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安医二附院妇产科科哪位医生善长子宫异位

当前位置:&&&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
挂号科室: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概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主要分为3大方面:病因,包括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病理,基本病理变化为异位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与体征随异位内膜的部位而不同,并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一、症状 1.痛经:为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约1/3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表现为典型症状,因人和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片。症状的特征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25%患者无任何症状。 (二)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通常应用在子宫...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概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从几方面进行预防:及时发现并治疗,防止经血倒流,口服避孕药,避免手术操作引起子宫内膜种植。月经期避免性交。激素治疗,手术治疗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手术...
【药膳食疗】 1,红花山楂药酒: [原料]红花50g,山楂片300g,白酒500mL。 [制法]将前两种药浸入酒中,1周后即可。 [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用于瘀血内阻,经行不畅,小腹坠胀疼痛者。 [服法]每月月经前3日开...
【保健护理】 1.用药 严格遵医嘱用药。 (1)外用药者注意手卫生,清洗外阴后,戴指套将药片等慢慢沿阴道后壁推人阴道后穹隆处。 (2)阴道用药期间避免性生活。 2.饮食加强营养,多食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忌食辛...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腹腔镜、达非林(GnRH-a)和妊娠是治疗内膜异位的3大法宝。宫内膜异位症因为病因不清...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主任杨冬梓教授为我们介绍,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到现在呢,并没有完全明确,那么有几种理论,一种理论就叫做内膜逆流经血逆流……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64号...
擅长: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规范性诊治(手术、化疗、热疗及生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处理以及宫颈病变的规范管理。
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106号(中山...
擅长:治疗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症、输卵管阻塞及更年期疾病,对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诊治
擅长:擅长妇科肿瘤、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阴道镜检查。
副主任医师
擅长: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肌瘤、卵巢囊肿、更年期综合征、及生殖器感染性疾病
擅长:不孕症、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妇科炎症
擅长:运用中医学“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手段,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擅长:不孕不育、妇科内分泌失调。
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
AstraZeneca UK Limited
疗效: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也用作探亲避孕或事后避孕药;对于早期妊娠...
疗效:地屈孕酮可用于治疗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疾病,如痛经、子宫内膜...
疗效: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月经过多、下腹痛、腰痛及贫血等的子宫肌瘤...
疗效:奥氮平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初始治疗有效的患者,奥氮平在维持治...
《妇产科疾病药疗食疗全书》尤照玲主审;旷惠桃,刘克丽主编《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张素秋,孟昕,李莉主编《妇产科学》 武传中等编著《全科医师速查手册》霍书花,刘振红,安俊岐主编《生殖系统与疾病》 刘彩霞,吴钢主编《临床常见疾病保健与治疗》 焦海锋等主编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介: 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及其邻...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介: 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极罕见,多见于成年妇女腹部或外...
