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北斗导航芯片手机用的是不是北斗芯片

北斗华为手机是否真的存在,怎么感觉骗人的??求大神解析!_百度知道
北斗华为手机是否真的存在,怎么感觉骗人的??求大神解析!
存在并没什么奇怪的啊,北斗已经完成亚太地区覆盖,开始商用了。
说是无卡可以打电话。也可以上网??吹呢吧??
有这么说过吗?没听过啊!哪里说了?!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华为手机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没有,是骗人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目前可用积分:280659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知乎:和GPS相比,北斗导航有什么优点
5674 次点击
14:02:27 发布在
&&&&【沈辰的回答(617票)】:&&&&凡是说北斗没有任何优势的答案都反对,完全没有用客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北斗在芯片上确实有劣势,但是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短答案:安全。&&&&长答案:&&&&北斗二代的卫星星座(意思是:要用哪几种卫星,卫星在什么轨道,如何运行等等)是由我们学校的许其凤院士设计的。当然,后期经过一定的优化设计,但基本沿用了许院士的设计。我有幸听过许院士的讲座,结合我所学知识、所看到的新闻进行回答。&&&&安全。这绝对是建北斗最最重要的原因,没有这个原因北斗真的是可以不建的,或者说可以缓一缓再建。GPS使用了这么多年,军队官方都没有统一装备GPS的任何产品(当然,会有私自购买的,只是一小部分),因为战时美国绝对不会让你他的GPS,GPS信号是可以加密或关闭的。在地理信息如此重要的战场,你只能靠自己。对于民用领域,
提到GPS信号“做了手脚”,这是GPS的SA政策,而且这个政策在日已经取消了,所以你说GPS“做过手脚”的精度是5m是不正确的,实行SA政策时的精度应该是100m左右。虽然GPS的SA政策取消了,却让民用市场对其信心大大降低,只有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系统才能保证安全!缺点就是要花钱,但这个钱,第一,必须花,第二,花的还真不算多,GPS耗资200亿美元(现在应该已经不止这么多了,因为需要不断替换老旧卫星),北斗系统“预计投入经费500亿”人民币,一个字,值!&&&&三频信号。北斗使用的是三频信号,GPS使用的是双频信号,这是北斗的后发优势。虽然GPS从发射了第一颗三频卫星,但等到GPS卫星全部老化报废更换为三频卫星还好几年。这几年就是北斗的优势期。三频信号可以更好的消除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而且如果一个频率信号出现问题,可使用传统方法利用另外两个频率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北斗是全球第一个提供三频信号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有源定位及无源定位。有源定位就是接收机自己需要发射信息与卫星通信,无源定位不需要。 Dong 所说的是北斗一代的有源定位,有源定位技术只要2颗卫星就可以完成定位,但需要信息中心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支持并参与解算。它在北斗二代上被保留下来,但不作为主要的定位方式(这个有待考证。必须强调一下,北斗二代使用的是无源定位,和GPS是一样一样的,不需要信息中心参与解算,以此为理由批评北斗二代是不可接受的,有源定位顶多算个补充功能 )。这个功能的好处是当你观测的卫星质量很差,数量较少时(理论上,无源定位至少要4颗卫星才能解算XYZ和时间四个未知参数,实际需要的更多),仍然可以定位。这个功能对于紧急情况会比较有用,比如在山谷中,观测条件非常差,能知道大概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坏处是在战争中会暴露你的位置信息。需要信息中心参与解算就是排名第一答案说的“资源有限”,我们实习时候使用的北斗一代手持机,每60秒可以定位一次,不能频繁定位,以保证信息中心不能过载。但是北斗一代不能民用的主要原因不是这个啊!北斗一代称为北斗卫星实验系统,北斗二代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叫他一代二代仅仅是方便而已。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北斗一代只是做个内部实验而已,检验一下我们的理论、技术是否可行,定位精度如何,再进行后续改进,设计的初衷根本没打算民用啊。就像是苹果公司做个内部样机,自己试用一下看看要怎么改进,你就说因为他没拿出来卖,是因为他技术不行?这就有点太过霸道了。因为北斗一代不能民用就说北斗不行的全都是耍流氓!&&&&短报文通信服务。这个绝对是中国原创功能,并且非常实用。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震区唯一的通讯方式就是北斗一代,当时简直是好用到哭啊,也没人嫌弃北斗一代手持机又大又丑了,有和没有简直是质的飞越,所以该功能果断在二代中保留下来!但是这个功能也是有容量限制的,所以并不适合作为日常通信功能,而是作为紧急情况通信比较合适。基于这个功能,北斗还有一个好处是,不但能知道我在哪,还能让别人知道你在哪。这个功能有利于求救啊。国家大力宣传此功能,可能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这个功能中国独有。第二,宣传其他功能大众听不懂啊,解释起来太费劲了(玩笑话)。&&&&境内监控。卫星定位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部分。其中,地面地面监控部分又由三大部分组成:监控站,主控站,注入站。GPS系统在全球建了5个监控站,1个主控站(
说炸毁北斗地面指挥中心北斗就失效了,所以得出结论战争时北斗无用;那我们炸毁GPS的主控站(及其备用站)不也一样的吗,所以可以得出结论:GPS是无效的吗?看待北斗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带有色眼镜。)和3个注入站以保证卫星运行,这些站都设在美国国土上,并且在全球分布很均匀。包括美洲大陆的美国本土,太平洋的关岛和夏威夷、印度洋的迭哥枷西亚以及大西洋的阿森松群岛。中国没法把监控站建到全球,所以中国在设计北斗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地面监控部分只建在中国境内,就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境外建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就算建了,也只起到提高精度的作用(详细请看7.局部加强,逐步成熟。),绝对不能作为控制功能。这本来是北斗的劣势,境内监控是被逼出来的,没有其他选项,但现在成了北斗的安全优势,不用受制于其他国家。(更新:1、中国境外的首个陆地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站“北极站”,将于2015年在瑞典开工建设,预计两年建成。2、中国将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建造首个境外卫星跟踪站。从南美到北极,中国卫星产业开启全球化模式)&&&&<img SRC="http://img.5io.org/2015/fb/fbbe81c064c568b217ea38.jpg" alt="" border="0"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分步开通。GPS必须整个系统建成后才能使用。目前北斗的14颗在轨卫星使用了5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4颗中高度圆轨道(MEO)卫星。北斗的星座方案来之不易,许院士说当时有几个方案参与竞争,光是方案的修改论证就持续了整整三年,最后确定的这个方案不敢说没有缺点,但绝对是所有方案里最好的一个。不要认为国内建个什么东西都是领导拍拍大脑就决定的,有很多人为了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中国现在发展那么快,要感谢这么一小部分人,他们真的很努力!言归正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这个创新的空间星座支持下,仅仅发射了16颗卫星,就于日在亚太地区正式开通运行。