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菌在生物学性状的特点和brock微生物生物学检查有何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微生物的定义
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面目的生物。它们既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也包括酵母菌、酶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等真核微生物,还包括非细胞型的病毒和类病薄R虼耍拔⑸铩辈皇欠掷嘌系母拍睿且磺形⑿∩锏淖艹啤
微生物的特点
(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生物的大小用微米来量度,如细菌的:儿微米至几微米;病毙∮0.2um,酵母菌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原生动物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总之,它们都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由于微生物极微小、极轻,易随灰尘飞扬,因此它们分布在江河湖海、高山、寒冷的雪地、空气、人和动植物体内外以及污水、淤泥、废物堆中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类只有10万种左右,其中细菌、放线菌约约1500种。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类的发现速度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地球、微生物的中水回用分布可以说是无孔不人,无远不达。微生物只怕“火”,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生物圈、岩石、土壤圈、水圈直至大气圈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足迹。
(二)代谢强度大、代谢类塑多样由于微生物形体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加强新陈代谢。利用这一特性’可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迅速地降解。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极其多样,其“食谱”之广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相比的。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在废水处理中,很容易找到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三)繁殖快在生物界中,微牛物具有最高的繁殖速度。尤其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细菌,其速度更是惊人。在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繁殖一代的时间很短.快的只有20min,慢的也不过几小时(专性厌氧菌繁殖速度慢些》。据此,人们能很快地理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微生物加以繁殖(培菌〉,使之达到所需的数量。
(四)数量多由于微生物的营养食谱极广,生长繁殖速度快,代谢强度大,因此,凡有微生物生存的地方’它们通常都拥有巨大的数量。
(五)易变异微牛物的个体一般呈单细胞或接近于单细胞,它们通常都是单倍体,由于大多数微生物为无性繁殖,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微生物具有易变异的特点。在污水处理中,随着水质的不同,出现的微生物种类、数最有明显差异。当环境变化时,微生物会废水处理批死亡,但存活下来的微生物往往会发生结构和生理特性等方面的变异,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利用微生物易变异的特点,在环境保护中的废水生物处理时可进行活性污泥驯化。此外,选育特定的微生物,以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等工作,也是这一特点的实际应用。
所需的能量,提供合成产物的碳架。
3氮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所必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来源:周围环境中得有机无机含氮物质
作用: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4 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源来源的营养物质或辐射能
5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篇二:什么是微生物
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类群:①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
蓝细菌(旧称蓝藻或蓝绿藻)
②真核类: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③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 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
体积小、表面积大是微生物其它四个共性的基础 :提供巨大的吸收面,排泄面和交换面。
细菌的特殊构造有哪些?对细菌本身各有何作用? 答:细菌的特殊结构主要有:
(1)荚膜:具有抗吞噬及抗消化作用,与致病力有关; (2)鞭毛:为细菌的运动器官,有抗原性;
(3)菌毛:有黏附于多种细胞受体的作用,与致病力有关,有抗原性; (4)性菌毛:雄性菌株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
(5)芽胞: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可保护细菌耐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4.试用简图表示G+和G-细菌肽聚糖单体构造的差别,并作简要说明。 ①G+菌四肽尾分子上的第3个氨基酸是L―Lys,而G-菌则是m―DAP;②G+菌四肽尾的第4氨基酸上有一肽桥(常为甘氨酸五肽),而G-菌则无。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
