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词语涵盖animation motion graphics 动画

  Motion graphics是随着快速提高的数字技术随同市场营销以及消费者流行文化所产生的当代动态视觉设计中最为前沿"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Motion graphics 的视觉语言解析
2014年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Motion graphics是随着快速提高的数字技术随同市场营销以及消费者流行文化所产生的当代动态视觉设计中最为前沿的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对其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从镜头、色彩和声音入手再根据实际案例来多元化的探讨这种表达方式,并通过视觉语言来分析动态影像设计的存在意义。 中国论文网 /1/view-5353917.htm  Motion graphics概念解读   Motion graphics 简称MG,是平面设计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新的分支,是把静态的图形通过视频和动画技术相结合重新去创造一个更丰富、拥有多种变幻的动态图形,用平面设计的规则来设计出更完美的动态图形。它遵循着平面设计的理念并应用在动态的数字影像产品中,是一种动态影像的设计,所强调的是存在于时间轴上非具象的动态视觉设计。这类创作比起传统的平面设计来更加充满想象力,使用视觉语言把图形文字优化重组,在承载信息量的同时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回顾Motion graphics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很多人相信最早使用Motion graphics这个术语的是美国著名动画家John Whitney,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现在世界上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以Motion graphicer自称的艺术家。Motion graphics的呈现方式以影像为主,最初的MG便是应用在电影片头设计中。但是单纯的影像并不能涵盖所有内容,虽然在概念上的确受到影视艺术的局限,但慢慢的人们挖掘出了它的其他潜力。Motion graphics在广告短片、MV、UI、动画、游戏等各种领域中都有所发展,而这个词汇已代表了一种当今视觉设计的新趋势,是一种崭新的创作手段,从静态动向态转变,作为“会动的图形”而存在。   关于视觉语言   1.镜头语言   动态图形和意境的同构所创造出来的视觉空间是无限放大的,它不再是静面图像,而是形成了独立的三维空间,但是又不像动画或者电影那般复杂。它所表达的是一个局部,并不能辐射到具体应用的整体去。就像一部电影,我们只能在特效、转场、引导中使用它,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它的内涵。此影像的视觉性与运动性的结合体,不仅体现着力量、速度和变化,同时也具有平面设计的色彩、光线、构图等视觉性。而根据视觉内容的变化特点又更加注重运动的空间感,我们可以从镜头的运动中了解它的情绪。影像语言既可以平铺直叙也可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念,不需要特定的语言和文化的限制。镜头的融入可以使MG的视觉效果更丰富,而它们的结合只会越来越紧密。   MG可以表现起伏的情感变化,通过长镜头和景深焦距、剪辑等多种表现手法可以体现出千变万化的节奏、情感与意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掌握镜头画面的构成,客观社会及人物的变化,经过再创造反映在艺术形式中,此转换便是镜头运动。   在电影《七宗罪》的片头中就使用了MG的表达方式,运动镜头所构成的动态图形诉说着电影的整个情绪,不到3分钟的画面使用的全是短镜头,如推镜头中画面从大景到小景,带动着是探寻的目光,引导着观者的视线,约束着观者的注意力。特别是对字体的处理,总是变换跳跃,增加了影片的紧张感。看似杂乱无章的图片和影像的叠加,特别处理的过的色调营造出和电影内容匹配的诡异氛围,再加上编排好的文字,创造出观众与电影的情感沟通,也鼓励观众对即将展开的电影情节进行更好的思考。   2.色彩语言   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是色彩、线条等形式因素之间的排列组合,这种排列组合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打动人心。