个百分点)。   80年代日本和当今中国之间的第二个共同点是不良贷款。在限制规定放松后好心向房地产投资者提供贷款的日本银行在房价暴跌后,不得不面对规模庞大的不良债权。就中国而言,政府负债仅为GDP的20%.但也有人分析说,如果加上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等公共机构的债务,公共负债最多达GDP 的150%.   这个数字虽然不及泡沫崩溃前日本的公共部门负债(200%),但也不容小觑。   第三个共同点是投资过剩。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一样以投资作为动力来实现高度增长,而不是通过消费。但中国的投资规模远远高于高度增长期的韩国和日本。今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将超过50%.这一数值远超出发达国家水平(20%左右)以及1969年至1990年的日本(31.5%)。问题在于,中国的投资效益开始急剧下降。对冲基金公司Pivot Capital Management主张:“2009年的投资效益降至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一半以下,水泥、钢铁生产设备及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处在投资过剩的状态。中国凭借巨大的投资持续高度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   ◆中国有较大的无泡沫增长空间   但当前的中国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相比,有两个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泡沫经济崩溃前夕的日本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目前中国仍处在高度发展时期。当时,日本在没有江河的地方也建设了桥梁,以刺激经济,而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中国的城市化比例仍为45%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的70%至80%,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在人均GDP方面,日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超过美国,而目前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还有分析认为,考虑到迅速增长的国民购买力和消费水平,房价飙升未必是泡沫。   第二个区别是,对于中国来说,有日本这个“他山之石”。中国在西欧的施压下顽强抵抗,坚持人民币走软,也是因为目睹了《广场协议》带来的后果。但也有分析认为,如果一味推迟人民币升值时间,才有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辙。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表示:“日本的真正失误并不是在《广场协议》中同意日元升值,而是之前拒绝日元升值的时间太长。中国不应突然大幅上调货币价值,而应从现在起一点一点上调。”   每位专家对中国所面临的危机做出不同的诊断并开处方,意味着中国面临多种困难。   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克服了众多“危机论”并走到今天。并且如今如果中国陷入危机,全世界都会陷入危机。认为中国不会重蹈日本覆辙的乐观主义者,内心一定夹杂着这种信任和希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房价暴涨肯穿迹扁克壮久憋勋铂魔定有,某商业街,某繁华城市的经济区。大多数国家的房产都是没有期限的私产《地皮也是私人的》,没有这么多的开发公司。没听说过全国一起房价暴涨的,对于自由经济来说不正常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发达国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要制造业还是要房地产?高房价是如何一步步逼死中国实体经济的?_工业智能化-爱微帮
&& &&& 要制造业还是要房地产?高房价是如何一步步…
房价是如何一步步上涨并弄死中国实体经济的?来源:郑州楼市(本文已授权转载)注:本文综合了时寒冰老师的《未来20年 经济大趋势》中的部分文字和图片,在此感谢时寒冰老师。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经济基石一定是制造业。今天,我们来梳理中国房地产的历史,再来梳理中国经济的历史、时间节点、政策节点、变化节点。以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特色、经济基石,以及房地产和制造业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明确观点: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经济基石一定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再发达,不可能成就中国梦,也不可能让中国在世界上崛起,也不可能真正的实现国富民强,能让中国跻身于世界之颠的只有制造业。如今世界上真正的经济强国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仔细看一下,房地产在他们国家的经济棋局中只是一个消费品,不会成为投资品,而日本在1991年的房地产泡沫也告诉了大家这个事实,作为一个消费品没事儿,但当房地产成为全国人民的投资盛宴时,就注定了大起大落的悲惨结局。房地产业不行,金融业一样也不能成就中国梦,曾几何时,冰岛因为大力发展金融业让国家富的流油,人人都感觉自己的生活站在了全世界的顶尖,认为依靠金融业、服务业一样可以强国富民,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告诉了全世界,这都是一个虚无的梦而已,冰岛全国破产,把冰岛国家卖了都偿还不了自己欠下的债务。