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从而使皮层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导致皮层的充分膨胀,而作为芽孢的生命部分―芽孢核心的细胞质却发生高度失水,并由此变得高度耐热了。
6.真菌的营养菌丝体可以分化成哪些特殊的形态结构?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1.匍匐枝和假根:匍匐菌丝是使菌丝向四周蔓延,并在其上可产生孢囊梗,假根能使菌丝固着在基物上,并能吸收营养 2.吸器:寄生真菌侵入寄主细胞内吸收营养;
3.菌环和菌网:某些捕虫类真菌用来捕捉线虫、轮虫等,以获养料; 4.附着枝和附着胞:一些真菌用来将菌丝附着在寄主体表上; 5.菌核和菌索:抗逆不良环境条件
7、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请说明每个阶段的内容。 答:质配:两个单倍体性细胞相接触,细胞质及内含物融合在一起,但染色体数目仍为单倍体。核配:质配后双核细胞中的两个核融合,产生出二倍体的接合子核,染色数目是双倍的。减数分裂:双倍体核进行两次连续的核分裂,核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单倍体的有性孢子。
+:代表是或有;-:代表否或无。
9、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生活史。
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复制 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裂解性生活史:①尾丝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吸附;
②病毒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内;
③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合成; ④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装配;
⑤大量子代噬菌体裂解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10、什么是效价?其测定方法有哪些?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测定方法有:液体稀释法、玻片快速测定法、单层平板法和双层平板法。
双层平板法:先在培养皿中倒入底层固体培养基,凝固后再倒入含有宿主细
菌和一定稀释度噬菌体的半固体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噬菌斑的数量。
11、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画出自然裂解的曲线图,图中的各期又有何特点?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它包括①潜伏期:细胞内已经开始装配噬菌体粒子并可用电镜观察到;
②裂解期: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 ③平稳期: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的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
12、什么是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类病毒是一类只含有RNA一种成分,专心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源体。 拟病毒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
13. 什么叫碳源?试从元素水平、化合物水平和培养基原料水平列出微生物的碳源谱 P88
16.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以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鉴定性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EMB培养基含有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可发酵乳糖产酸造成酸性环境时,这两种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大肠杆菌苗落带金属光泽的深紫色,而与其他不能发酵乳糖产酸的微生物区分开。 17、列表比较同型乳酸发酵与异型乳酸发酵。
18、试述嗜盐菌紫膜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细菌的视紫红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相似,能吸收光能,并在光量子的驱动下起着质子泵的作用。这时,它将反应中产生的质子一一逐出细胞膜外,从而使紫膜内外形成一个质子梯度差。根据化学渗透学说,这一梯度差(即质子动势)在驱逐H+通过ATP酶的孔道进入膜内以达到质子平衡时,就会产生ATP。当环境中O2浓度很低时,嗜盐菌无法利用氧化磷酸化来满足其正常需求,若光照条件适宜,它就能合成紫膜,并利用紫膜的光介导ATP合成机制获得必要的能量。
19、固氮过程需满足哪些条件?
① ATP的供应
②还原力[H]及其载体 ③固氮酶
组分 I :真正“固氮酶”,又称钼铁蛋白
(MF)、钼铁氧还蛋白(MoFd)
组分II:(AzoFd)?固氮酶还原酶,不含钼,又称铁蛋白、固氮铁氧还蛋白 ④还原性底物氮 ⑤Mg2+
⑥严格的厌氧微环境
20、蓝细菌是一类放氧性光合生物,又是一类固氮菌,说明其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1)异形胞是部分蓝细菌适应于有氧条件下进行固氮作用的特殊细胞。
机制:很厚的细胞壁;缺乏产氧光合系统Ⅱ;有高的脱氢酶和氢化酶活力;这还有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解除氧毒害的功能;其呼吸强度也高于邻近的营养细胞。
(2)没有异形胞分化的蓝细菌:
①将固氮作用与光合作用分开进行(黑暗下固氮,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 ②在束状群体中央失去光合系统Ⅱ的细胞中进行固氮作用 ③提高细胞内过氧化物酶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以解除氧毒害
21、细菌酒精发酵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有何异同?
