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正常值反应生成什么

碳酸氢根电离出的h离子为什么不与之身反应 h和co3反应生成co2与h2o,例如碳酸氢钠自身可以电碳酸氢根电离出的h离子为什么不与之身反应h和co3反应生成co2与h2o,例如碳酸氢钠自身可以电离出h离子和 co3,为何不会生成co2与h2o,相识的还有硫酸氢根,它电离的氢离子就更多了,
♂疯子灬5Y檟
碳酸氢根电离反应是个可逆反应,是动态平衡的
比如说两个碳酸氢跟,电离出两个h,这两个h和一个电离出的co3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另一个还是co3离子。这样不行吗
这样的话那就没有平衡可言了,如果是这样,也可以说成是一个碳酸根和一个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根
这个正向和反向的速率是一样的
首先你说的盐酸和纯碱的反应是不可逆的,但是碳酸氢根是个弱酸根,他的电离是个可逆反应,正向和反向的反应都在进行且速率相同,如果你往里面加入额外的氢离子就会破坏他的平衡,反应逆向进行,生成碳酸氢根,进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不加外界因素的话,平衡是不会打破的,电离多少氢离子,就会生成多少碳酸氢根
谢谢了,解答的很详细。本想提高赏金的,手机版不能提高,sorry。
没关系,能解决你的问题就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高三化学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零模)试卷 (含解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高三化学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零模)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玉米秸杆等生物质废料快速热解产生的包含酸、酮、醇、酚等多种有机物的热解液,与CA(OH)混合可以制备比较廉价的混合有机钙盐,这种混合有机钙盐在钙硫比为1:1的条件下即可同时脱除SO和NO,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高温烟气净化剂.该文以与SO含量为PPM的模拟烟气反应1小时后的转化率来表征烟气净化剂的最大脱硫能力,利用微分固定床在730~940℃的温度范围内测定了混合有机钙盐的最大脱硫能力,并与其它净化剂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合理利用混合有机钙盐的改进的炉内喷钙工艺.醋酸钙程序升温分解过程分为脱水、脱丙酮、脱二氧化碳三个阶段.快速分解时,气相产物有丙酮、乙醇、2-丁烯,固相产物的比表面积与孔隙率迅速增加,并且比表面与孔隙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本文对超细煤粉再燃情况下作为促进剂的有机酸盐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钙镁醋酸盐(cma)是一种适用于再燃情况下的促进剂。建立了此情况下还原no的反应模型,最终用81种物质,564个基元反应表示,通过chemkin软件对此环境下脱氮进行模拟。在进行软件模拟过程中,使用丙酮代替cma进行简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再燃燃料比的减小,再燃区空气过量系数的增大,钙硫比的下降,no去除效率逐渐减小,而h2s在再燃区出口的浓度呈减小的趋势;so2起始浓度每增大100ppm,no的含量下降12ppm,抑制了no的生成;so2迅速被消耗掉,转化为so和s的形式。
针对该企业经过处理后污水排海的特点,对含碳酸钙的剩余污泥投加盐酸进行减量化研
究,并通过活性污泥法将污泥中的有机物作进一步的降解,处理后的上清液与达标排放的污
水一起排入大海,达到剩余污泥减量的目的。在对剩余污泥中所含碳酸钙转化为可溶物的研
究中,采用SBR法对剩余污泥进行再处理。实验证实,采用单纯的SBR工艺可使剩余污泥
得到消减,但对污泥消减量的波动比较大。采用SBR处理工艺同时加入盐酸进行PH调节处
理,发现盐酸投加量与MLSS的降低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这是因为污泥样品中所含有的碳
酸钙在PH偏酸性的条件下,其无机化合物的构型发生变化,碳酸钙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碳酸
氢钙,使上清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增加,如按8MMOLHCL/G MLSS的投加量,通过SBR序批式
反应器的处理,最终剩余污泥可达到50%消减量。
关键词:剩余污泥,减量化,碳酸钙,可溶物
2009年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库区海拔145-175米之间将形成与自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涨落幅度达30米的消落区,原有陆地生态系统将转变为水陆交替的生态环境系统,土壤中的n、p营养元素、各种有机、无机有害物质大量被水溶出进入水体中,会引发富营养化、江水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而且成库后长江将由天然河流变为典型的河道型季调节水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尤其是各回水支流由于受到顶托作用,流速下降,复氧能力减弱,降低对bod的接纳能力,自稀释净化能力减弱,污染物在库区滞留的时间延长,这些都可能加速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以及水质恶化的过程。磷是引发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水库建成后将被淹没的紫色土本身含磷较丰富,再加之地势平坦、耕作历史长,经过长期农业耕种加入的外源磷也在土壤中富集,增加了土壤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三峡大坝蓄水消落带正式形成后,其原始的生态环境本底状况将不复存在,一些重要的数据将无从获得,给以后的研究带来障碍,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将导致一些研究无法展开,因此对淹水前的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实意义,也显得时间非常紧迫。