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sso dx80 dx90怎么换壁纸

初次入手国砖体验 iBasso DX80 开箱+评测
作者:流星物语  来自:  
印象中iBasso一直深耕国外市场,名声在外,也正因为当年只能找到英文官网,我曾以为是国外牌子。那时也被某位版主连哄带骗,从他手上收了一枚iBasso P4耳放,主打DIY功能,因能更换各种运放而名噪一时。不过P4也算“毁”在我手里了,到手后没怎么折腾过,官方赠送的一盒子运放也不知道丢哪去了,好悲催。iBasso的播放器虽不如真男人、飞傲、凯音、山灵等曝光率高,倒也一直有耳闻,DX100、DX90、DX50等,是个低调而有实力的品牌。去年看到有网友开箱海淘的iBasso DX80,我还在想国内确实不好混,国人对国产品牌的包容性还不如老外高。然而画风一转,国行DX80就这么上市了,中文官网也上线了,毕竟在海外开过光、镀过金,iBasso这是要从国外红回国内,发力国内市场的节奏?等到DX80终于到手了,不由得有点感叹,搞机多年,这是我第一部国砖。包装盒是经典的黑色手工盒,非常厚实。外面还有个特种纸袖套,正面是烫UV的logo和型号,侧面贴了一张SN码标签,开箱时注意N码是否合一。背面则是多国语言的参数,曝光了iBasso的主要销售地区,话说没繁中字体港澳台市场收货吗?→_→打开上盖可以看到DX80就这么斜躺在那,睡姿诱人。屏幕上的出厂膜也是相当亮眼,如果没翻译错的话最后一句是“音乐.吐槽你的耳朵”,不晓得若干年后会不会和大法的”制造.信仰”一样出名。DX80配件略多,除了主机外,还赠送了2张屏贴(裸奔党无视)、1个硅胶套(渣渣,无视)、1根带磁环的MicroUSB线、1根同轴线、1根煲机线,还有薄薄的几纸张,不该写的不写,该写的简单写写,并不像洋牌子一样附送几本书,非常接地气。最神奇的配件是这根煲机线,感人至深,以后可以不插耳机煲播放器了吧,得好好收起来。DX80正面还是有点特色,一块3.2寸、800*480的广视角IPS屏,PPI达到了291,显示效果不错。屏幕下方是3颗面积巨大、特立独行的按键,按压感觉……啪啪啪作响,也许有人觉得像在按机械键盘,也许感觉在按三星几年前的大塑料键,因人而异吧。但是对于盲操肯定是帮助巨大的,目标太明确了。缺点是按键缝隙感人,建议时不时拿吸尘器除尘。背面妥妥的一块砖,顺带说下DX80体重178g,主要是近乎全金属机身带来的副作用,当然本身做工也还不错,现在的国砖先不谈颜值,就做工来说已经能令人满意。好吧,国产手机做工早就叫板灭三星秒苹果了。顶部依次是光纤/同轴口,双TF卡槽,Micro USB接口,USB口功能多多,除了能当读卡器外,连电脑后能当USB声卡使,还支持OTG,我的4T移动硬盘里,各种片子已经开始不淡定了。等等,是不是有什么错了?底部是PO(2.9Vrms)和LO口(1.6Vrms),PO口这样的输出电平应付耳塞和大多数便携耳机无疑是轻松加愉快的。从这些接口也可以看出DX80是一部经典的国砖,功能大而全,满足了各种主流玩法、各种体位姿势不在话下。左侧面是电源键,右侧面是音量加、减键,手感尚好。考虑到现在手机按键布局,同样建议将电源键移到右侧,刚好整机也不大,单手操作无鸭梨。估计拿下来边框上的胶塞能看到固定螺丝,说不定哪天心血来潮忍不住就拆机了。第一次开机印象不错,感觉屏幕还算比较细腻,色彩也还OK,然后就发现问题了:卧槽,没内存,没内存,这货没内置内存!一想好像大部分国砖都是没内存的,和动不动就128G大内存的洋砖完全不同套路,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于是也只好掏出收藏已久的内存卡,大吼一声索尼大法好,然后果断撕开插入DX80。解决了内存问题后,强迫症发作,赶紧下载最新固件刷之,以下体验均基于V1.42版。iBasso DX80官方宣称使用了基于Linux研发的Mango系统,不过看来看去倒像AK家那种阉割版安卓,但DX80开关机速度又明显比安卓快得多,使用起来流畅度则要略逊AK一筹。我国砖玩得少,之前有摸过飞傲X3,还有山灵M3,就系统友好度来说,DX80无疑分数可以打高些,触控屏确实提供了不少便利。系统有3个主界面:文件管理、播放器、系统设置,通过左右滑动即可切换,从顶部下拉则有快捷菜单。看到这,点屏神器乐彼L3菊花一紧:不是说好不谈划屏的事吗?选项也都通俗易懂,暂未发现反人类设置,整体UI看来已经脱离了国产味,有了几分国际范。但使用过程有时触摸、划动会失效,还有虚拟返回键面积偏小,这些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个人认为COWON P系列播放器的操作逻辑、稳定性、执行效率,非常值得很多品牌借鉴。