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高考了英语成绩一般般的英文,阅读能力差,请问最后几个月想突击该怎么学?

英语是否应作为高考必考科目的调查问卷
&&就在文理分科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同样是和高中学习紧密相关,也是高考又一大争论的问题――高科科目中英语是否应作为高考必考科目又成为了热议的焦点。为了广泛集中大家的意见,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一下的问卷。谢谢合作!
英语是否应作为高考必考科目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从儿时到现在,您一直在跟英语打交道,当初是什么理由让您选择英语?谈到英语您首先想到什么呢?在现行的3+X模式中,英语、语文和数学并列在同等神圣的地位。现在却有人提出把英语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这让外界掀起了千层浪,看法也是众说纷纭呀。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播者,特别是英语老师们肯定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建议。下面的问题就请老师谈谈您的想法吧!谢谢合作!
英语是否应作为高考必考科目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提起英语,您一定觉得很熟悉了,英语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在初中或高中甚至大学时,或许您曾经为学英语而感到苦恼,或许您把英语当成一种乐趣。现在有人提出把英语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你一定有话想说吧!那么请您协助完成以下的调查问卷!谢谢合作!
同意英语为高考必考科目的理由
米乐:罢考英语使不得!现在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考试不考的知识很多人都不去学。如果高考真不考英语的话,我相信很多人就不会去碰英语。从眼前利益来看,很多人确实用不上英语,可随着全球一体化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英语的利用率会越来越高,到那时,如果你没有过硬的英语能力,还怎么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呢?
浅浅心事:如果平时用不到的知识就不学不考的话,很多复杂的数理化知识也很少用到,是不是也可以不考了?学知识不能太功利了,所谓艺多不压身嘛,多学一门外语有什么不好的呢?大家说了那么多高考考英语的弊端,可毕竟高考造就了无数的英语人才,对任何事情咱都别太苛刻嘛!
转圈也疯狂:不是做什么事情都得用兴趣说话的。在今天,世界上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超过70个,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加。另外,在100多个国家,英语都被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咱们高考考英语正是和国际接轨呀,你不乐意也得乐意!
金质勋章:英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呀!将英语作为高考必考项目,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就算你以后不从事专业的英语方面的工作,有一些英语知识,对自己的专业也是有帮助的,比如看一些本专业的英文书籍,比如用英文和外国专业人才进行交流,这不都是大展你英语身手的地方吗?
熊猫不烧香:学一门外语还是挺有用的,想要拥有国际化视野、与国际接轨,就必须能和国际人士正常交流。我想大家肯定有见着外国人想说话却又说不出来的尴尬场景吧,也肯定会羡慕那些说起外语如放炮的人吧,羡慕他们干吗?自己也学着说呗!高考考外语,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学习外语的条件,好好利用起来,学好英语并不难呀!
婧观其变: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高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实在在的升学门槛,它让我们必须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功,也是一种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这样就算我们以后不学英语,改学其它的外语,这些学习的基本原理都应该是通用的。
历史学过这句话吧 叫做师夷长技以制夷。 就是学历别人的长处来使自己变得强大,你都不懂人家的语言,你怎么学呢?哑语。。肢体语言。。眼神交流。。 欧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最先进的技术都掌握在他们手里,英语是他们用的最广泛的语言,我们要学过来啊。这是我们接近他们的语言工具。 还有,世界越来越小了,要想发展提高自己,就要通晓大家都会的语言。比如你想去剑桥,去哈弗,去牛津,不会英文怎么行。
――我为教育规划纲要建言――
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这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据1986年的统计,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近4亿,差不多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讲英语。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人都讲英语。世界上约有20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共计约有8亿人。也就是说,世界上差不多每五个人中有一个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若加了世界各国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人数,懂英语的人就更多了。&& & 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世界上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文写或用英文写地址的。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有60%是用英语进行的。国际上的资料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发表的。绝大部分的国际会议是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它也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总之,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英语是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精通外语的专门人才,以加速我国“四化”进程,使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因此,学好英语对实现上述目标具有重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需要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中国在近几十年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快。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在很多技术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我们不可能单靠自己搞研究,必须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而学习的必要前提便是要掌握世界通用技术交流语言,我们的工具-英语。就计算机程序开发为例:虽然目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已经有中文版,但要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程序还是用英语编写的。高新技术资料大部分都是以英语编写。印度虽然在很多方面的发展比不上中国,但印度的软件开发业却比中国发达很多。造成这种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印度程序员普遍英语应用水平比中国程序员高。与世界各国合作需要英语我们在学习别人先进技术,经验的同时,也需要与世界各国展开各种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作。如果不懂英语,便无法与合作方沟通交流,也更谈不上合作了。譬如某公司开发了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产品,如果能打开国际市场,前途将是一片光明。但偏偏公司人员不懂英语,无法很好地与国外客户沟通,无法将产品的优良性能展示出来,这将是一个惨重的损失。
反对英语作为高考必考科目的理由
昨日中午在央视12台看一节目,《大家看法》,主题是是否取消英语作为高考必考科目,节目现场的人分为两派,争论很激烈,虽然在次之前,我们私下里也讨论过这个话题,但放在电视里公开的讨论,且有政协委员、学生、家长及知名专家学者,我想还是第一次。& & &争论分为两派,很激烈,有赞成有反对,其人数应该是各占一半吧,我的观点是应该取消。和大家的观点一样,英语对我们在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用处不是很大,但将之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那学生不管喜欢与否,都得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尤其是对于不喜欢英语的人来说,花的时间不少,而效果却很差,同时影响了其他科目的学习。&& & 英语是一门工具,如同驾驶一样,掌握当然好,但没必要作为一门必须的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物理、地理、天文、社交、历史等等,有理有文,每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你在某一方面刻苦专研,一定能有所成就,如全部都要去学,请问一个人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我们虽然提倡综合素质,但不是综合技能。&& & 记得当年高考,我们一位同学,数理化那是相当不错,但英语却总不及格,高考时因英语成绩的下拉导致总体成绩下滑,进而进了一所普通院校,他曾经告诉过我,他的理想是考复旦大学的物理专业,结果就因为英语而未能实现梦想。我多年以后还在想,如果合理的升学制度,满足了他的升学,也许他将来在物理领域有一翻建树。&& & 说这么多,我并不是反对学习英语,而是反对把英语和高考挂钩。我国的教育制度说真的有很多弊端,太需要改进了,多年以来有很多人呼吁改进,但却始终不见国家政策变化,何其悲哀?&& & 英语学好了当然用处大,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作为一门工具,英语不隶属于基础学科,为什么教育部门要如此?试想一下,我们有多少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英语?& & &发表此篇日记,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院士建议高考取消英语& 拔高英语地位是浪费教育资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陈懿、王德滋、陈洪渊、胡宏纹等5位院士联名上书建议高考改革将英语剔除出最后考试的想法,也得到江苏省内外名校的支持。大家认为:英语是一种工具,尽管重要但相对于语文、物理、化学等学科,其重要性要小得多。可事实上,英语目前已经成了中学与大学的“轴心”。“早就应该将英语从高考中剔除出来,但不是不学,可以在中学实行英语考级,像现在的大学四六级一样,无需将英语纳入高考当中
将英语纳入高考是一种失败!”南大化院的贾书记称。      河海大学的一位院长也称:英现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正在淡化,将来有可能取消,中学可以测试,但不能太难,只要达到日常口语训练水平即可。将英语纳入最后高考,是不科学的表现,也不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甚至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现在的大中小学生,将时间花在英语上的实在太多,而最后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
为理性认知“全民英语热”而欢呼
在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不少关于教育的提案和建议。实话实说,有的纯粹是脱离实际或哗众取宠的。像某位大学校长在前年的“两会”上提议取消高考,就属于“天籁之音”。而今年我终于听到了针对当前中国教育问题的比较能解决或缓解教育矛盾的意见:一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中国教育功利化达到了极致,为缓解这种状况,建议将高考报名放到社区,禁止宣传各中学高考上线和录取情况。这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但不失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效措施;二是全国政协常委、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向两会提交了一份关于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语的提案,并且已经争取到30个委员的签名支持。
关于高考取消必考英语的建议具有解放广大青年学子的重大现实意义,同时更具有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意义。
多少大中小学生为了这一要命的洋文,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花费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熬尽了脑髓与精血好不容易考过了高考、考过了四级、六级,而“过了”以后呢,到了工作岗位以后呢,绝大多数人就跟这曾经爱恨交织过、“死缠烂打”过、“如胶似漆”过、“相拥而眠”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过的低层次“darling”永远地“bay”了!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考试是不是最不人道的“烤死”?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交际语言,它有特定的功能和意义,国家可以鼓励有爱好、有志趣、有需要的青年人、公民选学外国语,并为这样的学习提供条件。但确实不应该作为国家“强制”的必修课程而要求“人人过关”。这种“强制”造成了人力、物力、精力的极大浪费和损失。因为缺乏语言环境的外国语的学习是很多人不可逾越的障碍,严重阻碍了仅因英语学习不过关而无法继续深造的的青年成长成才的道路!
