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风能发电的原理最适宜地方

北极星站群
行业排名第一专业媒体 |
您当前的位置: &>&风电设备与材料
新闻排行榜
风电最新专题专栏
版权所有 && 北极星电力网(.Cn)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图文】风力发电PPT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风力发电PPT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5.8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国内外风能发电技术现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内外风能发电技术现状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最新播报:
台湾反核运动引思考:不要核电 台湾发电靠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反核运动在台湾开展得如火如荼,执政党被迫做出“核四停工”承诺,但反核者仍坚持“核电归零”的终极诉求,这场斗争远未止息。
  不少反核人士高声呼吁用再生能源取代核能发电,对执政者对核电的“偏好”表示质疑。不少人在问,除了核电之外,台湾到底还有哪些发电方法?核电到底是不是无法割舍的能源类型?
  水力发电 仅占全部电力的1.4%
  台湾目前可用于发电的再生能源,包括水力、风力、太阳能、地热及海洋能等多种类型。在这当中,水力发电是技术最成熟的一种。但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岛内水力发电容量虽然占总容量的6.4%,但实际发电量却仅占全部电力的1.4%。
  台“国策基金会”助理研究员唐慧琳分析指出,水力发电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像2013年春季降雨量少到几乎连民生用水都不够,河川遇到枯水期,川流式水力电厂的发电量就会大幅降低甚至无法发电。
  至于水库式发电厂,则受限于岛内河流短促、地质脆弱、优良水库有限等因素,民众也对兴建水库造成的生态破坏疑虑多多,要建新水库往往引发强烈的社会抗争。即使是已建成的水库,也面临淤积严重、蓄水量低等问题,无法提供足够的发电能量。而且岛内水库并不能以发电为最优先考量,而主要是配合民生用水、公共给水等水资源调节政策,水力电厂常年有2/3的容量被迫停摆,因此水力发电常常只作为用电高峰时的调节角色。
  风力发电 民众讽“杀人风车”
  风力发电,是另一种较为成熟的发电方式。台当局2012年曾提出“千架海陆风力机目标”,希望在2030年前在离岸设置600架风力发电机,陆域风力机则希望能从314座增加到450座。
  遗憾的是,风电是更典型的“靠天吃饭”。唐慧琳说,风太小时发不了电,台风来了则要停止运转,否则会造成设备毁损。夏季是岛内用电的尖峰时期,但却是全年风力最小的时候,目前风力发电机组利用率仅约1/3。风力发电的时有时无特性,对于讲究产需平衡性的电力调度也是一种极大考验。
  此外,巨大的风机也是一个问题。以一座2000千瓦的风机为例,叶片直径就达80米,两台风力机之间还需保持320米的空间。被叫停的核四厂每年发电量可达193亿度,若以风力发电来计算,约需要投资4584亿元(新台币,下同),建设3496座风机,需要约6个台北市大小的土地。目前全台真正用于发电的风机并不多,但因噪音太大、影响风水等,被附近居民视为“杀人风车”不断抗议。
  至于离岸风电,目前全球都没有在台风频繁海域设置风机的先例,更别提在地质条件不佳的台湾海峡(地震及淤泥)。如果真要替代核四发电能力,台湾需要增加的风机数量足够绕台湾一周,实际上并不可能。
[责任编辑:当前位置:
>>>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
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1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①矿物能源 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技术&&&&&&& &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2)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③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 远。(3)原因:①离冬季风源地远;② 受盆地周边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可再生常规能源:水能。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主要考查你对&&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一、北方、南方地区
二、西北、青藏地区
三、北京1、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2、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40°N,116°E);(2)地理区域位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华北地区);(3)地形区及行政区域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西北经河北省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东北经河北省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平原,向东经天津达渤海,距渤海仅150千米,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向西经河北省出太行山进入黄土高原。3、气候:(1)处于暖温带;(2)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寒冷干旱。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1)北京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许多新区和卫星城;(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兴建地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3)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以及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三个特别行政区:
六、台湾省 1、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弯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2、台湾自然地理: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山是玉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湖是日月潭,气侯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侯,温暖湿润。3、资源:(1)台湾岛是美丽而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2)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之称;(3)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之海”的美誉,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4)旅游资源: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日月潭等;(5)台湾岛其他的美称:“东南盐库(海上盐仓)”。 4、经济:(1)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产品以工业产品为主。有利因素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海岛多港口;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2)台湾最大的城市和省会是台北,最大的海港是高雄港,台湾的城市分布在西部。&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地位和位置: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最多的省区。省会是乌鲁木齐。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3、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1)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3)修建引水渠、灌渠、尤其是著名的坎儿井引水工程;(4)小麦、玉米和高粱是主要农作物,基于新疆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新疆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绿洲地区。 5、能源、资源开发:(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2)西气东输工程路线:起点轮南——终点上海,经新、陇、宁、陕、晋、豫、皖、苏、沪影响: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迅速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由于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所以西气东输可以改善东部环境;此外还会改善沿线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八、珠江三角洲 1、地位和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紧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位于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为主。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南部地区。本区有两条南北大动脉京广线和京九线。