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犬细小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症状及如何防治

犬细小病毒_百度百科
犬细小病毒
犬细小病毒是1978年澳大利亚的Kelly和加拿大的Thomson等同时从患肠炎的病犬粪便中分离获得的,从发现该病毒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之一。
犬细小病毒产生背景
1978年,澳大利亚的和加拿大的等同时从患肠炎的病犬粪便中分离获得的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其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和日本等国也相继发现了该病毒。血清学调查显示,CPV阳性血清在欧洲最早可以追溯到年;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可以追溯到1978年。[1]
为了区别于1967年由Binn等人从健康犬粪便中分离到的犬极细小病毒(Minute virus of canine,MVC)(习惯也上被叫做CPV-1)而将后来发现的病毒命名为犬细小病毒2型(CPV-2)。[1-2]
犬细小病毒病理分析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CPV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4-10℃存活6个月,37℃存活2周,56℃存活24小时,80℃存活15分钟,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感染性仅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该病毒对乙醚,氯仿,醇类有抵抗力,对紫外线,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氧化剂敏感。[3]
健康犬经消化道感染病毒后,病毒主要攻击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心肌炎以幼犬多见。[3]
犬细小病毒易感群体
CPV主要感染犬,尤其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发。饲养管理条件骤变,长途运输,寒冷,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病犬是主要传染源,呕吐物,唾液,粪便中均有大量病毒。康复犬仍可长期通过粪便向外排毒。有证据表明人,虱,苍蝇和蟑螂可成为CPV的机械。健康犬与病犬或带毒犬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通过消化道感染。[5]
犬是主要的自然宿主,其他犬科动物,如郊狼、丛林犬、食蟹狐和鬣狗等也可以感染。随着病毒,病毒已经可以感染猫、小熊、貉等动物。[5]
犬感染CPV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或出血性腹泻)的患犬中,CPV感染阳性犬可以占到29.8-46.2%。其中6月龄以下犬最为易感,占CPV感染犬总数的比例可高达75%,且此日龄段感染犬死亡率较大于6月龄患犬高;大于12月龄犬发病率则相对较低。有研究发现,雄性犬较雌性犬更为易感,但对于小于6月龄患犬而言,年龄、性别及品种与CPV感染没有相关。针对6-18周龄CPV感染犬成活率研究发现,雄性与雌性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HI抗体效价&1:80组与1:160组差异显著。[5]
病犬和康复带毒犬是本病的。病犬经粪便、、唾液和呕吐物向外界排毒;康复带毒犬可能从粪尿中长期排毒,污染饲料、饮水、食具及周边环境[2]。而病犬通常在感染后7-8天通过粪便排毒达到高峰,10-11天时急剧降低。有证据表明,人、苍蝇和蟑螂等都可成为CPV的机械携带者。一般认为该病的传染途径是消化道,易感动物主要由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5]
本病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夏、秋季节多发。天气寒冷,气温骤变,卫生条件差及并发感染均可加重病情和提高死亡率[5]
犬细小病毒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3-5天,多发生在刚换环境后(如新买的幼犬),洗澡,过食是诱因。该病多数呈现肠炎综合症,少数呈现心肌炎综合症。[6]
