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8.48米,角有个必须是45度问底是多少

阶段性研究报告 -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生成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生成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阶段性研究报告
21:42:06 | By: 11王运颖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生成情况的分析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
一、现状调查,分析对比
陶行知先生说过,实施创造的儿童教育,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须实现五个解放,即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在谈到解放儿童的嘴巴时,陶公主张: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里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学生在课堂中提问的情况如何呢?2008年7月至8月我们选择了不同年级的数学课,进行随堂听课调查后发现:
表一:数学课上学生提问情况统计表:
不同年段学生
节平均提问人次
一(1)50人
四(2)48人
六(1)52人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问题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是不是这种现象只存在数学课呢?于是我们对语文课也同样进行调查,发现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表二:语文课上学生提问情况统计表:
不同年段学生
节平均提问人次
一(1)50人
四(2)48人
六(1)52人
从中不难看出:刚入小学的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老师,为什么2+2=2×2=4,而3+3≠3×3”。“老师,我喜欢8这个数,我能不能用它来编题?”……只要老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50%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问。到了三、四年级,学生主动提问的品质慢慢退化,他们很少向老师提问、很少质疑问难。到五六年级,学生似乎变得少年老成,很少有学生勇敢地在课堂上提问。为什么学生不愿说了呢?经过仔细分析及和学生的访谈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考虑问题日渐成熟以及怕被别人笑话等原因,也是他们不愿轻易提出问题的一个因素。但其主要原因还是在教学中,老师还是偏爱于学生正确的回答,而冷落学生的错误回答或荒谬问题,认为那是匪夷所思。因为学生的一个意外问题会打断教师原本流畅的教学顺序,导致不能如愿完成教学任务;更有老师因为学生的提问使他陷于尴尬而……。于是,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们不爱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会解题、能考高分就行了。于是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去感受提出问题,自然也不会去深入思考,更不会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这就违背了“创造始于问题”的事实。调查中也发现低段学生提问频率虽然较高,但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不多、有价值的问题不多。
表三:低段学生提问情况分析表
占总人数的百分率
一级水平(学生随心所欲地问,针对性不强)
二级水平(学生能提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形式上的问题)
三级水平(学生能用数学语言提出自己真实所在的数学问题)
因此,保护好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改变仅仅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逐步提高学生问题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哲学而言,哲学强调由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向对人的内部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自身命运和价值的思考。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描绘了他的教育观点,他认为学校应该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这一社会中,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他鼓励教师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并帮助他们探索重要的社会的和智力的问题。杜威的门徒克伯屈认为学校学习中应该把儿童分成小组,并让他们去进行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和选择。主体教育论要求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然而一切创造“始于问题”,这就很明显地看出杜威的教育哲学和现代教学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哲学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其中之一是帮助学习者做好在不确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3)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波普尔认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从各种问题开始,科学家探索的逻辑起点应该是问题,波普尔提出的科学进化公式 “p1(问题)  (假说)
(否认)   p2(问题)”就是以问题作为科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所以我们认为,不管从现实情况,还是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去考虑,追根问底,问题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中介。“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一问或许就是真理最初的涟漪,它的意义深远。《数学课程标准》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过程性目标”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切入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才能真正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适应经济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呢?为此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实施策略
(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有用的数学,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投入地学。与其把“马拉来让它饮水,不如让他口渴”。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不能完全脱离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因而只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完成抽象,形成概念。如果我们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
1、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他们不断地努力去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而现行省编义务教材新授课采用准备题 — 例题 — 试一试 — 练一练,练习课就是一些练习题,这种呆板的呈现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因人、因时制宜地将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修改、重组、再创造,有效地促进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的机会。课堂引入时我们用游戏、故事、图片、模拟现实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效果很明显。比如在学习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们的教师呈现这样的一条信息:城西纸箱厂最近要求设计一种新的硬纸板纸箱。要求正好装下24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盒。问学生:“你能设计出最好的方案吗?”学生各抒己见:我想设计的纸箱轻便些;我想设计的纸箱要美观点;我想设计的纸箱用的材料要节省些……围绕设计时用的材料节省些学生们又探索出了24,1,1;12,2,1;8,3,1;6,2,2;6,4,1;4,3,2这6种方案,学生在交流中又层层透析,最后他们经过激烈交锋后认为选择4,3,2这种方案最节省材料。学生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兴趣浓浓,他们在这些有价值的、有生命的学习内容中积极地探索,或许对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习得与发展而言,它们的意义将远远超出数学知识本身。
2、重塑教材与学生的对话方式,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传统教材过多的是学生与文本(教材)之间的封闭的、一一对应地对话。比如在推导长、正方形面积的公式时,现行省编义务教材先是通过摆一摆,看一看得到它们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学生只能观察到面积和长、宽数据之间的联系,还是很难体会到为什么长乘以宽就是面积的真正含义。我们认为在数学教材的表达方式上要进行重要突破,着力凸显学生与教材之间开放式互动式的交往和对话,拓宽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渠道,为他们创造更多与同伴、与问题情境、与现实生活,甚至与自己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对话与互动的机会,从而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推导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时我们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长方形,意在让学生在操作中直观感悟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含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随后让学生动脑思考:“凭借你的想象,能不能摆出更大的长方形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四人小组或和老师一起讨论”。学生沉思、讨论后摆出各种图形(可以中间是空的,可以只摆长和宽……)让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到计算长方形面积含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只要用每行摆的几个乘以几行(既长乘以宽)就行了。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并在实践中展开自辩,这是个体与自身生活经验的对话;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那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那是师生对话……在这里,我们的教材没有提供任何结论性的知识,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提问、交流、实践、探究、再思考、再提问的空间。学生表达与交流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3、展示数学美感, 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热情
庞卡莱说,所有的数学家时时体验着数学美感。就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数学美感,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提升他们的数学才能。数学美是非常丰富的:数学的对称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公式的对称美等);数学的简洁美(包含了符号、公式、技巧、逻辑上的简洁);还有数学的相似美和统一美等。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善于运用具体事例,展现相似美,去启发学生进行相似联想、大胆猜想,提出疑问。
×9=?    ×18=?
×27=?    ×36=?
×45=?    ×54=?