色彩是具有象征性的,人们在被色彩影响的同时还感受到了某种启示,这主要是指的色彩的联想。歌德曾在《色彩学》一书中试图探求色彩与人情感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黄色能舒展心情、振奋精神,使人感到温暖;蓝色使一切披上忧郁的外衣;红色使风景画带有恐怖的性质。他把色彩分成两大类,其一是黄色的,是阳性的、积极的;其二就是蓝色的,是隐性的、消极的。这种色彩的相对性在MG中也是同样适用的。   电影《奇幻人生》的片头把实际拍摄和MG结合,整个色调体现的是冰冷的感觉,是一种隐性的对电影剧情延伸的表达。主角从刷牙、穿衣服、打领带、过马路这一系列动作旁边都配上了动态的图形和字幕,图形和字幕在色彩丰富的背景中运用的是白色,此种排列组合让单调的画面充满了戏剧性。而在主角动的同时字幕和图形也在不断变化着,和主角的配合简单又不失趣味,更好的体现电影主题。   3.声音语言   艺术的表达是来自其媒材,就像电影可以直接记录传递出准确的信息。而声音是听觉和时间的艺术,也是抽象而概括的艺术,虽然它无法像视觉那样具体,但它在情感上纤细的概括能力是其他任何艺术所不及的。影视中的声音泛指应用的一切音乐和音效,其要素就是节奏、旋律和色彩,它的创作和构思必须符合画面及剧情的需要,使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完美融合。MG中音效的运用增进了场面的真实感,同样是在电影《七宗罪》中,片头的MG使用的音效就为整部影片奠定了一种特殊的阴暗向的基调,声音的融入深化了视觉效果,增强了视觉的感染力。   结语   从有界到无疆,如今的世界已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能运用的素材越来越多,各种设计软件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个视觉时代里它丰富了我们的各种感官。从静止到流动,从无声到有声,从二维到三维,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止步。现在Motion graphics作为一种新的炫目而又日益普及的视觉形式正在使我们的生活悄悄发生改变,今后设计的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只会更加频繁,只要放大你的想象,就可以转动整个世界。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手机扫一扫
捐助LookAE
选择分类目录
After Effects&&(1,734)
&&&插件&&(589)
&&&教程&&(354)
&&&模板/其他&&(891)
Cinema 4D&&(140)
&&&其他&&(16)
&&&插件&&(83)
&&&教程&&(60)
Mac 专区&&(586)
作品欣赏&&(36)
&&&记录文章&&(27)
其他辐射&&(645)
&&&素材/工程&&(233)
&&&软件/插件&&(422)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2016年七月 &(115)
2016年六月 &(109)
2016年五月 &(136)
2016年四月 &(84)
2016年三月 &(85)
2016年二月 &(36)
2016年一月 &(57)
2015年十二月 &(78)
2015年十一月 &(111)
2015年十月 &(82)
2015年九月 &(92)
2015年八月 &(82)
2015年七月 &(107)
2015年六月 &(83)
2015年五月 &(57)
2015年四月 &(65)
2015年三月 &(41)
2015年二月 &(22)
2015年一月 &(59)
2014年十二月 &(49)
2014年十一月 &(49)
2014年十月 &(80)
2014年九月 &(88)
2014年八月 &(60)
2014年七月 &(47)
2014年六月 &(33)
2014年五月 &(51)
2014年四月 &(51)
2014年三月 &(44)
2014年二月 &(25)
2014年一月 &(23)
2013年十二月 &(42)
2013年十一月 &(30)
2013年十月 &(26)
2013年九月 &(16)
2013年八月 &(42)
2013年七月 &(31)
2013年六月 &(14)
2013年五月 &(19)
2013年四月 &(15)
2013年三月 &(20)
2013年二月 &(3)
2013年一月 &(19)
2012年十二月 &(15)
2012年十一月 &(21)
2012年十月 &(21)
2012年九月 &(18)
2012年八月 &(19)
2012年七月 &(14)
2012年六月 &(35)
2012年五月 &(5)
日志总数:2526 篇
评论总数:7908 篇
标签数量:631 个
链接总数:1 个
建站日期:
运行天数:1529 天
最后更新:国内外有哪些知名的 MG(Motion Graphics)动画团队?