答:共同点: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脱羧为乙醛,乙醛再还原成乙醇 不同点:①产生丙酮酸的途径不同 酵母型酒精发酵是通过EMP途径,而细菌酒精发酵是通过ED途径。
②净产ATP不同 与酵母乙醇发酵相比,细菌乙醇发酵净产生ATP只有1个
③菌种不同:参与酵母型酒精发酵的是酿酒酵母,细菌酒精发酵是运动发酵单胞菌等微好氧菌。
篇三:微生物分类
第一节 微生物分类
主要内容:
一、 微生物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二、 细菌的分类
三、 病毒的分类
一、微生物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一)无细胞结构
(二)有细胞结构
原核生物界
原生物界包括1、原核、真核原生物
① 细胞无分化
真核原生生物界
② 细胞有分化
(一)分类单元及其等级(二)微生物的命名(三)细菌分类和伯杰氏手册(四)细菌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一)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门Phylum――亚门
纲Class――亚纲
目Order――亚目
科Family――亚科
常用的细菌分类术语
培养物(culture):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菌株(strain):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所获得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也可以称为一个新的菌株,以便与原来的菌株相区别。
型(form或type):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二) 微生物的命名
1.分类单元的命名
⑴ 属名 属名用一个单数主格名词或当作名词用的形容词来表示,可以是阳性、阴性或中性,首字母要大写。
⑵ 种名 和其他生物一样,细菌的种名也用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命名,即种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加词两部分组合而成。
⑶ 亚种名 亚种名为三元式组合,即由属名、种名加词和亚种名加词构成。
细菌的命名依据“国际细菌命名法规” 的规定,学名用拉丁文,遵循“双名法”。所谓“双名法”就是每一种细菌的拉丁文名称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构成,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均应小字。整个属名及种名在出版物中应排成斜体。 如:Escherichia coli 属名+种名 几种不同的书写情况:
(1)属名重复出现,可缩写
如:E.coli (大肠杆菌);
S. pullorum(鸡白痢沙门氏菌)
(2)只确定属名,未确定种名的某一株细菌
Salmonella sp.
(3)只确定属名,未确定种名的若干菌株Salmonella spp.
(4)亚种用subsp.表示
Pasteurella multocida subsp.
2. 命名模式及其指定
如前所述,由于细菌分类单元的划分缺乏一个易于操作的统一标准,为了减少因采用不同标准界定分类单元所造成的混乱, 细菌系统分类也像其他生物分类一样采用“模式概念”。即根据命名法规要求,正式命名的分类单元应指定一个命名模式(简称模式)作为该分类单元命名的依据。
3. 新名称的发表
根据细菌命名法规的规定,有效发表新的细菌名称应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进行。
若新名称是在国际系统细菌学杂志(IJSB)以外的其他杂志上发表的,还必须经过新名称的合格化发表,被认为合格后,在该杂志上定期公布,命名日期即从公布之日算起,否则不算合格发表,也不能取得国际上的承认。
发表新名称时,应在新名称之后加上所属新分类等级的缩写词,如新目“ord.nov.”、新属“gen.nov.”、新种“sp.nov.”等。
(四) 细菌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一)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二)血清学试验与噬菌体分型(三)氨基酸的顺序和蛋白质的分析(四)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一)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
1.形态学特征:
(1)细菌形态:形状、大小、排列 (2)培养特征:菌落特征(3)特殊结构:鞭毛、芽孢、荚膜、孢子 (4)染色反应:革兰、抗酸(5)内含物:异染颗粒、伴孢晶体(6)运动性:
2.生理生化特征
(1)生理:
需氧性、温敏性、噬盐性、与宿主的关系、生活史(有性生殖情况)等
(2)生化:
营养类型(自养/异养)、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对氮源的利用能力、对生长因子的需要、对抗生素及抑菌剂的敏感性、代谢产物(酶、毒素等)、对 pH 的适应性等
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类主要靠生理生化
(二)血清学试验与噬菌体分型
1.血清学试验
细菌细胞与病毒等都含有蛋白质、脂白蛋、脂多糖等有抗原性的物质,由于不同微生物抗原物质结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抗原特征。
一种细菌的抗原除了可与它自身的抗体起特异性免疫反应外,若它与其它种类的细菌有共同的抗原组分,它们的抗原抗体之间就会发生交叉反应。
2.噬菌体分型
在原核生物中已普遍发现有相应种类的噬菌体.噬菌体对宿主的感染和列解作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一种噬菌体往往只能感染或裂解某种细菌,甚至只裂解种内的某些菌株.
所以,根据噬菌体的宿主范围可将细菌分为不同的噬菌型和利用噬菌体裂解这样的特异性进行细菌鉴定.
