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文笔好,请帮忙修改我的作文,文章会发你,先请这里郑南峰后来回复的文章

看到别人创作的长篇小说很羡慕,但由于自己没经历过,就无法写出。是缺乏想象力么?于写作而言,这算是很致命的缺陷吧?应该如何弥补这一缺陷?我觉得我无力驾驭那么长的篇幅、时间跨度那么长的故事、亦无力补充细枝末节。因为——那不是自己经历过的!无法想象出事态应如何发展!!无法想象出故事中的人物应该做出何种反应何种对话!!------------------------------------------------------------------------------------------------------------------------------------------------希望「打击题主」的狂风暴雨过后,这个页面上还能留下真正可以帮到题主的东西。提问中很多表述不清晰。譬如「文笔不错」的概念很抽象,「写作方向」具体指哪个方向也未有说明。建议题主贴出代表作(补充说明上限3000字),方便大家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只是题主在知乎问出来了而已。中肯的负面评价倒也罢了,冷嘲热讽实无必要。(PS:分割线下不是题主。)-----------------------------------------------------------------------------------------------------------------------------------------------题主放文章了。若对此提问感兴趣,请读完再给意见,谢谢。
(希望各位完整地看完这篇9000多字的回答,不要放错重点。)题主你好!三个月啦,你还在吗?三个月前我看到这个问题,本想拿鲁迅的《朝花夕拾》、周国平的《妞妞》、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鼓励你的,又怕别人说没有帮助、心灵鸡汤,想了想就暂别知乎闭关去了。嘿嘿,今天,我写的在豆瓣阅读上线啦。我也缺乏想象力,写不了小说,只会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也蛮多朋友说我文笔不错,鼓励我往写作方向发展的。嘿嘿,我现在用实际行动鼓励你,不算心灵鸡汤了吧。——还有人记得三个月前我有段时间暂别知乎的事嘛。PS:封面是豆瓣阅读的编辑设计的,不是我上传的,我也觉得那图片略奔放了。囧。题主,我是绝对绝对支持你的。一、人要有梦想《少年足球》里周星驰说:「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能说得上是「梦想」的,必然没那么容易,必然有点痴心妄想的感觉,必然要受到别人冷嘲热讽。毕竟,能轻而易举做到的,还配称之为「人生梦想」吗?人生在世,有些事正因为「难」,才更有意义去做。《看见》里卢安克跟柴静说:「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当时看到那些讽刺题主的回答(幸好后来出现了鼓励性的),让我想起《当幸福来敲门》里的那句话:「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总喜欢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一个个都点了反对,立马闭关、暂别知乎了。其实这半年来我每天都在修改我写的那篇东西,没必要刻意暂别知乎,但我怕题主被他们打击得太厉害,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更怕一些有同样追求的年轻人看了,也被打击到,没了信心。心想还是赶紧修改完了投稿吧,真要被编辑选上了,好歹能给这些年轻的朋友一点积极向上的鼓励。嘿嘿,三个月啦,还不算晚吧。我还是觉得,年轻人应该多给点鼓励,多指点些方向,而不是一时兴起便说几句打击他们的话,还洋洋自得,仿佛打击别人梦想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某种成就与快感,且美其名曰「打击题主」,然后大家也都兴致勃勃地来点「赞同」,共同分享打击别人的愉悦。不。我不喜欢这样。我不要成为这样的人。我明白,这路很难走,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可我还是希望年轻的你们、他们可以试一试,试着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试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为旁的,只为「梦想」两个人。哪怕终究没能成功,至少不后悔、不遗憾。这不仅仅是关乎写作,更是关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二、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那些打击、讽刺题主的话,我只想说一句:「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这世上,无论是在哪个领域,无论是谁,从来没有一步登天的。