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砖标准要求每天排放多少废气排放量计算公式物

关于江西长宏保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1亿块煤矸石、页岩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_公告公示
宜春市环保局
&&&&&&&&&&&&
字号:&&&&&&&&
关于江西长宏保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1亿块煤矸石、页岩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
信息分类:公告公示
  文件编号:  
公开方式:
发布日期:
  公开时限:
公开范围:
信息索取号:
  责任部门:
关于江西长宏保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1亿块煤矸石、页岩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一、项目基本情况江西长宏保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位于丰城市尚庄街办店前村,地理坐标东经:115°41′39 〞,北纬:28°14′3.6〞。项目以外购页岩、煤矸石为原料,经原料配比、破碎、细碎、筛选、搅拌、挤压、成型、码堆、烘干、烧结等工序,达到年产1亿块煤矸石、页岩烧结砖生产能力。已建成连体隧道窑(包括烘干车间在内)、原料堆场、破碎车间、成品装车场、页岩料场等。建设单位:江西长宏保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丰城市尚庄街办店前村工程投资:实际投资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0万元,占总投资的1.2%。<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3年6月宜春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江西长宏保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1亿块煤矸石、页岩烧结砖生产线环境影响报告表》,宜春市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该项目于2013年6月开工建设,2014年4月建成,经丰城市环境保护局检查同意后投入试生产。环评编制单位;宜春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验收监测单位:宜春市环境监测站环保工程设计单位:江西长宏保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环保工程施工单位:江西长宏保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二、污染防治措施、废气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原料堆场等无组织排放粉尘,煤矸石破碎工序产生的粉尘、窑炉焙烧废气等。在原料搅拌工序加入石灰水,同时焙烧工序加入石灰石等措施,从而实现窑炉焙烧废气脱硫脱氟,通过60米排气筒外排;项目建有半封闭原料堆棚,减少了粉尘无组织排放。&&& 2、废水项目冷却水循环使用,不排放;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外排。&&& 3、噪声&&& 通过合理布局,并采取消声、隔声和绿化等综合措施,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 废品砖和收集的尘灰回用于制砖,生活垃圾送垃圾填埋场作卫生填埋处理。  三、验收监测结论1无组织排放废气3个监控点颗粒物、SO2、氟化物排放浓度均达到《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3中标准要求,达标排放。  2、废水监测结论  废水总排口各监测因子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动植物油排放浓度最大日均值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表4中一级标准要求。  3、噪声监测结论  项目场界噪声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2类标准要求。  4、总量达标结论项目废水中污染因子CODcr排放总量为0.05t/a,氨氮排放总量为0.001t/a,废气中污染因子SO2排放总量为35 t/a,排放总量均达到丰城市环境保护局下达的(CODcr0.16 t/a、氨氮0.02t/a 、SO2 41 t/a)总量控制指标要求。5、环境防护距离检查&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00米,项目最近的居民点为厂区东面150米处的店前村,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6、公众调查公众调查对象为项目附近的尚庄街道办事处建设社区店前村、丰城市剑光街办等共30位居民。调查显示被调查人赞成该项目建设、大部分人认为该项目生产运行产生的污染物影响程度较小。该项目已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程序,现予公示,若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之日起7日内向我局反映,联系电话3998291,电子信箱:,欢迎广大群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工作。&二0一四年七月二十八日
主办:宜春市人民政府 承办: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宜春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版权所有:中国宜春政府网 赣ICP备号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
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设计专题简介
本专题为土木在线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土木在线论坛精心选择与相关的资料分享,土木在线为国内最大最专业的土木工程垂直站点,聚集了1700万土木工程师在线交流,土木在线伴你成长,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
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所属版块: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841970
所属版块:
本帖最后由 潇湘水云 于
13:49 编辑 为了治理大气污染,为了较少雾霾,为了一片蓝天,我们共同努力吧!
所属版块:
简要说明: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砖瓦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砖瓦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砖瓦烧结制品生产过程和以砂石、粉煤灰、石灰及水泥为主要原料的砖瓦非烧结制品
所属版块:
软件简介: 更多精彩 http://ahbbsgm./ /other/info_view.gif 附件名:.rar 文件大小:170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所属版块:
软件简介: 更多精彩 http://ahbbsgm./ /other/info_view.gif 附件名:.rar 文件大小:718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所属版块:
软件简介: 更多精彩 http://ahbbsgm./ /other/info_view.gif 附件名:.rar 文件大小:6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所属版块:
适用区域划分类别 本标准中的一类区和二、三类区是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区域。 本标准中的“两控区”是指《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中所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范围。 4.2 年限划分
所属版块:
软件简介: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很好的资料。 /other/info_view.gif 附件名:.rar 文件大小:11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所属版块:
软件简介: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很好的资料 /other/info_view.gif 附件名:.rar 文件大小:11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所属版块:
Copyright&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5您现在的位置:&
株洲县太湖新建页岩空心砖厂 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情况公开
作者:环保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10798
株洲县太湖新建页岩空心砖厂
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情况公开
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技术改造项目
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
株洲县太湖新建页岩空心砖厂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长沙振华环境保护开发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本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株洲县环保局生态污控股&& 1
(公众意见反馈时间:自本公示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株洲县太湖新建页岩空心砖厂&&&&&&&
编制日期: 2014年8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技改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技改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技术改造项目
株洲县太湖新建页岩空心砖厂
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
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杉元组
立项审批部门
新建&&&改扩建&&&&&技改√.