这对于追溯传染病来源、流行病调查以及病原菌的检测鉴定有重要意义.
三)氨基酸的顺序和蛋白质的分析
蛋白质是基因的产物,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直接反映mRNA顺序而与编码基因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通过对某些同源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比较来分析不同生物系统发育关系,序列相似性越高,其亲缘关系愈近.
因此可以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资料构建系统发育树和进行分类.
(四)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比较DNA和碱基组成和进行核酸分子杂交,是目前通过直接比较基因组进行生物分类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1. DNA的碱基组成[(G+C)%]
2.核酸的分子杂交
DNA―DNA杂交、DNA―rDNA杂交、核酸探针
三) 细菌的分类糸统
医学与兽医学上有关的细菌分类表
Ⅰ类,革兰氏阴性有细胞壁的细菌
需氧/微需氧、有动力、螺形革兰氏阴性菌
螺菌属、弯菌属、螺杆菌属
需氧/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与球菌 假单胞菌属、军团菌属、奈瑟菌属、莫拉菌属产碱杆菌属、布鲁斯菌属、罗卡利马体属、鲍特菌属、弗郎西斯菌属
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弧菌 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耶尔森菌属、弧菌属、巴氏杆菌属、嗜血杆菌属
厌氧革兰氏阴性直、弯或螺形杆菌 类杆菌属、梭杆菌属
厌氧革兰氏阴性球菌 韦荣球菌属
立克次体与衣原体 立克次体属、考克斯体属、衣原体属
螺旋体 密螺旋体属、疏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属
Ⅱ类,革兰氏阳性有细胞壁的细菌
? 革兰氏阳性球菌 肠球菌属、球菌属、链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
? 形成芽胞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芽胞杆菌属、梭菌属
形态规则的无芽胞革兰氏阳性杆菌 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
形态不规则的无芽胞革兰氏阳性杆菌 棒状杆菌属、放线菌属、动弯杆菌属
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属
? 放线菌 诺卡菌属、链霉菌属、红球菌属
? Ⅲ类,无细胞壁的真细菌支原体属、脲原体属
? Ⅳ类,古细菌 未发现有致病菌
三、病毒的分类
(一)病毒分类机构(二)病毒分类原理及其依据 (三)病毒的分类系统(四)病毒分类现状(五)病毒的命名
(一)病毒分类机构
1966年莫斯科 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1973年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是病毒分类与命名的国际权威机构
(二)病毒分类原理及其依据
原理:强调其分类和命名的稳定性、实用性、认可性和灵活性。
稳定性是指病毒名称及其隶属关系一旦确定下来,就应该尽可能的保留。
实用性是指病毒分类体制应该对病毒学研究领域是有用的。
认可性是指病毒分类阶元和名称应该为病毒学研究者乐意接受和使用,所以,认可性也是实用性的必然结果。
灵活性是指病毒分类阶元可以依据某些新发现而进行重新修订和再确定
(二)病毒分类原理及其依据
依据: 病毒粒子特性
病毒生物学特性
病毒形态:如大小、形状、包膜和包膜突起的有无,衣壳结构及其对称性;
病毒生理生化和物理性质:如分子量,沉降系数,浮力密度,病毒粒子在不同pH、温度、Mg2+、Mn2+、变性剂、辐射中的稳定性;
病毒基因组,如基因组大小、核酸类型、单双链、线状或环状,正负链,G+C所占的比例、核苷酸序列等;
病毒蛋白,如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数量,大小以及功能和活性,氨基酸序列等; 病毒脂类含量和特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特性。
病毒抗原性质和生物学特性:
病毒抗原性质:包括病毒血清学性质与其抗原的关系。
病毒生物学特性:包括病毒天然的宿主范围;
病毒在自然状态下的传播与媒介体的关系;
病毒的地理分布,致病机理,组织嗜亲性;
病毒引起的病理和组织病理学特点。
三)病毒的分类系统
Order目 一群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科。
基因组不同,但有相似的基因组次序、结构及复制方式,甚至编码相似的功能蛋白的共同保守序列。词尾virales
(1)Family科
词尾 vivide (2)Subfamily亚科(3)Genus 属
词尾 virus
(4)Species 种
科和属是病毒分类的最主要单位
Avian influenza virus,AIV
? Orthomyxoviridae正粘病毒科
? Influenza virus流感病毒属
? 按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被分为甲(A)、乙(B)
和丙(C)三个血清型
? A:人、猪、马、禽类、海豹等
? C:人、猪
? 各型流感病毒又根据其表面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不同再分为若干亚型。
? A型流感病毒因其表面蛋白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而被分为16个不同的HA亚型
(H1~H16)和10个不同的NA亚型(N1~N10)
?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
重,病死率高
? 禽流感分离毒株的命名:
? 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
? A/turkey/Ontario/N9)/2006
? A/chicken/Pennsylvania/83(H5N2) /2008
? A/Duck/Hong Kong/N2)
? CoV(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SARS CoV) ,
? 属于巢状(套式)病毒目 (Order:Nidovirales)、
? 冠状病毒科 (Family :Coronaviridae)、
? 冠状病毒属 (Genus:Coronavirus)。
? 正义单链RNA病毒。在形态学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包膜 (envelope)外有棒状子
粒 ,状如王冠
篇四:微生物概述
一、微生物的探究历程
