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年简介

明清文选学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论文
明清文选学述评
【摘要】:
明清文选学是传统文选学史上的高峰期,因而对于它的研究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领域,更是文选学研究史上一段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同时对其的研究亦属于前人时贤学术探讨方面较为薄弱的课题。基于此,本论文愿做一些开拓性的钻研。本论文采用总分结构。总论部分通过对于明清两代产生的众多的文选学论著,包括不少前人、时贤未曾注意过的、或不受重视的著作,进行了广泛、周密的调查与总结、统计,在此基础上清理、勾勒出两代文选学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然后,作为分论部分,从众多的文选学家与选学著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孙鑛、何焯、汪师韩、孙志祖、张云璈、顾广圻、彭兆荪、朱珔、梁章钜、胡绍煐、李审言等学者的论著,采用知人论世、辨证思维的方法,从著者的身世、学识、交游、诗文集、研究方法入手,对于其学术论著的成果得失及其成因进行了细密、具体、深入、全面的分析与评判;充分估价与旨定了文选评点学的价值,论证了一些学者偏见和贬抑的失当。对于《文选旁证》、《文选考异》、《文选集释》等著作权或其学术价值等问题,立足于原始资料,得出了切实的新的结论。从而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全面述论评判了明清文选学的成就与阙失。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I206.2【目录】:
第一章 明代以前文选学与明代文选学概述13-28
第一节 隋代到元末文选学发展状况13-22
第二节 明代文选学概况22-28
第二章 明代文选评点删注诸书述评28-45
第一节 文学评点与《文选》评点28-33
第二节 《文选瀹注》撰者的生平著述与评点原则33-38
第三节 孙鑛《文选》评点的具体方法与方面38-45
第三章 明代考据学中的文选学45-56
第一节 明代考据学及其与文选学的关系45-47
第二节 明代考据学中选学成果分类述评47-51
第三节 顾炎武与文选学51-56
第四章 清代文选学概述56-67
第一节 清代文选学的盛况及其特点56-61
第二节 清代文选学兴盛的前提之一:李注的阙失61-63
第三节 清代文选学的发展进程及一些选学著作略述63-67
第五章 何焯及其选学研究67-77
第一节 何焯及其选学研究(上):评点部分67-72
第二节 何焯选学研究(下):校勘训诂部分72-77
第六章 汪师韩、孙志祖及其选学研究77-84
第一节 汪师韩与文选学77-78
第二节 孙志祖及其文选学(上):《文选考异》述评78-81
第三节 孙志祖文选学(下):《文选李注补正》81-84
第七章 张云璈《选学胶言》述评84-93
第一节 张云璈生平与著述84-87
第二节 《选学胶言》征实部分述评87-89
第三节 《选学胶言》课虚部分述评89-93
第八章 胡克家《文选考异》述评93-105
第一节 撰者与其生平考述93-94
第二节 撰作《文选考异》的缘起94-96
第三节 《文选考异》的撰写宗旨与义例总结96-100
第四节 以义例为准的,从多反面进行校勘100-103
第五节 今日看《文选考异》103-105
第九章 梁章钜等与《文选旁证》述评105-120
第一节 梁章钜生平著述与《文选旁证》的署名105-108
第二节 《文选旁证》内容述要108-111
第三节 《文选旁证》的价值与缺陷111-115
第四节 姜皋与《文选旁证》与《文选旁证》中的段玉裁115-120
第十章 朱珔与《文选集释》述评120-131
第一节 朱珔生平、交游、学识与著述120-121
第二节 《文选集释》中名物考据的述评121-126
第三节 《文选集释》中地名学部分述评126-129
第四节 《文选集释》的文字、训诂、音韵条目述评129-131
第十一章 胡绍煐与《昭明文选笺证》述评131-141
第一节 胡绍煐生平与《昭明文选笺证》内容概述131-133
第二节 《昭明文选笺证》校勘部分述评133-134
第三节 补正李注、以音求义(上):明通假、释字词134-137
第四节 补正李注、以音求义(下):对于《文选》中连语的探讨137-138
第五节 《昭明文选笺证》一书的阙失138-141
第十二章 李审言及其文选学述评141-150
第一节 李审言生平与著述概述141-142
第二节 《选学拾沈》述评142-144
第三节 《韩诗证选》、《杜诗证选》与其他选学著作述评144-147
第四节 李审言其他著作中有关《文选》者之略述147-150
本文引用文献(著作、论文)目录150-15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俊玲;[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燕燕;[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李娟;[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孙丽华;[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漆永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03期
江庆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蒋立甫;[J];江淮论坛;1994年06期
徐正英;[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崇琛;;[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马予超,张家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裴新平,潘祥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吴敏;田益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钱雯;[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冯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李永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孔祥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张振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束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建农;;[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则远;;[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鄂启科;;[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吴晓峰;;[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邹本涛;;[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曹美娜;;[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张静;;[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郝虹;;[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曲如意;孙文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李洲良;;[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培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周燕来;[D];西北大学;2010年
罗骧;[D];南开大学;2010年
范江涛;[D];南开大学;2010年
刘军政;[D];南开大学;2010年