肠炎病犬初期精神沉郁,厌食,偶见发热,软便或轻微呕吐,随后发展成为频繁呕吐和剧烈腹泻。起初粪便呈灰色,黄色或乳白色,带果冻状粘液,其后排出恶臭的酱油样或番茄汁样血便。病犬迅速脱水,消瘦,眼窝深陷,被毛凌乱,皮肤无弹性,耳鼻,四肢发凉,精神高度沉郁,休克,死亡。从病初症状轻微到严重一般不超过2天,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周。[6]
幼犬的肠炎主要有3种:①传染性肠炎;②寄生虫性肠炎;③食物性胃肠炎。
幼犬的传染性肠炎的全称叫传染性胃肠炎,犬细小病毒是病原,也称犬细小病毒性胃肠炎。细小病毒寄生在幼犬(也感染成年犬)的胃肠道黏膜层中,分裂繁殖使胃肠黏膜破损,引起以小肠黏膜出血感染的肠炎。幼犬患病后,呕吐、腹泻,呕吐物从食物到胃液,甚至有胆汁,呈顽固性呕吐;造成体液大量散失和不食;腹泻则从正常腹便变成水泻,病重时有番茄样血便从肛门喷出,非常腥臭。最后,患病幼犬以脱水、继发细菌感染和心肌炎而死亡。幼犬患细小病毒性肠炎后;治疗采用静脉补液、止泻、止血、消炎、止吐和注射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以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田克恭同志研制的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临床疗效最佳)的方法。  幼犬的寄生虫性肠炎主要因大蛔虫感染为主,寄生虫性肠炎造成幼犬的粪便时干时稀。与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状不同的是:蛔虫性的腹泻以粪便呈吸收不充分的性状为主,粪中血少;钩虫性的粪便中带有血丝,严重时便血,血便稀而腥臭;球虫感染性腹泻的粪便中带血,严重时呈血便。
食物性肠炎(包括胃炎)以突然换食或食物久存不洁有关,新买的幼犬最易发生。因为犬的新主人不知道幼犬原来的食物,给幼犬喂食了不同于其以往的食物以至于幼犬的胃肠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这一突然性的食物改变,消化酶不能迅速调整并适应这一变化,造成消化不充分,未被充分消化的食糜带着大量水分下泄,造成渗透性腹泻,这与食物过敏与不耐受有关。久存不洁(未加热)和从冰箱中直接取出(未加热)的食品是造成食物性腹泻的另一个原因,它引起细菌感染、冷刺激和消化不良。
区分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寄生虫性肠炎和食物性腹泻的诊断是去正规的动物医院做粪便检查,40min即可根据化验结果确诊。  所以,宠物主人为幼犬看腹泻性疾病时,应收集幼犬的粪便放人塑料袋或玻璃小瓶中带给兽医。寄生虫性腹泻的幼犬应予驱虫、消炎和止泻治疗,多日不食的应补液。食物性腹泻的幼犬应止泻,并发细菌感染的应消炎,变更食物(尤其是食物过敏与不耐受的幼犬)可以给予幼犬宝路低过敏性日粮。[7]
多见于4-6周龄幼犬,常无先兆性症状,或仅表现轻微腹泻,继而突然衰弱,呻吟,粘膜发绀,呼吸极度困难,脉搏快而弱,心脏听诊出现杂音,常在数小时内忽然(可能由于急性呼吸抑制)死亡,尸体剖检可见心脏扩张,心肌有苍白的条纹,充血性心衰的大体征象。[6]
CPV-2与CPV-1在致病性及上具有显著的差异。临诊上,CPV-2有两个表现类型:肠炎型和心肌炎型,也有报道一只犬兼有两种症状。肠炎型主要表现为先呕吐,后、白细胞显著减少,但临床上有相当大比例患犬白细胞表现正常或升高;心肌炎型主要见于8以下的幼犬,常突然发病,数小时内死亡。试验证明,CPV-1可以导致小于4周龄的幼犬发病并可以致其死亡,也可以引起母犬的繁殖障碍。[6]
在我国,梁士哲等于1982年首次报道了类似犬细小病毒感染性肠炎。次年,等正式报道了该病的流行。随着我国(军犬、警犬、导盲犬等)、实验用犬和宠物犬饲养量的大幅增加,犬细小病毒感染日趋严重,给养业犬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危害养犬业重大疫病之一。因此,对本病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了起来。[6]
犬细小病毒诊断方法
临床上可根据血常规检测结果和本病的主要症状进行初步诊断。血常规检测红细胞压积增加,白细胞值正常或偏低,常提示病毒病。病犬排泄番茄汁样或酱油样带腥臭气味的血便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可作为初诊依据。[6]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多采用犬细小病毒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进行。此法简便快速,准确率高。用棉签蘸取病犬的粪便或呕吐物浸入装有生理盐水的塑料管中混匀,将3~4滴上清液滴于试纸反应孔内,静置3~5 min,如C和T对应处均出现红线为阳性。[6]
诊断方法:
1.根据临床症状,以咖啡色和番茄酱色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
2.特异性诊断可以最后确诊。目前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盒可以进行最后的判断。症状:被细小病毒感染后的犬,在临床上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7-14天,病初表现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初期呕吐物为食物,即之为黏液状及黄绿色液体。[7]
 发病一天以后开始腹泻。病初粪便为稀粥状,随病程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腥臭,排便次数不定,血便后病犬可表现眼球下陷,鼻镜干燥,全身无力,体重明显下降,同时可见眼结膜苍白,严重的贫血症状,该病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肠内容物的毒素吸收而中毒,使机体休克,昏迷死亡。[7]
血相变化: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下降、比容下降,白细胞减少。病犬的白细胞数可少至60-90%(由正常犬的1.2 万/立方毫米降至4000个以下)。初期呕吐物为食物,即之粘液状、黄绿色或有血液。发病一天左右开始腹泻。病初粪便呈稀状,随病状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7]
以后次数增加,血便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血便数小时后病犬表现严重脱水症状,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肤弹力高度下降、体重明显减轻。对于肠道出血严重的病例,由于肠内容物腐败可造成内毒素中毒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机体休克、昏迷死亡。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病犬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可降低死亡率。[7]
诊断理论上诊断本病的方法很多,适合临床医生的有以下4种。
1.流行病学诊断 本病不分年龄,均可感染,主要是幼犬。未免疫接种犬最易感,即使免疫过的犬也可能感染。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潜伏期7~14天,无明显季节性,城市犬易感,发病率20%~100%,死亡率50% ~100%。[7]
2.症状学诊断 特征症状是呕吐、拉稀、拉血。具体根据早中期的症状来诊断。[7]
3.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多数犬(92%)在9×109/L以下,少数犬( 15%)在2×109/L以下。如果继发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可增高。血清总蛋白量下降至4.2~6.6mg%,红细胞压容为45~71,平均在50左右,转氨酶指数升高。如果白细胞在2×109/L以下,则预后不良。[7]
4.试纸快速诊断法 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研制的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纸诊断本病,经济简便、快速适用,有极高的准确率。方法是取病犬粪便约1g左右盛入干净的消毒试管中,加生理盐水5ml,充分振荡静置5分钟(或离心),取试纸条将带有max箭头一端插入粪便上清液中(注意粪便液面不要超过max 线)约15秒后取出平放在桌面上,5分钟后观察结果,呈现一条红线为阴性,两条红线为阳性。[7]
犬细小病毒治疗方法
发现本病应立即进行隔离饲养。防止病犬和病犬饲养人员与健康犬接触,对犬舍及场地用2%火碱水或10-20%漂白粉等反复消毒。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您家曾有发生此病的小狗,即使环境已经消毒,也千万不要再把没有打过全部疫苗的其他小狗带回家,否则很快就会传染发病。[7]
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配合高免血清和单克隆抗体治疗。成犬治愈率高,幼犬。
在呕吐严重的前几天禁食禁水,输液过程中消炎,止血,纠正酸中毒,配合血清,抗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等,直到完全不呕吐,不腹泻时再试探性地饲喂易消化食物.