这有利于加快北斗的商用进程,有利于对后续的系统做进一步改进,有利于加快北斗产业链的成熟。毕竟北斗的最大市场肯定是中国嘛,先让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发展几年,让芯片成熟几年,想推广到全球的时候也会相对容易。而且亚太地区的卫星利用效率肯定也更高,更值得优先投资。(新闻:日,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该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北斗全球系统试验卫星工程I1-S星是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其将开展新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31日对记者表示,2015年我国还将发射3到4颗北斗导航卫星,构成一个完整的试验体系,北斗导航卫星再次进入密集发射期。 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将实现技术突破,除了寿命由8年延长到10到12年外,在功能、性能上将有较大提升,可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的卫星导航服务。下一代全球覆盖导航卫星从性能指标上要比现在在轨运行的这个系统性能提高1到2倍,最高精度会达到2到3米。)&&&&局部加强,逐步成熟。理论上GPS在全球的定位精度是相当的。北斗系统针对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是特别加强过的,在国内卫星的几何条件比较好。单点定位的精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观测量精度,二是所观测卫星的空间几何分布。导航中用精度衰减因子DOP来表示卫星空间图形的贡献,包括:空间精度衰减因子GDOP 、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时间精度衰减因子TDOP、平面精度衰减因子HDOP、垂直精度衰减因子VDOP、相对定位几何精度衰减因子RDOP。随着北斗全球系统逐渐成熟,DOP越来越小,他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定位精度超过GPS简直就是嗖嗖的~~~“逐步成熟”并不是一个托词,而是技术、理论上的进步。(1)卫星数量增加。GPS设计使用21+3颗卫星,即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目前GPS实际已经使用了32颗卫星,卫星数量越多,就会得到越多的冗余数据,数据就越可靠,DOP值越小。北斗现在只有16颗,等北斗卫星的数量越来越多,也会得到更多观测数据,精度提升是必然的了。 ,我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原因,第一是补充北斗系统的精度,第二是为了开拓市场(刚开始只支持北斗没人用啊)。这样的话芯片更复杂,功耗更高,开发难度更大。但也不能说全是坏处,目前兼容不同系统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GLONASS芯片一般也要兼容GPS,北斗芯片也有支持GLONASS甚至三个系统的。兼容系统,数据冗余更多了,精度更高,DOP小,这项功能做好了也会成为中国芯片厂商的优势。(12月4日补充一下,魅族MX4,MX4pro,小米4,华为G7,三星S5,NOTE4现在均已支持GPS、GLONASS、北斗。可以看到,兼容三大导航系统已经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兼容北斗的终端将会越来越多 。大家也不用纠结要选择哪一款定位系统了,三大系统一起用真是优势多多! )(2)改正模型优化。与信号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有:对流层折射误差,电离层折射误差延迟误差,多路径效应,地球自转效应误差。这些误差是没办法完全消除的,只能不断减小。用于改进电离层折射误差延迟误差的Klobuchar模型就是根据长时间气象观测数据,构造出电离层折射随时间变化的经验公式。说白了就是猜出来的,不过是有水平,有数据支持,聪明的猜,才出来后进行试验验证,好用就留着,不好用就继续改。全球不同地区的电离层对流层都是不同的,这些公式是根据国外的观测数据构造的,用在中国自然会差一些,我们需要给北斗更多的时间累计观测数据,等待开发或优化更多的适合中国地区的改正模型。(3)卫星轨道精度提高。卫星的实际运行轨道肯定与设计轨道有一定的差距。伪距定位的原理是:采用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接收机天线的三维坐标。只有卫星轨道精度提高了定位精度才会高。卫星的轨道是通过监控站的观测数据拟合出来的,观测时间越久,累积的数据越多,拟合的轨道越精确。北斗缺少国外的观测数据,所以轨道精度在亚太地区较高,在国外的轨道精度会比较差。弥补这个缺陷也需要给北斗时间。再提一下地球静止轨道 (GEO)卫星。GEO卫星相对地球做不到完完全全的静止,会有一定的漂移。而地球同步轨道只有一个,资源非常稀缺,国际上把这个轨道划分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圆弧,卫星只能在分配的范围内移动,否则可能与其他卫星相撞,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调整GEO卫星位置。目前调整北斗采用的是脉冲式,只能按整次数来调整卫星的位置,不能是零点几次,所以可能出现多一次嫌多,少一次不足的情况。在后续发射的GEO卫星,调整卫星会改用连续式,想喷多少就喷多少,增强卫星控制能力与精度。一旦进行调整,之前的观测数据就会作废,需要重新累积数据。在调整卫星期间,那颗卫星处于失效状态,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需要几天时间来重新定轨。但好在GEO卫星数量比较少(5颗),定轨比其他两种卫星容易一些,速度也比较快一些。其他两种卫星不存在这种情况,观测时间久了,拟合的轨道精度自然就提高了,直到他死掉那天。&&&&定位精度。“北斗系统定位精度由水平25m、高程30m,提高至目前水平10m、高程10m,测速精度由每秒0.4米,提高至0.2m,受时精度优于20ns,目前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与GPS相当。”许院士讲座时说,他们的实测精度(按中误差算)可以达到水平4~5m,高程5~6m的精度水平。许院士表示,北斗在刚投入使用就能达到如此精度,这连他们设计北斗系统的时候都没想到,已经非常满意了,而且北斗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精度还能进一步提高。上述10m的精度,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对亚太地区的平均精度。需要注意的是,北斗的平面精度与高程精度是基本相当的,而GPS系统的水平精度确实不错,但是他的高程精度是软肋,比水平精度差得比较多,一般是1.5倍到2倍。
说GPS定位精度可以达到mm级,这是能实现的,但是不能脱离限制条件而谈。卫星定位方法有很多种形式,如果按用户卫星测量设备在作业中的状态,可分为静态定位与动态定位,若按参考点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差分技术是基于同步同轨性原理,使用已知点的基准站,计算出改正信息,再发送给流动站,进而改正流动站的瞬时位置。这是针对动态测量的技术,把定位精度由10~40m提高到小于3m。精度达到mm级应该是静态的长时间的优质观测条件下的绝对定位。具体解释一下,静态,就是要专门建一个房子,专门建一个固定观测墩,这时三脚架精度已经不够,而且还容易被移动。长时间,就是24小时,365天不间断观测,这就肯定要保证有电源,而且要求还很高,不能断电,备用电源神马的一定要有。优质观测条件,就是要没有电磁干扰,没有高达建筑遮挡,人不能随意靠近GPS天线,附近不能有平静水面(会有多路径效应),没有大的山坡。不可或缺的是一台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品质的GPS接收机及其他附属设施(保存、处理数据等功能)。要满足这些条件只能远离城市,在有一定条件的农村,建一个永久的高精度观测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满足这样苛刻条件的,建设和运行成本都非常高,我们学校就有建这样的观测站,我们是不能进去看的,因为会干扰信号,只能瞻仰下外观了。北斗要这么观测,精度肯定也不是10m了,不要随便道听途说了一个数据就说比北斗强,请说明观测条件!特别说明一下,GPS系统使用的是WGS-84坐标系,北斗使用的是CGCS2000坐标系,所以二者的数值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要进行坐标转换,而坐标转换一般会带来精度上的损失。