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盐场的形成条件发展条件是什么?

新塘西路建设已形成三个方案有望列入我市“十三五”规划_株洲时政_新闻_株洲网::株洲日报社主办 株洲最大的城市生活资讯综合门户
新塘西路建设已形成三个方案有望列入我市“十三五”规划
讯(株洲晚报首席记者&胡乐&实习生&余谦)昨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巡回集中督办市人大代表建议(荷塘区)工作会议上获悉,新塘西路的建设已经形成三个方案,并已报送市政府;麻园社区污水露天排放渠的改造今年内将完工;上月塘片区有望纳入2015年棚户改造项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文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宋虎出席会议。
建议:增加主城区东西向路网密度
目前,株洲大桥和芦淞大桥以其在市区路网中突出的区位、道路条件优势而吸引了大量的交通流,分别承担了过江交通总量的28%和24%,由此造成新华路、红港路交通压力居高不下,交通流量远超道路通行能力,导致新华路和红港路的道路拥堵状况无法解决。
因此,市人大代表建议启动新塘西路建设,再造一条红旗路至人民路的交通要道,进而通过隧道下穿方式穿越铁路和湘江,直达天元区嵩山路,以此达到自然吸引车流,部分取代株洲大桥、芦淞大桥的交通功能,增加主城区东西向路网密度,分担新华路、红港路交通压力,提升主城区东西向通行能力。
回应:新塘西路建设已形成三个方案
昨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回应,按照城市道路规划,新塘西路西接铁东路,需先建成铁东路,再接通新塘西路才能形成路网,如果仅修通新塘西路就会变成断头路,起不到分流的作用。
目前,铁东路由城发集团负责实施,按照2015年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要求,今年铁东路实施新华路到石宋路段,新华路到茨菇塘路段和茨菇塘路到红港路段开展前期工作。
上述负责人表示,市住建局已委托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新塘西路新建方案:
方案一、下穿铁东路、整备线后,沿天鹅湖南岸延伸,下穿浙赣、京广铁路及人民二路,对接贺嘉路。总投资估算约8.31亿元。
方案二、下穿铁东路、整备线后,沿天鹅湖南岸延伸,往南对接公园路。总投资估算约3.99亿元。
方案三、下穿铁东路、铁路后,以隧道形式延伸至建设中路,并设置匝道连接建设中路。总投资估算约13.02亿元。
目前,三个方案已向市政府汇报,待市政府决策。另外,市住建局已与发改委等牵头部门衔接,建议将新塘西路建设纳入株洲市&十三五&规划,尽快实施。
现状:露天排污渠蚊蝇乱飞、异味极重
荷塘区茨菇塘街道麻园社区三村有一处城市污水露天排放渠,其露天处长约100米,宽度在6到10米之间。该沟渠承担着市内从新华桥至贺家土一带的生活污水、雨水排放,范围覆盖何家坳、学堂冲、曹塘坝等片区,是中医院、一汽运、塑料五厂等多家单位及2万多居民的生产生活污水主排放口。
多年来,该段排污渠一直没有进行埋管和加盖处理,沟渠周边蚊蝇乱飞、异味极重。随着时间推移,渠道垮塌、渠底淤积及周边垃圾、杂物堆积现象日益严重,大大减少了渠道有效过水面积,造成渠道旱季污水淤积,雨季泄洪不畅,内渍内涝隐患凸现。
回应:今年内完成渠道改造和清淤工作
市住建局透露,经报请市政府批准,该局已将麻园社区排水改造列入了2015年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由市财政出资对麻园社区排水渠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包括渠道改造和清淤。由市政工程管理处作为建设业主负责实施,今年内完工。
上月塘片区
建议:将上月塘片区纳入棚户改造项目
荷塘区上月塘片区基础设施陈旧,楼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房子已破旧不堪,该范围内共有楼房43栋、散户159户,居民以困难群众、下岗职工为主,且由于位于主干道旁、临近市中心的位置,导致该片区人口流动大、人员杂。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府将该片区纳入2015年棚户改造项目。
回应:将该项目尽量列入2015年计划
市房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府已将该项目纳入了《株洲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作为南岳岭上月塘片区棚改项目(三期)予以实施。
项目改造实施责任单位&&市棚改投资有限公司将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改造实际情况,于今年内或2016年启动实施改造。根据国开行贷款政策的指引,市政府最近决定,将该项目尽量列入2015年计划,并协调省厅调整到位。
现状:学位问题
制约荷塘区教育发展
荷塘区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荷塘区外来务工子女人数为14939人,占全区学生人数的52.11%,占全市外来务工子女人数的30.70%。
目前荷塘区全区小学平均班额为52.96人,全区初中平均班额为50.79人。荷塘区主城区小学平均班额为53.89人,荷塘区主城区初中平均班额为51.05人,均超标准班额。
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在区级财政投入能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学位问题仍将是制约荷塘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回应:今年将新建
文化路小学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路小学即将在今年新建开学,办学规模为24个班,可招学生1200人。原拟建的玫瑰学校,因征地拆迁难度大,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现通过多方协调,准备搬至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教学,计划明年9月开学。
另外,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株洲市建材技校区)、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均为进入职教园的学校,市教育局已与三所学校进行了沟通,尽量争取全部或者部分现址办义务教育。
湖工大公交出行
现状:马路停车、发车
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009年,因神农城建设,原炎帝广场南、北坪共计8900平方米的公交首末站被拆除,停靠原炎帝广场区域的公交车站一分为五,全部为&马路停车&、&马路发车&。
目前,湖南工业大学每天有3万余名师生出行,附近有17路、26路、42路、49路、59路、62路等6条线路共近百辆公交车在此调头发车,日均趟次逾千次,马路停车、发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城市形象,建设首末站场已迫在眉睫。
回应:湖工大公交首末站