如题,对这行比较好奇,想要了解一下。
按投票排序
暂且列举经常讨论的几个吧。做得好不好和有没有名气也没直接关系,但是有名的几个肯定比较活跃咯,做讲座,tutorials和奖项比较多。把动画studio也囊括进去了。因为真的mg,animation界线太模糊了。。大厂:The mill+,mill一直以来都是做广告的vfx,貌似是把mg这块儿分出来叫mill+MPC,这不用介绍了吧= =,做电影的,里面也有mg部门Passion Picture,我觉得他们做的更偏向角色动画耶..也是又做广告又做电影...1.MVSM之前在其他回答中提到的Man VS Machine算是大家一直以来讨论比较多的,除了服务的客户都很大牌,作品非常新潮概念化,技术上也都是顶尖的。是的,他们只雇顶尖的,规模一直是很小,但每个设计师都顶一支军队。大家都AE的时候,他们精通C4D了,等大家都用C4D的时候,他们开始玩儿expresso,等大家刚上手expresso,他们玩儿python做插件,用x-particle,Krakatoa,渲染也换上了Arnold或者Octane,前一段时间开始玩儿houdini了。简直是潮流的风向标...2. we are seventeenweare17和mvsm常被我们同时提起,都是小而精的studio,甚至经常雇佣的freelancer也都差不多一帮人,个人觉着他们最近风格从原来的可爱清新转型到狂拽酷了...3.Buck目前最想去的公司...希望有天梦想成真。4. Animade超有意思的公司...看名字就知道强项当然是动画,而且是没6的动画5.Mainframe老牌mg studio了吧6. we think things7.Cub Studio这个在伦敦,也很有意思。8. KORB9. Golden Wolf10. 2veinte11.ILLO 做info graphic的12.Giant Ant13.Analog居然忘了写这个14.Royale15.Neon16.DBLG (double G)-1.17 更新两个中国的SeenVisionLxU
创始人是在美国的华人余志雄,这家公司是目前好莱坞最成功的动态影像设计公司之一。yU+co.创始人兼创作总监余志雄 — 华商名人堂 — 华商名人堂专稿余志雄常用“讲故事”来概括自己的职业。凭借对点、线、面的深度探索,他将创立于1998年的yU+co.,从精品工作室性质的片头设计公司,逐步发展成集电影、电视、广告、电玩游戏、新媒体动画及图像设计等多元领域于一身的行业先驱型企业。在享誉国际的同时,更将市场版图从好莱坞一路扩展至香港及中国内地,将之前几乎从未有人听说的“动态影像”概念从西方带来中国。用“点、线、面”讲故事1998年,余志雄在美国创办设计公司yU+co.,初始阶段,业务重心旨在为电影、电视设计片头。身为创作总监,他亲自挑选包括接待员、设计师、艺术总监、执行制片等在内的每一位团队成员。尽管yU+co.成立时,“动态影像”并不是一个热门行业,但余志雄坚信其在新媒体领域前景光明。“不只在电影、电视领域,从个人手持移动设备到巨型终端屏幕,动态图像设计越发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资讯世界中,动态图像是一种讲述故事、传达信息、告知公众的良好方式。”第一个以yU+co.名义做的片头设计项目,是托尼·斯科特(Tony Scott)执导的电影《国家公敌》。“我与托尼相识较早,当时还在其他公司工作时就曾经与他和另一些好莱坞电影人共事,这对于yU+co.打进好莱坞非常有帮助。我不会把自己看作一个商人或者创业者,我只是一个喜欢创造新事物的普通人。在这个阶段,我不会因为任何成绩感觉自己已经成功了,我的道路仍然崎岖,但我知道我并不孤单——我的旅程我不是一个人走,很幸运,有我的团队与我同行。”余志雄回忆。在余志雄看来,片头设计作为电影包装的一部分,是一种高度概念化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寻找一些隐喻元素来概括电影,并建立一种能把观众带入虚拟世界的意境。”他说。yU+co.美国好莱坞工作室外景余志雄工作室内景电影《绿巨人》的片头设计,堪称经典个案。“李安导演想要的,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片头,他要赋予电影全新而独特的呈现方式:建立一种连环画式的表达概念。他想把影像放在一个巨大的一页式连环画中,希望我的团队创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用多个镜头同时来讲故事。