精度是可以在各自坐标系下直接比较的,不用进行坐标转换。&&&&促进整个制造业的升级。(1)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那么高,你英语那么差,还学英语干什么?!同理,GPS的芯片那么好用,我们北斗系统的芯片不好用就不去努力进步了吗?建成北斗系统,中国芯片厂商的春天啊,中国的芯片厂商终于可以有机会和国外的芯片厂商在北斗芯片上一较高低,虽然目前必然是有巨大差距的,但至少可以努力下吧?你让国内的芯片厂商生产GPS的芯片和国外厂商竞争?这才是几乎不可能。这就叫打破GPS的垄断地位!“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北斗相关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 预计到2020年,仅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将达到年产值4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以上。”北斗很赚钱,国家给你创造机会了,这个钱要怎么拿,就看各自的本事了。看看全国遍地开花的北斗产业园就知道机会多难得。整个系统国家只负责空间星座和地面监控部分,这两部分耗资巨大,技术要求高,且具有唯一性,系统性能指标主要取决于这两部分。用户接受设备部分则主要交给市场完成,这部分决定了导航系统的易用性,生态链的活力等,但这部分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替代性非常强,所以自己的芯片不行,别全都赖给北斗,北斗很委屈~(2)北斗系统的精度不够高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中国的原子钟不行。卫星导定位中,时间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由跟踪站对卫星进行定轨时,要求卫星位置的误差小于1cm时,相应的时刻误差应小于2.6μs(1微秒=10 -6秒);如果要求测量的距离误差小于1cm时,则信号传播时间的测定误差应小于0.03ns(1纳秒=10 -9秒 )。中国的原子钟相对国外产品,体积大、质量重、精度还差了一个量级,这种高精尖的技术国外是对中国禁运的,我们只能靠自己。为什么不行?因为有一段时间原子钟是可以从国外买的,相比起自己研制成本还不高,质量很好,国内直接放弃研制原子钟了。等中国说要建导航系统,国外立刻对中国实施禁运,中国这个时候才赶紧又开始原子钟的研制工作,暂停研制这几年对中国的原子钟发展多可惜,本来技术虽然不算先进,但也勉强跟上世界潮流,现在却拉下一大截,如果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研制原子钟,现在的北斗系统精度更高。要不是北斗系统,中国的原子钟技术更是悲剧了。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靠别人靠不住啊,还想着GPS呢?你什么时候被他坑了哭都没地方哭,因为你没给钱啊,我对你又没什么责任,给你用是照顾你,不给你用那才是应该的!现在你觉得用GPS不给钱好不好?没关系,北斗也是免费的,更是自己的,靠谱的,安全的!就说这两个例子,其他方面请自己脑补。&&&&建设速度快。欧洲早在日就提出建设GALILEO系统,在2005年发射了第一颗实验卫星,日,发射第二颗实验卫星,进度比最初的计划推迟了整整五年, 2012年10月发射第3第4颗卫星。这四颗卫星组成网络,初步发挥地面精确定位的功能。 北斗的第一颗卫星在 日发射升空, 日第16颗北斗卫星发射,这是北斗区域网最后一颗卫星,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顺利完成,日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和《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两个系统文件,这是北斗正式商用的标志,所有的厂商都可以根据这两个文件来开发自己的产品。北斗与GALILEO在使用频率上是有竞争关系的(有重叠), “根据 “谁先使用谁先得”的国际法原则,中国在2009年发射三颗“北斗”二代卫星,正式启用该频率,而欧盟连预定的三颗实验卫星都没有射齐。败下阵来,失去对频率的所有权。 ”速度决定成败啊,中国完胜,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弯道超越。在这件事上我由衷的表扬一下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欧盟技术比中国先进,按说研发速度应该比中国快,而实际速度比中国慢的原因嘛,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财政和利益分配问题,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谈(chao)判(jia)上了吧;其次(我猜的),欧洲做事比较严谨,对卫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研发时间变长。他们严谨的做事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这也太磨叽了吧,又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中国啊,被甩了也是必然的了。看到我的祖国这么欣(sang)欣(xin)向(bing)荣(kuang),我也就放心了!&&&&国际认可。新闻:北斗正式纳入IMO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2014年11月新闻&&&&日至2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4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继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后的第三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世界航海用户。这必将带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航海领域的国际化、产业化。获得IMO认可后,我国将继续全面推进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航标组织、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技术组织的标准、规范、指南文件的制定和修订,以实现北斗系统进一步在国际海事领域的全方位应用。&&&&我不是北斗的脑残粉,所以必须把北斗存在的问题单独再提出来说明一下。上文在说北斗优势的时候,也没有回避北斗的问题,比如:国外监控站很少,优势与劣势并存的GEO卫星等,具体内容文中找,这里就不进行赘述了。上面没提到的有:(1)卫星质量不高,寿命比较短。GPS卫星的寿命一般在8年,北斗卫星的寿命在5年左右,已发射的16颗卫星中,已有2颗老旧卫星失效。替换卫星的工作都是国家完成的,完全不影响用户使用。(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前面提到:卫星寿命由8年延长到10到12年(解释一下下,数据前后有出入,我也不知道哪个更准确,总之是新卫星寿命延长了。))(2)芯片价格较高。这是由于芯片的生产特点决定的,芯片在研发阶段投入非常大,一旦研制成功,后续的生产成本就比较低了。北斗刚投入使用,用户还比较少,所以价格高,等到大规模生产的时候,成本就被摊薄。(3)强制安装北斗。这一条消息刚出来的时候我也特别不舒服,但是请参考凤凰军事的短评。“ 明明知道GPS是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产品,却鼓吹“北斗”去搞什么所谓“市场竞争”,完全就是一种闹剧。这种言论明显背叛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原则。”附上链接,你们感受下: ”防务短评:“反对强制安装北斗”是背叛市场经济,另一篇文章中提到了GLONASS的强制政策:北斗导航强制安装 打破垄断就得靠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找到许院士的讲座视频,重新温习了一遍,可惜资料不全。我会把视频中提到的第一手数据更新到文章中。但文章中仍有很多数据来源于网络,真实性可能存疑。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资料,欢迎联系我,我一定虚心改正!&&&&感谢马存昊,种洋,许扬胤同学提供的帮助!感谢宇超群教员指出文中的不足!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07:49 &&