&& &&& 王新陆先生谈到取消英语作为高考必考科目时说:“大学里特别是一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专业,大量时间浪费在外语学习上。你可以看一看前几年中国培养的那些大学生,现在还有没有10%的人在使用外语?如果你致力于对外交流,你可以去考托福、雅思。培养人关键要人性化、多元化,要因材施教。”王新陆认为,大学招生应该主要是看学生究竟有没有可造之处,从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多学生是偏才,“但很多人就是因为外语这一点,妨碍了很多方面的天才和发展,比方说中医、美术、古代汉语等等。”据了解,这已是王新陆第三次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取消“英语一刀切”了。前两次他对教育部提案的答复是“极不满意”,今年他已经征求到30个委员的签名,并想获得更大范围的支持。“我们的教育制度不能网开一面让这些偏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吗?非得去一刀切?我认为在人才培养这一点上,教育部不懂教育。”在今年的提案中,王新陆建议,有关单位应从国家发展需要、从人才的才能、兴趣等方面出发,研究制定有关制度和培养战略,不搞“英语一刀切”,允许考生根据情况自行选择外语或古汉语考试,赋予两者同等地位。
&&&&&&&&&&&&& & (以上王新陆先生的谈话资料来自“网易”)
&而对这一点,疯狂英语创始人,著名英语教师李阳先生立即在他的博客发文章“举双手赞成取消英语高考!”
& & 下面的文字转自李阳先生的博文:
& & 虽然我教授英语的,但我举双手赞成取消英语高考!
& & 这虽然听起来有点疯狂,但请听我详细解释:
& & 一、中国人学英语几乎是无用功!凡是英语好的,几乎都不是学校教的!
& & 二、通过取消英语高考,彻底打击英语的嚣张气焰,让全国人民回归理性的思考!别再幼儿园教英语了,别再把英语神话了!
& & 三、全民回归汉语,回归阅读,回归数学!
& & 四、把英语教学出版物减少到最低!几乎所有的出版设都是靠出版英语书而获得盈利的,这导致了大量的纸张和各种资源浪费!
& & 五、把英语教学彻底交给民间机构和自己的选择!愿意学英语的,就去自己花钱学英语!
& & 六、就算全民不学英语,社会照样发展,国际交流照样进行!因为该学的、愿意学的、喜欢学的,他们一定会去学,而且可以学得很好!有这些人才做好翻译就足够了!
取消英语高考,这将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活动!
& & 我坚决支持!
&精彩评论一:
英语对于我来说也算是个头痛的事,我的英语并不好。英语这个东西我觉得不一定要学,我们要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就非得学习英语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把汉语变为世界语言吗?&&&
再加上现在我们学的英语有用吗?至少我认识从初中到高中的英语是没用的,就学校里的学的能让一个人一口流利的英语吗?我从来没有发现,只知道考试能考出高分。六年的时间有些人只能说几个简单的单词,我们学会说中文用了多久,三四岁的小孩应该可以和我们对话了吧!可我们学了六年的英语只学到了皮毛。&&
我们现在只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我觉得英语从一开始学就要定为选修。
&精彩评论二:
我都大学毕业10多年啦,到现在还没用上英语哩,今天用上了,那就是教我儿子学英语。在等20年,我儿子再教我孙子学英语,世世代代无穷尽也,这样咱们的英语就不白学了。&&
精彩评论三:
李阳老师分析的很有道理,李阳老师对接触的全国英语乃至国际英语教育现实状况了解最多最深刻,很切实际。& & 英语提得太高给人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浪费,是该给人们解压一下的时候了,该学的、愿意学的、喜欢学的就学,语言是工具,需要它的自然努力去学,就算全民不学英语,社会照样发展,国际交流照样进行。就像舞蹈,歌唱或画画那样,想学的需要学的或业余的自然就去学了,自己主动效果多好,并且到培训单位的非常专业的老师那里学到最扎实的技巧,学“一”是“一”,学“二”是“二”,成才也快,这样反而不是搞得更好?就象经济规律一样,自然流动发展的好效果。& & 主要是英语给很多学生造成的负担和压力太大的,因为很多学校英语的现实教学与学生英语的实际掌握和和实际应用真是相差太大了,叫苦连篇,很多学校很多学生的条件真的跟不上英语技能的掌握。8亿人在农村,学生又穷,向外社会民办力量求助,又上不起培训班,买不起高级课外教材及录音制品。&& 而像学舞蹈,歌唱或画画没有什么叫苦的,因为训练的方式不一样,想学的不仅自愿舍得投资,还非常卖力自愿学,这就非常符合正常的及快速成才的规律。而不想学不必要学或暂时不许要学就不必浪费时间精力,省出很多金钱给需要的。
我们这一些70年代出生的留学生,可以说是英语教学的受益着,但是,回想起来,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不成正比。所以,建议还英语以本来面目。英语本身就像会开车、会上网一样,本来就是技能,不应该是高考必须考的内容。
首先,从英语的教学和实际应用来说,中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除了单词是实用的,英语句子、英语用法可以说和现在国外实用的相差很大。编写的教学大纲和当今英美教学水平相差更大。
&再说师资力量,现在,从小学到高中英语担任英语教学的老师,几乎没有海外生活的经历,这些老师同样也是向那些从来没有踏出过国门的老师那里学到的,都是听教学带学来的蹩脚英语。所以,外国人说我们说的是中国式英语。
&再有,将本来很实用的语言变成了文字游戏,浪费了学生本来就非常宝贵的青春时光。这样的英语水平考试将多少有才能的学生挡在大门口,从高考、研究生、到出国。在国内英语好的真能和外国人交谈吗?答案是“未必”。因为学的英语是中国人书本的中国式英语。
&给孩子减负吧,让学生少一本负担,去过海外的人都有这样体会,英语,什么时候学都不晚,就是40岁到了美国,用不了半年,他英语的运用能力比现在大学教授的英语说的强很多。别把本来像开车一样简单的“雕虫小技”作为神秘的理论来误人子弟了!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初期,英语确实改变了一代人,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加速了社会进步,但是,现阶段,随着社会进步,英语已经没有神秘感了,英语已经普及到人人可以学习的工具,作为生活工具的年代,应该还英语本来面目。
也许有专家说,英语可以帮助学生改变思维模式,其实,现在改变人们思维模式的远不是英语,而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有比英语更先进的思维模式,取消英语考试并不是不学英语,而是抛弃目前落后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学校让孩子们学学更多生存的能力。&
民族教育的进步可以唤起民族的真正崛起
“英语热”与文化身份焦虑(转)(作者 何世健)
发表于: 0:00:00
提要:“英语热”近二十几年来在中国持续升温,引起了对英语定位的关注,而对英语定位的模糊立场又引发了对中国民族文化身份的焦虑。本文从文化分析和批评的角度提出了英语的法律地位和中国人的语言选择权问题,指出了“英语热”引发的汉语使用与发展问题以及中国文化身份认同矛盾,对“英语热”的条件和利弊做了一些推测。&&&& &
一 、英语在中国究竟应具有什么地位 ?