妇科疾病排行榜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恢复要多久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恢复要多久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恢复要多久相关问答
病情描述:经常痛经,检查后得知子宫内膜异位,该如何治疗.俗话说的好病痛乱投医,现在面对疾病真的是不知道怎么样治疗才好,真心希望有这方面专业的朋友给解答下。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要做以下检查:1、腹腔镜检查:通过腹腔镜检查,能够看见种植灶是呈现黄色的小水泡,以及生物活性最强的大焰状是出血灶...[]病情描述:做腹腔镜手术后要休息几天,要不要住院??术后有什么要注意的??4000多,可以不用住院,不过术后要巩固手术效果,在术后的六小时内,采用去枕平卧位,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因术后大多数患者...[]病情描述:南京子宫内膜异位治疗要多少钱?这么长时间没怀起,检查医生说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不就是痛经加不调吗,不会影响怀孕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因为经血不畅,子宫内膜的一些碎片随着经血通过输卵管倒流到其他组织,这些内膜碎片虽然脱落但并没有丧失生命力,因此...[]病情描述:我自从说我生完孩子后,再次来月经的时候就一直都不正常,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在意,可是后来很长时间都不正常,就去了医院检查,这才知道是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有哪些?怎么治疗。中药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方法:1、寒凝血瘀证证候:经前或行经之际小腹坠胀冷痛,得热则舒,痛而拒按;月经量少,行而不畅,...[]病情描述:子宫内膜异位中医治疗? 我在单位体检的时候检查出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平时只是感觉来月经的时候腰有些不舒服,而且痛经,在没有其他的症状,问过医生,医生建议手术,我不想,所以想咨询一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怎么样?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候,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而定。患病情况不同,在治疗上要辨证施治。多种药物及手术达到很高疗效,不破坏卵巢...[]
用户最为关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问题
大家都在问本月排行TOP10
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内容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布时间:日
&&&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宫腔被粘膜覆盖以外部位时称为(EMT),简称内异症。
EMT以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为主要表现,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0%~15%,占痛经妇女的40%~60%。在不孕患者中,30%~40%合并EMT,在EMT患者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约40%~60%。
该病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妇女多见。绝经后或切除双侧卵巢后异位内膜组织可逐渐萎缩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此病的发展,故EMT是激素依赖性疾病。
EMT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浸润和种植生长能力。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最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以侵犯卵巢和宫底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子宫直肠陷凹、腹膜脏层、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故有盆腔EMT之称。
一、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关于异位子宫内膜的来源,目前有多种学说。
1.种植学说&妇女在经期时子宫内膜碎片可随经血倒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盆腔其他部位,并在该处继续生长和蔓延,形成盆腔EMT。但已证实90%以上的妇女可发生经血逆流,却只有10%~15%的妇女罹患EMT。剖宫产手术后所形成的腹壁瘢痕EMT,占腹壁瘢痕EMT的90%左右,是种植学说的典型例证。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肺、手或大腿的皮肤和肌肉发生的EMT可能就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的结果。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都是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反复经血逆流、炎症、机械性刺激、异位妊娠或长期持续的卵巢甾体激素刺激下,易发生化生而成为异位症的子宫内膜。