2、经济:(1)本区是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2)本区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是全国著名的侨乡。(3)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利用其毗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大量外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了外向型经济,外资主要来源于港澳地区,与他们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这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九、西双版纳 1、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境内,横断山脉最南端,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和与泰国、越南水路相连,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侯,地形属于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位于南部地区。 2、丰富的旅游资源:(1)热带雨林景观(植物、动物):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少数民族风情:本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傣族的泼水节、佛教建筑群、竹楼、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菠萝饭和竹筒饭;(3)旅游业: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作用、问题和对策 十、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自然状况:(1)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位于第二级阶梯,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位于黄河的中游地区。(2)黄土物质来源——“风成说”占主导地位,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3)其他:它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产地,其中山西省最多。3、水土流失原因:(1)自然:黄土土质疏松的特性;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2)人为: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人类活动使植被破坏。危害:(1)带走地表肥沃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3)向黄河下游输送泥沙,使下游形成“地上河”,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都位于第二级阶梯。4、脆弱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洪涝灾害、泥石流、滑坡和塌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所以这里的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后不易恢复。本区的人地关系是恶性循环。
&5、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1)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十一、长江沿江地带1、地理位置:以长江为生命线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的攀枝花。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2、自然条件:(1)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2)气侯是亚热带季风气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四季分明;(3)属于湿润地区,地理区域属于南部地区;(4)流经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5)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3、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1)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一个“H”型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和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2)沿江地带的城市:①依托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其他资源及相应产业,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上游是重庆、中游是武汉、下游是南京和上海。各个城市都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②上海是“龙头”城市并是全国最大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③中下游地区城镇分布密集,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3)沿江地带的工业: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①四个工业基地,自上游到下游: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沪宁杭等城市组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②两个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的“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的“汽车工业走廊”。③长江沿江地带的相互协作:西电东送和产业转移。4、生态环境问题:(1)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危害: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造成水库淤积,降低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剧洪水灾害。(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3)沿岸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酸雨区广布:西南酸雨区、华中酸雨区和华东酸雨区,其中华中酸雨区是全国最大、强度最高的酸雨区。(图8.33p85)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现象,会导致水体和土壤酸化,对植物和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4)治理长江: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上中游建水库,调节河流季节水量变化;下游退耕还湖,清理河道,增加蓄洪能力。 四大高原区域特征:
四大盆地:四大平原: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一、淡水资源短缺 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在全球水储量中,淡水只占2.53%。 ②可直接利用的有限:所有淡水中99%难以直接利用。i淡水中绝大部分储存在两极冰帽和大陆冰川中,占淡水总量的86%,因地处偏远,难以获取; ii还有12%的淡水为地下水,必须凿井提水方能获取;iii在无人区或人烟稀少地区降水所形成的地面流水,也未能被人们利用。 人类最容易获取的是江河湖沼中的水。 ③淡水资源在陆地上分布很不均匀 受气候等地理条件的影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水资源丰富。 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每年总水量和人均水量都低。 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开发利用:人们在利用水资源过程中,有时采取了不合理的开发与管理措施,以致浪费水的现象相当普遍,加上许多地方出现水体严重污染,使原来不充足的淡水资源更为紧缺。 ②世界淡水的需求量大:各国各地各种用水量以及它们分别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差别显著。 a.从总水量来看,亚洲、北美、欧洲多,大洋洲、中美、南美洲和非洲少。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径流量的多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状况等,如南美洲的径流量十分丰富,但由于水资源丰富地区与人口的分布地区不协调,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 b.从各部门的用水比例来看,欧洲和北美的用水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业、农业、生活,而非洲、亚洲、中东的用水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业、工业、生活,且农业用水比例远远高于工业。这主要是由各地区经济的部门结构来决定的。 c.从生活用水的角度看,欧洲、北美、大洋洲、南美洲的比例较高,非洲、亚洲和中关的比例较低。这主要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关。 ③世界总需水量增长很快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工农业生产发展,以及其他社会用水扩大,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水资源短缺制约着经济发展,影响着粮食产量,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并且直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争夺水资源,在一些地区还引发国际冲突。