1、荷兰人列文.虎克:显微镜的发明者,1674年观察发现了杆菌、球菌和原生动物,他称为“小动物”,并向英国皇家学会写信自己的发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微生物世界。 2、巴斯德(法国,近代微生物的奠基人,微生物学家)
(1)否定“自然发生说”??“生生说”(曲颈瓶实验):
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肉汤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
(2)巴氏消毒法(62度,30分钟):
用于牛奶、奶酪、啤酒
(3)发明了炭疽病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3、科赫:年德国细菌学家:
?1876年,科赫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将微生物样品稀释后,用针尖沾取少量的稀释菌液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不久培养基的表面就会长出多种菌落。他用实验证实了“生生论” ?1882年发现并分离出了引起肺结核的病原菌和结核分支杆菌;
?1905年,科赫因结核杆菌的研究成果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二、微生物的种类
1、古细菌:生活在极端环境下
细胞壁组成与真细菌不同
青霉素不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
对抗生素利富平不敏感。(利富平抑制细菌RNA的合成)
(1)结构
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不同,为肽聚糖
细胞质: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还存在质粒(小型环状DNA分子,基
因工程目的基因的运载体)
拟核:分布DNA 3小(3)绝大多数属于分解者,也有属于生产者(蓝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3、真菌(酵母DD单细胞,出芽或孢子生殖。霉菌DD青霉、根
霉、曲霉。蕈(xun)DD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真核
4、原生生物(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DD几乎都是单细胞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它们是水域的主要浮游动物。粘菌DD介于
原生动物与真菌之间的一种真核生物)
微生物特点:个体微小(微米或纳米)、结构简单、分布广、营养
方式多样、生长繁殖快
三、微生物的营养
1、五大营养物质: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2、培养基配置的基本原则:
?目的明确。
?营养要协调。
牛肉膏:蛋白胨:Nacl=1:2:1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
?物化条件要适宜。如pH、渗透压等。
(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选择培养基功能: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常用的异养型细菌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常用的自养型细菌培养基是无机的合成培养基;常用的酵母菌培养基为麦芽汁培养基
?方法1:采用“投其所好”的策略。加富的物质是特殊的碳源和氮源。
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分离出自生固氮菌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分离出自养型微生物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用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用石蜡油来富集分解石油的微生物;
用较浓的糖液来富集酵母菌等;
?方法2:“取其所抗”。 利用待分离的微生物对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具有抗性而设计的 如分离放线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数滴10%的苯酚,可以抑制霉菌和细菌的生长;
在分离酵母菌和霉菌的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四环素和链霉素等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
7.5%NaCl可以抑制大多数细菌,但不抑制葡萄球菌,从而选择培养葡萄球菌;
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
大肠杆菌菌落出现金属光泽的紫黑色。 (2)严格灭菌:条件:1.05kg/cm2
15――30分钟
目的:杀死细菌芽孢
(3)培养基配置的实验:
按照比例,牛肉膏(天然物质,含有生长因子)用烧杯
自来水(存在微量元素)
(分别溶解再混合加热,最后加琼脂)
加热至沸腾后,加入剪断的琼脂1%
加热至琼脂融化(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沉淀在杯底)
热水定容:(第二次定容的目的:加热过程中有部分水分散失
用热水定容的目的:防止融化的琼脂凝固)
7.2――7.4
高压蒸汽灭菌
冷却到50度
倒平板(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火焰烧瓶口)
四、微生物实验
1、微生物接种:
防止杂菌污染:超静工作台操作、灼烧接种环、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桌少,在火焰旁接种 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用于微生物的培养,观察菌落
目的: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出现单个微生物,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划线法的注意点:1、每次划线前要灼烧
2、冷却后从上一区划线的末端开始划
3、首尾区不重叠
划线法路线:
培养:37度培养2――3天,倒置培养(避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水污染培养基)
2、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
(1)接种方法:涂布法(无菌滴管吸取细菌悬浮液1-2滴,滴于培养基的表面,用无菌玻
璃铲涂匀)
用于:多种微生物混合液中,选择出需要的微生物
