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6000对焦模式dsch50怎么调整对对焦点

&主题:从A7看:索尼是否对用户隐藏了一个手动对焦绝佳的提示功能?
&浏览:21774&& 回帖:155 &&
泡网分: 5.075
帖子: 1122
注册: 2011年02月
<font color="#mmflk41 发表于
反差对焦需要在和焦点前后移动以确认反差最大的那个点。你手动对焦的时候必须模拟在焦点附近前后微调,否则机身无法判断是否合焦。那么问题来了,每个人习惯不同,机器怎么知道什么情况下算是进入焦点附近这个临界状态。另外此种提示方式拍运动物体,在手动情况下无法提示。所以没啥用。如果是静物那为啥不用放大对焦呢。。。所以用反差来做合焦提示根本费力不讨好反差对焦的确如此
所以当a7r2出现后,可以用电子环启动机身内嵌相位对焦,所以在传统反差峰值和放大之外,还可以有相位合焦提示了
也就是说,未来在a7r2上转接手动头,可有有三种辅助合焦方式了
至于后面有朋友说拧对焦环自动放大,原厂自动头的mf可以,但转接其他手动不行,没有这个信号。
至于徕卡的设计不太清楚,当然有这个做放大方便一些,但原有sony微单和a99等都能设置单键放大,右手配合操作也很快捷
但毕竟放大更适合于静物拍摄。前面mark兄说的移动抓拍,还是有合焦提示更方便。
泡网分: 47.883
精华: 1帖子: 3368
注册: 2002年01月
@喜欢玩相机
?莱卡是一拧镜头的调焦环,就会出现放大后的画面,直接左右拧调焦就可以了。sony a7r我也有,没感觉是这样的啊,要安下某个快捷键才可以的
iPhone6 iOS8.3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1.528
帖子: 2268
注册: 2006年04月
*一意孤行* 发表于
1008兄,不知道你感觉到没,m240的放大对焦非常的好用,我觉得,a7r上要是也有这种模式,就爽翻了!
我现在用莱卡的手动镜头,只要一拧对焦环,屏幕上会自动放大,顺手一拧就对上了,非常的爽快!甚至让我觉得比自动的还要爽。a7r上就不行了,还要分步操作,有点繁琐,不如m240这种模式快捷索尼镜头选择MF在索尼机身上也是直接就有自动放大,leica镜头在索尼机身上无法实现这个功能。ZM镜头、福伦达镜头在m240能否提供自动放大对焦?
泡网分: 47.883
精华: 1帖子: 3368
注册: 2002年01月
mark1008 发表于
我也觉得加上合焦提示是非常需要的, 用了NEX7,A7R,M240转接手动头,三个机器的峰值对焦在大光圈以及反差不大的场景都不太靠谱,
需要使用放大对焦才准,如果不使用放大对焦,只用峰值,街头抓拍会错失很多机会, 而用放大的缺点是晃得厉害,
构图不太方便,如果是移动的目标非常容易跑出范围,需要放大缩小来回确认焦点,影响拍摄节奏和速度。
对于相对静态的抓拍,无疑放大对焦是最好的,但多变的街头手动镜头抓拍来说,峰值不可靠,放大不快速,
旁轴联动最快,尼康的合焦提示有焦点方向和合焦音非常好用,但有少数镜头有合焦旷量(特别是广角镜头),
需要个别镜头配合经验调整合焦的认定。&&1008兄,不知道你感觉到没,m240的放大对焦非常的好用,我觉得,a7r上要是也有这种模式,就爽翻了!