4.免疫学说&免疫异常对异位内膜细胞的种植、粘附、增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表现为免疫监视、免疫杀伤功能减弱,粘附分子作用增强,协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移植。以巨噬细胞为主的多种免疫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异位内膜的种植、存活和增殖。EMT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变化,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的自然杀伤细胞(NK)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降低。病变越严重者,NK细胞活性降低亦越明显。雌激素水平越高,NK细胞活性则越低。血清及腹水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及补体C3、C4水平均增高,还出现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卵巢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因此,个体的自身免疫能力对异位内膜细胞的抑制作用,对本病的发生起关键作用。
5.在位内膜决定论&中国学者提出的&在位内膜决定论&揭示了在位子宫内膜在EMT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在位内膜的组织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特质,与EMT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黏附-侵袭-血管形成&过程,所谓的&三A程序&,可以解释EMT的病理过程,又可以表达临床所见的不同病变。
EMT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靠近卵巢的盆腔腹膜及盆腔器官的表面。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腹膜EMT、卵巢EMT、子宫腺肌病等。
1.腹膜EMT&腹膜和脏器浆膜面的病灶呈多种形态。无色素沉着型为早期细微的病变,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呈斑点状或小泡状突起,单个或数个呈簇,有红色火焰样病灶,白色透明病变,黄褐色斑及圆形腹膜缺损。色素沉着型为典型的病灶,呈黑色或紫蓝色结节,肉眼容易辨认。病灶反复出血及纤维化后,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子宫直肠陷凹常因粘连而变浅,甚至完全消失,使子宫后屈固定。
2.卵巢&卵巢EMT最多见,约80%的内异症位于卵巢。多数为一侧卵巢,部分波及双侧卵巢。初始病灶表浅,于卵巢表面可见红色或棕褐色斑点或小囊泡,随着病变发展,囊泡内因反复出血积血增多,而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因囊肿内含暗褐色粘糊状陈旧血,状似巧克力液体,故又称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大多在10cm以内。卵巢与周围器官或组织紧密粘连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特征之一,并可借此与其他出血性卵巢囊肿相鉴别。
3.子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和子宫后壁下段的&这些部位处于盆腔后部较低或最低处,与经血中的内膜碎屑接触机会最多,故为EMT的好发部位。在病变早期,子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或子宫后壁下段有散在紫褐色出血点或颗粒状散在结节。由于病变伴有平滑肌和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坚硬的结节。病变向阴道粘膜发展时,在阴道后穹窿形成多个息肉样赘生物或结节样疤痕。随着病变发展,子宫后壁与直肠前壁粘连,直肠子宫陷凹变浅,甚至完全消失。
4.输卵管&内异症直接累及粘膜较少,偶在其管壁浆膜层见到紫褐色斑点或小结节。输卵管常与周围病变组织粘连。
5.子宫腺肌病&分为弥漫型与局限型两种类型。弥漫性的子宫呈均匀增大,质较硬,一般不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剖面见肌层肥厚,增厚的肌壁间可见小的腔隙,直径多在5mm以内。腔隙内常有暗红色陈旧积血。局限型的子宫内膜在肌层内呈灶性浸润生长,形成结节,但无包膜,故不能将结节从肌壁中剥出。结节内也可见陈旧出血的小腔隙,结节向宫腔突出颇似。偶见子宫内膜在肌瘤内生长,称之为子宫腺肌瘤。
6.恶变&EMT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少数可发生恶变,恶变率约为0.7%~1%,其恶变后的病理类型包括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腺棘癌、浆液性乳头状癌、腺癌等。EMT恶变78%发生在卵巢,22%发生在卵巢外。卵巢外最常见的恶变部位是直肠阴道隔、阴道、结肠、盆腹膜、大网膜、脐部等。
三、临床表现
1.痛经&是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多为继发性,约占EMT的60%~70%。多于月经前1~2天开始,经期第1~2天症状加重,月经净后疼痛逐渐缓解。疼痛多位于下腹深部及直肠区域,以盆腔中部为多,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渐加剧,但疼痛的程度与病灶的大小不成正比。
2.性交痛&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病变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当性交时由于受阴茎的撞动,可引起性交疼痛,以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3.不孕&EMT不孕率高达40%~60%。主要原因是腹水中的巨噬细胞影响卵巢的分泌功能和排卵功能,导致黄体功能不全(LPD)、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早孕自然流产等。EMT可使盆腔内组织和器官广泛粘连,输卵管变硬僵直,影响输卵管的蠕动,从而影响卵母细胞的拣拾和受精卵的输送;严重的卵巢周围粘连,可妨碍卵子的排出。