(2)方如浸过不同浓度的某种抗生素和无菌水的圆纸片
(3)37度培养2――3天
(4)在培养皿的底部,测量每个圆纸片周围清晰区的宽度(越宽,抑菌作用越明显,抗生素浓度越高)
六、传染病
1、流行的3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媒介物传播、病媒传播
(3)、易感人群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
(3)、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减少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染链)疫苗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病原微生物抗原的稳定性。(RNA病毒复制过程中易变异)
3、病原菌:重要属性:致病性
定居的位置有高度的专一性
感染人体的结局取决于:病原菌的毒力和人体的免疫力
4、病毒:细胞内寄生
对宿主细胞具有选择性
注意不同种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七、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1、发酵工程:人类最早进行的生物工程。
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由微生物生产出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
2、工程菌: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
微生物例题:
1、下列关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
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
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
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有核膜,而固氮菌没有
B.酵母菌有细胞膜,而固氮菌没有
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藻细胞没有
D.黑藻细胞有内质网,而蓝藻细胞没有
3、若将细菌置于培养基中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下图所示实验方案中,可以用来 检验两种抗生素杀菌效果的是(
4、 产生标准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5、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杆菌进入机体后,能引起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某种细菌后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最可能是一个(
D.生态系统
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形成菌落。某实验小组想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哪组方案最合适(图中,A表示含有A抗生素,B表示含有B抗生素,+ 表示含有细菌,- 表示不含有细菌)(
6、天然酿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类,用作发酵原料的淀粉需经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才能被利用。研究者从某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并转人酿酒酵母菌,获得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可直接利用淀粉产生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淀粉酶基因切割下来所用的工具是
将淀粉酶基因与载体拼接成新的DNA分子,下一步将该DNA分子
,以完成工程菌的构建。
(2)将该工程菌接种在含淀粉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工程菌周围出现透明圈,请解释该现象发生的原因。
(3)如何进一步鉴定不同的转基因工程菌菌株利用淀粉能力的大小?
(4)微生物在基因工程领域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1)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分)
DNA连接酶(1分)
导入酿酒酵母菌(1分)。
(2)该工程菌产生的淀粉酶可分泌至培养基,水解淀粉后的区域,遇碘不再变蓝色,产生透明圈(1分)。
(3)测定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工程菌菌株的淀粉酶活性或酒精产量(1分)。
(4)①工具酶主要来自微生物;②最重要的目的基因供体库之一;③目的基因的载体之一;④作为受体细胞;⑤提供用于发酵的工程菌(任选3条,每条1分,共3分)。
7、莠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
(1)莠去津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NADP+形成
,进而影响在
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最终抑制杂草生长。
(2)从使用去津的农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莠去津杂草,将它与敏感型植株杂交,结果见下表:
杂交亲本 后代中耐药型植株比例(%) 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
耐药型♀×敏感型♂ 100 0
敏感型♀×耐药型♂ 0 100
由表推断,控制该耐药性状的基因位于
(3)莠去津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据图回答:
①由于莠去津的
作用,在长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 ②下图是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柱形图,
由图推断,从A瓶到C
瓶液体培养的目的篇五:微生物
1、微生物学
6、生长因子
8、温和噬菌体
9、烈性噬菌体
10、病毒体
11、干扰素
13、热原质
14、抗生素
15、 免疫球蛋白
19、免疫应答
1、革兰染色的原理、步骤以及结果判断。
2、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
3、生长曲线,分成几个期,各期有什么特点?
