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作业与化学化工的关系,,是作业,写成作文样式

如何看书才能对自招写作文有帮助?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10:13:19 本文来源于:自主招生网
& & 傅小敏,今年考上复旦大学。她平时读书多,高一到高三,全国全省的作文竞赛大奖拿了不少。去年傅小敏写了篇文章参加上海复旦大学的博雅杯人文知识竞赛,从2000多名参赛者脱颖而出,后通过面试,享受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政策。只要高考成绩达到省一本线就能被复旦大学录取。
   傅小敏说,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知识竞赛要求读一本书,然后阐发自己对这本书的独到理解。&我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超过四五遍,比较有感触。去年年底的一天下午,我写了这篇文章,算是一气呵成。书的内容很多,我找了&信仰&这个小切口切入,写完后给许涛老师看,他说不错。
  &选史铁生的文章,是因为我觉得他真诚,他的文字质朴,不是不用修辞,而是很自然。他写文章看得出,是在病中和自我交流,向内心跋涉,不是为了迎合大众或某些社会化目的。&
  傅小敏说书她看了很多。而且几乎每本书,都不会只看一遍。
  高中阶段学业比较紧张,如何腾出看书时间?
  傅小敏说,比如晚上我写作业烦了,想看看书,就从手边书架上拿一本下来,&可能我当时心里很烦,就拿了《病隙碎笔》,因为它一篇很短;我最近刚读完《百年孤独》,书就放在桌面上。下午写字帖累了,就拿过书来翻翻,虽然这本书很厚很长,但刚读完对内容还有印象,随便翻翻也能续得上。我想这样的随手翻翻,总是有益处的。  
  &我一直信奉&不阅读无生命&,看书的目的不是功利的,但对写作文真的很有帮助。&
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知识竞赛
  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知识竞赛,是学校自主招生平台之一,迄今举办过七届。凡是对人文学科感兴趣、并有人文特长的在校高三学生,只要看一本人文类书籍,写一篇评论文章,就可以报名参赛,篇幅在3000字左右。学校有推荐书目,但未做强制规定。文章通过后,进入面试,通过后评选出考生的获奖等级。
  获奖者只要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市一本线就能被复旦大学录取,但前提是要以复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哲学类、博物馆学专业为第一专业志愿。
& & & & & & & & & & & & & & & 我们的信仰
& & & & & & & & & & & & & & & & & &----- 读《病隙碎笔》有感
& & & & & & & & & & & & & & & & & & 傅小敏
& & 深秋的午后,久未谋面的阳光倾泻下来,和煦而不溽热,楼下藏药店里溢出一股郁郁蒸蒸的药材味。窗台上新泡的一杯茉莉花茶,兀自舒展开放出来,窨香气味绕梁不止。我重新翻阅起身边的《病隙碎笔》,那些零散而深邃、貌似平常却凝练精深的词句摇撼着我的内心。
& & 史铁生是一个著名作家,也是一个著名病人。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使得他的文字难以用&有思想&概括干净。我时常感到惊诧,这一汪钢铁熔铸成的文字,背后究竟是一座何等茂盛的思想花园啊,任凭篱墙外的我是如何跳跃张望,终究只能看见几株外露的玉枝琼花。于是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如同叔孙武叔一样浅薄。不过想来也是,我就凭这短短十余载的年生,怎能感受到他历经生死苦痛后的透彻呢。他的思想是对生命的本质孜孜不倦的探问与求索,浓缩成笔尖源源不竭的墨水,力透纸背。又像一把刀,刺进人的皮肤里,剥开血肉、剔除筋骨,直直地看进生命的内核,那些贪嗔痴,那些怒哀乐,皆昭然若揭,无处遁形。如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予史铁生年度杰出成就奖时的颁奖词一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但是他的文字并不压抑晦涩,相反,他的用词大多是质朴无华且诚实亲切的,真正让我们感到压抑的,是在释卷之后长久的喟叹与自省。喟叹的是他对人与宇宙、尘世与超脱、性与爱、艺术与信仰、理想与现实等等命题的深刻挖掘,自省的是他从平常岁月里、那些被我们轻易就忽略掉的片段中体悟出的人性光亮。他的顿悟,他的箴言,恐怕是得道高僧都无言以对。
& & 于是我由衷地生发了疑问:是什么让史铁生的文字如此透彻呢?