&& & 英语是我国普通教育的三门基础课之一,是跟母语中文和数学一起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对于学业的深造,英语无疑具有敲门砖或拦路虎的作用,至于留学、就业、晋升等无一例外地对英语有严格的要求。有报道引述我国现在校学生加上社会人员,学习英语的人数达三亿五千万。①& 有一种调侃的说法很说明问题,即判断一个当今的中国人是否生活在21世纪的潮流之中有三个标准:英语、电脑、驾车。如果用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来看,以这三项标准来界定中国人的时代特征并非离谱。需要补充的是,驾车可在几个月学会,电脑可一年半载上手,唯独英语不同,学了许多年依然不能掌握的人比比皆是。原因何在?学来考试,没有使用环境。深究下来,只有一条路可走:扩大英语的使用范围。怎么扩大法?一是增加英语在中国的使用场合,一是在汉语中多插入英语词汇。如,2004年夏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华人物理学家大会规定只允许使用英语,由此引发一场文化身份认同的争论。② “双语教育”、“双母语教育”、“双语人”、“全球人”的提法已经成为国内精英最时髦的口头禅。国内某些特殊的场合使用英语,一般人可选择不参与,但是在大众传媒的汉语中穿插英语就难倒大批有严重英语障碍的人,从而引发对民族文化身份的焦虑。等待他们的是否是歧视和边缘化?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语言学家的视野,应当引起文化研究者和法律界人士的共同关注。
官方对外国语的政策历来局限于教育部门的教学安排,而教育部门只不过根据当时政治和经济发展需要对语种、教学量和教学目标进行指导。缺乏长远眼光和法律依据,带有随意性是外语教育规划的一大遗憾。然而,教育部门并不对国家的语言政策负责,要制定一种语言教育的长远规划首先必须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解决这门语言的地位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明确英语在我国的地位。名不正则言不顺,英语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语言教育中的地位模糊不清,必然导致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文化身份焦虑。从高考必考的三门基础科目之一来衡量,英语跟汉语在名分上的地位几乎相当(当然,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仍不能跟汉语相比)。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四、六级证书的要求来看,英语关涉人的就业权利。从富裕家庭的子女出国留学,特别是低龄出国留学的情况来看,汉语作为母语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地位有所下降。有一份杂志报道了一例中国人学英语的最新方法: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父母尝试从孩子婴幼儿时期开始就由父母中至少一方只跟孩子讲英语,称为“双语养育”(bilingual parenting)。③ 这里的问题是孩子大了,思想感情和内容的交流变得广泛而复杂,相应的双语环境在国内难以为继,要么出国,要么在国内寻求更多的英语教育和使用环境。有需求必有回应,幼教界和以基础教育为卖点的房地产商就以“双母语教育”的宣传来强调对儿童英语学习的重视。什么是“双母语”?不妨先看看朗曼语言学词典对母语的定义:“在家里习得的第一语言”……“在多语制集团中,如果一个儿童从主要使用某种语言到逐渐变成主要使用另一种语言(如由于学校教学语言的影响),第一语言可以指这个儿童觉得使用起来最顺手的那一种语言。第一语言也常用来指本族语。”④可见,目前国内幼教界谈的英汉“双母语”教育有一相情愿的成分,也有商业炒作的成分。即便是标榜双语教育的中英文幼儿园和外国语学校,也就是多请一些在其母国属于非专业背景的外教,多上一些英语课。因为幼儿和儿童阶段,语言交流的内容相对简单,对师资和教材的要求都不高,往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发展,办双语学校就难了,连香港的有些英文学校,由于学生的英文理解力参差不齐,教师也不得不用英汉语夹杂授课,被指为“挂羊头,买狗肉”。按理说,像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英语和法语)、英国的威尔士(英语和威尔士语)和中国西藏这样的地区才是标准的双语地区,双语现象是有相应的双语社会环境做依托,有立法为根据。对于中国人而言,像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样广泛使用英语,甚至像在欧洲国家民间那样使用英语都是不可能的。首先,中国不是前英美殖民地,汉语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影响自成一极。其次,中国不像某些欧洲国家,本身语言跟英语有亲缘关系,又实行发达国家之间的一体化开放,而人口和国土规模较小,英语使用的普及成为自然现实。再者,中国在民族构成方面,汉族占绝对数量优势,不可能出现多民族选用外来语为共同语的愿望。我国关于语言使用的法律性文件只涉及到汉语和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权、普通话的使用与推广、汉字的简化与拼音等问题,从来没有提到过英语的使用和地位问题,包括英语在内的外国语在我国没有法定地位。从目前的官方定位来看,英语只是一门外国语,充其量是一门被使用得最广泛的外国语。可是,从教育、就业、专业职称甚至公务员资格等方面对英语的要求看,从公共场所、交通及建筑标识来看,英语在我国的地位显然不是仅凭外国语的定义所能解释的。为了反映现实,最好将英语界定为外国语兼国际语。外国语的提法表明它是某些外国民族的母语;国际语的提法显示英语已经超越了一般民族语言的概念,为世界不同民族在许多场合中广泛使用,在这一层意义上,英语输出国未必能完全有效控制英语在其他地区的演变。只有承认英语的国际语地位才能为地方政府倡导的市民普及英语运动找到法律依据和法律限制,对不使用英语的人士的权利加以保护,尽量消除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迷惘和对英语地位认识的混乱。因为我们明白汉语目前尚不能像英语那样兼有国际语的地位,我们不可能自立于全球化之外,不可能逃避对英语的使用,那么,还不如从法律上赋予英语比现在更明确的地位,让大家明白哪些场合应该使用英语,哪些场合不必使用英语,哪些场合不能使用英语,不使用英语的人士应该有哪些权利,这样就把普及英语的运动置于法治与语言人权的背景之下。
目前国内的“英语热”正在对文化认同和文化心理产生冲击,一方面英语词汇直接进入汉语,特别是互联网上网民的语言,同时,英语本身几乎成了进入新兴精英阶层的一张通行证。另一方面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受过教育的青年人中有以极端民族主义言行著称的“愤青”,他们对9.11事件的反应,对日本的态度,对某些明星行为和跨国广告的民族主义解读等,都表现为另外一种文化精神取向,这一切同“英语热”一起构成了文化的精神分裂。
姚小麦:苍天呀!不学英语难道就生存不了吗?如果我实在对语言没兴趣,却非要我削尖脑袋提高英语成绩,这不是太残忍了吗?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人不会英语,不照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吗?干吗非得让我这样的“英语弱智”一条道走到黑呢?