谁都有年轻的时候,谁都有傻的时候,谁都有刚起步的时候。当年我学纪伯伦、泰戈尔写诗,写了一堆无病呻吟的矫情文,还自觉文采风流。回头看看,真是不提也罢,自己都觉得很二。——虽然现在也没好到哪儿去,但比起从前,可好多了。人都是慢慢进步的。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梦想,别人再诋毁,你也要相信自己。你光相信自己还不行,你还得努力去捍卫、去实现,得脚踏实地去做。空想是没有未来可言的,纵使万丈高楼,那也是一块砖一块砖盖起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里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关键在于:「锲而不舍」、「用心一也」。三、找准自己的位置电视剧《甄嬛传》里妙音娘子恃宠而骄,被太后发落,褫夺封号,闭门思过,连皇上也不想见她。她找华妃求助,华妃暗示她说:「妹妹擅长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妙音娘子擅长唱昆曲,就跪在养心殿外唱了一晚的昆曲,把皇上的心都唱软了,终于又得盛宠。小说《后宫甄嬛传》里秦芳仪为博皇帝欢心,特意学先秦淑女的步伐行走,据说行走时如弱柳扶风,十分娇娜。只可惜秦芳仪骨骼微粗,并不适合那样柔美的步子,反有些东施效颦,丝毫没吸引到皇帝的注意。一直觉得《后宫甄嬛传》是部精彩的小说,里面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都给一些深刻的启发。比如妙音娘子的彻夜昆曲、秦芳仪的东施效颦。也总记得华妃跟妙音娘子说的那句「擅长做什么,就放手去做」。秦芳仪不懂这个道理,一味追求用旁人的东西来点缀自己,自然是没办法长久的 —— 你学别人,能学得到家吗;就算学得到家了,总戴着面具演绎别人,不累吗;你累了,却未必享受到旁人的效用,划算吗;若是别人变了什么,你也要跟着变,就算不累,你跟得过来吗。要做自己。要找准你的位置,做你最擅长做的事情。缺乏想象力,没关系,那就写不需要想象力的东西。文笔好,行,那就写注重文笔而非想象力的体裁。文学体裁不是只有小说,还有诗歌、戏剧、散文。是的,散文。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周国平的《妞妞》、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四、散文写小说一定要有想象力,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我是一个很没想象力的人,跟题主你一样。我曾试过学写小说,还在国内几大知名小说网站连载了,各种类型都试过:都市、青春、校园、言情、灵异、恐怖、推理、宫斗、玄幻、奇幻、武侠……全失败了。我没办法虚构故事,常常有点想法了,写了几篇开头,接着就文思枯竭,写不下去。我总觉得写小说就像在说谎,我没那个圆谎的能力,容易出漏洞,出逻辑错误。或者用题主在补充说明里讲的——「无力驾驭那么长的篇幅、时间跨度那么长的故事、亦无力补充细枝末节。因为——那不是自己经历过的!无法想象出事态应如何发展!无法想象出故事中的人物应该做出何种反应何种对话!」简而言之 —— 我、不、适、合、写、小、说。但我擅长写生活经历,凭着我的回忆和阅历,一字一句地写下来。写生活不需要想象力,但需要联想,需要经历、阅历,更需要把经历、阅历相关联的能力。不要总是强求自己做一些做不来的事情。就像妙音娘子那样扬长避短吧。既然有长处,就好好发展,不要辜负恩泽!妹妹(弟弟),你会什么,擅长做什么,就放手去做!五、经历和阅历小时候学鲁迅的《朝花夕拾》,老师说,朝花夕拾就是早上的花掉在地上了,晚上去捡起来的意思。意指鲁迅中年以后所写的有关童年的回忆。高中老师推荐我们看周国平的《妞妞》,是写的有关他早夭的女儿的回忆,非常动人。后来看三毛的文集,写了许多她与荷西的婚姻生活,非常真挚。因为是自己经历过的,不需要说谎,不需要虚构,发生了什么就写什么,很容易。那这样一来,写的东西还有价值吗。岂不是大家都差不多了?不。鲁迅曾在《绛洞花主》的小引里评价《红楼梦》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作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是童年,你的童年必然与鲁迅的不同。天下那么多痛失爱子(女)的父亲,但再也没有谁写出这样动人的文章。天下有那么多夫妻,再也没有谁像三毛这般活得明艳与热烈。哪怕是同一件事,鲁迅、周国平、三毛写出来的,也是不同。你写出来的,更是不同,因为有你独特的感受在内。你写的,不仅是发生的事情,还有你的感受、成长、心得。你要对生活保持足够的敏感。一花一世界,不是非得轰轰烈烈,才算得上经历,人世情爱,本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只要你用心感受,再简单的生活,你也能体到不一样的滋味。