香港的未来并不美好,因为全靠金融、房地产、服务业,这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经济。我们现在日常用到的,已经看不到香港品牌。国际最著名的三个评级机构,有两个已经把香港调到了“负面”,说明了什么?新加坡、台湾、韩国就好很多,他们都有强大的制造业,比如弹丸之地的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磁盘驱动器和硬盘出口国,也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我们平时食用的金龙鱼就是新加坡的企业。韩国和台湾就更不用说了,国际品牌更多。为什么一定是制造业?1、制造业是可以赚全世界国家的钱的赚钱方式,只有从国外赚钱进国内,这才是真金白银的钱,而如果只是在国家内部赚来赚去,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老爸的钱给儿子,儿子的钱给媳妇,这个家庭真的富了吗?2、制造业是可以循环发展、永续发展的,房地产地卖完了就没有了,但制造业不是,可以世代传承,继续发展。3、制造业的利润其实要比房地产高,比如INTEL/APPLE/BMW/NIKON/SONY等,这些,利润率一定是在房地产之上。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能保持15%的利润率也不错了。4、房地产对环境、自然的破坏是永久的、不可恢复的,制造业才是可以布局全球的产业。一、,中国实体经济起步并打下良好的基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注意力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中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转折。1979年,全国一半以上的生产队实行包工到组,25%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级性。1979年10月,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开始鼓励外资直接投资中国,1980年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从此,中国经济进入了有活力的大发展时期。年,中国签订利用外资项目8.8万个,实际利用外资816.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2.95亿美元。在这个阶段,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在涌向实体经济,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发展较为稳健,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健康。二、,投资+出口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型形成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加快改革。1993年11月,十四大召开,进一步开放了商业、外贸、金融、保险、航空、律师、会计等行业。1988年海南岛脱离广东省成为中国第31个省,一场炒作海南岛的房地产泡沫到来,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87亿元,海口地价从1991年的十多万元/亩猛涨到1992年的600多万/亩,海南商品房价格从1988年的1350元、到1991年的400元、1992年的5000元、到1993年的7500元,三年涨了4倍,这是中国史上的第一场房地产泡沫。日,朱镕基总理召开会议,直指海南房地产的疯狂泡沫和风险。日,朱总理发表讲话,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6月24日,国务院分布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16条措施严控信贷总规模、提高存贷利率、回收拆借资金、消减基建投资等,银行银根本面紧缩,海南房地产泡沫即刻破灭。海南留下了全国10%的积压商品房,烂尾楼600多栋、1600万平方米、闲置土地18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仅四大国有银行坏账就高达300亿元。海南、北海的教训,让其它地方政府不再想房地产的事,都在鼓励实体经济发展,各种资源涌入制造业,由此给了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换取一个稳定、持续的空间,才有了后来的世界工厂、中国模式。这个时期,人民币对美元一路贬值,从1980年的1美元兑1.5人民币,一直贬值到1994年的1美元兑8.62人民币,大大提高了中国出口的竞争优势,促进了中国出口的辉煌。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50%以上,最高年份达到62.6%,大大超过第一、第三产业。我们要注意一个细节,在年间,1993年的房地产投资增速达到165%,增长过快并形成泡沫,但经过严厉调控,让泡沫硬着陆并警惕了全中国,从而给制造业留出了黄金10年!三、,房地产开始取代实体经济,被全国追捧始于2002年末的SARS,在2003年3月以后突然恶化,相比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来的更迅速、令人措手不及。遇危机、必刺激,这是中国逐渐形成并被认可的思维。2003年,胡温时代来临。在这一年,一项影响中国未来趋势及无数人命运的政策问世了。日,《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获准通过,”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18号文开始,住房的公共产品特性被削弱,房价开始飞速上涨,年,全国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只增加了343元,而到了2004年,每平方已经上涨了352元。