中国要打开国门,和世界经济融合,要学习外国先进科技,要走向世界,就要发生语言文字的交流,首要的就要学习除汉语言外世界使用最多的英语,这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事情很清楚,如果不开放、不学习、不交流,中国人当中的绝大多数是没有必要学英语的。事情也就很清楚,学习英语本身并不是目的,不是要将我们的母语改变为英语,中国成为美英的附庸,而是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英语本身并不能富国强兵,还是要现代科技和工业才能增强国力;同样的道理,只是用低附加值产品和人家交换也换不了几个钱,只有有了自己的高科技产品才能赚取高附加值。这用得着全民普及高水平的英语知识吗?
看到我们的青年,特别是在中学阶段,花了近一半甚至一半多的时间去死啃一种外语,不就是为了明知学不好,但又不得不去应付的高考吗?青春年华,正是学科技,长见识的黄金时段,如此浪费,令人心疼!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的死记硬背,比背八股还糟糕。如果更将英语作为高考科目三基础之一,不知更要将我们的青少年导向何处?不仅糟蹋了人才,还会造成民族精神的失落。
&& & 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母语是汉语,学好母语是我们的本分,没有必要用高考指挥棒将一种外语提高到和母语等同的地位,全民普及英语是错误的导向。说得重一点,这是殖民社会的特征。美国的高考必考汉语吗?日本的高考必考汉语吗?都没有!更没有作为三基础之一了。我认为,即使到了若干年后,中国又走到世界前列了的时候(如果高考指挥棒仍然鞭打着大家硬要以两文一数作基础,我就有些悲观了),美国佬、俄国熊和小日本也不会在它们的高考基础科目中加上汉语(如果那时还高考的话)!这里也有一个思维的误区:“重要”是相对而言的,“重要”并不就等于“基础”。即使从对外交流和商贸往来,学习先进科技来说,需要较高层次的英语人才必然是少数(今后更是如此),就象有的网友说的那样,用大多数人为少数人陪读,值得吗?
&& &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电子翻译机已不是遥远的未来。到那时,手持手机大小的装置,就能做到汉英对译,英日对译,俄日对译……,还用得着那么多精通英语的导游吗?即使在因特网上,现在也正在研究一种中间交换语言,网上各语种信息都先交换成中间语言,再自动译成浏览者的母语,那时,网上的网页翻译服务也就无用武之地了。所以,即使英语目前的地位也是暂时的,而科学和技术,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才是永久的。我们培养人才难道不去考虑长久和未来吗?
&& & 在当前,由于国门的开放中外人员交流越来越频繁,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的日渐增多。但我们不是看到报道说,某旅游区卖冰棍的老太婆也会冲着外国佬说上几句English吗?我国东北毗邻俄罗斯,边境居民不是很多都能用较流利的俄语推销他们的商品吗?看来,只要需要,只要有适当的语言环境,一种语言的熟悉和掌握是自然而然的事。
建议将高考英语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
我国改革开放后,更急需培养大量熟悉外语的人才,国家重视外语教育是正确的。现在出现了疯狂学英语的热潮,这与出国,就业,评职称和升学必考英语密切相关。现在都讲高学历,升大学是人生大事。升了大学才可能成大才,才可能就好业和创大业,或出国,或评高级职称,或当大官也都要讲学历。&& 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高考必考英语,那个敢不学?有关部门规定,不但初中以上所有学生必修英语,从2001年起,还要求在有条件的城市中普及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既然英语是高考和研究生入考试必考科目,无条件的城市和农村小学也要创造条件普及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学校不教学英语要吃大亏,将来对不起学生和家长呀。早学总比迟学好,多学总比少学强,于是幼儿园也在搞双语教学。由于缺语言环境,学英语难,学了不用巩固难,只有靠多化时间多化精力,多化钱多补课。学英语热过了学母语,学英文字母热过了学汉字。幼儿园学英文无人批(拼音文字先进嘛),学识汉字却有人斥,理由是反对“幼儿教育成人化”(谁让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嘛)。&& 高考必考英语,那个敢不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在“义务”普及英语教育。真的有必要全民人人学英语吗?不!社会有分工,专业多不同,人才多层次,学生有差异。但外语教学却搞“一刀切”:升大学必考,中小学“逼”修!什么以人为本,什么因材施教,什么社会需要多样化,什么科学分工,都不必考虑,凡是学生都要学会将来能说英语。学不好英语,一升不了重点中学,二上不了大学!因此非学不可。化了心血费了钱,结果派不上用场,也没关系,大多数人本来就可能是备而不用,有备无患嘛。&& 决策部门应该认真研究研究了。现代社会尤其要靠科学分工,有许多专业和工作与会不会英语关系并不大,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的。科目要合理要求,因材施教,科学设课。对英语教学不该“一刀切”。首先,高考招生时把英语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这样才可能改中学英语为选修课,小学选修英语从五年级开始。学英语由学生根据自已实际和需要自愿选修.& && 这样既有利于小学生学好母语,多学点自然科学,学做小能人和从小学做好人,又有利于减轻一点学习负担。
“罢考”英语,可行吗?