止血常维生素K3、安络血或止血敏;一般4~6小时一次,可同时或单独应用。止吐常用爱茂尔、胃复安等。止泻可用泻痢停、药用碳、腐敏、维迪康等。控制继发感染可用抗菌类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硫酸小诺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等。强心主要用强尔心、樟脑磺酸钠或安钠咖等。[7]
临床上常用的处方为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20~50毫升/千克体重,氨苄青霉素5~10毫升/千克体重,强尔心0.5~2.0毫升/次,维生素C100毫升/千克体重,维生素K35~10毫升/千克体重,地塞米松2~5毫克/次,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2次,同时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50毫升/千克体重,1~2次/天,爱茂尔1~4毫升,3~6次/天肌肉注射,维迪康0.2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或灌肠,有较好的疗效。有饮欲的可给予足量的口服补液盐溶液,自由饮用,没有饮欲的可进行灌服,口服补液盐溶液的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水1000毫升。为了补充营养,可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或代血浆和白蛋白等。可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和山莨菪碱(654-2)溶液进行静脉或肌肉注射。[7]
为尽快排出肠道内容物,可进行灌肠。一般用0.05%~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灌肠,或者先用口服补液盐溶液进行灌肠,最后再用口服液盐溶液加抗菌药或抗病毒药进行保留灌肠,也可用生理盐水、复方生理盐水、乳酸林格尔氏液灌肠。[7]
目前市场上有犬细小病毒病高免血清,可以试用。据资料报道,早期使用,并配合对症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但在其后期使用,意义不大。在治疗时,也可试用犬用干扰素、犬用病毒灵(主要成分为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呕泻宁、犬病一针灵、犬病康等。[7]
补液量根据患病犬只的体重,脱水由轻微到严重一般按每公斤体重50-80毫升不等进行输液。下面以体重10公斤的病犬为例,详细介绍犬细小病毒的用药情况:
乳酸钠林格氏液150ml
50%葡萄糖20ml
Inosine2ml
为一组静脉注射;
0.9%生理盐水100ml
硫酸庆大霉素50000IU
为一组静脉注射;
5%葡萄糖氯化钠100ml
654-2 0.5ml
雷尼替丁 0.5ml
止血敏 2ml
为一组静脉注射,无论出血与否都加止血敏提前止血;
出血严重者:
0.9%生理盐水100ml
人用止血药立芷血1支
为一组静脉注射;
5%葡萄糖氯化钠100ml
注射用碳酸氢钠 8ml
为一组静脉注射;
0.9%氯化钠 100ml
为一组静脉注射.
另:犬细小病毒止吐不能用胃复安,因为可以加重肠道出血,可用溴米那普鲁卡因注射液或中药注射用止吐灵;出血还可肌注维生素K1。
犬细小病毒预防措施
CPV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存活时间长,故其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病,应迅速隔离病犬,对病犬污染的犬舍饲具、用具、运输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消毒剂可采用2%的NaOH、漂白粉、次氯酸钾等。反复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并停用2周。对饲养员应该严格消毒,并限制流动,避免间接感染。[8]
疫苗免疫是预防发根本措施。但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和疫苗品质及免疫干扰有关。主要是疫苗毒株选取不当和的干扰。疫苗应选用品质可靠的疫苗,首免时间一般认为在10周龄左右,但考虑到10周龄以前亦是幼犬易感期,故一般可在6周龄时注射小犬二联疫苗(此疫苗可突破母源抗体的干扰),10周龄时注射六联苗,以后每隔3周注射1次六联苗,连续2-3次,以后每年免疫一次。[4]
翁善钢.犬细小病毒的诊断和防治.养犬[M].北京,2011年,第4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肖博仁.长沙9个犬细小病毒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N].长沙,2013,第3期
