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高新园 彭启超 湖南

[司令员]元帅夫人:十大元帅夫人及后代大全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司令员,夫人,北京,中央军委,元帅夫人:十大元帅夫人及后代大全,1.朱德元帅
朱德(日-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四川仪陇马鞍镇人。1909年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同盟会。1911" />
[司令员]元帅夫人:十大元帅夫人及后代大全
1.朱德元帅朱德(日-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四川仪陇马鞍镇人。1909年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7年任滇军旅长,1921年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返柏林,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驻德支部执行委员。后又到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回国,1927年到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并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军长。1928年率部上井冈山,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任军长。1929年与康克清结婚。1930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1931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4年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三年内战中,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是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朱德夫人:元配夫人刘从珍,朱德大舅之女,1905年由父母作主完婚。次年春,朱德外出不归。刘夫人独守空房,任劳任怨,绩麻纺线,挣取零用,侍奉老人,深得朱德父母喜爱。1958年2月病逝,享年75岁。第二位夫人萧菊芳,昆明师范学院学生。1912年秋结婚。生朱琦,小名“保柱”,谱名“宝书”。1919年6月萧菊芳病逝。萧菊芳第三位夫人陈玉珍,为朱德挚友孙炳文外甥女。抚养朱琦成年。陈夫人1967年病逝。陈玉珍与朱德第四位夫人贺稚番(后名贺稚华,贺治华)。1920年,朱德驻云南昭通在盐津县相遇后成婚。1922 年,贺陪伴朱德出国,生女朱敏。后贺另嫁何家兴,回到上海。变节,锄奸时何被击毙,贺治华重伤。1923年,朱德和部分留德人员在哥廷根合影。其中的女子为贺治华第五位夫人伍若兰,1928年在井冈山结婚,在红四军向赣南挺进途中,遭何键部突袭,被捕就义。伍若兰伍若兰烈士像第六位夫人康克清(),江西万安人。1925年起从事妇女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任乡妇女协会常任秘书。1928年9月和近百名赤卫队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次年与朱德结婚。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妇联第三届副主席,第四、五届主席,第六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日12时04分在北京逝世。康克清朱德与康克清朱德与康克清朱德与康克清朱德子女:朱琦(),朱德独子,萧菊芳生,出生4个月生母病逝,由继母陈玉珍养大。1937年被抓壮丁。后经周恩来设法寻到,1938年送到延安就读。毕业后赴华北抗日前线,战斗中腿部中弹致残。调回延安任抗大七分校队列科长。1948年调入铁路系统。1949年后,在天津铁路分局机务段工作,1974年突发心脏病去世。赵力平1925年生,河北定人。朱德儿媳,朱琦妻子。日在内蒙古丰镇结婚。1949年后,任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组织科科长,1957年任天津中心妇产医院副院长,1979年任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1988年离休。朱德与儿子朱琦、儿媳赵力平朱敏(),女,贺治华生于莫斯科,1942年,落入德国法西斯集中营。1949年在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丈夫刘铮,外交官,知名教授朱敏朱敏在纳粹集中营1962年,参加北师大学生毕业合影,第二排左四为朱敏朱敏与父母在北戴河康克清、朱德与女儿朱敏朱德与女儿朱敏朱敏与父亲朱德朱敏与丈夫刘铮北京十三陵,左起刘铮、朱德、朱敏和康克清晚年的朱敏夫妇朱德孙辈:朱琦与赵力平育四子一女:朱援朝1951年生,长孙。朱和平1952年生,次孙,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朱和平朱德、康克清与朱和平在香山朱全华,三孙,任职海军装备部朱新华,孙女,医生,后任职解放军总医院金沟河干休所朱国华(),四孙,在天津铁路部门工作,1983年9月“严打”期间因流氓罪被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执行枪决。朱敏与刘铮生四子:刘建,即朱成虎,任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副院长,少将军衔。刘建(朱成虎)1955年,朱德怀抱外孙刘建在北戴河康克清、朱敏与刘建刘康,从事中德之间商务交流。刘敏,法语译员。刘武,解放军某研究所大队长。1958年,朱德、康克清、朱敏等在北京荣宝斋朱德一家亲2.