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脉功一呼一吸右下腹部涨涨涨的,好像是一股气,但上又上不去。

[转载]智能气功编创人庞明老师谈关于中脉混元问题(混元山庄李老师气功智能科学养生康
&&&&&&&&&&&&&&&&&&&&&&&&&&
智能气功编创人庞明老师谈关于中脉混元问题&&
&&&&&&&&&&&&&&&&&&&&&
&&&&&&&&&&&&&&&&&&&&&&
&&&&&&&&&&&&
&现在社会上有人搞开混元窍、教练中脉混元,说能使40%~60%的人打开混元窍,能使30%的人通中脉混元。这是骗人的。因为混元窍开是意元体入到混元窍里面去,是神入气中之后的景象。如果不克除意识的偏执,光凭功法练出的感觉绝对不是真正的混元窍开和中脉混元通。
练中脉混元最关键、最根本的是意识修养。在练功初级阶段,讲陶冶性情、涵养道德是作为辅助练功的内容;到了中级层次,克除意识的偏执成为练功的主要内容;到了高层次,完全是在意识领域里用功夫了。&
&& 最近有人来说我中线中脉都练通了,我说,中脉、中线是什么你都不知道,你练通什么了?他说从脑袋到会阴窍一个管,我说那是道家的中脉,不是我们的中脉。中脉混元得从混元窍开,开了之后从两头往外抻,从那往外,上边走、下边走……这么变的。我们的中脉与道家、佛家的中脉都不一样,练的方法也不一样。混元窍不开谈不上练中脉,从中脉到中线,然后到混化归元。中线混元只是一个线,是无形的了,意识得达到高度的静境,有高度的分辨能力才行。
&&& 有的功友可能会问:站庄时感到身体中间什么也没有了,没有皮肤之隔,从会阴到百会有一白色的管子,收功时身体复原这是不是中脉混元?
  希望这位同学你自己不要作这个念。因为咱们智能气功的中脉混元,实际练的时候,不是道家和佛家密宗的中脉,也不是那个管子。真正佛家的中脉,也不是个真正的管子。现在有些书上讲,练中脉混元,从头顶到会阴有一个中脉管,其实那种讲法是不对的。咱们在大专教材里面讲到经络的时候也讲了,经脉本身也不是个管子,它只是相当于一根气柱。在这一点上,古人在中医学上留下了一个偏差和谬误。正是因为这一点,才给后人练气功、搞中医造成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几千年来没有人纠正这些谬误呢?这是因为古人练功,不论是佛家功还是道家功,他们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把人体生命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没这个概念;他练功就是要追求成仙、成佛,能够静,身体能有所变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而且,如果你真地要认真去体察一下经脉,他还认为你是着于后天有形了。我们现在练气功的目标变了,就是要通过练出超常智能来认识我们自身的生命活动规律,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只要我们拿出一定的时间认真去体察,就能感觉到古人讲的东西是不确切的。另外,有的古气功家虽然透视功能也很强,但由于他把身体里面的血管、血管里面流动的血、血本身的气也看成是经脉,没有详细去考查,又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他们未能作出非常明确的判断。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学了解剖学,什么血管、神经都知道了,这样内视出的结果在意识里反映就不一样了。对于更深一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里就不多去讲了,将来咱们练中脉混元,必须先从混元窍练起来。混元窍开了之后,再谈别的东西。&
