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还是公立与私立学校的利弊

到底该如何选学校: 公立,私立,还是自立?
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挑公立或是私立的缺点,而是无论上哪种学校,都多认可它们的优点,发挥它们的优点;家庭就是孩子就读的最长的学校,你就是孩子任课最长的老师,这是需要一生去从事的事业。
一位家长的来信童书妈妈你好,我现在正纠结着孩子该上那种类型的幼儿园的问题。我个人很倾向一家基于夏山学校理念的幼儿园。孩子爸爸表示支持我的决定,但是他有很多质疑,关于那家幼儿园的硬件,安全问题,将来孩子肯定会上公立小学,会不会不适应等。这些问题我心里也还是有些顾虑,所以很纠结,请问您能给我些建议吗?盼回复,谢谢!童书妈妈的回信亲爱的家长朋友,感谢你的来信!你所提到的问题,不仅困扰着你,也困扰着我。我相信,也同样困扰着中国千千万万个家长。的确,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是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是一个影响长远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公立和私立教育的现状,然后再聊一聊如何选择的问题。首先,我特别不愿意以公立和私立来简单地划分学校。因为,我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都应该在教授知识,培养人格,养成习惯,发展个性等等方面,完成同样的工作。也就是说,我认为在这个阶段,不应该过多强调每个学校的差异化,不应该只采用某种教育方法(无论这种教育方法有多么的好),而是尽量采撷众长,兼容并举,只要是好的教育方式,都可以借鉴和融。以保证孩子们在学习同样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多看多想,多种素质的开发。那么,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公立学校。其实,经过了素质教育多年来的普及,尤其是新一代的家长的要求,很多公立学校都进行了很多素质教育的改革。并且,请相信,中国到目前为止,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在公立的学校。而当这些学校,面对上有政策部门的改革,中有学校之间的竞争,下有学生家长的要求,这三重夹击之下,是实实在在做了很多的改进的。以我所知道的北京很多的小学,无论是体育、科学、艺术等等领域,都要下很多功夫做出一个“本校特色”出来。譬如,某所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课程,以我看到的学生提交回来的作业,毫不夸张,已经是很多人惊叹的“美国小学生竟然做出大学论文”的水平了;还有的学校,十几年前,就派出老师前往欧美国家学习,在学校里倡导“质疑教学”等西方教学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很多的教育资源,很多的交流机会,也都倾斜于公立小学,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所以呢,现在的状况,是公立学校没有很多家长想象的那么“应试”。是的,我知道,中国的高考()制度、高等教育制度不改革,基础教育仍会被牵制、被束缚。但是,就现在的这一代孩子来说,至少在一步步地、一点一点地改变着。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私立学校。这些年来,私立学校很受城市中产家庭的追捧。当然,绝大多数是从西方嫁接过来的各种中国版本。仅仅看名字就知道,小哈佛、小剑桥、小伊顿,还有以华德福、巴学园、蒙台梭利、夏山等教育思想为宗旨的学校,都是如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很乐得见到不同的教育机构,给予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孩子以更多的选择。在这些私立学校里,很多创立者都是在其发源地进行了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再回到国内艰难开创的。除了基础的课程外,很多也都有已经被印证为非常优秀和有效的特色教育方法。同时,他们的师资有很多直接与国际同类学校接轨,可以让孩子很好地开阔视野,培养多种思维模式。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所有的私立学校建立的历史都不长。以校园建设来看,很多几异校址,很多基础设置还不完善。以师资来看,很多外教的水平参差不齐,有很专业很有经验的老师,也有留学()生临时兼职的老师,再加上文化的差异,很难保证老师长期稳定地与孩子一起成长(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西方很多学校特别强调老师和孩子的长期相处和观察)。无论是哪种教育思想,哪种教育模式,哪种教育方法,最终都要和当地的文化所结合。也就是说,不是把伊顿公学的建筑、管理方法、课本等等搬到中国就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了。每个教育思想,都是根据当地、当时的教育环境所孕育而生的。我知道,很多学校都特别强调这一点。譬如华德福在欧美、亚洲、非洲,每个学校都不一样,甚至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的城市,其校园建设、教学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尽量做到和当地文化、生活,融为一体。夏山也好,华德福也好,最后都要把其中的教育思想,和当下中国的现状结合起来,找到适合现在的孩子的方法,才能真正的产生效果。而这些,需要多年的教育实践,不断地调试,才能成熟。所以呢,现在的状况,是私立学校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完美。的确,我们承认西方的很多教育方法非常人性化、非常科学化。但毕竟我们的孩子,即便上了私立学校,并顺利出国留学,我相信,其中百分之九十还是会回到中国工作生活的。