彭德怀元帅彭德怀(日-日),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人。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2年改名彭德怀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回湘军任连长、营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任团长,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后率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1930年任红3军团总指挥。1931年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军委副主席。1934年选为中共六届候补中央委员。参加了长征。1935年后,任陕甘支队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司令员。1936年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任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代理中共北方局书记。1940年发动百团大战。1945年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三年内战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1950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从1954年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是中共第七届、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遭到错误批判,并免去国防部长职务。1965年任中共西南局“三线”建设副总指挥。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彭德怀夫人:1918年,与表妹周瑞莲订下婚约。1920年彭德怀从军在外,周瑞莲在家乡反抗卖身抵债跳崖身亡。1922年,娶刘坤模,原名刘细妹,平江起义时刘坤模回老家两人从此失散。刘细妹,即刘坤模日,与浦安修结婚,无子女。1960年代初浦安修迫于政治压力,与彭德怀离婚。彭德怀临终前,希望见浦安修一面,浦安修终未敢同意。浦安修(),上海嘉定人,生于北京。北师大著名的浦氏三姐妹(洁修、熙修、安修)中的小妹。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6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内战期间,曾在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工作。1949年后,先后任纺织工业部技术司副司长、轻工业部劳动工资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日在北京逝世。1984年的浦安修1941年,彭德怀与夫人浦安修在太行1944年,彭德怀与浦安修1945年,延安机场彭德怀与浦安修在壁垒村八路军总部彭德怀与浦安修彭德怀侄女:彭梅魁(),彭金华烈士之女,彭德怀侄女。北京第一汽车厂医务室工作。曾因看护伯伯受陷害。保存伯伯手稿,著《我的伯父彭德怀》。张春一,彭德怀侄女婿,彭梅魁丈夫。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北京第一汽车厂厂医。彭梅魁(右排左)与张春一(后排右) 与孩子的合影彭梅魁与伯伯彭德怀在吴家花园彭钢,1938年生,彭荣华烈士之女,彭德怀侄女,少将军衔;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总政治部纪检部部长。彭钢彭钢彭钢与伯伯彭德怀1954年春,彭德怀与夫人浦安修、侄女彭钢等在十三陵彭钢彭爱兰,彭德怀侄女。彭德怀三弟彭荣华的女儿。彭启超、彭康白、彭康志、彭正祥,彭德怀侄子。1950年春,彭德怀与侄儿侄女们在北京饭店3.林彪元帅林彪(日-日),原名林育容,湖北黄冈团风县回龙山林家大湾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改名林彪,考入黄埔军校并转为共产党员。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1928年到达井冈山,在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任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1932年任第一军团总指挥。参加了长征。1936年任红军大学(后改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1937年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1942年回国。三年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第四野战军司令员。1949年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华中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帅军衔。1959年任国防部长,随即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相勾结,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败露后,日与妻子、儿子等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机毁人亡。1973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主犯。林彪夫人:首位夫人汪静宜。原名汪伯梅,童养媳。1927年除夕被父亲骗回成婚。次日林彪离家不归,汪氏终身未再嫁,在林家侍奉老小,1967年病逝。