4、紫外线杀菌的原理、应用范围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5、简述干扰素的概念、生物学作用及其抗病毒的主要机制。
6、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检查一般包括有哪些项目?
7、规定灭菌制剂中微生物检测项目有哪些?
8、什么是抗生素?对于医用抗生素有哪些基本要求?
9、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有哪些主要功能?
10、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如何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1、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___球形__
2、某些细菌寄生在健康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并不致病,医学上常把这类细菌
。当此类细菌寄居的条件或环境发生改变时仍然可以致病,医学上把这类
细菌亦可称为 条件致病菌
3、细菌侵入血流后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和全身中毒症
状,称为 败血症 。
4、细菌的毒力是由
5、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__水分__、_氮源___、
、__生长因子____、
6、革兰染色中脱色剂是
7、半固体琼脂穿刺试验是用来观察细菌是否有
8、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按其物理性状分为固体培养基_、培养基
三种类型。
9、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__细菌_、__放线菌_、_支原体_、_衣原体__、___立克次体__和
,共六类微生物。
10、放线菌是一类介于细菌
之间,又更接近于
的原核微生物。
11、霉菌的菌体一般由多个细胞组成,其结构主要由和
12、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纳米
,而细菌的却是微米
13、病毒的繁殖过程分为____吸附______脱壳___、__生物合成__、__装配与释
放__五个连续的过程。
14、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复制繁殖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无性二分裂
16、有噬菌体参与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方式有
17、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常用的方法有。
18、机体免疫系统具有____免疫防御____、
19、根据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将抗原分为异种抗原、___同种异型抗原_ 和_自身抗原__。
20、B淋巴细胞在中发育成熟。
21、抗原具有两种属性。
22、机体的免疫系统由___免疫器官___、免疫细胞 和
1、细菌与真菌的细胞壁成分基本相同。
2、青霉素的抑菌作用在于它干扰肽聚糖单体之间肽键的形成,从而抑制肽聚糖的合成。
3、L型细菌是指细菌细胞膜缺陷的细菌。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其视野面积越小。
5、细菌、放线菌适宜在微酸性条件下是生长。
6、放线菌的菌丝体呈分枝状,因此它是一种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7、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8、G+菌和G-菌细胞壁的共有成分是肽聚糖。
9、微生物可分为真核型微生物和原核型微生物2大类型。错
10、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1、外毒素的合成、芽孢的形成多在细菌的对数生长期
12、质粒可以自主复制,可以转移,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错
13、正常菌群对机体是无害或有利的,不会引起机体疾病。
14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它能帮助细菌渡过不良环境。对
15、S-R变异是细菌鞭毛变异 对
16、病毒核酸具有多样性,可含DNA或RNA,还有的既含DNA,又含RNA。错
17、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细胞性微生物。错
18、干扰素是病毒感染细胞后,由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错
19、酒精消毒的最佳浓度为95%。错
20、病毒的计量单位是μm。错
21、真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2种方式。对
22、口服药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对
23、无菌制剂和口服药物一样允许检出适量微生物。错
24、接合孢子属于真菌的有性孢子。对
25、菌种保存过程中要求不死亡、不污染杂菌和不退化。对
26、灭菌制剂和口服药物一样允许检出适量微生物。错
27、检验报告中的细菌个数往往用菌落数表示,完整的指标单位就是cfu/g或cfu/ml。对
28、药物的MIC值越小,其抗菌作用越强。
29、大肠杆菌在“IMVC”试验中的结果是:- - + +。错
30、最早用人痘法预防天花的国家是英国。错
31、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对
32、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错
33、注射疫苗属于人工主动免疫。错
34、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由B细胞和T细胞共同介导完成。
35、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对
1、首先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
A. 列文虎克
2、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3、真核型微生物与原核型微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C. 核膜和核仁
D. DNA与RNA
4、革兰染色时,如果乙醇脱色过度,将导致
A. 易产生假阴性结果
B. 易产生假阳性结果
C. 细菌均被染上紫色
D. 对染色结果无影响
5、关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肽聚糖含量少
C. 致病力与所含脂多糖有关
D. 对溶菌酶较敏感
6、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是由于
A. 细胞核结构的不同
B. 细胞壁结构的不同
C. 细胞膜结构的不同
D. 中介体的有无
7、以下哪项不属于细菌细胞特殊结构?