论文以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为研究区,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下紫色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无机磷各形态的含量,及时采集了珍贵数据,分析了土壤磷对小江水环境的潜在危害性,为今后各项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消落带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出以下主要结果:采样区土壤质地多为砂壤土,粘粒含量低,容重变化范围较大,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容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孔隙度先增加后减小;土壤酸碱度在中性至碱性,表层ph低于底层,并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土壤碱性增强;由于受到土壤母质、人为耕作、施肥措施等原因的影响,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磷素含量较高,氮素、钾素含量较低,但是在剖面上都表现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含量减少,在海拔高度上,有机质、钾素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含量减少,磷素和氮素含量没有明显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三峡库区小江消落带土壤无机磷是土壤磷素的主体,表层无机磷含量百分比大于底层土壤,有机磷含量百分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无机磷各形态含量除高阳镇外,都是磷灰石型(ca10-p)最多,达到60%以上,其次为闭蓄态磷(o-p)、磷酸铝盐(al-p)和磷酸二钙型(ca2-p),磷酸八钙型(ca8-p)和磷酸铁盐(fe-p)最少;在高阳镇,闭蓄态磷(o-p)最多,约有40%-70%,其次是磷酸铁盐(fe-p),磷灰石型(ca10-p)、磷酸二钙型(ca2-p)、磷酸八钙型(ca8-p)再次之,而磷酸铝盐(al-p)最少。而在剖面分布和海拔高度分布上,无机磷各形态以及有机磷表现并不一致,情况比较复杂。经相关分析,得出ca2-p、a1-p、ca8-p是有效磷的重要来源,o-p是比较重要的来源,而fe-p和ca10-p对有效磷贡献较小;有机质、ph对无机磷各形态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磷的可溶性。土壤在温度愈低的情况下对磷的吸附量愈少、向水体释放的磷量愈多,海拔145-155米土壤淹水历时长达6-9个月、易转化为可进入水体形态的无机磷各形态含量比较高,达到 mg/m2,对小江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危害性很大;而155-165米与165-175米土壤淹水时长相对145-155米土壤短,但淹水期均在较寒冷的半年,易转化为可进入水体形态的无机磷各形态含量也分别高达mg/m2和 mg/m2,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做好防范措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出现。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消落带土地利用建议,希望对消落带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 无机磷形态 水环境 紫色土
本文采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的土壤样品中镉、铅、锌、铜、镍的形态,研究了石灰、钙镁磷肥、泥炭、猪粪、石灰+泥炭、石灰+猪粪、钙镁磷肥+泥炭、钙镁磷肥+泥炭等改良材料对cd-pb-zn污染土壤中镉、铅、锌、铜、镍形态的长期影响,得到了如下主要结果:
(1)钙镁磷肥、石灰、猪粪和泥炭单独施用时,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土壤镉的有效性,其中以钙镁磷肥抑制效果最好,石灰略差,猪粪和泥炭更差。猪粪和泥炭与石灰混施时,均显著提高了石灰对镉有效性的抑制效果。猪粪与钙镁磷肥混施提高了钙镁磷肥对镉有效性的抑制效果,但泥炭与钙镁磷肥混施时降低了钙镁磷肥的抑制效果。在4种有机-中性化措施(石灰+泥炭、石灰+猪粪、钙镁磷肥+泥炭、钙镁磷肥+猪粪)中,以石灰+泥炭和钙镁磷肥+猪粪对镉有效性的抑制效果较好。经过4年后石灰+猪粪和钙镁磷肥+泥炭的抑制效果明显提高,石灰+泥炭的抑制效果明显降低,而钙镁磷肥+猪粪的效果基本不变。研究结果表明,有机-中性化技术通过大幅度提高土壤cd的碳酸盐结合态与专性吸附态,从而降低了土壤中cd的有效态。
(2)钙镁磷肥、石灰、猪粪和泥炭单独施用时,旱作初期除钙镁磷肥处理外都提高了土壤铅的有效性,但到后期抑制了铅的有效性,其中以钙镁磷肥抑制效果最好,石灰略差,猪粪和泥炭更差。猪粪和泥炭与石灰混施时,除了种稻土壤末期提高了铅的有效性外,均抑制了铅的有效性,石灰+泥炭的抑制效果好于石灰+猪粪处理。钙镁磷肥+猪粪处理和钙镁磷肥+泥炭处理都能抑制土壤铅的有效性,且钙镁磷肥土猪粪处理抑制效果好于钙镁磷肥+泥炭处理。在4种有机-中性化措施(石灰+泥炭、石灰+猪粪、钙镁磷肥+泥炭、钙镁磷肥+猪粪)中,以石灰+泥炭和钙镁磷肥+猪粪对铅有效性的抑制效果较好。
(3)钙镁磷肥、石灰、猪粪和泥炭单独施用时,种稻初期都抑制了土壤锌的有效性,末期除了泥炭处理外都提高了土壤锌的有效性;旱作初期除了钙镁磷肥处理抑制了土壤锌的有效性外其他处理都提高了对锌的有效性,末期除猪粪处理外都抑制了土壤锌的有效性。在4种有机-中性化措施(石灰+泥炭、石灰+猪粪、钙镁磷肥+泥炭、钙镁磷肥+猪粪)中,石灰+泥炭对土壤锌的抑制效果均好于石灰或泥炭单独处理,钙镁磷肥+猪粪处理抑制效果好于钙镁磷肥+泥炭处理。
(4)钙镁磷肥、石灰、猪粪和泥炭单独施用时,种稻初期除猪粪处理外都提高了土壤铜的有效性,但到后期泥炭和猪粪处理抑制了铜的有效性,其中以泥炭抑制效果最好猪粪略差;旱作初期除钙镁磷肥处理外都提高了土壤铜的有效性,但到后期4种改良材料都抑制了土壤铜的有效性,钙镁磷肥处理效果最好。猪粪和泥炭与石灰混合施用都能够抑制土壤铜的有效性,但是石灰+猪粪处理旱作初期和石灰+泥炭处理种稻初期提高了土壤铜的有效性。钙镁磷肥+泥炭处理对铜的抑制效果好于钙镁磷肥+猪粪处理。在4种有机-中性化措施(石灰+泥炭、石灰+猪粪、钙镁磷肥+泥炭、钙镁磷肥+猪粪)中,以石灰+泥炭和石灰+猪粪对铜有效性的抑制效果较好。
(5)钙镁磷肥、石灰、猪粪和泥炭单独施用时,种稻初期除石灰处理外都抑制了土壤镍的有效性,但到后期除泥炭处理外都提高了镍的有效性,其中以泥炭抑制效果最好;旱作初期除钙镁磷肥处理外都提高了土壤镍的有效性,但到后期石灰和泥炭处理抑制了土壤镍的有效性,石灰效果好于泥炭。猪粪和泥炭与石灰混施抑制土壤镍的有效性效果较差,对种稻土壤石灰+泥炭处理初期提高镍的有效性,但到后期降低有效性;对旱作土壤石灰+猪粪初期抑制效果好于末期。说明石灰+泥炭处理和石灰+猪粪处理抑制土壤镍有效性的效果差。钙镁磷肥+猪粪处理对镍的抑制效果无论是种稻还是旱作都高于钙镁磷肥或泥炭单独施用。