优点就是有党性<img src="http://imgcdn.kdnet.net/textareaeditor/face/smilies/4.gif" / onclick="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100)&&!(this.height=600 || (this.width>=100 && this.height>=100)){this.style.cursor='pointer';}if(this.width>=600){this.height=parseInt(this.height*600/this.width);this.width=600;}">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1:39 &&
【君佩的回答(335票)】:&&&&虽然没有名声,但是作为业内人士真不能暴露!&&&&北斗一代的优势没法民用,因为资源有限!&&&&北斗二代对比GPS没有任何优势,国内的芯片,包括我参与开发设计的,均有着较大的问题。反而目前做的最好的是MTK的多模基带,但是我隐约觉得其更多是在隐含在用gps数据弥补北斗的星历不足。&&&&我国的基础科研,自改开以来被大量舶来品压制,卫星上核心部件质量与海外产品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不是我们不想自主创新,实在是只能山寨,因为这30年落下的课太多了。&&&&但是要知道凡是系统工程,先进不一定就是好用的,更别提这个先进还是自己yy的。我们要补的课还太多。不过只有开始了就是好的起点。&&&&结论是,北斗二代系统对比GPS没有什么优势,基本上全是差距,这些差距是当时实验室没有证明的,而是现实证明了。&&&&===========================&&&&5.22&&&&修改一下,目前最好的不是MTK的,是北欧的(要干货的自己去查)&&&&啥叫干货?&&&&我跟XX聊天,XX同志说:“跟美国就别比了,我们就没打算跟他们比。“&&&&学习一下基础知识再交流好么,我从来不是做科普的人。&&&&我们没有像样的rd,要说能做出超越别人的东西那是痴人说梦,知识技术从来都是迭代来的,不是孙悟空,石头缝里是蹦不出来的。&&&&gps是系统从来不是单点技术,所以,当我们还没有健全的LAAS、WAAS、GAAS的时候还是别妄谈超越了。&&&&科教兴国实际上是30年的买办害国,基础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来。&&&&【xxNotepad的回答(78票)】:&&&&我桌上正打开着上次听许其凤院士讲座时的笔记,虽我不是主攻GNSS,但是也略懂一些,怒答。&&&&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北斗二代目前只是区域导航、定位、授时的卫星系统,所以如果要比较两者优势,应该讨论中国周边区域的情况。&&&&优势1:北斗本身就是一个区域增强系统&&&&区域系统相当于一个用来求解系统误差的一套系统,要想区域内快速高精度的求解位置信息,GPS往往需要设置局域增强系统。&&&&优势2:5+5+4星座设计效率高&&&&5颗GEO+5颗IGSO+4颗MEO使得在中国及周边区域内卫星利用率高,卫星截止角可变大到35°仍可获得做够多的可用卫星数,而且卫星星座数目少还可以省钱(省钱干嘛?要不怎么发射4颗作用不大的MEO卫星)。&&&&优势3:卫星技术先进&&&&这不是说咱们国家卫星制造设计技术领先美国了,而是美国GPS发射的早,在轨卫星寿命长,且地面老式卫星还有存货,所以现在很多先进技术没有应用上去。对比北斗,目前能用上的技术都应用上了,同时由于卫星制造工艺,卫星寿命也没有GPS长。&&&&除此之外,请原谅我的悲观,没有什么优势,劣势倒不少。&&&&以上拙见,班门弄斧,请专家高手指正。&&&&【周伟伟的回答(21票)】:&&&&正在参加卫星导航年会,吃完饭闲着无聊跑来答一下。准备说的不涉密,会议也不是内部会议,就不匿名啦!&&&&那些说北斗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的,说没有任何优势的,不搞清楚不要乱说,你们这么武断的态度搞科研,你们领导造吗?&&&&首先声明下,本人不是特别精通,目前是在GPS领域,北斗涉及较少。我简单说下我知道的很有限的几点。&&&&1. 北斗支持短讯服务。简单的说就是北斗卫星可以接收用户上行的数据,这点是GPS不具备的;&&&&2. 根据刚刚我听的Broadcom一个专家的presentation,提到北斗相对其他可以有25%的精度提升,现在也许还没达到,但我们应该相信背后正为中国自己的全球导航系统默默付出的无数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3.尽管Galileo是欧洲自己做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是其现在不少地方卫星覆盖还不如北斗在欧洲的覆盖;&&&&4.今天报告中某个权威说的好: We can't envision the future - but we can enable it! 技术发展如此迅速,我们无法想想多年后世界会先进成什么样子,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能将其变为现实!&&&&所以,北斗有相当多的不足,相比行业鼻祖和龙头GPS还有不少的差距,但不能因为缺点多就忽略优点,妄下定论一无是处。相信我们的技术人员和他们的辛勤劳作。(至少也得相信我的辛勤努力嘛!作为写完毕设论文的大四狗,木有出去玩,还奔波开会!吃了饭还得给大家手机码字答题,还木有流量!)&&&&对北斗得有信心!&&&&We can enable the future!&&&&【蔡东儿的回答(199票)】:&&&&优点就是北斗是国产的。&&&&是否还记得当年的"运十"之殇。&&&&当时流传的"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理论让中国的大飞机项目耽误了近三十年。自己的项目即将成型,这是说外国有更成熟的技术可以合作……然后放弃原来的项目,跟外国人合作?&&&&合做你妹啊,合作。&&&&你能想象当空客还没有成型时,中国的"运十"已经敢于直飞西藏拉萨……然后就因为美国伸出了橄榄枝,放弃自己的项目,然后被坑……&&&&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空客的飞机已经占据国际大飞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和老牌波音瓜分天下。为此中国人每年卖几十亿件衬衫的利润才能换人家一架飞机,同时中国的大飞机却仍在试飞……&&&&还好我们的运二零又开始试飞了。&&&&今天又有这种论调,北斗导航又难用,又浪费纳税人的钱,还违背市场规律……人家美国的GPS多好……&&&&还有18亿亩的耕地红线,人家美国的粮食便宜……我们为什么要那么保守把大把土地留作耕地……&&&&就不想想万一哪天人家不爽,坐地起价怎么办?人家不卖给怎么办?&&&&中国还有大国野心……&&&&原子弹美国也有,以色列不照样研制……&&&&记住自己的孩子再丑也是自己的……&&&&【太初有为的回答(169票)】:&&&&原来的第一名答主已经被折叠了,现在第一名的答主是业内专业人士。仅对问题本身感兴趣的朋友请参考现在第一名的答案,而对问题引起的其他情绪而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下面的阅读。&&&&====&&&&优势就是北斗是我们自己的GNSS系统,安全。第一名的答主,你造你用的电网和通信网络的时间同步使用的是GPS吗?你造韩国2011年电网停电是因为朝鲜干扰GPS信号吗?你造导弹的制导手段之一是卫星吗?你造俄罗斯也强制要求所有的卫星导航产品(包括车载卫星导航设备)必需支持格洛纳斯吗?你造美国的干儿子日本也发了两颗GPS增强星吗?你造北斗系统现在还在进化吗?你造咱们国家强大的科技能力有多受制于基础工业能力而让别人卡着脖子吗?排名第一的答主啊,可能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强大的秩序维护者从此人类就可以安心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了。你造犹太人人为啥拼死也要在一片强敌环伺的不毛之地建立自己的国家吗?你造德法为啥砸钱也要养着欧盟的懒汉吗?你造菲律宾人是多么不想当佣人吗?你造你就算做到了温良恭俭让别人还是要欺负你吗?排名第一的答主啊,你造这个政府扒你的房,卖你的地,偷你的养老钱,可你造他也在拼命在外面挖油抢矿爬科技树吗?你造这个政党贪污腐化抄袭他国技术,可你造这个政党也集结着很多精英,他们也和100多年前那些热血的人们一样心里揣着一个大国梦吗?&&&&=========&&&&更新:大家对北斗的民用似乎都不感冒,这是因为在民用市场上GPS确实有先发优势,UBLOX8集成射频的gnss芯片也就十几个美金,你让国内做北斗的兄弟们情何以堪?