在私立学校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孩子,究竟是上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呢?其实,无论公立还是私立,我特别想最后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就是家长最先考虑的是距离,孩子最先考虑的是氛围。当一个孩子要入园和入学的时候,家长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圆心,以十几分钟路程为半径,先选几所。然后,带着孩子去体验一下学校的环境和课程,最后确定一家。可惜的是,现在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距离这个目标甚远。现在的公立学校,越来越接近特权化,如果没有相当的社会关系和资源,孩子根本是得其门而不入。同样的,现在的私立学校,越来越贵族化,无论倡导的是自然教育,还是人性教育,最后的学费都贵的离谱,真的没钱莫进来。最不应该出现的,就是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先分好与不好。然后,好的学校就是难进的学校,就是贵的学校,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无法就读的学校。这远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本来是体现人平等的最后一个堡垒,但现在却成为了人生制造不平等的第一个排头兵。你知道吗,很多家长以我的孩子上了某某公立学校,或者某某私立学校,为最大的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就像那些购买奢侈品,并以此来进行炫耀的人一样。这导致了孩子也以此为准绳,产生不应该有的等级观和价值观。我不止一次听到所谓名校的孩子,很不屑地说起另一个孩子,“他是上某某普通小学的,我才不跟他玩呢”。其实,在这里,我特别想和家长交流一个想法,就是无论什么学校,都不是进去了就一劳永逸地达到目的了。有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集中力量办大事,进最好的幼儿园,进最好的小学,进最好的中学,然后,让孩子考进最好的大学,或去国外最好的大学。把这当做人生最大的任务来执行,一旦完成一个目标,就彻底放手三年、四年,六年——把教育交给最好的学校,就放心了。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如果进了好学校,就意味着家长可以不管不问了,那真的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我们要承认,天下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学校,无论什么样的学校,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没有必要去妖魔化公立学校,完美化私立学校。那么,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研究每个学校的排名,每个学校的优势,而是无论上什么样的学校,家长都要更多地在家庭教育里花费同样多的精力和时间。是的,不管私立还是公立,最终还是要每个家庭自立。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影响孩子一生的,不是学校,而是家庭教育;为什么同样上一所学校,同样的任课老师,一个班级的几十个孩子,最后的成长和发展千差万别,同样还是家庭教育。最后,再强调一下,我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非常非常重要。在当下中国的教育环境中,我们无法去祈望能马上达到随便上哪所学校都一样的境况。那么,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去挑公立或私立的缺点,而是无论上哪种学校,都多认可它们的优点,发挥它们的优点。至于暂时还不能达到的地方,就需要我们每个家长去思考,去行动,去付出。我认为,这才是解决之道。而且,无论以后我们的教育环境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也都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付出,这是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的。孩子在任何一所学校,都是暂时的,或三年,或六年。但是,你的孩子,永远是你的孩子,是家庭的一名成员。所以,家庭就是孩子就读最长的学校,你就是孩子任课最长的老师,这是需要一生去从事的事业。请相信,每个家长只要投身其中,都会收获到人生最大的成就、幸福和快乐。最后,祝福你和你的家庭!&&&&&&&&&&&&&&&&&&&&&&&&&&&&&&&&& 你真诚的三川&&&&&&&&&&&&&&&&&&&&&&&&&&&&&&&&& 上午备注:封面图片来源于安野光雅的绘本。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作者介绍:
& & 三川玲:著名童书出版人,《华尔街日报》儿童教育专栏作家、中国教育协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
专栏介绍:
& & 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跟孩子和妈妈们相处,我每个月会看大约100本相关图书,在微信公众号上与2万个家庭进行交流。在这里,我会分享与儿童相关的东西,它们都是“一目了然的好”;我会与世界领先的童书出版人、儿童书店图书馆的创办人对话,分享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情怀;我会与你以问答的形式交流互动……我分享的所有内容,都是真正触动我内心的教育新知。
加入网易家长俱乐部:
& & 微信公众号:parents163club
& & 网易家长俱乐部QQ群:
& & 网易家长俱乐部是由网易教育主办的线下活动,每月都会邀请教育界、媒体界等专家分享教育新知,为您的家庭教育增加营养,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欢迎各位爸爸妈妈加入我们,共同交流教子心经。
关注童书妈妈微信:您现在的位置: &
普通公办小学和民办名小学差距有多大?