作为一枚国砖,DX80的音频表现假若不能令人信服,其它方面再出色也枉然。此前有听闻DX80是台流行机,听起来挺新鲜,因为印象中的国砖,都是高素质、没调音著称,这倒吊起我的好奇心。试听过程中,各种设定均为默认设置。首先使用了大法ZK作为搭配,ZK是那种能较忠实还原前端的耳机。DX80作为国砖,2.9Vrms保障了充沛的功率输出,伺候ZK不在话下。听了几首歌后,DX80给我的初步印象是宽松,并没有哪个频段让我感觉刺激,这似乎并不适合那些追求各种极致素质的烧友,而更适合听感党。这里没有贬低DX80的意思,到了这个价位的机器,基础素质差不了(某些牌子除外),剩下的都是厂家定位。再来几曲古筝,如上所述,DX80并非那种一鼓脑把什么三频解析塞到你耳朵里那种,声场表现也刻意抑制,这时倒显得密度不错,整体感觉会比较细腻松软,润泽感明显,ZK这种性冷淡的耳机都被带出了水,倒是另有一番风情。以往用过枫糖、松香来形容过声音暖甜,这次……懒得想词了,太多套路并不好,还是要多一点真诚。B&O H6,不入一般烧友法眼,既非素质流选手,也不以听感见长,也只好卖弄卖弄逼格,再看看行货价,眼看都快沦落到和碧池一档了。开开玩笑,B&O的耳机我一直很喜欢,几乎收集了全套。初插DX80,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冷落H6太久了,居然有惊艳感,声音清澈而清脆。可以这样形容,声底微暖但不厚糊,因为不突出素质,所以在听音乐时,不用担心因为一个丰满的泛音或者一声深沉的贝斯分散注意力。DX80同样谈不上人声毒器,也许有些烧友喜欢那种把歌手推到你面前直接舔脸的快感,可能我已经过了追求某些频段刺激的年纪,DX80的暖色配上有那么一点点靠后的人声位置,已经可以满足我。DX80+H6在温度适合的季节出街是妥妥的,既有听感上的保证,也有颜值上的担当,比较不好的是,H6灵敏度较低,很多烧友误以为不好推,其实音量打高些就可以了。再者H6低频确实有点残,听说二代目改善了,不过目前二代的颜色还没法打动我就是了。T8iE,一个比较难佩戴好,素质却异常高的动圈塞子,兼具不错的听感。手头打劫来的这一根换了6N单晶铜镀银线,这根线材对于声场、解析、高频、亮度都有明显提升,所以和一般T8iE的听感是有区别的,轮流使用原厂套、C套、Muse套试听。一入耳便进入细节的世界,即便此前认为DX80并非主打素质,但在T8iE的带动下,仍然迸发出来强大的能量感。这套搭配风格中性略暖甜,有种老富士相机的色彩感。三频均衡,高频泛音充沛,特别是人声密度,非常优秀,结实、饱满、德芙般顺滑,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缺点是声音厚度、低音量感有所缺失,使用C套可以一定程度解决问题,包裹感也提升了,但这时声场、通透性却又要作出牺牲。作为听感党,素质太给力时难免不耐听(尤其还换线),只要前端支援足够,这时的T8iE战斗力确实惊人。或者,换回原线的T8iE搭上DX80会更适合我一些。另听头戴式耳机时没发现,但戴T8iE时会发现DX80是有底噪的,估计搭配动铁时会更感人。DT990 PRO 250Ω,这是DX80对于高阻耳机的尝试。听了一些曲目后感觉开放大耳的很多东西出来了,包括声场、解析、通透感等。代价是音量也要打到100以上,个人认为出来的声音属于可以接受范围,但若要挑刺,还是会有声底稍薄、人声颗粒感较明显、口形打开不够、高能处结像略混乱等可以找碴。但这并非DX80的错,DT990 PRO几乎注定要台式才能伺候好,DX80也不是那种主打大推力的国砖,如果一定要回答DT990 PRO能出来几成功力的话,7成,不能更多。后续有机会的话,我再拿DX80搭配iBasso P4,或者看能否借到P5来单独对DT990 Pro进行听音测试。前两年有同事要购买Hi-Fi播放器,恰好那时正逢国内千元机爆发,X3、DX50、601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最终推荐了人气更高的X3。机器到手时我听了下,是有点后悔的,很难认同这是一款有调音的产品。时至今日,很多2000价位的国砖已经让烧友们确切感受到产品方方面面的进步,如DX80这样的,功能大而全(细节有较多进步空间),国砖里还算不错的13小时续航,拥有自己的声音定位:不强调素质,只是在需要时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让人觉得受用。至于搭配,从来是个困难的事,就像到目前都没有遇到让我95%满意的前端和耳机。所以这事除了看看毒文,尽可能还是想办法蹭听下,或者看看哪里有没巡回试用、烧友聚会,甚至多去转发官方的抽奖帖子,都值得考虑。Thank you for reading.
