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化验单上有医师盖章,但是签名有防涂改纸,化验单是真的

我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化验报告单,是不是伪造的,连部门的盖章都没有。_百度知道
我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化验报告单,是不是伪造的,连部门的盖章都没有。
我有更好的答案
此类化验单一般无需盖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怎样看化验单?
的,上面有两项是载脂蛋白A-1(简称APO-A)和载脂蛋白B(简称APO-B),请问这两项是什么意思,不正常的话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吗?
1、载脂蛋白A1:
参考值是1.0-1.6 g/L。
载脂蛋白A1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蛋白质,它可以结合周围组织游离胆固醇,促进动脉壁细胞中胆固醇的清除,加速肝脏内胆固醇代谢。
所以,载脂蛋白A 1与高密度脂蛋白的临床意义相同,它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即它升高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它降低可出现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易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2、载脂蛋白B:
参考值是0.6-1.2g/L
载脂蛋白B 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中一种颗粒最小的脂蛋白,最容易进入血管壁、引起动脉硬化,其危害性比低密度脂蛋白(LDL-ch)更大。
所以载脂蛋白B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意义相同,它的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简单地说:
载脂蛋白A 1升高是好现象,它升高有利于预防冠心病;而降低则易引起冠心病。
载脂蛋白B 则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它升高是坏现象,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载脂蛋白A和高密度脂蛋白都是好胆固醇,偏高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高密度脂蛋白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
应该要调节下饮食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麻烦好评,谢谢
答: 病情分析:
您好,炎性假瘤为一种特发的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临床表现类似肿瘤,但实际为炎症。
常见的眼科疾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是一种免疫反...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化验单没有化验医师签名可以吗_百度知道
化验单没有化验医师签名可以吗
我老婆去抽血做化验,可是化验单上没有化验医师的签名,这样可以吗
提问者采纳
有出具检验报告的资格的医务人员出具检验报告并签章(签字)一般是具有诊治资格的医师开具化验单,再由具有审核检验报告的医务人员审核检验报告并签章(签字)。上述人员也可以是同一人
来自团队: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一把情况下是要化验单才可以做的,建议积极咨询医生为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贫血男孩被误诊为白血病背后:化验单无医师签名-少年被误诊白血病--要闻-河南报业网
贫血男孩被误诊为白血病背后:化验单无医师签名
  时间: 08:49:10&&来源: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河南日报》焦点网谈版-短信民生栏目倾听您的声音,为您反映问题,请您发表评论,移动用户发至、联通用户发送至、小灵通用户发送至,欢迎您的参加!
使用手机访问
河南报业无线互联门户网站,开启新视界、拥有新天地,随时随地洞悉天下动态,世界在你掌握。
  河南报业网讯
张朝文一家
一年来,张朝文在这个三级甲等医院为孩子治疗“白血病”。
  1个正在读初中的16岁男孩,一次低烧被洛阳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误诊为白血病人,继而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化疗――头发掉了、目光呆滞了、行动不便了、失学了……因为孩子的“绝症”,父亲眼泪哭干了,母亲精神失常了,一个家庭债台高垒了。