来源:上海幼教网 文章作者:陆小夕
  上海幼教网讯 当幼升小择校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择校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古有孟母三迁,现今小学的好坏对孩子一生的学习有着怎样的影响更是众说纷纭,最近有位妈妈就遇到了烦心事,幼升小没有择校进入了对口九年一贯的公办小学,本来挺安心的一件事却在看到很多同园的孩子进了知名民办小学后而忧心起来,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差距真的这么大吗?&&&论坛讨论:
  宝宝在一家口碑较好的民办连锁双语幼儿园待了四年,前两年基本放羊,宝宝过得平凡又快乐。后两年我比较注重家庭教育,宝宝各方面很快成了班里出挑的小人物。
  由此,我总结出孩子小还是要以家庭教育为主,另外也感慨一个幼儿园就花费十多万,遂想享受下义务制教育的待遇,恰好家门口有一家新造的对口九年制小学,于是整个幼升小就一根筋的只报了那个学校,可是最近各种风言却让我越来越不淡定了。
  起因是宝宝班上另一与他不相上下的孩子终于补入上海一所家喻户晓的名小学,还有些个比宝宝差些的孩子相继传来被某某民办名小录取的消息,某日去接宝宝时偶遇园长,当园长得知我们居然没有择校大呼惋惜,说现在宝宝比那几个孩子出挑,可是入了不同的校门,五年后小升初可能际遇、出生各不同,可能。。。又可能。。。我当即嘴上说小升初孩子凭自己实力去考我会支持,考不上就自己小学直升,听得那院长满脸惋惜连连摇头。。。。。。
  回来反复咀嚼园长的话,心中有丝丝后悔没有择校,难道我的选择错了吗?真的会耽误孩子前程吗?如果只论学校五年后真的差距会那么大吗?
  E友&传说中的神话&说:民办的幼儿园+公办的小学,无疑是最差的选择。
  E友&下雪了天晴了&说:差距到处都存在,校与校之间的差距不是最主要的,好的班级老师和家庭教育才是最关键的。既然你说在幼儿园后两年,家庭教育得不错而且有成效,那么在小学期间就继续坚持努力吧。
  E友&zyhflzzb&说:就像你说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多花点时间陪孩子吧,学校和家庭双管齐下才能让宝宝更优秀!