河口滨海湿地是一个典型的海陆交互作用地带,是一个多功能的复杂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资源潜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河口海岸湿地正遭受污水排放、围垦造地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赤潮频发,河口水质正面临着严重的富营养化。因此以“长江口滨海湿地磷的迁移转化及净化功能”为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通过室外监测和室内模拟相结合,对湿地系统磷的净化功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对滨海人工湿地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东滩湿地沉积物样品的PH都在7.60-8.00范围内,呈弱碱性。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粘土和粉砂的含量较少。其中粉砂的平均含量为83.64﹪,粘土的平均含量为9.69﹪,砂的平均含量为6.67﹪。有机碳的含量在0.2-1.10﹪之间,变化范围较大。沉积物中常量金属主要以A1203居多,其次为FE203和CAO,MGO相对较少。
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的TP含量在465.78MG/KG~824.95MG/KG。其中无机磷占了总磷的绝大部分,无机磷又以钙磷的形态居多,约占无机磷的60.20~99.00﹪,其次为闭蓄态磷,再其次为可吸附态磷,最后为铁钙,铝磷在湿地沉积物中未检出。东滩湿地主支和北支剖面沉积物中钙磷分布比较稳定:可吸附态磷表现为主支表层>主支次表层>北支表层的特征:铁磷和有机磷却表现为北支表层>主支表层>主支次表层的规律。粒度影响沉积物中各结合态磷的含量:其中钙磷和可吸附态磷在粉砂和粘土粒级的沉积物中富集;铁磷在砂和粘土粒级的沉积物中富集;有机磷主要在粘土粒级的沉积物中富集。有机碳是细粒级沉积物控制铁磷和有机磷的潜在因子。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伊利石、绿泥石和蒙脱石)是影响沉积物对磷吸附解吸作用的主要矿物。
东滩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前24小时内,随后吸附过程近于达到平衡;且盐度和PH影响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作用。
上覆水的盐度影响湿地系统对磷的净化效率。当盐度为0.5﹪0和2.5﹪0时,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表现为:芦苇湿地系统>米草湿地系统>蔗草湿地系统;但当盐度为10.5﹪O时,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却表现为:米草湿地系统>芦苇湿地系统>蔗草湿地系统,原因可能与芦苇耐盐性较差有关。同时上覆水的盐度也影响湿地沉积物中各结合磷的迁移转化,当上覆水的盐度由0.5﹪O增加为10.5﹪0,5公分处沉积物样品中可吸附态磷、铁磷和钙磷的含量减少,有机磷增加;25公分处沉积物样品中可吸附态磷和铁磷减少,而钙磷和有机磷却增加。
东滩湿地系统对上覆水的PH值有一缓冲作用,无论上覆海水的酸碱性如何,湿地系统与海水反应后,上覆水的PH最终将在7.70-8.00范围内变动。同时上覆水的PH值影响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且蔗草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表现出与米草和芦苇湿地系统不同的规律,水在湿地系统中停留2天后,系统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对正磷酸盐和总磷的去除效率要低于系统中性条件下对磷的去除效率。原因可能与蔗草耐酸碱性稍差有关。
上覆水的有机质影响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上覆水COD=100MG/L时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最好,而上覆水COD=300MG/L时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最差,因此要使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必须控制上覆水的COD值在一个较佳的范围内。
上覆水磷的初始浓度也影响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各湿地系统对上覆水总磷存在一个吸收一释放平衡点,蔗草湿地系统总磷吸收一释放的平衡浓度要高于0.5MG/L,而米草和芦苇湿地系统对总磷吸收一释放平衡浓度却要低于0.5MG/L,且米草湿地系统较标草湿地系统和芦苇系统有更强的抗磷冲击负荷。
同时湿地落干过程也影响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各湿地系统经过15天的落干期,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提高了,而且湿地系统落干一段时间后,表层沉积物中各结合态磷和有机碳的含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可吸附态磷、铁磷、有机磷以及有机碳的含量均有一定的增加,而钙磷的含量却有所减少。
论文的最后对滨海人工湿地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可考虑将东滩湿地沉积物和工业废弃物(钢渣)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种上耐酸碱盐强,除磷效果较好的植物互花米草,建设滨海人工湿地系统,对地面径流、农田排水等各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水中的磷进行一定的去除作用,从而减少东滩湿地的压力。
湿法烟气脱硫占据了国外烟气脱硫的绝大多数市场,ca(oh)、caco或mgo浆液是应用最广泛的脱硫剂.研究发现,任何ph介于气液界面ph和液相主体ph之间具有缓冲能力的有机酸添加剂都能增强so的传质,从而提高脱硫的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研究还发现,无机盐添加剂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国内对添加剂的研究多针对某种吸收剂,如ca(oh)、caco等,进行孤立的研究,但同一种添加剂对不同吸收剂脱硫的影响研究很少.该文在一个实验室吸收装置上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这为添加剂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与指导.该试验研究发现,苯甲酸和草酸添加剂都能显著缓冲湿法脱硫ph值的降低,通过减少液相传质阻力和气相传质阻力,同时由于有机酸的表面活性作用,增大了脱硫的有效传质面积,从而使脱硫溶液能在较低的ph水平得到较高的脱硫率.研究还发现,无机盐中的mgo和cacl对钙基脱硫剂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但cacl作为mgo脱硫的添加剂效果并不明显.湿法脱硫添加有机酸添加剂的浓度有一个临界值,不同溶解度和种类的脱硫剂的临界浓度不同,溶解度越小,加入相同浓度有机酸的缓仲效果就越明显.