自2003年开始的三年内,连续三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超过了22.5%的上限。当资源涌向房地产领域,赚钱效应很快蔓延,炒房热度高烧不退,辛辛苦苦做实业一辈子赚的钱都没有炒房一年赚的多,这种信号一旦蔓延,一些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的企业家纷纷把钱转移到了炒房炒地皮,浮躁和泡沫让人放弃了在实体经济领域的研究、创新。如图,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化:从2003年开始,我们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1万亿到2011年的6万多亿。全中国的资金都开始涌向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一起拿钱玩了10年的狂欢盛宴、皆大欢喜!房地产热火朝天,需要大量的钱,央行开足马力印发货币,大量货币再转到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继续红火,连续10多年,踩踏着实体经济,营造着一派虚拟繁荣的假象!转折点:2003年如果那一年,我们继续房地产的消费品属性,不要把房地产定性做为未来中国的支柱产业,而是立法大力做强做深制造业,扶持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企业和品牌,严格立法保护创新、产权、专利,倡导全民创新、研究、科研,倡导匠人精神,发展至今,该是什么样子?在银行、房地产开发商享受着房地产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利润时,地方政府也尝到了房价上涨的巨大甜头,社会中掌握着核心资源的利益方都希望房价上涨、都希望房地产增长、都在依赖房地产时,苦的就是无数的老百姓,因为,只有没有任何资源的老百姓在单方面的希望房价降下来,但这一天,再也没有等来。同时期,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却在升值,出口优势下降,大量制造企业步履维艰,但同期房地产业却在高歌猛进,一正一反,钱和人才都快速流向了房地产业。这没有等来的房价下跌,一直从2003年持续到了2013年!而且是一路高速疯涨!10年的时间,成就了中国的房地产,消耗掉了中国的实体经济活力!有人感叹:七匹狼做地产、美的做地产,海尔做地产,雅戈尔做地产,苏宁做地产,国美做地产,苏泊尔做地产,格力做地产,格兰仕做地产,奥康做地产,娃哈哈做地产,喜之郎做地产,奥克斯做地产、长城床垫做地产、长虹电器做地产,五粮液、郎酒、水井坊、阿里巴巴都在做地产,神奇的地产啊,让72行最后都殊途同归!回到郑州,思念做地产、宇通做地产、郑煤做地产、海马做地产、锐旗做地产、中瑞做地产、大浪淘沙做地产、和谐汽车做地产、欧凯龙做地产等等。一样的殊途同归!日,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在实体经济已经很艰难之时,在制造业急剧下滑之际,外因是出口急剧下降,这部本意很好、保护员工的法规,对很多企业主来说却是很艰难的痛、过不去的坎。转折点:中国的2009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之下,全球经济下滑,但其实我们自己知道,由于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和封闭性,对中国的影响其实小于全球,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现实,接受经济下滑,并能深刻预见到M2增大、大规划基建和信贷刺激后的一系列恶果,顺势转型,放下房地产,倡导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减税、暂缓或优化劳动合同法、扶持创新和研发、保护产权和智慧成果,走到今天,又是如何?请加微信号:robotinfo 学习工业智能化知识2009年第一季度,银行放出的贷款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额,银行被政策压着必须放出多少贷款,这些钱大多是实体经济企业借出,大多流向了担保公司或房地产,没过3年,要求必须归还,而大多企业均无力偿还,成为了在2012年前后压垮实体经济的最重的一棵稻草。货币大量增发,2009年底,中国的M2余额超过了美国。转折点:美国的2009年2008年,是美国次贷危机最为严重的一年,2009年,奥巴马上台,强调重振制造业和出口,并于同年推出78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并强调降低金融业比例、增加出口,让美国经济建立在岩石上而不是沙滩上,日,众议院通过8190亿美元的“买国货”刺激条款,2010年8月,奥巴马签署《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通过减税、贷款、能源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来重振制造业,让在美生产效率提升,并鼓励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年间,美国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60%。美国的ISM制造业指数在2008年最低为32.4,从2009年8月回升到50以上,现在已经回升并超过次贷危机之前的水平。可惜,最好的调整时间都过去了,其实2008年就是最后的机会,如今,很多企业都没有了,再来一个巧妇,又如何去做好炊?被房地产绑架之下,房地产一冷,整个产业链都受影响,经济就严重下滑,政府就赶紧降准降息放水刺激,然后这些钱又流不到实体经济中,只能进入房地产,房地产又变热,房地产一热,整个社会的钱就快速转入房地产,钱也热购房者也热,价格就快速上扬,于是政府就赶紧限购限贷调首付等,政府没了房地产也不行,老百姓不买房子也不知道钱往哪儿花,在中国目前这个经济棋局中,谁都很惶恐。