选址校门对面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工业大学区域公交出行需求较为集中,需要建设为之服务的公交首末站。根据《株洲市公交站场专项规划》,湖南工业大学公交首末站位于湖南工业大学正门对面、泰山路南侧。市规划局已于2013年9月办理该公交首末站规划蓝线,依据规划,可以继续办理有关规划手续。当前位置:
>>>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1)1949年以前株洲区位的主要..
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1)1949年以前株洲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河流(2)①街区面积明显扩大;②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随着京广线的建成,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湘黔线建成后,城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此题主要考查提取图中1949年以前城市沿江分布到现在城市分布具有沿江、沿铁路发展特点的信息,理解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第(1)题,读图分析,株洲在解放前主要是沿湘江发展的,其主要区位因素应该是河流。第(2)题,现在的街区分布与1949年以前相比,一方面面积有较大扩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城市沿河、沿铁路发展的特点。第(3)题,株洲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体现出了由于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随着京广线的建成开通,城市沿河、沿京广线迅速发展。接着又随着湘黔线等干线的建成,株洲街区沿铁路线发展的特点更为明显,这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同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变迁。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1)1949年以前株洲区位的主要..”主要考查你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影响&&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聚落布局:
①商业中心(以商业街和商业小区为组织形式)的区位因素: 市场因素: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的范围很大。 交通因素: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商业小区:多建立在居民区内,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劳务服务 ②商业网点的布局: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制约商业网点的布局。 a.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平原沿公路线布局,山区沿谷地布局。 b.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稀少地区,交通闭塞,商业中心很难建立和发展,多采用流动服务形式,而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设置可以采用相应的固定形式如商业街或商业小区。 ③中国主要商业中心: 现代: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重庆、沈阳、西安、天津、哈尔滨、南京、深圳、成都 ④中国主要进出口商品: 出口:纺织、服装、日用工业品、煤、机械、茶叶、稻米、土特产、工艺品等 进口:钢材、机电产品、交通工具、化肥、木材、羊毛、铁矿石、小麦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1、商业中心(以商业街和商业小区为组织形式)的区位因素:a.市场因素: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的范围很大。b.交通因素: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c.商业小区:多建立在居民区内,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劳务服务2、商业网点的布局: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制约商业网点的布局。 a.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平原沿公路线布局,山区沿谷地布局。b.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稀少地区,交通闭塞,商业中心很难建立和发展,多采用流动服务形式,而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设置可以采用相应的固定形式如商业街或商业小区。 3、中国主要商业中心:现代: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重庆、沈阳、西安、天津、哈尔滨、南京、深圳、成都4、中国主要进出口商品:出口:纺织、服装、日用工业品、煤、机械、茶叶、稻米、土特产、工艺品等进口:钢材、机电产品、交通工具、化肥、木材、羊毛、铁矿石、小麦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运输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密度大,交通运输不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密度小。交通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以山区与平原的差异为例)如下表所示:
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里&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从古至今,交通对城镇和商业点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影响集镇的繁荣和衰落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有的集镇因位于河运航道的终点而繁荣;当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时,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商业也逐渐衰落。
发现相似题