本论文提出制备聚合铁铝絮凝剂(HF)处理桉木CTMP制浆废水,研究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脱色效果,对HF去除有机污染物和脱色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是为CTMP制浆废水处理探索一条新途径,以促进制浆造纸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  
首先是高效新型聚合铁铝絮凝剂的制备,采用了氧化铝和碳酸钙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合成铝酸钙,然后铝酸钙和盐酸反应,通过引入FE3+到反应体系中,制备得到复合的无机高分子聚合铁铝絮凝剂(HF)。通过对制备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氧化铝和碳酸钙的反应温度为1200℃;氧化铝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3:2;5G的焙烧产物与16ML1:1的盐酸反应;加入0.5G的FECL3·6H2O;水浴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H,得到PH值为3,碱基度为46.6%,氧化铝含量为10.01%的聚合铁铝絮凝剂。  
接着用最佳制备条件制得的HF处理桉木CTMP制浆废水,研究PH、用量对CTMP制浆废水脱色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值4-7和HF用量4-9ML/100ML范围内,HF对CTMP废水的脱色效果较为理想,经正交实验,明确了HF的作用要大于PH值的影响,最后确定HF对CTMP废水脱色的最佳条件为HF加入量为6ML/100ML,PH值为5,在该条件下可将色度为22700C.U.、PH值为11.7、CODCR为21750MG/L、BOD5为7177MG/L的CTMP制浆废水的色度降到80C.U.以下。  
然后,将最佳条件制得的HF与工业聚合氯化铝和工业聚合氯化铁铝对比实验得出:在针对CTMP制浆废水的脱色和CODCR去除率性能方面,HF更加高效;在相同的氧化铝含量下,2ML的HF比4ML的工业聚合氯化铝和工业聚合氯化铁铝对CTMP制浆废水的脱色能力强,是一种高效的CTMP制浆废水脱色絮凝剂。  
最后,运用红外光谱技术、紫外光谱技术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检测CTMP制浆废水和HF处理后出水中所含有的有机污染物质,初步探索脱色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HF处理后,酚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减少;酸类有一定的增加;羰基化合物显著减少;醛类和酮类降幅较大;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处理后依然存在,但稠环芳烃的共轭链被极大地破坏;共轭乙烯、羧基和α,β-不饱和羰基等被破坏和去除。
本文以中国北方半干旱区湖泊岱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湖泊上覆水、沉积物中碳、氮、磷等营养盐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探讨了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赋存形态,营养盐在沉积物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过程,以及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的潜在影响,揭示了湖泊内外源污染负荷特点及富营养化发生机理,为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受损机制研究提供了合理的科学依据,对岱海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岱海湖泊上覆水中全氮(tn)、全磷(tp)浓度分别为2.28mg/l和0.20mg/l,tn营养指数为68.38,tp营养指数为69.56,除个别区域外,绝大部分湖区营养指数均较高,岱海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上覆水中tn/tp比值为12.6,表明岱海湖泊中磷是限制水体初级生产力及阻碍湖泊富营养化进程的营养元素。
2.岱海表层沉积物中全氮含量在0.76g/kg~2.84g/kg间变化,有机氮含量在706.86mg/kg~2691.95mg/kg间变化,水平分布上全氮与有机氮总体具有从北到南、由深水区向浅水区含量递减的变化趋势,硝态氮含量在1.68mg/kg~7.36mg/kg间变化,湖区东北出现高值区,西南、南部及东南出现低值区,铵态氮含量在44.25mg/kg~166.00mg/kg间变化,呈现湖区西北部和东北部高而西南部低的分布特征;沉积物柱芯中全氮、硝态氮和有机氮总体呈现随深度增加含量递减的趋势,铵态氮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含量增加的趋势。
3.岱海沉积物中有机氮为氮的主要赋存形态,无机氮中铵态氮含量较高且易于被生物所利用,将对岱海的富营养化进程产生极大影响;沉积物中全氮与有机氮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全氮与硝态氮、铵态氮间相关性欠佳。
4.岱海表层沉积物中全磷含量在0.57g/kg~0.91g/kg间变化,水平分布上总体具有从北到南、由深水区向浅水区含量递减的变化趋势,可交换态磷和铝磷均在湖心深水区含量较高,湖区东北、西北和南部含量较低,铁磷在湖区北部出现两个小范围低值区,西南和东南为高值区,闭蓄态磷在湖区北部富集,南部湖区较少,自生钙磷高值主要出现在湖心深水区,碎屑钙磷、有机磷与全磷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5.岱海沉积物柱芯中全磷、铁磷总体呈现出随深度增加而含量递减的趋势;可交换态磷在dh一5站位随深度增加含量递减的趋势较为明显,在dh一12站位垂向10~26cm沉积物中含量出现波动;铝磷含量在垂向0~16cm沉积物中波动较大,16cm后趋于稳定;闭蓄态磷含量在垂向上变化不大;自生钙磷含量在dh-5站位垂向上有所波动,在dh-12站位垂向上较为稳定;碎屑钙磷含量在dh-5站位随深度增加呈波动递减趋势,dh-12站位10cm以下沉积物中出现大幅波动;有机磷含量在垂向上0~26cm沉积物中变化不大,26cm以后出现波动。