4.月经异常&部分患者可因黄体功能不全或无排卵而出现月经期前后阴道少量出血、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内在性EMT患者往往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
5.慢性盆腔痛&71%~87%的EMT患者有慢性盆腔痛,慢性盆腔痛患者中有83%活检确诊为EMT;常表现为性交痛、大便痛、腰骶部酸胀及盆腔器官功能异常等。
6.其他部位EMT症状&肠道EMT可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泌尿道EMT可出现尿路刺激症状等。肺部EMT可出现经前咯血、呼吸困难和/或胸痛。
典型的盆腔EMT在盆腔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子宫骶韧带或子宫颈后壁等部位扪及1~2个或更多触痛性结节,如绿豆或黄豆大小,肛诊更明显。有卵巢EMT时,在子宫的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到与子宫相连的囊性偏实不活动包块(巧克力囊肿),往往有轻压痛。若病变累及直肠阴道膈,病灶向后穹窿穿破时,可在阴道后穹窿处扪及甚至可看到隆起的紫蓝色出血点或结节,可随月经期出血。内在性EMT患者往往子宫胀大,但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多为一致性胀大,也可能感到某部位比较突出犹如。如直肠有较多病变时,可触及一硬块,甚至误诊为直肠癌。
凡育龄妇女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和不孕史、性交痛、月经紊乱等病史者,应仔细询问痛经出现的时间、程度、发展及持续时间等。
㈡体格检查&
1.妇科检查(三合诊)扪及子宫后位固定、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阴道后穹窿有紫蓝色结节等。
2.其他部位的病灶如脐、腹壁疤痕、会阴侧切疤痕等处,可触及肿大的结节,经期明显。
临床上单纯根据典型症状和准确的妇检可以初步诊断50%左右的EMT,但大约有25%的病例无任何临床症状,尚需借助下列辅助检查,特别是腹腔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才能最后确诊。
㈢影像学检查 &
1.超声检查&可应用于各型内异症,通常用于Ⅲ~Ⅳ期的患者,是鉴别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肠阴道膈EMT和子宫腺肌症的重要手段。巧克力囊肿一般直径5~6cm,较少>10cm,其典型的声像图特征为:
⑴均匀点状型:囊壁较厚,囊壁为结节状或粗糙回声,囊内布满均匀细小颗粒状的反光点。
⑵混合型:囊内大部分为无回声区,可见片状强回声或小光团,但均不伴声影。
⑶囊肿型:囊内呈无回声的液性暗区,多孤立分布,但与卵巢单纯性囊肿难以区分。
⑷多囊型:包块多形不规则,其间可见隔反射,分成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腔,各囊腔内回声不一致。
⑸实体型:内呈均质性低回声或弱回声。
2.磁共振(MRI)&对卵巢型、深部浸润型、特殊部位内异症的诊断和评估有意义,但在诊断中的价值有限。
㈣CA125值测定&
血清CA125浓度变化与病灶的大小和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A125&35U/ml为诊断EMT的标准,临床上可以辅助诊断并可监测疾病的转归和评估疗效,由于CA125在不同的疾病间可发生交叉反应,使其特异性降低而不能单独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CA125在监测内异症方面较诊断内异症更有价值。
在Ⅰ~Ⅱ期患者中,血清CA125水平正常或略升高,与正常妇女有交叉,提示CA125阴性者亦不能排除内异症。而在Ⅲ~Ⅳ期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病灶侵犯较深、盆腔广泛粘连者,CA125值多升高,但一般不超过200U/ml。腹腔液CA125的浓度可直接反映EMT病情,其浓度较血清高出100多倍,临床意义比血清CA125大。CA125结合EMAb、B超、CT或MRI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㈤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
EM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在许多患者体内可以测出抗子宫内膜的自身抗体。EMAb是EMT的标志抗体,其产生与异位子宫内膜的刺激及机体免疫内环境失衡有关。EMT患者血液中EMAb水平升高,经GnRH-a治疗后,EMAb水平明显降低。测定抗子宫内膜抗体对内异症的诊断与疗效观察有一定的帮助。
㈥腹腔镜检查&
是诊断EMT的金标准,特别是对盆腔检查和B超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不育或腹痛患者更是重要手段。在腹腔镜下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可以确诊和正确分期,对不孕的患者还可同时检查其他不孕的病因和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盆腔粘连分解术、输卵管通液及输卵管造口术等。
五、的分期
㈠美国生殖学会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分期
目前,世界上公认并应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是RAFS分期,即按病变部位、大小、深浅、单侧双侧、粘连程度及范围,计算分值,定出相应期别。
美国生殖学会子宫内膜异位症评分分类修订表(RAFS分期)
内膜异位灶
子宫直肠窝
1/3~2/3包裹
注:*如输卵管伞端全包围改为16分;当卵巢、腹膜、输卵管和后穹窿同时存在两种病变时,如浅表和深部、疏松和致密,评分仅以较严重的病变为依据。
此评分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4期:Ⅰ期(微小):1~5分;Ⅱ期(轻度):6~15分;Ⅲ期(中度):16~40分;Ⅳ期(重度):>40分。
以上分期方法均需经开腹或腹腔镜手术进行,不适用无手术条件患者。
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
Ⅰ期:不孕症未能找到不孕原因而有痛经者,或为继发痛经严重者。妇科检查后穹窿粗糙不平滑感,或骶韧带有触痛。B超检查无卵巢肿大。
Ⅱ期:后穹隆可触及<1cm的结节,骶韧带增厚,有明显触痛。两侧或一侧可触及<5cm肿块或经B超确诊卵巢增大者,附件与子宫后壁粘连,子宫后倾尚活动。