我现在用莱卡的手动镜头,只要一拧对焦环,屏幕上会自动放大,顺手一拧就对上了,非常的爽快!甚至让我觉得比自动的还要爽。a7r上就不行了,还要分步操作,有点繁琐,不如m240这种模式快捷
泡网分: 2.121
注册: 2011年06月
<font color="#mmflk41 发表于
反差对焦需要在和焦点前后移动以确认反差最大的那个点。你手动对焦的时候必须模拟在焦点附近前后微调,否则机身无法判断是否合焦。那么问题来了,每个人习惯不同,机器怎么知道什么情况下算是进入焦点附近这个临界状态。另外此种提示方式拍运动物体,在手动情况下无法提示。所以没啥用。如果是静物那为啥不用放大对焦呢。。。所以用反差来做合焦提示根本费力不讨好我有了个初步的解决方案,不知是否可行(适用手动镜头):
不论是反差对焦还是相位对焦,相机提示合焦的方向是可以做到的。反差(或者相位)对焦过了合焦点,再提示回旋镜头,如果快门速度较快,相机可在合焦时自动触发快门完成拍摄,如果快门速度较慢只提示合焦,由拍摄者控制触发快门。
泡网分: 1.245
注册: 2011年11月
ipad5 发表于
是否合焦,是根据感光元件中图像的对比度来判断的。电子的可以提供马达推进的距离,手动镜头就跟据手动调焦来改变对比度,通过软件计算提供合焦提示。...反差对焦需要在和焦点前后移动以确认反差最大的那个点。你手动对焦的时候必须模拟在焦点附近前后微调,否则机身无法判断是否合焦。那么问题来了,每个人习惯不同,机器怎么知道什么情况下算是进入焦点附近这个临界状态。另外此种提示方式拍运动物体,在手动情况下无法提示。所以没啥用。如果是静物那为啥不用放大对焦呢。。。所以用反差来做合焦提示根本费力不讨好
iPhone6 iOS8.3 客户端编辑于: 19:20:52
泡网分: 6.138
帖子: 4422
注册: 2011年05月
心态要平。总的来说,A7的峰值对焦至少比磨砂屏靠谱多了。
泡网分: 5.075
帖子: 1122
注册: 2011年02月
mark1008 发表于
我也觉得加上合焦提示是非常需要的, 用了NEX7,A7R,M240转接手动头,三个机器的峰值对焦在大光圈以及反差不大的场景都不太靠谱,
需要使用放大对焦才准,如果不使用放大对焦,只用峰值,街头抓拍会错失很多机会, 而用放大的缺点是晃得厉害,
构图不太方便,如果是移动的目标非常容易跑出范围,需要放大缩小来回确认焦点,影响拍摄节奏和速度。
对于相对静态的抓拍,无疑放大对焦是最好的,但多变的街头手动镜头抓拍来说,峰值不可靠,放大不快速,
旁轴联动最快,尼康的合焦提示有焦点方向和合焦音非常好用,但有少数镜头有合焦旷量(特别是广角镜头),
需要个别镜头配合经验调整合焦的认定。&&
很多人说峰值好用,我去问过了解到的其实都是结合放大对焦的,那是放大对焦的功劳,不是峰值,
我的几万张使用峰值的拍摄经验显示, 小光圈时峰值是最好用的,大光圈目前的峰值对焦不是完全可靠,
显示了不准或根本就不显示峰值, 必须使用放大对焦。
而我在尼康和徕卡机器使用超过250支手动镜头,徕卡纯手动,尼康在DF以前的机器也多数使用手动对焦,
尼康的合焦提示是非常准确好用的,我几乎只用中央点(选择最小对焦框)合焦后重新构图,拍摄上比峰值可靠,比放大快速。
其实是 ...对,和mark兄完全同感。
所以,这次a7r2上来,至少在峰值和放大之外,提供给a7系列手动玩家合焦提示这个功能,是锦上添花
特别是对于扫街抓拍
另,记得在自动镜下,a7r2是相位和反差混合,
所以对焦点的相位合焦与全局反差峰值若能共存,成功率会更高。没有实际使用,不知能否实现 本帖最后由 robinlb 于
23:43 编辑
泡网分: 30.075
帖子: 9568
注册: 2007年10月
我也觉得加上合焦提示是非常需要的, 用了NEX7,A7R,M240转接手动头,三个机器的峰值对焦在大光圈以及反差不大的场景都不太靠谱,
需要使用放大对焦才准,如果不使用放大对焦,只用峰值,街头抓拍会错失很多机会, 而用放大的缺点是晃得厉害,
构图不太方便,如果是移动的目标非常容易跑出范围,需要放大缩小来回确认焦点,影响拍摄节奏和速度。
对于相对静态的抓拍,无疑放大对焦是最好的,但多变的街头手动镜头抓拍来说,峰值不可靠,放大不快速,