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中东、非洲等地区国家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一条河流的上游与下游国家,常因为水的问题发生争执。 二、耕地日渐减少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全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为29.5亿公顷,其中容易开垦的部分已被耕种,面积为15.4亿公顷。其余虽有潜在的被开垦的可能性,但是或由于土壤肥力水平不高,或由于通达性受到限制,必须有较大投入才能有效利用。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2、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 耕地面积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 中国土地资源中耕地面积有1.28亿公顷,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3.7%。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5%。 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①我国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 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和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耕地中日8.4%分布在东南半壁,11.6%分布在西北半壁。 ②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 只有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多于0.3公顷。自然条件较好和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湖南、浙江、广东和福建等省市,人均耕地面积小于0.07公顷。 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了人均耕地的减少。近年来,我国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均不断增加,占用了不少耕地,使得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三、一些矿产濒临耗竭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岩石风化的、或岩石沉积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 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但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3/4的矿产资源,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矿产消费量只占世界的1/4。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 2、我国矿产资源的紧迫性表现: ①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③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到目前为止,我国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有相当部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20年,资源保证程度更低,特别是绝对需求量大的石油、铁、铜、铝、硫、磷等重要矿产缺口大,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四、能源问题: 1、世界能源状况 ①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 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②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趋势: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市场化 ③具体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欧洲:随着能源供应变得更为严峻和全球环境气候的日趋恶化,欧盟国家在多年努力推进和实施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在2007年制定了欧盟能源方针纲要。这是继在1951年形成欧洲煤炭和钢铁同盟,和在1957年达成欧洲核能协定50年之后,再次把能源问题提高到欧洲的核心发展战略。 日本:在追寻提高能源效率和能源供应多样化的领域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在2006年5月公布了新的国家能源战略。 美国:面对世界众多新经济势力的崛起和扩张,美国的战略是竭力在21世纪继续保持其在高科技和经济实力在全球领先的超级大国地位。 2、世界能源安全问题 ①世界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巨大压力。 ②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威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 ③围绕着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更趋激烈。 ④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3、我国能源状况 ①自然状况: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②发展状况:供给能力明显提高 能源节约效果显著 消费结构有所优化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 ③存在的问题: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 市场体系不完善,各项改革有待深化 能源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 国际市场剧烈波动,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农村能源问题突出,滞后面貌亟待改观 ④我国能源政策:我国的能源战略: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1)总特点: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总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在部分人口稠密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使水质不能符合要求,也存在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长江以北外流河区的广大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内流河区:属于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占有量少,经济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为该区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 ② 时间分配不均:我国降水量在时间分配上,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更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 ③ 我国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超过了水环境的承受能力。 2000年全国总用水量已增至5497亿立方米,与1949年相比,净增4.34倍。 (2)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农业和城市缺水状况已备受关注。缺水已经成为对工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问题。 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2%,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全国600多个城市中,2001年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城市达130多个。 中国存在的水问题,从现象上看,可概括为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浑等问题。 ①水多:共涝灾害多,是部分地区发展的心腹大患。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在洪涝灾害上的损失平均为100亿美元,其中洪水占三四成,涝灾占五六成。 ②水少: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河道外用水较多,造成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 ③水脏:水环境污染、水质下降等。 ④水浑:包括水土流失、沙尘暴等引发的一系列水环境问题。 区别土地、土壤、耕地的概念: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 土壤是由土壤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等。 