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离实验没有长出噬菌斑的原因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1.(2012·西城区抽样)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江苏南通高三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而获得的
C.若混合保温时间偏短,且其他操作正常,会使得上清液放射性偏高
D.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高三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是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直接获得的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离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度北京市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B.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_百度知道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直接获得的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离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提问者采纳
而不能是主要、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被感染的细菌(含有子代噬菌体的细菌)在下层的沉淀物中,细菌在沉淀物中,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A正确.B,进而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各自的作用,在上层的上清液中、离心不是把DNA和蛋白质分离,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颗粒的质量较小,是营活细胞寄生生活的生物;C错误.D、噬菌体是病毒A、用搅拌;B错误.C,而且注入的过程可以将蛋白质和DNA分离;D错误.故本题选,而是将吸附在细菌外的噬菌体颗粒与细菌进行分离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噬菌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中,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1.保温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保温时间不能过长?3.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什么?4.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保温的作用是为噬菌体和细菌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让其都能正常的生长繁殖下去,让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能顺利地进入细菌体内,利用细菌体内的蛋白质(没标记没有放射性)合成新的蛋白质外壳,保温时间过长会加入“子代噬菌体是噬菌体本身繁殖产生的,它既要本身核糖核酸的复制,也要本身蛋白质外壳(被标记有放射性)的复制”的概念,这样的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是有放射性的,而本实验是为了证明遗传物质主要为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能控制合成蛋白质外壳,而不是蛋白质的自我复制,所以子代噬菌体应该要在细菌体内繁殖产生而不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自我复制,所以要赶在细菌破裂之前结束保温,即保温时间不宜过长.搅拌和离心都是为了提取核糖核酸,只不过搅拌是为了让蛋白质外壳充分破裂,离心是为了让核糖核酸聚集并和蛋白质外壳分层,好检测不同成分的放射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保温是为了噬菌体完成吸附和侵入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可能继续后面的生物合成、裂解与释放,一般是10min。搅拌是为了让吸附在菌体外的噬菌体外壳分散在培养液中。之后才进行离心沉淀,离心的目前第就是为了使大肠杆菌沉淀,结果标记证明p32大部分出现在沉淀中,S35大部分在上清液中。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产物质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
保温材料:树脂棉、管、板、粘、超细玻璃棉、管、板、粘、硅酸铝棉、管、板、粘、各种规格玻璃钢、岩棉板、橡塑、硅酸铝、硅酸盐、聚氨酯颗粒、聚氨酯板、棒、黑黄夹克、高压聚乙烯板、管、聚苯泡沫板、舒乐板、珍珠盐、空调通风软管、杂毛毡、羊毛粘、防寒粘、各种颜色管道膜、压沿膜、8501密封胶条、三防布、土工布、草帘被、岩棉被、空调管路保温扎带、不干胶聚乙烯板、条、不干胶橡塑海绵板、条、空调木托、铁卡、聚氨酯木...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株弗氏链霉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分子特性研究--《生物技术通报》2014年12期
一株弗氏链霉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分子特性研究
【摘要】:鉴定一株从泰乐菌素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烈性噬菌体SF1并研究其分子特性。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弗氏链霉菌的噬菌体SF1,通过负染法电镜观察噬菌体SF1的大小和形态;测定噬菌体SF1对氯仿和异丙醇的敏感性分析其包膜结构;通过SDS-PAGE分析噬菌体的结构蛋白;提取噬菌体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分析。噬菌体SF1的噬菌斑直径约11-15 mm,边缘整齐透明,为烈性噬菌体;SF1为长尾型,头部为多面体,直径约24-30 nm,尾长约52-64 nm,尾宽约为3-5对氯仿和异丙醇不敏感,无包膜;基因组为双链DNA,大小约为35至少含有14种相对分子量为14.8-59.5 k D的结构蛋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Q939.9【正文快照】:
作为高效的动物疾病防治药物,泰乐菌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16元大环内酯类畜禽用抗生素,是国家规划重点发展的兽药产品[1],其工业生产菌株是弗氏链霉菌[2]。链霉菌发酵生产过程中易感染噬菌体,严重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导致发酵异常,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分离弗式链霉菌噬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晓华;周秀芬;邓子新;;[J];微生物学报;2007年03期
彭云霞;姜怡;段淑蓉;李文均;徐丽华;;[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赵东峰;任翔;朱丽;;[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15期
洪健;周雪平;;[J];Virologica S2006年01期
张琳;乐率;卢曙光;姚新月;赵岩;王竞;谭银玲;胡福泉;李明;;[J];微生物学通报;2013年04期