同样是《荷塘月色》,朱自清和凤凰传奇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你光有经历还不够,你还得有阅历。把阅历跟经历相结合,你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来。我在知乎回答问题就很喜欢引用一些看过的书和文章。对别人作品的引用,也是一种自我消化。很多人常说,自己看了多少多少书,然后说出个很吓人的数字来。可问题是,你看了这些书,就真能消化它们了吗。不一定。再也没有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书中的意思能更好地读懂一本书了。六、多读听说读写的顺序我们从小就知道,得先听了,才能学着说;得先读了,才能学着写。不读书,即使给了你生活经历,你也有话说不出。读书是一种学习和积累,学别人的叙述方式、思维模式、写作手法、语言表达等等。学做菜还得看菜谱呢,每个人启蒙的时候,都是依样画葫芦,画得多了,才会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看得多了,肚子里才有货。随便说个「石头」,你能联想到什么?如果你什么书都没看过,自然什么也想不到。但稍有常识的人,就能联想到《西游记》的孙悟空、《红楼梦》的贾宝玉。看过一些《诗经》的,兴许能想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读过舒婷《神女峰》的,应该记得那句「心,真的能变成石头吗」……你见识多了,自然能下笔如有神。该读什么样的书呢?按理来说,是什么样的书都该读读的。高中时候,语文老师常让我们看些课外书,以备用作作文素材。我看了不少席慕容、余秋雨、周国平、鲁迅、季羡林、老舍、张爱玲的书,还看了很多类似《读者》、《青年文摘》、《时文选粹》、《美文精选》的文集,还跟同学借看了些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安意如的书,以及一些根本没名气的小作家的书……总之,大杂烩,什么都看。什么书都看一些也是有好处的,毕竟看过了、见识了,才就会知道权衡与取舍。对于已经有过取舍的,建议看一些「老书」。我说的「老书」就是作者已经不在的书、经典的书。「老书」会对你更有帮助。我在《》的后半段回答里说过原因的。或者借用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里永泽说的那段话:「对死后不足三十年的作家,原则上是不屑一顾的。那种书不足为信。不是说我不相信现代文学。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人生短暂。」书读多了,才能更好地体味生活,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书看得越多,接触的视野越广,对生活的感悟就越细腻,所写的经历与阅历的结合也能越细密。你不仅要多读,还得多思考。《论语》里有句名言说:「学而不思则罔。」纸上得来终觉浅,不思考,你读再多的书,也是块木头。而学以致用、表达思考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写。七、多写读是吸收,读的都是别人的;写是输出,写的才是你自个儿的。要写多少?—— 千千万万。小学教室里挂过一句名人名言的牌匾,上面写着:「天才在于积累,聪敏在于勤奋。」似乎是华罗庚说的,我也不记得了。这话对许多人来说,是心灵鸡汤,闻一闻,倒掉;对我来说,却是人生格言,不仅深信不疑,且身体力行。我在知乎提过我当年是NOIP一等奖保送的,有人就来问我,如何能奥赛获奖,我回得很简单:「题海战术。」对方问:「要多少题呢?」我回他:「成千上万吧。」我没骗他。当年我们几个保送生,都是走的题海战术。我们班是奥赛班,差不多是全市成绩最好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还想靠小聪明吗,别说笑了。我当年把班上所有同学的信息学参考资料都借了来,一道一道地做。那个被保送清华的同学,更是花了几千块钱买参考资料,一题一题地做。你以为梦想是随随便便说的?你以为梦想很容易?你以为奥赛一等奖轻而易举?别说笑了。你不努力,什么都是难的。你不下狠功夫,什么都是「不可能」的。对于当年连开机关机都不会的我,如何能拿到编程奥赛一等奖?我靠的,就是那句积累和勤奋。现在你也要如此。我会鼓励你,但更会鞭策你。多写,随便你在哪儿写,最好是在网上,有人评论、反馈的地方。比如QQ空间、人人日志、新浪博客、天涯论坛、豆瓣日志、知乎回答 …… 多写写,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不足,才能有的放矢,有所改正并提高,渐渐地,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也能为你在网上积攒人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归根结底,还是要积累。谁都懂,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但关键是,你得有水滴石穿的耐心。