中混元阶段,这是练至混元窍开启以后的练功内容。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这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中混元阶段包括中脉混元、中线混元、返本归元三步功。
&&&中混元的中是指人体之中。中脉是从百会至会阴的特殊经脉,在不练功的人身上显现不出来,练功达到一定水平后才慢慢出现。练中脉混元后所出现之超常功能能力就大了。
佛家之密宗、道家之中宫黄道也都练中脉,唯与智能气功之中脉混元不等同。中线在中脉之中心,练中脉混元后进一步使体内之气混合于中脉之中处,即为中线混元,便接近于内外浑化了。最后一步功为返本归元(亦称浑化归元),人天完全融为一体。&&
  何谓中混元?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意念集中到中脉,使气在中脉中形成一个直通人体上下的气柱,使人体之气与此气相混化;二是把意念集中到人的中点。这个中点是一无所着的、无分别的匀态物的特殊称谓。它与意元体的体性是一致的,因而把意念集中到这个中点,实际是意念返还到意元体自身。   
  捧气贯顶法着重解决放松的问题,形神庄相当于练意守,到了五元庄开始有呼吸了(发音),而中脉混元不用呼吸就没法练了。我们智能功不是不练呼吸,只是把呼吸放在了第三个层次才用,这样可以避免出毛病。在放松的基础上,意念有了一定的控制力,一说要守住呼吸,能老这么一开一合而不跑神,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方可练呼吸。平时呼吸本身很自然,而你在身体放松不了、意志控制力不够的情况下用意念导引呼吸,呼呼……下课了、下课了,哎哟,跑神了,错了,重来……这样,呼吸运动不规律,反而造成脑子里面不规律,脑子乱套了。古人练功,把松静、意守、呼吸放在一块搞。1971
年郭林提出三关分度,但具体怎么分度并未解决。不过这个提法当时对我影响很大。我们把传统功法集合起来加以扬弃,在前人基础上一层一层搞起来。入手不管呼吸,用捧气贯顶法练松静,然后用形神庄练意守,到五元庄再慢慢调呼吸。有了前面松静和意守的基础,一吸一呼很规律了,就没弊病了。  
 怎样克除我执(偏执)  
  同学们要将我讲课中讲的跟平常老师让你们做的方法结合起来。不要看成是矛盾的,如果是矛盾的,我就不会让老师们给大家这么教了。前边老师那么讲是需要那么搞,现在这么讲也还是对的、合理的。没体会到气你就体会不到意元体,说已经体会到意元体了,那就错了。有人给我写信,说他现在中脉、中线都练通了,意元体都体会着了,中脉、中线我还没讲,你怎么就知道练通了呢?他说他都查出来了。中脉、中线是什么东西你绝对查不出来。现在西北有一个人给《东方气功》写稿子,说某某人的功他都查着了。那是胡说八道。好多情况都说错了。有时有了点小的感知功能,脑子一想,加了个意念,意识造型了,还认为是感知到的东西。在功能比较低的时候,容易受意识干扰。因为心还不能完全平静下来,不是出来个什么事都是个静观,能安静地观察,这时脑子稍稍一动念,观察到的东西就变样子,神头鬼面都来了,这属于真妄相攻,不自觉地意识造型。希望同学们要查意元体、领会意元体,但是要知道你现在感觉到的都不是真正的意元体。是让大家把意念往回收,等你收进去了,有安静感觉了,就赶紧把意念动一动,体会体会气,按这种意识状态去体会体会气是什么样子,或者想一想自己身体里的气,把周身照一照,整的动一动,体会体会里边气的动态。里边体会着了,再体会皮肤上、身体周围的气。用那么样的意识状态赶紧来体会气,这样练就会快一点,作用就会大一点。  