旁轴联动最快,尼康的合焦提示有焦点方向和合焦音非常好用,但有少数镜头有合焦旷量(特别是广角镜头),
需要个别镜头配合经验调整合焦的认定。&&
很多人说峰值好用,我去问过了解到的其实都是结合放大对焦的,那是放大对焦的功劳,不是峰值,
我的几万张使用峰值的拍摄经验显示, 小光圈时峰值是最好用的,大光圈目前的峰值对焦不是完全可靠,
显示了不准或根本就不显示峰值, 必须使用放大对焦。
而我在尼康和徕卡机器使用超过250支手动镜头,徕卡纯手动,尼康在DF以前的机器也多数使用手动对焦,
尼康的合焦提示是非常准确好用的,我几乎只用中央点(选择最小对焦框)合焦后重新构图,拍摄上比峰值可靠,比放大快速。
其实是看每个人的偏好拍摄题材了,摆拍和相对静态拍摄,微距,放大最好。
小光圈拍摄峰值最好,混合环境下的街头抓拍(光圈多变,目标多变),联动对焦最好,好的合焦提示次之。
本帖最后由 mark1008 于
15:36 编辑
泡网分: 0.602
注册: 2013年06月
robinlb 发表于
多一个相位合焦提示功能,何乐而不为?以其他电子环为例,估计新的fe的手动头电子环也不会太贵。无所谓啦,反正一想到逗比ze还有尼康转接zf就觉得很累~~~~~~135zf非常好,但是单反转接实在是太惨了
泡网分: 27.875
帖子: 3566
注册: 2003年02月
这个没有任何意义。
峰值提示其实就是在evf上直接告诉你哪些位置落在了焦点上,对手动对焦绝对是最直观的。一个小绿点的合焦提示不过是ovf的无奈之举。。。即使出现小绿点了,但比较靠近的位置,都在对焦框内,你怎么判断焦点在哪个位置?比如眼睛和鼻子,比如花蕊和花瓣,比如小鸟和小鸟前面的树枝?另外峰值还有一个作用,比较清楚的知道合焦的范围,比如有时候需要人像整体清晰,而不是眼睛清楚,耳朵虚了,我可以从峰值覆盖的范围一目了然,如果范围不足,可以缩一下光圈。。。
泡网分: 2.028
帖子: 1981
注册: 2013年06月
尼康用户手动对55微加圈,绿点提示都是扯蛋的,想都别想,必须看屏加放大,按N次+号键还要上架保证不动,这样还不一定对得了,还得上微距滑轨云台。。。。。。最后,去他娘的,干脆不拍了!
某天竹里里面拍人像,看到一个拿a7的,那厮上串上跳,一键放大的峰值对焦,让俺口水流了一地!俺的d800e+s35就惨了,那种光线下相位对焦就是一个字:糊。用反差对焦可保不糊,也一个字:累!& &要不糊不累只好上a7r2,不说了……去工地搬砖挣钱顺便等a7r2的完美转接方案 本帖最后由 肖邦OP9no1 于
18:08 编辑
泡网分: 5.075
帖子: 1122
注册: 2011年02月
估计等a7r2上市后,不用等第三方电子环,用laea3,m42手动头带上42~ma电子环就ok了
泡网分: 5.075
帖子: 1122
注册: 2011年02月
Kiririnc 发表于
峰值对焦够用了,90f2手动拍篮球赛峰值,120张有10几张miss的,徕卡m90aa的对焦行程还有点长
峰值是一个感觉多一个相位合焦提示功能,何乐而不为?以其他电子环为例,估计新的fe的手动头电子环也不会太贵。
泡网分: 5.075
帖子: 1122
注册: 2011年02月
ipad5 发表于
兄台认为fe口电子环与手动头配合,就能具备合焦提示功能?这个如何做到?电子环可以感知手动头对焦环移动的距离?呵呵,只要有机身相位对焦即可,机身不用考虑移动,只考虑判断是否合焦。
以往在没有nex等无反前,在单反上玩手动都是靠电子环的相位对焦点合焦提示的。
现在有了a7r2,出电子环后就能实现,用不了多久市面就能看到。
泡网分: 0.602
注册: 2013年06月
峰值对焦够用了,90f2手动拍篮球赛峰值,120张有10几张miss的,徕卡m90aa的对焦行程还有点长
峰值是一个感觉
泡网分: 2.121
注册: 2011年06月
robinlb 发表于
看到a7r2发布
突然想起了这个贴。
因为a7r2有了可独立启动的内嵌相位对焦
因此,现在手动头转接,如果有fe口电子环的话,就能具备合焦提示功能了
当然,非电子环还峰值放大不变。兄台认为fe口电子环与手动头配合,就能具备合焦提示功能?这个如何做到?电子环可以感知手动头对焦环移动的距离?