C3031,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随着株洲县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墙体砖需求量日益增长。利用页岩矿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是实现保护土地,节约资源,废物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的较好选择。按照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关规定,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精神,根据株洲县人民政府“关于关闭实心粘土砖瓦窑厂进度计划”的要求,株洲县太湖新建页岩空心砖厂拟投资1000万元对原有粘土砖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以页岩替代粘土、采用隧道窑生产线淘汰落后的门窑生产线、并对焙烧窑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建设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技术改造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株洲县太湖新建页岩空心砖厂于2014年7月委托长沙振华环境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建设单位协助下,经过对项目厂址实地踏勘、调查及资料收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内容
关停现有粘土砖生产线,以页岩替代粘土、采用隧道窑生产线淘汰落后的门窑生产线、并对焙烧窑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建设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技术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页岩矿开采、原料加工、坯体压制成型、坯体隧道窑干燥、砖坯隧道窑烧成等,以及供水、供电等公用设施和环保治理设施建设。主要建筑工程内容见表1,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
&&&&&&&&&&&&&&&&&&表1&&&建筑工程一览表
建筑(车间)名称
建筑面积(m2)
&原料车间(破碎)
轻钢结构,单层
72m×42m×12.5m
水坯道厂房
钢混结构,单层
100m×24m×12.5m
轻钢结构,单层
100m×24m×12.5m
轻钢结构,单层
100m×24m×12.5m
板房结构,1层
12m×6m×3m×1F
板房结构,2层
24m×6m×3m×2F
&&表2生产设备一览表
数量(座/台)
长75m、宽3.6m、高2.6m
长70m、宽9.5m、高2.0m
双级真空挤砖机
颚式破碎机
高细破碎机
水环式真空泵
自动切条机
ZQTS650*155
自动切坯机
自动码坯机
MP3*2A-690*2
窑车牵引机
液压顶车机
液压步进机
回车牵引机
皮带运输机
2、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技改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3。
表3&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
一、原辅材料
技改项目页岩自行开采(已完成采矿权审批备案,见附件2),按目前钻孔初步估计,页岩开采量约20万m3,煤矸石主要由株洲洗煤厂供应,页岩和煤矸石量可满足技改项目需要。
3、公用工程
(1)供配电
技改项目年用电量约100万度,由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农电网供给。
(2)给排水
技改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采用地下水,由自备水井供给。
技改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员工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全部作为周边农田肥料利用,无废水外排。
4、项目投资
项目投资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0万元,占总投资6.0%。
5、建设进度
技改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如下:
(1)2014年7月~8月完成环评报批。
(2)2014年8月~9月完成工程建设。
(3)2014年10月底建成投运。
(3)2014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
6、设计定员
项目设计定员25人。
7、工作制度
年生产天数为300天。
与技改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株洲县太湖新建页岩空心砖厂始建2007年,以粘土为原料,设计能力为年产粘土砖2500万块,为落实国家政策2012年初主动关停,因此,生产粘土砖的原有污染已不存在。原有工程基本情况如下:
1、原有工程概况
(1)生产工艺
煤矿选煤尾矿煤矸石和粘土为项目煤矸石砖的主要原材料。煤矸石经破碎机破碎后,加水堆放在原料库内,矸石粉需要在厂区陈化车间堆放5天左右,经供料机搅拌均匀输送到搅拌机加水进行一次搅拌和二次搅拌,然后由真空挤砖机挤出砖条(含水率15%),再进行切坯、分坯,最后运至烘干窑进行砖坯干燥,砖坯干燥后进入砖窑焙烧,门窑焙烧能源利用砖坯中的煤矸石,烧制好的砖至储砖场堆放。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
(2)主要设备
原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有烧成窑(16门)、颚破机、破碎机、选筛机、搅拌机、箱式供料机、真空挤砖机、自动切条切砖机、皮带运输机、窑车、装载机。
(3)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生产所需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4。
表4&&&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
一、原辅材料
开采自周边山体
含硫0.1~0.2%
2、原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
原有工程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生活废水产生量为1075t/a,其中CODcr0.32t/a(300mg/L)、BOD50.22t/a(200mg/L)、NH3-N0.043t/a(40mg/L),经化粪池处理后CODcr0.27t/a(250mg/L)、BOD50.19t/a(180mg/L)、NH3-N0.038t/a(35mg/L),外排至北面农灌渠,作为农田肥料利用。
根据原有工程2012年生产运营情况,2012年原有工程烧成窑废气排放量为7200万m3/a,外排废气污染物SO220.93t/a(291mg/m3)、烟尘5.58t/a(78mg/m3)、NOx9.56t/a(133mg/m3)。废气污染物排放SO2浓度可达到GB《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燃煤(油)炉窑二级标准(≤850 mg/m3),烟尘可达到GB《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陶瓷搪瓷砖瓦窑之其它窑二级标准(烟尘≤200mg/m3),NOX可达到G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40mg/m3)。
原有工程原料煤矸石用量约34875t/a,单台破碎机破碎煤矸石出力约为14.53t/h,其粉尘产生量为0.78kg/h,以无组织形式外排。
粘土开采、破碎和矸石砖烧结完成后出窑时会产生少量的无组织逸散粉尘,散落的粉尘主要集中在隧道窑出口处附近,还有车间地面日积月累的生产粉尘,同时在运输、堆放过程中造成二次扬尘污染,建设单位未采取相关降尘措施,当遇到大风天气时,会造成煤尘弥散,均对附近居民产生一定影响。
(3)固体废弃物
原有工程废砖、废泥坯产生量约为745t/a,废泥坯可返回生产工序,废砖经破碎后也回用于生产工序;烧结工序中底灰产生量约为110t/a,回用于制砖;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4t/a,分散堆放在厂区周围,不符合处置要求。
原有工程噪声主要来源于破碎机、选筛机、搅拌机、真空挤砖机、自动切条切砖机等机械设备,设备运行噪声为82~95dB(A),在采取消音、隔声措施后,厂界噪声达到GB《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2类标准要求。
(5)原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原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见表5。
表5&&原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染物排放量
7200万Nm3/a
3、主要环境问题
(1)以粘土为原料,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采用国家限期淘汰的落后的门窑生产线,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
(3)虽然外排废气污染物SO2浓度为291mg/m3符合排放标准要求,但排放总量较大(20.93t/a),不符合区域总量控制要求。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株洲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地跨湘江,渌水两岸。东邻醴陵市,南接衡东县,西靠湘潭县,北临株洲市。技改工程位于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2、地形、地貌、地质
株洲县东西窄,南北长,属于湘中丘陵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倾斜。东南边境高峰海拔839m为县境最高处,湘江从西南入境,贯穿南北,使县境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渌水由县境东侧地庙泉垄入境,经渌口镇注入湘江。河东丘陵起伏,丘岗连绵,上部为粘土,有风化腐蚀现象;河西多为漫滩及低阶地,组成分为粘土、亚粘土及砂砾层。株洲县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
技改工程所在地属丘岗地貌,用地区域地势平坦。
3、水文特征
株洲县内地表水系丰富,湘江和渌江两条主要河流从县域经过。
湘江是流经区域的唯一大河流,发源于广西海洋山,全长856 km,总落差198 m,多年平均出口流量2440 m3/s,自南向北流经湖南,由濠河口入洞庭湖,最后汇入长江。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湘江株洲段江面宽500~800 m,水深2.5~3.5 m,水力坡度0.102‰。最高水位44.59m,最低水位27.83m,平均水位为34m。多年平均流量约1800m3/s,历年最大流量22250m3/s,历年最枯流量101m3/s,平水期流量1300m3/s,枯水期流量400m3/s,90%保证率的年最枯流量214m3/s。年平均流速0.25m/s,最小流速0.10m/s,平水期流速0.50m/s,枯水期流速0.14m/s,枯水期水面宽约100m。年平均总径流量644亿m3,河套弯曲曲率半径约200m。
