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移民中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计分制度是怎么样的

解读香港“专才计划”与“优才计划”的区别_移民资讯
解读香港“专才计划”与“优才计划”的区别
上传时间:来源:.cn/
&&& 香港暂停&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后,目前移居香港最主要的方式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简称&专才计划&)和&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简称&优才计划&),这两项人才计划的关键在于,你得有本事在香港找到工作,或者你的专业背景正为香港紧缺。
&&& &专才计划&是一个工作计划,而&优才计划&是一个人才吸纳计划。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通过&优才计划&赴港前,不需要获得香港雇主聘用,到港后可以选择受聘于多家公司,或自己创业,工作方面更具弹性;而通过&专才计划&赴港前必须获得香港雇主聘用,换工作则需经过入境处审批。两项计划申请的难易程度不能简单作比较,关键在于申请人更适合哪项计划。&专才计划&更注重申请人的工作经验,从事稀缺行业和热门行业的申请人会更受青睐。
&&& 从近三年的申请数据来看,&专才计划&由于不设配额限制,十分受欢迎,每年平均有近万宗申请,成功率平均达到八成。而&优才计划&则更注重申请人的背景,每年设1000个配额,近三年的成功率仅徘徊在15%左右。其主要是因为该计划有一套清晰的评分标准,很多申请人通过简单的自评之后就自己DIY方案递交申请,但由于对该计划的甄选机制及委员会考虑的条件了解得不够透彻,因此递交的材料往往不足以展现自身的优势,最终落选。
&&& 事实上,委员会是在考虑香港的社会经济需要、申请人所属界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后,再向入境处建议如何分配每次甄选名额的。建议有意者最好先找专业的移民服务公司进行评估,有助于申请人在递交申请时更好地展现个人优秀的一面,提高成功率。
&&& &专才计划&除适用于商界及金融界的专业人士外,同时也适用于艺术、文化、体育以及饮食界的优才和专才。从近三年的获批申请人行业划分来看,获批的申请主要分布在学术研究和教育、艺术/文化、金融服务这三大行业领域。而&优才计划&则适合有意赴港工作及定居,而没能在港获聘用的高技术人才或优才。近三年来,获批的申请主要分布在资讯科技及电讯、金融及会计服务这两大行业领域。
您可能更喜欢香港移民顾问告诉你移民香港项目的不同
发布时间:
近日香港宣布停投资移民并放宽专业人才、输入内地人才、优才人才计划是为有效吸引高素质人才、配合香港经济多元化发展,那么以上计划都有哪些优化措施和差异化呢?
1、香港专业人士计划
有意来港工作的海外、台湾及澳门专业人士,可根据一般就业政策提出申请。一般就业政策不设配额限制,亦不限行业,主要申请资格包括-
o 已确实获得聘用,而从事的工作与其学历或工作经验有关,并且不能轻易觅得本地人担任
o 薪酬福利与市场水平相若
o 具有良好教育背景、技术资格或经证明的专业经验
o 放寛逗留期限模式,由1+2+2+3 年,改为 2+3+3 年
o 放寛符合资格的顶尖人才的逗留期限模式,由 1+2+2+3 年,改为2+6 年;延期逗留期间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
2、香港企业家入境计划
计划在香港开办或参与业务的海外、台湾及澳门企业家,可根据一般就业政策提出申请。主要申请资格包括-
o 具有良好教育背景、技术资格或经证明的专业经验
o 能够对本港经济作出重大贡献
o 列明审批申请的各项考虑因素:
o 业务计划 o 财政资源&& o 营业额
o 投资款额 o 在本地开设的职位数目
o 引进的新科技或技能
o 计划在香港开办或参与业务的初创企业家,如初创业务得下列为例的政府支援的计划支持,申请可获考虑批准-
o 投资推广署 StartmeupHK 创业计划
o 香港科技园公司网动科技、生物科技及科技创业培育计划
o 数码港培育计划
o 创新科技署小型企业研究资助计划 ( 预期于 2015 年初被新设的企业支援计划取代)
o 香港设计中心设计创业培育计划
3、香港内地输入人才计划
有意来港工作的内地专业人士,可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提出申请。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不设配额限制,亦不限行业,主要申请资格包括-
o 已确实获得聘用,而从事的工作与其学历或工作经验有关,并且不能轻易觅得本地人担任
o 薪酬福利与市场水平相若
o 具有良好教育背景、技术资格或经证明的专业经验
o放寛逗留期限模式,由1+2+2+3 年,改为 2+3+3 年
o 放寛符合资格的顶尖人才的逗留期限模式,
由1+2+2+3 年,改为 2+6 年;延期逗留期间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
4、香港优才计划
有意来港工作及定居,而未在港获聘用的高技术人才或优才,可根据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提出申请。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不限行业,并设有以下两套计分制度-
o 综合计分制-适用于高技术人才或优才
评核范畴:年龄、学历 / 专业资格、工作经验、语文能力、家庭背景
o 成就计分制-适用于拥有杰出成就的优秀人才( 例如奥运奖牌、诺贝尔奖、国家 / 国际奖项得主)
o 放寛综合计分制的优秀人才的逗留期限模式,由 1+2+2+3 年,改为2+3+3 年
o 放寛符合资格的综合计分制的顶尖人才的逗留期限模式,改为 2+6 年
o 成就计分制的优秀人才入境时可获准在港逗留8年
o 综合计分制下给予具备出众学历及国际工作经验的申请人额外分数
5、非本地毕业生留港 / 回港就业安排
非本地毕业生可根据非本地毕业生留港/ 回港就业安排申请留港一年寻找工作,主要申请资格包括-
o 在香港修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本地课程而获得学士学位或更高资历
o 首次入境时无须先获得聘用( 适用于应届毕业生 )
o 作通常是由学位持有人担任,以及薪酬福利条件达到市场水平( 适用于回港毕业生 )
6、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
已移居海外的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第二代,可根据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申请来港。计划不设配额限制,亦不限行业,申请人在首次入境时无须先获得聘用。
计划主要申请资格包括
o 年龄介乎18 至 40 岁;在海外出生
o 父或母至少一方在申请人提出申请时持有有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在其出生时是已定居海外的中国籍人士
o 具备良好教育背景、技术资格或经证明的专业经验
o具备良好中文或英文的书写及口语能力(普通话或粤语)
7、受养人及在港逗留安排
o 按有关计划成功获准来港人士,可携同配偶及18 岁以下未婚的受养子女来港。受养人的逗留期限将会与其保证人的逗留期限相同,而他们在留港期间可工作或就读。
o 在港连续通常居住七年后,根据有关计划来港的人士及其受养人可依法申请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优化措施将于何时实施?
优化措施将于2015年第二季推出,实施日期将稍后公布。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入境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