.延边大学农学院[引用日期]
魏长君.犬细小病毒与犬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吉林农业[M].长春,2011年,第11期
肖立群. 犬细小病毒诊断和治疗.中国畜牧业[M].北京,2006年8月
.犬细小病毒自助站[引用日期]
.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院网[引用日期]您的位置: &
犬细小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预防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的诊疗原则
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的诊疗原则
15:09:09 来源:&林郁尊
犬细小病毒的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其治疗原则包括:维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预防二次性感染、控制胃肠道症状、维持动物营养、抗病毒治疗、其它治疗等。
犬细小病毒(Canineparvovirus,CPV)非常稳定且对环境有相当耐性,可在环境中存活数个月以上。该病毒的传染也非常快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传染病,可以经由排出的粪便传染给其他犬只。未治疗的病犬死亡率高达90%以上,而一般在良好的治疗计划下,0~95%大多可以痊愈。当犬细小病毒感染一确诊,应当立即开始进行治疗并且做好良好的消毒与隔离,避免院内感染之情事发生。一、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犬细小病毒(Canineparvovirus,CPV)属于犬小病毒科(Parvoviridae),是一种小、无封套的DNA病毒,可分成CPV-1和CPV-2两型,都是非常稳定且对环境有相当耐性。已知CPV-2可在环境中存活5个月以上。犬细小病毒的传染非常快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传染病,可以经由排出的粪便传染给其他犬只,这些带有病毒的粪便,如果沾在犬只或其他物体上,都会散播病原而传染别的犬只。CPV-1的致病力较弱,8周龄以上的犬只感染通常无临床症状或仅轻微下痢。而CPV-2可感染各年龄层的犬只,在12周龄以下的犬只会造成严重的临床症状,一般我们常说的犬细小病毒感染主要即指CPV-2的感染。CPV-2又可分成CPV-2a、-2b、-2c三种变异株,其中CPV-2c具备感染猫的能力。据研究,台湾地区的犬细小病毒株以CPV-2a、-2b为主。CPV-2经由口鼻接触到污染粪便而在犬只间快速传播,经口食入后1~5天内,病毒于扁桃腺及肠系膜淋巴结中增殖并侵入小肠腺窝、消化道上皮、骨髓及其它淋巴组织,并产生病毒血症,感染后约3-7天出现症状(潜伏期)。CPV-2约在感染后4~5天开始排毒,而到恢复后10天内都可能持续排毒。CPV-2对快速分裂繁殖中的细胞最具感受性,例如肠道绒毛上皮细胞、骨髓细胞、淋巴节细胞和心肌细胞,8周龄不到的幼犬由于心肌细胞分裂旺盛,极容易遭受病毒攻击而造成心肌炎并导致心脏衰竭与死亡。8周龄后感染的幼犬,病毒破坏小肠上皮细胞,造成肠炎性出血性下痢;肠道黏膜屏障也因病毒而被破坏,同时CPV-2侵犯淋巴结与骨髓使得淋巴球与白血球显著下降,故病犬时常并发二次性细菌感染与败血症,进而引发循环障碍、多重器管衰竭最后死亡。二、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的诊断小于2岁的年轻犬只若突然出现腥臭的出血性下痢,往往会优先怀疑犬细小病毒的感染。然而,并非所有犬只的血痢都一定是犬细小病毒的感染,同时也要考虑是否有细菌性或寄生虫性的因素存在。诊断犬细小病毒的感染需要依照病犬病史、疫苗注射纪录、是否与带毒犬只接触、临床症状、血液学检查与实验室诊断结果。诊间最常用来做犬细小病毒确诊的工具为ELISA试验套组,虽然ELISA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但伪阳性可能发生在疫苗接种后5到12天;而伪阴性可能发生于感染早期(尚未排毒)及感染10-12天后(此时身体产生抗体,待测抗原可能被粪便中的抗体中和),可进一步使用PCR来确诊与鉴定病毒株。三、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的治疗原则犬细小病毒的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其治疗原则包括:维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预防二次性感染、控制胃肠道症状、维持动物营养、抗病毒治疗、其它治疗等。