渌江干流发源于江西省萍乡市赤自挤白家源,它违背江水东流的自然规律,拐过九道十八湾流经萍乡、醴陵、株洲县、在株洲县渌口向西流入湘江,是湘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渌江全长160.8km,在株洲县境内长63.73km。渌江为接纳沿线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纳污水体。近五年来,全市渌水平均流量为99.2m3/s,最小流量为84.5m3/s;年平均径流量31.30亿m3,年最小迳流量26.72亿m3。
技改工程位于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径流属湘江,距离湘江约8000m。
4、气象情况
株洲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条件好,生长期特长的特点,主要气象参数:
年平均气温&&&&&&&&&&&&&&& 17.5℃
极端最高气温&&&&&&&&&&&&& 40.5℃
极端最低气温&&&&&&&&&&&&& -11.0℃
年平均降雨量&&&& &&&&&&&&&1391.9mm
年平均风速&&&&&&&&&&&&&&& 2.2m/s
常年主导风向&&&&&&&&&&&&&西北偏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偏南风
静风频率&&&&&&&&&&&&&&&&&& 22%
无霜期&&&&&&&&&&&&&&&&&&&& 281天
5、生态环境
株洲县有“人工林海”的美誉,林业用地76052hm2,大部分是人工林,森林覆盖率53.8%,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1.4万m3。全县有乔、灌树种89科,425种。其中,用材林有杉木、松木和阔叶杂木;经济林有油茶、油桐、柑橘、茶叶;薪炭林有松木、阔叶杂木、小灌木等;防护林有湘江两岸和村前屋后的杨、柳、榆、樟、枫、松、竹等。株洲县野生动物有蛙类、鼠类、野兔、狐狸、野鸡、山雀、八哥、壁虎、蛇类。
据调查,技改工程厂址所在地及周边区域未见珍稀野生动植物,没有需要特别保护的人文景观、自然保护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的珍稀动植物保护物种。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株洲县简况
株洲县总面积1053km2,辖10乡、4镇。总人口34.1万人。耕地面积51万亩,其中稻田近32万亩。建有10个农产品基地,株洲县是湖南省用材林、油茶、柑桔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矿藏有煤、铁、铅、锌、钨、锰等。建成了以建材、陶瓷、造纸为龙头,化工、采矿、竹木制品等多个行业并举的工业体系。
2013年,株洲县全县GDP完成76.88亿元,比上年增长6.1%,位居全市除四区外的五个县(市)第一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GDP15.67亿元,同比增长1.66%;第二产业实现GDP39.78亿元,同比增长7.57%;第三产业实现GDP22.55亿元,同比增长3.68%。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0.7∶49.9∶29.4变为19.98:51.04:28.98。
2、太湖乡概况
太湖乡位于株洲县南部,地势东高西低。东与攸县、醴陵毗邻,南临砖桥乡,西接平山乡、砖桥乡,北连淦田镇,中国铁路南北大动脉京广线经过境内。距县城50余公里路程,距古建宁遗址仅5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乡人民政府驻桐子坡。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釉泥、、、等。太湖乡经济发展迅速,逐步建立了压件厂、机砖厂、竹器加工厂等、、机压等加工工业,乡内集市贸易活跃,有历史悠久的桐梓坪市场,新建有果田市场、春风市场。
&3、建设场地周边社会环境概况
技改项目位于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杉元组。项目厂址西面及西北面约50~500m有满塘村杉元组村民8户,北面约100~200m有洪塘村村民3户,北面约200m处是洪塘不锈钢门窗厂,北面约250m是洪塘村卫生室,北面约350m是春风小学,北面约250~400m是春风集镇共有居民约30户。
工程地附近无需要特别保护的自然、文化遗产。
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
本次环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采用株洲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日至20日株洲县太湖乡中心小学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资料,监测因子有SO2、NO2和TSP,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监测统计结果见表6。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太湖乡中心小学SO2、NO2和TSP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太湖乡中心小学位于本项目厂址东面约3km处,其间没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分布,属典型的农村环境特征,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基本反映本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因此,本项目场址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表6&太湖乡中心小学环境空气监测结果
标准值(mg/m3)
0.104~0.129
0.020~0.049
0.058~0.226
本项目位于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径流为湘江。本次环评收集了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日至5日对湘江朱亭断面(厂址西南面约6km处)的水质监测资料,监测结果见表7。监测结果表明,湘江朱亭断面各项水质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水质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径流湘江水质状况较好。
&&&&&&&&&&&&&表7湘江朱亭断面监测结果统计
(无量纲)
CODcr(mg/L)
CODMn(mg/L)
氨氮(mg/L)
最大超标倍数
GB(III类)
本次环评在工程所在区域东、南、西、北厂界各设了1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8。表8监测结果表明,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GB《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其它区域)。
&&&&&&&&&&&表8&&&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
4、生态环境
技改项目厂址所在地及周边多为山地、菜地,植被多为自然植被,主要为灌木丛。由于人类活动较为频繁,附近野生动物为较常见的蛇、老鼠等,无珍稀动物和植物。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踏勘,技改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9。&
&&&&&&&&&&&&&&&&&&&表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方位与距离
功能与规模
渔业用水,大河
农灌,自然小溪
GB,水作类
满塘村杉元组村民
W-NW,50-500m
洪塘村村民
N,100-200m
洪塘村卫生室
N,250-500m
满塘村杉元组村民
W-NW,50-500m
洪塘村村民
N,100-200m
洪塘村卫生室
评价适用标准
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项目所在区域受纳水体湘江(东南面约8km)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III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农灌小溪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2类标准。
1、废水: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表4中一级标准。
2、废气:废气污染物NOX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NOX≤240mg/m3),SO2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燃煤(油)炉窑二级标准(SO2≤850mg/m3),烟尘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陶瓷搪瓷砖瓦窑之隧道窑二级标准(烟尘≤200mg/m3),无组织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粉尘≤1mg/m3)
3、噪声: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2类标准。
4、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员工生活垃圾执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项目建成后年排废气13065万m3,年排废气污染物SO28.2t、烟(粉)尘8.08t、NOX1.7t。由建设单位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排污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简述(图示):
1、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图2&页岩砖生产工艺及产污节点图
2、工艺流程简述
(1)原料处理
&= 1 \* GB3 \* MERGEFORMAT①原料制备
煤矸石从株洲洗煤厂采购后直接运至厂区。外购的煤矸石和开采的页岩运到板式供料机中,板式供料机按工艺要求定量供料到输送机上,运到破碎机处进行粗破,粗破后的原料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碎,粉碎后的物料通过输送带运送到滚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后的颗粒粒径小于4.0mm,满足工艺要求.煤矸石与页岩比例约1.5:3.5。
&= 2 \* GB3 \* MERGEFORMAT②原料陈化处理