2008年以前,一路调控一路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09年,大放水,4万亿投资,10多亿信贷投放,超强大力丸伺候2010年-2012年,继续限购限贷调控,继续涨2013年,金融调控,房地产增速下降2014年,房地产增速继续下降2015年,顶不住了,解除限购、限贷,降息,降准,界定首套房,二手房免税2016年,怎么房地产还不火?开会去库存,再降息降准,降首付,降二套房首付,二手房交易大面积户型也免税,央行开年就放水,我K,怎么深圳上海这么疯涨?快快快,深圳上海继续加强限购政策,社保2年改5年、贷款政策变化等。。。2017年,可以预见的就是咱冷他就赶紧热,咱热他就赶紧冷,反正政府和民众谁也不冷静。。。如今,身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工厂、企业家,他们最能感受到漫长的寒冷与无望。临界点:中国的2012年2012年时,是史上中国房地产最疯狂的一年,开盘就卖完,一天一个价,地产商、购房者、地方政府都疯了,同期的海南也是处在2011年房地产最疯狂的回落期,货币持续大量增发,2012年,中国的M2余额是美国的2.58倍,是日本的8.34倍,是欧元区总共的3.68倍。紧接着,在2013年我们就迎来了狂欢之后的钱荒,一切又都变了。这一年,房地产高涨、李嘉诚们开始离开、外资开如撤离、工厂大批迁至东南亚。。。中国经济进入典型分明的红(房地产、金融)与黑(实体经济)时代。临界点:中国的2018年2018年,你、我、他,不可承受之痛!结束:如今,我们北上深的房价已经和纽约、东京、悉尼一个价了,我们的房子真的会比纽约还值钱吗?把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子全卖掉,能买下半个美国,我们真的值这个价吗?我们去日本买回大量的电饭锅、马桶盖,国产品牌却产能过剩,我们却不相信国产品牌的同类产品。我们把香港、澳门、澳洲超市架上的奶粉、保健品一扫而空,国内的同类产品却产能过剩!其实我们不是不需要,而且,我们谁也不再相信谁,企业与消费之间,已经隔着一道鸿沟,难以跨越。中国的制造业,就这么的陷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中。但也不必太过悲伤,这一代的企业家们,还是有很多正在努力的改变着这样的现状,比如华为、宇通等一些具有匠人精神的实体企业!向他们致敬!时间回到2003年,回到2008年,我们的制造业能否避开房地产的变态挤压?时至今日,我们站在2016年的4月份,整个国家房地产形势一片向好,但我的内心却是一片惶恐!诚惶诚恐!因为,基于二八理论,80%的人始终不能认清社会、认清自己、认清趋势。强大的工业对中国究竟有多重要?作者:铁流&瞭望智库特约科技观察员来源:瞭望智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由于农业受制于相对有限的产出,在三个产业中,工业是真正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产业,对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早在2010年,中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一举完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中国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的夙愿。就在国人完成初步工业化的历史成就之时,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些人将工业与血汗工厂相挂钩;一些人甚至将工业视为必然被历史淘汰的产业,提出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搞“去工业化”。那么,工业真的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是必然被历史淘汰的产业么?一、列强崛起,皆因强大之工业1、英国因工业革命成就日不落帝国英伦三岛孤悬海外,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英国的贵族都以会说几句法语来彰显自己的高贵,英语在欧洲大陆更被视为下等人的语言。而工业革命的到来却给原本被边缘化的英国一个咸鱼翻身的机遇。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将织布效率提高1倍。1764年,织工兼木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将纺纱效率提升15倍。1785年,工程师埃地蒙特?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将工作效率提高了40倍,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被机械化大生产所取代。而随着纺织业的兴起,对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本仅仅用于矿山抽水的蒸汽机经过改良后被用于纺织业——1784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座蒸汽纺纱厂。之后,蒸汽机又被应用于冶金工业、铁路运输、蒸汽船等领域。到1825年,英国已有蒸汽机1.5万台(37.5万马力),从矿山到工厂,从陆地到海洋,到处是机器在轰鸣,到处是机器在转动,到处是机器在奔驰......至此英国不仅在纺织业基本摆脱了传统手工业的桎梏,实现机械化,还在交通、冶金等诸多领域实现了机器对人的替代。至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1%。当英国人以鸦片战争轰开满清王朝国门之时,我们不仅要看到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更要看到为坚船利炮提供支持的工业基础,而这正是19世纪红衫军打遍世界无敌手的物质保障,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石。