泡网分: 5.075
帖子: 1122
注册: 2011年02月
看到a7r2发布
突然想起了这个贴。
因为a7r2有了可独立启动的内嵌相位对焦
因此,现在手动头转接,如果有fe口电子环的话,就能具备合焦提示功能了
当然,非电子环还峰值放大不变。
泡网分: 3.688
帖子: 6669
注册: 2009年09月
影林大道 发表于
合焦提示其实比峰值快不了哪儿去,因为你要先选对焦点,这个操作很耗时间的,即使选好了对焦点万一你构图想法变了又得重选,选定了才能转对焦环。而峰...是。
iPhone5/5s iOS8.1.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25
注册: 2009年11月
dhtt 发表于
说到根儿上了,确实还是单反思维。OVF搞合焦提示那是不得已而为之,EVF已经可以把焦点放大直接让你判断是否合焦了,何必还绕个弯搞什么提示?
& &&&其实如何让使用者快速的选择焦点放大焦点才是关键,如果给7系加上触摸屏像5N那样焦点指哪儿打哪儿手动头用起来很轻松。确实是这样。。忍了一年多没等到索尼带触摸放大的全幅无反
才入A7,忽然听说TMD大法要出799的全幅无反低端机身。。这保证是带触摸屏的
我可以不要防抖,不要EVF,只要给我触摸放大,转接手动太有用,谁用谁明白
泡网分: 1.029
注册: 2007年02月
Lionwoo 发表于
我都直接目测距离,然后调节距离标尺。一打一个准,比啥峰值什么的准多了。...我用50定,10米之内如果不放大对焦,根本不可能对准
本帖由 X9007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95
注册: 2010年09月
合焦提示其实比峰值快不了哪儿去,因为你要先选对焦点,这个操作很耗时间的,即使选好了对焦点万一你构图想法变了又得重选,选定了才能转对焦环。而峰值是任意对焦点,你只要转对焦环就可以,看到你喜欢的焦点处出现峰值提示就可以咔嚓了。当然峰值的弱点是合焦不一定很准确,有人为判断失误或判断困难的情况。
泡网分: 1.382
帖子: 1376
注册: 2012年10月
yunfuchengxia 发表于
合焦提示比峰值更不靠谱,所以采用放大对焦吧。支持
泡网分: 2.58
注册: 2012年09月
长马星人 发表于
如果Sony心胸够广的话,别说是合焦提示了,更牛叉的手动辅助功能都可以通过软件实现。
“选定对焦区域/对焦点,合焦自动快门”
手动选定某对焦区域或对焦点,
反差或相位对焦计算合焦时自动触发快门,
陷阱对焦快门原理,还可以自动包围曝光,
配合触摸屏,简直是手动抓拍神器!
快速转动手动头的对焦环,“咔嚓”
无需按快门,对焦精准,抓拍神速!
无反转接手动头的优势所在
如果Sony固件更新此功能,转接界头把椅子就更牢固了
可将手动头变为半自动对焦
你转动调焦环有多快,自动对焦就有多快
精准就不用多说了
比可位移CMOS更实用!不过这个功能有个大问题:
转动对焦环时会产生抖动,转得越快影响越大,不仅破坏取景角度,更破坏画面的平稳,迫使ISO、快门必须提得更高
实际意义蛮有限的,仅仅用来抓拍也意义不大,转得那么快、那么晃动的情况下拍出的照片,对焦对没对上有什么大区别么?