Ⅲ期:后穹隆可触及>1cm结节,骶韧带增厚或阴道直肠可触及结节,触痛明显,两侧或一侧附件可触及>5cm肿块或经B超确诊附件肿物者。肿块与子宫后壁粘连较严重,子宫后倾活动受限。
Ⅳ期:后穹隆被块状硬结封闭,两侧或一侧附件可触及>5cm肿块与子宫后壁粘连,子宫后倾活动受限,直肠或输尿管受累。
对Ⅰ期、Ⅱ期患者选用药物治疗,如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对Ⅲ、Ⅳ期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对Ⅳ期患者行保守手术治疗预后亦差。对此类不孕患者建议在术前药物治疗2~3个月后再行手术,以期手术容易施行,并可较彻底清除病灶。
六、EMT与不孕
在不孕患者中,30%~58%合并EMT,在EMT患者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约25%~67%。EMT合并不孕的患者治疗后3年累计妊娠率低于无EMT者;患内异症的妇女因男方无精子行人工授精,成功率明显低于无内异症的妇女。EMT对生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因素。
㈠盆腔解剖结构改变&
盆腔内EMT所产生的炎性反应以及其所诱发的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反应,均可损伤腹膜表面,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水肿、纤维素和血清血液渗出,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盆腔内组织、器官粘连。其粘连的特点是范围大而致密,容易使盆腔内器官的解剖功能异常。一般EMT很少侵犯输卵管的肌层和粘膜层,故输卵管多为通畅。但盆腔内广泛粘连可导致输卵管变硬僵直,影响输卵管的蠕动,或卵巢与输卵管伞部隔离,从而影响卵母细胞的拣拾和受精卵的输送,严重者可导致输卵管阻塞。如卵巢周围的严重粘连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坏正常卵巢组织,可妨碍卵子的排出。
㈡腹水对生殖过程的干扰&
内异症患者腹水中的巨噬细胞数量增多且活力增强,不仅吞噬精子,还可释放白细胞介素-1(IL-1)、IL-2、肿瘤坏死因子(INF)等多种细胞因子,影响精子的功能和卵子的质量,不利于受精过程及胚胎着床。腹水中的巨噬细胞降低颗粒细胞分泌孕酮的功能,干扰卵巢局部的激素调节作用,使LH分泌异常、PRL水平升高、前列腺素(PG)含量增加,影响排卵的正常进行,可能导致LPD、LUFS、不排卵等。临床发现EMT患者IVF-ET的受精率降低。盆腔液中升高的PG可以干扰输卵管的运卵功能,并刺激子宫收缩,干扰着床和使自然流产率升高达50%。
七、EMT治疗
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会议(WEC)曾总结提出对于EMT,腹腔镜、卵巢抑制、三期疗法、妊娠、助孕是最好的治疗。中国学者又明确提出内异症的规范化治疗应达到四个目的:减灭和去除病灶、缓解和消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避免复发。
治疗时主要考虑的因素:1、年龄;2、生育要求;3、症状的严重性;4、既往治疗史;5、病变范围;6、病人的意愿。
㈠有生育要求的内异症治疗方案
对有生育要求的内异症患者,应首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输卵管通畅者,可先采用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有效的药物,如避孕药、内美通或GnRH-a等药物3~6个周期,然后给予促排卵治疗,对排卵正常但不能受孕者应行腹腔镜检查以明确有无盆腔粘连或引起不孕的其它盆腔因素。若HSG提示病变累及输卵管影响输卵管通畅性或功能,则应行腹腔镜检查确诊病因,在检查的同时完成盆腔粘连分离、异位病灶去除及输卵管矫正手术。EMT患者手术后半年为受孕的黄金时期,术后1年以上获得妊娠的机会大大下降。
有学者认为对EMTⅠ~Ⅱ期不孕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在无广泛病变或经手术重建盆腔解剖结构后,此时期盆腔内环境最有利于受精,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也最高,应积极促排卵尽早妊娠或促排卵后行IUI3个周期,仍未成功则行IVF。对Ⅲ~Ⅳ期内异症不孕患者手术后短期观察或促排卵治疗,如未妊娠,直接IVF或注射长效GnRH-a 2~3支后行IVF-ET。对病灶残留,内异症生育指数评分低者,术后可用GnRH-a治疗3周期后行IVF。
㈡无生育要求的治疗方案
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内异症患者,治疗并控制病灶,以最简便、最小的代价来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中药治疗等。手术是第一选择,腹腔镜手术为首选。手术可以明确诊断,确定病变程度、类型、活动状态,进行切除、减灭病变,分离粘连,减轻症状,减少或预防复发。
子宫腺肌症症状较严重者,一般需行次全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年轻且要求生育者,如病灶局限,可考虑单纯切除病灶,缓解症状,提高妊娠率,但子宫腺肌症的病灶边界不清又无包膜,故不宜将其全部切除,因此复发率较高。疼痛较轻者,可以药物治疗。
㈢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切除病灶、恢复解剖。手术又分为保守性手术、半保守性手术以及根治性手术。
1.保守性手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手术尽量切除肉眼可见的病灶、剔
除巧囊以及分离粘连。适合年龄较轻、病情较轻又有生育要求者。
2.根治性手术&切除全子宫及双附件以及所有肉眼可见的病灶。适合年龄
5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症状重或者内异症复发经保守手术或药物治疗无效者。
&&& 3.半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但保留卵巢。主要适合无生育要求、症状重或者复发经保守手术或药物治疗无效,但年龄较轻希望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者。