筛分后的物料经加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堆存到陈化池中,物料陈化时间不得少于5天。陈化的作用使原料中水分均化程度提高,原料颗粒表面和内部性能更加均匀,更趋一致,颗粒变得容易疏解,物料的成型性能得到提高。
&= 3 \* GB3 \* MERGEFORMAT③挤出成型
经过陈化后的混合料由多斗取料机送到皮带输送机上,然后输送到箱式给料机中,定量给双轴搅拌机给料,经过三次加水搅拌,其混合料的水分可以达到15%左右,混合料的性能满足成型需要。挤出成型采用的设备为制砖机,挤出压力约为20Mpa。挤出的泥条经切条机、切坯机切割成需要规格的砖坯,再由砖坯输送机送到人工码坯处,人工将砖坯码放到窑车上。
(2)干燥、焙烧
&= 1 \* GB3 \* MERGEFORMAT①干燥
砖坯通过窑车首先进入烘干窑干燥。技改项目生产线的烘干窑采用逆流式隧道干燥窑,烘干窑热源来源于焙烧窑的热气流,坯体的运动方向和热介质的运动方向相反,通过湿坯和干燥介质的热湿交换,将成型好的湿坯脱水干燥达到隧道窑烧成要求,为坯体焙烧做准备。
&= 2 \* GB3 \* MERGEFORMAT②焙烧
烘干窑干燥后的砖坯通过摆渡车运转至焙烧窑进行焙烧。焙烧窑设计为全内燃,热源来自砖坯内燃料,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该窑的高、宽比较小,能够保证窑内湿度的均匀性,消除窑内的上、下温差,使坯体在均匀的环境中进行烧成,确保产品的外观和内在质量一致。隧道窑采用砖混结构形式。
2、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水: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水产生,主要为少量的职工生活污水。
(2)废气:= 1 \* GB3 \* MERGEFORMAT①窑炉废气;= 2 \* GB3 \* MERGEFORMAT②煤矸石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3 \* GB3 \* MERGEFORMAT③矸石砖烧结完成后出窑时产生无组织逸散粉尘及原料场扬尘、原料和产品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
(3)噪声:= 1 \* GB3 \* MERGEFORMAT①煤矸石破碎过程中破碎机产生的噪声;= 2 \* GB3 \* MERGEFORMAT②矸石粉搅拌、切坯成型过程中等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 3 \* GB3 \* MERGEFORMAT③烘干窑风机产生的噪声。
(4)固废:= 1 \* GB3 \* MERGEFORMAT①职工日常生活中产生生活垃圾;= 2 \* GB3 \* MERGEFORMAT②烧结工序中产生的底灰;= 3 \* GB3 \* MERGEFORMAT③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砖、废泥坯;= 4 \* GB3 \* MERGEFORMAT④脱硫装置产生的脱硫渣。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单位)
&废气污染物
干燥、烧结、烘干工序
13065万m3/a
13065万m3/a
123mg/m3,16.4t/a
63mg/m3,8.2/a
13mg/m3,1.7t/a
13mg/m3,1.7t/a
61.3mg/m3,8.0t/a
61.3mg/m3,8.0t/a
煤矸石破碎
废水污染物
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全部作为周边农田肥料,
300mg/L,0.18t/a
200mg/L,0.14t/a
40mg/L,0.024t/a
返回生产工序,重新利用
送华新水泥(株洲)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
破碎机、选筛机、搅拌机、真空挤砖机、自动切条切砖机等设备
82~95dB(A)
厂界达标,不扰民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技改项目位于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页岩石开采,将对表土进行剥离,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和部分土壤裸露,并破坏表土结构,降低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据有关资料,完全裸露的土壤,其侵蚀系数为0.5~1,极易被降雨径流冲刷而导致水土流失,特别在暴雨时,土壤的侵蚀更为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导致大量的泥土被雨水径流冲刷后汇入冲沟、农田等,从而可能防碍山洪下泄,毁坏农田及作物,严重时可能导致山体局部崩垮、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降低生态系统异质性、破坏群落关系、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物量和破坏自然景观。
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载重汽车、挖土机、电锯、振捣器等,噪声声级约80~105 dB(A)。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施工噪声管理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保目标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设置高噪声设备的安装位置,对噪声相对较高的机械采取相应的减噪、隔声处理,并严禁在夜间(22:00~06:00)施工,如确因工艺需要须夜间进行高噪声设备的施工,应事先向环保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并向周围居民进行公示和说明。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技改项目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
在施工场界周围修建挡土墙,减少水土流失,施工废水设沉淀池收集后部分回用,经处理后少量外排,对环境影响很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cr、SS等,应设立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附近农田肥料利用。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技改项目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建设施工期间需要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如水泥、砖瓦、木材等,工程完成后,会残留不少废弃建筑材料,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会产生大量渣土、地表开挖的余泥、施工剩余废物料等。对于可以回收的(如废钢、铁等),应集中收集送到回收站;不能回收利用的,不得随意堆放,应按有关规定报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将建筑废弃物堆放至指定地点;严禁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中,也不允许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定点堆放,送附近乡镇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送华新水泥(株洲)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采取以上处置措施后,施工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均得到合理处置,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4、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技改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源于燃油动力机械尾气和扬尘。由于施工属于暂时性行为,施工机械间断作业,且使用数量不大,因此其污染物排放量不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建筑材料运输和散装水泥作业会产生扬尘。据有关监测资料,在正常风况下施工产生的粉尘在附近地面环境空气中TSP日均浓度可达1.5~3.0mg/m3,对施工区域周围20m以外的贡献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技改项目环保目标均在20m以外,因此施工扬尘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
5、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
为减少技改项目施工期对居民的不良影响,建设单位应切实落实好以下环保措施:
1、施工现场设立隔离围墙,建筑材料堆放在围墙内,减少对外界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时注意防止水泥的飘洒和飞扬。
2、加强施工期管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尤其在午休期间和夜间(22:00~6:00)禁止高噪声设备施工,以免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
3、在施工现场挖一简易沉淀池,施工废水收集后部分回用,经处理后少量外排,对环境影响很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附近村民定期清运,用于浇灌菜地和农田。
4、建筑垃圾应尽量分类后回收利用,对无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应由专业渣土公司处置;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定点堆放,送附近乡镇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送华新水泥(株洲)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
在认真采取上述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后,可将施工期对周围环境以及环保目标的污染影响降至最低。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类比企业基本情况
①类比企业工程概况
攸县亚东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攸县上云桥镇乌坳村乌坳组,建设年产8000万块煤矸石环保砖生产线。征用土地35亩。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0万元。主要建设制砖生产线一条,焙烧窑四座,并配套建设相关的污染物治理措施,项目采用的各项设备及设施见表10。
表10&&&项目建设设备设施一览表
皮带输送机
真空挤砖机
自动切条切坯机
②类比企业主要原辅材料
表11&&&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年用量(t/a)
年用量(t/a)
若干(一般情况不用,
视煤矸石粉的质量)
