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压力的心理压力,什么是压力

当前位置: >
你知道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应该怎么解除吗
时间: 10:33
来源:中国网
作者:秩名
字号:大 中 小
对于中学生来说,无论是身体或者是思想都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时期了,适当的在学习生活上给些压力是有益于青春期心理的发育的。然而,很多时候因为受制于高考等各方面的压力和生活中对于身边客观事物的敏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无论是身体或者是思想都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时期了,适当的在学习生活上给些压力是有益于青春期心理的发育的。然而,很多时候因为受制于高考等各方面的压力和生活中对于身边客观事物的敏感,导致不少中学生身上背负了不少的压力,对其身心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而作为家长就有责任来帮助孩子去解除这些压力,对此,专家给出了以下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之用。
一、注意孩子自尊的培养
虽然孩子小,但及早培养其树立自尊心有利于让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强他们抗拒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发表一些建议,把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视孩子的想法和言行。这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就会有勇气、胆量和辨别力,不会同流合污。
二、注意孩子的心声表达
对孩子通过交流所表达的心思家长要认真对待。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麽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必须听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说话。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三、让孩子战胜畏惧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忧虑的心理很重要。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比如不跟别人一起逃学、不跟着别人作弊、抽烟、抄作业等等,就因此而受到嘲笑,甚至会受到孤立,感到恐惧、不知所措。这时,父母应当教导孩子要坚持原则,不对的事一定不能做,让孩子知道,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这正是一个人成熟勇敢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头脑的表现。
如何有效的采取合理的方法去解除中学生的心理,是关系到现如今不少家庭的大问题,以上专家的这些介绍,就是抓住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的一些特点作出的针对性办法,从解决最细小的问题入手,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各位家长不妨多了解一下。
(责任编辑:武池)
行业动态健康焦点健康评谈
大家身边有打呼噜的人吗?打呼噜有时候不仅影响他人睡眠,对自身健康也是有
你是一个爱笑的人吗?笑容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好处和隐藏力量,本片文章为
冬季睡觉脚冷可能是足部微循环不好,血流不足,使足部表面温度偏低。再加上
现如今对于一些即将开始大学校园生活的新人来说,总会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问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孩子的教育抚养问题上最在意的就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个美好的时期,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在这短时间内我们会留下很
自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导致自卑的原因有很多,不过自卑的人主要是因为对自
青少年有何心理特征表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和老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因
很多的家长们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情绪发生很大的改变,叛逆、孤独等等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开始注重心理健康,经常去学习一些调节自己心理的方法。
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愉快而充实,但生活中总会有某些不如意的事像幽灵一样困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本站内容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10- 客服QQ:
Copyright & 1998 - 2015 .cn All Rights Reserved目前许多中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而青少年压力过大会对身心健康不利。请根据下面表格的内容,从压力产生的原因、利弊方面,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减轻压力。
压力产生的原因
来自生活中很多琐事,如:有太多事要做、别人的评价、与朋友不和等。
学习负担过重;考试结果不理想。
父母、老师的期望过高。
压力的益处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力,去主动抓住机会,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压力的危害
太大的压力会有损身心健康,长期处于压力之中会导致头痛、失眠、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减轻压力的方法
(你的观点,不少于两点。)
注意:1. 对所给要点,逐一陈述,适当发挥,不要简单翻译; 2. 词数150左右。开头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提示:负担burden n.; 潜力 potential n.; 失眠 insomnia n; 评价 comment n.; 期望 expectation n.; 激发 inspire v.Stress is an unavoidable part in our normal life.