对于借助单一银幕呈现的电影而言,‘一幕多镜头’的无疑是个艰巨的挑战,它意味着必须进行技术层面的研发。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电影制作的涉猎范畴亦扩展到开场制作。”余志雄介绍说。起初,李安想要一个倒叙式的故事,解释剧中主人公大卫·班纳(David Banner)变成绿巨人的原因——基于一次DNA提取试验的意外。“电影尚在拍摄周期,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制作开场的故事板了。从接手项目的第一时间起,我们就分外关注两个内容:内容和设计,前者代表了视觉冲击,后者则意味着心灵感知。内容是由李安定义的,但讲述故事的方式则由我决定。”余志雄将整个片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他想要通过一个微观世界来展现浩瀚的宇宙及外太空。“对我而言,宇宙之中包含着宇宙,世界之中也包含着世界,所以微观世界和宇宙在视觉上是有相似点的。我决定以一滴水开场,以此代表生命的起源。从此,万物的旅程开启了。我对DNA的双螺旋结构进行了研究,对于这个项目而言,严谨的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一个细胞分裂的动画制作必须具备真实的科学依据。为此,yU+co.还聘请了约翰·乌德科夫勒(John Underkoffler)担任科学顾问,他除了参与设计,更帮我们确认所有视觉设计是否符合科学逻辑。前半部分片头将观众带入一场DNA的结构之旅,在旅途的结尾会出现绿巨人‘Hulk’的标志。”片头的后半部分,余志雄则带领观众走近大卫·班纳倾注心血进行的科学试验。“他的试验是从四个物种中提取DNA,从而驾驭它们的某些特征,目标包括水母的冷光、海星的可再生、海参的滑润皮肤以及蜥蜴的抗毒。这部分片头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要在没有画外音的情况下传达上述复杂信息,我们必须且只能通过视觉来呈现整个科学过程。为做到这点,我们甚至用到了班纳日记里的昆虫,以它的出现来切换试验室镜头的转场。”在提交故事板一周后,电影制作方经理电话告知余志雄,制片人想在两天内于旧金山开拍片头。“于是我火速发出了一份拍摄清单,对方用一天时间进行拍摄准备,到第二天我们就开拍了。最终,团队用了五天时间在旧金山拍摄实景,主景是海湾;此外我们还花了两天时间在洛杉矶的工作室里取景,用以制作班纳的实验之旅。”取景时,余志雄的脑海里始终构思着片头的模样。“我知道,我想把排版融合进镜头画面,使其和画面中的环境形成互动。在去旧金山之前,我没有时间来仔细计划每样东西,所以在现场我不得不做一些即兴创作。也因此,很多设计的决定都是在后期制作时才确定下来。我们还特地设计了一种字体,用来唤起电影里对连环画的溯源。”就这样,当李安还在ILM(全称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即工业光学魔术公司,简称:工业光魔)工作的时候,余志雄已经带领团队在洛杉矶开始了编辑工作。“我们不停地在quicktimes的时间轴上做前进或后退,直到锁定我们想要的图像。那是一个共6分钟长的镜头,而工作室希望把它剪辑为3分钟。所有的视觉特效和动画效果都在yU+Co.制作完成,共有6至8人参与其中。其后,我们将剪辑好的镜头放到一个临时的音乐轨中,那是我和我的作曲家朋友沃尔特·沃佐瓦(Walter Werzowa)一同完成的。原始起草的音乐比最终的定稿更加碎片化,丹尼·叶夫曼(Danny Elfman)根据我们的图像、音乐对电影的主题和音乐进行了再创作。”余志雄说。电影《绿巨人》片头片段1电影《绿巨人》片头片段2电影《绿巨人》片头片段3之所以推崇《绿巨人》作为yU+Co.的经典片头设计个案,不仅因为这是一部上映后脍炙人口的卖座影片,更因为它的整体创作过程,代表yU+Co.的一贯理念。余志雄介绍说:“片头设计关乎构建电影基调,并且一定要忠于故事原著。我总是先要进行调研并确认创意的方向,之后再确定接下来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效果。一旦这些设计和线下编辑被批准,我们就进入最后的制作阶段。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个创意的过程与制作电影宣传片很像。