因此这个功能只有这个用处:守株待兔
但此时的合焦点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对着某个物体的(除非你是等某人、物体经过的仰拍、对着纯色背景等某人、物体经过)
用处太有限,体育机用这个可以理解,一般人太少用这种功能 本帖最后由 队长别开枪是我 于
00:33 编辑
泡网分: 2.989
帖子: 1769
注册: 2009年10月
hyj001 发表于
楼主的意思我明白。确实如楼主所说,增加手动合焦提示功能会使转接镜头用起来更方便。。。但是,作为商家估计不会这么做,我觉得索尼一定会认为目前A...+1
本帖由 Coolpad 8675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989
帖子: 1769
注册: 2009年10月
想得太没美,厂家狠不能去掉峰值,去掉放大对焦!要不是竞争需要,不得不妥协照顾手动对焦者,狠不能都买他的自动镜头,才有得赚。
本帖由 Coolpad 8675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3
帖子: 3229
注册: 2008年06月
在放大对焦的过程中,放大部分如果合焦,会自动回到普通取景模式。我一直认为这是个合焦提示,不是这样吗?
泡网分: 25.926
注册: 2003年10月
hammercc 发表于
这说穿了就是用惯了单反,不适应无反的对焦模式,然后想到的一个貌似聪明的办法,这和一个美国人到中国,问为啥不能在餐桌上放上刀叉方便他用不惯筷子时候再用刀叉一样
无反的LCD取景对焦和单反的光学取景对焦完全不是一个玩法。。和单反不同一般对焦方式不同,无反等于是单反LCD取景对焦,索尼最大的贡献是EVF,可以比较稳定的玩LCD对焦。。。这时候满屏都可以是焦点,合焦提示是提示哪个点对焦?还不得你选?选到了,直接右手一键有放大14倍,左手不耽误你拧镜头调焦吧?这时候还要合焦提示干什么,难不成你练出两只眼睛分别照顾实景对焦情况和下边对焦提示两个点的神功?说到根儿上了,确实还是单反思维。OVF搞合焦提示那是不得已而为之,EVF已经可以把焦点放大直接让你判断是否合焦了,何必还绕个弯搞什么提示?
& &&&其实如何让使用者快速的选择焦点放大焦点才是关键,如果给7系加上触摸屏像5N那样焦点指哪儿打哪儿手动头用起来很轻松。
泡网分: 39.317
帖子: 9650
注册: 2004年05月
在这里嚷着要合焦提示的,无异于用着电灯还哭着喊着要蜡烛
而且,其实这些人连合焦提示的原理都没搞明白
泡网分: 5.006
注册: 2010年08月
我都直接目测距离,然后调节距离标尺。一打一个准,比啥峰值什么的准多了。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索尼A6000怎么调整中心对焦框大小?_百度知道
索尼A6000怎么调整中心对焦框大小?
6000只能设定不同的对焦方式。而中间的对焦框大小是不能改变的,比如,来决定对焦区域的大小:广域、区、中间、自由点。如果想确认对焦是否准确,可以使用对焦放大功能来检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索尼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79点对焦系统 索尼单电A77II详细评测
日 03:00&&&出处:&& 作者:申沛&& 编辑:申沛
& & 索尼A77II单机售: / 索尼A77II(18-135mm)套机售:   索尼A77II是一款定位于发烧级的顶级APS-C画幅单电相机,距离上代产品A77发布差不多已有3年之久,A77当时就以出色的对焦和12张/秒的连拍速度著称,是APS-C画幅可换镜头机型中连拍速度最快的相机,其竞争对手为7D和D300s。而全新的A77II在整体上没有太大改动,依旧保持了12张/秒的连拍速度,但还是有不少让我感觉惊艳的地方,比如脱胎换骨的79点自动对焦系统。   而在核心的成像系统上,虽然还是使用了约2430万有效像素的APS-C尺寸Exmor CMOS影像传感器,但经过改良后画质表现要更加出色,并且内置了和全幅微单A7/A7R相同的BIONZ X影像,相比A77采用的BIONZ影像的速度有了大幅提升,还具备了细节再现技术、减少衍射影响技术和改良的区域降噪技术。另外,A77II没有意外的也加入了NFC功能,可以实现与智能手机等设备之间的一触遥控和一触分享,整体而言易用性和实用性更强大。
提示:试试“←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495人浏览 476人浏览 327人浏览 275人浏览
每日精选27437 编辑宋宋和大国推出的脱口秀节目4658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0编辑部的故事 0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5470科技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a6000手动对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