若能在病犬确诊时,立即订立良好的治疗计划,越能有效帮助病犬度过发病期。维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犬细小病毒感染,由于严重的下痢、呕吐,经常存在者一定程度的脱水与电解质不平衡的问题。早期立即给予输液治疗并补充电解质是首要任务,笔者习惯使用乳酸-糖-林格氏液(Dextrose-Lactated-Ringer’s)作为输液基底,并配合病犬血钾值额外添加氯化钾(表1)。由于犬细小病毒感染会使病犬因下痢大量失去水分,所以输液的量一定要计算连额外丧失的水分都要补足,计算时除了维持输液量外,还要计算脱水量以及预期流失量。感染的幼犬容易有低体温的问题,因此在初期快速补充水分时最好配合使用点滴加温器来维持体温。若病犬因肠炎造成蛋白流失,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则需要考虑输血浆或是胶体溶液以维持循环体液。表1、 脱水评估*并非所有动物都会表现所有症状表2、钾离子补充量预防二次性感染由于细小病毒感染,肠道黏膜屏障被病毒破坏,同时侵犯淋巴结与骨髓使得淋巴球与白血球显著下降,病犬非常容易并发二次性细菌感染与败血症。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在细小病毒的治疗是相当重要且急迫的。笔者习惯使用头孢唑啉(Cefazolin [22 mg/kg,IV,tid])来做第一线的用药;而对较严重或是白血球已显著下降的病例,则可再合并使用拜有利(Baytril,enrofloxacin [5 mg/kg,IM orIV,sid])、甲硝唑(Metronidazole[10 mg/kg,slowIV,bid])或是艾米康丝菌素(Amikacin[10 mg/kg,IV,tid])等对厌氧菌较有效的抗生素。然而,因艾米康丝菌素具肾毒性,在动物的脱水尚未改善前并不建议使用;拜有利会影响关节软骨的发育,不建议用于未发育完全的大型幼犬。控制胃肠道症状细小病毒感染的动物大多存在呕吐的症状,止吐是治疗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因为持续呕吐会造成脱水、电解质不平衡以及无法有效摄取口服药及饮食营养。止吐药可选择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 [0.3 mg/kg,PO orSC, tid or 1–2 mg/kg/day constant-rate infusion])或是马罗匹坦(Maropitant [1 mg/kg,SC,sid for 5 days]),马罗匹坦的安全性及效果较好是笔者的首选。胃肠道保护方面,可给予硫糖铝(Sucraflate)保护黏膜以及西咪替丁(Cimetidine)或雷尼替丁(Ranitidine)治疗溃疡。虽然病畜都会有下痢的问题,但并不建议给止泻药,因为肠道中内容物(坏死黏膜、大量细菌以及细小病毒等)滞留于受损肠道中会增加全身感染的风险。维持动物营养在过去细小病毒感染的治疗建议为在呕吐控制前需要禁食禁水至少12小时,然而据一些研究发现,若在感染病犬开始治疗的第一天即开始喂食,相较于停止呕吐后12小时才开始喂食,其康复的时间可缩短且较能维持体重。若病犬已无食欲,则需考虑装置鼻胃管喂食。食物应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鸡肉泥或泡软的处方粮等。若病犬无法耐受经肠道喂食的方式,则需辅以部分静脉营养(PPN)或全静脉营养(TPN)。抗病毒治疗初步证据表明注射猫重组干扰素ω(2.5U /千克,四,SID连续3天)可减轻细小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率。抗病毒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 [2 mg/kg,PO,bidfor 5 days])为一种神经胺酸酶抑制剂,可能可以限制病毒侵入小肠隐窝细胞,减少胃肠道细菌定殖和产毒的能力,报告指出可以减轻症状以及缩短住院时间。高免血清或从康复病犬自制的血清疗法或可提供病犬被动免疫,虽目前无较严谨的研究证据支持,临床上仍有兽医师认为有其效果,但须注意因为注射血清引起的过敏休克问题。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可与病毒对抗,可做为营养的支持与肠道免疫的保护,有些商品化的产品含有初乳可用以辅助治疗。四、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的监控因为犬细小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我们需要藉由密集的监控以便调整治疗方针,如此才能适时给予病犬适当的治疗。当确诊为细小病毒感染后,以下检测或监控是需要立即安排进行的:血中蛋白质因病犬严重下痢可能造成低蛋白血症,使得循环血液无法留住水分,导致危及生命的水肿问题。