在智能气功里,调身是基础。 调整身形是智能气功的一大要旨,身心合一是练气功的全部内容。  
  高等层次、上乘的方法中,没什么卦爻、怎么转、什么药物、什么半斤八两、怎么匹配等等,没这么多说的,身心一结合就完事。因此同学们应该懂得,练功夫关键就是练身和心这两个东西。当然还可以解释很多内容,而实质就是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练智能功,也是练精神(意识)和形体。练捧气贯顶里边还有个气,其实也是让你用形体和意念去练气的。形神庄又是用一个形与一个神来练气与神的。五元庄还是这样。练中脉混元的时候,也还有形。而到了中线混元的时候,虽要借助点形,但形已不太多了。到最后就没形了。有人问:庞老师,没有形了,这个形神俱妙怎么办?那个形叫个无,不对;说个有,也不对,是形和神统一了。    
  通过练内混元,为提高身心健康层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再练中混元就很容易了。如果没有基础,练中混元也白练,没用。怎么说呢?中混元就这么两个动作,一比划,上下一动弹,一动一开完事了。如果里边混元窍都没有开,什么也体会不着,光比划一下成了静功了。  
  到了中混元就简单了。别看名目多,中脉混元、中线混元、返本归元(浑化归元)三步功,实际上非常简单。到时候把理一讲就完了,练去吧。你自己已经有了中脉的感觉了,有了什么什么景象了,再往回一缩就是中线,到了中线再往外一放,叭,内外合一,浑化归元。后面三步功很高级,越到高级越简单。   
  人是精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五元庄练好了可以再往上走,练整个人脑子里边抑制、兴奋。能够控制它了就可以既不抑制也不兴奋,总是让它保持自然状态,里边功能就强了,灵明度就高了。一般到了这个不兴奋也不抑制的自然、灵明状态,从上到下往身体里一照,这就是过去说的内视功夫了。这些都是属于中混元以上的东西了。要看里边,先感觉里边,有了感觉之后你才能够更好地去支配它。将来还要到细胞层次上,然后到细胞里面,控制细胞里边的新陈代谢。我们的意念活动能冲到细胞那里边去了,就把整个生命活动都统率起来了。整个的生命活动成为一个整体了。将来讲中线混元就都得要开天门,开天门之后要走这个线,中线得通出去(中脉在里边),得通到天上去。   
  到了中混元就离开了具体的形体走到中脉上去了。人身体里本来没有中脉这样一条脉。中脉是练出来的,它在人体的正当中。但是那个中能找到吗?不用说人体的中,就是把一条线分成绝对平均的两半的中点也找不到。要找到中,就必须把那个物质分,分,分,分到最小,小到再也分不开了,到了最小的一个点上,什么都一致了,非常均匀了,这就到了最原始的混元气层次上了。过去所谓的零态,零不是什么都没有,宇宙里不存在什么都没有的状态。零态是一种非常非常均匀不可分的状态。那个中就是这种状态。开始练中脉的时候还有个位置,到了中线混元,线是点的运动的集合,它没有体积,没有占位。所以练中混元的时候最后就是要让你在意识上脱离和有形之体的联系,让精神和最最精密、最最原始、最最均匀、没有差别的物质状态结合起来,这就是中混元。  
  反复练混元窍开合,没事就练,慢慢它就不知不觉地打开了,窍一开里面就发生变化了。混元窍是中脉的一个重要部位,也为以后练中脉混元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中脉和密宗的中脉不相同,和道家练中脉的方法也不相同,是特殊的,是我们自己的。智能功就是一种特殊的功法,什么什么都特殊。古人佛家的中脉,七轮三脉(有的说是五轮三脉,实际上是七轮三脉),和我们的不一样;道家的黄道、赤道、中道,和我们的也不一样,我们的功是从古人功法蜕变过来的。