第二任夫人张梅,真名刘新民,人称“陕北一枝花”。1937年结婚,生女林晓霖。1938年冬,张梅陪同林彪赴苏联养伤,双方性格日益冲突,1942年林彪回延安,张梅留在莫斯科,两人婚姻结束。后排右一是张梅张梅与女儿林晓霖终身伴侣叶群(),原名叶宜敬,福建闽侯人,国民党少将叶琦的爱女。1943年结婚。叶群与林彪林彪子女:林晓霖,1941年生,林彪长女。其母张梅。出生后随母亲在苏联生活,1950年回国,1954年考入北京师大女附中,1961年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林彪事件后受审查。现居北京。应守贤,浙江义乌人,林彪长婿,林晓霖丈夫,1987年正团级干部转业,后在北京一个工业公司从事工会工作,育有二子。林晓霖2008年,林晓霖与原林办秘书林晓霖与原四野林彪秘书林立衡,1944年生,林彪次女,其母叶群。曾任《空军报》副总编,林彪事件后受审查。日,毛泽东亲笔批示解除对林立衡的隔离审查。随后,跟男友张清霖结婚,到郑州一家汽车厂工作。1987年回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2002年退休。同年5月18日,受聘经营“黄鹤大酒楼”。1989年参与发起“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及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和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回京后,曾改名路漫。张清霖1942年生,湖南邵阳人,林彪女婿,父亲是铁匠。地方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军区某野战医院(后广州军区总医院)任外科医生。后改名张云林。动荡岁月,林立衡与周恩来80年代的林立衡2010年,林立衡1994年,林立衡与丈夫张清林。右一为张宁2009年,林立衡(左)出席活动日,国共两党抗战将领的文物在北京展出,林彪之女林立衡出席历尽磨难,林立衡林立果(),小名“老虎”。林彪之子,其母叶群。曾就读于北京四中,后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文革时辍学,1967年3月参加空军,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秘书。1970年10月,秘密组织武装政变的“联合舰队”。1971年3月,主持制定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阴谋杀害毛泽东,失败后,欲逃广州另立中央,计划败露。9月13日凌晨,同林彪、叶群强行驾机外逃,坠毁在蒙古温都尔汗。家国灾星,林立果叶群、吴法宪与林立衡、林立果林彪元帅的全家福,1962年。4.刘伯承元帅刘伯承(日-日),原名明昭、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赵家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和领导人之一。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从军,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历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16年在攻克丰都县城的战斗中右眼中弹致残。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中共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三年内战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起任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辞去一切领导职务。是中共七届中央委员,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授元帅军衔。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刘伯承夫人:首位夫人程宜芝。1910年结婚,生子刘俊泰。刘伯承离家后一直孤守在刘家,与刘俊泰相依为命,勉强度日。共和国初,刘主政西南,希望与程氏一见。程捎口信:“你不要回来,我也不去你那里,我对你毫无怨言,也无大困难需要你帮助解决,只望你勤勉国事,挑好老百姓给的千斤重担。我母子已得到政府照顾,成分评了红军家属,每月有五斗米补贴,不劳你分心了。”1957年病逝。第二位夫人吴景春。1930年结婚,1932年失去联系。第三位夫人汪荣华(),安徽六安人。受姑父共产党员冯先丰的影响,1930年十三岁参加革命。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政治部宣传员,参加了长征。1936年与刘伯承结婚。日17时20分逝世,享年91岁。红军汪荣华汪荣华汪荣华与刘伯承汪荣华与刘伯承在黄山晚年汪荣华汪荣华与警卫班战士刘伯承子女:刘俊泰,1912年生,刘伯承长子,其母程宜芝。早年中鸦片毒,无劳动能力,时常犯病发疯,1961年饿死。有二女。长女刘天俭,四川奉节县小学教师,曾多次被省、地、县评为模范教师,已退休。夫陈楠。次女名不详刘太行,1939年生,刘伯承次子,其母汪荣华。原装甲兵部队作战部副部长,少将。夫人肖玉兰。刘太行刘伯承与刘太行刘太行与夫人肖玉兰刘太行走访老区刘太迟,1947年生,刘伯承三子,其母汪荣华。空军装备部副部长,少将。刘蒙,1952年生,刘伯承四子,其母汪荣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军事院校深造,从事过科研、当过军事外交官、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等。获芬兰总统授予的一级骑士勋章。曾任广州军区装备部副部长,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员,少将。刘蒙刘华北,刘伯承长女,其母汪荣华。1945年被害,悬案至今。刘华北所在的洛杉矶幼儿园刘解先,1942年生,刘伯承次女,其母汪荣华。