耕地是指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它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常见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我国能源发展措施:1、全面推进能源节约: 推进结构调整;加强工业节能;实施节能工程;加强管理节能;倡导社会节能 2、提高能源供给能力: 有序发展煤炭;积极发展电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3、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 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推进关键技术创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开展基础科学研究 4、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积极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严格能源项目的环境管理 5、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加强能源立法;强化安全生产;完善应急体系;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价格机制改革 6、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完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对外合作;鼓励外商投资勘探开发非常规能源资源;鼓励外商投资和经营电站等能源设施;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世界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 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分布大势:耕地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林地分布在热带和亚寒带地区;草原在热带、温带半干旱地区。 2、生物资源 (1)森林:(两大林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与几内亚湾沿岸及东南亚; 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2)草原: 温带草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中部 热带草原:非洲、拉丁美洲、大洋州 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 3、水资源(径流总量由大到小) 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 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4、矿产资源 (1)分布 铁矿: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石油:中东地区储量占一半,也是世界最大生产和输出地区,此外,俄、美、中、墨、英等国产量也较大。(2)铁矿运输: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是铁矿运输的根本原因。出口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进口主要在发达国家。 我国的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①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②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 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水资源特点 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水能资源特点 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生物资源 (1)森林资源①森林资源特点: 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 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 ②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 ③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④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太行山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 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2)、草场资源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宁夏牧区、南方草山草坡。 (3)动物资源我国珍稀水生动物: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 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 13个加入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盐城、神农架、卧龙、九寨沟、天目山、武夷山、梵净山、茂兰、鼎湖山、西双版纳。 4、土地资源 (1)特点: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积超过国土30%,我国10%多一点(0.08公顷/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顷/人。 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 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2)分布: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为主 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 林地: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山区(横断山、雅鲁藏布江谷地)及东南部山地。 5、矿产资源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磷矿南方居多。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但加重运输负担。 煤: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石油:东北、华北、西北 天然气:西南、西北铁矿:辽宁、河北、四川 磷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 能源矿产,煤居首位,煤炭产量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 铁矿: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铁矿物质资源丰富,其中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 有色金属矿产基地—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稀土工业基地—内蒙古;磷矿基地——湖北、云南、贵州。 重点解析——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 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 1、常规能源的特点及其在世界的分布:
石油、天然气&&&&&&&&&&&&&&&&&&&&&
①分布广、储量大;②开发和利用的技术难度低
①发热量高②基本上是无灰燃料,是高质量的能源③开采、运输、使用方便
①可再生能源,电站建成后,发电成本低,收益大;②为发电修建的水库具有防洪、灌溉、水产养殖等多方面综合效益;③不污染环境
①发热量低、燃烧效率低;②灰渣、粉尘多,环境污染严重;③运输及使用不如石油方便
燃烧过程中也有污染
①水库会淹没农田;②移民搬迁:受降水量变化影响,枯水期受到限制
分布于沉积盆地边缘
分布于湖盆或大陆架上
落差大、水流急及流量大的河段
四个煤带: ①亚洲与欧洲(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②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③南非;④澳大利亚
七大产油区:①中东(主要为波斯湾沿岸的国家)②拉美(委内瑞拉、墨西哥);③非洲(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④俄罗斯;⑤亚洲(中国、印尼);⑥北美(美国、加拿大);⑦西欧(英国、挪威)
水能蕴藏前6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扎伊尔(刚果(金))石油运输:中东→西欧、北美、日本;北非→欧洲;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半球; 俄罗斯→东欧和独联体一些国家;东南亚→日本 2、部分新能源的特点及分布:
在世界的分布
在我国的分布
①能量大、能量密集; ②核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③核电站建成后运转费用低、收益大
①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②密封设备要求高③核废料处理困难
①铀矿丰富的国家: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 ②核能电量较大的国家: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
已建或在建核电站:泰山、大亚湾、岭澳、连云港
①能量大,分布广 ②可再生能源 ③无污染
①分布分散 ②投资大、占地广、储能难
影响大阳辐射强度的因素:①纬度②海拔高低③空气中云量、水汽含量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以西以北丰富
①清洁能源,有利于净化环境②提高生物能源利用率③可以缓和燃料同肥料、饲料相争的矛盾
气温低的地区利用沼气时间短或难于利用
沼气是我国农村一种比较理想的能源,推广较快
发现相似题
与“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006594847937159919093123870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用风能发电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