 至少从我们上初中开始,语数外就是每一次考试的“铁三角”,学语文能培养母语的运用能力,学数学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外语能培养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不管读文或是读理,他们都是必考科目。我们似乎从来都不曾考虑过要撼动这铁三角尤其是英语的绝对优势地位,但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提交了一份关于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语的提案,并且有30个委员签名支持。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关于高考要不要考英语的争论迅速火爆起来。
  勿球狂:我强烈建议高考不考英语,很多人连自己的母语都还没用利索呢,再学外语就真是对自己的一种讽刺了,可事实上,高考必考英语,逼得我们每个人不管有没有兴趣,都必须去学,到最后,很多人不仅外语没学好,连母语也不精通了,真是学啥啥不精了。
  仰望幸福:英语确实有用,但没必要每个人都去学,更没必要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听说英语还和大学学位挂钩,我觉得更没必要了。英语真的不是考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如果到时候从事与英语并不相关的工作,岂不太浪费资源和精力了?
  考拉拉:我觉得我们现在完全是为了考试学英语,为了挣那数值可观的150分,我们搭进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做各种语法题,还搭进去大把大把的金钱买收音设备练习听力,可到头来还是学了个哑巴英语。也许我们做各种测验题还行,但张嘴说起外语来,还不如有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呢!
英语考试必须矫正
天山网   2009年03月09日 09:04:24  
3月4日,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向全国“两会”提交了一份关于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语的提案,目前已经争取到30名委员的签名支持。据了解,这是他第三次向两会提交有关放开英语考试、不搞“英语一刀切”的提案。(3月6日《扬子晚报》)
&一直以来,英语作为高考的一项必考科目,不知牵扯和耗费了多少莘莘学子的精力和时间,以至于妨碍了很多方面的天才和发展,比方说中医、美术、古代汉语、某些学科有天赋的学生。由于偏科,高考时让英语分给砸下去了,也就毁了上大学的梦。让一门并非必需的语言工具去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去决定前途和命运,是不是过于沉重了?
&&& 笔者绝不否认英语的重要性,国际交流、外贸、翻译资料等等都离不开英语。英语对于我国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问题是:英语毕竟只是一种语言工具,使用英语的人在国内也毕竟是一少部分人,而且大学里面本身就有外国语学院,完全可以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为什么硬要把那些压根儿就用不着英语的人捆梆到一起陪学呢?不分对某些学生是否需要或感兴趣,把英语列为初、高等教育的必须课,这既增加了社会成本,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使英语成了套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枷锁”。
&&& 由于全民学英语,使得国人无论汉语多么好,英语不过关是断然不可以的。于是上高中英语必考、考大学英语必考、考研究生英语必考、评定职称英语必考。在这样氛围下,学生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攻英语,结果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仅英语没过关,汉语也没有学好。一些文秘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写一个通知不仅语句不通,还错别字连篇,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么?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位很有名气中学语文老师在进中级职称时,必须过英语关。他只好硬着头皮去突击了几天,上考场后依旧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最后十五分钟,听说英译汉的那篇英文就是他曾经获奖原文时,他刷刷地“译”起来,结果不懂英语的得了最高分。
&&& 就在我们对英语推崇备至的时候,德国、法国等一些国家都禁止用外国语言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法国文化部还宣布,禁止国人使用电子邮件的英文单词“E-mail”,而必须使用法语版的“Courriel”。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不少移民正在争夺自己母语的教育权。日本更看重本国文化和本国语言,从没要求全民必须学英语。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益川敏英就不会英语,这并没影响他成为科学家,更没有使他失去获取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资格。可见,使用本国语涉及到民族的形象和尊严。而弱化高考英语考试,把英语从“神坛”上请下来,应该说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大举措。全国政协常委王新陆关于放开英语考试、不搞“英语一刀切”的提案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 高考要过英语关,并且分数与汉语的分数一样高,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摧残,阻碍了对尖端人才的培养,必须矫正过来。
&&& 作者:冯新
发表于& 18:59:59
建国后,中国发展缓慢,中国需要加入世界组织和国际接轨,中国人首先需要去了解世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中国把英语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这无疑是表明中国新的开始.这是一个伟大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它将使中国加快对世界的了解,加快中国的发展.自从之后,中国把英语当做第一外语,所有的学生都要接受学习英语教育.中国渐渐变得强大了.现在的中国,的确是一个奇迹.  我记得我刚进如中学时对英语充满了憧憬,想像我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在同学面前炫耀,在大公司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受到同事们的羡慕.哎,可是我记得我唯一一次英语及格还是英语老师送我三分才~~  当处我那么憧憬,还是遗憾失败了.也有学的可以的,但很多同学都不怎么样.老师说要有付出才有回抱!!哎,说的伟大一点,我不能为中美关系做出我小小的贡献了.说的实在一点,天啊,我以后要靠什么吃饭哪?忧郁.我就想不通了,别人都买了那么多的英语书我也买啊,别人参加外语培训班我也参加啊,怎么我就学不好呢?忧郁啊??后来到高二没读书以后就把一箱的英语书和资料收起来放在床底下.有一次我父母要把家里的煤火炉生起来叫我去做.我没找到木碳,突然间想到那一箱的外语书.我莫名的但有一中冲动感觉想要把他们烧掉.曾经有一次收废品的,我想要卖掉,他告诉我一共九块五毛钱.我靠!!我买这些花了几百块,你给我九块五毛,靠,不卖了!!但这次我有一中十分的冲动,像是面对骗子留下的字条,充满嘲笑的字眼和侮辱.我愤然把书翻倒在地上,一叠叠撕裂开,扔进燃起大火的火炉里.面对这个烧书的铁炉,心里好难过.  这个社会还是需要实际的人才,我不能跑到别人用人单位对人家说:诶,你请我吧,我有责任心,我善良.你请我吧.还是要有一点实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来我不读书后对日语产生了兴趣,我请我家里人别让我到外地去,我可以在这里找一份简单的工作,一边学日语一边打工.家里人不同意,说:在学校都不好好学习,在家里就能学好了??你出去就行了!!好像觉得,学校是造知识份子的地方,不在学校就没出息了.无耐只能出去打工.过了一年后我就在家里帮忙做生意,刚好我有了时间去学日语.没有老师教,也没有同伴一起学,只能一个人默默的领悟.我买了一套自学课程.初级.虽说是初级,但让我很痛苦,第一次听磁带读课文,磁带读到了第八课,我还在第一课找什么句子.前三个月逼自己去学,断断续续的,听不懂的地方就暂时不理会,听听得懂的.磁带叽叽呱呱读个不停,而我要在火星话中不断寻找东西.下功夫毕竟还是有点作用的,后来大概了解了它的结构,也会读单词了,没有那么难学了.离开学校后对我的唯一不好就是家长不让我在家安心学习,我一学习,他们就说我装.还有是真的有这么个事实:自己面对社会后要有很多的压力.压力的来源有很多.自己没有一种学习的冲劲,有时学习中途因为某件事而放弃了.我就是这样,我对它的学习搁浅过好几次,几年里在断断续续的集中几次学习上才有了突破性进展.现在我有点惋惜,其实并不要很多时间就会完成课程,而我花了几年,浪费了大把的时间.但总算还好,今年复习的好的话,就可以去参加考试了.加油!!!  我去年在长沙物业公司上班时,认识一个在那里搞水电的,他对我说你可以去黄花机场那里的店子卖东西,专卖给那些在中国旅游的日本客人.待遇总比现在好很多.虽然很想去,我也只能叹息.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都失业了.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充实自己,大学生们也不断学习.虽然他们继续学习,但决不是有人让他们去学,也不是政府号召让他不断去增长知识,而是他们自己主动去学习多元化知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和别人竞争,中国人要和世界竞争.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政府的号召,而是事实,是市场,是客观因素决定.并不是政府为了要强国,要对外开放,逼他们去学习.现在中国俨然已是世界中重要的成员国,现在的中国不需要制定严格的体制让国民去参与世界,了解世界.外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它也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而已.对与建设国家而言,它也没什么实质上的用处.  原来在高考中所要考的英语,现在应该让它脱下严肃的外衣,轻松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它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没必要让它出现在我们的考试教育上,它的继续存在只会让我们的教育在制造人才结构上有重大的不和谐,浪费大量的人才.要知道,虽然制造了很多可以和世界够通的人才,但是浪费了更多的人的潜质,并不是制造个高考让别人去考,所有的国民就能都变成人才,这是一种强制体制,以前是国家需要那没得说,现在继续存在那就是暴力.它强迫别人去花大把的时间金钱青春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而有不能保证人家能有价值的收获,这就是犯罪!别以为我说让别人花钱去学习是正常的,这不正常,首先这是强制性的压迫,你凭你教育者的权利,强迫我去做我不想做的事,你又不承担任何责任.再说你收了我的钱,教不好我,还侮辱我的人格,说我没上进心,说我笨,说我家教不好.我靠,我给你钱是干嘛的,让你装伟大啊,你这是强行消费外加不要脸!!!!如果那天取消了英语参加高考,全国这么多靠它吃饭的老师们该怎么办啊!!不能补课了,哪来的收入啊??这事不能全怪他们,怪政府!!我真的希望别在高考中再考英语了,让更多不喜欢英语的同学们能读大学,对他们公平.