道家功也好,佛家功也好,关键是用意念想;我们智能功的中脉,不是完全靠想出来的,而且路线跟他们也不完全一样。中脉混元的功法非常简单,就几个动作。关键不是动作,关健是用理。用混元窍去开宫,开了以后把道理讲了,自己发生变化。中线混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动作,就一个起式,起式完了就练功,再没有了。混元归一就那么一呆,连起式都没有了。把这些问题告诉同志们是要大家把五元庄的基础打好,将来要从这往中混元转,从混元窍上转。
&&&&&归丹田一开始可以一个一个地归,顶心一条线,手心两条线,脚心两条线,一个一个地归,熟了可以两个两个地归,再熟了五个一起归。一缩,缩回来,再一松开又回到五个地方去。一拉出去,一缩回来,出去,回来……三心并站庄不是死死板板地呆着,也要有开有合。集中的地方可以在肚脐里边,也可以在混元窍的位置。将来练中脉混元、中线混元聚的地方也可以再变。练了五元庄以后三心并合可以并到混元窍去。捧气贯顶法的开合,也可以从混元窍里去开合。   &
   1999年准备教中脉混元。练中脉混元有一些方法,但关键是意识修养。没有一定的意识修养水平,绝对练不了中脉混元,硬练也练不进去,练也是假的,不是智能功的。你想身体里面有根管子,气往上走,那是意识里面想出来的,不是真正的中脉。只有当意识修炼得真正光明磊落了,意元体的本质状态显现出来的时候,混元窍才开得了。混元窍开是指气足了之后,虚灵明净的意识能够进入混元窍里面去,实现了气在外面,神在里面的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的境界。混元窍开的关键是:混元窍开的时候,在神进去的一刹那,能感觉到那个气和里面的神两者不一样。这样才能感觉到神在里边,气在外边。若感觉不到神和气的差别,那还不是真正的开。感觉到神与气的区别之后,再把外面的气都融解了,用意元体把它统率起来了,最后再从混元窍上下走、上下通,这才是走中脉。意识不修炼到这个程度,混元窍绝对开不了。那不是个方法问题,而是水平和达到的境界问题。&&
  所以,我们首先关键是要学做人。先把我们的品德高尚起来,不是做一个一生只为自己的人,而是做一个一生为公的人,为大家的人,融利己于利他人之中,廓然大公。要从这个方面去做。有了这一点,就能够克服情绪的波动,呈现出安祥。这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如果能够感受到意识的虚灵明净了,就用这个虚灵明净的意元体去化身体。&
  我结合着李佩珊同志的练功情况谈几点意见。&李佩珊同志是一个敏感型的体质,她的练功过程和一般同志有所不同。在练功的过程中,除祛病反应外,还有很特殊的长功反应。她的长功反应是从尾闾跳动,然后沿脊柱往上冲开始的。这个反应,本来是通督脉、通脊柱的所谓的中脉反应。由于会阴跳动,她就用力收缩肛门,而且是整天提着,这样就不自觉地练了一种通督脉的特殊功法。瑜珈功当中有一种走脊柱里面的中脉练法(瑜珈功对中脉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一种说法是把脊髓叫作金刚脉,脊髓里边那个中央孔叫心室脉;另一种说法把走脊髓里边的叫作中脉,中央孔是金刚脉,里边那条无形的线是心室脉),李佩珊同志这个情况基本是属于从脊柱里边往上通的中脉。由于她练的不是瑜珈功,尾闾那儿跳动,她收缩肛门,缩,缩……就使气往上升了。功法不一样,气走的路线就不一样。另外她不知道这种练法的功理,也不知道怎么练,完全是靠练智能功把内气充足起来往上冲的,这样气就非常难走。所以通督脉时就疼得受不了。