  小编的话:当今的教育因为迷信&赢在起点&而开始了超前学习,因为&争取优质教育资源&而大兴择校,然后是小升初、中考、高考,在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后为什么中考、高考的人数一再锐减?我们前期做了这么多的超前学习到了一年级孩子学什么?有家长感叹:&经过一次幼升小一年级的知识已经学的七七八八了。&我们的家长应该保持的头脑的清醒,不是一味的盲从,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信息来源:e度论坛本文来源:上海幼教网作者:陆小夕)
上海幼教网综合整理
如需转载,请务必附带以上所有信息
浦东新区六师附小创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是杨浦区人民政……[]
上海市民办丽英小学创办于1998年,创始人、……[]
今天去参加新世界小学面试的家长来集个合吧,看看第一批面试通知了多……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优缺点大PK
文章来源: |
查看: 2570|
摘要: 一、公办学校 1、优势 ①名校肯定集中了一批很优秀的学生,生源质量和学习风气肯定好于一般学校,升学率也要高一些。 ②如果符合政策条件或运气好,价格就比较低廉。比如户口所在地符合要求,被就读小学推荐为指标到 ...
一、公办学校
①名校肯定集中了一批很优秀的学生,生源质量和学习风气肯定好于一般学校,升学率也要高一些。
②如果符合政策条件或运气好,价格就比较低廉。比如户口所在地符合要求,被就读小学推荐为指标到校生,摇号中签等。
③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不是教师水平高)。
④如果离家近就非常方便。
①近年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际上打压了公办名校,尤其是几所顶级名校。这些措施包括禁止进行入学考试,摇号入学,将部分招生指标直接下到一些薄弱学校(即指标到校)等,再加上名校自身的扩张,使公办名校的生源整体质量大大下降,这就意味着升学率的下降,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法,效果却大不如前。更严重的是,这批学生进入学校后会给整个学校的风气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校风的退化。因此,这几年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和风气都不如过去。
②班额过大,而且学生水平差异大。由于学生太多,公立名校的班额都很大,一般将近70人,学生坐在前面顶的到讲台,后面的挤到墙根,过道只能侧着身过,老师基本上无法走下讲台,这就意味着老师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全班同学,连作业本都无法全批全改,很多学生只能靠自己了。更要命的是,一个班的学生水平相差还很大,去年某名校对新生进行摸底考试,一个班数学高的满分100,最低8分,差不多一半人不及格,想想数学老师怎么教,照顾了这边肯定就顾不了那边,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这是教学的大忌。
③学业负担重,表现在作业重补课多。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又必须追求高升学率,学校和老师就只好尽可能地加大学习压力,大量的作业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速度慢作业做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节假日就必然补课或家教,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④如果住得远孩子上学放学是一件大麻烦事,对家长学生都是沉重的负担,如果时间精力耗费过多,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如果租房,又是一大笔钱。
⑤如果不符合政策条件再加上运气不好,那么花费就大了,去年几所顶级名校对非本区学生收的择校费是4.5万元,这还是公开的,今年不知道有无变化。
二、私立学校
①学生经过遴选,因此水平比较整齐,选拔越严格,学生的整体水平越高,校风学风也就越好。这就意味着校风和学风的质量。
②实行寄宿制,环境相对单纯,学生无奔波之苦,如果生源质量高,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正面的居多,对孩子是有益的锻炼。
③一般来说班额较小,不超过60人,有的学校不超过50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④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这一方面是由于实行寄宿制,学生有晚自习时间能够完成专业,另一方面是多数学生水平较高完成作业速度快,坊间有传闻说七中嘉祥作业要做到晚上12点,但这所学校初中9点半下晚自习,10点寝室熄灯,不知道学生怎么做作业做到12点,而且这所学校初中从不安排集体补课,包括初三。