2、德国因强大的工业实力具备挑战旧有国际秩序的能力德国工业化比英国晚了50年。在1830年,德国的工业人口占比仅为不足3%,依旧是一个农业国,加上德意志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使德意志人成为欧洲的三等公民备受欺凌,以至于19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海涅感慨,“陆地属于法国人和俄国人,海洋属于英国人,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德意志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直到1834年,在李斯特等学者的呼吁下建立起德意志关税同盟,德意志国家才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至1846年,关税同盟各德意志诸侯国已有 313家纱厂和75万枚机械纺锭,拥有蒸汽机1139台(2.17万马力)。至1848年,德意志诸国铁路线总长达2500公里。随后,德意志国家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钢铁工业蓬勃而起,涌现出鲁尔工业区、萨尔工业区等工业重镇。至1870年,德国蒸汽机动力达248万马力,煤产量达3400万吨,生铁产量达139万吨,钢产量达17万吨,铁路线长度18876公里。至此,德国工业一举超越法国,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2%,而这也为普鲁士在1871年普法战争中取胜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依靠对国内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和法国、中国等国家的战争赔款,德国工业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至一战前夕,德国城市化率达到60%,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15.7%,钢产量是英国的2.26倍,发电量是英国的3.2倍,铁路里程达60521公里,是英国的90%,煤炭产量为英国的95%,成为欧洲第一大工业国。雄厚的工业基础也成为德国敢于挑战英国霸权的底气所在。3、美苏因强大的工业奠定战后国际新秩序年的美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北方的工业以食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同时也出产木材、矿产等原材料;南方则是种植园经济,农场蓄奴,种植棉花、茶叶、粮食。在南北战争后,美国同德国一样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加上美国拥有比德国更好的发展潜力——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使美国工业得到爆炸式增长——从1868年到1880年,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至一战前夕,美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工业总产量的32%,钢、煤、石油和粮食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至二战前夕,美国的工业产量占全球工业总产量的38.7%。而这正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平均每两个月建成一艘舰队航母,每年产4万架飞机,2万辆坦克的根源所在。一战前夕,俄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8.2%,虽然貌似工业实力不俗,但工业产值中很大一部来自外国投资的轻工业,本国重工业只占全部工业的1/5,也正是因此,俄国被称为“泥足巨人”。在一战中,俄军装备大幅逊色于德军,局部甚至出现了3名士兵共用一只步枪的情况。在苏联建立后,特别是在斯大林的钢铁工业化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下,迎来了高速工业化的时代,至二战前夕,苏联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17.6%,而且工业结构以军工、重工为主体。正是依靠强大的重工业,苏联在二战期间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4.4万架飞机,并最终打赢了卫国战争,与盟军在易北河会师,和美国一道重新划定了战后国际秩序。二、西方式微,皆因失去强大之工业1、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国际地位回溯历史,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徒有战胜国之名,却无有战胜国之实——一战结束后,山东权益被日本攫取;二战后中国外蒙和东北的权益被美国处分给了苏联。这些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工业实力不如人、综合国力不如人,用二战前夕的数据做对比就显而易见了: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7%;苏联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2%;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9.2%;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4.5%;中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0.3%。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二战前夕中国的工业实力无比孱弱,有限的工厂大多数纺织工业,而重工业几乎为零,从小到铁钉,大到飞机、坦克、战舰基本依赖进口。