  而为孩子只做过一次血细胞检查就定下“白血病”结论的医院工作人员,是一个七旬老人。出人意料的是,她并没有在这个关乎孩子生死存亡的检查报告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孩子在医院化疗期间,该院前后出现4次多收费现象,其中最离谱的一次是,医院一天给孩子做了501次粪便常规检查,收费2505元――
  一个家庭的巨变
  “妈,杏红了。”“嘿嘿,嘿嘿……”一处破败的窑洞前,满树红杏下,这母子俩的简短对话让人鼻子发酸。母亲精神失常,只会傻笑;孩子痴痴呆呆,弱不禁风,失学在家。而在一年前,母子俩还都是正常人。
  破败的窑洞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陈村乡石板沟村半山腰,窑洞的主人、43岁的张朝文已记不得这个窑洞建于何年,他只记得门口这棵杏树是生儿子张纲明那年特意栽下做纪念的。
  “桃三杏四梨五年”,可自打这棵杏树挂果,不管结的果子稀稠,就没见这杏在麦熟之后还会有熟果子挂在枝头。
  “都是这孩子摘的,成天爬高上低的,杏还没熟呢,他早就把树枝爬光溜了……”张朝文回忆起儿子的调皮时,脸上浮现出难得的几丝笑容,话也多了起来。他不厌其烦地给记者回忆以往的事儿:“中午就没见他闲过,不是跑到河里摸鱼逮蟹,就是爬高上低偷摘桃啊杏啊。有一次半夜了还不见他回来,找几里地到河边,才逮住他跟村里几个娃儿在河里找螃蟹呢!气得我狠狠揍了他一顿。”
  可张朝文对儿子调皮的气愤也永远消失了,因为儿子再不会爬高上低到处乱跑惹他生气了。看着满树的红杏及歪在树下弱不禁风的儿子,这位农家汉子一个劲儿狠抓自己乱蓬蓬的头发。
  发烧被诊断为白血病整整一年了。
  去年6月10日那天,已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张纲明步行10多里山路从学校回到家后,一个劲嚷嚷着“没劲、头晕”。
  正忙着在地里收割麦子的张朝文和妻子代小云都没咋当回事儿,让16岁的儿子自己到村卫生所买点药吃。等第二天早上发现儿子仍没退烧后,代小云没有继续下地,而是十分重视地陪着儿子到卫生所让大夫给挂瓶水。
  “输的是双黄连和氨基酸,主要是退烧,当时就考虑可能是贫血,因为农村孩子大多都营养不良。”村卫生所医生王选振回忆起去年的这次诊断,记得十分清楚。
  可后来一是由于他急于要去地里收麦,二是孩子的烧迟迟没退,王选振便建议代小云把儿子带到城里检查检查。恰好村里有一个在县城开出租车的邻居回来收完麦子要返城,张朝文立即带着孩子趁车赶到县医院。
  不巧的是,县医院当天值班的大夫不在,实习生便建议他们“到洛阳三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当地人称其为洛阳第三人民医院,下简称洛阳三院,豫西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去看看,因为那里的医疗条件好些”。
  父子俩没敢耽误,赶紧赶到了洛阳三院,由于烧仍然没退,医生便建议住院检查。在血液科病区办理完住院手续,当天下午,该科的实验室便为张纲明做了血细胞检查。
  在等检查报告的几天中,张纲明的烧已经渐渐退了,他甚至逼着父亲破费了好几元钱领他去王城公园玩了一回,还不断缠着父亲吃这吃那。
  “那几天他胃口、精神都特别好,本想着检查报告一出来就带他回去上学了。”张朝文回忆说。
  但所有的打算都随着6月14日出来的一纸血细胞报告而彻底改变了。
  该报告清楚地说明,张纲明是白血病,医生当即建议做化疗准备,并再三给他们讲解化疗对白血病治疗的必要性及化疗后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反应。
  孩子忍着痛苦接受化疗
  得知儿子得了绝症白血病,张朝文这个憨厚的农村汉子从天旋地转中回过神后,独自承担起了救助儿子的重任。他四处筹钱、卖猪卖粮,甚至借高利贷。他没有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妻子,怕她承受不了这种打击。
  前两次化疗,父子俩一直住在医院没有回家。
  一个多月后,当光着头弯着腰、瘦得皮包骨头的张纲明被父亲扛回家后,代小云和邻居们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多月不见,咋变成这样了?眼窝很深,跟鬼差不多。”69岁的邻居张得生当时心疼得直掉眼泪。
  医生的交代是一个月化疗一次。为节约费用,张朝文每次领孩子化疗之后总会在医院观察几天,然后再背孩子回家静养。
  这期间,张纲明得白血病的消息随着全乡师生为其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捐款而迅速扩散。张纲明的妈妈精神失常了――就在得知儿子得白血病的消息后,她不断地摔砸家中的锅碗,时哭时笑,并时不时离家出走。
  而张纲明的痛苦伴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而日渐加剧,到最后两次化疗时,他一看见化疗用的红药水就浑身发抖,死也不让医生扎针。张纲明的胳膊已经肿得扎不上针了,医生不得不在他的脚上扎针化疗,而他的父亲则昼夜守在他的身旁,买来冰块为他肿胀的四肢降温,以缓解其难忍的疼痛。
  一天做了501次粪便检?