对英语也是高考必考科目的看法?  据了解,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学建立英语考级制度,目前,新的英语教材和英语考试等级标准己在酝酿中,今年暑假针对教师的培训也己启动。此次设立的英语等级标准最高为9级,要求掌握5000个英语词汇,是现在高中毕业生词汇标准的2倍多。高中生在毕业时英语要求达到7级,高考要求达到8级,掌握3500个词汇。高中毕业有必要掌握3500个词汇吗?   相比之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还算是幸运的,现在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还没有掌握多少汉语母语的时候就要学英语了,而这英语的学习将会一直贯穿他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英语的影响会持续到他未来的工作、升迁乃至于一辈子的生活。从小学到研究生,只有英语是始终必考的科目;毕业后参加工作、晋职称、升职、应聘都离不开英语,如果英语不好,其他的业务再好,也难以出人头地。   英语在侵略我们的文化   街头随处可见的中英文招牌、名片上的中英文印刷、生意火爆的各种英语培训学校、人们口里时不时蹦出的英语单词……在“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口号和招牌下,我国的语言和文化正在受着来自英语的严重侵略。   一些小学生不知道大禹治水的典故,却知道美国某总统的父亲砍樱桃树的故事;不知道中国的《九章算术》,却知道文艺复兴;不会写出一篇通顺的记叙文,却能用英文写信……   “所有的这些对我们母语的忽视和对千年文化认知的缺少,都是因为对英语的过度学习进而西方文化的过度入侵造成的。”某高中的申老师告诉记者,“我也曾经告诉过学生,在联合国,同样内容的文件,中文的最薄。也就是说中文博大精深,它能以最少的词汇包涵最广博的意义。但是,这种骄傲只是一瞬间的,下一节的英语课就会让学生把我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 & 英语在耗费我们的时间   学英语是需要语言环境的,没有语言环境,人们只能靠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枯燥的重复记忆,即使这样,取得的效果也并不好。   “我上自习从来不看别的,几乎就是在看英语。”刚从北师大经济系毕业的研究生小钟感慨万分,“可是我的听说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   提起英语,一朋友十分感慨地说:“我那可怜的表姐,她考研究生,四次都是因为英语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分,而没有考上。每次她的总分都超过很多,专业课程更考到90分以上。虽然她第五次终于考上了,但事后一说起这件事情她就愤愤不平,这5年时间里她几乎用了80%的时间来攻克英语,如果她把这些时间拿出来研究专业知识,她认为将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海兵对人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做了成本分析,他说,对绝大多数完成了9年制义务教育的人而言,在目前学科细分化环境下,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精通或专长数门学科的。在假定各个基本学科同样的学习成本(时间)条件下,一个人用于外语课的时间多一些,必然会使用于其他学科的时间减少,如果外语的学习成本高于其他学科,则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必然会受到严重挤压。结果是不可能既精通外语又精通其它课程。如此,违反了经济学中分工原理,必然降低学习效率及今后的专业劳动生产率。   英语成了衡量人才的尺子   当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单位,人们已经习惯于唯英语论,人们自己把自己逼进了一个死胡同,很少有人理智的判断,英语是人才的惟一标准吗?人人都要成为外交家吗?   “以前在学校,学中文,而且是学古代汉语,学校对英语的要求居然比中文还高。”说到英语,乔先生不禁甩出一句国骂,“我是真的热爱这一门功课,其他的同学大多都是调剂过来的,根本就对中文没兴趣,可人家在英语学习上的热情要比我高很多,结果专业课成绩很好的我只好和所有的奖学金无缘。有时我常想,这到底是研究中文还是英文啊?”   顾海兵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各有个性,人才之所以是人才,就更在于其个性十足。人才是没有标准的,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这个道理。可是,目前的中国现实却普遍认为,不会讲英语是二流人才,不会写英语是三流人才,不懂英语就不是人才,而既不懂英语又不懂电脑则几乎就是蠢材!看一看作为人才标志的职称,其评定标准强制性规定:申报中高级职称必须通过外语、电脑考试。再看一看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直到硕士生、博士生阶段长达20年的学习中,惟一必修的课程就是英语,惟一必考的课程也是英语,英语已经成为所有课程中的明珠!这样的人才标准实质是对人才的否定、扼杀。   英语之所以现在会扮演着左右我们一生命运的角色,和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无关系。据了解,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学建立英语考级制度,目前,新的英语教材和英语考试等级标准己在酝酿中,今年暑假针对教师的培训也己启动。此次设立的英语等级标准最高为9级,要求掌握5000个英语词汇,是现在高中毕业生词汇标准的2倍多。它要求高中毕业生能熟练地用英语获得和处理信息,并用英语进行较复杂的思维和交流。据悉,高中生在毕业时英语要求达到7级,高考要求达到8级,掌握3500个词汇。   如果考级制能不背离它的初衷“注重中小学生英语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告别‘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倒也无可厚非,可是高中在毕业,有必要掌握3500个词汇吗?   业内人士分析过,只要掌握一两千个单词、一些常用的语法、一些英语对话、学会查字典,再利用计算机的翻译软件,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乐地掌握英语这个重要的学习工具,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科研服务。   那么高中生达到8级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把英语变成工具,还是为了把中学生向外交官的方向培养?   给英语正确的位置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顾海兵认为,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口语学习与其在校园里纸上谈兵,还不如实战练兵。据了解,很多人学了几年英语后其口语水平远低于一个在长城脚下从事经营经常与外国游客打交道的可能只有初中文化的个体商人。   一些早期到国外勤工俭学的留学生,他们出国之前的外语水平要么等于0,或者不会超过今日之高中生,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后来外语水平的迅速提高。在一个外语环境较浓的社会中,学好外语并非难事,而将其局限于校园学习,并强制学习,其效果可能正好相反。   可惜的是,一方面,在校园里强制学习外语,另一方面,在社会中却几乎无外语环境,比如至今没有真正的英语电台(目前国际电台实为中国式英语电台,且常有中文、音乐,极少纯正原味英语,而国外电台收听困难)。   研究表明,学习语言,年龄越大,学习成本越高,且学习的收益越低。学习外语,特别是学习口语,如果不在中学阶段解决,还要放到大学甚至硕士生、博士生阶段解决,是得不偿失的。   目前的大学英语在语法、口语上并未超过高中阶段,大学英语仅仅是高中英语的重复,而研究生英语又是大学英语的重复。英语学习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英语学习不再是学习语言,而是技术学习。结果,真正需要学的专业外语反而用时很少,如此,完全背离了外语的工具性质,使专业人才不专。   据调查,95%以上的中国大学生在其一辈子工作中,实际上是不需要英语口语的,甚至连英语文字材料都不需要阅读。中国只能也只需要极少数学贯中西的大师,更多的人只需要借助专业外语工作者的二手材料进行工作。   有言论指出,英语正在严重侵蚀着人们学习的热情、改变着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正对我国的语言文化进行着侵略。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需要教育部门和用人单位转变观念,在学校和单位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给人才多一些选拔标准,让英语回到它应该在的位置。