8、细菌的芽孢是
A. 细菌的一种繁殖体
B. 细菌细胞的一种基本结构
C. 细菌储存碳源的一种形式
D. 细菌处于休眠状态的一种结构
9、关于热原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由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合成
B. 能引起人或动物机体的发热反应
C. 经高压蒸汽灭菌102.97kPa20min可被破坏
D. 玻璃器皿必须经过250℃高温干燥才能破坏热原质
10、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11、下面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
①细胞壁;
④细胞膜;
⑤细胞质;
⑩核糖体。
A.①④⑤⑦
B. ④⑥⑧⑨
C. ②③⑥⑧
D. ④⑥⑧⑩
12、普通菌毛主要与细菌的
B. 致病性有关
C. 抗药性有关
D. 遗传变异有关
13、大肠杆菌性菌毛的形成取决于
A. 染色体中的菌毛基因
B. 线粒体中的菌毛基因
14、细菌的繁殖方式为 D
C. 有性孢子
15、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最好是选用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哪个时期?
16、 下列病原体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C.白色念珠菌
17、保护菌体、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18、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的作用是
A.抗吞噬作用
B.粘附作用
C.毒素作用
D.侵袭酶作用
19、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成分是D
A.特异性多糖
20、关于外毒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 化学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C. 毒性较强
D. 热稳定性强
A. 内毒素和外毒素
C. 外毒素和类毒素 的毒力构成因素指的
B. 侵袭力和毒素
D. 胞内酶和胞外酶 是
22、IMVC试验常用于鉴别肠道杆菌,典型的大肠埃希菌的IMViC实验结果是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23、有关质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质粒是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
B.质粒是细菌必备结构
C.质粒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D.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26、IMVC试验常用于鉴别
A. 葡萄球菌 B. 厌氧菌
C. 肠道杆菌 D. 肺炎球菌
27、放线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主要是
28、高压蒸汽灭菌法中,真正起到杀菌作用的因素是 A
29、如果培养基内污染了芽孢菌,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灭菌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 紫外线照射法
C. 滤过除菌法
D. 巴氏消毒法
30、将牛奶加热62℃30分钟的目的是
A.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吸收
B. 杀灭牛奶中的所有微生物
C. 杀死牛奶中的病原菌
D. 使牛奶不含活菌
31、口服药品细菌总数检查结果如下表,应报告菌数:C
稀释级1∶10
32、 质粒是细菌的D
B.胞质颗粒
C.胞浆中核蛋白体
D.染色体外DNA
33、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值范围适C
A.4.0~6.0
B.5.5~6.5
C.6.8~7.4
D.8.0~9.0
34、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以B
A.孢子出芽方式
B.二分裂法方式
C.增殖方式
D.自我复制方式
35、“菌落”是指
A.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一个菌细胞
D.不同种的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36、杀灭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B.紫外线照射
C. 流通蒸气灭菌
D.高压蒸气灭菌法
37、 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理
A.干扰DNA的复制
B.损伤细胞壁
C.损伤细胞膜
D.破坏酶系统
38、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
A. 2条多肽链组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生物生物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