6.岱海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序列为:碎屑钙磷)有机磷)自生钙磷)闭蓄态磷)铁磷)可交换态磷)铝磷,其中较难被生物利用的形态磷占沉积物中磷的绝大部分,活性磷中铁磷含量较高,将对岱海的富营养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沉积物中总磷与有机磷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总磷与可交换态磷、铝 磷、铁磷和闭蓄态磷之间相关性欠佳。
7.岱海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在0.78%~4.28%间变化,湖区北部及湖心深
水区有机质含量较高,湖区西南、南部及湖区东侧边缘区有机质含量较低;浅水区沉积物柱芯中有机质含量垂向分异大于深水区。8.岱海表层沉积物toc/tn比值在5.98~14.77之间变化,总体呈现出浅水区高于深水区的特征,toc/tn比值表明浮游生物是岱海有机质的主要供应者,由地表径流带入的陆源碎屑有机物为数较少;沉积物中tn与toc呈明显的正相关,tp与toc间虽呈正相关,但线性关系不够好。
9.近年来由于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岱海出现了湖泊水位下降、面积萎缩、富营养化进程加剧,以及湖滨带生境恶化等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岱海流域的经济发展,应制定合理的措施来控制湖泊内、外源污染,恢复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进而实现岱海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以民勤县多年气象、地下水和土壤资料为基础,进行野外不同水质灌溉水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试验。采用野外试验观测、室内分析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水质灌溉水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较为详细全面的分析,对不同水质灌溉水作用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根据实测数据对土、水、气、生模型(SOIL-WATER-ATMOSPHERE-PLANT MODEL,SWAP)进行了模拟调整,使之更好地模拟民勤地区不同灌溉水质对土壤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民勤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同时地下水矿化度大幅度上升,尤其以绿洲北部湖区地下水矿化度增加为甚。据观测,湖区某灌溉用井2007年夏季矿化度高达12G L-1。
2、随着灌溉水浓度增加,整个生长季水分消耗量逐渐降低。整个生长季,在0-60 CM深度上土壤含水量灌溉前后变化明显,在60-100 CM深度上,灌溉前后土壤含水量变化明显低于0-60 CM深度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但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0-60 CM深度上的土壤含水量。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加,各层土壤的IC(INDEXOF CAVAZZA)值都有所降低,土壤总孔隙度逐渐下降。
3、在生长季灌水总量相同的条件下,灌水频率越高,土壤在0-30 CM和30-60CM深度上的含水量越高;在底层60-90 CM深度上,7 D/次与10 D/次两个处理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区别,而15 D/次灌溉处理底层含水量稍高于其余两个处理。不同灌水频率条件下,各试验处理土壤水分含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
4、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加,土壤全盐量和电导率均有增加的趋势。当灌溉水浓度为0.8 GL-1时,收获后土壤中上层(0-60 CM)全盐量比播种前明显降低,而底层(60-100 CM)全盐量有所增加,即淡水灌溉的淋溶作用明显;当灌溉水浓度为2 G L-1时,生长季中的灌水依然对土壤盐分有淋溶作用,但明显比0.8 G L-1处理淋溶效果弱,收获后表层土壤有明显的盐分聚集现象;当灌溉水浓度为5 G L-1时,收获后在0-80CM深度上,均造成土壤盐分的明显积累,在80-100CM深度上,没有明显变化。电导率变化和全盐量变化规律一致。
5、灌溉水浓度较低时,土壤中阳离子以钙离子和钠离子为主,且二者含量没有明显差别,阴离子以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为主。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加,土壤中钙离子和钠离子浓度也相应增加,但钠离子增加幅度明显高于钙离子,约为钙离子的4—5倍,阴离子中碳酸氢根离子没有明显变化,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明显升高,硫酸根离子含量高于氯离子含量。试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土壤表层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加,全效养分含量逐渐降低,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有效钾含量各试验处理没有明显差别。
6、黄河蜜和籽瓜两种作物,无论鲜瓜重量还是干物质总重,均随着灌溉水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籽瓜产量降低幅度高于黄河蜜产量降低幅度。黄河蜜和茴香两种作物,无论产量还是干物质总重,均随着灌溉频率的降低而降低,黄河蜜产量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茴香产量下降幅度。
7、SWAP模型模拟土壤含水量和实测土壤含水量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模拟效果好于含水量较高时。均方误差显示SWAP模型对灌溉水浓度较高时的含水量和作物产量模拟效果较好。基于SWAP模型的水利用率结果,能很好的再现不同水质灌溉水和气候特征条件下的水利用状况,即SWAP模型在民勤地区模拟效果较好。
关键词:矿化度,孔隙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电导率,SWAP模型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高度关注.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是土壤环境中比较突出的一种重金属污染物,其对动植物以及人体具有很高的毒性。如今,一些蔬菜生产地也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铅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各种蔬菜的生长,而且通过食物链的转移,使人体暴露于土壤铅污染,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