宣传片不仅是剪辑,在没有现成镜头和元素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原创,并视剧情需要刻意引导观众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进行思考。从片头设计到电影宣传片设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转变过程,我们的业务也渐趋多元化。”余志雄定义一部“优秀的宣传片”,首先需要具备强大的视觉吸引力。他说:“有时,电影工作室希望对电影故事保密,而我们还是需要让宣传片引人入胜。一个喜剧片的宣传片需要逗趣得恰到好处、令人难忘;对于剧集呢,则需要充满戏剧性,原则是要将影片的魅力放大十倍。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在于,必须对电影的所有情节达成充分了解。”原本,香港和内地的电影宣传片,都由导演和制片方负责制作;而好莱坞的宣传片,则交由发行公司的市场部门负责。“由于yU+Co.的后期新业务立足香港,也因为我们来自好莱坞,非常熟悉好莱坞的风格与制作方式,因此香港的制片公司也会邀请我们帮助他们完成进军国际的市场包装,比如嘎纳电影节、美国电影市场展、多伦多电影节等其他一些国际性电影节的参展影片。这个过程中没有遭遇太多困难,大部分导演和制作人对我们的作品都十分信任。”余志雄说。电影《斯巴达300勇士》片头设计片段深耕特效 布局内地稳定片头设计的业务之后,余志雄开始进一步拓展yU+co.的服务范畴——帮助CNN设计改版片头,当属公司在电台品牌重塑方面的一次重要突破。“我们在一个正确的时机介入,当时CNN的创始人特德·特纳(Ted Turner)离任,节目正在重新思考自己的品牌定位,希望将重点放在观众的情感共鸣上,使用动态影像将播出的新闻内容与观众架设情感连接,带给他们身临其境之感。于是我们用‘这是CNN’的电台标识,帮助他们建立权威形象。对于此次品牌重塑的挑战,我与团队都感到非常自豪。”余志雄介绍说。2003年,yU+co.进一步扩展业务领域,涉足视觉特效。第一宗项目就是关于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导演的《大地无限》,紧接着是罗兰德·艾默里克(Roland Emmerich)执导的《后天》。“对于大多数视觉设计师来说,视觉特效是最让人愉悦的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基本上可以让任何梦想都变成现实,也让原本停留在想象层面的东西成真。但相比较ILM或者Peter Jackson的WETA这样的大型视觉特效公司而言,yU+co.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并结合‘视觉特效’与‘动态影像’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前者是靠生产驱动的,后者则是靠设计驱动的,由于截然不同的传播途径与基础设施,两者有时候很难结合。正因为如此,yU+co.每一天都可能遇到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余志雄说。随着在片头制作与视觉特效领域的不断深耕,2005年4月,余志雄委托移居香港的兄弟罗兰(Roland)建立了yU+co.[hk],主攻香港业务。作为yU+co.首个设于亚太区的旗舰工作室,yU+co.[hk]主要负责为电影、电视节目等传统媒体进行视觉设计,以及数码特效制作。作品包括《赤壁》、《色·戒》等,其中《爱与狗同行》的预告片,更赢得了2009年香港设计师协会颁发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2006年,统领yU+co.[hk]的罗兰,在香港遇到了才华横溢的体验设计师吴子昆(Kwan),众人成立了合资公司,取名yU+co.[lab]。专注于新媒体和互动媒体项目的yU+co.[lab],在关的创意视野与罗兰的管理技能下,渐趋成为香港领先的体验设计公司。通过巧妙编排设计的空间、灯光、音效、机械装置等范畴,利用3D动画、互动及先进的工程科技,呈现风格独特的多媒体内容元素,创造极具震撼力的展示空间。yU+co.[lab]的作品,相当一部分是应用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产品体验厅,客户包括可口可乐、中国移动、耐克、美的、帝斯曼等国际品牌,以及多间大型地产发展商。