北京总后勤医院第一门诊部医师。刘解先刘解先刘弥群,1946年生,刘伯承三女,其母汪荣华。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刘弥群刘雁翎,刘伯承四女,其母汪荣华。北京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张驰,刘伯承女婿,刘雁翎丈夫,总装电子信息部少将部长。2011年,刘雁翎、张弛夫妇刘雁翎、张驰夫妇为刘伯承铜像敬献花篮汪荣华签名刘伯承、邓小平俩家1949年,刘伯承、汪荣华及四名子女在南京5.贺龙元帅贺龙(日-日),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6年率21名青年手持菜刀夺占当地盐局,拉起农民武装。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红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委主席和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师长,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1942年与薛明结婚。三年内战时期,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北局第二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南局第三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委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革”期间遭残酷迫害。日含恨而逝,终年73岁。贺龙夫人:首位妻子徐月姑。童养媳,生女贺金莲。1927年病故。第二位妻子向元姑(媛姑、志德)。土家族。1920年因父亲、弟弟被土匪截杀按桑植风俗在丧事期间续娶。1949年病故。妾胡琴仙。艺人出身。曾随贺龙到上海,与贺金莲一同被捕,后化名王琳回乡,晚年定居重庆。第三位妻子蹇先任。长征前,贺龙与萧克分别娶了出身商人家庭的姐妹,贺龙娶了姐姐蹇先任,萧克娶了妹妹蹇先佛。蹇先任生女贺捷生,后离婚。2004年,蹇先任95岁高龄去世。1939年,部分中国学员在莫斯科郊区共产国际党校合影,前排左一为蹇先任日,蹇先任(右二)第四位妻子薛明(),河北霸县人,原名王爱真,后随母姓改为薛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1942年与贺龙结婚。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西南区工委福利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处长,贺龙办公室主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政治部顾问等职。日因病逝世,享年95岁。2009年,薛明日,贺龙与薛明结婚时留影新婚不久的贺龙和薛明贺龙与薛明1951年,贺龙与薛明在重庆1951年,贺龙与薛明在重庆北碚。1961年3月,贺龙与薛明在普陀山。1966年4月成都,贺龙与薛明的最后一张合影2004年,薛明贺龙子女:贺金莲,贺龙长女,其母徐月姑。1927年南昌起义之后,与母在上海入狱,病逝狱中。贺捷生,1935年生,贺龙次女,其母蹇先任。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军旅作家,少将军衔。她先后调入军事科学院、总政治部、武警部队等单位从事研究和宣传工作。80年代,从事军史研究的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995年休,集中精力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及文学创作。贺捷生贺捷生与父亲贺龙2010年,贺捷生贺鹏飞(),贺龙长子,其母薛明。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中将军衔。日突发心脏病逝世,年仅55岁。贺鹏飞1946年,刚满两岁的贺鹏飞与父母在山西兴县蔡家崖。贺鹏飞与父亲贺龙1947年,贺鹏飞与父母及妹妹贺晓明在山西兴县蔡家崖1949年,贺鹏飞与妹妹贺晓明和妈妈在一起贺龙和儿子鹏飞、女儿晓明贺晓明,1947年生,贺龙三女。其母薛明。原为北京市旅游局外事办副主任,北京富利公司副总,现任贺龙体育基金会主席。2011年,贺晓明与母亲薛明贺晓明贺黎明,贺龙四女。其母薛明。“文革”后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1983年曾在香港光大实业公司事务部当秘书。日任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贺黎明(左)在工作中1964年,贺龙与夫人薛明和孩子们在广州,左起贺晓明、薛明、贺黎明、贺鹏飞、贺龙1965年,贺龙和夫人薛明与孩子们在广州。左起贺黎明、薛明、贺龙、贺鹏飞、贺晓明日,薛明逝世。薛明女儿贺晓明(右五),贺黎明(左五),儿媳冯璐(左六)率全家深切怀念。
上一篇:下一篇:
"司令员"相关文章彭德怀视如亲生的将领叛变投敌,虽击毙但却成为心里永远的痛!
1932年9月,,王明“左”倾路线z再次重演,命彭德怀为前敌总指挥,打下赣州作“红都”。可是敌强我弱,彭德怀,打了三十多天,四次攻城都没有打下。最后,彭总听取毛泽东的建议,兵分两路,撤回宁都。攻城失败再加上之前“富田事变”的影响,让一部分人对革命前途感到了失望,彭德怀率部在回师途中,发生了红2师师长郭炳生叛变事件。彭德怀得知郭炳生叛逃非常震惊,十分痛心,他气得几天都吃不下饭,久久才从牙齿缝中吐出几个字:“叛变投敌,子不如父,甚为可耻!”这郭炳生是谁呢,怎么会上彭德怀如此痛心?原来,他不仅是红5军2师的师长,而且是彭德怀一手培养起来的,与彭德怀有着不一般的亲密关系。1921年11月,彭德怀在南县怒杀恶霸欧盛钦事发后,被迫连夜出逃,他逃出南县后,一夜狂跑300里,次日凌晨到达了湘潭,然后,跑到城南八总大仙桥河边的郭得云家。郭得云是彭德怀在湘军当兵时的老班长,因为愤恨军阀混战已弃职回家,在易家湾大仙桥河边做皮匠。他在睡梦中被敲门声叫醒后,一开门见是彭德怀,非常惊讶,彭德怀把怒杀恶霸欧盛钦及事发的前前后后说给他厅,郭得云想都没想,说:“你就藏在我家的小楼上吧。”