刘明辉;[D];南开大学;2010年
曹利云;[D];南开大学;2010年
赵爱华;[D];南开大学;2010年
李慧智;[D];南开大学;2010年
刘红红;[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古家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赵立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金鑫;[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宋文志;[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张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彭艳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李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李成学;[D];湘潭大学;2010年
赵忠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何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俊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王丽;;[J];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02期
李庆;[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3期
邓骏捷;;[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01期
刘群栋;;[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吉川幸次郎;[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1期
胡大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徐之明;[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徐之明;[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徐之明;[J];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艳玲;[D];复旦大学;2005年
米彦青;[D];苏州大学;2006年
冯淑静;[D];山东大学;2006年
赵俊玲;[D];复旦大学;2008年
张洪海;[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吉友;[D];吉林大学;2007年
李铭;[D];复旦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一锜;[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孙丽华;[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赵熠;[D];郑州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度岸;[J];文学遗产;2003年04期
李金坤;[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曹道衡;;[J];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01期
张涤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年02期
张旭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徐正英;[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范志新;[J];晋阳学刊;2005年05期
陈复兴;;[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跃进;;[J];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01期
孔祥军;;[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祥军;;[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钱永波;;[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杨再年;;[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谭帆;;[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何毅群;夏爱军;;[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杨再年;;[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兴旺;[N];江苏法制报;2006年
文开;[N];镇江日报;2009年
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副校长 王凤林;[N];中国教育报;2006年
傅刚;[N];光明日报;2002年
明慧;[N];中国改革报;2007年
韩月波;[N];扬州日报;2006年
张孔生;[N];扬州日报;2011年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叶明旻;[N];镇江日报;2009年
韦力;[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书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乔俊杰;[D];安徽大学;2005年
郭宝军;[D];河南大学;2009年
刘九伟;[D];河南大学;2009年
傅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8年
石树芳;[D];浙江大学;2013年
郭蓉;[D];山东大学;2007年
冯淑静;[D];山东大学;2006年
刘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王翠红;[D];郑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奕璇;[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钟其鹏;[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仵亚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艾红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时宏扬;[D];兰州大学;2007年
刘洁;[D];西北大学;2009年
徐赫阳;[D];长春师范大学;2013年
黄志立;[D];西藏民族学院;2013年
侯冬梅;[D];河南大学;2007年
胡育来;[D];苏州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文选》李善注征引式训诂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文选》李善注征引式训诂研究
【摘要】:
《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一部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成书之后,便代有研究。隋唐之际“文选学”大兴于世,而李善注《文选》,尤为选学的发展与光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善注自产生以来便以其富赡的学识与宏博的征引而久为士林所推重,它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传统选学的注释一脉,带动了选学的整体进步;并且首开大规模的集部注释之先河,确立自身在整个训诂学史上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李善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其最大的创获便是对于文学注释的方式、方法的探索,亦即征引方式在注文中的全面推广与贯穿。李善注充分发挥了征引方式在引导体悟方面的适应性特点,有别于以往的经学训诂,为文学训诂树立了可资借鉴的典范。这一创造性发展折射出了征引方式所具有的超乎寻常的意义。有鉴于此,在新选学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李注的征引式训诂做出全新的审视便显得极为必要。可以说,征引式训诂以其丰富的内涵与价值成就了李善注。作为传统选学的重要内容,此项研究必然具有着重大的意义。论文从追索其产生背景入手,以归总内容、分析体例、探讨价值为研究中心,进而对李注征引式训诂在整个训诂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予以总结。
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对征引式训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探索,并简要介绍《文选》注本的版本源流,重点说明了今学界对通行最广的胡刻本来源的探究。
在唐代学术繁荣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李善选择征引式训诂有其特定的原因。首先,萧统以儒家为正统、三教合一的编纂思想决定了选文风格雅正,辞藻华丽的特点,注释对象《文选》的文学特征是李善选择征引式训诂的客观前提。其次,李善作注,旨在服务于特定的学术群体,为这一预设接受者所限定,李善采用了具有更大学术价值的征引方式。再者,注者自身渊博的学识与勤奋的治学精神是大规模的征引式训诂得以实施并最终完成的保障。最后,训诂学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的故训材料与当时存世丰富的典籍文献又为征引式训诂的施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李善继承并全面推进先前史地注解中的征引方式,为《文选》作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超越。主客观条件的双重作用终于使得这部集大成的征引式训诂在唐代时经由李善而得以成功实践。
此外,研究李注,《文选》注本的渊源流变是一项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特别是今通行的单行李善注本胡刻本的来源更是重要的背景内容之一。胡本据南宋尤袤本翻刻而成,早先皆以为尤本中善注是从六臣本中摘出。1976年程毅中、白化文两位先生撰文率先否定“摘出”说,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同。在对尤刻本的重新认识上,一般认为尤本曾经过多次递修,胡氏所据底本为一后期印本。然就尤刻的具体来源而言,学者间尚存有不同看法。
第二章对征引式训诂的内容进行了归类整理。
征引式训诂的可观之处首先表现为训诂内容的包罗宏富,它所使用的是一个广义的训诂概念。李善注以丰富多样的征引,比较暗示,启发理解,极尽解释之能事。其训诂内容大致可归为十二个方面:(一)解释词义。能够针对具体语境随文释义。(二)注明音读。主要征引字书、辞书及古书之注,采用直音法与反切法注音。(三)考辨文字。引用前代注解中的有关论说;或征引与选文用字不合的古书文句、注文,说明两处文字在字音、字形上存在有某种关系。(四)解释文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祖述句式,再即是征引古书文句引导理解或兼引古文之注加以解释。(五)阐明语法。说明或提示双音词的词法构成,注明古汉中常见的使动、意动用法。(六)说明修辞方式。包括谦敬、避讳、委婉、比喻、借代、藏词、互文、并提、变文、连类而及、举大数、通言等。(七)阐述思想哲理。选文篇章中多处论及经济治世、修身养性等思想观念,李注所涉以儒、道、易、佛、兵、医、阴阳等数家学说居多。(八)补充资料。李注征引容纳了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史、风俗习性、著作史料等诸多方面。(九)注解典故。征引典源,有时并为事典典面探求祖述。对于概括的语典形式而言,注中征引具有补充内容的作用。(十)考证名物、礼仪与典制。选文所涉各类名物、礼仪、典制,李善均征引相关典籍作出注解。(十一)校勘。校选文、他书之误,辨句读,并指明《文选》篇次顺序之失。(十二)解题。包括说明体类之义,评介作者、作品,释题名之义与题中专名三类。前十一个方面属于传统的注释校勘范畴,最后解题这部分内容颇具“考时论世”之功效,体现了文学注释的新特性。
第三章对征引体例进行分析,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李善注宏括精博的征引有其所遵从的体例,这一体例支撑着征引式训诂的运作,使它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文中分五方面论述:(一)李善发凡自明之例。李善于注文中发明凡例十五条,通用于全篇。别有适用于某类征引与某文之注的义例,以及一些与义例具有相同功效的格式化注语。(二)沿袭自前代的通例。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与王礼卿先生《选注释例》举选赋义例,列有此类,论文从其中选取数则,推阐至全书。(三)征引与创发。李善作注不限于征引前代旧说,必要时并间下己意。前代注家作注时因见解不同而各自为说,注引皆存,并尽量辨其得失。于所存单篇旧注亦多创发,所做工作总有补阙、核证、申释、质疑、正缪五项。(四)征引变改原书之例。注引或删、或增、或改,连缀牵合,但视释义需要而定。此处取高氏《义疏》与《选注释例》中论举之例,从全篇着眼进行分析。(五)征引义例的作用与局限。穆克宏先生曾指出,李注义例具有指导读者阅读注释,节省注释篇幅,说明本书注释的系统性三种作用。此外,注中义例还可以作为校勘李注的凭藉。局限性则主要表现在征引出处标名不详以及引文时删节增改原书内容,间有失诸原义之弊。
第四章探讨征引式训诂的学术价值,包括小学价值与文献价值,这是此次研究的重点。
对征引式训诂的小学价值的探讨是文章的创新所在,首先是对于词汇学、辞书学研究的价值,它可以补正辞书释义与辞书书证。取《尔雅》、《广雅》与《汉语大词典》相比可见,释义上李注征引于《尔雅》、《广雅》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核证、补充义项、申补释义三方面,于《大词典》之用有补充义项与完备释义两点。补正辞书书证主要是相对于《大词典》而言,李注探求祖述,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辞书书证滞后之失。其次是对于典故研究的作用。一则李注征引典源,可以补正辞书溯源之失。再则可启发建立典故系列。根据李注征引的出处可将出自同一典源的不同典形系联起来,建立同典异形的典形系列。参考李注征引的出处与典面祖述,可将处于不同篇章中表义相关的典故系联起来,形成同义类典故的类聚。选文的用典与李注征引为典故的归类聚集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
再者,李善宏博的征引又赋予了征引式训诂极其宝贵的文献资料价值。清代时已有学者对注引群书进行辑录、归类;校理注文,核之以存世之本。从中可以看到,李注的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具有辑佚作用,二来可用以校勘今本字句。
最后一章对征引式训诂的成就与地位进行了理论总结。
李善的征引式训诂有其科学性与系统性,第一点表现是发明征引义例,使注文前后照应,贯通系联为一个整体。再者即是科学方法的运用,李善广为征引古注、字书及与选文词句意蕴相近的文献资料,义证法与比较法作为两种主要方法贯穿始终。征引式训诂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此李善多加以自注,弥补了这种不足。李善选择征引方式,适应了文学语言多用典、多因袭的特点。后期经籍、文学的训诂均倡导释义的简洁、平易,注重注解的引导作用,诗词曲文注解中普遍运用追溯文句渊源的注释方式,若此皆与李善注一脉相承。李善注的导夫先路之功,可谓泽被后世,绵延久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H131【目录】:
中文摘要8-12
ABSTRACT12-18
一、《文选》李善注的研究历史与现状18-25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5-26
三、研究方法26-27