受铅污染的酸性土壤危害更大,必然使大多数作物的生长和安全性受到影响。有鉴于此,本文以红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有机无机改良剂(包括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猪粪、稻草、泥炭)对铅污染红壤的改良效果,包括铅污染土壤中铅敏感和铅抗性小白菜的生长及对铅的积累、施用不同改良荆的条件下土壤中铅的形态变化及其与蔬菜吸收积累铅的关系以及蔬菜对fe、mn、cu、zn微量元素的吸收等。这对于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改良剂能够修复铅污染红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白菜对铅的吸收,显著改善小白菜的生长状况。两个品种小白菜对不同改良剂处理的响应不同,铅抗性小白菜的长势明显优于铅敏感品种。说明选种铅污染抗性作物配合特定的改良剂处理,能够减少作物对铅的吸收,从而降低铅向食物链转移的风险。小白菜的生长受生物有效态铅和土壤ph的影响。施入不同改良剂后,土壤ph呈现出很大的变化,两种小白菜土壤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种植小白菜两个月后,土壤铅六种形态比较:两种小白菜变化相同,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有机结合态>水溶态.钙镁磷肥修复铅污染的效果最佳,在土壤中施入钙镁磷肥时,两种小白菜土壤ph上升很快,且随施加钙镁磷肥量的增加而上升,施用钙镁磷肥后,交换态铅含量随着钙镁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残渣态铅随钙镁磷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钙镁磷肥将植物可利用态铅转变为残渣态,从而显著降低植株中的铅含量,提高了地上部分的生物量,植株长势最好。不同改良剂处理对植株积累微量元素的量有也显著影响,变化十分复杂。施用改良剂处理后,大部分处理降低了植株对fe、mn、cu、zn微量元素的吸收。对于铅污染严重的土壤,这些改良材料还不足以使小白菜的铅降低到卫生标准。关键词:红壤、小白菜、铅的吸收、铅形态、磷肥、有机肥、生物有效性、微量元素
城市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利用合适的方法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非常重要。本论文旨在研究亚铁盐及辅助添加剂对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理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城市污泥的基本性质;(2)利用反复冻融的方法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考察了细胞破碎对污泥中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观察分析污泥细胞形貌和有机基团的变化;(3)利用TCLP浸提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药剂投加条件下,亚铁盐对污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理效果;(4)通过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及污泥的XRD分析,初步探讨稳定化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实验污泥中锌和镍的浸出浓度较高,最大分别为28.9 MG·L-1和46.7 MG·L-1。污泥在经过细胞破碎处理后,锌和镍的浸出浓度分别增大了9.7%和5.1%,不稳定态分别增加6.9%和5.2%,各重金属的有机态均减少,浸出浓度增大;污泥中的细胞发生了形貌上的变化,EPS以及污泥中有机基团含量减少。  
亚铁盐单独使用时对污泥中重金属稳定效果差,同时使用氢氧化钙和亚铁盐则对重金属具有良好稳定化处理效果。使用氢氧化钙辅助亚铁盐协同稳定污泥,能使污泥PH值维持在7~9偏碱性的范围;使用最佳配比15%FES04·7H20+7.5%CA(OH)2时,实验污泥中锌和镍的浸出系数分别为11.5%和24.1%;污泥经破碎处理后,锌的稳定化处理效果比原始污泥提高8.2%;氢氧化钙和亚铁盐对污泥的协同稳定处理效果随时间增加而提高;污泥处理后重金属的形态变得稳定,锌的晶型氧化铁结合态和残渣态分别增加了3.6%和35.6%,而镍的晶型氧化铁结合态和残渣态分别增加了19.3%和11.8%;稳定化污泥中形成针铁矿和无定型铁氢氧化物,两种物质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吸附和共沉淀可能是亚铁盐稳定污泥的主要机理。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湿法脱硫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为提高脱硫效率及石灰石的利用率,可采用适宜的添加剂强化该过程。本文对湿法脱硫工艺原理中的关键问题亚硫酸盐的氧化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添加剂对硫酸盐氧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利用自行设计的鼓泡反应装置,对几种无机添加剂和有机添加剂的强化氧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以硫酸锰、硫酸镁作为金属强化剂的代表,分别研究了在其催化作用下,盐硫酸钙的宏观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硫酸锰是一种高效催化剂。在硫酸锰的存在条件下,总氧化反应受亚硫酸钙溶解步骤控制,反应速率对亚硫酸钙浓度为0.75级响应,对锰离子、PH值和温度均为0级响应,表观活化能为73.5KJ·MOL-1,增大空气流量一定程度上能增大反应速率,但过度增大会引起反应的减缓。在硫酸镁存在条件下,能形成中性离子,促进了石灰石的溶解及SO2的吸收;亚硫酸钙的氧化反应对于氧分压为0.5级响应,对于亚硫酸盐和硫酸镁浓度均为0级响应。与非催化氧化反应相比,硫酸镁加大增大了反应速率常数,对各反应物的级数并未产生影响。  
以苯甲酸作为有机强化剂为代表,添加有机酸苯甲酸后能减缓脱硫溶液PH值下降过程,通过减少液相传质阻力和气相传质阻力,同时由于有机酸具有表面活性作用,增大了脱硫的有效传质面积。苯甲酸的催化作用较显著,可有效促进硫酸盐的氧化进程,进而提高脱硫效率。  