& & 大多数人一定会回答,是病痛和苦难,就像&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确实是一个具有信服力的观点,至少第一次读《病隙碎笔》时我是赞同它的。可是第三遍、第四遍乃至之后读此书时,我并不认同此观点,史铁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圣贤&,也并非&成大事者&,我以为病痛和苦难只是最浅层直观的诱因,而深在内里的动力即是信仰。
& & 史铁生的文字里,处处闪现着信仰之光,然而他的信仰究竟是什么呢?是佛,是道,还是基督?我想都不尽然。&信仰&这个词汇,在当下很难找到合适的语境,因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
& & 史铁生说:&以福乐相许,信仰难免混于俗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皆是把信仰当做讨价还价式的祈求。就拿我的外婆来说吧,她是信佛的,每半年定要去一趟灵隐寺。我曾同她去过一次,只见她跪在金像前口中振振有词,大略是半年来家中的各种福祸,一边不断地跪拜,一边又要神灵许诺赐予福乐平安,满脸是虔诚与严谨的神情,生怕出了什么差错,佛祖就会降罪下来似的。我见殿上其他善男信女莫不如此,施财烧香皆为了求一个功名利禄的回报。怪不得电影《一一》中,那个疲于俗世的中年母亲,即使是上山进寺吃斋念佛也最终怅惘而归,就因为佛门圣地也被商品社会的浮躁与功利侵扰,让她无处可逃。
& & 当然,信仰并不局限于宗教领域,词典中对&信仰&一词的解释有这样一句话:&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那么回望历史,我不由得想起&文革&年代,那个狂热的、喧闹的、深重的遥远年代。历史书上轻描淡写,只陈述一些政治性事件,而对于彼时庞大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并不做评论。后来我从电影《霸王别姬》中窥见一些端倪,&文革&的十年对于片中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同样,那十年对许多文人学者也是毁灭性的,电影为我们特写了那些与潮流步调不一的人的无奈,可是他们不可能也无力对抗整个时代,他们形单影只,他们的毁灭是一种必然。那么主流思想的&一边倒&源于何处?我想源于人们疯狂的信仰。他们的信仰与其说是对领导者个人的神化崇拜,倒不如说是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时代中,一种对政治权威的臣服,一种被奴化了的顺从。试想一下&&走在大街上每一面墙上都刷着鲜红的标语,每一只收音机里都播放昂扬的宣言,每一个人都身着同样的衣装用同样的句式说话,每一座城镇的广场上都在上演&大快人心&的戏码&&这一切仿佛在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洪流中的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曾经与谁至交,只要政治权威一声令下,都可以理所当然地同大众认定的&敌人&作斗争。这简直是一种大无畏,就像现今在一些中东、非洲和南美国家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叫人感到惊恐与震撼。不得不说信仰的力量足以塑造一个人,也令人不得不相信大抵信仰是可以凌驾于生命之上的东西。
& & 再来看看当下的选秀热,几年前,&超女&们的横空出世,同样是值得深思的事。那时学校里同学们总是聚在一起讨论超女赛事,意见相左的同学甚至不惜反目成仇,他们的书包上总是悬挂着一串串印有选秀明星们头像的徽章,他们在课间常常为自己支持的选手拉票。我犹记得,某一个晚上是全国总冠军的决赛之夜,彼时我正在大街上清闲地散着步,路边的商店里但凡是装有电视的,全都播放着同一个节目,我看见电视镜头扫过观众席里沸腾的人们,他们时而声嘶力竭地呐喊着,时而情不自禁地哭泣。我从他们口沸目赤的脸上同样看见了一种狂热,一种超出偶像崇拜的病态狂热,这狂热是信仰吗?我想不是,而应是无谓的寄托,是对&一夜成名&的执迷,或是对&咸鱼翻身&的向往。然而不论他们在&超女&身上寄托了什么,无可否认,他们是缺乏信仰的,缺乏一个强大而神圣的支柱。他们是一群悲哀的羔羊,一群在自我意识和世界观成长期中被急功近利的商业噱头冲昏了头脑致使信仰缺失、自我缺失的迷途羔羊。
那么该如何挽救当下的信仰危机呢?回到旧社会显然不可能,宣传宗教思想又不符合国情。于是我从史铁生的文字里似乎看到了某种可能性,他认为宗教的终极目的,不是教给你仇恨与反抗,也不是捣毁你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而是给你光与希望,教你平和与宽广,体悟生命的本质,而信仰,即是对生命本身的尊敬。这是多么可贵的认知啊,反观现实,这里,毒奶粉在无数婴儿体内埋下定时炸弹,&富士康&员工一个个不堪重负地选择跳楼;那里,矿难事故接连发生伤亡人数难以计数,校园酒驾者横冲直撞后若无其事喊出一句&我爸是李刚&。眼前种种,都是足以叫人深恶痛绝的,然而事实却是,网络中人们用调侃的语气戏说人祸,课堂上同学们大多听说后一笑带过,继续埋头于书山题海间闭门造车。凡此总总,甚至比新闻事件本身更令人痛心疾首。或许在我们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中,缺乏信仰就在于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尊重。
& & 在《病隙碎笔》中,史铁生多次提及&约伯&,他说&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没有福乐作为引诱&。他想望着拥有约伯的坚定,即使在黑暗里也不让希望熄灭。
& & 这是多么奇妙的一段话:&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需要信心的原因&&倘其设下丝毫福乐,信心便蜕变为谋略,终难免与行贿同流。&这大抵就如同有时候我在睡前对自己说&明天又是苦难的一天&时的心境。一开始我以为这是我太过悲观,却发现新的一天里自己更有动力了。这心境自然没有约伯那样崇高,只能算是以最坏的可能作为一个心理准备罢了。但借照史铁生的镜子自我省察后发现,事实上我就如冯骥才在《时光》中所感慨的&将太多的时间交付给虚幻的一闪即逝的社会场景&虽然取得了荣利,但为此建立的信念太脆弱了。所以史铁生也说:&信仰之光正趋单薄,日新月异的生活道具正淹没着对生命意义的寻求。&于是,他又为困惑者指明了信仰的真谛&&为了不死的希望。这是最纯粹的希望,没有一沓钞票或一叠勋章悬挂在前面,这种希望是就要挑战生命的希望,是最接近于生命本质的希望。约伯的信仰,正如史铁生所言,是一种艰苦卓绝、绝处逢生的希望,这希望同样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尊敬。
& &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令我不禁感动不已,&直到有一年,奥运会上传来一阵歌声,遥远又贴近:我们是世界,我们是孩子&&这下才让我恍然而悟&我们&的位置&,&那便是皈依吧,不管你叫他什么,佛法还是上帝,&&&我们&的位置并不在与&他们&的对立之中,而在与神的对照之时。&
& & 是啊,&我们&是一个群体,&我们&是生命中全部的善与美,&我们&是整个宇宙、整个世界!如果我们都以生命为信仰,那么人就不会只是一个孤零零的个体,而是&我们&&&一个令人热泪盈眶的字眼&&就好比我说&我们&&&的时候,我所站立的土地上所有物质都可以被连接起来,不管是以&牵连&还是&牵缠&的方式,至少我们所有或独立或对立的人都是牵系在一起的。
& & 想到这里,&人类&这一科学名词,才褪下冷冰冰的外壳,散发热烘烘的温暖。它是&我们&不可分割的真正原因。于是所有感悟至此的人,莫不是像一个孩童一样毫无保留地拥抱世界的,尽管有偏见和隔阂如利刃般直指胸膛,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热爱生命,他们看清生命的本质,看清纷杂的世界,然后和约伯一样虔诚而勇敢地爱着世界!所以我相信,他们才是真正的卫道士,真正虔诚平和的信徒。
&周国平说:&倘若一个人同时用头脑、心灵、行动思考,他很可能是一位先知。&我以为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位先知,虽然病中的他日夜卧在床榻上,寸步难行。但是他以笔代步,不能游历名山大川,便掉转头走向内心,行走在探寻生命本质的归途上。如果有一天,人类消除了偏见与隔阂,发自内心地尊敬生命热爱生命,那么这一本《病隙碎笔》就将成为一部&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以人类名义所起草的反省书。