花大力气去干出来的东西利润还这么薄,你知道要几年收回成本吗?当年看月亮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世界范围内的导航芯片厂家都在面临利润下滑的问题,两大巨头:Sirf被一家做蓝牙的厂家收了,ublox开始玩4G物联网后你知道他家股票涨了多少吗?而国内这些做北斗的兄弟们刚越过山丘就发现:妈蛋的,日落西山天快黑了啊。就在大家大呼上当准备下山玩玩房地产金融啥的时候,带头大哥发话了:慢。以后车上的导航仪要装北斗,于是大家算了算,还合算,留下吧。带头大哥接着发话:民用北斗要和其他产业结合,到厘米级的精密定位也要上北斗,以后精细化农业自动驾驶啥的也要上北斗。这时候人群开始骚动。带头大哥最后缓缓地说:还有军用北斗… 就是这个道理:没点好处谁跟着你干啊?&&&&【slimfinger的回答(15票)】:&&&&和iOS比,WP有何优点?&&&&没有。&&&&那么微软为啥还要搞WP?全面对接iOS就行了呗?&&&&r(s_t)q&&&&【GeekYang的回答(6票)】:&&&&军用不依赖GPS了,还是很有意义的;&&&&民用遵循市场经济,就不好说了;&&&&【金针菇的回答(27票)】:&&&&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比美国的GPS在技术上优势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北斗系统有斜轨道卫星,在遮挡物复杂的地形、地表的定位信号更强、精度更高(比如城市高楼集中的CBD);第二是北斗系统支持短报文传讯功能,终端设备不仅能接受到北斗的定位信号,还能发送终端讯息到卫星或者到调控中心,这个功能是GPS不支持的。&&&&现在群众接触最多的北斗应用应该是个人汽车导航这块,比如凯立德研发的北斗导航仪,以北斗+GPS双模进行定位,比一般GPS导航定位更快更准,不过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支持短报文功能的个人导航终端。&&&&【KONG的回答(119票)】:&&&&这是一篇关于立场和站队的回答,是为了回应 的。优势及不足自然会有像金针菇一样的优秀答案答案解答。欢迎争论,但绝对不欢迎喷!&&&&亲,把你们的技术给我们用用呗?&&&&好啊,菊花拿来!&&&&啊!啊!好痛!技术可以给我了吗?&&&&今天心情不好,下回再议。&&&&很多人一边谴责我们为什么不搞创新,一边又说:咱搞出来的技术比不过国外,还是用他们的吧。&&&&诚然,我们国家很多技术起步晚,甚至是一穷二白,但随着国力的提高,我们愿意去追赶,我们希望能花10年,20年走完别人50年,100年走完的路。但是,有些时候,臣妾做不到啊!&&&&这就会出现我们会在很多方面及时有成果,但仍然整体上比不过别人,只是在某些方面能追上或超越。&&&&市场经济下我们都喜欢好用又便宜的,但是长期上真的于国于民有好处吗?改革开放后,我们很多老企业老研究所倒闭,造成了的断层至今还限制了我国科技发展。&&&&诚然,我国科研也走过弯路闹过笑话,汉芯事件就是典型,不关社会民众讨厌,其实我们也厌恶这种人,出现这种事情,连国家也直接放弃对研发芯片的支持!&&&&很多人也认为现在有些大佬实力已经不行,眼界又狭窄,可能目的还不纯,可是这些问题在哪个行业都会出现,我们能做的不应该是努力成长,为了早日有实力去纠正他们的错误吗?&&&&国际化的世界,呵呵呵呵。如果想让我放弃我的民族与国家立场观念,等到全世界已经不存在民族与国家这个概念吧。斯诺登以前,有人反对我们也没证据,现在,自己被打脸了了吧。&&&&(我实在是不安,感到一大波喷子正在接近)不过,对不起,我的职业决定了我会成为这个国家中最清醒的那一批人之一!&&&&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国家层面上,我们就算费再大的努力也要达到。不过,真心觉得,我们国家好穷啊,好多领域都没钱,只能先解决最紧迫最关键的地方下手。而且受困于缺乏科技上的积累,工业上的沉淀,制造业的落后,每一步都走得很累啊。我们只能做到在现有条件下利用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性能了。(应该有人感同身受了吧)&&&&像卫星导航,这种对高科技领域的投入,它的高产出和带出的产业价值巨大,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自己做,其实本来也是军事上强烈需求。不过至于民用上的一些不方便的政策条款如果确实存在,那我只能说:请相信这些团队,他们一定会完善我们的系统的!&&&&真正的大拿哪有时间出来解释,只有我这种菜鸟才会出来冒泡,说的不对请提醒我。&&&&道路艰难而遥远,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希望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的,请给我们时间,大家共同努力,对于一些错误和弯路多多包涵,当然,其中一些败类必须合而诛之,我们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枕水的回答(0票)】:&&&&也不完全是国家安全方面的优势,以前看过一个院士的专访,北斗系统在功能设计方面和GPS相比也有一些独到之处的。毕竟北斗有后发优势。&&&&【夏牧阳的回答(6票)】:&&&&知乎上有人问一个问题,然后我告诉你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是不是都会折叠?&&&&北斗导航对GPS没有任何优势和改进,甚至从原理上来说,北斗完全就是一个摆设,一旦战争爆发,对方炸毁地面指挥中心,就什么用都没了。但是在政治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有了北斗系统,最后一段好用的频谱被中国收入囊中,于是亚洲其他国家不可能再有频谱资源开发自己的导航系统了。&&&&=============下面再说的系统一些吧,免得被认为偏激=============================&&&&北斗1代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提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这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机,因此在体积、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北斗2代使用与GPS完全相同的原理,因而理论上不需要地面中心,同时现在新闻报道中一般不会区分1代2代,而是统称北斗。&&&&但这里面的蹊跷在于,既然GPS的原理并不复杂,北斗1代为什么不使用,2代才使用?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个在于卫星,北斗2代最终部署完毕,需要35颗卫星,5颗同步卫星,30颗低轨道卫星;同时与美国最新型的卫星相比,我国卫星的性能较差,为了提高定位精度,轨道高度通常更低,燃料消耗更快,必须频繁发射新的卫星,以更新失效的旧卫星,所以成本相当高。&&&&另一个在于芯片,北斗终端需要有芯片实现信号接收、定位、通道搜索等功能,这种芯片也不复杂。但是如果想让北斗导航得到普及,比方说像GPS一样,很多人的手机都支持,很多人都会主动的去使用,除了北斗导航自身要提高导航和定位精度之外,终端芯片也很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这个芯片是"北斗/wifi/bt/gps/fm"多合一的芯片,而据我所知,国内完整具有这些技术的公司是没有的。那么国外的公司会不会做呢?估计没有公司愿意做。即使有公司愿意做,他们也做不了,为什么?因为到目前为止北斗的ICD文件还处于保密状态。&&&&目前北斗发展的现状什么样?目前北斗导航一般使用专用终端,这种终端一般会做成大哥大砖头的样式,而且比较贵。使用北斗导航必须为导航付费,而非像GPS一样免费。北斗导航区域范围目前只限中国大陆,精度比GPS民用精度低。所以只有政府和军队可能会用。&&&&北斗2代尽管原理上和GPS一样,但如前所述,它的实用性想如GPS那样优秀,获得GPS的地位,任重道远。所以,原来答案里说除了政治意义而外,只是一个摆设并不为过。而且是花了大价钱的一个摆设,它很难形成巨大的市场。&&&&PS:前面忘了说了,它也具有一定的军事价值,前提是北斗二代完全部署完毕,但现在里完全部署完毕差得太远。&&&&【胡途的回答(4票)】:&&&&额,先说关于匿名的问题,有人说中国顶尖的科研人才都在大学,其实不尽然,还有很多相关领域科研人才是在军队里的,比如关于卫星定位领悟的,关于遥感领域的,也有的专家是参与了部队里的科研项目,所以他们因为敏感问题需要匿名。。。当然那些答主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好像跑题了,,,,北斗的优势,通俗点讲,一方面它的主要目标是中国自身的定位,也就是所谓的区域定位,所以当成型后定位会较高,。。。