近来,中国不少有识之士看到英语作为中国学生必考科目对国家、对学生个人得不偿失的危害性,通过网站强烈要求废除英语。 & & 在此,我们要说的是,英语害人!英语也误国!& & & & 英语使许多优秀的中国人吃尽苦头.使不计其数的优秀中国学生因英语学不好而学业受阻,使无数不喜学英语的中国学生人生发展受挫。中国不计其数的学生成了外国语言的牺牲品。& & & & 但是即使中国所有学生都在学英语又怎么样?英语除了对极少的翻译和外贸工作者有用外,中国学生毕业后绝大部份根本就极少用得上英语.教育部那些逼全体学生学英语,并且把它作为最重要的课程来学,倒底为的是什么?& & & & 学英语,最大的益处是美国.这有利于把中国学生大部份时间耗费在似有用实无用的英语学习上.最后,两种结果,一、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淹没在英语的学习之中,中国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资源大量都耗费在英语一科上,其它对学生本人、对中国复兴最重要、最应学好的国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学科被相对荒废。二、中国文化向美国文化靠拢,语言、科技、文化、思想一切向美国学习,13亿中国人成为英语牧师抚摸下的上帝的一只只山羊。& & &&&& 对于有人所谓的只有将英语学好了,才有利于向别人学习、交流的论点,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向国外先进的学习,未必需要全体国人都来学英语。我们与其学英语,不如学点创造学,多学点更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自己创造先进的东西才是硬道理。至于普通国民与国外的科技学术交流,由国家专职翻译对国外学术文献、科技信进行汉语转换就足够了。需要学习国外的,由国家组织的文献、信息翻译部门提供汉语版即可,根本不需要全中国学生都花费大量的民族学习资源来学英语。& & & & 二十年来,中国将英语作为必考科目,并且将其作为考大学、考研、大学毕业等等许多方面最重要的科程,殆害了数以亿计的中国学生。因为英语必须学好才能考上大学,很大一部份学生为了学好英语,将大部份的时间精力资源用于专攻英语上,结果是大部份英语没有学好,数学、国语、物理、化学因为时间精力被挤占,而大幅下滑。笔者的许多同学因此中途退学,许多原来成绩优秀的,最后总体成绩下跌而最终未考上大学。其实,英语学好了的,未必就值得沾沾自喜。我们所付出的,与我们所得到的依然是得不偿失。倘若不将大部份时间精力用于学英语,肯定,我们的数学、国语、物理、化学以及其它学科会学得更精深。从民族的学习成本与收益来看,学习英语是中国一桩亏损最严重的买卖!!!!!& & & & 我们强烈要求国家废除英语作为必考科目,甚至考研也没有必要。只需作一门国家鼓励的选考科目就行了。也就是,所有学生必须更好地学好学精数学、国语、物理、化学以及其它本专业必须学好的学科。至于英语,作为国家鼓励的选考科目,以及诸如翻译、外贸等必考科目,一般学生喜欢学英语的若选考这门课程的,学分可以多得些。这既不使普遍中国学生的学习资源被浪费,而用于更好地学数学、国语、物理、化学以及其它学科更实用、更重要的课程上,同时可鼓励喜欢学英语的学生学好英语,为国家在英语翻译、外贸方面服务。& & & & 总之,英语作为全体中国学生必考科目的作法应该立即废除。中国的教育部门不能再继续二十年来中国亏损最为严重的这桩买卖了!& && 书店里英语书最多最贵,职称英语害死人,评初职考一次,评中职考一次,评副高考一次,评正高再考一次.一个中国人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老都在学英语考英语.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各大中小学校全面普及英语(也有俄语、日语等外国语,但主要是英语),英语在各种考试中很快上升到主要科目的位置,高考中的分值从100分上升到150分,与此同时,各种学位和职称考试也跟着把英语作为必考科目。近30年过去了,全民学习英语的实际效果怎样?99的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与英语毫不相干,这不能不说是千万莘莘学子精力上的巨大浪费,是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千万个家庭经济上的巨大浪费!不能不说,当时把英语考试作为高考以及职称考试和学位考试的必考科目是一种过左的行为。借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的机会,我还要痛斥高考英语的其他弊端:
一、这是否侵犯了公民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的法定共同语是普通话和标准汉字,在实际推广中,做到人性化,各地方方言仍然保留使用,少数民族还有学习运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自由。而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由于它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可以鼓励和提倡学习,但不宜强制推广。由于高考是我国广大受教育者将来就业、成才、实现人生目标的主要途径,在高考科目中强制加上一门英语,而且分值高达150分,这使英语在我国的推广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而强制和自由是相对立的,这是否侵犯了公民学习和使用语言和文字的自由?值得考虑。
二、英语是目前广大受教育者最大的学习负担。我们一直强调给中小学生减负,由于英语在高考中成为主要科目,而且分值很高,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和教师都硬逼孩子学英语,使其不致于在高考中被拉分。在城市,一家人跟着孩子受累,从幼儿园开始投奔于各式各样的“英语学校”,周末也不得休息!由于缺乏语言的学习环境,这种事倍功半的学习,浪费了孩子和家长们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三、高考英语带来了城市和农村孩子教育不公平。由于农村缺乏英语教师,缺乏像城市那样形形色色的“英语学校”,而且农村孩子除了承担大量农活及家务劳动之外,家境贫困,与各种“英语学校”、学习机、复读机之类的更是无缘。象英语这样枯燥乏味、事倍功半的学习,面对英语“天书”,只能望书心叹!想当初,本人高考时英语只得12分,县城条件较好的同学们单英语比我高出60分。是英语害苦了我们这些农村学生!到今天,我认为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高考成绩的差异,仍然主要是英语成绩的差异。
四、英语必考,加重了教育系统和人事系统的寻租和腐败!由于英语在我国高考中成为高分值主科目,同时是各种学位和职称考试的必考科目,催生了形形色色的“英语学校”、“速成班”、猜题专家、英语代考职业枪手等,真可谓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在这个巨大蛋糕的诱惑之下,各方神圣加入其中,分一杯羹!单是出书、出题,收报名费、考试费等等每年数以亿计,这一巨大产业,相关部门至今不愿割舍!