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既无力保障国家安全,又无法支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法则下,自然饱受欺凌,即便是中国的国家主权也被列强视为可以随意处分的对象。正是因为自1840年以来,因工业实力不如人而备受欺凌的百年国耻,促使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重工业有着近乎宗教般的热忱,即便是节衣缩食,忍饥挨饿也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建立强大的国防工业——1949年,中国是一个满目疮痍、贫穷弱后的农业国,1976年,中国成为了拥有齐全工业体系和“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尖端武器装备的世界第六工业国。中国借此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获得了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国际强权平等对话的地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近几十年来西方大张旗鼓的“去工业化”,以及东亚国家竭尽所能发展工业,使全球出现了“北美——西欧——东亚”三大工业中心,这导致过去白人独霸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全球政治舞台上,东亚国家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从冷战期间的“两极对抗”,到后冷战时代的“一超多强”,再到如今的“北美——西欧——东亚”三足鼎立时代——各个国家国际地位的变迁,说到底还是由工业实力所决定的。2、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经济的持续繁荣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由于农业受制于相对有限的产出,在三个产业中,工业是真正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产业,对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经济一落千丈,中国经济异军突起,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其根本就在于中国高速增长的工业实力。德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欧洲的领导权,特别是在欧债危机后,掌握了处分他国国家主权的权力,完成了希特勒也未尽全功的事业,也是源于德国强大的工业实力。若没有强大的工业,虽然可以依靠出售自然资源,可风光一时,但却无法风光一世。依靠出售本国资源,阿根廷在20世纪初就是比较富裕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又得益于日本经济崛起,对原材料的大规模需求所孕育的一次大宗商品牛市——铁矿石、石油、大豆的价格飞涨,支撑起了阿根廷的经济繁荣,阿根廷甚至一度步入发达国家门槛,但随着日本对原材料需求的饱和以及日本“失落的二十年”,阿根廷的经济随之遭受重创,加上民粹主义和国内政客的短视,使阿根廷成为全球唯二的,从发达国家“转型”为发展中国家的笑柄(另一个是南非)。请加微信号:robotinfo 学习工业智能化知识巴西对比起阿根廷而言也是难兄难弟,一方面因为资源出口受日本经济发展形势而跌宕起伏;另一方面开放市场化改革,使本国工业受到国外产品的严重冲击,制造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由上世纪80年代的29%,萎缩至现在的10%左右,使巴西永远的丧失了搭载工业化末班车的机遇。3、西方衰弱在于“去工业化”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逐步将淘汰产能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一方面铸就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同时降低了本国因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失业人口则向服务业转移,并大力发展“钱生钱”的金融业,创造了近乎于天文数字的虚拟经济。西方国家的这些举措曾经一度被视为明智之举,甚至是很多国内经济学者所无比推崇的,有的学者还献计献策要求中国效法。但事到如今,“去工业化”危害尽显。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曾经的全球霸主给予子孙们留下了异常雄厚的家底,虽然在数次败家之后,依旧有罗尔斯罗伊斯等一批技术底蕴深厚的老牌企业。但在伦敦金融城的灯红酒绿之下,难掩英国工业衰败的现实——作为建设全世界第一条铁路的国家,居然无力更新自己的铁路网络,不得不求助于中国帮助建设高铁;作为老牌工业强国,本国相当一部分通信网络建设居然由中国的华为、中兴等通信公司包办,甚至连英国议会都采购华为的产品;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居然在民用核电技术方面缺乏建树,不得不求助于中国和法国的技术支持......当英国遭受金融危机和欧债风暴影响之时,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询问经济成功的秘诀,默克尔悠悠地回答:“我们至少还在做东西。”作为曾经的世界工厂,美国也饱尝“去工业化”的苦果,国民经济在钱生钱的金融游戏下,越玩越虚弱——在低端工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后,造血能力日益匮乏,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权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端工业在支撑。