手术后的复发率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手术的彻底性。彻底切除或剥除病灶后2年复发率大约为21.5%,5年复发率在40%~50%。手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切除不完全的内异症病人的疼痛,尤其是重度内异症者术后盆腔痛。对于术后想受孕的患者可以不使用该类药物,因为这并不能提高受孕率,而且还会因治疗耽搁怀孕。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争取术后早日怀孕。如果术后需要使用GnRH-a类药物,注射第3支后28天复查CA125及CA199,CA125降至15U/ml以下,CA199降至20U/ml以下,待月经复潮后可行夫精人工授精(IUI)或IVF-ET。
㈣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妊娠环境、获得妊娠和止痛。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1.假孕疗法&长期持续口服高剂量的雌孕激素,抑制垂体Gn及卵巢性激素的分泌,造成无周期性的低雌激素状态,使患者产生一种高雄激素性的闭经,其所发生的变化与正常妊娠相似,故称为假孕疗法。各种口服避孕药和孕激素均可用来诱发假孕。
⑴口服避孕药:低剂量高效孕激素和炔雌醇的复合片,抑制排卵,下调细胞增殖,加强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可有效安全的治疗EMT患者的痛经。长期连续或循环的使用是可靠的手术后用药,可避免或减少复发。通过阴道环给予雌孕激素的方式治疗EMT相关疼痛效果及依从性良好。近年国外研究认为,避孕药疗效不差于GnRH-a,且经济、便捷、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术后的一类用药。
用法:每天1片,连续服9~12月以上。服药期间如发生阴道突破性出血,每天增加1片直至闭经。
⑵孕激素类
①地诺孕素:地诺孕素是一种睾酮衍生物,仅结合于孕激素受体以避免雌激素、雄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活性带来的不良反应。在改善EMT相关疼痛方面,地诺孕素与GnRH-a疗效相当。每天口服2mg,连续使用52周,对骨密度影响轻微。其安全耐受性很好,对血脂、凝血、糖代谢影响很小。给药方便,疗效优异,不良反应轻微,作为保守手术后的用药值得推荐。
②炔诺酮5~7.5mg/d(0.625mg/片),或安宫黄体酮(MPA)20~30mg/d(2mg/片),连服6个月。如用药期间出现阴道突破性出血,可每天加服补佳乐1mg,或己烯雌酚0.25~0.5mg。
由于炔诺酮、安宫黄体酮类孕激素疗效短暂,妊娠率低,复发率高,现临床上已较少应用。
2.假绝经疗法&使用药物阻断下丘脑GnRH-a和垂体Gn的合成和释放,直接抑制卵巢激素的合成,以及有可能与靶器官性激素受体相结合,导致FSH和LH值低下,从而使子宫内膜萎缩,导致短暂闭经。不像绝经期后FSH和LH升高,故名假绝经疗法。常用药物有达那唑、内美通等。
⑴达那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17&-乙炔睾丸酮衍生物,抑制FSH和LH峰,产生闭经;并直接与子宫内膜的雄激素和孕激素的受体结合,导致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萎缩、吸收而痊愈。
用法: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每天600~800mg,分2次口服,连服6个月。或使用递减剂量,300/d逐渐减至100mg/d的维持剂量,作为GnRH-a治疗后的维持治疗1年,能有效维持盆腔疼痛的缓解。
达那唑宫内节育器能有效缓解EMT有关的疼痛症状,且无口服时的不良反应。达那唑阴道环给药系统有效治疗深部浸润型EMT的盆腔疼痛,不良反应非常少见,可以作为术后长期维持治疗。
⑵孕三烯酮(内美通):是19-去甲睾酮衍生物,有雄激素和抗雌孕激素作用,作用机制类似达那唑,疗效优于达那唑,不良反应较达那唑轻。其耐受性、安全性及疗效不如GnRH-a。
用法: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每周2次,每次2.5mg,连服6个月。
3.其他药物
⑴三苯氧胺(他莫昔芬,TAM):是一种非甾体类的雌激素拮抗剂,可与雌激素竞争雌激素受体,降低雌激素的净效应,并可刺激孕激素的合成,而起到抑制雌激素作用,能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造成闭经,并能缓解因内异症引起的疼痛等症状。但TAM治疗中又可出现雌激素样作用,长期应用可引起子宫内膜的增生,诱发卵巢内膜囊肿增大。
用法:每天20~30mg,分2~3次口服,连服3~6个月。
⑵米非司酮: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下调异位和在位内膜的孕激素受体含量并抑制排卵,造成闭经,促进EMT病灶萎缩,疼痛缓解。
用法: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每天10~50mg,连服6个月。
⑶有前景的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类,如来曲唑;GnRH-a-A类药物西曲瑞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等。
4.免疫调节治疗&
EMT是激素依赖性疾病,性激素抑制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的短期疗效,包括达那唑、GnRH-a和口服避孕药等。但是高复发率以及长期使用产生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影响了后续治疗。研究表明EMT的形成和发展有免疫系统的参与,包括免疫监视的缺失,子宫内膜细胞对凋亡和吞噬作用的抵抗以及对子宫内膜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的NK细胞活性的降低。因此,免疫调节为EMT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以下几种药物在EMT治疗研究中获得了初步疗效。