学生一开始就感到算式的相似美,着手计算两三道题后,好奇心就来了,肯定有规律可寻,随后学生依靠类比直接写出答案,并发现了规律。随后又互相推荐自己的成果,互相问一问:“你是怎样想到的?”,有的学生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自豪地告诉同组人员:“你们想想,一个因数都是。它们之间必然有关系”。这不正是强烈的美感体验带来的问题吗?
(二)、增强学生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因此,教师不仅要“释义”、“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我们主要通过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把握“问”之度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相互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运用已有的观念和意识去解决和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所以,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并将其作为教学的实际出发点,从提高自身提问的艺术水平入手,提问讲究启发性、开放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提的问题不只是“这一题答案是什么?”而是要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结果的?”如:《年、月、日》一般的教学总是先让学生看年历卡,然后提问“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生答,师板书,而我们首先是让学生说说:“年月日的知识我已经知道了……。”学生有的说“一年有12个月”,有的说“一个月有31天、30天、29天、28天”,还有的说“一年有365天、366天”。然后教师设问:“一个月到底有几天?一年到底有几天呢?”把学生的回答当成一种猜想,从而提练出整节课的两个核心问题,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了目标和方向。
又如:“五的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你知道五的哪些乘法口诀?你能先写一写再在小小组里说说看吗?”老师再问:“这样的口诀正确吗,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的学生也情不自禁反问:对不对呀?为什么呀?于是学生十二分热情投入到验证中去,经过讨论、交流后学生想出了许多的办法,有用手指数的,有用钱(5分、5元)累加的,有画五角星的,也有学生根据选班干部时画正字的方法用“正”字(每个字是五笔)进行验证的,甚至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用除法进行验证……由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没有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而不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不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懂,不是一点一点去教他们,不去消耗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去冷却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压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把书上静止着呈现着的一条条规律了然于胸!这种先让学生说答案(学生已有的知识)——再验证——再感悟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很多课中都尝试过,如“多位数的读法”“小数除法”、“分数乘法”等,教师问题的着眼点是对吗?为什么?就促使学生常常反问:我原有的知识对吗,为什么呀?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因此,教师的“问”应问于行进之间,问于迂回之际,问于精彩之处,问于愤悱之时。
2、拨动“问”之弦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需要。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我们认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教学中我们把数学教学内容(思想、方法、知识)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设置问题情境)。这些问题是学生感觉和意识到的问题,是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决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疑问,它们使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我们设置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时间机会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形成积极乐观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激奋状态,心中有了急待解决的问题,求知欲也强,参与性也积极,常常会出现“千万次地问”。在研究“彩票问题”时我们创设这样一种问题情境的方式:海盐体育场今年春天发行了体育彩票,彩票面额每张2元,中奖后,金额情况如下:
&&&&&&&&&&&&&& 中奖等级      奖金额      中奖数(个)
   特等奖      20万元        20
   一等奖      10万元        20
   二等奖      1万元        50
   三等奖      5000元        100
   四等奖      1000元        500
   五等奖      100元        2000
   六等奖     & 10元        20000
   七等奖     & 2元         250000
(1)小华在第一天摸了10张彩票,你猜猜他可能化了多少钱?说说你的理由。
(2)若本次奖金总额是发行的42﹪,则至少卖出多少张彩票才能兑现这张表中的奖金。
(3)从这张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在这几个问题情境中,不但积极探索这些问题,而且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如:每组奖票有多少张?最大奖金是多少?中奖机会是多少?……
当然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情境的设置也迥然不同,方式是多样的,我们感到大致有:创设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点,触发学生产生问题;创设呈现带有问题意识的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学生通过观察产生问题;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有趣味性的故事,使学生在联想中产生问题等。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具体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1)观察提问。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我们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材料以及科学活动充分展开,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
(2)猜测提问。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估计、推测出来的,是有待于证明后才能确定的。比如在证明了加法交换律的正确性后,我们又让学生猜测:你估计在什么运算中也有交换律?
(3)比较提问。比较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确定它们的联系的思考方法。比如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4)联想提问。由于某一事物而想起与它有关的其他事物。这两类事物可能是相似的,也可能是相反的,也可能是因果关系的。比如,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来推倒出面积公式,圆是否也可以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来推倒出面积公式呢?
3、发散学生“问”之面
?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深刻性。例题教学后,通过探究质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例题,掌握规律,同时还可以促进其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加强思维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提问步入更深层面。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我们提供学生这样一条信息:六年级一班有48名同学参加读书活动,班委会决定每人购买一本单价为5元的书,书店对购买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优惠,你觉得用哪种方案购书用的钱最少?学生在一番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后,向老师质疑:可不可以与其他班级合买?我问学生为什么要合买?学生摆出了他们的理由:(1)每个学生单独买,全班付:5×48=240元。(2)班级统一购买,且购买50本,全班付:5×90%×50=225元。钱付得少,且多得2本书。 (3)与其他班一起购买50本以上,全班付:5×90%×48=216元。
4、适时进行激励 引发提问内需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小学生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好问,具有自我探索的愿望和表达观念的冲动。这种好问和冲动往往被老师过度的“组织调控”而阻隔。学生的内在需要得不到满足,形成有疑不问的被动学习,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有碍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敢问、敢为的内在动力。如我们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位学生问:“为什么2+2与2×2相等,而4+4与4×4却不相等呢?”教师表扬了他善于思考,并启发学生画图理解两个算式的意思,当学生们画出下图时,热情高涨,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 + 2 = 4   2 × 2 = 4    4 + 4 = 8      4 × 4 = 16
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这些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敢问、敢为的内在动力:
(1)期望激励 我们根据皮格马列翁效应,以满腔的热情关心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我们时常走下讲台倾听学生们的讨论,并与他们进行交谈,以“你能够……”,“我相信你们……”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期望,学生信心大增受到极大鼓舞。
(2)表扬激励 教学中,我们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口头表扬时我们尽量运用诸如“问的好”,“了不起”,“真聪明”等赏识性语言表扬学生。同时我们还采取奖章的形式表扬那些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或敢于向别人挑战的学生。
(3)成功激励 我们努力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激发学生提问的激情。比如,我们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比赛,有小组竞赛比一比哪组学生提问最大胆,提的次数最多,哪组提的问题有价值,进步快。有个人比赛,根据一段时间内提问、解决问题时表现好的学生,由他当小老师组织2分钟口算……
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要突出三性:
(1)平等性。教师放下师者的威严,视学生为平等主体,变严师为益友,师生能自由交流问题和想法。我们为了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我们适时地提供给学生阳光、水分,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身心愉悦,畅所欲言。在课题开展初,学生从一系列的数学情境中发现了问题,大多数学生不敢提出来,教师“千年等一回”才能听到学生提问。有时学生提了很多问题,但很多是没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在句子前面加上一个“为什么?”就是提了数学问题。面对学生率直而幼稚的提问,我们还是微笑着接纳学生的“问题”,给学生留足面子,让他们感到自己与老师是平等的。