19.8万KWh/a
③类比企业工艺流程
煤矿选煤尾矿煤矸石为亚东建材矸石砖的主要原材料,煤矸石在外厂经锷碎机和锤破机粉碎后,加水堆放在原料库内,砖厂定期购入已破碎好的矸石粉,运过来的矸石粉需要在厂区陈化车间堆放5天左右,矸石粉首先用铲车把料加入料斗,然后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水搅拌均匀,搅拌好后再进行切条、切坯、码坯,然后用窑车将砖坯运至干燥窑干燥、焙烧。类比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
图3&&&类比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图
④类比企业废气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a.烧结工序矸石自燃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水煤气和SO2、烟尘,通过8米高排气筒排空,四座焙烧窑产生的废气分别经四座相同的引风排气筒排空。
b.无组织排放的粉尘:煤矸石粉在运、卸、加等过程产生无组织排放粉尘;矸石砖烧结完成后出窑时会产生少量的无组织逸散粉尘,散落的粉尘主要集中在焙烧窑出口及堆放处附近,还有车间地面日积月累的生产粉尘,同时在运输、堆放过程中造成扬尘。生产中矸石粉物料在老厂加水破碎,保障煤矸石粉的含湿量;矸石粉储存用专用料场堆存,并加水陈化,控制矸石粉干燥后的粉尘飞扬;对矸石粉、产品等物料的装卸、搅拌、倒运及露天堆场等处喷水增湿;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地面的清扫。
⑤废气“三同时”验收监测结果
攸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于日-8月3日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监测。亚东建材的四座相同焙烧窑产生的废气分别经四座相同的引风排气设施排出;验收监测时随机抽取一座焙烧窑进行监测。
a.炉窑废气监测结果及分析见表12。
表12&&& 炉窑废气监测结果
SO2实测浓度
SO2折算浓度
烟尘实测浓度
烟尘折算浓度
烟尘排放量
适用标准:GB《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炉窑废气监测结果表明,炉窑排放废气中烟尘、SO2浓度平均值为152.5mg/m3、344.8mg/m3由于炉窑排气筒高度未达到15米,执行标准须按标准值的50%执行,所以烟尘浓度超出GB《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限值的要求。
b.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见表13。
表13&&& 粉尘无组织排放结果&&&
监测结果(mg/m3)
适用标准:GB《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限值:5.0
粉尘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表明,粉尘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最大浓度值为0.39mg/m3,满足GB《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粉尘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的要求。
技改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窑炉废气,原料破碎、筛分等工序产生的粉尘,页岩开采、页岩砖烧结完成后出窑时产生的无组织逸散粉尘及原料棚扬尘、原料和产品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
(2)窑炉废气
①窑炉废气脱硫
建设单位拟采用江苏三元科技环保有限公司砖窑烟气石灰湿法脱硫技术。砖窑烟气石灰湿法脱硫工艺流程如图4。
&&&&&&&&&&&&&图4&砖窑烟气石灰湿法脱硫工艺流程
根据同类工程调查,采用江苏三元科技环保有限公司砖窑烟气石灰湿法脱硫技术SO2去除率大于80%,烟(粉)尘去除率可达50%,砖窑烟气经石灰湿法脱硫处理后SO2、烟(粉)尘可实现达标排放。
②窑炉废气达标分析
技改项目建成运营后,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于砖坯烧结、干燥工序。该项目工艺中,焙烧能源主要来自于矸石砖自身的热值燃烧,砖坯在烘干窑经过烘坯、干坯后,入焙烧窑烧坯、冷却。砖烧成后抽取窑余热至烘干窑进行干坯,其烧坯产生的烟气引入烘干窑,利用余热后由烟道送石灰脱硫装置脱硫处理后从高65m出口内径1.3m烟囱高空排放。根据生产工艺和同类工程调查,窑炉废气产生量约为13056万m3/a(风机风量16000m3/h)。
根据经验数据和类比攸县亚东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000万块煤矸石环保砖生产线项目情况分析计算,成型砖坯燃烧产生的烟尘量按照所需物料的0.01%计算,理论上砖窑的烟尘产生量为4.0t/a。由于烘干窑的沉降和湿砖坯的吸附,烘干窑降尘效率不小于20%,则技改项目隧道窑烟气经烘干窑排出后烟尘产生量为3.2t/a。另外砖坯干燥过程本身也产生一定粉尘,其产生量为物料的0.012%,计为4.8t/a,烘干窑合计产生烟(粉)尘8.0t/a,平均烟(粉)尘产生浓度为61.3mg/m3。建设单位将建设石灰湿法脱硫装置,根据同类工程调查,湿法脱硫装置烟(粉)尘去除率约50%以上,则本技改工程设施后外排烟(粉)尘量为4.0t/a,外排烟(粉)尘产生浓度为30.7mg/m3。外排烟(粉)尘浓度可达到GB《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陶瓷搪瓷砖瓦窑之隧道窑二级标准(烟尘≤200mg/m3)要求。
根据经验系数和类比攸县亚东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000万块煤矸石环保砖生产线项目情况,本技改项目煤矸石用量约为10000t/a,其硫含量为0.41%,共计41t/a。煤矸石与页岩混合后进入隧道窑焙烧,煤矸石中硫分的燃烧率约为50%,即隧道窑焙烧烟气SO2产生量为41t/a,焙烧烟气SO2浓度为314.2mg/m3。为控制技改项目SO2的排放总量,建设单位将建设石灰脱硫装置,根据同类工程调查,石灰脱硫装置脱硫率可达80%以上,则本技改工程设施后外排SO2总量为8.2t/a,外排SO2浓度浓度为62.8mg/m3。外排SO2浓度可达到GB《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燃煤(油)炉窑二级标准(≤850mg/m3)。
根据经验数据和类比调查,隧道窑NOX产生量为1.7t/a,NOX产生浓度为13.0mg/m3。由于湿法脱硫装置对NOX的去除作用很小,外排NOX浓度基本等同NOX产生浓度即13.0mg/m3,外排NOX浓度可达G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40mg/m3)。
&= 3 \* GB3 \* MERGEFORMAT③窑炉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 1 \* ALPHABETIC \* MERGEFORMATA、预测因子
SO2、NOX、烟(粉)尘
&= 2 \* ALPHABETIC \* MERGEFORMATB、预测模式
选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
&= 3 \* ALPHABETIC \* MERGEFORMATC、污染源源强
窑炉烟气经石灰湿法脱硫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源强和有关参数见表14。
表14&&&窑炉烟气预测源强及有关参数
排气量(m3/h)
污染物浓度(kg/h)
&= 4 \* ALPHABETIC \* MERGEFORMATD、评价标准
预测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二级标准,SO2标准0.50mg/m3,PM10标准0.45mg/m3(根据导则要求,PM10小时浓度按日均浓度的3倍计算),NOX标准0.15mg/m3。
&= 5 \* ALPHABETIC \* MERGEFORMATE、预测结果
正常情况下窑炉烟气污染物排放落地浓度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15。
&= 6 \* ALPHABETIC \* MERGEFORMATF、影响分析
根据预测,窑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最大浓度落地点位于烟囱下风向约350m处,SO2、NOX、烟(粉)尘的最大落地浓度贡献值分别为0.0051mg/m3、0.0011mg/m3、0.0050mg/m3,占标率分别为1.02%、0.73%、1.11%;SO2、NOX、烟(粉)尘的最大落地浓度贡献值较小,最大浓度落地点和各关心点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空气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表15&窑炉烟气污染物排放落地浓度贡献值预测结果
(2)破碎、粉碎、筛分工序粉尘
项目运营后,厂区安装有颚式破碎机1台、搅拌机1台、滚动筛1台,全部布设在原料车间,主要用于页岩和煤矸石的破碎和筛分(粒径<4mm)。该项目年破碎、筛分原料40000吨,按0.01%散失量计算,破碎、筛分过程粉尘产生量为4.0t/a。破碎、筛分工序产生的粉尘,其以无组织方式直接外排,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及周边居民有一定的影响。根据项目特点,为避免粉尘对区域环境造成影响,项目颚式破碎机、滚动筛采用水雾除尘。在颚式破碎机和滚动筛上部喷洒水雾,水雾除尘效率在90%以上,废气经过水雾除尘后粉尘排放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的最大浓度限值,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该项目原料处理车间无组织粉尘产生量为0.40t/a,采用洒水降尘措施后,可降尘80%,原料处理车间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0.08t/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推荐模式计算技改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表16。
表16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排放源强(t/a)
空气质量标准(mg/m3)
计算结果(m)
尽管预测结果表明粉尘无组织排放无超标点,本技改项目原料处理车间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但从严格控制粉尘无组织排放对厂界周边环境的影响考虑,环评要求厂界外50m为本技改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据现场调查,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目前无居民住户。
(3)其他无组织排放的粉尘(扬尘)
矸石砖烧结完成后出窑时会产生少量的无组织逸散粉尘,散落的粉尘主要集中在隧道窑出口处附近,还有车间地面日积月累的生产粉尘,同时在运输、堆放过程中造成二次扬尘污染。