⑤教师整体水平较高。这是体制的原因造成的,私立学校能够淘汰不称职的教师,而公立学校做不到。
①价高,目前私立学校一年学费2万,加上生活费等要3万/年,三年下来差不多要10万,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②难进。成都的顶级私立名校是很难进的,真要才财双全。但就这一点,确保了生源的整体质量。
③部分学校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
④如果生源不好,寄宿制或许会对学生造成更大的影响。
&&鲁承平 34'20"
&&袁月 14'20"
&&刘莲 20'06"
( 川教ZJ- | 蜀ICP备号 )第B20版:?特别报道
小升初 选“公办”还是考“民办”
专家建议,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YMG记者 马银涛  6月,当高考、中考的大幕相继落下,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正上演着虐心的情节,这就是―――小升初。有家长形容自己,焦虑到茶不思饭不香寝食难安,天天刷论坛看报纸如雷达般搜索所有关于升学的蛛丝马迹,稍微一点风吹草动,脆弱的神经都被牵动。上家门口的公办学校还是考个升学率高的民办学校?花高价买学区房究竟划不划得来?……每年,“小升初”的孩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为此“纠结”的家长丝毫不见少。  上“公办”上“民办”越选越纠结  在不少朋友眼中,家长张惠(化名)有着“幸福的烦恼”。女儿在一所不错的公办小学读书,成绩一直很好,始终保持在班里前三名,又是班长,获奖很多。“兴趣班我们都是尊重她的意见,她比较活泼,对很多事物都有兴趣,高年级学习忙了,羽毛球、围棋、画画三个都不肯放弃。”张惠告诉记者,女儿自主学习能力强,性格开朗,心理素质好,竞争激烈应该也承受得住,作为妈妈很满意孩子的表现,但是临近小升初时,张惠纠结了。“原先想初中择校来着,不过看媒体报道,今年都是就近划片入学,不让择校了。”张惠对此表示了深深的担忧,“我家附近的学校中考升学率不是很理想,我还是想让孩子上个比较好的学校。”为此,从4月开始,张惠就开始了搜集资料的历程。市区各民办学校甚至外区的民办学校,师资力量、近两年来的升学率等等,她摸得门儿清。经过几番对比,张惠决定让女儿去参加市区南部某学校的“小升初”入学考试,虽然难度很高,但是冲着该校多年来的高升学率,张惠觉得应该拼一把。可就在前几天与班主任老师聊过之后,张惠又纠结起来。“本来一心想去民办的,但一听直升初中的老师讲座,觉得公办优势也很足啊。公办师资不错,离家近,每天孩子自己可以上下学。去民办的话我们肯定要每天接送了。而且民办学费贵,一年下来,起码要一万。直升高中,肯定公办有优势,但民办的生源肯定好很多……”  与张惠的纠结不同,市民鲍先生在孩子上初中的问题上显得很豁达。“哪个学校都有好学生,哪个学校也都有差生,学校名头不是最重要的,教育质量、学校的整体氛围才是最重要的。”鲍先生表示,他并不赞成择校,这样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而受累的还是市民。“你想想,家长盲目地择校,导致学区房暴涨,肥得是谁的腰包?择校后,每逢早上、晚上的高峰期,一些名校路段总是车满为患,耽误的又是谁的时间?”鲍先生表示,他不否认大家热衷择校,有师资力量不平均的诱因在里面,不过他相信只要主管部门能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孩子们是能够享受到基本相同的教育质量的。  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关于择校,老师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市区某知名小学五年级班主任韩老师说,前段时间了解了下班级里“小升初”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还是按照划片就近入学的,班里能有五分之二的家长在考虑择校,由于今年教育部门严把择校关,很多家长把目光投向了民办中学。“其实,有些孩子确实不适合民办学校。”这位老师说,之前一些成绩不好、心理素质也不太好的孩子进了民办初中,被学业压得很累,失去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快乐。可以说,适合读民办的孩子,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素质,有上进心,简单来说,就是比较“要强”,属于适合参与竞争的竞赛型选手。