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兵兵的苹果手机下载密码码

22岁的女劳模
  走进棉纺车间,数百台织布机轰鸣作响,穿梭运行,令人眼花缭乱。在车间的一隅,记者见到了张兵兵,头戴着白色工作帽,肩上搭着两缕接头纱,正在三台织布机间来回巡查。这个在全市纺织系统以织布操作接头快、掏综快、取纬快而闻名的女工只有22岁,今年却是她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了。在本市刚刚评选的市级劳动模范中,张兵兵年龄最小。
  张兵兵是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棉纺织工厂一织造车间织造丙班的一名织布挡车工。当年从蓟县老家来到棉纺工厂的时候,兵兵想的不光是在大城市里讨份工作,最重要的是学一门生存技能。在环境艰苦的生产车间,每天跟在师傅身后围绕着织布机学查布面、还原交叉线、去扬丝、接断头……这对于一个正值妙龄的女孩子来说真的是太枯燥了,那时她也曾有过焦躁不安的情绪,可师傅却对她说:“万事开头难。这项技能你怕吃苦不学了,另外一种本事你觉得累不练了,到头来,将会一事无成。”听了这话,兵兵立刻领会了师傅的意思,她从此埋头钻研最基本的织布技能,却从没敢想象自己三年后将成为纺织系统最优秀的织布挡车工。
  在学徒的一年里,张兵兵对于织布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天24个小时,除了工作吃饭和睡觉,她几乎纱线不离手,一有空就练习接头,将两根甚至比发丝还要精细的纱线接起来并且保持接头长度在0.5厘米左右本不容易,何况还要求速度。反复琢磨、反复练习、虚心请教师傅,逐渐地,兵兵接头的速度由一分钟接两个逐渐提高到了10个、15个、20个……有人说这是熟练工,只要熟了都生巧,其实不然,这不仅仅需要熟练,还需要用心。一年下来,张兵兵练习接头的纱线攒了几大团子,每根纱线上,隔不了两厘米就有一个细细的接头,她右手的食指也被这柔软的纱线磨出了茧子。时至今日,张兵兵接头的速度已经达到每分钟37个了,比班里女工的平均速度要快10个左右。
  张兵兵的悟性与进步被师傅看在眼里。2005年底,师傅推荐兵兵参加纺织系统的技能操作比赛,初出茅庐的她心态平静、动作娴熟,一举拿下总排名第五的好成绩,也为这个年轻的女孩树立了强大的信心:明年比赛,争取闯入前三名。
  站在新的起点,张兵兵工作起来更加刻苦了。由于织布机时刻需要人盯,挡车岗位劳动强度非常大,“能走路”便是一项功夫,一个班当下来,挡车工围着几台织布机走上若干小时,尽管穿的是泡沫质地的工作鞋,也常常觉得腿里像灌了铅。与她同来的女孩吃不了苦,有的干脆离开了挡车岗位。兵兵却依然牢记着师傅当初的教诲:干一行就要精一行,否则一事无成。在她看来,这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工作,尽管每天工作时走的路程几乎赶上从公司走回蓟县老家的路程,兵兵依旧乐在其中。怎么接头速度才能更快,这织布机中还有什么可以破解的“密码”,如何提高棉布产量……这是张兵兵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偌大的车间里,她不光熟练掌握了自己所负责的织布机,有空闲的时候还经常去学习车间其他三种机型的性能特点,公司提倡的“精一、会二、学三”在她这里并不是一句空话。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工作第三年的纺织系统技能操作大赛中,张兵兵不负众望,终于拿下了织布挡车工的桂冠,在之后每年的同工种比赛中,她几乎包揽了前两名。
  本报记者 张鸣岐
  劳动者风采
(本文来源:
没有相关论坛帖
更多相关搜索:
无跟贴,不新闻! 匿名
网易通行证:密码:
评论275881条
评论203701条
评论202963条
评论189610条
评论163239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密码解码器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