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这种功法稍稍用智能功改造一下,把额头往下连到尾阎的一个斜线,用意念从混元窍处一连,就可以把气调过去,这样很多反应就都能过得去。李佩珊同志不知不觉自己走了脊柱的中脉,幸运的是她没有被冲死。我给师资班讲课时讲过,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练功就有被冲死的,他们就是通脊柱的中脉,气到了头部过不去,就把人冲死了。而李佩珊同志练了智能功,尤其在冲之前她五元庄练得比较刻苦,经常在混元窍开合、收气,混元窍那儿有气引着牵着,所以往上冲、往外涨的力量就稍稍减弱了一些,因此,虽然难受,但没发生危险。& &
  会阴跳动是中脉的反应点。如果当时李佩珊不是提肛门,而是从内里边提会阴,即我们以前说的十三门里边的罡门,出现脊柱里那个中脉的可能性就小了。提肛的讲法不确切,应该叫缩肛、收谷道。真正的提肛应该是提会阴里边那个罡。& &
  她脊柱的督脉基本上通了,但只是通到脊柱,还没有通到脊髓里边。气到脑子里边,由于没能很好地通开,所以头疼得难受。往外冲火球,是气被阻住了,不能很好地通,往外冒了。这时敏感的人便能看到火球。至于她蹲墙后的反应,是因为反复地蹲墙,蹲得都要累死了,最后往那儿一躺,动也动不了,身体的肌肉、肌腱等浊力都消了,这时候她心里的念头是:哎呀,我可能要死了吧!死就死吧。这就叫作心死神活,气一下子就充起来了。接下来气从肾脏到心脏,心脏到肺脏,肺脏到肝脏,肝脏到脾脏和胰脏,走了五行的反克路线,这属于过去一种小炼形的内脏气的运行路线。过去小炼形内脏气的运行路线最少有三种,她这是其中一种:从肾到心,从心到肺,从肺到肝,从肝到脾到胰,然后再回到肾,从混元窍往上一冲,冲出天门去小炼形练五脏称为小周天,然后通大周天,不通大周天则直走中黄,中黄上透,从天门冲出去,那必得开天门。但由于李佩珊同志练了五元庄,混元窍拉着,所以气就没从天门冲出去,而是从头顶跟喷泉似的冲下来了,一下子到了四肢。&&
  因为李佩珊同志经常在混元窍开合,所以气从混元窍往上下走了,这是咱们智能功的中脉。智能功的中脉和道家的中脉、佛家密宗的中脉、瑜珈功的中脉都不是一回事情。他们的中脉大都是从百会到会阴的一个管子,智能功的中脉不是个管子。原来我讲过,混元窍不开,谈不到练智能功的中脉。混元窍开了以后,上下两头伸,以后往四肢上走,走四肢都走当中。这有一定的练法。咱们现在练练气八法后四法就是为练中脉打基础的。因为中脉混元还不到传播的时候,现在我们不讲它。前一段时间有的人说:庞老师教我中脉了!我把智能功的中脉悟出来了!他们讲的中脉,无非是从百会到会阴这个管子,那不是智能功的中脉。不过我们曾计划在1996年教中脉混元,所以1996年在智能气功的气场里已经有了中脉的信息。估计在教中脉混元之前,会有一些练五元庄有成效而又比较敏感的人出现中脉的线路。&&
  李佩珊同志的不足之处是,一难受就以为是病,就以为要死了。一开始练功,她想要死了,难受就赶紧练功,不练功就会死。她是把死作为练功的动力了:死都不怕,难受就更不害怕了。这是个健康的心理。我给师资班的同学讲课时讲过,死为无上法门,经常想到死,能督促自己好好练功。这是个积极因素。但是后来一难受她就想:得癌了吧,要死了吧。这种想法是消极的,成了消极因素了。这使她被痛苦折磨了很长时间。& &
  结合着李佩珊同志的练功情况,我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点,练功要刻苦。李佩珊同志就是通过刻苦练功,在没有中脉理论作指导的情况下,瞎猫碰死耗子,碰出来个中脉线路的影子。她上肢的线路到了劳宫穴,下肢的线路到了涌泉穴。实际智能功的中脉不仅到此,智能功的中脉是到手的中指尖和脚的中趾尖。在1991年即将教五元庄的时候,她刚刚练形神庄。她想形神庄练不好怎么练五元庄?她就拼着命地练,练了三个月,为练五元庄打下了基础,以后她一直坚持练五元庄,而且教五元庄。