一位民办初中老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孩子原本成绩还不错,初一刚进来是雄心勃勃,但民办初中里节奏很快,高手也多,屡屡受挫之后,孩子总觉得没有面子,自信心减弱,情绪也受很大影响。在初中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自我感受非常重要,自信心在这个阶段被打压的话,以后很难恢复过来。这位老师提醒说,民办初中不是保险箱,进民办也不是说孩子未来就成功了,一些家长觉得孩子逼一逼就出来了,但被逼垮掉的例子也很多。  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每年的小升初,面对是否择校,很多校长都会这样建议,家长要有平和心态,更理性看待孩子和学校。“民办初中有优势,对吃不饱的孩子来说是如鱼得水,能汲取更多的养分。但对自身适应节奏不是特别快、知识容量也不是特别大的孩子来说,在公办学校会更适合一些。另外公办学校里,各个学校的特色也不一样,有注重校园文化的,有推行课堂改革的,有社团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的,所以家长没有必要只专注于学习成绩这单一的方面,毕竟孩子的全面发展才是硬道理。”市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校长告诉记者,对这些孩子来说,非热点学校给予的关注度、锻炼、展示机会更多,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例如,他所在学校有位男生,非常阳光,铁饼、长跑、篮球等等运动都擅长,学校社团活动很丰富,他也是活跃分子,又是各种大会的主持人,各方面发展都很好,代表学校参加了很多市里的活动; 还有几个孩子,成绩不是很好,但策划活动、主持都是一把好手,获得不少市级的荣誉。  教育均衡发展才是治本之策  与日益严格的就近、划片入学政策相呼应的,是大量依然“不淡定”的家长。从事人事工作的邱女士告诉记者,在今年3月份,她家从96平米的房子搬进了一套55平米的二手房,虽然房子小了,可因为是学区房,价格却很高,为此邱女士还背上了房贷。邱女士表示,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自己必须早早地为孩子两年以后的初中做好规划。邱女士说,“花这么贵的价钱,买套又老又小的房我也不愿意,但是只有上了好初中才能上得了好高中。”  为啥每年总会有那么多家长热衷择校呢?教育专家表示,由于传统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出人头地观念的根深蒂固,中国社会的择校情结越来越重。只要社会上存在名校与非名校之分,只要考试能考出优劣,大家对于择校的冲动热情就不会改变。“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要持续规范入学行为,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居住地附近适合各种学生的好学校,帮助孩子们就近上好学。让越来越多的家长知道:身边就有好学校!”采访中,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是合情合理的正当要求。缓解择校问题,需要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这位负责人指出,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而能提供适合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许多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家长并不知道,社会并不知道。因此需要大力推介在学生居住地附近的适合各种学生的好学校,帮助孩子们就近上好学,也给家长不盲目择校提供参考。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0186|回复: 33
小孩上一年级了,读公办小学好还是去读名牌私立?
该用户从未签到
& && &小孩9月就要上一年级了,幼儿园家长群里,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去哪个学校读好,之前幼儿园也有什么名牌私立学校的校长讲座,也很多家长听了,也没什么无非就是显摆一下,让我们家长决定把孩子送去读而已。
& && &我有东莞户口,本打算直接报名按街道派位好了,但是幼儿园家长群里,好多家长说,公办学校虽然比很多私立学校好,但是比一些出名点的私立学校是不如的,就拿现在高考,莞中不是比不过东华吗?所以孩子同班很多同学家长是先去看看那些名牌私立学校,如果感觉不好,或者搞不到学位了再考虑公办学校……
& && &一直,看到那么多人积分入学就为了争个公办学位,我本以为我有户口不用想那么多了,现在给孩子幼儿园的其他家长的做法动摇了,究竟要不要把孩子送去读名牌私立?难道小孩的起跑线从一年级这么早就开始赛跑了吗?大家觉得小学读公办好还是去读名牌私立呢?有必要这么早就考虑到以后高考去了吗?