流喳玩国砖
10:47 | #1
流喳玩国砖
大头版主巡山了
21:35 | #2
大头版主巡山了
笑的好傻。。。。
11:38 | #3
11:41 | #4
是呀!就剩版主们坚守岗位了
16:18 | #5
qingcheng88 发表于
是呀!就剩版主们坚守岗位了
嗯!其实很多都在潜水。
22:15 | #6
貌似可以自行更换电池?
16:56 | #7
貌似可以自行更换电池?
DX90可以,这款不行,13小时左右的续航也基本够用了。
22:39 | #8
没内存,没内存,这个绝对是坑啊
09:03 | #9
[][][][][][][][][]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意见反馈: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14:26 上传
& && & 2016年是ibasso成立十周年,也是ibasso正式进入国内市场的第一年,DX80作为ibasso十周年献礼产品也是诚意满满。
& && & 在设计语言上,DX80延续了DX90双解码芯片。 采用的CirrusLogic CS4398 DAC 与DX90采用的的双ES9018K2M的相比,看似硬解指标低了一些,但是DX80电路设计解决方案得益于双 Si-Time MEMS 晶振,将两块CirrusLogic CS4398 DAC 的功效使用的很好,所以DX80整体的声音听下来,低频更加丰富,而且声场更宽。(Ps.对于说DX80硬件不如DX90就等于声音不如DX90言论,打个比方解释一下:iPhone 6S 的摄像头是1200W的像素,但是成像质量却比Android 1600W像素的手机好,这个得益于IOS系统对于摄像头的优化和算法。同理,基于DX80全新的电路设计和双 Si Time MEMS 晶振,使DX80即使是在硬件指标略低于DX90的情况下,声音素质还能超越DX90,比DX90好听的原因)
14:26 上传
国行地区包装均无塑封,支持24bit/192khz , 支持原生DSD128
14:27 上传
屏幕采用的 3.2英寸、800X480分辨率IPS屏。就显示效果来说,在国砖里也是排的上号的&&
14:27 上传
机身正面。三颗祖传的面板功能键(前进,播放/暂停,后退)
14:28 上传
机身右侧。音量加减按键,音量调节一共有150格,完全足够耳塞使用。
14:28 上传
机器背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干净的(除了下部一堆认证)。续航能力的话,日常使用可以连续播放十个小时以上。
14:28 上传
机身左侧。只有一个电源键(息屏/唤醒屏幕)&&
14:29 上传
机身顶部。从右至左分别是 迷你光纤/同轴输出口 双Micro SD 卡槽 Micro USB 插口&&
14:29 上传
机身底部分别是PHONE OUT(耳机口输出电压2.9Vrms (32Ω)) ,&&LINE OUT(线性输出口)
支持的音乐格式有:APE、FLAC、WAV、WMA、AAC、ALAC、AIFF、OGG、MP3、DFF、DSF、DXD
14:29 上传
14:30 上传
14:30 上传
14:30 上传
保修卡,贴膜*2&&
14:31 上传
全家福 (Ps.硅胶套忘了单独拍)
14:31 上传
主界面。 虽然DX80前面有三个硕大的实体键,但是在UI的主界面里,还是有上一曲/暂停/下一曲这些虚拟按键。
14:32 上传
我的音乐 。主屏幕的时候从左边往右滑动便是这个页面了。
14:32 上传
设置页面。主屏幕往右滑动即会跳转。
14:32 上传
得益于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UI,DX80还有下拉菜单 。
简评一下UI的:在国砖里,基于安卓开发的UI本身就并不多,然后2K价位里的更是少之又少。
一向被我们拿来说笑的国砖UI,作为消费者也只能是为操作买单。但是DX80却在很大程度上改观了我自己对国砖的UI这方面的一些看法。
而且还可以自定义壁纸,稍微会用photoshop裁剪一下图片尺寸就行。 例如:
14:33 上传
个人听感:
DX80的声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整体风格是均衡后偏柔偏暖的,且因为有着两块CirrusLogic&&CS4398 DAC ,声音密度很大,细节丰富。
用DX80来推耳塞的话,低增基本够用。推一般的大耳或者高阻低敏的耳塞时,高增益的输出环境下,动态也有很大改观。
但是搭配大耳的话声音还是不大够,可是相比较于同价位的山灵M5来说,DX80的推力还是可以肯定的。
DX80因为有着双Micro SD 卡槽设计,在内存拓展上带来了很强势的表现,对与我这样对音源要求比较高的人,意味着可以存储更多的歌曲。
14:33 上传
高频表现:
DX80的高频瞬态凌厉,延伸出色,准确、层次感很好。
中频表现:
DX80的中频密度不错、整体偏软的风格,人声表现上佳,声场也很宽,给人一种很干净的感觉。
DX80的低频层次分明,凝聚力很足,解析力与控制力都可以,低频量感十足,结实干净。
14:34 上传
总体上说,DX80的声音准确均衡、久听不累。不会出现挑歌曲类型的偏科现象。
相比较于M5比较吃搭配的调音风格下,DX80就显得没那么挑剔,难产的平衡口的L3就不说了。
另外,从1月初发售DX80算起,截至今天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厂家已经推送了四个版本的固件了,为这个态度点个赞!