(2)尊重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提问,要积极回应(哪怕是“傻瓜问题”),要适时引导学生对不同问题进行筛选、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教师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向教材挑战,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挑战”。
(3)情感性。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有效催化剂。教师要用饱满的教学激情感染学生,使学生用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地参与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元认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 “元认知”即自我认知。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它在个体的整个智力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能控制调节活动,并能促进个体思维的创新。元认知训练意在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水平,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自己内在需要中诞生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1、在新旧知识的联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有价值的探索材料中,肯定孕伏了学习新知所必须的旧知识。因此,一般情况下,应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想一想: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等,最后说说。使学生在做、想、说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哪些方面已经做到,哪些方面好不够好,为学习新课作好准备。如:我们在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让学生画画填填:小王每隔4天去一次少年宫,小军每隔6天去一次少年宫,第一次在少年宫相遇后,再过(? )天第二次在少年宫相遇。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找到了答案。接着我们提供了一组较大的数,再让学生找一找?结果学生提出:学生尝试后发现用这种方法不能用了,那该怎么办?教师抓住机会组织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讨论,让学生原来的方法有局限性需要寻找另外的方法。
2、在探索规律时,引导学生不断反思
探索规律阶段是新知的集中体现。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不断反思,不断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所谓反思就是通过批判、推断、概括、抽象化思维活动,将新知识在头脑中进一步完善、丰富和系统化。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解决一个问题后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刚才这种方法正确吗?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不能用于解决其他问题?解决问题时碰到了什么困难?做到“求取解答并继续前进”。如:在教学《初步认识分数时》,当学生从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中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明白了1/4、2/4、3/4、4/4时,我们鼓励学生提问。学生经过思考,反问:“老师,有没有5/4、6/4……如果有用阴影部分表示该怎样表示?”甚至有学生问商店常常里有80%,这个是不是分数?学生在反思中又提高了质疑的能力。
3、在巩固深化时,鼓励学生再质疑
每节课上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整理学习情况,要求学生回顾一下,你已经掌握了哪些?你还有什么问题?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一次再认识。如:复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相互关系后,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反思:它们之间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关系?学生经过反思、提问后发现:原来计算它们的面积都可以转化为(上底+下底)×高÷2。
总之,在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后,让学生能大胆质疑问难(在明白了旧疑的基础上向更深、更独特层次质疑),我们采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出问题:a、找找要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有没有相类似,上次我们是怎样学习的?。b、这样做行不行,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c、老师(书本)讲的一定是最好的吗?我最喜欢怎么解决,为什么?。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在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引进札记,促使学生再思考
将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日记,引入到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中,尝试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写数学札记,让学生自主选择地课外作业的,也使学生的课外作业更富有个性与人情味,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如: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后,有同学这样写道:
今天,在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后,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加法外,在“-”“×”“÷”这几种运算,会不会也有这样的规律呢?”。于是我就用上课时学到的方法“猜想——验证——归纳”进行试验。
先试减法吧。“交换位置,差不变”12-5=7,5-12不行,肯定不对。
再试乘法吧。“交换位置,积不变”
12×5=5×12
看来,有门了!再举个实际例子试试。下个结论吧:两个因数相乘,交换这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除法与减法差不多,也没有这样的规律。
上面这位同学通过写札记,又一次经历了“猜想——验证——归纳”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这位同学还能用学到的方法去发现乘法的交换律,如同一个真正的数学家在探索数学奥秘。??
 总之,在适宜的土壤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会“不尽长江滚滚来”!它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题阶段性研究的成效
本课题实施一年以来,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变化,提出的问题已经能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具有一定深度和独特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多样性,课堂质疑问难的触角延伸到课外。几乎每一节课学生都会有几个问题来“考考老师”,去“问问书本”,去拜访“网络”,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而且从课伊始到课末,学生冒出自己的问题,提出问题或质疑已经是学生和老师习以为常的活动。实验表明,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发展自己。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学习一般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但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并充分锻炼了自己能力,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因此,学习的内驱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随之提高。研究前后,我们对四(2)班42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检验,我们以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举手次数的多少为标准,举手次数少于2次为积极性缺乏,举手次数在3到5次为积极性一般,6到9次为积极性较强,9次以上为积极性强。对统计结果进行了X2检验(见表),结果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明显进步
积极性较强
积极性一般
积极性缺乏
X2=19.41&X2(3)=11.35
说明:在0.01水平上,实验前后四(2)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非常显著差异,实验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于实验前。
(二)、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1、学生的问题质量有明显提高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从较随意地问问题逐步发展到问题的数学味越来越浓厚了,问题的针对性也变得明确了。
二(1)班学生提问情况分析表
占总人数的百分率
占总人数的百分率
2、学生质疑探究能力增强
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随着主体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具有问题情境的过程)越来越强烈。他们中有部分“敢为天下先”,解决问题时有了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结论、新表达方式、新操作程序。在小组的共同合作中,学生通过互相交流,90%的学生能更好地回顾与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并大胆地表述出来,他们经常会问:这种方法正确吗?有没有其他方法?这种方法还能解决其他问题吗?在“问”中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能数学化地思考回答问题。他们也经常质疑:比如研究商不变性质时学生问:“4÷2=(4×3)÷(2×3),为什么8÷3≠(8×2)÷(3×2)?我认为商不变性质是不成立的?”……一年来学生基本能按照以下流程获得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发现问题(生疑)→提出问题(质疑)→讨论问题(议疑)→分析问题(析疑)→再提出问题(再质疑)。实验后,学生探究质疑能力得到增强。(见表)
学生问题能力检测情况(题分为30分)表:(随机抽样本)
平均分(x)
标准差(s)
(三)、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能力提高了,学生不满足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学习方式,变得学习非常主动,学生经常能自问“what? why? how?”,课堂上呈现着“带着问题走向教材,带着问题走向老师”的新气象。而且这种学习品质会迁移到其他学科。如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养成的想问、敢问的大胆品质直接影响到语文等学科,他们所获得的质疑问难品质将带他们走向一个个成功。
(四)、先进的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我们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的一个切入口,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教师再也不满足把学生仅仅培养成一名解题的高手,课堂教学过程从线性的变成曲线的、块状的、多元的……。教师提问的水平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那种零碎的、一问一答式的问题变成了整体的、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思维空间较大的问题。(见表)
同一教师提问实验前后对照表:
判断性(is)
这题答案对吗?
