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一家四川医疗器械协会公司

当前位置:
外来人进军医疗器械:子公司一家巨损一家被售
宏达高科主营经编行业,自2010年以来进军医疗器械领域,先后收购了深圳威尔德与上海佰金,但两者均表现不佳。
  不会撤出业  根据宏达高科最新出炉的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宏达高科第一季度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7%。马强强称这主要是公司上年同期减持海宁皮城股票700万股,而本期无此类大额投资收益。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尽管2015年年报显示,宏达高科对威尔德计提了1412.10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但在谈到威尔德的未来时,宏达方面依然表现得很乐观。  马强强表示,通过推出新产品、拓宽销售渠道,2016年全年威尔德有望扭亏为盈,同时还会加大研发和销售的投入,加快威尔德在深圳南山区研发中心的建设,引进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团队,对产品进行升级与拓展。  &一是对现有超声诊断设备进一步升级和系列化,其次是将超声技术应用于其他器械领域,开发出广泛适用家庭、美容院等其他领域应用的产品。并且公司为威尔德的发展早已募集了专项资金,因此公司整体业绩对威尔德的资金和人力将不会产生影响。&马强强认为。  2011年,宏达高科还以9800万元收购了上海佰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0%股权。然而,短短两年后,宏达高科在2013年7月又将上海佰金以8000万元的价格&八折&转卖给了佰金老东家金向阳。  宏达高科披露两年间共实现投资收益1800万元,所以基本上是收回了前期成本。然而,此次公告显示,金向阳至今仍有1404.10万元款项未付,宏达高科已对其计提了100%坏账准备,并已提起诉讼。  尽管威尔德业绩下滑,上海佰金的投资也难称成功,宏达高科依然将继续它的&医疗梦&。马强强表示,宏达将以威尔德为着力点,利用威尔德在超声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横向或纵向拓展,同时也会适时考虑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外延式扩张,目前没有撤出医疗器械业的计划。  市场火热吸引资本目光  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呈现一片火热之势。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健康产业蓝皮书(2015版)》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量从1284亿元增长到了2760亿元。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对记者表示,国内医药器械市场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医院医疗器械,每年的市场增长大概在80%左右,另一个是器械,涨幅可能还要超过前者。  史立臣透露,这两年市场的飞快发展首先源于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一些县级医院、乡镇医院也开始大量采购中高端医疗器械,其次是此前的产品进行了更新换代。  然而,业内公司的业绩却并非全线飘红。截至今年3月23日的数据显示,申万医疗器械板块中有9家营业利润同比下降,其中九安医疗下降752.37%,博晖创新下降67%,千山药机下降60%,和佳股份下降49%。而近日最受人关注的事件,莫过于医药巨头东阿阿胶转让其医疗器械子公司,放弃这一领域。  对于部分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史立臣认为,由于现在医疗器械行业实行集中招标,价格会有下降,但是数量上去了,在现今市场情况下,少数出现亏损的企业纯属经营不善。  但国内企业本身也存在短板,据了解,一方面是大量行业内公司利润下降,甚至放弃相关业务;另一方面是外界投资热度不断升温。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上三大外企通用电气、西门子与飞利浦占据了近九成市场。史立臣认为,关键还在于核心技术还没有跟上,但他也对国内企业的前景表示乐观,&现在情况已经好了很多,大概五年后会有明显改观。&
责任编辑:Finn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医疗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医疗器械器械研发器械销售猎头职位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西安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半年内47起并购 医疗器械投资为何火火火(图)
  1月27日晚间,中恒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梧州制药将入股以色列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而在此前一天的1月26日,跨国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刚刚宣布完成对柯惠医疗的并购;也是在这一天,白云山联手西门子进军医疗器械。纵观刚过去的2014年,医疗器械的投资热度继续狂升,而且还没有降温的迹象。
  对此,医疗投资机构维梧生技的合伙人赵晋向南都记者分析认为,相较于医疗服务板块投资观望多而操作少,P E对医疗器械持续看好,可谓大刀阔斧。这主要是因为服务板块受到政策影响大,且公立体系很多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医疗支付也是一个大问题。相比之下医疗器械属于硬需求,老龄化和慢病高发增加医疗器械需求的趋势是肯定的,符合P E快速做大规模的定位,且投资回报期比医疗服务板块短,退出通道成熟,赴海外上市和被收购是主要途径。
  半年出现47起并购
  去年以来,接连出台的给力政策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带来了足够的“政策红利”。去年2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出台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办理。到了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并着手制定优秀产品目录,旨在选出一批符合临床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国产医疗设备,而且数字化X线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种基本医疗设备成为第一批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品目。
  因此有投资人戏称,2014年是“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年”,国家对行业诸多鼓励措施出台,很多上市公司因此获得利好,他们被无数投资者关注,在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同时推动企业间的并购。据悉,仅在2014年上半年涉及中药领域的并购案有10起,制药领域的并购案有22起,西药领域的有37起,而医疗保健设备和技术领域就有47起。
  弘晖资本创始人王晖将这些医疗器械平台型企业的并购逻辑剖析为四大因素:首先,医疗器械产品天花板低,企业后期需要扩充产品线;其次,企业上市之后拥有很多现金;再者,一二级市场估值溢价推动上市公司进行外延并购;最后,小公司在早期跨界难、壮大难、上市难,有被收购的意愿,而移动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强大影响开始显现,医疗行业的高门槛导致行业割据,各种模式百花齐放,商业模式的转换要以患者就医流程为中心,有资源、有经验的少数企业才能胜出。