南南;曹放;沈俊涛;绳傲楠;孙亚琴;牟英;修志龙;;[J];微生物学报;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兰英,赵桢,王晓涛,屈二军,陈建南;[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4期
程烽;盛燕;施静艺;陈漪;徐潮;刘智;梁军;潘春明;朱忠勇;宋怀东;;[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1期
温居一;张积仁;李鹏;张军;王斌;;[J];癌变.畸变.突变;2009年05期
金艺凤;李铁臣;王莹;刘东华;孙珍贵;;[J];癌变·畸变·突变;2010年05期
王继英;武英;郭建凤;呼红梅;张印;;[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陈静;胡晓辉;苗华荣;张建成;禹山林;;[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陈长宝;朱树华;周杰;;[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葛宏华,肖亚中,姚建平;[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杨文明;洪亮;董婷;王时光;鲍远程;杨兴涛;张波;汪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侯新东;盛桂莲;张桦;腊萍;;[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林;江昌俊;叶爱华;李叶云;余梅;邓威威;;[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何小明;姚火春;张洪彪;蔺涛;袁世山;龙进学;丁铲;;[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徐波;张莉;李启云;王景会;姜媛媛;杨贞耐;;[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下册)[C];2008年
刘冬光;廖娟红;于清龙;陈颖钰;陈焕春;郭爱珍;;[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2009年
张海龙;田兆丰;董志;张晏如;张飞云;;[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黄学宽;;[A];重庆市针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闫云君;蔡勇;杨江科;;[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李玫;廖宝文;;[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郭奕斌;陈路明;孟亚仙;王晶晶;杜传书;潘敬新;;[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于占东;赵双宜;何启伟;王翠花;牟晋华;刘春香;;[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登军;[D];河北大学;2009年
徐荣燕;[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殷慧群;[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杨瑞梅;[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宋翠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郭新军;[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生书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于华芸;[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颜亭祥;[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梁东;[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红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树云;[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汪艳杰;[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伟;[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黄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段龙川;[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龚瑞;[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刘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李善文;[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郑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毕东杰;李燕;王永梅;;[J];北京医学;2011年09期
黄建军,胡晓梅,饶贤才,张克斌,金晓琳,周莹冰,李明,申晓冬,朱军民,胡福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3期
李明,申晓冬,周莹冰,黄建军,胡晓梅,饶贤才,胡福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牟英;王元好;修志龙;王龙星;肖红斌;;[J];分析化学;2006年S1期
修志龙;[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李文均,张忠泽,姜成林;[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2年01期
王剑锋,修志龙,范圣第;[J];工业微生物;2001年02期
朱晓丽;南南;修志龙;;[J];过程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万中义,黄曦,梁蓉芳,周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周莹冰;申晓冬;李明;黄建军;胡晓梅;饶贤才;胡福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穆克敏;;[J];地质知识;1957年03期
尹国才,刘玉荣,李俐;[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6年01期
薛武进;揭伟霞;李凌云;刘伍高;;[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24期
齐向辉,朱绮霞,韦宇拓,黄鲲,黄日波;[J];工业微生物;2005年03期
尹国才,李俐;[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3年06期
钟启平,陈恩临,何建民;[J];天津医药;1998年06期
叶明亮,黄象艳,吕波,侯晓琦,李银太;[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10期
翟俊辉,崔红,杨瑞馥;[J];微生物学通报;1997年05期
刘小青;朱力;冯尔玲;马姗姗;魏华;王恒樑;;[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年04期
靳素英,张成刚,蔺继尚;[J];微生物学杂志;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随院;苟建军;;[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张效良;李随院;霍绍棠;;[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姚伯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芳;[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宫英;[D];青岛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