事实性(what)
这一步表示什么?
程序性(how)
这题该怎么求?
评价性(why)
为什么这样做?
X2=32.86&X2(3)=11.35
说明:在0.01水平上,实验前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非常显著差异,实验后教师提问水平明显强于实验前。
这只不过是两个极端之间抽取的材料,中间一个很长的过程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呈曲线上升变化着,教师提问的面广了,质量也高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业务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课题组的一位青年教师在全县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获得了最高分,课题组教师撰写的论文有两篇分别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小学数学》(小学版)和《小学数学教学》上七个教案录用在《小学数学教案集》中。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体会
新沂市春华小学& 王运颖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在提问中获取新知呢?
曾经有位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后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就越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小。这也许就是中国学生普遍缺少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他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在提问中获取新知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罗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无疑是课堂问题的最好催化剂。因此,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孩子们之间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腔热情地鼓励孩子们敢说敢想的积极性:说错了允许重说;说得不完整时可以想好了再补充;即便是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或是漫无边际,我都不轻易否定,而是耐心地提示孩子换个角度再想想。
例如: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鼓励学生可以在小组里议一议,大胆去猜、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学生认为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否都是直角呢?正方形的四条边是否都相等呢?…… 学生会大胆质疑,于是我又马上组织了学生在小组内验证,很快就肯定了刚才的说法。学生也进入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
因此只有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要及时给予热情地鼓励和赞赏,即使是对一些错误观点也要在精神上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为学生的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充沛的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爱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在新知识下的“联络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产生发现疑问、提出问题,萌发猜想,逐步提高问得价值。教学中,我发现为学生提供的素材或信息或是比较丰富,或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或是以已有经验为起点,或是较有挑战性时,非常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时,我是设计了这样的情景:
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生情绪高涨:好!
师:请你们根据自己拿到的座位号重新找自己的座位。
生开始行动
生:老师,我找不到自己的座位
生:老师,我也找不到.
师(故作疑惑状):怎么回事?
然后我让这两位找不到位置的学生将自己的座位号大声地读出来,请其余同学帮帮忙,学生们都认真的听着,当把座位号读出来时,好多同学都纷纷举手表示这样的座位号找不到位置,他们都发现了问题,有的学生提出,是不是应该说清第几排第几个,才能确定位置?也有的学生提出,假如不是在教室里,在电影院或者在火车上、飞机上又怎样来确定位置呢?学生情绪高涨,求知欲特别的强烈。
三、教给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
不要为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从爱问到会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教师不断点拨引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要创设条件使学生敢问、爱问,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训练学生:
(1)从课题切入,培养提问能力。让学生从课题上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例,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教学《年月日》时,由学生谈话引出年、月、日,先让学生说说对年、月、日有哪些了解,然后针对课题指导学生质疑:“对于年、月、日,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求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
(2)发挥教材优势,提出数学问题。教材中有许多例题或练习题都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的提示,图文并茂练习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景,在场景中又蕴含着一个个的数学信息,教师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的在信息中发现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解决已经提出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或小组合作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说选择了哪些信息,为什么选择这些信息,再次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内化信息,加深理解,从而提高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同中求异,提出数学问题。教学中,注意更新观念,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法,更多的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又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对解法或算法进行反思和质疑,促使学生优化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计算长方形周长”时,我先让学生根据题目意思,独立算出长方形的周长,自助探索后学生展示出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
①28+15+28+15=86(米)②28+28+15+15=86(米)③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④28+15=43(米)43×2=86(米),接着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各种算法的异同点,提出问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哪种算法更简便、清楚?更易于理解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他们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得以充分的体现。
(4)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但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和事,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平均数的问题,一些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我平均每分钟踢毽子30下,那我今天每分钟跳绳可能超过30下吗?学生从生活中采集信息,提出问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问题意识和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也得以落实。
四、适时评价,使学生“善问”
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往往会散而乱,或者根本不切合教学内容。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应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让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
首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都要对其表现极大的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作简单的结论性回答。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的,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呢?”这问题提的真棒,很有思考的价值。教师对问题提的好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并抓住疑点,让大家进行辨析,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求知欲望高,问题解决后,学生不但对此问题印象深刻,而且提问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其次,建立提问记录册。在学生小组的评价中,组长专门有一项是记录组员的提问情况,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与学期的评定挂钩。
总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敢问,爱问,会问、善问是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只有学生具备了问题意识,学生能质疑,发表独立见解,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拓展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学会追问
新沂市春华小学& 张宏伟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内在因素。所以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
(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 激活学生的追问意识
&&&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有用的数学,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投入地学。如果我们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
& 1、改变呈现方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将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再创造,有效地促进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的机会。比如在学习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呈现这样的一条信息:我们章丘市纸箱厂最近要求设计一种新的硬纸板纸箱。要求正好装下24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盒。问学生:“你能设计出最好的方案吗?”学生各抒己见:我想设计的纸箱轻便些;我想设计的纸箱用的材料要节省些;我想……围绕设计时用的材料节省,学生经过激烈争论,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兴趣浓浓,孩子们的探索过程就其意义而言,将远远超出数学知识本身。
2、重塑教材与学生的对话方式 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传统教材过多的是学生与文本(教材)之间的封闭的、一一对应地对话。在此应着力凸显学生与教材之间开放式互动式的交往和对话,拓宽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渠道,为他们创造更多与同伴、与问题情境、与现实生活,甚至与自己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对话与互动的机会,从而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学生表达与交流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 (二)、增强学生质疑能力,提高追问意识
& “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因此,教师不仅要“释义”、“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主要通过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把握“问”之度
&&&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他们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相互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运用已有的观念和意识去解决和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所以,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并将其作为教学的实际出发点,从提高自身提问的艺术水平入手,提问讲究启发性、开放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提的问题不只是“这一题答案是什么?”而是要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结果的?”如教学:“五的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你知道五的哪些乘法口诀?你能先写一写再在小小组里说说看吗?”老师再问:“这样的口诀正确吗,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的学生也情不自禁反问:对不对呀?为什么呀?于是学生十二分热情投入到验证中去,经过讨论、交流后学生想出了许多的办法,有用手指数的,有用钱(5分、5元)累加的,有画五角星的,也有学生根据选班干部时画正字的方法用“正”字(每个字是五笔)进行验证的,甚至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用除法进行验证……由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没有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而不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不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懂,不是一点一点去教他们,不去消耗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去冷却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压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把书上静止着呈现着的一条条规律了然于胸!因此,教师的“问”应问于行进之间,问于迂回之际,问于精彩之处,问于愤愤之时。
2、拨动“问”之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需要。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时间机会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形成积极乐观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激奋状态,心中有了急待解决的问题,求知欲也强,参与性也积极,常常会出现“千万次地问”。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
(1)观察提问。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我们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材料以及科学活动充分展开,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
(2)猜测提问。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估计、推测出来的,是有待于证明后才能确定的。比如在证明了加法交换律的正确性后,我们又让学生猜测:你估计在什么运算中也有交换律?