从工业从转移出来的人口则进入服务业,而作为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服务业,也是分为高端服务业和低端服务业,前者主要包括金融、会计、法律、医疗、教育等需要专业知识的服务业岗位,收入较高,门槛也高,而且就业岗位较少;而低端服务业则大多不需要多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门槛低,但收入偏低。而社会的中间阶层——蓝领工人则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消亡,这一方面加速了美国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筑起藩篱,激化了阶级矛盾;另一方面导致美国精神沦丧。曾几何时,勤劳、勇敢、自信、自强等中国人拥有的优异品质,美国人同样拥有——今天西方人感慨于中国高效率的基建能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100年前欧洲人感慨美国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了帝国大厦如出一辙,正是这种精神使原本落后的美国成为世纪头号工业强国。而随着“去工业化”,大批工人阶级失业,而美国金融业者、会计师、律师、医师的教育成本和门槛异常高昂,这些岗位的稀缺性和专业性造成子承父业内循环的情况异常普遍,阶层流动趋于停滞。教育不再能改变普罗大众的命运,对家庭而言也成为负投资,这直接导致反智主义盛行,人口素质下滑,犯罪率飙升(美国人口占全世界5%,监狱中囚犯数量却占全球囚犯总量的25% ),进而又激化了国内种族问题、非法移民问题等潜藏的矛盾...... &&在勤劳无法致富,在教育无法改变人生命运的情况下,原本充满正能量的美国精神,必然被奢靡主义、享乐文化、嘻哈文化所取代,使美国的精英阶层可以世袭罔替,永远高高在上,而平民阶层只能随波逐流,逐渐沉沦。正是“去工业化”对美国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挽救美国的颓势,奥巴马着手大张旗鼓的搞“再工业化”——在第二任期的首份国情咨文中提出“让美国成为新增就业和制造业的磁场”,鼓励制造业回流,其目的就在于力争用强大的工业振兴美国。三、以史为鉴,坚定发展强大工业不动摇2011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是美国的120%,是德国的346%,是日本的235%。让西方政客更加心惊胆颤的是,2007年的时候中国工业产值才仅仅是美国工业产值的65%。&正是因此,美国哪怕不顾自己在中东还没填平的大坑,也要坚定不移的重返亚太,在经济上试图和美国在亚太的马仔达成TPP,力图孤立中国;在政治上力挺日本、菲律宾等马前卒与中国制造摩擦;在军事上将F22、F35、萨德系统等先进装备和精锐部队部署到亚太,并频频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举行军演......相对于美国曾经的三个对手——德国、日本、苏联,三国的工业巅峰实力也就只有美国的70%,美国从来未面对过中国这样的对手——兼具人口庞大、国土广阔、教育发达、工业体系完备、文明底蕴深厚等特点于一身,确切的说,中国的工业潜力远胜于美国!随着中国工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会被做成“白菜价”,中国“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称谓将实至名归,美国高端制造业的造血能力会日益贫乏。而“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则直指美国的政治影响力和美元霸权——实事求是的说,中国工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完全瞄准了美国的软肋,一旦美国的政治影响力被削弱、高端制造业被中国冲击、美元霸权被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美国军事力量全球回缩将不可避免。而中国完全没有必要与美国争一时之长短,只需发展工业,苦练内功,就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将美国势力逐出亚太的可能性。如果国人在某些经济学家的忽悠下,搞“去工业化”,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则完全是自废武功——当年南非的工业不可谓不强,不仅一只脚跨进核门槛,还能生产号角mk2坦克、蜜獾战车、石茶隼、G5等先进装备,但在曼德拉上台后,遵循西方的价值观,自觉或不自觉的“去工业化”,使南非从发达国家沦落为发展中国家。而苏联的教训则更为深刻,苏联解体后,原本完备的工业体系支离破碎,在解体后的二十多年里,俄罗斯已从昔日苏联时期的工业帝国,沦落为以出售石油、天然气和苏联时期遗留的家底为生的资源型国家,被誉为“拥有核武的沙特”,即便是乌克兰、叙利亚这种低烈度的冲突,俄罗斯的干涉和介入不仅造成了本国经济的严重内伤,实际干涉、介入能力相较于苏联时期可谓天上地下。纵览列强兴衰成败,可谓成于工业化,败于“去工业化”。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希望国人引以为鉴,坚定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公众号股权研究院微信号:guquancn股权是财富的摇篮,未来人无股权不富!你值得关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股权研究院手指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搞笑视频!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为工业4.0革命作贡献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依靠房地产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