高一新生的书单
    书单很丰富,有古诗文、童话、传记、散文、诗歌、小说、评论、励志书等,共140多本。童话推荐的数量最少,有4本。小说、散文和评论推荐得多,每类都有30本左右;电影有88部,根据国家分,中国、美国的推荐最多。
高中生阅读书目
一、古诗文
余冠英《诗经选注》
安德义《论语解读》
叶嘉莹《叶嘉莹说词》《宋词赏析》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唐宋词赏析》
吴楚材、吴调候《古文观止》
司马迁《史记》
刘义庆《世说新语》
张 &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
李 &昉《太平广记》
苏 &轼《东坡志林》
纪 &昀《阅微草堂笔记》
法国圣埃克絮贝里《小王子》
英国 巴里《彼得&潘》
美国 E.B.怀特《夏洛的网》
荷兰凡&伊登《小约翰》
林语堂《苏东坡传》
罗曼&罗兰《巨人三传》
林贤治《人间鲁迅》
斯 &通《凡高传》
茨威格《异端的权利》《人类群星闪耀时》
巴特利《维特根斯坦传》
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张晓风《张晓风散文》
周国平《周国平散文》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林清玄《林清玄散文》
刘 &墉《刘墉散文》
梭 &罗《瓦尔登湖》
苇 &岸《大地上的事情》
高尔泰《寻找家园》
李奥帕德《沙郡年纪》
伊凡克里玛《布拉格精神》
刘亮程 《风中的院门》
夏 &榆《白天遇见黑暗》
鲍尔吉&原野《掌心化雪》 
史铁生《对话练习》《病隙碎笔》
李 &锐《谁的人类》
李国文《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
祝 &勇 &重读大师(中国卷、外国卷)
马 &原 &阅读大师
百年人文随笔(中国卷 外国卷)
加缪西西弗的神话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惠特曼《草叶集》
纪伯伦《沙与沫》
《朦胧诗选》
《顾城的诗》
《海子的诗》
《食指的诗》
《洛夫的诗》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萧红《呼兰河传》
沈从文《边城》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倾城》《金锁记》
白先勇《孽子》、《永远的尹雪艳》等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杨显惠《夹边沟纪事》
尤凤伟《中国:1957》
韩少功《马桥词典》《爸爸爸》
阿城《棋王》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汪曾祺《汪曾祺小说选》
王小波《时代三部曲》
刘志钊《物质生活》
姜戎《狼图腾》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乔治奥威尔《1984》、《动物庄园》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卡夫卡《变形记》、《城堡》、《审判》
雨果《悲惨世界》、《九三年》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凯鲁雅克《在路上》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卡尔维诺《尖脚猫游戏》《树上的男爵》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川端康成《依豆的舞女》、《雪国》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七、评论类
李泽厚《美学三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徐葆耕《西方文学之旅》
余杰《火与冰》《铁屋中呐喊》
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祝 &勇《我们对于饥饿的态度》
余 &华《高潮》《内心之死》
张远山《告别五千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崔卫平《积极生活》《正义之前》
贺雄飞《风雨敲书窗》《守望灵魂》
傅国涌《追寻失去的传统》
陈丹青《退步集》《退步集续编》
谢有顺《活在真实中》
萧雪慧《独钓寒江雪》
林 &达《一路走来一路读》《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历史深处的忧虑》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拒绝遗忘》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
八、励志类
奥格&曼狄诺《羊皮卷》
卡耐基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
李开复 《做最好的自己》
丁远峙 《方与圆》
九、读本类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
严凌君《青春读书课》(成长的岁月 &心灵的日出 &白话的中国 &古典的中国人间的诗意人类的声音 &世界的影像)
汤姆&提克威:罗拉快跑
维姆&文德斯:德州巴黎
福尔克&施隆多夫:铁皮鼓
斯蒂文&德奥瑞:跳出我天地
丹尼&波儿:猜火车
理查德&阿顿波罗:甘地传
十分钟年华老去
拉斯&冯提尔:黑暗中的舞者
莱奥&卡拉克斯:新桥恋人
吕克&贝松:这个杀手不太冷
让一雅克&阿诺:子熊故事
安哲罗普洛斯:尤利西斯的生命之旅
迈克尔&雷德福:邮差
吉赛贝&托纳多雷:天堂电影院 & & &
声光伴我飞(海上钢琴师)
罗伯托&贝尼尼:美丽人生
扬&斯威拉克:青青校树 & 给我一个爸
基耶洛夫斯基:蓝/白/红//十诫
波兰斯基:钢琴战曲(钢琴师)
艾里克&库斯图里卡:没有天空的都市
米柯&曼彻夫斯基:山雨欲来
华特萨勒斯:中央车站
澳大利亚:
彼得&威尔:死亡诗社
简&坎皮恩:钢琴别恋
沃尔夫冈彼得森:完美风暴
布鲁斯&贝雷斯福德:山水喜相逢(为黛茜小姐开车)
爱德华&兹维特:燃情岁月
罗伯特&泽米斯基:莫扎特、飞越疯人院
巴里&莱文森:雨人
马丁&斯科塞斯:出租车司机
昆汀&塔伦蒂诺:黑色追缉令
科波拉:教父
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 & 辛德勒名单
奥利弗&斯通:野战排
弗兰克&达拉邦特:刺激1995(肖申克的救赎)
小弗兰克林&夏夫纳:巴顿将军
布莱恩&德&帕尔玛:铁面无私
约翰&麦登:写我深情(莎翁情史)
大卫&林奇:我心狂野
泰伦&马立克:细细红线(红色警戒)
罗伯特&雷德福:大河恋
梅尔&吉布森:勇敢的心(惊世未了情)
安东尼&明格拉:英伦情人(别问我是谁)
山姆&门德斯:美国丽人
赛尔乔&莱翁内:美国往事
迈克尔&西米诺:猎鹿人
章明:巫山云雨
戴思杰: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
陈凯歌:黄土地、边走边唱、霸王别姬
张艺谋: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红高粱、菊豆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
贾樟柯:小武、站台、任逍遥
王家卫:花样年华、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
杜琪峰:枪火、暗花
李安:卧虎藏龙、饮食男女、推手
侯孝贤:悲情城市
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周防正行:谈谈情跳跳舞
岩井俊二:情书、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萨布:盗信情缘
黑泽明:七武士、罗生门
竹中真人:等待救火的日子
北野武:花火、菊次朗的夏天、坏孩子的天空
许秦豪:八月照像馆
阿巴斯:樱桃的滋味
马吉德、马吉迪:小鞋子
&为什么推荐这些书和电影?