因此在开始输液治疗前,应检测血中白蛋白及总蛋白,如果太低应给予血浆或胶体溶液治疗。血中钾离子因病犬严重下痢往往造成低血钾症,血钾浓度的急遽改变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问题。因此在输液治疗时,最好能够监控血中钾离子浓度,并依据血钾值补充氯化钾至输液中。血液学分析监控白血球及淋巴球总量,评估病犬免疫系统以及二次感染的风险。当白血球总数过低时,意味着动物免疫系统低下,存在着高度感染的风险,此时可能需要使用更广效的抗生素治疗。水合状态犬细小病毒感染往往需要积极的输液治疗,为了避免过度补水的情况发生,必须定时监控病犬血压、评估CRT、皮肤张力、呼吸状况、体重及排尿量…等等。腹部检查由于肠道感染可能导致病犬肠道蠕动力改变,严重可能产生肠套迭的问题,可藉由触诊或是B超诊断。笔者医院细小病毒治疗参考流程五、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的预防环境消毒犬细小病毒和所有的细小病毒一样,对环境之抵抗性相当强,可以耐过60℃环境中 1小时,于自然环境中5到7个月仍具有感染力。由于病犬会自粪便中排出大量病毒,因此,医院内环境、器具、工作人贝等之消毒务必确实,以避免成为传染媒介。犬细小病毒属于亲水性病毒(HydrophilicVirus),而消毒剂依照可杀灭微生物的范围可分低程度、中程度与高程度三个等级,只有高程度消毒剂才能有效消毒亲水性病毒。因此,诊间若要针对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感染、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进行消毒,最好选择高程度消毒剂才能有效控制病原。高程度消毒剂包括:臭氧水、二氧化氯、戊乙醛、超氧化物(卫可、广卫)以及1000ppm以上的次氯酸钠等。预防注射犬细小病毒疫苗己广泛在临床上使用,不论是何种剂型的疫苗都能有效地提供犬只对抗细小病毒感染之免疫力。而活毒疫苗提供的保护效期较长,且其受来自母体移行抗体干扰免疫效果之影飨也稍低。虽然目前的疫苗大致有效,但是临床工作者在面对本病之预防时,仍面临相当程度的挑战,原因在于母体移行抗体可能导致犬只产生免疫反应的效果降低。初生幼犬在接受母体移行抗(来自初乳)后,直到6至l5周龄时,该移行抗体力价才会衰退至相当程度以下。很不幸地,此时移行抗体无法有效提供幼犬保护,但却会干扰活毒疫苗的效果,因此幼犬在这数周内,可能即便接受疫苗注射亦无法有效产生抗体。细小病毒的疫苗预防注意事项: (一)在幼犬20周龄前,尽可能避免任何与犬小病毒接触之机会。(二)幼犬可于6~8周龄时接受第一次免疫注射,之后每隔3~4周再注射一次,直到20周龄。 (三)要告知畜主,在移行抗体仍存在时可能无法有效免疫,要完成免疫计划后才能安心。 & &六、预后犬细小病毒感染病犬的预后与病毒种类、病犬感染时的年龄、病犬体型以及就诊时间等息息相关。未治疗的病犬死亡率高达90%以上,而一般在良好的治疗计划下,大多可以痊愈(80~95%),若病犬在症状出现后的3~4天仍存活,往往具有较好的预后,通常7天即可痊愈。8周龄不到的幼犬由于心肌细胞分裂旺盛,极容易遭受病毒攻击而造成心肌炎并导致心脏衰竭与死亡。体型小的幼犬感染细小病毒相较大型幼犬死亡率较高,容易因营养不良、低体温等问题导致病情难以控制。参考文献1. Mohr, AJ, Leiswitz, AL,Jacobson, LS, et al.: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on intestinalpermeability, intestinal protein loss, and outcome in dogs with severeparvoviral enteritis. J Vet Intern Med. 17, 2003.2. 791–798. McCaw L.D.,Hoskins D.J., Infectious Disease of the Dog and Cat: Canine Viral Enteritis,3rd Edition.3. DeMari, K, Maynard, L,Eun, HM, et al.: Treatment of canine parvoviral enteritis with interferon-omegain a placebo-controlled field trial. Vet Rec. 152, –108.4. Harrington, DP, McCaw, DL,Jones, BD: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anine parvovirus gastroenteritis: 89cases. J Am Coll Vet Intern Med. 10, .
72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犬细小病毒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