(3)联想提问。由于某一事物而想起与它有关的其他事物。这两类事物可能是相似的,也可能是相反的,也可能是因果关系的。比如,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来推倒出面积公式,圆是否也可以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来推倒出面积公式呢?
3、适时进行激励 引发提问内需
小学生主要表现在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好问,具有自我探索的愿望和表达观念的冲动。这种好问和冲动往往被老师过度的“组织调控”而阻隔。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有碍个性发展。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这些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敢问、敢为的内在动力:
(1)期望激励
根据皮格马列翁效应,以满腔的热情关心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我们时常走下讲台倾听学生们的讨论,并与他们进行交谈,以“你能够……”,“我相信你们……”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期望,学生信心大增受到极大鼓舞。
(2)表扬激励
&教学中,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口头表扬时我们尽量运用诸如“问的好”,“了不起”,“真聪明”等赏识性语言表扬学生。同时还采取奖章的形式表扬那些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或敢于向别人挑战的学生。
(3)成功激励
&努力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激发学生提问的激情。比如,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比赛,有小组竞赛比一比哪组学生提问最大胆,提的次数最多,哪组提的问题有价值,进步快。有个人比赛,根据一段时间内提问、解决问题时表现好的学生,由他当小老师组织2分钟口算……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激发学生追问意识
自我认知意在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水平,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自己内在需要中诞生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1、在新旧知识的联接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有价值的探索材料中,肯定孕伏了学习新知所必须的旧知识。因此,一般情况下,应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想一想: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等,最后说说。使学生在做、想、说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哪些方面已经做到,哪些方面还不够好,为学习新课作好准备。
2、在探索规律时,引导学生不断反思
&探索规律阶段是新知的集中体现。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不断反思,不断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所谓反思就是通过批判、推断、概括、抽象化思维活动,将新知识在头脑中进一步完善、丰富和系统化。如:在教学《初步认识分数时》,当学生从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中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明白了1/4、2/4、3/4、4/4时,我们鼓励学生提问。学生经过思考,反问:“老师,有没有5/4、6/4……甚至有学生问商店里常常有80%,这个是不是分数?学生在反思中又提高了质疑的能力。
&3、在巩固深化时,鼓励学生再质疑
每节课上安排一些时间,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一次再认识。如:复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相互关系后,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反思:它们之间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关系?学生经过反思、提问后发现:原来计算它们的面积都可以转化为(上底+下底)×高÷2。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后,让学生能大胆质疑问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在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在适宜的土壤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会“不尽长江滚滚来”!它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问题·思维·创新
新沂市春华小学 吴新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没有问题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思维,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并喜欢提出数学问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可见,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先导,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例如,9加1的教学,我在教学本内容时,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一幅“运动会报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于是学生提出:参加赛跑的有多少人?投沙包的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的男,女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赛跑的比投沙包的多几人?投沙包的比赛跑的少几人?”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让学生选取用加法做的一种信息进行探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中,想出多种算法,改变了过去只讲“凑十法”的单一做法,体现了多元化。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大了,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探究的欲望也更加强烈,学习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就在学生身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努力训练学生成为“问题的提出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各已有的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安排具体生活情境。如低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少,知识面较较窄,害怕提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可以开展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活动,来激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比如可以组织学生春游,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及时提问学生:“在这次春游活动中,你们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踊跃提出:①全年级有几个斑?每斑几人?参加春游的一共有多少人?②春游活动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回来?需要几天?③我们是乘车还是步行?④如果乘车去每辆车坐几人?一共需要几辆车?来回的车票要多少钱?⑤路上来回要用多长时间?⑥如果每人带100元,这100元怎么花才合算?”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运动会、歌咏比赛、植树节、清明节、“六一”节、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等活动,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样,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能够无拘束地提出许多数学业问题。慢慢地,学生提问题的自信心逐步增强,学习的参与度逐渐增大,长此以往,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敢于质疑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师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尤其是在学生进行汇报和师生质疑问难时,尤为突出。这时,教师要抓住“问的契机”,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关善于问、会问。例如,我在讲“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利用具探究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后,进行小组汇报,当有一小组说到平行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其他小组的同学立即起来质:“你说的不对,我们认为,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这时,两个迥然不同的结论使学生陷入矛盾之中,我趁机让学生围绕平行四边形是否轴对称图形展开辨论,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经过一段时间的辨论、交流、操作和测量最后得出结论:”当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相等时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学生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澄清了对概念的模糊认识,树立了想获得更多知识的信心。另外,在师生质疑问难时,教师要改变原来那种走过场、讲形式的局面,真正地把质疑问难落到实处。由此看出,学生在质疑中,对知识不但知其然,而且其所以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综上所述,有问题,才会有思维;有问题,才会有求异;有问题,才会有创新。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问题氛围,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课题研究学期计划
(2011年上半年)
课题名称: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生成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学习和贯彻《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深化课程改革这一数学学科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践,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领会标准和教材精神实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应用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1.依托课题博客,构建交流平台。
课题博客的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这为我的课题研究搭建了一个较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后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将研究的内容充实到课题博客中,做到信息上传的常态化,要把一些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响资料及时上传,使得博客内容丰富,能反映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2. 向他人学习。它人主要是指书籍。开学初,自选一本与课题有关的书籍,自学、吸收、消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心得体会,然后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探讨。
3.深入课堂,反思总结,落实研究过程
工作目标:
1、提高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5、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