  推荐的书和电影,都是出版或上映超过5年以上的,经过了时间检验。
  他说高中的语文学习,太理想化做不到,挑这些书和电影,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工具性。拿古诗文来说,不少作品能促进学生的文言知识。比如《史记》,文章里的文言现象特别多,包括倒装等特殊句式,实词和虚词的运用等,学生课余多看看,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很有帮助。
  书和电影的人文价值,对学生更是有益。许老师说:&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成为有独立思想的公民,高中阶段正是他们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课本选文有局限,课外补充很重要。看各种文章,观点碰撞,反思后得到审美能力和审美追求的提升,再学语文,就有了文化视野,不是只关注词汇、语句等。&
[《高中生》杂志·高考网 责任编辑:宋清平]
友情链接:
中国高校招生联盟
中国高中学校联盟
中国高考研究机构联盟
中国校园社团联盟
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为先在线数字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主办,《高中生》杂志社承办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版网证(湘)字017号 湘ICP备号Loading...
browse your computer
drag and drop here
paste from your clipboard
share with community
create album
Start Upload
By uploading, you agree to our
Optimizing your large GIFs...
That file type is not supported!
Supported formats: JPEG, GIF, PNG, APNG, TIFF, BMP, PDF, XCF
如何写好sci▃▅▆▇QQ: ▇▆▅▃如何写好sci▅权▅威▅推▅荐▇论文代写,发表论文网站,专业代写毕业论文,代写硕士论文,代写mba论文!具有15年论文发表经验,169名教授博士指导论文写作,300多人发表论文团队,主要从事论文发表、论文写作,发表论文等服务,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正规的论文发表网站。 我们拥有专业本硕博写手团队,文章质量保证,千家合作刊物。再也不需您东奔西跑,快捷方便、质量、诚信、有保障。EI核心SCI,省级国家级正规刊物,确保您的论文快速通过,让您免除发表论文的一切烦恼,不过退全款,绝无后顾之忧!相信我们,成全你自己!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频道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大量的法学理论、国家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司法制度、国际法等类别的法律论文真心:我们为客户提供最真心的论文代写和发表服务,与客户交朋友,处处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服务,我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满意致谢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一、论文、著作条件职称论文写作方法职称论文写作方法根据省人事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论文发表刊物等级划分规定通知》粤人发(号文精神,著作论文要求,可简单概括为:申报高级:要在具有CN刊号、ISSN刊号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3篇或在具有CN刊号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以及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2篇以上。申报中级:要在具有CN刊号、ISSN刊号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具有CN刊号,以及解决技术问题而撰写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1篇以上。【特殊情况1】北京市评职称不需要发表论文,只需完成相应数量的论文,参加论文答辩即可。【特殊情况2】湖南省申报中级职称不需要论文,申报高级职称只需要发表1篇论文。正式版通知书正式版通知书论文发表有两种方式,通过自己投稿,往往录用机会较少;也可以找论文代理发表更加快捷方便!
Post Options
&report post
&embed post
&download album
&download image
&make meme
&mark as mature
&remove post
Copy and paste the HTML below into your website:
Background: #
Hide Thumbnails:
Download this album
This album is really big! It's going to take us a bit to get your download ready for you.
Enter your email and we will notify you when it's ready. Once ready, it will be available for up to 24 hours.
Bandwidth usage
Cumulative
Loading views...
