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养,为什么课改要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养

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3页
“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364期
【核心提示】“核心素养”是指较为重要、关键的素养,可以作为中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重要内涵(尤其可以作为课程目标的来源),以供一线教师进行课程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估。
“核心素养”
可纠正过去的教育偏失
“核心素养”理念,呼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和欧盟等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教育及课程改革的国际潮流。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经合组织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研究中,特别强调能使用工具沟通、能在异质社群中互动与能自律自主地行动等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上述国际组织的研究发现引发中国学者积极推进有关“素养”的研究。传统上,中国学校教育相当重视“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则进一步强调“能力”的重要性,未来K-12年级一贯的课程改革宜重视“素养”的重要性。“素养”不只重视知识,也重视能力,更强调态度,可纠正过去重知识、能力而忽略态度的教育偏失。
第1页/共3页
寻找更多 ""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孩子核心素养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孩子核心素养
作者:崇德小学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345 更新时间: 6:42:56
――崇德小学举行二至六年级家长会
&&& 10月10日晚上,崇德小学灯火通明,这里正在进行的是二至六年级的家长会。6点30分,会议在校长周跃东“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孩子核心素养”的讲话中准时开始。&&& 学校和家长到底应该站在怎样的视角,培养怎样的孩子?周跃东从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三个维度向家长朋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同时,他从学校层面出发,与家长朋友交流了深化课改的核心思想:改进课程的实施,变革教学的方法,深化评价改革。把学校所做的工作向家长进行了介绍,包括系统梳理学校百年文化,建立以“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完善校本课程的架构实施,开发乡野寻趣课程,在全市首推选课走班;实施崇德大成活动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架构博学致远拓展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校特色项目的打造;推进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等等方面,使家长对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家长会在老师与家长们和谐的交流反馈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家长会,又一次拉近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距离,融洽了教师与家长们的关系,真正地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信有了家长们的配合与支持,学校和各项工作一定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崇德小学/马晓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文章录入:崇德小学&&&&责任编辑:cwq&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避免“教学”和“育人”两层皮核心素养将成课改DNA
  专家观点
  核心须有
  严密的体系结构
  从国际上核心研究的经验来看,能够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辛涛认为,国际上关于核心的研究至少能够带来三点启示:
  首先,以学生核心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当今教育领域的趋势。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按照学科规律规定了教育过程应该满足的标准,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学生核心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基于这样的目的,核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其次,价值取向上,核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国际上大多数国家认为教育主要有两个目标:培育个体和教育国民。各国的核心制定体现了明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承担培养、塑造儿童青少年能力与品行的责任,并最终使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能,保持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任何人不能离群而居,个人通过各自的贡献找到适当的立足点及保障。个人也肩负对社群的义务和责任,由此获得生命的意义,找到自己的定位。因此,教育必须培养年轻人的爱国情操和社会正义感。
  最后,内容结构上,学生核心体系注重系统性,各具特色。选取核心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尽管核心的指标不尽相同,其目的都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建立健全的社会。国际上的核心模型都有较为严密的体系和完整的结构。
  北京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十条措施中最为基础的一条,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北京市几年前就开始了关于核心方面的研究工作。2012年,北京教科院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北京市中小学教育的现状,研制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27个学科的指导意见、学科能力标准及指南;2015年又出版了《学科能力标准与丛书》共19册。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熙表示,这些都为促进一线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有效实施课堂,提供了方向引领与有力支撑。
  近年来,北京市还依托成熟的市、区、校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利用教科研院所广泛、开放的教研体系和合作团队,开展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先后建立起了北京市义务教育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2013年,教育部启动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研究”。该项目结合我国实际,从国家层面对学生核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的总体结构框架及相关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北京市关于学生核心的探索研究工作也开始进入新阶段。
  2014年10月,为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北京市教科院还与培生公司合作,举办了为期3天的“于课程中培养和评价21世纪核心”的培训会,来自北京市10个区县和20多所中小学校的科研人员和教师近80人也到会聆听。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介绍,目前北京正聚焦核心等教育难点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索改进的有效策略。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闻热词榜
数据加载中……
最后小编只想说一句,“国足小组出线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5岁的金荣孚和妻子刘淑琴失去女儿12年,4年前却收获了3位白衣...
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北京也再次迎来了雨雪天气。随着气温的骤降,您...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