另一方面,它支持短报通讯,这在以后可能会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是中国的啊!!一方面军方会非常看重,另一方面以后政府会大力推广。其实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另题主对回答不满意的话,可以去南京举行的导航年会看一下,里面的专家绝对能解答你,从日开始&&&&【任之初的回答(18票)】:&&&&主要是天朝自己拥有导航系统,无论有无优势在战时总比被切断gps信号强,那样属于盲打,有了北斗起码还能乱打&&&&【张海富的回答(2票)】:&&&&不管外边的饭菜多精美,还是家里的味道合自己口味……&&&&唉…妈你怎么端一盆翔上来?&&&&我出去吃成不?&&&&dsrfhuf/gxH6zsf&&&&【silencew的回答(2票)】:&&&&怒答一记&&&&中国为啥要搞北斗,原因不言而明,首先是保证自己军事上的主动性,这毫无疑问,很多答主都说了。这里不想讨论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取舍。&&&&抖下机灵,为啥没人提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盟的Galileo?&&&&1、精度,就目前我所知道的来说,unfortunetly,北斗确实不及GPS。GPS在国内的定位精度,有答主提到在5m左右,但是这是人家做了手脚的结果,记得当初sgg老师教整周模糊度、周跳的时候,说GPS星历里面加入了两个人为扰动误差(当时觉得山姆大叔好腹黑,不过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技术保护,是我也会这么干,扮猪吃老虎),实际能达到的最高精度这个不确定,但是听说国内有大牛用GPS差分能做到mm级的变形监测(并不清楚技术方法能不能推广适用)。北斗的定位精度目前还达不到GPS的真实定位精度。&&&&2、技术还有追赶的可能,硬件就真的被甩了八条街不止。这也是国内很多高新产业发展的问题(不确定是不是瓶颈)。还有就是科研能力不能很好地及时地转化为科技实力,这也是很大的问题。此外,好产品不仅仅只是技术好、硬件好就OK了。&&&&3、北斗的优势在于短报通讯,星系设计更好吧。只能想到这些了,其他的臣妾做不到啊。&&&&以上,疯言疯语,求折叠。&&&&【郑青华的回答(2票)】:&&&&实为惭愧,本科硕士都学的地理信息系统,但还是把这些专业的知识还给了学校。不过有一点是非常的核心,单纯的技术比较,没有价值。中国需要北斗,而且必须有北斗,否则国家的信息安全没有任何保障可言。只希望,北斗走得更好些!&&&&【KevinJason的回答(4票)】:&&&&以后炸美国的导弹可以不用美国的gps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2:47 &&
GPS在太空中能用吗?&&&&【太空精酿的回答(1196票)】:&&&&不请自来,转载请务必私信联系。&&&&=====================================================================&&&&各位亲啊,大家问了好多问题哇,我都统一回答到后面正文里了,有些人没有,一天的工作下来,看到这么多人关心好激动,也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吧!汪!&&&&=====================================================================&&&&我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做的都是低轨卫星的GPS定位,事实上就是GPS在太空中的应用,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应用的前景与目前的进展。&&&&简而言之,很负责任地告诉你,GPS是能在太空中用的,而且精度高得超出了你的想象!&&&&首先,GPS是什么?&&&&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理论上,24颗GPS卫星在离地面2万公里的高空上,以约12小时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98%)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这样根据三维空间定位原理,就足够实现定位(4颗卫星构建四个方程组解决四个未知数:三维坐标和接收机钟差信息)。后来经过扩展,它的卫星数稳定在32颗左右,它们分布在6个平面上,轨道倾角为55度,达到最优设计。由于卫星的寿命长短不一,美国每年都会发射一些卫星更新这个系统。&&&&&&&&GPS信号包括两种,一种是普通民用码,所有的接收机都能用;另一种是军码,不用解释了,除了美国和它的盟友,其他人不要想了。这两个精度差多少,百倍左右,你的手机和车载导航软件里,用的就是普通民码,所以你的精度是定到某条街上。&&&&第二,GPS定位在近地空间能干什么?&&&&它的应用实在太广泛了,因为它是一种无源定位系统。简而言之的原理就是只要你有一个接收机,能接收到它的信号(低于它的轨道高度,20200千米左右,GPS信号都是指向地球发射的),从理论上讲可以容纳无限个接收机工作,任何一个接收机如果有至少四颗卫星信息就可以定位。所以它的应用可谓从天到地,题主关心的太空,在低轨空间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下图是欧空局的GOCE(做地球重力与全球洋流的)卫星用GPS定位示意图:&&&&&&&&低轨(轨道高度1000千米)是应用最广泛的太空领域,人类的地球观测卫星(各种资源卫星、科学研究卫星比如重力、磁场、洋流、几乎所有的间谍卫星)都处在这个高度范围内,用这个是妥妥的。大致的低轨卫星定位原理是什么呢?&&&&&&&&这是我做报告的PPT截图,大概意思是为了确定低轨卫星的轨道:你要有一个这是我做报告的PPT截图,大概意思是为了确定低轨卫星的轨道:你要有一个高大上的星载GPS接收机(没有几个国家搞得到),很多星上辅助仪器数据(星敏感器、加速度计等等),加上对地球进行各种复杂动力学建模(重力场、海洋潮汐、太阳光压、地球固体潮、地球大气潮、三体引力等等),加上工程实践的各种算法中补偿措施,再加上工程实践的经验模型,最后可以算出低轨卫星的轨道,然后打个激光检验一下就知道自己算的精度啦。这应该就是题主说的太空应用,也是GPS在太空的绝大多数应用。&&&&第三,这个应用的精度有多高?&&&&目前的科研进展是,给单个卫星定轨道的精度是实时30厘米/事后定位2厘米左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低轨卫星的飞行速度在7000m/s以上,地面上的声速的20倍以上,世界最快飞行子弹(狙击步枪)速度的7倍以上,2厘米的精度是不是很震撼?而且是连续定位,每时每刻都能有很精确的轨道,要知道这些低轨卫星离GPS可是2万公里以上的!&&&&远不止如此,对于编队飞行的卫星,可以形成独特的双差基线,GPS辅助编队卫星的定位精度会大大提高,达到0.5毫米级别(用星上单向的高频精度为微米级的雷达检验),这个世界记录目前就是我们组保持的。这是个什么概念,如果让两只蚊子共同跳一个华尔兹,一只蚊子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另一只蚊子在法国首都巴黎,这个精度足够帮它们校正同步动作了。下面是欧洲和美国最近几个任务做出的结果(来自我的科研课题)。&&&&&&&&这些精度能满足什么呢?所有类型低轨卫星的精密轨道确定,轨道转移机动,空间交会对接,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可以用到,而且GPS带来的精度提高是质变!但很不幸,这些所有的应用必须基于军码,民码根本不可能!&&&&第四,这个的意义是什么?&&&&轨道精确的意义自然不用说,所有的对地观测仪器都需要精确知道它们的位置才能反推并应用它们的数据,否则同样一组数据,你弄不清楚测的到底是北京的还是天津的,还有什么意义?GPS的出现,极大提高了人类的低轨卫星定轨精度,直接往厘米级别冲。&&&&科学应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GPS定位的重力卫星因为本身轨道精度大大提高,反向把地球重力场模型精度提高了100倍以上。&&&&军事战略应用,呵呵,美国这么多间谍卫星,动辄拿出吓死人的地面分辨率,能看清车牌能看清一根香烟。试问一句,离了上面精确的轨道可能做到么?&&&&军事战术应用,要知道那是给低轨卫星用,就已经达到了厘米级精度,如果给导弹、战车、单兵、飞机全部都装上会有什么特效?事实上,目前美国基本所有的武器,凡是有导航要求(需要知道自己位置)的,全部都装了GPS。那些夸张精度、战斗力惊人的导弹和炸弹,都有GPS在给出它们位置帮助制导校正,保驾护航。看这个MK-82激光/GPS制导炸弹,GPS天线妥妥的在上面。&&&&&&&&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棋!