一般我们在练五元庄时才练混元窍开合,可李佩珊同志在前面练下丹田的基础上,练五元庄也好,捧气贯顶法也好,三心并站庄也好,总是注意混元窍。搞混元窍的一开一合,这是个根本。所以同志们要想长功夫,就得刻苦练,拼命练。李佩珊同志讲的不如同志们练得好,不如同志们刻苦,我倒觉得同志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第二点,要下大功夫学理论。李佩珊同志把智能功的五本大专教材反复读了许多遍,《功法学》差不多能背下来了。但她为什么意识还没过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她是自己看书,没有老师讲。有老师讲和没老师讲就有这么点儿区别。&&
  李佩珊同志有好多理论没听老师讲过,碰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就这么拼,到最后算是初步过去了。我跟她讲:你里面那个东西是对了的。但是虽然有了这个线路,那只是中脉的影子,还不是真正的中脉,所以不要管它,就是认真守住混元窍,完全注意守混元窍,出现什么现象都不要理它。因为她属于敏感型的体质,受了中脉混元信息的影响,开始有了中脉混元的感受,但是混元窍里边气的质量还不够。所以以后练功,就是守住混元窍,一切都不理。如果抓住这个根本,有了这个定力,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反应也不会大,也出不了偏差。守混元窍,气到了一定程度,里边一开,它自己会从混元窍一个往上一个往下向两头抻。向两头抻你也不要理它,对它只是静观,安安静静地去观察、去体察。& &
  我们智能气功的全部功法绝不是大杂烩,而是有自己的体系,是实践的总结。尤其到了中脉混元,解决里边问题的时候,大杂烩是绝对不行的。前面讲了,智能功的中脉混元和佛家密宗、瑜珈功、道家的中脉都不一样,和道家的中黄也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它是我们练功的体会,也是研究的结果。我们这个中脉,是对人体生理的、气化的理论的一个实际描述。将来我们教中脉混元之前要写一篇《中脉论》,把有关的理论问题阐述清楚。佛家的中脉什么样子,瑜珈功的中脉什么样子,道家的中脉什么样子,中黄什么样子,它们的理论根据是什么,练什么,怎么练等等,我们都要写一番,然后再讲智能功的中脉混元。到那时候,大家再看捧气贯顶法、三心并站庄、形神庄、循经导引法、五元庄、脏真归元法,就会发现智能气功科学确确实实是一套严谨的体系。&
  怎样练好练气八法  & 庞&&
明&(根据 1994 年 3 月和 1997 年 9
月讲课录音整理)&
  敛气法是把气聚敛到脊柱、脊髓当中去,即敛气入骨,既可强化脊神经的功能,也为练中脉混元打下基础。练聚气有形体的要求,也有呼吸的要求,几个方面要配合好。后四法中谈到的呼吸都是喉呼吸。智能功开始不讲呼吸,但将来练中脉混元时呼吸是很关键的。中脉混元有三种呼吸法,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喉呼吸。& &
  练敛气法时配合喉呼吸。吸气时意念是从四肢到躯干往一块挤,把全身的精气都往脊柱里收敛。如果做这个动作时你能够想到每个脊椎骨上的神经孔,并且意念沿着神经收缩到神经孔里边去更好,这样就把我们脊神经的功能强化起来了。呼气时一放松,气从脊柱冲出来,冲到头、上下肢,随之意念想到全身。气往脊髓里面收敛后,对神经细胞的混元气有直接充养作用,个别人可能会出现佛教密宗的中脉现象,觉得体内有一股气从尾闾往上冲。这时千万不要管它。练习敛气法的目的是脊柱气充足后让它横通,从脊柱里面向全身通。若看了瑜伽功的书,也不要往那儿引,瑜伽功的中脉也不是这么练的。我们智能功的中脉和密宗的中脉、瑜珈功的中脉都不一样。做敛气法动作时,用静观的态度认认真真去体会,千万不要预想,想多了就成了意识造形,就不是真东西了。&