  中低端市场两大热点
  跨国医疗巨头的收购需求刺激P E投资本土医疗器械公司,看好中低端市场。因为老龄化浪潮到来,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增长是肯定的。但中国医保在进口产品上的保障不足,很多产品比如植入性器械、进口仪器等要自费,为此中低端产品有一定的机会。加上中国政府对基层医疗设施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公司开始看好为基层服务提供低端医疗器械的机会。
  有深圳迈瑞的高层对南都记者表示,“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中,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相比较来说,高端市场基本被外资垄断;中端市场则由外资、中资混战;低端基本都是本土公司,通过价格优势走量。因此,外资方面已出现收购收购本土项目的趋势,这一方面出于创新能力考虑需要研发能力和产品的输入,另一方面则结合中低端跑量的优势有多层品牌运营的考虑。具体来说投资核心的两个考虑因素是支付能力以及创新产品。”
  外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忽视这块市场,但近些年也开始逐渐改观,比如这几年最有名的收购案例—美敦力以大约8.16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康辉控股,以及买入先健科技19%的股权,借以快速布局中国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无疑,未来这种趋势还会持续。
  跨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收购除了针对中国市场,还有布局海外中低端市场的考虑。比如,美国的医疗成本逐年走高,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中低端价位的产品有一定市场。而中国本土品牌没有海外拓展的能力,也缺乏品牌影响力。为此,外资将其收入囊中后加以包装和营销,有助于其在海外中低端市场上打开局面。这也是PE投资布局的一个考虑,即所收购的产品在海外有需求。
  另外一个因素则是创新产品。老龄化带来对微创以及人造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增加,这可能成为未来两大投资热点。医保资金池紧张,国家对医药分开的政策加快,这些都给医院生存带来压力。未来医院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保证资金合理运用,病床周转率会是其中重要指标。而要控制成本,微创手术会越来越普及,推动技术发展的需求很大,会成为未来投资的热门领域。同时,老龄化必然带来人造器械尤其是植入式设备的需求增加,尤其在骨科、心血管方面需求旺盛,这会成为PE追逐的方向。
  四大板块最被看好
  目前投资者看好的医疗器械板块包括体外诊断、影像行业、口腔市场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产品。“体外诊断是医院服务收入的主要来源,门诊医生需求大,加上医疗整体费用控制,诊断收入比药物收入空间大。”前述迈瑞高管对南都记者透露。
  据了解,影像行业目前国内技术成熟,而且是诊断服务必需的,单笔收费高,单笔营销金额更大,利于渠道铺展,加上国家卫计委提倡医疗设备国产化以及基层铺设带来5年左右的快速发展期。影像产品可投资中低端影像设备,如超声、D R、低端C T、永磁、低端超导等。还有一些自身定位清晰,性价比较高,或者差异化竞争产品,如康达医疗等。
  此外,口腔市场是目前医疗领域从医生到机构的民营化程度最高的,近年来,我国口腔市场增长迅速,口腔治疗和护理市场快速增长,口腔器械占比更大。因此,种植牙相关(包括骨粉)、口腔整形等产品和医疗是投资者可关注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领域外,可穿戴医疗设备虽然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这两年也成为投资的热门之一。
  南都记者 侯睿之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11084条
评论144159条
评论111223条
评论96385条
评论86055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苏)-非经营性-号 苏ICP备号-1本网站所涉及的产品图片及信息,仅为方便客户参考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通知三德医疗删除。
友情链接:解读:嘉事堂拟收购23家医疗器械公司|起复|股权_凤凰财经
解读:嘉事堂拟收购23家医疗器械公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证网讯 嘉事堂(月10日晚间发布对外投资公告,一口气收购了23家馨顺和、嘉事杰博、嘉意国际、重庆臻跃等数十家公司,总作价约2.5亿元。公司拟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收购上述股权并取得控股权,公司股票自9月11日开市起复牌。
中证网讯 (月10日晚间发布对外投资公告,一口气收购了23家馨顺和、嘉事杰博、嘉意国际、重庆臻跃等数十家公司,总作价约2.5亿元。公司拟以公开发行可转换券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收购上述股权并取得控股权,公司股票自9月11日开市起复牌。公告称,拟收购张斌、沈珍所拥有并实际控制的四川馨顺和贸易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41%的股权,控股子公司嘉事吉健拟收购上述3家公司10%股权。拟收购吕文杰、姚海、吕有来所拥有并实际控制的浙江嘉事杰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41%的股权;控股子公司嘉事明伦拟收购上述4家公司10%的股权。拟收购宣洁伟、李繁华所拥有并实际控制的上海嘉意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41%的股权;控股子公司嘉事明伦拟收购上述9家公司10%的股权。拟收购余辉、谢添所拥有并实际控制的重庆臻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41%的股权;控股子公司嘉事明伦拟收购上述7家公司10%的股权。此次收购的公司都是雅培、圣犹达、麦瑞通、强生、波科、微创等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心内科产品和外科及骨科产品的经销商,公司利润来源于所经销产品的进销差价。上述公司的目标客户遍布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医院。嘉事堂表示,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继续完善在心内科高值耗材领域的全国布局,有利于发挥标的公司与本公司的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公司在四川、重庆、浙江多地的影响力,开拓新客户、新业务,对公司整体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此次公司并购的标的仍然是以代理心内科高端器械和耗材为主业。从2011年开始,公司经过四次并购,已掌握了丰富的心内科器械和耗材的产品及网络资源,逐步奠定其细分市场龙头地位。围绕此前并购的器械分销网络,公司已开始逐步搭建标准化的省级分销平台,其中北京、广州、安徽及上海等地已初具规模。而此次公司收购西南地区及东部沿海的医疗器械公司,加速在心内科高值耗材领域的全国布局。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