6、努力探索数学辅导的有效途径,争取在数学各种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 更新观念 提高教育业务素质&&& 1、确定学习重点。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我组数学教师应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
(1)有关课程理论,数学课程标准;
(2)有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与经验。(推荐书目:《教育新观念》、《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与评价改革》)通过学习使教师进一步明确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学习方式变革、评价变革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和具体做法。&&& 2、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将利用一定的学习机会和材料,继续组织数学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另一方面,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体研讨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并对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3.参加课题组教师专题会议,落实课题的研究目标和重点,清醒认识到自我实验现状(优势与不足),明晰个人的研究任务,理清工作思路和结题重点,有效地开展研究实验。
&& &&&&4.整理和提炼研究成果,形成有过程,有效益,有精品,有价值的课例,论文,改进意见等等,为课题中期评估工作做好准备。
.&&& &&5.写教案分析,在深思中推动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
6.做好论文的撰写、参评工作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保证课题的有利实施
1、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每位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备课中动态生成式的研讨,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其中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继续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本学期数学组业务学习的重点是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应用题水平有效途径,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专著的学习、课题研究,以教材分析、、评课为主,定时、定人、定内容,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认真准备、积极发言,继续深化我组数学教研之风。
4、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细化集体备课的过程指导,本学期继续以年级组为单位,要求每位教师争取主讲一课,安排好周次,定好内容,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使集体备课不是只停留在“备”字上,而是真正做到备课是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着重围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研究,以进一步增强教师为学生学服务的意识,探索出一条学生“能学、会学、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有情趣”的有效途径,努力做到每节课成为每位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广阔天地。
5、抓实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在常规管理中要重过程管理。一方面,认真参加相关培训活动,并要求接受培训的教师能及时地反馈信息,由点到面地促进全体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另一方面,重点抓课堂教学管理,并对照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定,及时了解教师教学中贯彻《常规》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地指导改进,逐步做到在每位教师每节课的备课、上课和教学评价中都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6、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鼓励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理论学习、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数学组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活动;争取在本学期中有数学课题研究论文在杂志上发表。
三、深化课题研究。
每月开展一次数学课题研讨活动。注重研讨活动的实效性。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1、抓实研究的进程,做到数学组研究课题要按研究计划有序地开展活动。即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布置、有准备、有反馈、有理论学习和探讨、有教学实践和总结、有评价反思和资料积累。努力做到以课题研究带动平时的教学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教改实践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交流和完善。
2、平时的教学研究中,对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其中凡是能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策略和途径,及时做到学习推广和共享,以课题组教师带动非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并且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切实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数学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加强竞赛的辅导与培训。
1、不断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培训力度,加强数学竞赛的辅导,组织教师进行辅导方法的研讨和交流,不断改进数学竞赛的辅导方法。
2、组织学生参加市级竞赛。
3、注重资料的积累。
主要工作安排:
1.制定、学习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2.参加课题组组织的相关理论学习。
3、参加数学新教材培训。
4、主要目标:初步构思本课题研究的框架,完成课题方案
开展学校课题研讨活动,进行期末数学论文交流。
数学课题研究学期计划
(2011年下半年)
课题名称: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生成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结合我校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生成情况的分析与研究》课题组,上学期完成了课题的立项、实施方案的制定、课题组成立等工作。在教科所立项课题获得成功,对参加课题的实验教师给予很大的鼓舞,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他们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大胆实验,不断探索,取得一些成绩。现对年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实验情况做以小结。一、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方向与成败。因此,在确立实验课题后,我们多次召开座谈会,明确课题的意义,学习理论以及教育杂志上的有关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文章,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新课标为依据,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对本课题的认识。1.9月,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体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学习《小学数学教育》杂志中2004年第四期“谈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等有关文章,做到学有笔记。2.10月——12月课题组成员采取自学方式,,主要学习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教育新理念》、《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小学青年教师》杂志上的文章。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几点尝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等。二、大胆实验,勇于改革。&&&& 课题组活动,原则上每半个月集体活动一次。活动内容:理论学习、观看录象课及专家讲座、研究课。研究课指定专人上课,采取“说课——听课——座谈——反思”等开展活动。1.月9份总结学习6月份结题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题研究成果,从中吸取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法。(此课题获市课题研究一等奖)。2.10月份,讨论研究制定课题组计划,实验教师制定个人的计划。3.11月份,集体研究吴新平老师的一节课《认识分数》,此课代表学校参加优质课评比,并在教研室两年召开一次的教学研讨会上作现场课。4.12月份,开展听实验教师随堂课的活动。听曹广岩老师的一节《周长的认识》(苏教第五册);张宏伟老师一节《解决问题》(苏教第三册)。5.1月份,组织观看专家教学录象课。河北唐山钱守旺老师《年、月、日》;北京吴正宪老师《数学广角》。观看之后座谈,每人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 集体备课上研究课。吴新平老师作的研究课《三位数乘一位数》;张宏伟老师作课《有趣的七巧板》,课后座谈,每人写出课后反思、写出个人总结和课题组总结。三、课题研究进度&&& 我们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敢问”;第二阶段“会问”第三阶段“善问”。1.2011年3月——5月,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敢问”,使学生从不会问,不敢问到敢问;教师从一问一答逐步到放开手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学生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2.2008年11-12月,主要研究如何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问。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问到点子上,提高质疑能力。3.2009年1月对第一阶段的研究进行问卷调查。(附:问卷调查)四、取得成绩1.曹广岩老师作课《认识分数》获市优质课二等奖
2.朱秀忠老师的课《有趣的七巧板》,教研组活动中上研讨课,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3.臧晶教师今年10月份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光荣称号。五、存在问题&&& 在开展研究课活动时,发现实验教师的方法有时过于死板,面对学生“生成性问题”考虑不充分,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附:在小结后面的案例分析就是听课中的“生成性问题”,引发的思考。)六、展望今后&& 下学期我们按照课题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开展引导学生“善问”的研究。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同时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培养创造性人才。“解决问题”问卷调查1.你喜欢学习“解决问题”吗?(A喜欢、B不喜欢、C一般)2.在学习“解决问题”时,你喜欢根据题中的信息和问题:(A提出数学问题、B分析数学问题、C列式计算)3.你觉得“解决问题”时提出数学问题:(A很难、B比较难、C很容易、D比较容易)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题意吗?(A能、B有时能、C有时不能、D不能)5.和以前相比,你对“解决问题”的兴趣:(A增加了、B减少了、C和以前一样)
数学课题研究学期计划
(2011年下半年)