与“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1)1949年以前株洲区位的主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2081181526199032214728229728172948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7年,株洲城镇常住人口增至269万人基本形成株洲市区、醴陵市区和攸县县城“一主两次”新型城镇体系
15:28:56&&&&信息来源: 株洲日报
&&&&字号:【
& 株洲日报 文字整理/李淼&&& & &打好四大攻坚战·城镇扩容提质&
& & 【指导思想】
& & 把握湖南“一带一部”重要战略发展机遇,立足打造“湖南东大门”,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城镇化科学发展水平。
& & 【发展战略】
& & 战略一: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 & 树立“全域株洲”理念,立足打造“湖南东大门”,规划布局“一区两片、两轴四带”开放型市域城镇空间架构。
& & 到2017年,基本形成以株洲市区、醴陵市区和攸县县城“一主两次”为依托的新型城镇体系。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城镇(含县城、建制镇)建成区总规模达到3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69万人。
& & 战略二: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 & 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加速“北联、南进、东拓”步伐,同时加快建设云龙新城,更多注重向东向南拓展,规划建设东部新城、南部新区。
& & 战略三: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
& & 以县城为重点,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城集聚,提高县城首位度。
& & 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
& & 【重点工作】
& & A. 规划引领
& & 重点开展东部新城、南部新区的规划编制。编制完成《株洲市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株洲市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等重大规划。
& & B. 新型综合交通体系
& & 优化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到2017年,市县均有2条以上高速公路贯通,各乡镇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达,县到乡均有三级以上公路相连,乡到村均有四级以上公路相通。
& &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打造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 & 推进城区道路建设,构建城区快速路格局,解决跨江、跨铁路交通问题,形成交通微循环系统,提升城市出行品质。
& &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成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段,适时启动地铁1号线前期工作。&
& & C.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 & 强化供水、供气、供电保障,加大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垃圾无害化处理。到2017年,城市天然气气化率达94%,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区和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 & 加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城乡居民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
& & D. 特色城镇
& & 打造特色城镇,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到2017年,各县市基本完成县城特色改造,建成特色镇2个以上、特色村庄10个以上。
& & E. 产城一体化
工业形成“一区七园”格局;服务业主城区形成“一区三圈”格局,一区为云龙示范区,三圈分别为内圈(中环大道以内)、中圈(中环大道沿线两侧)、外圈(城市外围及城郊);农业形成“一廊三片”发展格局,G106国道沿线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长廊。
& & F. 城乡居住条件
& & 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力度,推进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危房改造,推动农民居住由分散向规划中的村庄集中。到2017年,全市累计实施住房保障18万户,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以上。年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
& & G. 城乡居住环境质量
& & 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打造公园城市。
& &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全面完成“三个基本”行动任务。
& &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实施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镇示范。
& & 到2017年,城区30%以上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 & H. 城市管理
& & 构建“法治、文明、智慧、高效”的城管体系。
& & 加强社区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提高社区管理的居民参与度。
& & 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提高交通管理、城市生命线管理、楼宇管理、公众出行、公共服务、物流、电力、通讯、旅游等领域信息化水平,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 & 【相关链接】& & & & & & & &
信息来源: 株洲日报
&&责任编辑:城建档案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株洲市发展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