⑴己酮可可碱:己酮可可碱是一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它既可以影响炎症调节因子的产生,也可以调节免疫活性细胞对炎症刺激的反应,近年来被认为可能对EMT有效而成为EMT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重点。己酮可可碱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内的环磷腺苷水平来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或活性,如肿瘤坏死因子&(TNF-&)。此外还具有抑制T和B淋巴细胞活化,降低NK细胞活性,阻断白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等作用。研究发现己酮可可碱可以调节EMT患者腹膜环境的免疫系统功能,减缓子宫内膜移植物的生长,逆转过度活化的巨噬细胞,有效改善EMT相关的不孕。己酮可可碱不抑制排卵,对孕妇是安全的,适用于治疗与EMT相关的不孕症。
手术后使用己酮可可碱治疗轻度EMT,800mg/d,12个月的妊娠率从18.5%提高到31%,可以明显减轻盆腔疼痛。但也有研究认为并不能明显改善轻度到重度EMT患者的妊娠率,不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⑵抗TNF-&治疗药物:TNF-&是一种促炎症反应因子,是活化的巨噬细胞的主要产物,与EMT的形成和发展有关。EMT患者腹腔液中TNF-&水平增高,并且其水平与EMT的严重程度相关。抗TNF-&治疗除了阻断TNF-&对靶细胞的作用外,还包括抑制TNF-&的产生。该类药物有己酮可可碱、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重组人TNF结合蛋白Ⅰ。
⑶干扰素&2b:干扰素&能刺激NK细胞毒活性,并可促使CD8细胞表达。无论在体外实验或动物模型中,干扰素&2b对于EMT的疗效均得以证实。
⑷白细胞介素12(IL-12):IL-12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免疫反应的可适应性。IL-12可以作用于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从而诱导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其中产生的干扰素-&可以进一步增强NK细胞对子宫内膜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以及促进辅助性T淋巴细胞反应的产生。小鼠腹腔内注射IL-12明显减小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表面积和总重量。但目前缺乏临床试验证实其疗效。
⑸中药:中医认为扶正固本类中药多有免疫促进作用,有促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增加T淋巴细胞的比值。活血化瘀类中药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仅能减少已生成的抗体,而且还抑制抗体形成,对已沉积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有促进吸收和消除的作用,还有抗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由丹参、莪术、三七、赤芍等组方的丹莪妇康煎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降低体液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疗效与达那唑相似。由柴胡、丹参、赤芍、莪术、五灵脂组方的丹赤坎使33%的EMT患者局部体征基本消失,NK细胞活性升高。但是中药的具体免疫调节作用尚缺乏实验室证据的支持,且报道的临床疗效可重复性不强。
5.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
LNG-IUS直接减少病灶中的E2受体,使E2的作用减弱导致异位的内膜萎
缩,子宫动脉阻力增加,减少子宫血流量,减少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的产生,明显减少月经量,改善EMT患者的盆腔疼痛,缓解痛经症状。与GnRH-a相比,LNG-IUS缓解EMT患者痛经疗效相当,减少术后痛经复发。不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且降低血脂,不引起低雌激素症状,没有减少骨密度的严重不良反应,可长期应用。不规则阴道流血发生率高于GnRH-a。如果EMT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可优先选择LNG-IUS,在提供避孕的同时,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和慢性盆腔痛的有效、安全、便捷的治疗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合并有子宫腺肌症的EMT患者长期维持治疗。
含52mg左炔诺孕酮,每日释放20&g,可有效使用5年。
&&& 放置一般选择在月经的7天以内;如果更换新的曼月乐可以在月经周期的任何时间。早孕流产后可以立即放置,产后放置应推迟到分娩后6周。
6.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GnRH-a是目前最受推崇、最有效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药物。连续使用GnRH-a可下调垂体功能,造成药物暂时性去势及体内Gn水平下降、低雌激素状态。由于卵巢功能受抑制,产生相应低雌激素环境,使内异症病灶消退。目前常用的有长效制剂如进口的曲普瑞林、戈舍瑞林、布舍瑞林等;国产的长效制剂有亮丙瑞林(丽珠制药),短效制剂如丙氨瑞林(安徽丰原)。
⑴用法:长效制剂于月经第1天开始注射,每28天注射1/2~1支,注射3~6支,最多不超过6支。
⑵副作用:主要为雌激素水平降低所引起的类似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如潮热、多汗、血管舒缩不稳定、乳房缩小、阴道干燥等反应,约占90%左右,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严重雌激素减少,E2<20pg/ml,可增加骨中钙的吸收,而发生骨质疏松。
⑶反向添加疗法(Add-back):指联合应用GnRH-a及雌孕激素,使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所谓&窗口剂量&,即不影响内异症的治疗,又可最大限度地减轻低雌激素的影响。其目的是减少血管收缩症状以及长期使用GnRH-a对于骨密度的损害。可以用雌、孕激素的联合或序贯方法。
用药方法:应用GnRHa3个月后,联合应用以下药物。