在页岩开采过程中,无组织排放的粉尘主要来源于开采过程中的面源扬尘,以及矿石运输的道路扬尘。根据相关资料:矿山不同区域的裸露地扬尘有较大差别,道路路面扬尘最为严重,其次是采场作业区。由于页岩石有一定的湿润度,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引起较大的扬尘,且技改项目将针对采矿区粉尘采取在干旱少雨季节,对矿区喷洒水,露天矿作业区域TSP浓度能控制在1.0mg/m3以下,同时还要认真落实如下粉尘(扬尘)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
a、原料堆场四周应建有防雨沟,防止雨水冲刷。
b、各种原料、以及废渣不得露天堆放,应设点分类妥善堆存在库房内,对原料采取合理可行的防雨、防渗措施。
c、建议在隧道窑进出窑口配备抽风吸尘装置。
d、在厂区内宜种植收尘林木。
e、必须对工程进厂道路进行硬化,并每天清扫。
只要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以上相关防范措施,将有效减少粉尘(扬尘)无组织排放,避免粉尘(扬尘)对项目周边环境空气及环境敏感目标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同类行业比较,每万块标砖耗水量为1.25m3,技改项目生产用水量3750t/a(12.5t/d)。生产用水通过干燥、焙烧后全部蒸发、损耗,无生产废水产生。
技改项目共有职工25人,由于员工均为本地居民,工厂仅提供中餐,不安排住宿,生活用水量按50L/天计算,排污系数0.8,年工作日300d,则技改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m3/d(300m3/a),其中CODcr0.09 t/a
(300mg/L)、BOD50.06t/a(200mg/L)、NH3-N 0.001t/a(40mg/L)。工厂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全部作为周边农田肥料利用,不外排。
综上所述,技改项目废水全部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区域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
3、声环境影响分析
&(1)生产设备噪声源强
砖坯制作过程中破碎机、粉碎机、搅拌机、制砖机及烘干窑风机等设备运转时会产生噪声,噪声级约为70dB(A)~95dB(A)。
项目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 GB3 \* MERGEFORMAT①合理布置噪声源,尽可能将破碎机、粉碎机、滚动筛等高噪声设备远离声环境敏感点布置;= 2
\* GB3 \* MERGEFORMAT②选型上使用国内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安装时采用减振基础、橡胶减振接头及减振垫等措施;= 3
\* GB3 \* MERGEFORMAT③对产噪较大的设备如风机等采取安装橡胶减震接头及减震垫、进出口设软接头、进出口风管处安装消声设备等减震、消声措施。= 4
\* GB3 \* MERGEFORMAT④加强管理,设专人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使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5
\* GB3 \* MERGEFORMAT⑤搅拌机、挤出机、挤砖机、切坯机、风机等设置在封闭的车间内,车间采取实体围墙。采取上述措施后,各设备噪声可减少20~40dB(A)。各设备噪声源强及减噪措施见表17。
(2)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工业噪声预测模式。声环境影响预测假定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噪声源按无指向性点声源简化处理。
&表17噪声污染源强及治理措施表
排放源强dB(A)
颚式破碎机
设置减振基础,置于封闭的原料处理车间内
设置减振基础,置于封闭的成型车间内
减震、置于封闭厂房内并加装消声设备
&= 1 \* GB3 \* MERGEFORMAT①预测模式
&= 1 \* ALPHABETIC \* MERGEFORMATA、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计算模式
&LA(r)=LAW—20Lg(r)—8
&式中:LAW—点声源A声功率级,dB(A);
&&&&&&&&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 2 \* ALPHABETIC \* MERGEFORMATB、点声源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计算模式
&Leqg=10 Lg∑(ti100.1LAi/T)
&式中:L 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 L 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 T— 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 &&&&&&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
&&= 3 \* ALPHABETIC \* MERGEFORMATC、预测点等效声级预测值计算模式
&& Leq=10 Lg(100.1 Leqg+100.1
&&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 Leqb—
预测点的背景值,dB(A)。
本技改项目生产厂房和生产设备距离厂界约5m,距离声环境敏感目标最近约60m,除窑炉为24小时连续生产运行外,矿石开采、原料破碎、搅拌、挤砖工序原则上只白天作业,采取上述减振、消声、隔音、距离衰减等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可降至60dB(A)以下,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2类排放标准,厂界外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2类标准要求,不会发生噪声扰民问题。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工业固体废物
制砖过程中固体废物主要为切条及切坯工序产生的废泥坯,烧结工序中产生的少量底灰和废砖。废泥坯、除尘灰及窑炉底灰均直接返回生产工序,废砖经破碎后回用于生产工序。
(2)生活垃圾
技改项目劳动定员25人,按照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2kg,工作日以300d计算,则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1.50/a。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定点堆放,送附近乡镇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送华新水泥(株洲)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
技改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置措施见表18。
表18&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置措施表
产生量(t/a)
处理率(%)
直接返回生产工序
破碎后返回生产工序
送华新水泥(株洲)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
可见,技改项目各项固体废物均能够得到合理妥善处置。同时,环评要求必须做好固体废物的暂存工作,设置一般固废暂存点,按规定设立标志牌,并对一般固废暂存点作“三防”处理,加强防雨、防渗和防漏措施,分类存放各固废,并及时、妥善处理与处置。采取上述措施后,技改项目固体废物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故不会对外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页岩石开采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损失资源、破坏植被。矿产资源的损失是无法恢复的,开采多少资源便损失多少;对于植被的损失,开采面积多大就破坏多大的植被面积。
②降低生态系统异质性。页岩石的开采,在空间上改变了山林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导致系统异质性程度明显降低,这对山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③破坏群落关系。山林绿地主要是自然次生植被。页岩石的开采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其它未被破坏的植被失去了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将破坏山林生态系统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降低生态系统及其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致使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下降。
④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物量。页岩石的开采,改变了山林生态系统原有生态功能,野生动物和鸟类原有生境遭到破坏,部分动物种群迁徙,部分种子群、群落由于受到干扰逐渐退化,甚至消失,大大降低了系统动物数量。同时,由于大面积植被遭到破坏,也降低了系统植物数量。
⑤导致水土流失,破坏山林生态环境。页岩石的开采,破坏山林生态系统地表植被,增大地表裸露面积,降低了植被对土壤资源化的有利作用,导致土壤疏松裸露,系统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受雨水冲刷影响,地表径流增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⑥)破坏自然景观。矿石的开采破坏生态系统绿色植被。土壤岩石裸露,这与周围未被破坏的绿色植被形成鲜明对比,破坏了自然景观。
(2)生态恢复措施
页岩石的开采损失的资源是无法恢复的,主要应做好合理开采利用,被破坏的植被、绿色自然景观是可以恢复的,造成的水土流失是可以防止的。
①防护措施
开发建设项目由于开挖地面或堆置弃土、弃石、弃渣等形成的不稳定边坡,都应采取护坡工程。
根据边坡的高度和坡度等不同条件,分别采取不同的护坡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
a、对边坡高度大于4m、坡度大于1.0:1.5的,应采取削坡开级工程。
b、对边坡小于1.0:1.5的土质或沙质坡面,可采取植物护坡工程。
c、对堆置物或山体不稳定处形成的高陡边坡,或坡脚遭受水流淘刷的,应采取护坡工程。
d、对条件较复杂的不稳定边坡,应采取综合护坡工程。
e、对滑坡地段(主要开采面)应采取滑坡治理工程。
②补偿措施
生态影响的补偿通常可分为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如在开采区附近区域中较稀疏的灌丛地植树;在开采区附近区域裸露地植树种草;在开采区附近区域稀疏的林地适当增大树木密度;在开采区附近区域种植乔灌草适合的植被等以防止水土流失。
根据技改项目特点可以采取就地补偿的办法,依据开采规划分片区开采,边开采边绿化,在非开采区域内分片种植乔灌草等适合的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