对采用镁基为添加剂的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在张家口热电厂2×300MW亚临界机组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增效剂后有效提高了脱硫效率,并减少了结垢堵塞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厂用电率,每年可节约费用约180万元(以运行时间为10个月计)。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饮用水适宜的氟浓度为0.5~1MG/L.水中氟含量超过1PPM.能够使居民患"斑状齿".如浓度达4~6PPM,小儿将全部都患"斑状齿",浓度再高还能导致严重的佝偻病,甚至导致氟中毒.中国氟化工行业产生的高氟废水的处理技术还不成熟,主要存在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处理效果不稳定的缺点.该课题针对有机氟化工行业产生的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研究了石灰沉降法和吸附法除氟,为高氟废水的治理提供新的治理方法.论文在钙盐混凝沉降法除氟研究中,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了最佳运行工艺参数及操作条件,探明了同离子效应,回流污泥等影响因素的作用,建立了氟去除化学动力学方程.西安金珠近代公司是一家有机氟化工公司,该公司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强酸性高氟废水,废水中[F]=3000MG/L左右,PH=0.8.该公司在应用该部分实验结果替代其原设计方案后,处理运行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在10MG/L以下,大大减少其基建投资费,且操作简单.同时在对活性氧化铝吸附除氟研究中,探索了活性氧化铝活化与再生条件,明确了影响活性氧化铝除氟的因素及影响程度,确定了连续处理的工艺控制条件,研究了活性氧化铝除氟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速度.论文还对流化床诱导结晶法除氟进行了研究.在流化床诱导结晶法除氟研究中,确定了以磷灰石为结晶核的氟化钙结晶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
本论文研究了从维生素b12发酵废液提取丙乙酸的技术。随着维生素b12应用范围的扩大,维生素b12消耗量很大并且一直稳定增加,因此十分有必要选择较经济的方法,从大批发酵废液中分离回收丙酸乙酸,既有利于维生素b12的生成,又可回收有机酸——丙酸、乙酸,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采用了正交实验,确定了气相色谱法分析丙乙酸混合液中丙酸和乙酸的适用的气相色谱条件;改进了减压蒸馏提纯丙酸、制备丙酸钙的工艺路线,优化了工艺条件;最终得到的丙酸水溶液浓度为15.1ml,最终收率为74.54%;丙酸钙浓度74.85%,最终收率为70.82%。
对混合体系加入三价盐alcl3进行加盐萃取蒸馏,考查了alcl3对不同浓度的丙乙酸混合物、不同的alcl3浓度对加盐蒸馏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盐蒸馏回收丙乙酸可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并且盐的浓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但过高的盐浓度会使盐离子之间大量结合,不利于有机酸对水的相对挥发度的提高。
对位酯(也称对(β-硫酸酯乙基砜)苯胺)是一种活性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对位酯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水的成分复杂,codcr浓度高,属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化工废水。而对对位酯废水的进行处理的报道极少。在本论文中采用先对对位酯废水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如中和、冷冻除盐、加cao除盐、絮凝、吸附、微电解等,再对其进行光催化降解,或其中几种方法的组合。实验中选择了合适的对位酯废水预处理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废水的ph值、tio2浓度、电子捕获剂h2o2等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在200 ml敝口烧杯中,加入预处理(中和、冷冻除盐、加cao除盐)后的废水、各种絮凝剂或吸附剂或铁炭,磁力搅拌,过滤。滤液调节pn后加入zio2、h2o2等,磁力搅拌,开始光催化降解实验。
对位酯废水经bacl2处理后,对对位酯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电子捕获剂h2o2的加入,对苯胺类物质的光催化降解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加速了含硫化合物的降解;并且在tio2/h2o2/uv,体系中降解效果优于h2o2、h2o2/uv及tio2/uv体系。高分子絮凝剂的添加对对位酯废水有一定处理作用。经聚合硫酸铁絮凝后的废水,调节ph值至8.0左右,对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再对其进行光催化实验,酸性体系优于碱性体系。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效果特别明显;50ml混合废水加入8.0g活性炭,codcr值由36336mg/l降到15576mg/l。铁炭及氧化钙处理优于铁炭处理,铁炭处理优于仅用活性炭处理;经铁炭及氧化钙处理后,再进行光催化降解,酸性体系优于碱性和中性体系。150ml废水(铁炭,生石灰处理),调节ph值为4.0,加入8ml10%h2o2,光照12h,codcr值由36336mg/l降到24224mg/l。
本文以成都市经济区公共绿地土壤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中镉的赋存形态及污染状况。