①GnRH-a+补佳乐1~2mg/d+安宫黄体酮2~4mg/d。
②GnRHa+补佳乐1~2mg/d+炔诺酮5mg/d。
③GnRHa+利维爱2.5mg/d。
雌二醇阈值窗口概念:血清E2值110~146nmol/ml(30~40pg/ml)为阈值窗口,在窗口期内可不刺激EMT病灶生长,亦能满足骨代谢和血管神经系统对雌激素的需求,故可适当添加激素维持雌激素阈值水平,减少不良反应。适当的反加不影响GnRH-a疗效,且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用药时间。
⑷GnRH-a反减治疗:以往采用GnRH-a先足量再减量方法,近年有更合理的长间歇疗法,延长GnRH-a用药间隔时间至6周1次,共用4次,亦能达到和维持有效低雌激素水平,是经济有效且减少不良反应的给药策略,但其远期复发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㈤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
手术治疗可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去除病灶并同时分离粘连,但严重的粘连使病灶不能彻底清除,显微镜下和深层的病灶无法看到,术后的并发症有时难以避免。手术后的粘连是影响手术效果、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药物治疗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停药后短期内病变可能复发,致密的粘连妨碍药物到达病灶内而影响疗效。根据病情程度在手术前后药物治疗。术前应用GnRH-a,在低雌激素作用下,腹腔内充血减轻,毛细血管充血和扩张均不明显,使粘连易于分离,卵巢异位瘤易于剥离,有利于手术的摘除,还可预防术后粘连形成。术后用1~2个月的药物,可以抑制手术漏掉的病灶,预防手术后的复发。
八、EMT的复发与处理
内异症复发指手术和规范药物治疗,病灶缩小或消失以及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且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或加重,或再次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内异症总体的复发率高达50%以上,作为一种慢性活动疾病,无论给予什么治疗,患者总处于复发的危险之中,特别是年轻的、保守性手术者。实际上,难以区分疾病的再现或复发,还是再发展或持续存在,更难界定治疗后多长时间再出现复发。无论何种治疗很难将异位灶清除贻尽,尤其是药物治疗。复发的生物学基础是异位内膜细胞可以存活并有激素的维持。这种异位灶可以很&顽强&,在经过全期妊娠已经萎缩的异位种植居然会在产后1个月复发。亦有报道在经过卵巢抑制后3个星期,仅在激素替代3天即可再现病灶。复发的主要表现是疼痛以及结节或包块的出现,80%于盆腔检查即可得知,超声扫描、血清CA125检查可助诊,最准确的复发诊断是腹腔镜检查。一般以药物治疗的复发率为高,1年的复发率是51.6%。保守性手术的每年复发率是13.6%,5年复发率是40%~50%。
EMT复发的治疗基本遵循初治原则,但应个体化。如药物治疗后痛经复发,应手术治疗。手术后内异症复发可先用药物治疗,仍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如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症状严重者,可行根治性手术。对于有生育要求者,未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者,给予GnRH-a3个月后进行IVF-ET。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可进行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后给予GnRH-a3个月后进行IVF-ET。
(陈建明)
1.邵敬於主编.性激素的临床应用[M].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0.
2.郁琦,邓成艳,何方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诱导排卵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3):135-137.
3.沈芳华,袁蕾,刘惜时等.保守性手术治疗对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2):88-91.
4.罗丽兰主编.不孕与不育[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
5.吕东昊.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6):419-422.
6.张惜阴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
7.薛敏主编.实用妇科内分泌诊疗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85-92.
8.郎景和.以转化医学的观点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4):261-262.
9.陈超.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药物治疗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4):275-278.
10.胡碧洪,李莉芳,王帅等.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10):751-753.
11.阮菲,林俊等.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处理中的相关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12):881-882.
作者:陈建明
来源:《实用不孕不育诊断与治疗》
上一篇:[ 12-18 ]
下一篇:[ 01-02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
Copyright (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二附院妇产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