第一章 《文选》李善注征引式训诂出现的背景及李注本版本简介27-39
第一节 《文选》李善注征引式训诂出现的背景与原因27-34
第二节 《文选》李善注本的版本简介34-39
第二章 征引式训话的内容39-87
第一节 解释词义39-44
一、征引字书、辞书与古书之注释39-40
二、征引文献正文中的训诂40-41
三、征引古书文句以释义41-44
第二节 注明音读44-45
一、引用字书、辞书注音44
二、引用古书之注注音44-45
第三节 考辨文字45-53
一、引用前代注解中有关文字间关系的论说46-47
二、征引古书、古注及字书、辞书说明不同文字间的关系47-53
第四节 解释文句53-55
一、祖述句式53
二、释明句义53-55
第五节 阐明语法55-57
一、阐明词法55-56
二、阐明句法56-57
第六节 说明修辞方式57-62
一、谦敬57
二、避讳57-58
三、委婉58
四、比喻58-59
五、借代59
六、藏词59-60
七、互文60
八、并提60
九、变文60-61
十、连类而及61
十一、举大数61
十二、通言61-62
第七节 阐述思想哲理62-65
一、儒家思想62-63
二、道家思想63
三、易学思想63-64
四、佛学思想64
五、兵家思想64-65
六、医学理论65
七、谶纬、阴阳文化思想65
第八节 补充资料65-71
一、神话、传说资料66
二、天文资料66-67
三、地理资料67-68
四、历史资料68-69
五、风俗、习性资料69
六、民族史料69-70
七、著作史料70-71
第九节 注解典故71-75
一、注解事典71-73
二、注解语典73-75
第十节 考证名物、礼仪与典制75-81
一、名物75-76
二、礼仪76-77
三、典制77-81
第十一节 校勘81-83
一、校选文叙史之误81
二、校他书之误81
三、校选文用典之误81-82
四、校选文引述专名之误82
五、校选文中文字之误82-83
六、辨明句读83
七、校衍文83
八、校篇次顺序之误83
第十二节 解题83-87
一、解释体类之义84
二、作者、作品评介84-85
三、释题名之义与题中专名85-87
第三章 征引体例分析87-122
第一节 李善发凡自明之例88-98
一、李善发凡之例88-95
二、注中自明之例95-98
第二节 沿袭自前代的通例98-105
一、句末加“也”字之例99-100
二、引《论语》冠“子曰”之例100-101
三、异文之例101-102
四、引注迳称其书之例102-103
五、惟引本文所有例103-105
第三节 征引与创发105-112
一、正诸家得失105-106
二、并存异说106-108
三、于选文单篇旧注之创发108-111
四、解疑111-112
第四节 征引变改原书之例112-118
一、节引112-113
二、以意缀引113-114
三、引书约举114-115
四、改书以就选文115-116
五、约义自注116-117
六、改书以就文义117-118
第五节 征引义例的作用与局限118-122
一、征引义例的作用119
二、征引义例之不足119-122
第四章 征引式训诂的小学价值与文献价值122-150
第一节 小学价值122-144
一、对于词汇学、辞书学研究的价值122-135
二、对于典故研究的价值135-144
第二节 文献价值144-150
一、辑佚作用145-148
二、校勘今本字句148-150
第五章 征引式训诂历史地位150-160
第一节 征引式训诂的特点150-154
一、征引式训诂的系统性150-152
二、征引式训诂的局限性152-154
第二节 从征引式训诂看文学训诂的特点154-160
一、文学训诂的主要内容155-158
二、文学训诂与经学训诂的区别158-160
结语160-162
参考文献162-167
致谢167-16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68-169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6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方方;[D];暨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小霞;[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郑莉;[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邵秀丽;[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隗宁;[D];吉首大学;2012年
赵熠;[D];郑州大学;2013年
杨艳琼;[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启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易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5期
张履祥;[J];辞书研究;1996年04期
穆克宏;[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年03期
刘昆庸;[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年06期
穆克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宋永培;[J];古汉语研究;2005年02期
刘奉文;[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04期
陈延嘉;[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02期
王立群;[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李成荣;[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邸宏香;;[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张铁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丁俊苗;;[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钟其鹏;;[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方中政;;[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张敏;肖伟;;[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顾农;[J];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01期
王青树;;[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祥军;;[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志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蔺熙民;[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金少华;[D];浙江大学;2011年
李婧;[D];复旦大学;2011年
王书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乔俊杰;[D];安徽大学;2005年
呼叙利;[D];浙江大学;2006年
吴先文;[D];安徽大学;2007年
唐会霞;[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安敏;[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国飞;[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刘酩诗;[D];暨南大学;2011年
殷悦;[D];暨南大学;2011年
于洋宽;[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张志明;[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张燕燕;[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黎洁琼;[D];中南大学;2011年
马津瑾;[D];郑州大学;2011年
刘纪华;[D];郑州大学;2011年