另外,公司亦参与了多个大型博物馆及科学馆的筹建项目,例如获得“成功设计奖”的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人馆”主题馆中的媒体内容制作。与此同时,导演李安、电影制作人唐·米舍、北京奥运开幕式总导演韩立勋也被相继邀请成为yU+co.[lab]的专业顾问,为多项极具规模的亚洲区互动多媒体项目提供设计概念及协助制作。除上述业务之外,yU+co.[hk]还协助参与了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宣传片的制作工作。“2008北京奥运会的设计总监王敏,是我在耶鲁大学时的同学,他介绍我与他的朋友黄克俭认识。时任奥运艺术中心副主任的黄克俭,引荐我们接触奥组委并替我们打开了中国内地市场之门。之后,我们被北京歌华集团邀请组成一个创意团队投标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创意设计方案,这个团队由李安、唐·米舍(Don Micsher)、戴维·伯格(David Goldberg)和波比·迪肯森(Bobby Dickenson)等大师级专家组成。难忘的经历实在太多了,那次合作之后,我们看到了中国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余志雄说。同年10月,yU+co. [sh]人一木广告制作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作为yU+co.国际性视野战略的全新阵地,yU+co.[sh]倾力网罗世界各地屡获殊荣的广告导演、摄影师和经验丰富的制作人,致力于中国及亚洲地区的视频拍摄及录像制作。继进军上海后,yU+co.[sh lab]人一木﹝上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也于2008年成立。公司积极参与国内知名企业品牌形象及体验性的多媒体设计,迅速成长为业内的实力派成员。贯彻yU+co.[lab]的专长,[sh lab]精于集成世界级的创作和媒体技术,协助全球顶尖品牌如雪碧、中国移动以及英特尔等注入崭新元素,成功地将品牌形象再次活化,让消费者与品牌进一步紧密联系。[sh lab]同样为大型的地产项目、博物馆展览及众多国家级的盛大活动设计引人入胜的展示体验中心,作品包括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中心、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和南京“汤山翠谷”农业生态园体验园区等。上图:2006年yU+co.[lab]策划与设计的重庆移动生活体验馆;下图:移动GPS功能互动游戏示范优秀团队 筑梦前行如今,yU+co.已从一间精品工作室性质的片头设计公司,逐步发展为电影、电视、广告、电玩游戏、新媒体动画及图像设计领域的行业先驱,在享誉国际的同时更不断扩张市场版图。但无论在何种场合下,余志雄都更愿将功劳归属于整个团队。他说:“我有的仅仅是一个梦,这个梦想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帮我完成。如果没有这样一支团队,那个梦只是空想。奋斗是一场没有止境的旅程,我们始终在不断改进。yU+co.不是只由我一人领导,而是由我的团队一起领导的:在美国有卡罗·王(Carol Wong),在中国有罗兰和昆,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人。团队精神和团结一致的向心力,才是yU+co.的核心价值所在。”秉持“人才是最大财富”理念的余志雄,在日常管理时,更青睐聘用那些总是敢于尝试新事物,并且不断为自己创造挑战的人。“对于创意产业而言,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吸纳这样的人才,同时帮他们充电,让他们成长,这样公司也能一同成长。”他说。在余志雄心中,香港是一座令人惊叹的城市。他说:“事实上,香港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在香港,我学着做一个勤奋和高效的人,并且崇尚自由。最近的一次难忘经历是我受香港设计中心邀请做主讲人,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香港的设计人才是如此之多。1997年香港回归后,市场更加繁荣,并且和内地的联系比之前频繁而紧密。这些变化亦纳入yU+co.