本文包括以下研究内容:镉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研究;成都市经济区公共绿地土壤层的镉污染状况调查;土壤层中镉的赋存形态研究;土壤性状同土壤镉赋存形态的相关性研究;土壤淋滤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镉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线性范围0.10μg/l,检出限为0.016 μg/l,rsd为1.93%,在仪器最佳条件下经加标回收率检验,能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成都市经济区公共绿地土壤层受镉污染较重,土壤镉污染程度与采样点周围环境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所有土壤样均含有可交换态镉、碳酸盐结合态镉、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有机结合态镉和残留态镉,且生物有效性较高的可交换态镉和碳酸盐结合态镉占总镉量比例较高;成都市经济区公共绿地土壤层中可交换态镉、有机结合态镉和残留态镉与有机质成正相关,碳酸盐结合态镉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与有机质成负相关,其中有机结合态镉与有机质的相关性最显著;各形态镉与土壤全铁、全锰、ph值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各形态镉均与土壤碳酸钙含量呈正相关,但碳酸盐结合态镉与土壤碳酸钙的相关性不显著,其余各形态镉与土壤碳酸钙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土壤中的镉可被酸性溶液淋出,随着ph值的升高,土壤样中镉的淋出量逐渐下降;对同一土壤样而言,酸度大的淋滤液比酸度小的淋滤液淋出镉速度更快,淋出镉量更大;在用ph=5.6的酸雨临界值淋滤土壤样品时,土壤中镉的淋出量都非常小,由此说明如果环境中发生正常的降雨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不造成危害。
本文在对近年来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无机高分子膨润土的发展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综述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研究:首先,以膨润土为原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其进行了改性,制得了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其次,利用天然高分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为原料,制得了两性羧甲基纤维素絮凝剂.第三,把钙基膨润土进行钠化处理后,用两性羧甲基纤维素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得了一种新型的絮凝剂.最后,以盐酸三乙胺与无水三氯化铝为原料制得离子液体.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当ph=7.00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1.9%,对生活污水的cod去除率为66.9%,处理后的生活污水cod降为500mg/l以下.
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pf)在全球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项目中的广泛使用,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包括急、慢性人类中毒。视网膜也是cpf作用的靶器官之一。但目前对其中毒机制还不十分明了。以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cpf对视网膜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主要是探讨cpf能否诱导小鼠视网膜细胞产生氧化胁迫并致其凋亡,而联合应用维生素c和e对cpf的视毒性是否有抑制作用。
试验小鼠被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对照组(control);维生素c加维生素e处理组(vc+ve);毒死蜱处理组(cpf):和cpf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处理组(cpf+vc+ve)。vc+ve组和cpf+vc+ve组用维生素c 250 mg/kg和维生素e150mg/kg预处理,皮下注射,每天1次,持续6天。其它组同时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之后,cpf组和cpf+vc+ve组通过强迫饲喂给予cpf(63 mg/kg),该剂量为半致死剂量的1/4。
在cpf处理24小时后,所有的鼠麻醉后被杀死,摘除视网膜。部分视网膜被用来做电镜标本,观察其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钙离子浓度。部分视网膜被分离成单细胞悬液进行彗星电泳,ao/eb双重染色,以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剩余的视网膜被制成匀浆用来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
结果显示:cpf组小鼠视网膜细胞中产生了脂质过氧化,dna损害程度增强,部分细胞发生凋亡,同时抗氧化酶sod、cat和gpx的活性降低,而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e的联合使用则可以明显抑制cpf的这些细胞毒作用,这说明cpf所诱导的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确实是由氧化胁迫造成的。我们还观察到,cpf还可以抑制小鼠视网膜细胞中的ache活性,并促进其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而联合应用维生素c和e,对这些作用具有明显和有效的抑制效果。
我们的结果说明:①有机磷杀虫剂cpf可经由氧化胁迫途径诱导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在该过程中cpf降低了ache活性并增加了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明cpf和其它有机磷杀虫剂引起中毒的机制;②外源性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e的联合应用,明显地降低了cpf对小鼠视网膜细胞的损害作用。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治疗有机磷杀虫剂引起的视毒性时,除了使用传统的解毒剂进行治疗外,如果再结合使用维生素c和e的抗氧化治疗,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共22条数据
主办单位:保定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电话、地址:保定市东二环路1539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渝)字10号
&所有年份 &&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氢根离子电子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