  起初,张朝文怎么也不肯相信病友们的话是真的――他们告诫张朝文多长个心眼,医院会在收费单子上做手脚,他们已经发现好多次了,去争执以后医院才会把这些费用减去。
  有一天,张朝文记得清清楚楚,他前一天才刚从家里卖了口粮凑足2000元钱交到医院。可第二天医院就通知他费用超支了,让他赶紧再去交费,心存疑虑的他便要求院方给打个“一日清单”出来。
  这一打不要紧,病友的话言中了。6月13日,是医生给张纲明做血细胞检查的日子。这一天,医院的单子中有骨髓特殊染色体及酶组织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验两项共计112元,但6月14日,住院清单上又出现了这两项检查及收费。
  张朝文立即去找医院有关方面询问情况,6月15日,医院才减去了这一百多元费用。
  6月21日,又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一次重复收费出现在红细胞定型及血型鉴定上,一共3项收了115元。张又去找医院询问情况。7月4日,医院扣除了这3项检查费用。
  最离谱的一次发生在8月3日,因为前一天医院给张纲明做了一次粪便常规检查,应收费5元,但这一天的单子上竟出现了501次粪便检查的奇闻!与前几次一样,张一去询问,医院就立即去掉了这2505元粪便检查费。
  9月4日,张纲明的住院“一日清单”上出现了两支化疗所用的盐酸柔红霉素及抗肿瘤化学药物配置药物。张朝文知道这是化疗所用的药物。可儿子前一天才进行过化疗,不可能第二天再进行化疗,他再去找医院询问,医院再次去掉了这些收费。
  如此反复,让本来就身心俱疲的张朝文欲哭无泪。
  前后四次,经粗略统计共多收2881.4元,虽然这些钱随后都如数给扣除了,但张总感觉不痛快。
  化验单上没有医师签名
  更让张朝文生疑的是,每次孩子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就明显感觉到精神状态和食欲有所好转,但一去洛阳化疗,就像变了个模样,不吃不喝、痴痴呆呆。
  久病成医,再加上与病友不断交流,张朝文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在2005年6月14日给孩子出具的白血病血细胞化验检查报告单上竟然没有检验医师签名!
  虽然张朝文随后知道此单为该院血液科实验室72岁的张益霞所开,但他再次了解得知,该院其实本来是有一家检验科可以做这种鉴定的,可血液科内部又设个实验室也做这种鉴定。况且这么重大的鉴定是在只做了一次检验的基础上就下了孩子患有白血病的结论。
  记者看到,在该检查报告单的检验医师签字栏中,写有“结合临床考虑检细胞白血病”等字样,但没有检验医师的签字。
  昨日上午,记者在该院检验科和一名陈姓工作人员谈起此情时,她十分肯定地说:“不可能!你看我们这彩色检验单,每一张上面都有医师签名,绝对不允许医师不签名的!”
  但对于血液科实验室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她称“不太了解”。
  贫血被误诊为白血病
  心存疑虑的张朝文接下来开始带着孩子四处奔波化验,以期求证孩子得的究竟是不是白血病。
  张朝文先从血液科实验室借出了当初为儿子所做的骨髓片及病历。2005年11月,张朝文带着儿子在郑大第一附属医院做的骨髓鉴定结果出来了,他的儿子张纲明得的并不是白血病,而是一般性贫血。
  为慎重起见,张朝文又带着孩子赶到了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经过20多天的检查,3名权威专家会诊后出具的意见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郑大一附院的诊断不谋而合。
  2006年1月10日,洛阳三院与张朝文达成协议。在该份《张纲明医疗纠纷处理协议》中,医院承认:“患者张纲明以贫血待查入院,诊断为白血病并给予化疗,后患者到其他医院就诊,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经院内专家讨论,认为我院存在误诊情况,双方可以对具体赔偿金额进一步协商……”
  此协议达成后不久,院方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借给患方两万元供治病所用。
  一年奔波,张朝文却至今未见到该院“管事”的相关负责人,医患双方也始终未能对赔偿一事达成共识。
  2006年6月6日,此事被,国内诸多知名网站和平面媒体先后转载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又是一年麦收时,窑洞前的那棵杏树又果满枝头,可张纲明再也无力爬到树上摘杏了,所以他家的杏树就破天荒地在这个季节仍满树红杏,而因受刺激而精神失常的代小云只会坐在树下“嘿嘿、嘿嘿”地笑着。  □特派记者朱长振文图&&&&&&&&&
责任编辑:郭俊华
】 【 字体显示: 
■亮点新闻
■猛料放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涂改液怎么清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