把彭德怀收留下来了。后来,他考虑到易家湾镇上人多眼杂,不安全,又把彭德怀送到自己的外甥李家住下。彭德怀在李家一躲,就是好几个月。到了年关时,风声稍稍松了,他带上郭得云修鞋得来的钱做盘缠,前去广东。最后,投奔在许崇智粤军的熟人鲁广厚手下,在他的独立营当了一名连长。谁知没过半年,鲁营就被广东军阀陈炯明击溃。而且,鲁广厚生活阔绰,胸无大志,彭德怀觉得跟着他没有什么出息,于是又回了湖南老家。彭德怀一回湘潭,便去看望冒着杀头危险救自己的恩人郭得云。可是,当他来到郭家时,却见郭家凄凄惨惨,全无原来的景象!他坐下后,才得知郭得云在几个月前因为一场伤寒病壮年而逝,他七旬老父因悲伤过度一病不起,郭家一片悲凉,惨不忍睹。郭得云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无依无靠,他的儿子郭炳生年仅14岁。于是,彭德怀毅然决定抚养孤儿,把他养大成人。临走时,他把郭炳生带走了。彭德怀把郭炳生视若亲生,送他去读书。以后,他南征北战,在戎马生涯中仍然带着郭炳生。平江起义时,郭炳生也加入了红5军,作战勇敢,指挥机智果断,但性格简单粗暴、旧军队军阀习气严重。。在部队中,郭炳生在彭德怀的一手提携下,从一名战士到排长,再到连长、营长、团长,逐步晋升为红2师师长,成为红5军的一员大将。彭德怀把他作为自己的心腹助手,待他重之又重。因为彭德怀的宠爱,郭炳生生活一直相对优裕。这一次赣州之战,彭德怀打了败仗,郭炳生却受不了苦,对革命悲观失望,在特务的诱惑下,竟然趁部队开拔之机,拉走一个团和师特务连就去投国民党。辛亏2师政委彭雪枫得讯后,和2团团长吴法宪赶着去追,不过也只是追回了一个团,郭炳生还是带特务连跑掉了。彭雪枫被蒋介石委以国民党军新编第37师师长之职,掉头参加围剿红军,于1933年3月在第四次反"围剿" 时被红军击毙。彭雪枫多年后,彭德怀的侄子彭启超从湖南跑到延安来参加解放军。彭德怀一听他要参军,突然用手指着他的额头,说:“如果你有二心,我就亲手毙了你!”又说道:“如果我反对革命,你也可以毙了我!”足可见当年郭炳生叛变在彭德怀心头留下的隐痛是多么深刻。
可能感兴趣彭德怀侄儿彭启超的坎坷人生--《党史文汇》2000年11期
彭德怀侄儿彭启超的坎坷人生
【摘要】:
【关键词】:
【分类号】:K828【正文快照】:
这是一个至今还鲜为人知的故事。现已72岁、满头华发的彭启超老人,是彭德怀元帅的亲侄儿。他从14岁起就追随伯父,参加了革命。伯父的命运,几经沉浮,坎坎坷坷,然而,他对伯父的信任从未动摇过。在2000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在一个有花有草有菜的小小庭院里,笔者有幸结识了这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翔;[J];政法论坛;1980年01期
彭梅魁;[J];近代史研究;1980年04期
雷坦;[J];美术;1980年06期
李志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周乙歧;[J];剧本;1980年02期
严世俊;[J];美术研究;1981年01期
黄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于深;[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魏沛文;[J];近代史研究;1982年01期
陈文伟;;[J];读书;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生太;韩海林;;[A];97年中陶会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山西现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黄善言;陈竹林;刘德军;邹峻;;[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杨奎松;;[A];第二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孙道同;郭秋琴;;[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张仲举;;[A];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0年
孙道同;郭秋琴;;[A];英明的决策,伟大的胜利——纪念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论文集[C];2001年
孙克骥;;[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李捷;;[A];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C];2003年
刘志青;;[A];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C];2003年
朱玉;王年一;;[A];纪念李先念同志诞辰95周年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际均;[N];中国财经报;2000年
殷建忠;[N];中国财经报;2000年
于济洋;[N];中国建材报;2000年
刘文权;[N];重庆日报;2000年
徐涟;[N];中国人口报;2000年
李可玉;[N];法制日报;2000年
郭莹;[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徐焰;[N];湖南经济报;2000年
董强;[N];解放军报;2000年
中国孙子兵法学会会长
李际均;[N];解放军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令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辉;[D];河南大学;2003年
张哲;[D];郑州大学;2004年
刘振强;[D];湘潭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宁高新园 彭启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