Get your image out there on the internet!创意写作学科:理论与实践(三)--葛红兵凤凰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创意写作学科:理论与实践(三)
创意写作:课程模式与训练方法&许道军&&&&多萝西娅·布兰德(Dorothea&Brande)说,写作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创意写作(Creative&&Writing)在海外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与训练,可以培养作家、繁荣创作。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及美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发达,莫不与创意写作学科在美国高校的发展、创意写作课程和训练的科学开展息息相关。作为课程和写作训练,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单位、训练指向与方法上有何不同,即创意写作课程谁来学习,谁来教学,如何教学,如何分组,如何设置训练,训练指向等等,仍旧需要深入探讨。本文针对传统写作课程的种种弊端,在充分考察海外尤其是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创意写作课程实施基础上,结合上海大学创意写作本科实验课程实践的经验得失,总结并提出创意写作课程活动和训练方法的方案,以待方家指正,共同创生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繁荣中国创意写作。&一Workshop(工作坊)与Seminar(研讨会)&Workshop(工作坊)这种组织形式最初来自爱荷华大学。113年以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教学与学习单位。不同于一般大学课程由学识渊博的教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维方法,它一般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配以一到二名助教,以10-20名左右小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短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展开创意和写作。10-20人的单位又可以根据兴趣、工作任务或者文体文类划分,进一步细分为多个二级单位,如小说工作坊、诗歌工作坊、戏剧工作坊、文案工作坊等,&6人或3人为一个小组。如果超过20人的班级,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更多的助教,划分更多的小组。在国外创意写作班级上的工作坊,一般由6人左右组成,严格控制教学规模。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创意写作教学单位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在Workshop中,学生与老师组成合作团体,每个学生在课上朗读自己的作品,然后由其他人提出优点、缺点、称赞、批评、修改意见。既尊重学生的写作创意和个性,又尊重创意写作规律,即写作可以教学,可以讨论。工作坊形式比较灵活,它可以走出教室,采取田野采风、写作(夏令、冬令)营、户外互动、实地观察等形式,它没有严格的空间的局限,也没有严格的时间的局限,师生可以建立多种联系方式,比如建立网上讨论群组、网页、论坛、博客、纸面或电子刊物,随时在课堂外交流沟通,分享,及时了解和掌控教学的进度。课堂教学可以围绕教学计划展开,根据写作的规律逐渐推进教学,也可以由项目或活动带动,全体成员都参与其中。后者既是教学,也是工作。Seminar(研讨会)是创意写作课程又一重要组织形式,它为创意写作活动某一专题在一集中场合做主题性讨论、研究、交流而召开会议。与创意写组工作坊相比,其规模更大,主题更集中,形式更正规,学术色彩也更浓厚。在规模上,Seminar邀请工作坊之外的相关专家、作家、行业人士做主题发言,参加人数最多可达200人,一般控制在20—50人左右,少于50人研讨会一般采用圆桌会议形式。在主题上,Seminar就某个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参与成员可以从各个角度发表意见,展开交流与交锋。研讨会应满足不同观点意见的参与者演讲发言,通常安排有多个参与者演讲发言,为保证交流效果,每场演讲发言的时间设定为15分钟左右。专家发言后,配有相关点评人员,负责对上一发言内容做归纳、提炼、点评。专家发言之后,安排有讨论时间,专家与专家、一般参与成员甚至旁听人员可以就某一发言展开讨论、提问。在形式上,研讨会一般由工作人员、与会人员和主持人组成。工作人员负责场地安排、会务服务、活动宣传、采访报道、会议材料整理等工作,与会人员主要由邀请专家、工作坊成员和支持人组成,一般有旁听人员参加。主持人负责会议的组织、会议的进程、问题的提出、话题的衔接转换、安排发言等。研讨会对主持人要求比较高,除了对研讨内容具有相当的权威和号召力之外,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应激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亲和力都是决定会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研讨会对场地有一定要求,通常需要在正式的会议室举行,会场应提供投影仪、音响话筒、白板等演讲所需的设施,在超过3个小时以上的研讨会,还需要安排会间休息,俗称茶歇或茶点时间。对于创意写作课程而言,研讨会提供了一个高端、前沿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与相关专家展开面对面的讨论,也可以就自己的问题或作品请教相关作家、专家。如果说工作坊、同伴反应小组促进具体的写作,那么Seminar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理论认识。&二Writer(作家、专家)&创意写作活动的组织者应该由Writer实施,而Writer我们不能将其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小说家、诗人,供职于各种组织、有特定头衔的&“专职作家”,实际上它还应该包括在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原创力并取得突出成就的创造性写作人才,如中国台湾的赖声川、李欣频等多次受聘于内地高校,做创意写作课程教学和演讲。未来高校创意写作学科的培养目标是既要培养传统意义上的作家,更要面向现代创意文化产业链条,为以上相关行业培养写作人才。在海外,作家或相关创意写作人才都多出自创意写作工作坊,接受过创意写作工作坊训练的学员,在取得MFA或MA学位之后,也就取得了在高校任教创意写作课程的资格。那些有最低学位要求或有成就的作家、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记者、编辑一般进入高校工作,担任创意写作课程的教学。1897年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Iowa&Writers'&Workshop)(其实是“诗歌工作坊”)初具模态,1936年“创意写作系统”(Creative&Writing&Program)计划启动,文学院开始提供写作方面的固定课程,由驻校作家和访问作家为选修课程教学提供写作指导,并提供英语专业艺术硕士头衔。保罗·安格尔(Paul&Engle)是首批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的学生之一,他提交的作品是《破损的地球》诗集,这本诗集也让他获得了耶鲁青年诗人奖。由于他获得了该校创意写作MFA学位,1941年他谋得该工作坊教职并主持工作长达25年,亲眼见证了工作坊的繁荣并成为美国文坛的重要力量。一般来说,包括爱荷华大学在内的美国高校创意写作教师包括驻校作家和访问作家两种。