  练后四法之后,气不仅充足了,而且能收敛进去了,身体里面的一些气路就不知不觉地通了,也就为练中脉混元打下了基础。八法要拼命练,再拿我们的动功功法把全身运动起来,强化全身整体性。原来练功基础比较好的同志,大功法可以简化一点;如果五元庄还没练的同志,可以把五元庄的五节正功和练气八法穿插起来,先练完前四法,再练五脏正功,再练后四法。这样我们就能沿着智能功不同层次的功法一层一层往上升。每一层功法都需要认真去练,光懂道理是不行的。功夫越到高层次,练起来越难,越需要下功夫,要求越严格。后四法一定要循序渐进,不然就会冲得脑子受不了。但如果真遇到这样问题,你也别害怕,不要以为是出偏了。如果我们聚气法真是一下练
3 个月,一次最少练 40 分钟,那就绝对不会出任何偏差。 &
龐老師說:&
(1)要從打好基礎做起,先在三心併、捧氣貫頂法上下功夫。……不過我覺得當你還沒有認認真真打好基礎的時候,應該把三心併站庄好好練一練。……希望同志們要練基本功,從三心併站庄練起。&
(2)練外混元要注意加強自身的通透度,加深周身的開合能力,要發揮意識的主導作用,使外气直入深層直至中線上去﹝不僅是意念把气從外向里引,而且意念要在里面主動地牽拉﹞。這樣練,有的人可通到中脈而入高層次。即使不能直接進入高層次,也可增強周身的通透和感知能力。&
(3). 捧氣貫頂法看起來很簡單,但其中蘊含著傳統功法中的很多奇妙功法與訣竅,練之得法,可以直接進入高級層次……
練外混元,是即溂瓷畹木毞ǎm然是智能功的第一步功,但可以直指本元,直入高層次。&
(4)體內十字中點調息法:此功法未見諸其他書本。……過去練功一開始都練經脈,唯獨這個功法不練任智二脈,而直接練中脈。這個方法很簡單,同學們練練沒壞處。你可以隨時隨地聚一聚,當你會這個以後,再練三心併就好練了。&
好像十字調息、天門出入調息、中道七門調息。這些內容看一看,將來練中脈混元時,還得用十字調息法、中道七門調息。&
(6)智能氣功是開放性功法的,雖然沒把練功歷程分了六個層次,但是每個層次之間是可以自動過渡的。人們的身心素質基礎不同,練功後呈現的效益也有很大差別,有的人練第一步功後,就通了皮肉筋脈骨,有的通到內臟或中脈,使之內外融通,但有的人練到五元莊外混元通的也還不徹底……&
(7)中脈混元的功法非常簡單,就幾個動作。關鍵不是動作,關鍵是用理。用混元竅去開宮,開了以後把道理講清楚了,自己發生變化。&
中道七门调息法
密宗和混元功门都有这种方法。中道指从百会到会阴这一段有个气柱,不练功的人感觉不到,不有意练,也感觉不到。如果按照胚胎发生学来说,相当于比较早的体腔留下的气场。这个气柱跟周身的气脉、气血连着,里边七个集中的地方,称为七门。七门和好多脉络连着。周身的气和这七个门连得好,身体就健康;连得不好,身体就不健康。第一个门在会阴。练气功的会阴(虚危穴)可不是在皮肤上,而是皮肤向里一寸半,男人相当于前列腺射精管处,女人相当于子宫颈口的位置。第二个门在脐下三寸。脐下三寸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相当于关元到肚脐这一段里的那个球球。第三个门相当于混元窍,即中脘后面一个球。第四个门在膻中上边、第二肋骨到第四肋骨里边一个球球。第五个是喉头里边的一个球球。第六个是印堂里边一个球球。第七个门是头顶百会里边一个球球。
 天门出入调息法
  意念大概往那里边进去,停住转一转,然后随呼气出去。出去可以感觉头上有个气柱升起老高。这个气柱不能歪,以前说歪了就着魔。气柱要直着往上升,能升多高算多高。一吸气从上边下来,到里边停一停,呼气时从鼻尖。过去称之为先天“性理”(因为这个功法属混元功门,佛家、道家、儒家的内容都有)。如果这个气柱出去后不收进去,好多同门人老远能看着:头顶上有一个大气柱子,离着很远能看见气光。练这个功一开始往上冲觉得头顶上方是空的,再往上冲,觉得上方好像有冰。那个“冰”有百丈,冲不动。慢慢把“冰”冲开之后,就见到“三千大千世界”了。