方蓬;[D];安徽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启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程艳梅;;[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易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5期
谢纪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赵福海;[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冈村繁,俞慰慈,陈秋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徐建委;;[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邸宏香;;[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常思春;;[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胡建军;;[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生群;;[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少华;[D];浙江大学;2011年
唐普;[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乔俊杰;[D];安徽大学;2005年
冯淑静;[D];山东大学;2006年
房瑞丽;[D];复旦大学;2007年
艾春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赵俊玲;[D];复旦大学;2008年
郭宝军;[D];河南大学;2009年
刘九伟;[D];河南大学;2009年
冯莉;[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国飞;[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张燕燕;[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张文霞;[D];河北大学;2001年
丛晓静;[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林海鹰;[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柏亚东;[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彭慧;[D];郑州大学;2004年
卞仁海;[D];暨南大学;2004年
王明春;[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陈炳哲;[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方方;[D];暨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冰梅;[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隗宁;[D];吉首大学;2012年
赵熠;[D];郑州大学;2013年
杨艳琼;[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庄华峰;[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穆克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德谦;[J];旅游学刊;1996年01期
王泽君;[J];文史杂志;1989年03期
张永鑫;[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刘树清;[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清水凯夫;[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景献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康达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顾农;[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曹道衡;[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5期
许逸民;[J];文学遗产;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再年;;[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李维龙;;[A];纪念李先念同志诞辰95周年文集[C];2004年
袁济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刘德谦;;[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梁奕华;;[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陈信男;;[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刘晓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汪祚民;;[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李家浩;;[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杨再年;;[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傅刚;[N];光明日报;2002年
朱凤鸣;[N];人民日报;2003年
顾农;[N];人民政协报;2002年
刘超;[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人民出版社新华文摘杂志社
李朱;[N];光明日报;2011年
王培元;[N];中华读书报;2004年
正蓝;[N];中国教育报;2001年
果天廓;[N];中国水利报;2000年
詹福瑞;[N];光明日报;2002年
方铭;[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黛莹;[D];武汉大学;2011年
郭蓉;[D];山东大学;2007年
冯淑静;[D];山东大学;2006年
黄方方;[D];暨南大学;2012年
冯莉;[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孔令刚;[D];河南大学;2013年
赵蕾;[D];河南大学;2013年
刘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张志勇;[D];河北大学;2010年
马刘凤;[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鑫;[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邢国飞;[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张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卢清秀;[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李航;[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伍金妹;[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刘乃琳;[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孙富中;[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黄志立;[D];西藏民族学院;2013年
曹凯;[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启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