驻校作家也就是取得学位的固定作家教师,如波士顿大学写作班教授小说的作家(教师)有莱斯利·艾普斯坦(Leslie&Epstein),阿哈龙·阿佩尔菲尔德(Aharon&&Appelfeld)、琼·西尔珀(Joan&Silber)和哈金(Ha&Jin),教诗歌的老师有德里克·沃尔柯特(Derek&Walcott)和罗伯特·品斯基(Robert&Pinky)等人;是哥伦比亚大学故事工作坊教学法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男子之舌:三个短篇小说和八个短篇故事》(1969)、《没有人死亡》(1968)、《议案将被否决:芝加哥阴谋审判的新报告》(1972)、《从开始到完成写作:故事工作坊基本形式修辞》(1982年初版,1990年出版缩写版)、《从开始到完成写作(教师手册)》(1983)。斯科特·杜罗是(Scott&Turow)美国最畅销的悬念推理小说家之一,曾在坦福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the&&Creative&Writing&Center)教学,他的第一部小说《假设无辜》,以及后来的小说《供认不讳》(1993),《我们父亲的法律》(1996),《个人伤害》(1999),《平凡英雄》(2005),《限制》(2006)等小说创作都雄踞历年美国最畅销小说的榜首。除了这些常年驻校的“固定”教师,各大学还不定期地邀请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等人来校“流动”作短期教学。爱荷华大写作坊每年都邀请作家来访,教授诗歌和小说写作,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和罗伯特·潘·沃伦(Robert&Penn&Warren)等人在校停留过几周,讨论学生的作业并给学生们做讲座,带来了关于社会的新鲜的声音和丰富的经验。据爱荷华大学网页统计,有数十位赫赫有名的作家、诗人在这里访问教学。波士顿要求受邀的访问学者至少留校教完一个学期的课,杰弗里·伍尔夫(Geoffrey&Wolff)曾在校讲过文学传记课,获得“罗格编辑杰出纪念奖”的(Roger&Klein&Memorial&Award&for&Editorial&Excellence)约瑟夫·卡侬(Joseph&Kanon)讲过编辑技巧课,获得“美第奇奖外国小说奖”的以色列作家阿亥龙·阿培菲德(Aharon&Appelfeld)讲授过《旧约全书》。这些作家进高校,教授创意写作,带来了写作学新的理念。他们认为创作可以习得,也可以教学,他们的工作经历给学生以信心,工作经验也给学生以启发。但是在中国,作家一般进入各种形式的作家协会,并且相信创作不可以习得也不以教学,创作实际上在私密状态下进行,而包括他们自己,创作长期以来也都是作家(或学习者)自己摸索。就我们的了解,在海外创意写作课程教学中,它实际上有两类教师组成,一类是真正的“Writer”,一类是对“Creative&Writing”&进行理论研究的“Expert(学者)”,而这些“Expert”&却不担任创意写作课程的写作教学,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马克·麦格尔(Mark&Mcgurl)教授,虽然著有《系统时代:战后美国文学与创意写作的兴起》(The&Program&Era:Postwar&Fiction&and&the&Rise&of&Creative&Writing)等这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作,但是并不是创意写作课程的教师。这种安排是传统,也有其道理。了解创意写作历史及知识的人未必胜任创意写作课程的教学,正如中国高校大量教学写作学的教师正是写作学专家而不是作家一样。近年来,众多一线作家进入高校,如马原进同济大学,王安忆进复旦大学,贾平凹进西北大学,红柯进陕西师范大学等等,这就为将来的创意写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我们期待着他们为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起到特别的作用。&三Writing&Processes(过程教学法)&过程写作法(Writing&Processes)的出现得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最初它是针对二语写作(Second&Language&Composition)传统控制写作法和现时——传统修辞法的弊端而产生。许多美国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专注于纠正学生的写作错误并不能改变学生的写作水平,于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转向了“创意写作”的研究。托尼·席尔瓦(Tony&Silva)发现写作不是简单的线型计划—刚要—写作过程,而是伴随着思考和探索的活动。贾特·艾米格(Janet&Emig)等研究者开始观察学生与专业作家的写作行为。他们发现优秀的作家首先关注的是思想而不是拼写正确,若作家在打草稿时注重写正确,那么就会受到干扰。过程写作就从这项研究中发展起来,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过程写作法并不是为高校或各种形式的创意写作课程量身定做,但是其基本理念和方法与后者不谋而合,或者说相互启发,也可以说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有共通之处。我们在考察多个美国高校创意写作课程介绍,研究许多相关创意写作教材及专著后,发现这种写作法或者说教学方法其实是体现在课程活动以及训练活动之中,并与各种形式的Work&Shop(工作坊)相得益彰。过程教学法认为,创意写作不是简单的语言、段落、篇章以及技巧、修辞的组合,而是包含着创意、构思、写作及反复修改的全部过程,将写作活动延伸到了传统写作活动中忽视或者说不被重视的上游环节。在其写作和修改的下游环节,idea也是不断产生和得到修正,修改是学生创意活动、写作活动、认知活动的循环往复,换句话说,写作其实就是再写。对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优先于语言的字斟句酌。在课堂写作活动中,写作也不被认为仅仅是学生单打独斗的私密行为,教师以及学生同伴都可以参与到每一个个体的写作活动中,教师、学生、同伴形成多向反馈,激发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的作家自然可以起到点拨和指导作用,但是同伴反映、集体构思、集体修改同样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过程写作法旨在管理学生的写作行为。过程写作法一般分预写作(prewriting&)、打草稿(drafting)、修改(revising)、校订(editing)和发表(publishing)五个相关阶段。所谓“预写作”就是写作前的集体创意、写作准备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给予3~5个诱导性话题,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可以通过交谈、商议确定小组(3人或6人)共同话题、创作目的、文类形式、接收对象,主要解决创作意图问题,关键环节在于以集体讨论开创思路,以问题引导激活思维。在打草稿阶段,学生迅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不必考虑语法、拼写和形式问题,主要任务是解决主题创意。在修改阶段,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口头或书面表达,根据同伴或教师的反馈,修改自己的初稿。如果是项目设计或文案写作,则指向集思广益,发现和培育最佳创意方案,综合与吸收成员创意中的精粹部分。如我们在九香汇主题餐饮设计中,最初一共有五个小组独立工作,分别从文化、宗教、时尚、养生和地方等方面掘进,行程自己的方案。在这个阶段,而在每个小组中,成员分别设计自己的方案,完成后在小组讨论,比较优异,最终选择最有创意和实体化的方案,作为重点培育方案,随后的创意集中到这个方案上来,其它方案则备用。在大组讨论中,每个小组选出发言人,代表小组做主题报告,陈述小组的主题创意、根据、实施方案等。教师组织专家团队,听取报告后匿名打分,决定最后扶持方案。