的发展策略考量,我们已经在香港设立了据点、随后又进驻了上海。未来,正为在深圳和成都建立办公地点做战略性策划。”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余志雄觉得自己对香港的最大贡献,是将动态影像产业带入了香港。他说:“起初我在美国起步时,动态影像还不太热门。我记得第一次受邀在香港艺术中心做有关图形动画的演讲时,在香港还没有动态影像(Motion Graphics)一说。于是便由我和当时一些做电影片头设计的艺术家一起牵头,在香港引起了一些年轻图像艺术家的注意。我非常高兴自己能对这些新兴一代产生一些影响,并使他们得以开起一个全新的产业。如今,动态影像渐趋热门起来,我们又同时在香港开始了互动体验设计。我希望yU+co.可以继续进步并且发展出新的业务形式,并专注于数字媒体的内容创意。我们讲述故事,传达理念,我们与新科技一同发展。”余志雄坦言,21世纪的前10年,是充满机遇的10年。“Web改变了市场——我们不再仅仅在国内市场竞争,还在全球市场竞争。亚洲和欧洲的企业已经涉足美国市场,我们带着好莱坞的光环,所以很多人都想和我们建立商业联系。但另一方面,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经济下滑,预算比之前减少,而竞争却比之前激烈。加之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商业创意可以独占鳌头,模仿跟风无可避免。面对每年极少数的高知名度项目,我们唯有采取更高效,更有的放矢的运营策略,才能获得客户的信赖与满意。”责任编辑:迟玉德(以上引用自)
国内,我觉得杭州有一家不错,叫思漫奇,做的挺好!
国内的只知道 七日课吧
请参考这个问题回答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手机扫一扫
捐助LookAE
选择分类目录
After Effects&&(1,736)
&&&插件&&(589)
&&&教程&&(354)
&&&模板/其他&&(893)
Cinema 4D&&(140)
&&&其他&&(16)
&&&插件&&(83)
&&&教程&&(60)
Mac 专区&&(586)
作品欣赏&&(36)
&&&记录文章&&(27)
其他辐射&&(645)
&&&素材/工程&&(233)
&&&软件/插件&&(422)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2016年七月 &(117)
2016年六月 &(109)
2016年五月 &(136)
2016年四月 &(84)
2016年三月 &(85)
2016年二月 &(36)
2016年一月 &(57)
2015年十二月 &(78)
2015年十一月 &(111)
2015年十月 &(82)
2015年九月 &(92)
2015年八月 &(82)
2015年七月 &(107)
2015年六月 &(83)
2015年五月 &(57)
2015年四月 &(65)
2015年三月 &(41)
2015年二月 &(22)
2015年一月 &(59)
2014年十二月 &(49)
2014年十一月 &(49)
2014年十月 &(80)
2014年九月 &(88)
2014年八月 &(60)
2014年七月 &(47)
2014年六月 &(33)
2014年五月 &(51)
2014年四月 &(51)
2014年三月 &(44)
2014年二月 &(25)
2014年一月 &(23)
2013年十二月 &(42)
2013年十一月 &(30)
2013年十月 &(26)
2013年九月 &(16)
2013年八月 &(42)
2013年七月 &(31)
2013年六月 &(14)
2013年五月 &(19)
2013年四月 &(15)
2013年三月 &(20)
2013年二月 &(3)
2013年一月 &(19)
2012年十二月 &(15)
2012年十一月 &(21)
2012年十月 &(21)
2012年九月 &(18)
2012年八月 &(19)
2012年七月 &(14)
2012年六月 &(35)
2012年五月 &(5)
日志总数:2528 篇
评论总数:7849 篇
标签数量:631 个
链接总数:1 个
建站日期:
运行天数:1529 天
最后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涵盖与含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