说了这么多优点,实际上DX80也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比如触控的时候,屏幕不如手机操控那么顺畅;
边框会割手(加上皮套之后没有这个问题了)。另外就是拷贝进大量的歌曲后,重新读取时,需要等待的时间有点长。
建议下次更新固件的时候可以考虑改进。
瑕不掩瑜,在国砖厮杀较为激烈的2k价位的战场上——
颜值这方面,DX80是不输其他几款同价位的播放器。
基于Android 的UI使用起来的实际感受也是挺给国砖涨脸的。
推力的话,同价位里目前没有比它更大的。
续航这一块来说,得益于比L3,M5稍厚一些的身材(故电池容量更大),使得DX80在持久上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音质表现上,DX80凭借其出色的素质和高解析力带来的舒适的听感,让听过它的人都不会拒绝它的温柔的声音。
当然,以上的感受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有不对的地方也希望前辈们能够指正
14:34 上传
写的不错,不过 DX80 是基于 Mango 的,不是 Android,这点我之前也犯错误了。
写的不错,不过 DX80 是基于 Mango 的,不是 Android,这点我之前也犯错误了。
DGtle Admin Team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iBasso DX80 初步規格發布,外觀、介面、規格大進化!
發表於 11:30:00
在中高階市場默默耕耘的 iBasso,最初隨身型 DAC 和耳擴聞名國際,自從推出 DAP 音樂播放器之後,逐漸開始廣為人知,旗艦之作 DX100、HDP-R10(日本代理商客製版)眾位燒友肯定有印象,甚至已經入手或者聽過幾回。
至於台灣引進的日本版中階播放器 DX90j 獲得不少玩家好評,特別是搭配低阻抗的入耳式耳機,可以在保留耳機原本風格之下,傳達出乾淨、清澈、細緻的聲音風格,並非一味地追求高驅動力卻損及對應耳機的控制力,考量實際價位相當合理,詳情參考站內的版友分享文章 : 、。
iBasso 官方發表 DX80 的初步資訊,僅知產品定位次於 DX90j,採用 3.2 吋 480 x 800pixel 解析度螢幕,介面操作應承襲自 DX90j 的觸控混合實體按鍵設計,外觀方正且硬朗,實有知名韓廠 Astell&Kern 的風格與架勢。
規格方面,搭載兩顆 Cirrus Logic CS4398 數位類比轉換晶片,與兩組 Si Time MEMS&時鐘振盪器,原生支援 DSD 5.6MHz 音源格式播放,DX90j 最高僅支援 DSD2.8MHz,且必須將 DSD 轉換為 PCM 後播放。
由於 DX80 未搭載內部記憶體,因此提供 MicroSD 記憶卡雙插槽,電池容量為 3600mah,此外,跟隨市場潮流搭載 USB DAC 功能,I/O 介面支援同軸 / 光纖數位輸出和線性輸入,傳聞售價約是 2000 人民幣,折合台幣 10,308 元。
最後不免提到傳言中的旗艦播放器 DX200,究竟何時會「降臨」至隨身市場呢?讓我們睜大眼睛靜待中國原廠的官方消息吧!
11 月&1 日更新 : iBasso DX80 詳細規格。
&&&&& &&&&&
專 欄 文 章 TOP10
耳 機 圖 鑑 TOP10
最 新 活 動
2016年06月
HEAD4 All Rights Reserved.&&&
HEAD4影音頻道 0
 324
Powered by
分享 科技 生活
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及原文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basso dx80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