第四阶段:校订。在这个阶段,侧重修改作品中存在的拼写、语法、标点等细节性错误,完善、集中和提高。第五阶段:发表。在班上或小组内朗读或传阅彼此的作文定稿。过程写作法十分重视写作的合作环境,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创意的鼓励、支持和回应,更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在组织形式上,各小组内部和其它小组在功能上互为同伴反映小组和同伴校正小组。同伴反应小组要对同伴的作品内容而不是形式与写作模式作出回应,遵照鼓励原则,指出同伴作品的闪光点、最欣赏的内容,同时要对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提问,由作者作出阐释,最后根据自己理想模式对该作品作出评判。这这个活动中,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在交流、说服和沟通过程中碰撞出火花。而作者的阐释,其实也是在梳理和明晰自己创意的过程。同伴校订小组其实也是同伴反映小组的原班人马,只不过是在集体写作过程中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阶段,重心从“写作的创意”转移到“创意的写作”,即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契合,作品的风格与腔调,作品书写中的语法、标点及其它技术性细节的问题等等。但是创意写作规律告诉我们,同伴反应小组和同伴修改小组的功能并不是固定的,在写作过程的顺序也并非绝对先后,反应中有校订,校订中也有反应。&四&Jumpstart&Your&Writing(突破作家障碍)&创意写作课程显性形式是文字写作,隐性形式是思维训练。脱离了写作的创意是无根之木,但是没有创意的写作却是陈词滥调。在创意写作课程中,写作训练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不可分割与偏僻。创意写作在思维训练方面要向着关于“所有写作的写作”掘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意写作思维训练十分重视借鉴现代心理学、教育学、创意学甚至现象学哲学等科学探索方面积累的成果,反思自我心理认知结构,清理个人意识、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阻塞,打通记忆、联想和想象通道,训练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如此等等,重建一个积极的认知和反应模式。创意思维训练可以借鉴的模式有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心智图法(Mind&Mapping)曼陀罗思考法、逆向思考法、综摄法(Synectics&Method)属性列举法(Attribute&Listing&Technique)希望点列举法、优、缺点列举法、检查单法(Checklist&Method)七何检讨法(5W2H检讨法)强制关联法、创意解难法(Creative&Problem&Solving)等,这些训练方法有交叉、重叠之处,如何选择和使用应视学生和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不做单纯的思维训练,而是将其融汇到具体的任务教学之中。但是作为创意写作课程思维训练的第一步,却是突破作家障碍。所谓“作家障碍”(Writer’s&&Block),也叫“写作障碍”,是指不能用文字表达自身意思的现象。形成作家障碍有多种原因,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就原因来讲,有心理原因,技巧原因,习惯原因,时间原因等,就表现形式来说,有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无法阻止素材、难以开头、拘泥于一种文体、不能流畅地写作等。无论是什么原因和何种表现形式,都会对写作产生影响,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彻底丧失写作能力。但是在所有的障碍当中,最为有害的是心理原因,即相信“Writer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培养的。”这个写作问题其实带有普遍性,即使在创意写作学科创建80余年的美国,创意写作课堂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在创意写作工作坊里,专门开设有Jumpstart&Your&Writing(突破作家障碍)课程,把创意写作心理问题突出到专门课程的高度。这个课程主要针对的是“Love&to&write,&but&hate&the&obstacles”(热爱写作,但憎恨写作障碍)、“Tired&of&battling&with&writer’s&block”(被作家障碍折磨得精疲力竭)等问题。创意写作课程不是学习写作,本身就是写作,这是突破作家障碍的首要信念。创意写作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创生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又是建立在自己的心思之上。有“心思”就有创意,会说话就会写作,给“心思”讲一个故事、赋予一个形式就是创意写作。“心思”的系统形式是世界观,最高标杆是创生新世界。没有目的的写作是盲目的写作,没有世界观支撑的写作不可持续,不为创生一个新世界的写作是徒劳的工作。创意是一种思考、建构世界的方法,是觉醒、敏锐、突变出来的,并非素材与规模累积而成。在创意写作思维里,现世世界永远不完美,创意写作的目的就是重建一个全新的世界。思维训练(顺向、逆向;广度、深度等等)锻炼写作的敏捷性、创造性、原生性,它们在结果上不可预料,但是具体训练上有着指向性,并非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思维训练的指向有二,一是向外,重新处理自我与世界、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一是向内,重新处理自我与智慧、经验、习性、偏好的关系。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的思维训练,都不可脱离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永恒)与空间维度(世界、地方、未知、宇宙),脱离了时间与空间维度的思维也是井底之蛙、檐下之雀,鼠目寸光。去除标签,从眼开始,重新看待世界;突破障碍;从心开始,创生新世界;换位思考,以己度人,树立系统观念、个体哲学和相对主义立场;跳出自我,超越现世,进入永恒的时间和空间,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创意写作大师在各自的写作教学活动中所总结出来的一般性经验。&五Creative&Writing(创意写作)&创意思维训练要借助脑力激荡、创意解难方法等手段,但它们只是技巧,需要依附在具体的观、看、听、写、想具体活动中。脱离了学生生活经验和智慧的技巧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脱离了写作训练的思维训练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传授。创意写作既是关于“所有写作的写作”,也是具体的文类写作,它与创意思维训练一起,共同组成创意写作活动的两翼。创意写作训练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教师在这个活动中,承当活动的发起者、过程的维护者和结果的评判者角色。创意写作训练是一个系统、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过程。