post_newreply
呵呵。。刚入小学就拿高考来说了,好吧,咱们就说高考吧?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们前期99%都不是在你所说的这些学校读的,都是集中在全市乃至全国其它贫困地区成绩优异的学生,有的升初中更多的是升高中走来这些学校的,他们为什么走过来?因为其它学校的毕业班老师和你说的这些“名校”挂勾的,把一个好生源推荐过来通过考试成功的就能减学费等,老师也受点恩惠,当然你说的这些“名校”除了有奖学金外确实对高考有自己的一套,先不要开心得太早,前提是你得成绩优异,这样你就会分配到重点的班进行重点教育,我朋友的儿子就是上初一的时候过来桥头某名校通过考试进入重点班的,一个年级就1-2个重点班,初期因为他在原来的小学成绩显著,所以被老师推荐过来考试,结果考试通过,顺利进入,是免学费的,自己给伙食费就可,进入重点班后每学期考一次试,成绩继续优秀就继续读重点班,成绩一旦跟不上就被分配到普通班并要交高额的学费,招生老师明说的,普通班是普通教学,全部是跟风和广告过来的孩子,他们成绩本来就差,就是花再多工夫也考不了好成绩的,所以老师也不会努力,反而重点班是全市乃至全国招揽过来的优秀孩子一定有人能考上名牌大学的,所以全靠这些来帮他们打口碑,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莞中比不过X华了吧?一个公立学校靠自有生源和一个私立学校靠外援怎么有可比性呢?如果你孩子不是学习的料那就是浪费钱,陪着重点班来读书。
不是读书的料,在哪读都是蠢材,才幼儿园就谈论高考,是不是太遥远了?你都还不知道你的孩子现在是什么底?给你说个最真实的例子:有一个在长安做财务主管的茂名女人,把儿子送去翰林私校读了6年初高中,结果去年考了480分,考了一个普通的专科,前后花了17万费用.在没高考前,这个女人不知道有多显摆,有多洋气,有多炫耀.总把自己的儿子挂嘴边,读的是名牌私校,高考成绩一出,死人都不如了,这就是女人.
& &&&去年我的女儿也参加了东华初中公办班考试比赛,结果只考了237分,离265分最低录取线还差一大节,后来发现原来是数学考的太不理想只有57分,平时女儿的数学是很好的,后来派位在莞中初中部,上个学期期末考试,全校最高分(满分)科最多的是我女儿.在哪个学校读没关系,但一定要有学习的底子才行.
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如果经济条件好,东华,虎外,宏远肯定是不二选!
公立也不错,毕竟老师不会换来换去,稳定性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私立学校像东华这样,高考成绩是厉害,但是这样追求中国式高考的教育是否真能把孩子培养好?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强烈建议有钱人都将孩子送去私立学校,把公立学校的名额省下来留给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我认为小学阶段最主要的是培养小孩的阅读习惯,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因为爱看书的小孩理解,抽象,概括,记忆能力都超强,也就是有着非常强的学习能力,而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靠家长的监督和引导,不能太指望学校,把小孩扔给学校就万事大吉,关健是家长如何做好自已,所以,小学读什么学校并不重要,有钱的以就近原则,没钱的争取公校,不过小升初开始就要关注择校的问题了
读离家近的学校吧,快乐比成绩更重要。
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像我们完全没有这么方面的顾虑,没钱啊
楼主私办好过公办,因办公办老师没钱挣不闻不问的!私办有钱收非常给力
可以这么说,公立学校对学生,不管好坏一视同仁努力教学,所谓的私立名校只对那一拨挖过来的成绩好学生重点培养,也许考上名牌大学会多些,但论升学率肯定比不上公立。。。。
签到天数: 140 天[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有钱,可以任性一下.
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
个人认为,经济条件好的可以考虑民办,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家长的家庭教育还是非常重要,教师只是辅助作用,民办对孩子抓得紧,作业多,公办相对作业少。我家孩子读的公办
名牌私立是绝对的比一般公办好!但是一年要几万的学费!6年下来是不少钱啊!经济可以的再考虑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名牌私立学费确实太贵了,一般家庭很难承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钱就去人性一把吧,没钱,啥都别考虑了
追求不要太高的,上个中上等的公立学校就行了。
实在是想折腾,那就去东华、虎外、这些学校呗
莞中比不上东华?
让全社会的家长和学生自由选择,看看他们选择莞中还是东华?!
学校是有历史渊源、需要底蕴和气质的,东华有吗?!除了每年多考几个北大清华,其他层次(一本、二本)的实力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立学校转公立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