学英语在发达地区有什么我不知道,但在一般地区上至县长、下至一般干部,英语的工作中几乎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为什么还要让中国人用一生中最宝贵的几时间去攻读几乎没有什么实际运用价值的英语呢?都说国家重视意识形态,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但在这些运动当中,真正投入的又有几个干部呢?心得体会还不是照样网络下载,多少环节都是走过场,而且大家心照不宣,实际效果都不好意思凭良心来说话。在人成长过程中,高中可以说是思想观念初步定型的阶段,这个时候凭什么不强化意识形态的灌输呢?凭什么花大把大把的精力去学对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英语呢?唯一的答案难道是我们中国人“寻贱”?教育部的官太爷们,你们也要用大脑想点问题吧,至少也应该调查一下民意嘛。政治多么应该成为必考科啊,英语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理由成为必考科目的。
“我没有外语” &许纪霖 & & 前些年,我随上海某大报记者团下乡,到了安徽某县,县里各种头面人物出面招待,酒过几巡之后,主客交换名片。县长见上海来的,名片上印有中英文双语,顿时自感惭愧,一边递名片,一边打招呼:“我没有外语!”、“我没有外语!”大概是酒喝多了,大伙儿都听成“我没有外遇!”、“我没有外遇!”,笑得前俯后仰。& & 为什么“我没有外语”让人惭愧?中学生告诉你:没有外语考不进大学啦!大学生回答:没有外语进不了外企啊!公务员说:没有外语升不了处长呀!教授曰:没有外语要被大学解聘哪!这个年头,谁都明白外语的重要:外语,是一切机遇的生命线。外语虽非万能,但没有外语,万万不能。&& 今日国人所说的外语,并非万国语言,而是一种特定的语言:English也。英语君临一切语言之上,成为无从挑战的世界语。这个世界永远是不公平的,社会总是分为各种等级。而语言常常成为社会分层的标志。上等人的身份,贵族阶级的自我认同,是通过与平民百姓不同的特殊语言实现的。欧洲中世纪的拉丁文、近代欧洲的法语,都曾经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通行证。如今,凭借着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轮到了英语。& & 2001年,我与王蒙、王安忆、汪晖等在美国科罗拉多开会,东道主之一是复旦大学已故美学大家蒋孔阳先生的女公子蒋红教授,席间她九岁的儿子向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欧洲人到美国旅行,向两个美国学生问路,先用德语问,美国学生摇摇头;再用法语问,也听不懂;再换西班牙语,还是不行。一个学生似乎颇有感悟:“看来我们要学一学外语”。另一个学生很不以为然:“懂这么多外语有屁用!谁叫他不懂英文!”大伙听了哈哈大笑,王蒙连连夸奖说:有意思!有意思!& & 对于被“落后就要挨打”吓怕了的中国人来说,融入全球化的焦虑,首先就表现为急于英语化的迫切心情。一口流利的洋文,成为贵族阶级的家族徽章,要跳槽就跳槽,要升官就升官,要美女就有美女,要品味就有品味。假如你不懂英文,那么,学问再好,也当不了教授;专业再精,也入不了外企;总分再高,也录取不了研究生。难怪有中学将国文课也搞成双语教学,让学生在唐诗英译中体会祖国文化的精妙。英语像硬通货美元一样,其他语言只有折合成了英文,才能显现出可比较的价值。一篇杰作,假如没有翻译成英文,等于没有被世界承认;假如没有美国的点头,就不算国际知名。& & 如此三番,在广大的非英语世界,就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贵族阶层,他们的共同文化认同就是英文。可以不知道祖国的历史,可以将国文写得狗屁不通,只要一口美式发音,就自动获得了物质和精神贵族的双重身份。他们白天在商务楼里正襟危坐,晚上出没于咖啡馆、酒吧,周末开着宝马去打高尔夫球。哪怕穿着襄阳路赝品市场买来的假货跨入恒隆广场,只要一开口用洋文问价,立即就换来令人尊敬的目光和无微不至的服务。& & 据报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先生对目前中国“全民英语”的现象提出了质疑:“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现行英语教育效果与其投入是不相称的,它对科技、社科人文等其他教育体系,尤其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外语之所以如今在中国具有莫大的魔力,说穿了,就是它的核心地位被国家人才选拔体制所正式承认,即所谓的“一票否决权”:无论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还是职称评定、拿毕业文凭,不管你专业再好,或者可能一辈子与外语不相干,只要“没有外语”,就通通被拦在门外。& & 这样的一票否决权,就像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一样,是国家意志普遍化的产物。它虽然能够暂时地扼止底层的招生和升等过程中的腐败,却内在地破坏了人才评价机制中的专业自主性。像目前这样的外语“一票否决权”,是便于行政管理部门控制和操作的外在标准,缺乏专业同行的内在评价。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地区,对外语的要求有着天壤之别。一个从未来过老外的偏远小县城的公务员,或一个像古籍整理这样的基本没有外语需求的行当里面,普遍的外语要求无疑是多余的苛求。& &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分化的、各有行业自主性的社会,只能用多元的行业内在标准来选拔和衡量人才,用科举时代的“一条鞭法”DD无论是《论语》,还是外语DD来裁定一切,最后只能造就一个文化资本贫富悬殊的等级化社会。在一个国家体制所鼓励的以洋为荣的贵族阶级面前,大家只能自惭形秽。“我没有外语”于是成为被全球化淘汰了的所有没落阶级的共同哀鸣。&&&&&&&&&&&&&&&&&&&&&&&&&& & (作者为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历史系教授)
I always try to turn my personal struggles into something helpful for others.我总是把个人的奋斗转化成帮助别人的行动!一个专注做选择题的民族怎么可能进行国际交流!一个把鲜活的语言学习变成考试机器的国家怎么可能学好英语?绝大多数人学了英语是没有用的!就算有用,也没法用!因为实在太差了!&学习英语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全民学英语更是一个重大错误!
在分工如此详细的当今社会,好像不应该再求每个人都全才,专门的人才更精,更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般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