③恢复措施
不可避免的生态影响或暂时性的生态影响,可以通过生态恢复技术予以消除。主要通过人工手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改造介质,使之变得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或者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改良介质,促进生物群落的演替。针对具体开采区,应有计划地分片开采,每一片区开采完毕,应从下一计划开采片区取土回填,移植植被,进行生态恢复,边开采边恢复绿化。
整个开采区开采结束应采取生态保护措施:
a、削坡开级对不同土质采取不同的削坡开级方法;
b、开采后的削坡应有坡脚防护,削坡应有坡面防护;
c、对生产建设中所形成的坑凹地,应利用废弃土石料回填整平,并在表层进行覆土,加以改造利用。坑凹回填后,应进一步平整地面,表层覆土,并修建四周的防洪排水设施,为开发利用创造条件;
d、整治后地面坡度大于15度或土质较差的,应作为林业和牧业用地,乔、灌、草合理配置,以尽快恢复植被,保持水土。
6、清洁生产分析
技改项目采用页岩、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烧结砖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项目。
其特点是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具有显著的节地、节能、利废、保护环境功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技改项目采用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产品质量较高,并拥有广阔的销售市场。以下从原料、产品、节能降耗及污染控制等方面对清洁生产水平进行简要分析。
技改项目建成后,采用煤矸石和页岩制砖,化废为利,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改项目产品具有保温、隔热、耐压、耐酸、耐碱和抗折断等特点,是一种较为优质建筑材料。国家有关部门已明令取缔粘土实心砖以保护耕地。
(3)节能降耗
砖窑产生的废气,全部收集,导入烘房,回收余热,作为烘干砖坯之用。收集的粉尘,作为原料用于制造砖坯。这些措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尽量降低了水、电等能源的消耗。
技改项目体现了封闭型物质循环利用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运行的“低消耗、高利用、低废弃”,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7、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技改项目以煤矸石和页岩为原料,用页岩替代粘土,采用隧道窑生产线淘汰落后的门窑生产线,并对焙烧窑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年页岩空心砖3000万块(折合标砖)。本技改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第十二项“建材”第11条“废矿石、尾矿和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中的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同时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中的三废治理工程。因此,技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8、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技改项目利用株洲县太湖新建空心砖厂原址进行技术改造,主要生产原料页岩矿位于厂址南面,生产装置紧邻矿山,缩短了主要原料页岩矿的运输距离,降低了运行成本,消除了页岩矿运输对道路两侧环境的污染影响。厂址周边200m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较少。据调查,技改项目实施前当地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收到有关污染投诉,技改项目实施后,环境影响将会进一步减轻。因此,在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建设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项目建设可行。
9、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技改项目按矿山开采区和生产区布置,生产区紧邻矿山开采区,有利于生产装置的原料供应,生产装置按物料流程布置,办公生活楼布置在生产装置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能有效减轻生产装置运行对其影响。总体而言,在进一步核实各生产设备和装置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平面布置基本合理。
10、公众参与调查分析
日-8月6日建设单位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征集了项目所在地太湖乡政府、满塘村村委会、洪塘村村委会、满塘村杉元组、洪塘村卫生室、春风小学等6个团体单位和谢进桥、谢美华、谢建国、谢应泉、彭大邦、谢伏强等10名个人的意见(附件3),被调查个人名单见表19。被调查者均支持项目建设,没有反对意见。
&表19&&公众参与个人调查人员名单一览表
太湖乡满塘村杉元组
太湖乡满塘村杉元组
太湖乡满塘村杉元组
太湖乡满塘村杉元组
太湖乡满塘村杉元组
太湖乡满塘村杉元组
太湖乡满塘村杉元组
太湖乡满塘村春风组
太湖乡满塘村春风组
太湖乡满塘村春风组
11、工程实施前后排污情况对比分析
技改项目实施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实施前相比约有降低,扩建工程实施前后排污情况对比分析见表20。
&&&&表20&&工程实施前后排污情况对比一览表
污染物名称
干燥 、 烧结 、&烘干工序废气
煤矸石破碎粉尘
废水量(m3/a)
CODcr(t/a)
NH3-N(t/a)
废泥坯(t/a)
除尘灰(t/a)
&脱硫渣(t/a)
窑炉底灰(t/a)
生活垃圾(t/a)
12、环保投资估算和“三同时”验收
本扩建工程环保投资估算及“三同时”验收内容见表21。
&表21&&&环保投资估算及“三同时”验收内容一览表
污染防治措施
员工生活废水:化粪池处理后作周边农田肥料利用
表4一级标准
窑炉烟气:建设石灰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SO2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GB)中燃煤(油)炉窑二级标准
破碎工序:水雾除尘,减少粉尘排放
G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矸石砖烧结完成后出窑时,加强洒水频率,减少粉尘排放
G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原料堆场、原料和产品运输过中,加强洒水次数, 洒水抑尘和车俩加盖篷布,减少粉尘排放
G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选购低噪设备,减振,室内安装,优化布置,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厂区周围植树绿化,修建围墙。
生产系统废砖、废泥坯,焙烧工序底灰及除尘灰等建设专门固废暂存场所,返回生产工序,重新利用
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定点堆放,送附近乡镇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送华新水泥(株洲)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预期治理效果
CODcr,BOD5,
员工生活废水:化粪池处理后作周边农田肥料利用&&
干燥、烧结、烘干废气
SO2、烟尘、NO2
石灰湿法烟气脱硫
水雾除尘,减少粉尘排放
生产系统废砖、废泥坯,焙烧工序底灰及脱硫渣、烧结废砖
返回生产工序,重新利用
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定点堆放,送附近乡镇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送华新水泥(株洲)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
破碎机、搅拌机、制砖机、切坯机、风机、装载机等等选购低噪设备,优化室内布置,砌工厂围墙,围墙内外种树绿化。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技改项目选址于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双莲组和荷叶塘组共有双莲页岩矿,生产装置紧邻矿山,根据技改项目特点可以采取就地补偿的办法,依据开采规划分片区开采,边开采边绿化,在非开采区域内分片种植乔灌草等适合的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在厂区四周的墙体两侧可种植防护林带,使之达到调温、调湿、吸尘、净化空气、阻隔噪声和改善小气候的功能。本项目绿化面积达2000m2,可起到一定的生态补偿作用。营运期污染物排放量很小,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
结论与建议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株洲县太湖新建页岩空心砖厂
建设性质:技术改造
建设地点:株洲县太湖乡满塘村杉元组
建设规模: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
占地面积:20000m2
&&&建设内容:关停现有粘土砖生产线,以页岩替代粘土、采用隧道窑生产线淘汰落后的门窑生产线、并对焙烧窑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建设年产3000万块页岩空心砖技术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页岩矿开采、原料加工、坯体压制成型、坯体隧道窑干燥、砖坯隧道窑烧成等,以及供水、供电等公用设施和环保治理设施建设。
项目投资: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0万元,占项目投资6.0%。&&&&&&&&&&&&&&&&&&&&&&&&&&&&&&&&&&&&&&&&&&&&&&&&&&&&&&&&&&&&&&&&&&&&&&&&&&&&&&&&&&&&&&&&&&&&&&&&&&&&&&&&&&&&&&&&&&&&&&&&&&&&&&&&&&&&&&&&&&&&&&&&&&&&&&&&&&&&&&&&&&&&&&&&&&&&&&&&&&&&&&&&&&&&&&&&&&&&&&&
&&&&&&&&&&&&&&&&&&&&&&&&&&&&&&&&&&&&&&&&&&&&&&&&&&&&&&&&&&&&&&&&&&&&&&&&&&&&&&&&&&&&&&&&&&&&&&&&&&&&&&&&&&&&&&&&&&&&&&
设计定员:25人
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00天。
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