所谓系统训练,是指创意写作训练在内容上的包括各种文类写作训练(包括打破文类的综合写作)、感觉上的听、视、嗅、味、触和直觉上的运动、平衡、空间、时间、纠错等各种训练、思维上的回忆、联想、想象、推理等训练,以及技巧上的人物特写、场景描写、拼贴游戏、修改等专项训练;所谓循序渐进,是指创意写作遵循写作学普遍原理,开展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专项向综合、由模仿向独创、由个人向他者的创作过程,一般说来,写作从检视自身生活、发展个人心思、书写个人自传、家族史开始,走向更为理性、深入、外向和综合的写作,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写作者要经历初级、中级到高级三个阶段。所谓因人而异,是指创意写作训练尊重学习者的写作经历、能力、禀赋和个人兴趣爱好,切身体己、量身定做,帮助学习者设置适合个人兴趣、有助于形成个人风格、可持续写作的训练方案。“快乐写作”(Having&fun&with&writing)、“写你知道的,写你想知道的,找到属于你个人的腔调”(Writing&what&you&know;Writing&what&you&want&to&know;Finding&your&individual&voice)是写作训练的原则。写作训练离不开文类,而文类写作训练在纵向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一个完整的真正的面向现代创意文化产业的创意写作课程是应该也已经打破传统单一文学写作和应用写作,以纽约作家工作坊(Gotham&&Writers'&Workshop)课程为例,它包含有如下课程:第一类是美国传统高校能够提供的创意写作课程,比如小说写作(Fiction&Writing)、性格发展(Character&Development&)、回忆录写作(Memoir&Writing)、神秘故事写作(Mystery&Writing)、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Writing)、非虚构读物写作指南(Nonfiction&Book&Proposal)、故事写作(Novel&Writing)、随笔写作(Personal&Essay&Writing)、剧本写作(Playwriting&Writing)、诗歌写作(Poetry&Writing)、言情小说写作(Romance&Writing)、科幻小说写作(Science&Fiction&Writing)、电影剧本写作(Screenwriting)、游记写作(Travel&Writing)、纪录片写作(Writing&Documentary&Films)等虚构与非虚构文学写作,即我们所说的欣赏类阅读文本写作。第二类是应归属于非虚构文学写作,但是比较具体、倾向创意文化产业的课程,如专题写作(Article&Writing)、对话写作(Dialogue&Writing)、食物介绍(Food&Writing&)、幽默写作(Humor&Writing)、博客写作(How&to&Blog)、歌曲作词(Songwriting)、清口相声(Stand&–up&Comedy&Writing)、儿童读物写作(Children’s&Book&Writing)、电视节目写作(TV&Writing)、从作家角度阅读小说(Reading&Fiction&from&the&Writer‘&s&Point&View)、剧本分析(Script&Analysis&for&Screenwriters&and&Movie&Lovers)等。第三类则是倾向于生产类创意活动文本写作,如出版技巧(How&to&Published)、作品讨论会(Writer’s&Conference)、即时写作(Write&It&Right)、剧本出售(How&to&Sell&Your&Screenplay),近似与创意活动策划或文案写作,虽然也涉及到作品、剧本或者出版物,但是这些写作内容已经离文学很远了。他们的成果不是作为欣赏文本存在,而是为创造或生产一个活动准备。第四类课程则是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工具类功能文本写作,如商务写作(Business&Writing)。第五类是关于创意写作心理的课程,包括创意写作(Creative&Writing&101)、突破写作障碍(Jumpstart&Your&Writing)。(一)文类写作训练文类训练包括欣赏类阅读文本写作、生产类创意文本写作和工具类功能文本写作三个大类,面向文学消费、创意文化产业和一般事务性工作三个方向。一般来说,工具类功能文本有着比较严格的文类规范,在训练上着重文体的训练。生产类创意文本更多的是打破文类规范的综合性写作,着重在活动本身的创意,着重文案写作和活动策划。欣赏类阅读文本与传统虚构与非虚构文本多相重合,但是着重训练纸媒文本向影视文本的转换和二度创作。(二)&感知写作训练感知训练包括实地考察式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空间觉、时间觉及纠错觉的训练和回忆、想象及移情替代式的感知训练两种,前者可以走出教室以田野采风、参观考察、人物采访、故地重游等形式,也可以在教室随意选定人物、器物、活动等为对象,分门别类的激活身体器官感知世界的能力,全方位地打开切入世界的通道,后者则在虚拟中以体验、想象方式进行,主要以书面记录形式记录感知结果,也可以口头描述。(三)&系统写作训练经历感知写作专项训练后,创意写作进入系统写作训练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开始设置诱导性话题,结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展开以回忆、想象、联想和推理等多种形式的思维活动,从回忆录、家族史写作开始,激励学生打破作家障碍,发展个人心思,合理利用成规,提升创意品位,从个人性的写作迈向有个性的写作。创意写作一方面承认写作的个人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又破除写作的神秘性,打破写作的私密化状态,大胆鼓励写作对他人作品的借鉴和模仿,调查和尊重写作受众,总结和遵循文类成规,在开放、轻松和互动的写作环境中进行创作。在生产类创意写作活动中,更以workshop为单位,集体创作为主要形式,训练学生适应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写作能力。(四)专项技巧训练专项技巧训练包含在系统写作训练之中,也体现在作品完成之后的修改、润色、提高方面。包括搜集和选择写作素材、开列提纲、提炼主题、培育意象、确立故事发展动力与阻力、设置故事情节、创意阅读、场景描写、人物刻画、对话描写、人称转换、写作路线、文体转换、拼贴训练等具体内容,而修改技巧训练及活动则可应用于任何一个写作环节,促使作品尽善尽美。在作品最后完成后,又可引入投稿、申请出版资助、出售作品版权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是创意活动的延伸,也是写作活动的转换。&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新模式、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化发展新需要、国际竞争新格局及中国高校文学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促生新型创意写作学学科;建设新型创意写作学科,离不开对创意写作课程活动和写作训练的探索与试验。中国已经有“文学讲习所”、“工农作家培训班”、“作家夏令营”等这样的作家培训传统,2009年复旦大学开设创意写作硕士班,2010年上海大学开设创意写作本科实验班,而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有丰富的传统文学写作教学经验,整合已有的宝贵教学资源,引进海外系统教学体系并促生中国化转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语境的创意写作课程系统和训练体系将建设起来,而创意写作的繁荣也将到来。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gehongbing
葛红兵,1968年生,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年联合会社科界别联谊会理事,澳洲世界双语学会副主席。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装配线标准作业票样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