&&&&第五,既然GPS是无源定位,理论容量无限,我们为啥还搞北斗?&&&&1. 美帝不会给你接收机的,因为GPS是美国军方搞得也是军方控制的,所有的核心芯片只有美国人能做出来且极其严格保密。所以民用的,拿出来赚钱;军用的,包括低轨卫星上用的,再见,呵呵!即便是欧洲,上面提到的卫星上用的GPS接收机,基本都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绝对垄断。咱们就只能想着了。。。&&&&2. 控制方是大爷,GPS在建成后放开民用市场时有一个selective availability政策,什么意思呢?他们人工给所有的民用码加了巨大的噪声,导致你定位不准。后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竞争日趋猛烈,美国一激动日取消了,变化有多大,如图所示,然后格洛纳斯就木有希望了。&&&&&&&&看到凌晨6点发生什么了嘛?同样的道理,对美国而言,我哪天心情不好了,除了美国的军用接收机,能轻轻松松让全世界的所有民用和非正当渠道搞来的所谓“军用接收机”全瞎!所以你如果用了GPS在你们的武器里作为导航(比如像大家的车一样装GPS导航仪),美国大兵表示:呵呵呵呵,有本事过来打我啊!看到凌晨6点发生什么了嘛?同样的道理,对美国而言,我哪天心情不好了,除了美国的军用接收机,能轻轻松松让全世界的所有民用和非正当渠道搞来的所谓“军用接收机”全瞎!所以你如果用了GPS在你们的武器里作为导航(比如像大家的车一样装GPS导航仪),美国大兵表示:呵呵呵呵,有本事过来打我啊!&&&&3. 如果只是失效还就算了。还有一个可怕的,是释放干扰信号,反正GPS信号都是美帝的工程师做的,一旦有应用,我释放一个假的信号源,一模一样的信号结构,只是不同的信息内容但强度大很多。那你所有的武器、卫星接收到的都是假的位置信息,发生什么,你自己发的导弹走成什么漂亮的漂移弧线,你能预测么?也许在你面前就是一朵灿烂的烟火了。。。&&&&第六,所以大家?&&&&所以全世界在用了GPS这么爽之后,各国政府想一想都被美帝牢牢控制不禁一身冷汗啊,然后都掀起了搞自己导航系统的热潮啊。苏联/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原本能和美国抗衡,后来苏联解体就木有经费了,去年俄罗斯又接二连三的发射失败,这个系统已经残疾了;欧洲的伽利略,我们都无语了,原来要当北斗的老师,现在毫无进展,都要找中国学习了;法国做了自己的多普勒系统,但特别有局限性,除了他们自己用几乎没人用了;日本和印度也在发挥特长,建立地域性的类似GPS系统,但离了美国的GPS也基本瞎。&&&&目前真的只有中国的北斗跟GPS有一拼了,而且多方面的技术上一点都不落后哇。北斗的技术实力杠杠的,咱们国内航天汪们的各种定轨理论水平与应用都是世界级的,北斗绝对是中国航天弯道赶上甚至超车的超级王牌!北斗马上全球成网,作为一个搞这个方面的航天汪你们造我有多高兴么,汪汪汪汪汪!&&&&载人航天、登月非常光鲜亮丽,但北斗真的是利国利民,百年大计啊,造福子孙后代。就这国际形势,跟美帝不出事儿还好,出事儿了北斗绝对是咱们的王牌。&&&&珍惜保护野生动物,尊重爱护航天汪们!&&&&======================================================================&&&&此处分界,回答各位朋友的问题哈!&&&&,没有参照物做参考?&&&&牛顿的力学三大原则都基于一个惯性坐标系,从理论上讲在描述任何有关位置和速度、加速度等量的时候必须说清楚坐标系,只不过一般情况下被忽略了而已。所以任何一个方位,在没有参照物或没有坐标系的情况下,是没法感知的。如果你能力够强,在靠近地球的区域可能通过识别天上星图来确定自己在宇宙中的大概位置(类似星敏感器的功能),但基本不靠谱。&&&& 等几位,外太空的GPS精度高主要原因是没有大气层的扰动啊~&&&&非常内行的问题,因为目前所有卫星定位系统最大的干扰来自大气层,主要包括两部分:电离层的滞后(码)和提前(相位),对流层的湿气折射和干气干扰。对于低轨卫星,对流层(保守值最大100km以内)的作用可以忽略,所以只需考虑电离层即可,对于精度提高很有帮助。但在对流层内,因为高度较低,也可以使用动态差分系统和区域增强系统来弥补,而且对流层内的应用一般动态会低得多(速度不可能达到几千米每秒吧),所以哥几个说的都很对,但也要具体分析。&&&& william 等几位 好奇问一下,高轨卫星,比如同步轨道卫星;甚至到了月球表面,还能用地球上的GPS卫星定位吗?我猜是不行了?&&&&必须不行了,所有的GPS卫星信号都时刻指向地球发射,所以在月球是接收不到的,就算透过地球的边界过去一点,也因为过大的信号衰减完全无法利用。高轨卫星的高度在4万公里,高于GPS卫星,同样的道理。&&&& Zhu问我为什么这些导航卫星系统都选择55度作为轨道倾角&&&&好专业的问题,这是综合考虑在这个轨道高度下对地球覆盖范围、轨道维持难度和轨道演化规律的结果。当初的GPS最早不是这样的,后来发现这个是最优。&&&&:说是GPS都已经第三代卫星上天了,还有人说我们的北斗也就是他们GPS第一代的水平。大神,我们的北斗算是匹敌到他们第几代啊?&&&&GPS发展了近40年了,咱们基本上起点相当于他们二代卫星的水准,但咱们是他们几代星同时在搞。目前北斗三期的卫星,都是和GPS三代无差别的指标,而且某些功能还更加强大了!&&&&,并且假定它能实时通过一些方式获取到MEO精密星历星钟产品,它能实现比较好的实时定位吗?&&&&跟星历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地面上的PPP接收机能否在这么大动态环境下接收到信息。挑战主要在于:高动态环境下一个GPS卫星过顶的时间非常短,只有10多分钟,必须快速锁定!而高动态对接收机硬件的锁频和锁相能力要求也超高,这是难点!&&&&?&&&&个人认为是没有难度,而且是迟早的,目前咱们的深空通讯网已经在南美的阿根廷(可以百度之)建站了,补一个北斗控制站功能也好办。另外咱们本土的喀什也非常靠西,加上西安、北京、青岛这些地方,所以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的。其他国家的不是不能弄,也不用担心那么多政治问题,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是咱们的敌人,只不过是在进展中而已。&&&&?&&&&说的很对,但是咱们原子钟技术已经发展的非常可以了,不落后。&&&&?&&&&是的,是个中国学生,我的个人看法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很尊重她做的成果,也非常羡慕这样的成就;但作为一只天朝航天汪:你过来我汪你哈!不过大家也不必过度解读,就她公布和发表的,做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远远不止于把北斗全都给暴露的节奏。我的担心是,她喵的,那些研究出来但是没有公布和发表的咋办????????汪!&&&&,以及技术问题。&&&&航天汪表示我跟大家不是一个行业,真心不敢回答这么专业的问题啊,而且还涉及到某些敏感信息哇。航天汪只是爱喝喝酒吃吃肉,在知乎上汪一汪而已。&&&& Chen 问您是说天宫对接也用到北斗了么?&&&&咱们之前的神州飞船就测试过星载GPS(公开信息哦),天宫的信息,表示不知道也不敢下结论。&&&& zhang有一点,在这个距离尺度上,光速也会产生一定的延迟了,信号是如何解决时间校准问题了?&&&&首先,光速的延迟乘以光速就是一个重要的测量值叫伪距了,是卫星定位系统的重要测量值。我怀疑你说的是指相对论效应,这些在卫星发上天之前就已经矫正过了(人工调低了实际频率),这样在地面接收到的就和理论值很接近。而且其他相对论效应(非圆形轨道)之类的,也可以模型校正。&&&&?&&&&P码精度:载波相位1mm级别,伪距10cm级别。&&&&关于不少人说起GPS、伽利略、格洛纳斯、北斗对比的&&&&小汪表示东西太多了,吐血也说不完哇,哪天碰到合适的帖子再回答吧,工作量略大&&&&关于北斗什么时候建成全球组网的?和一些质疑北斗现在精度的?&&&&目前北斗是第二阶段基本建立完毕,在亚太地区精度完全和GPS一个级别,但改进的空间还有,因为咱们还有第三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没有做完。到时候(5年左右),咱们将会建成最复杂的卫星导航星座,各种轨道结合,有源无源定位结合,三个频段,短报文功能,都是duang!汪!&&&&关于几位说我夸北斗太吹牛逼了。。。&&&&我其实就说了两句话关于北斗的,而且真心大实话。当然,也不需要解释太多,老老实实干好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我们努力十年后,这些曾经在这里说我吹北斗牛逼的,能拿着当时的北斗找美帝吹牛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啊!&&&&关于几位比较关注中美矛盾、曾经的地区冲突的、台海危机之类的。。。&&&&一句话概括:不用担心,学好杀手锏,走遍天下都不怕!&&&&关于有人说我会不会被腐蚀拉拢泄密的?