Stress is an unavoidable part in our normal life. It may result from the small things, such as having too many things to do in a limited time, others’ comment, and being unable to get along with friends. Besides, the great burden of study, failure in exams as well as parents and teachers’ expectations also leave us under great pressure.On one hand, stress can inspire our potential so that we can grasp the opportunity to finish the challenging work. On the other hand, too much stress can affect our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If the stress lasts a long time, it may cause headaches, insomnia,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even heart disease. It also keeps us in depression.When stress does occur, it’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and deal with it. A large number of physical activities can reduce anxiety. Sharing our stress with others can be of great help. Making time for fun, for example, listening to music may be good medicine. Sometimes even crying is an efficient way to release stress.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这是提纲类写作,本文的话题是学生中的压力问题,文章的要点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来的,内容有:1. 压力产生的原因; 2. 压力的益处; 3. 压力的危害,4. 减轻压力的方法,考生需要做的就是把要点翻译成英语,但单单翻译要点肯定是不够的,考生要适当增加细节,注意改变文章的样式。还有减轻压力的方法没有具体的内容,要考生自己去发挥,难度在于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型表达文章需要的意思,可以变换使用一些容易驾驭的句子或者词汇实现同样的目的。要使用合适的连接词来连接各要点,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亮点说明】范文结构清晰,语言使用准确,短语和句型居多:under great pressure承受很大压力,in depression压抑,. A large number of大量, stress can inspire our potential so that we can grasp the opportunity to finish the challenging work. 这句话使用了so that的句型, When stress does occur, it’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and deal with it. 这句话用了it做形式主语, Sharing our stress with others can be of great help.这句话用了动名词做主语。还有范文使用了Besides,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这样的词使文章更加连贯。
(1)安全教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各项中,符合安全操作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a.在加油站内拨打手机,b.在煤矿巷道内用明火照明c.闻氨气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氨气飘进鼻孔d.为了节约药品,锌与稀硫酸一开始反应,就做氢气点燃实验e.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2)粗盐经提纯后得到NaCl溶液,再经蒸发、结晶、烘干得精盐.①蒸发操作中使用到的瓷质仪器的名称为______;②某同学进行另一项实验,需要用50g 18.5%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中需用托盘天平称取的精盐质量为______g,用来量取水的玻璃仪器的规格和名称为______.
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不慎滴在手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烧碱溶液不小心滴在手上,立即用大量的酸溶液冲洗
B.酒精灯不小心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C.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青少年心理压力大的原因-牛bb文章网
青少年心理压力大的原因
所属栏目: &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有用不完的体力和精力,又有远大的理想,也是抽象思维、创造性、记忆力最佳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虽没有成年人的工作、生计的压力,也没有老年人视盲、耳钝、行缓的苦恼。然而,青少年却正经历着特殊阶段压力的折磨。   英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揭示:英国青少年正面临与日俱增的社会压力,约50万名11至23岁的英国青少年对追上现代富裕的社会表示困难,他们不再自信,甚至觉得他们不可能比他们的上一代更富裕了。据上海的一项统计显示,上海儿童和青少年情绪障碍发生率已经达到11%―18%,行为问题发生率达3%。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正严重侵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仅上海市就有40万名儿童青少年需要接受心理辅导。据统计,台湾15―24岁青少年的自杀率自1997年起一路攀升,至今没有下降的迹象,2002年共有222名24岁以下青少年自杀身亡,较前一年增加了20%。而由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表明,自杀已成为我国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一些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认为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压力比较大,而他们在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压力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   以上的统计数据及分析都说明青少年正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  青少年压力来源于哪里? (一)来自身心发展特殊阶段的压力   1、生理发展的压力   如前所述,青少年处于一个身体发育迅速、性生理成熟以及自我意识高涨的时期。在这一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生理上的迅猛变化与心理上的相对不成熟会给他们带来种种压力:   (1) 生理因素导致的自卑与害羞   比如,一个男孩身高不如人,女孩面貌不如人等都会产生生理性的自卑或害臊,甚至很多人会怀疑自己有病。这种自卑与害臊的压力很容易影响到以后成年生活个体的自信等心理状态。   (2)性成熟与性冲动导致的压力   青春期男女开始经历一种新的经验,经常隐藏着性冲动,男性比女性更严重些。在内分泌的积极作用下,这股强烈的内在“性驱力”,如果无适当的排解,可能产生生理上、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因此,不同地转化性驱力就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些消极的转化方式,比如,通过看色情小说、漫画、电影等来排除性的压抑,或经常甚至过度地手淫以排遣压抑,这些往往会带来不好的后果;还有一些积极的转化方式,如把精力专注于学业、撰写文学作品、参加各种活动或登山打球等运动,通过这些积极的转化方式,一方面可以消除生理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会化为成长的推动力。   (3)体力、精力旺盛,无处发泄导致的压力   青少年心脏系统加强、大肌肉发达,如无正当的体育活动,则以转化为打架、熬夜以表现自己的耐力与痴狂。旺盛的体力、精力的不当应用,会带来一些个人及社会的压力及困扰。   2、认知发展的压力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青少年阶段已经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抽象思考,运用假设进行各种逻辑推理,智力的发展基本成熟。比纳、西蒙对人类智商( IQ )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商在青春期后期,即 18 岁左右已达到人类的高峰时期。青少年由于心智加速发展,经验不足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即表现出认知的压力:   (1)对人生意义思考带来的压力   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他们的感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并从一般的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更多地利用理性思维,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青少年逐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时,他们会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类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   (2)追求不现实的完美带来的压力   青少年期由于好奇心强,爱主动探索,加上热情洋溢,很容易走入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境界。与此同时,因为他们的认知发展阶段进入抽象、推理加速发展期,希望推理、抽象思考的理想境界立刻在现实中实现。当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时,便会产生认知上的压力,经常表现在一些极端理想主义的青少年中。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物质产品丰富,文化环境优越,社会制度健全,理想的境界或许立刻可以实现,而在一些相对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里,青少年则常常因为理想主义而去追求完美,从而陷入“单一、孤掌难鸣的痛苦”之中。   (3)认知、情感和意志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压力   青少年时期,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在认知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同时,许多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学习目的、需要、动机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每个人外部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从而对青少年构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3 .情绪、情感发展的压力   青少年时期是独特的情感发展期,弗洛伊德指出个体在 13 岁左右就正式进入两性期,开始关心两性的差异,也开始注意两性的友谊、情谊和情感的发展,因此,青少年期正进入情感的迷惑期。   青少年情感丰富,渴望结交异性朋友,却又保守,内心封闭。情感发展不稳定。往往会对青少年形成各种压力。比如,许多青少年都有这样的感受和困惑:“不知为什么,我经常注意一个男孩 ( 女孩 ) ,我特别想和他(她)接近。但是,每次见到他(她)却又特别害羞,不敢正视。” 拉扎鲁斯从情绪发展的现象中剖析青少年的情绪发展,认为青少年的情绪行为十分明显,情绪表现也特别剧烈,这与“认知成熟度”、“价值观”、“情绪智商发展”有关。由于情绪发展无法有效的管理,因此常产生情绪的压力与危机,带来攻击性行为、逆反心理、不合群等问题。  (二)来自学校的压力 1 .学业压力   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口号喊得响,但是,现行教育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难以落到实处,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的动机和兴趣,厌学在学生青少年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然而,又由于我国独生子女的政策,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经常提出过高的要求,增加额外的负担,使他们产生了畏惧和逃避的心理。具体表现如下:   (1 )学习厌倦感:   它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存在的问题,这种厌倦情绪使青少年学生脑细胞活动处于抑制或半抑制的状态,从而降低学习效率,而学业进步缓慢,反过来又加重了对学习的厌倦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 )考试焦虑感:   对青少年学生而言,考试是衡量他们学习的标尺,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有些学校的做法已完全扭曲考试的本来意义,即将评价一个人发展的手段变成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分数成了学生获得自尊的重要砝码。这不仅使学生对考试产生紧张、恐惧情绪,而且也导致行为上的对抗,降低他们个人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3 )自我失败感:   它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由于学业不良而形成的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和自我评价不高的心理倾向,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一旦产生,就可能伴随他们度过整个青春期,甚至一生。长此以往,不良的情绪会慢慢渗透并内化成一种人格缺陷,构成其终身发展的人格阻力。   2 .人际关系压力   除了学习带来的压力外,平日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方面所受的困扰最多,他们常常会苦恼于“不知如何与喜欢上自己的人相处”、“与父母总不能互相理解”、“跟同学发生矛盾不知怎样解决”等等。因此带来一些交往上的压力:   (1 )与父母老师之间的交往压力   父母老师的监护和青少年的独立要求、父母老师的保守倾向和青少年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他们之间关系失调的原因。这必然造成青少年内心的压力,严重者会导致心理上的病变和自闭。   (2)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压力   青少年都强烈渴望友谊,希望扩大圈子,广交朋友,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因此朋友之间感情非常浓厚,个体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对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有时,受到群体朋友的压力,强迫自己采取某种行为,惟恐被大家排除。   (3)与异性之间交往的压力   由于性的成熟,青少年异性间的交往,通常比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交往更为敏感、更难把握。随着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与成熟,他们与异性之间的交往大致会呈现这样三个发展阶段:   a. 疏远异性阶段。青少年在青春发育的初期,由于生理上急剧变化,性别发育差异,往往对性的问题感到害羞、腼腆、不安和反感。于是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不愿接近异性、彼此疏远、男女界限分明、喜与同性伙伴亲密相处等情况。