炼丹调息法
所以说气在头颅里化为津液从嘴里边滴下来是非常正确的,不是不可想象的。那儿有个道,在医学里能找到它的根据。古人说返先天,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是把先天的那些气路打开。中脉也是一样,在先天胚胎发生学上有这么个管子。
体内十字中点调息法
  传统功法要“守中”,说这个“中”就是个“无”。怎么去守?把自身想成一个十字,十字正当中那个交叉点空空荡荡的就是。想“空”实际就是想那个“中”。真达到“中”上去,天地元气就结合到一起了。
  过去练功一开始都练经脉,唯独这个功法不练任督二脉,而直接练中脉。 &  
有的调息可以用一用,象十字调息、天门出入的调息、中道七门调息。这些内容看一看,将来练中脉混元时,还得用十字调息法、中道七门调息。
练中脉混元可不是有个方法—练就解决问题了,得有墓础。身体素质不够,站不了马步庄,中脉混元不好练;意识净化程度不够,中脉混元也不好练,弄不好就出事。要练中脉混元,这两条不够你就别练。
&& 练中脉混元体力得够,不管老的少的,大马步庄得能站一个小时;意识要净化,要能控制自己,不然练中脉混元,开混元窍的时候,气人中脉的时候,那真是心烦心闷,要死的感觉,想问题想不通,没事找茬儿,心里面不痛快,容易有情绪。你要受不了,那中脉混元就练不了。
真正要想往高功夫上走,可不是一说就完了。高功夫就是要我们超凡入圣达真,可我们很多同志就是不愿意离开那个“凡”,老是停留在庸俗境界里,一说就是,他今天瞪了我一眼,他在背后说我什么了,我干了工作他们都看不着,我多冤枉,我多委屈,等等。脑子里净是这些事,你还想练中脉混元?!有这些俗的东西拉着,你根本就前进不了。一练中脉混元,一气冲混元窍,弄不好就烦死了。所以练智能功必须要净化我们的意识。练中脉混元.方法并不难,但意识净化不够就不行。
&& 我们现在虽然还没练中脉混元,但碰到事想不通了,心里面烦,过不去的时候,就安安静静守混元窍,或者守神机宫,练这么一通功,或者练个—‘天、两天,那个事儿虽然还没解决,但脑子里不想它了,已经不算个问题了。为什么?因为气进去了,里面通了。我们现在没练中咏混元,碰到事情就这么做。将来练中咏混元的时候,碰到事了,想不通了,你就知道这不是外面的事有什么了不起,不是别人要出什么事了,而是自己里面的气通透度不够了。这才是古人所讲的真正的“反求诸己”—一—碰到事,不通了,反过来求自己。自己一练功,进去了,就行了。到了练中脉混元的时候,再讲反求诸己的道理,就比较好理解了。
练中脉混元这层,100%的起反应,谁也跑不了。你要想练,就得改变自己,没别的好说。
从自我层次入手,深入研究智能气功科学现在社会上有人搞开混元窍、教练中脉混元,说能使40%~60%的人打开混元窍,能使30%的人通中脉混元。这是骗人的。因为混元窍开是意元体入到混元窍里面去,是神入气中之后的景象。如果不克除意识的偏执,光凭功法练出的感觉绝对不是真正的混元窍开和中脉混元通。练中脉混元最关键、最根本的是意识修养。怎样学习混元整体理论智能功的一层层功法就是要把你的气先充足起来,再聚起来,到最后聚到身体当中,中脉混元一通之后,再把它往外一放开,再找“自我”就好找了。“自我”和明心见性相仿佛,但不相等。所以大家还是先从理论入手,明白“自我”与整体是怎么回事后,再从功夫上去练。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左下腹部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