&&&&这里说的内容是纯科普,木有太多技术含量哇,这要能吸引到间谍,估计是金胖子或者某非洲大叔派来的吧。而且我也会汪他们,大家表担心!&&&&关于北斗收费的。。&&&&北斗以后的短报文功能可以考虑收费,比如海上和山区危险救援一样,因为这是北斗的绝活。但普通民用导航必须不能收费,否则就是断送自己市场。&&&&关于。。。&&&&航天汪也有自己的汪生啊,问有木有女朋友是几个意思,难道乃们还以身相许么?大家是认为搞科研=单身汪的节奏么?&&&&关于几位关注我哪个学校的?&&&&以前北京理工大学,现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专业一直做低轨卫星精密定轨。&&&&致谢!致谢!致谢!致谢!致谢!致谢!致谢!致谢!致谢!致谢!致谢!致谢!&&&&好几位朋友对航天汪的‘汪汪汪汪汪’表示了赞赏,多谢!&&&&好几位搞金融和其他行业的朋友表示以后有钱了或者有权了,会全力支持航天事业!&&&&好几位朋友纷纷声明会毕生珍惜保护野生动物,尊重爱护航天汪们!在这里仅代表地球生物和宇宙深处的汪星人致谢!&&&&好几位朋友呼吁大家支持北斗,民用之后至少也要声援!&&&&好几位朋友是卫星导航行业内的人,给你们点赞!重要的赞点三遍,赞!赞!赞!&&&&【周伟伟的回答(33票)】:&&&&目前毕业设计正在做这个项目,可以很确定告诉你:GPS在太空是可以用的。而且目前是有在轨工作的(几乎都是国外的)。&&&&理论上说只要一定程度上低于GPS卫星轨道高度(20200km),特殊设计的GPS接收机都可以正常工作,但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并且由于高动态GPS涉及星载导航和导弹制导等敏感的国防领域。国外对中国禁运且技术封锁。&&&&拿我目前做的来说,设计用于低轨卫星定位的GPS接收机(轨道高度约380km)。除去太空环境的辐照等影响外,技术上的难点集中在高动态上。地面接收机运行速度一般都很慢,也就几百公里每小时,一般用于车载的话咱们高速限速也就120km/h。但是在低轨卫星上是什么情况呢?速率将近8km/s(注意这里是每秒)。如此高的动态带来的多普勒频移相当大,可以达到±40kHz。&&&&而GPS系统的主要工作状态大致分为:捕获--跟踪--解算定位。高动态带来的问题给捕获和跟踪带来了非常大的问题。简单说一个,高动态引起的大多普勒频移使得捕获过程中频率搜索区间扩大非常多,直接导致搜索时间加长(每秒八公里的速度完全无法忍受长时间的搜索,就算定位结果出来,接收机也早就运动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而加上接收机运动速度非常之快和GPS卫星可见情况变化很快,伪码信号在确认捕获之前就已经消失,无法定位。由于需要比较多的专业知识铺垫,和核心内容涉密的关系,更多的不便多说。&&&&总之:在太空是可以用的,但是接收机需要特殊设计。&&&&【AkiraZhang的回答(18票)】:&&&&在太空中也可以用的,而且已经投入实际应用了,参见 GPS 官方网站这个页面:&&&&那么从 GPS 的原理上说一下:GPS 是依靠在六个平面上围绕地球的 24 颗卫星(有三颗是备用卫星)发射的信号来工作的。GPS 卫星只向外发射信号而不从定位设备中接收。GPS 卫星发射的信号包括了当前 GPS 卫星的坐标以及该信号发出时 GPS 卫星上原子钟的时间。然后按照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乘上信号电波速度(就是光速 c)计算出定位设备到卫星之间的距离。虽然在三维空间定位只需要三颗卫星的坐标数据就可以计算,(坐标是含有三个未知数三个方程的方程组的一个解),但因为光速很大,尽管时间差误差很小但乘上光速依然会变得非常大,所以实际应用中要用四颗或四颗以上的卫星才能确保定位准确。因此,只要在太空中能收到四颗或四颗以上卫星的信号,就可以定位的。&&&&参考:&&&&【andonon的回答(0票)】:&&&&可用啊!&&&&很多其他卫星(比如低轨道的)都是用gps导航的。&&&&只是一般的民用导航模块可能不支持太高的应用。因为从安全角度考虑(这么高不是导弹还是什么),芯片内程序锁定了高度和速度,一旦超过,就不工作了。&&&&【王源的回答(1票)】:&&&&GPS是有使用高度的限制的 但是这个高度只有卫星需要考虑 地面上不用考虑 由于发射GPS信号的卫星都是GEO轨道的 发射天线又是冲向地面的 如果接收GPS信号的卫星高度过高 受到天线方向角的影响就无法收到GPS信号了 低轨卫星对GPS的应用更多 高轨卫星就少了&&&&太空应用中 因为低轨卫星也在几百到一千公里 受到电离层影响较少 相对不用太在意电离层误差 更多的需要考虑的是多普勒效应 由于卫星速度过快 动态特性远超地面情况 使用地面的GPS接收机会跟踪不上 需要对锁相环的设计进行修改&&&&【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太空中有24颗卫星组成一个分布网络,分别分布在6条离地面2万公里、倾斜角为55°的地球准同步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4颗卫星。日地距离又称太阳距离。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以神舟七号为例,把飞船送入近地点200公里到远地点347公里的椭圆轨道,飞船在椭圆轨道飞行第1至5圈,由于大气阻力的影响,每圈轨道降低近1公里,飞船远地点高度从347公里降为343公里,第5圈,飞船远地点点火变轨,抬升近地点,轨道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343公里圆轨道。在高度343公里圆轨道下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所以,在神舟七号上还能用,在月球表面就不能用了。&&&&【林子的回答(4票)】:&&&&不知道太空怎么样。有一次坐飞机,打开导航,里面的姑娘提示我严重超速…&&&&【曹小白的回答(0票)】:&&&&本科导航狗不请自来,可以用,比如低轨卫星定轨&&&&【雷Raycol的回答(0票)】:&&&&在月球火星可以用吗&&&&【李华忠的回答(0票)】:&&&&可以,而且在地表应用中引入的误差项(平流层、对流层误差、多路径干扰)都不见了,利用载波相位观测量,单点定位精度就应该非常高。&&&&原文地址:知乎&&&&本文固定链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3:08 &&
优点就是可以掌握老百姓的位置。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4:16 &&
我告诉,只要是用的人少,它就安全。当没人用时,它安全系数最高,因为没人受到伤害。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5:31 &&
不吹牛会死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5:52 &&
北斗跟档走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02:03 &&
14:15:52&&的原帖:北斗跟档走北斗掌握了宇宙真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13:14 &&
优势就一个:可以和交管局媾和,不装不让上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18:31 &&
知服沦为八挂网站,经常一群sb讨论屎怎么吃才香。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30:24 &&
那就让军方和坏人用北斗,我们守法之人没有多少秘密可言,还是用GPS比较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30:17 &&
北斗系统收费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33:58 &&
区别就在于一个讲政治,一个讲市场。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51:51 &&
北斗免费???都花了纳税人500亿了,这还叫免费?每个中国人管您情愿不情愿都强要了您 500/13=38.46 元,这叫免费?
共 5674 次点击,22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102235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4473 / 昨日发帖:29257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知乎:和GPS相比,北斗导航有什么优点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斗芯片的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