课题名称: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生成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因为我们课题从确立到研究,只经历了短短的一个学期。所以我们现在只在课题研究的内容中基本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即让学生在提问中“问什么”和如何结合数学学习内容发现问题。下面我们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向大家展示我们研究的过程与效果。
一、如何指导学生在提出问题中“问什么”
1、让学生提模仿性的问题
模仿性的问题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在学习某一类知识的开始,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性的提问。
如曹广岩老师上“2、3、4的乘法口诀”,在教学2的口诀时,先出示两只青蛙图,然后教师示范性的提出以下问题: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 )只眼睛?用加法怎样计算?用乘法怎样计算。根据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怎么编写口诀等问题。有了这样的示范,以后学生在学习3—9的口诀时就会模仿2的乘法口诀提问。如在教4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出示4只青蛙图后,学生就会很快模仿2的乘法口诀提出问
二是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平时较少接触的、比较抽象的问题时,教师也可作示范性提问。
请看臧莉老师教学“可能性”这节课,(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师先拿一个玻璃杯子,里面装着两个红球和两个蓝球,学生一下子不会提到可能性的问题,教师先示范性的提出:“你们闭上眼睛,猜一猜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这时教师又往杯子里添上3个球,这时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就会模仿教师的问题来提问。
以上提的这两种问题就称为模仿性的问题。学生可先模仿教师的提问进行提问,以后就逐渐学会自己提问。
3、提比较性的问题
当新旧知识有一定联系时,学生就比较容易提比较性的问题
如王洪芳老师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复习课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师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图形,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了(1)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2)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3)图形的特征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4)图形的边角有什么变化?怎么变?
这类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帮助学生把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比较,加强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4、提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课题一般都是学生学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一上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进行思考,提出问题,使每个学生上课时都能明确学习目的、内容,带着问题来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教师由“解惑”为中心转变为“生惑”为中心。
如王运颖教师教学的“9加几”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创设了以下情景:(1)盒子里有9个皮球,外面有两个皮球;(2)鱼塘里原来有9条草鱼,又游来了4条等四个情景,每出现一个情景图,教师就提问:“你们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学生很容易就提出了4个加法问题。接着老师问:“怎样才能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呢?”学生列出4道加法算式:(1)9+2(2)9+4(3)9+6(4)9+5。教师又问:“你们观察这些算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迫不及待的提出:“我想知道怎样算比较快?”从而很自然的揭示出课题。
象以上问题就属于课题性问题。为了丰富提问题的形式,教师可尽量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自然的引出课题,让学生自己真正感到有问题可提,需要提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5、提有联想性的问题
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这两类事物可能是类似的,相近的,也可能是对立的,还可能是有因果关系的。学生就会从这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萌发提问的欲望。
如吴新平老师在教学《人民币&一课时(一年级上册),学生在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学生就会想到“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等面值,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等面值的问题
以上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也可能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在我们课堂上一个小小的提问而诞生的源泉。这不就是我们小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吗?
(二)、指导学生如何结合数学学习内容发现问题
1、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思维上的疑问,形成悬念问题;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王洪芳教师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五种不同颜色的图形组合成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并使它动起来,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学生在欣赏图的同时自然就会发现并提出:“牧童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怎样拼等问题。”
如教师在上《24时记时法》一课,她先出示一张节目表,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从节目时间表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疑
问”这时,学生纷纷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18点、14点?为什么我们在平时最大用到12点……探求愿望油然而生。
&& &2、创设课堂新模式——奇思异想“问题”。
为了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吴少忠老师在班里设计了“问题收购站”。由专人收购“问题”。为了激起学生提问的热情,她在学期初专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设立了“最佳创意奖”,制作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要求同学们在上完课后,将自己头脑中仍存在的疑问写在纸条上,投入问题收购站,由收购站的同学负责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汇报给老师课内解答,让课内解答和课外尝试相结合。主要分三步骤实施:
A、“提问”总动员
善问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儿童生性爱问,可一旦进入校门学了些书本知识之后,却变得不爱提问了。针对这种情况,李月玲首先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鼓励学生动脑筋。要求他们学会对看似平常的事物提问题,遇事要先问一个“为什么”。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之处。
B、疑问无禁区
在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渴望,那就是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采。要想唤起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必须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坚持“问者无错”的原则。对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热情的鼓励,然后再加以引导和启发,逐步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改变“不会提问、提不出问题”等问题。激励学生在学完每一课之后,敢于挑战老师、挑战书本,大胆质疑。养成不拘泥于固有的见解,不盲从于权威的观点,敢于提问的思维方式。
&& &三、研究工作的体会及效果分析
1、课堂上,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积极提问,乐于交流,积极探讨,
善于发现,勤于总结。课外,学生也能积极、主动、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
2、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提问方法,有一定的问题意识,知道“问什么”,知道问题应由何而起、由何而终,并试图去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加以适当应用,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小范围中已经形成在问中学、学中思、思中究的态势。
&& 3、参与研究的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公开课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展现受到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
1、我们在确立这个课题时,只把它局限在了高、中、低年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中年级升入高年级,怎样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逐步由模仿性问题向推广性问题、创新性问题发展,在研究中如何衔接,研究者的水平如何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加提高。
2、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它坚持下去,在全体教师中还没有形成共识,部分班级调换老师,使课题研究不能继续发展下去,存在半途而费的现象。
3、学生在家中、社会上对开展问题学习的检测、评价受家庭、家长认识结构、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头、中、尾不同程度的夭折现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带来不利。&&&
五、应对的策略
&&& 1、是继续加强教师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要把它作为评价一堂课成败的主要方面,使所有的教师都能形成统一认识,把它坚持下去。
2、积极和家长多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调动社会、家庭、教师的积极性,共同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问题意识。
数学课题研究学期计划
(2012年上半年)
课题名称: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生成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一、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调整计划:
(一)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二)下一步工作调整计划:
1、研究存在的问题:
&&& 本课题虽然已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问题教学理论”、“杜威、加涅等人的问题解决思想”作为理论支撑,但是还阐述得不够清晰。想补充做一份关于此课题的“文献综述”。
2、调整与补充:
3、可预期的成果:
&& 论文、文献综述、案例、教学设计
研讨主题: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问题意识课堂学习,提高问题意识?