这一时期的性意识是对两性关系由无知到意识状态,是一种朦胧状态。   b. 接近异性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青年男女之间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吸引,相互怀有好感,对异性表示出关心,萌发出彼此接触的要求和愿望、开始喜欢一起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但这时是将异性作为一般朋友,还不属于恋爱。这个阶段的性意识带有朦胧的向往的特点。   c. 恋爱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的进一步成熟及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青年男女之间开始萌生爱情。他们仅把特定的异性视为自己交往的对象,持续地交往,相互爱慕,进入恋爱。这个阶段的爱情多为内心隐蔽的爱情,多以精神内容为主,重视纯洁的感情。在这些不同阶段,如若没有适当引导或被误解和嘲笑,会引发青少年痛苦、悲观等各种压力的表现。  (三)来自家庭及社会的压力   1 .家庭教养方式带给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压力   (1 )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但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   (2 )宽容型的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3 )专制型的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他们与子女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的关系,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是不容易的,往往不能向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介于权威型和专制型之间,更倾向于专制型,因为传统上认为家长是非常有尊严、有权威的。然而,身处信息时代的青少年,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在他们眼里,父母已不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父母由于“望子成龙”心切,以“为孩子好”的借口,或多或少地剥夺了孩子的某些自由和权利。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以及过分干预子女生活的行为无形中对青少年构成了压力。   2 .家庭的情感支持弱化带来的压力   情感支持系统缺乏,迫使孩子在较早年龄就要学会精神上的独立。对多数青少年来说,克服孤独感是他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目前的中国社会,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缺少兄弟姐妹的关系,父母的工作压力较大,对子女情感发展的关注往往不够,孩子遇到问题没有人沟通,特别是处于青春期少男少女,更不愿与父母交流。南京某重点中学初三年级的两个班的学生在一项媒体调查中,认为父母理解自己的仅占 44% ,有 56% 的孩子表示自己不能被父母理解,其中有 10% 认为“根本不理解”。一位学生说,我已经 15 岁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是在父母眼里,我永远是个“没有思想”的孩子,什么事都要按照他们设计好的路走,我觉得郁闷透了。很多学生认为,父母的眼睛只是一味盯着学习,根本忽略了自己其他的感受。一位男生写道:“爸爸妈妈总是说,给你吃这么好,穿这么好,不就是图你学习上有长进。他们在物质上过多地关心我,却毫不过问我的精神需求 ”。  3 .青少年逆反心理带来的压力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 “不受教 ”、 “不听话” ,常与家长和老师 “顶牛”、 “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 “高明”、 “非凡” 的行为,往往来自于 “逆反心理 ”。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 “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 ,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 “ 自我 ” 与外界对立的情感。客观方面,家长或老师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青少年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一方面要承受内心矛盾的煎熬;另一方面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惩罚。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及身体上的压力。  4 .社会适应不良引发的压力   青少年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距离,使得社会在青少年眼中捉摸不定,理想与现实差距巨大,势必会导致他们表现出不适应来,因而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胶着状态,使得他们对社会产生恐惧心理。   青少年们可能只受到某一压力来源的影响,也可能同时在承受着几方面压力的共同作用,压力的来源越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越大。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浅论青少年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及对策
来源:  【】 
【摘要】本研究采用刘贤臣等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456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抽样调查,考察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段、不同性别的中学生,以及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压力状况上的特点。结果表明:(1)青少年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其压力主要来自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2)不同学段的中学生在受惩罚因子差异显着,男女中学生在心理压力总量、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及其他因子上差异显着;(3)男大学生生心理压力普遍高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在受惩罚因子得分显着高于女大学生。本研究进而针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压力现状问题提出相应教育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压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3   1 引言   压力(Stress)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压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每个人难免需要面对大大小小的压力。压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推动个体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达到期望的动力,也可能在个体内心形成绕过不去的“心坎”,被它所击败,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A脚石,使自己一蹶不起。