本次环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采用株洲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日至20日株洲县太湖乡中心小学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资料,监测因子有SO2、NO2和TSP,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太湖乡中心小学SO2、NO2和TSP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太湖乡中心小学位于本项目厂址东面约3km处,其间没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分布,属典型的农村环境特征,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基本反映本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因此,本项目场址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地表水
由于技改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员工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全部作为周边农田肥料利用,项目所在区域地表径流渠最终排入湘江。湘江位于技改项目厂址所在地东南面约6km,为了解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环评收集了收集了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日至5日对湘江朱亭断面(厂址西南面约6km处)的水质监测资料,湘江各监测断面监测因子的现状监测值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较好。
(3)声环境
本次环评在工程所在区域东、南、西、北厂界各设了1个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明,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2类标准。
4、生态环境
技改项目厂址所在地及周边多为山地、菜地,植被多为自然植被,主要为灌木丛。由于人类活动较为频繁,附近野生动物为较常见的蛇、老鼠等,无珍稀动物和植物。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结论
(1)施工期环境影响结论
施工期在采取一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对外环境影响较小,且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可消失。
(2水环境影响结论
&由于技改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员工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全部作为周边农田利用,不外排。因此,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水环境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
(3)环境空气影响结论
技改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窑炉废气,页岩开采、原料破碎、筛分等工序产生的粉尘。窑炉废气采用石灰湿法脱硫技术,外排烟气SO2、烟(粉)尘、NOX等污染物浓度可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对环境空气及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页岩开采、原料破碎、筛分等工序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粉尘可得到有效控制,粉尘无组织排放无超标点,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但从严格控制粉尘无组织排放对厂界周边环境的影响考虑,环评要求厂界外50m为本技改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目前无村民住户。
(4)噪声环境影响结论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产生于破碎机、选筛机、搅拌机、真空挤砖机、自动切砖机等机械设备以及烘干窑风机,其声级值为82~95 dB(A)。破碎、搅拌、挤条成型、输送工序只在白天作业,隧道窑为24小时连续生产。建设单位通过选购低噪声设备、优化室内布置、夜间不安排生产等措施,控制噪声影响范围,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厂界噪声可达标排放,厂址周边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因此,技改项目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发生扰民问题。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结论
技改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砖800t/a、废泥坯400t/a,烧结工序产生底灰120.0t/a,脱硫渣100 t/a吨等均可返回生产工序,重新用于制砖;职工在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1.5t/a,送附近乡镇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送华新水泥(株洲)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改项目各类固体废物均得到安全妥善的处理处置,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
6、产业政策符合性
技改项目页岩砖产量折合标砖后为3000万块/年,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相关规定,3000万标砖以下/年煤矸石、页岩烧结实心砖生产线属限制类,可见,技改项目不属于限制类,技改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7、项目选址合理性
本技改项目利用株洲县太湖新建空心砖厂原址进行技术改造,主要生产原料页岩矿位于厂址南面,生产装置紧邻矿山,缩短了主要原料页岩矿的运输距离,降低了运行成本,消除了页岩矿运输对道路两侧环境的污染影响。厂址周边200m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较少。据调查,技改项目实施前当地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收到有关污染投诉,技改项目实施后,环境影响将会进一步减轻。因此,在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建设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项目建设可行。
8、平面布置合理性
技改项目按矿山开采区和生产区布置,生产区紧邻矿山开采区,有利于生产装置的原料供应,生产装置按物料流程布置,办公生活楼布置在生产装置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能有效减轻生产装置运行对其影响。总体而言,在进一步核实各生产设备和装置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平面布置基本合理。
9、公众参与调查
建设单位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征集了项目所在地太湖乡政府、满塘村村委会、洪塘村村委会、满塘村杉元组、洪塘村卫生室、春风小学等6个团体单位和部分村民的意见,被调查者均支持项目建设,没有反对意见。
10、清洁生产
技改项目为实心粘土砖改页岩空心砖项目,生产所用设备均符合国家相关节能环保要求,无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设备;营运过程中无生产工艺废水产生,废气和噪声达标排放,各类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安全妥善的处理处置,砖窑产生的废气,导入烘房,回收余热,作为烘干砖坯之用。收集的粉尘,作为原料用于制造砖坯。这些措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尽量降低了水、电等能源的消耗。清洁生产措施切实可行,不仅会取得很好的环境效益,同时也为企业带来的较好经济效益。技改项目符合国家清洁生产法律法规要求,总体而言,清洁生产水平较高。
11、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
技改项目分别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采取处理处置措施,废水全部综合利用,废气和噪声可实现达标排放,各类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安全妥善的处理处置。营运期无废水不外排,年排放废气13065万m3/a,年排放废气污染物SO28.2t/a、烟(粉)尘8.08t/a、NOX1.7t/a。由建设单位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排污指标。
12、综合评价结论
本技改项目为实心粘土砖改页岩空心砖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程实施有利于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营运期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且达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在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二、建议和要求
1、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生产装置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2、加强窑炉废气脱硫设施运行管理,确保SO2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3、加强页岩开采、原料破碎、筛分等工序粉尘无组织排放控制,确保厂界粉尘无组织排放浓度达标。
4、厂界外50m范围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村民住宅等环境空气敏感建筑。
预审意见:
&&&&&&&&&&&&&&&&&&&&&&&&&&&&&&&&&&&&&&&&&&&&&&&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审批意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废气排放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