l学生积极、不积极思考问题各有哪些表现?
l学生不积极思考问题的常见原因?
l哪些措施可以鼓励的?
摘要:从时间上定量分析,一天之内,学生因不问题意识而浪费的时间达两节课,好、中、差三类学生差异巨大。从学生问题意识的范围、形式、目的、角色等进行定性分析,各方面都存在严重的误区。只有树立学生主体问题意识观,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才能有效。
关键词:学生问题意识;主体性;现状分析
尊重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起点和依据。主体性原本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人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被引入教育领域后历提出的学生主体性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从80年代初期提出主体性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尊重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观念已经得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广泛认可。但是,如何将这种主体性教育观转化为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而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这还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主体性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少研究者和教师都已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问题意识,因此,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实际教学中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要改善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了解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为此,笔者利用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北京市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就目前的教育状况而言,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意识存在大量误区。
学生问题意识的误区──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定量分析
通过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我们对学生在一堂课40分钟内积极问题意识的平均时间,以及好、中、差三类学生积极问题意识的平均时间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调查所得平均结果,对学生在一天、一周内的问题意识情况进行推算,结果见下表。
表1学生问题意识情况一览表
由上表可知,按照学生每堂课问题意识教学活动,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平均水平推算,一天之内,他们因不问题意识而浪费的时间就达2节课,累计一周则耍浪费10节课。更值得注意的是,好、中、差三类学生在问题意识的时间方面存在十分巨大的差异,差生与好学生相比,一天之内,相当于要少上3节课,累计一周则要少上15节课。固然,差生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通过以上对问题意识时间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差生将会不断产生,而且,他们与好学生、甚至与中等生的差距还会不断加大、加深。
二、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定性分析
以上,仅从时间角度进行分析就已提示我们。目前,学生的问题意识情况不容乐观。但是,真正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此,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定性分析我们发现,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范围、形式、目的、角色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误区。
1.学生的问题意识仅限于课堂
当教师被问及“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程度”时,他们往往可以列举出为数不少的措施,其中,不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众多的措施几乎只是着眼于课堂之上,似乎学生的问题意识只限于课上的40分钟,在这40分钟之前、之后都不需要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忽视学生课前、课后问题意识的同时,教师却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留下大量的家庭作业使学生穷于应付。实际上,只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指导、设计,完全可以通过预习、复习和家庭作业将学生的问题意识扩展到课堂之外,使课前的预习成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先行阶段,课后的复习和作业成为学生课上问题意识的后续阶段。例如,要讲述一篇有关长城的课文,按传统的做法,教师可能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熟悉生字词,学生只是机械地抄录字典上的有关解释,并且对这种千笛一律的预习方式厌烦不已。相反,如果考虑到在预习时就调动学生积极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预习的重点放在“长城”这一核心内容上,指导学生预先收集有关长城的传说、历史、图片等各种信息并提出自己对于长城还有哪些疑问、还想了解长城的哪些信息,以这种形式的预习为基础,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共享.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同学讨论,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在课前就调动学生的积极问题意识,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也是由学生积极问题意识开展的,其积极效应会辐射到更广泛的领域,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2.学生的问题意识仅限于答问
让教师描述一个积极问题意识的学生形象,或让教师列出判断学生是否在积极问题意识的标准,尽管具体的描述或标准会因人而异,但是,他们公认的一个答案是:积极问题意识的学生是那些积极答问的学生。可见,在他们的头脑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单调得只剩“答问”一种形式。在这种误解的导引下,教师往往热衷于用频繁的问答来制造学生“积极问题意识”的热闹场面,教师滥用提问时,使许多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积极地、但又是不假思索地用“是”或“不是”来应答教师没有价值的提问时,他们就是在积极问题意识吗?相反,当教师情真意切的朗诵让学生眼中泛起了泪花,尽管此对教师没有提问,学生没有答问,难道我们就可说学生没有积极问题意识吗?这些问题提示我们,“答问”并非学生问题意识的唯一形式,除此之外,学生可用动手实验、表演、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问题意识。
3.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
课前,教师一般都要备写教案,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这有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但是,一份再完美的教案也不可能涵盖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教案的积极作用。一些教师将教案视为固定的剧本,自己是演绎剧本的导演和主角,根据这份“剧本”中“剧情”发展的需要,设计几个需要学生问题意识的活动作为“点缀”,学生没有主体地位,仅是“课堂表演”中的一个配角。所谓积极问题意识的好学生不过是一个好的配角,不问题意识的学生则是一个不合格的配角。按照这种思路设计的课堂不可能激发学生产生“我要问题意识”的内在需要,相反,却给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觉”──老师需要我问题意识,否则,教师预定的教学计划不能完成,这场戏就得演砸了。这种状况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导演的“教育悲剧”呢?
阅读全文(100)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九中)C407 电话: 1 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8byj48步进电机接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