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适宜程度的压力有助于激发学习效率,但过度的压力则容易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生活满意度降低,严重的甚至会直接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旨在调查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一步考察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段、不同性别的中学生,以及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压力状况的特点,进而为缓解青少年心理压力,帮助青少年更好的应对压力,为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性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477名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77份,有效问卷456份,有效回收率为95.6%。其中初一27人,初二38人,初三9人,高一15人,高二31人,高三80人,大一51人,大二48人,大三67人,大四20人;男生161人,女生225。   2.2 研究工具   采用刘贤臣等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简称ASLGC)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压力进行调查。该量表为自陈问卷,由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常见负性生活事件构成,评定期限依据研究目的而定,可为最近3个月、6个月或一年。在使用过程中,本研究将期限定为一年。对每个事件的回答方式应先确定该事件在限定时问内发生与否,若未发生过仅在在未发生栏内划打勾,若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进行5级评定,即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分别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全部事件可概括为六个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每个因子中所有题目得分总和除以因子条目数,可以得到该因子的得分,累计各事件评分为总应激量。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分半信度系数为0.88。   此外,本研究加入两道题目:“总的来说,我感觉我的压力很大”;“我觉得压力已经影响我目前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以考察青少年的总体压力感及压力对其的影响程度。   2.3 测试程序   将研究对象年分别集中在安静的教室,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发放问卷,被试先填写性别、年龄、年级等个人信息,然后采用统一指导语要求被试对问卷中的各项目进行自陈回答,当场回收问卷。   2.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青少年学生总体压力感和压力影响程度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对于题目“总的来说,我感觉我的压力很大”,选择“是”的中学生占56.7 %,大学生占55.6%;对于题目“我觉得压力已经影响我目前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选择“是”的中学生占32 %,大学生占18.6 %。这说明有50%以上的中学生、大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对30%以上的中学生、近20%的大学生来说,压力已经影响到他们目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见表1)。   3.2 青少年学生总压力量及各压力因子的结果与分析   3.2.1 中学生总压力量及各压力因子的结果与差异分析   从总体上看,中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得分最高( M=1.93),人际关系因子次高( M=1.68),健康适应因子得分最低(M=0.75),这说明中学生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见表2)。   我们从学校类型、学段、性别来考察中学生在总压力量及各压力因子是否有差异。   从学校类型来看,普通中学的学生在总压力量最大(M=35.31),较差中学的学生总压力量最小(M=31.44)。普通中学的学生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两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重点中学和较差中学学生。进一步以学校类型作为自变量,以总压力量和六个压力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的得分没有显着差异。这说明不同学校类型的中学生其总压力及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接近。   从学段来看,初中生在总压力量、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均高于高中生。进一步以初、高中作为自变量,以总压力量和六个压力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受惩罚因子上初中生得分显着高于高中生(T=2.26,P0.05),在总压力量以及其他五个因子上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存在显着差异。   从性别来看,男生的总压力量和六个因子的压力量均大于女生。进一步以性别作为自变量,以总压力量和六个压力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总压力量、受惩罚因子、其他因子上,男女生差异非常显着(总压力量T=2.82,受惩罚因子T=3.05,其他因子T=3.00,P0.01),在丧失因子上,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T=2.30,P0.05),在其他三个因子上则差异不显着。   3.2.2 大学生总体压力量和各压力因子的结果与差异分析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得分(M=1.70)最高,人际关系因子得分(M=1.55)次高受惩罚因子得分最低(M=0.82),说(M=0.82),说明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和人际交往两方面(见表3)。   从年级上看,大二学生的总压力量最大,其次是大一学生,再次是大四学生,总压力量最小的是大三学生。大二学生除在学习压力上稍低于大一外,在人际关系、受惩罚等其他压力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进一步以年级作为自变量,以总压力量以及各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均无显着差异,这说明四个年级大学生的压力是相近的。   从性别上看,男大学生的总压力量以及各个方面的压力因子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进一步以性别作为自变量,以总压力量以及各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受惩罚因子上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T=2.45,P0.05),在总压力量以及其他五个因子上男女生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说明男大学生的压力大于女生,特别是在受惩罚因子上的压力比较明显。   4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4.1.1 青少年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很大   总的说来,56.7%的中学生、55.6%大学生感到压力感很大,32%的中学生、18.6%的大学生感到压力已经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说明目前青少年学生感受到各方面压力较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拥有知识是应对社会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青少年学生心理压力增大表明社会对“知识为本”的认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青少年学生面临不少压力,同时也表明社会对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青少年体验到现实性的社会要求,这种现实性会转化为青少年对于自我的压力。 1&&&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