推荐豆瓣日志、豆瓣小站、知乎回答、天涯论坛。不仅能得到有效的反馈,而且说不准你写得久了,就有人来找你征稿了。据说天涯论坛和豆瓣日志上很多人都是连载着连载着,点击量很高了,就有出版社来找了。所以,事不宜迟,加油吧。附:(长尾效应是可以用在任何地方的。切记「积累」二字。)八、给自己一个璀璨的机会我最初写东西是功利性地为了提高作文分数。当时还在读初中,一直是年级第一,年级第二的女生语文很好,作文能比我高出好多分(不是我作文差,而是她作文太好),作为一名三好学习,我感到亚历山大。于是就开始写日记,也不算日记,应该算是随笔,每天写,不管长短,不管题材,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就是希望将来考试写作文的时候,有东西可写,不至于太紧张、乱了方寸。写着写着,我的作文水平真的越来越好,自己也喜欢上写东西了,看到什么题材都能说上一大通(看我的知乎回答就能看出来了,而且我的回答都有股浓浓的高考作文味)。到了高中,语文老师喜欢让大家交流随笔,渐渐发现班上很多人喜欢看我的随笔,都说我很有文采,建议我往写作方向发展,还说,将来要是我出书了,一定去买,支持我。可惜后来我走了奥赛的路,开始编程,接着利用奥赛一等奖的跳板保送交大软件工程系,一步一步,成了现在的码农,自然也放弃了年轻时候的「文学梦」,但总归心里还是惦记着的。2010年的时候,一个朋友看了我的QQ空间日志,推荐我在网上写个人故事连载,他觉得我文笔不错,可以试试。那时候我已经大三,两三年间就写过几篇日志,文笔早退化了,可还是很想试一试。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一来,那是我从前的文学梦,二来,也是希望如果我写得不错,被很多人知道了,甚至被我初恋知道了,他会回头找我。(那时的我好年轻啊!)所以就写啊写啊写啊。上课的时候写在本子上,回寝室了,打在电脑文档里,再核查一遍错别字,发到网上。天涯、QQ空间、人人、点点、Lofter,我都发过。(那时候还没知乎,我也还没用过豆瓣。)许多人给我留言,说我写得不错,很有感觉,有共鸣。那时候我就开始幻想,会不会有一天,这些东西能出版?后来有一个稍微业内的出版人士很肯定地告诉我 —— 不能。原因很简单,我写的是同性恋题材,太敏感。然后就放弃了,断了连载。但把之前写的都放在了网上,前前后后加起来有70万字吧(字数统计了下:731818字),后面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情感了,还有学习、实习、工作、家庭、朋友等生活、成长的各方面话题,看得人也不少。有一天,有人跟我留言说:「你试试豆瓣阅读吧,很不错的平台。」我当时觉得,国内平台不都一样吗,能有什么区别?那人说:「你试试呗。」好吧,我试试。从那70万字里选了前面20多万字(有关初恋的,字数统计了下:230710字),发给了豆瓣阅读的编辑。我以为没希望的。没想到豆瓣阅读的编辑居然回我了。邮件截图——编辑说:「你的作品还太芜杂,缺乏删削和打磨,文笔也嫌啰嗦。总之你缺乏写作技巧,但贵在真实。希望你修改之后再投稿。」我必须得承认,从小到大我都是理科生,一直读的理科、工科,从没学过文科写作技巧,——单纯只是个人爱好,很喜欢写东西而已,所以我的文笔非常不专业,而那些内容更是我当初在课上一节一节写的,断断续续,常常几天前写过的一段描写,过了几天忘掉了,又啰嗦了一遍,也再没回头看,总之结构非常乱,我自己重读的时候都常常搞不清当初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所以我决定 —— 重写。事不宜迟!One Two Start!Here We Go!GS从来不是虚度青春的人儿!只觉得一个天大的机会从天而降,我要珍惜。如果没有之前那些年的积累,我这会儿再珍惜也没用。俗话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时刻准备着、积累着,也许看起来眼下是没用的,但等到有用的那一天,你就会明白,一切付出与等待,都是值得的。写了两年多,改了半年多,前前后后,三年了,差不多满意了,投稿了。从原来的23万字,删减到了现在的8万多字。前后大概改了五次,删减了三分之二,还增改了许多内容,无论从内容上、结构上还是文笔上,都比三年前成熟多了。大家都是慢慢成长的,没有谁能一步登天。哦,对了,我中途投稿了一次,被拒了。第二次删改了些再投,才成功了。第一次的回复:第二次的回复:我之前在《》提到我是2007年NOIP一等奖,我忘了说了,我2006年也参加了NOIP复赛,但分数太低,没拿到一等奖。可我没放弃,继续学,继续做题目,结果第二年拿奖了。就好像给豆瓣阅读投稿,第一次投稿失败,可我没放弃——我承认我情绪低落了一段时间,甚至在心里大骂脏话「编辑你tmd是在耍我啊,让我修改之后投稿,我修改了这么久,投稿了,你tmd又说我内容不符合要求,玩我啊?一早怎么不说我内容不符合要求?还假惺惺地说什么缺乏写作技巧,让我修改,修改你mb!老子还就不改了!装什么b啊!滚你mb的!」——可我低落完了、骂完脏话了,又继续删改,然后再投稿。我只是不死心,不想放弃。所以失落、发泄之后,又接着努力。这部作品是我之前连载的第一部分,里面引用了许多之前看过的书、文章、古诗词、影视剧、流行歌曲,那些诗词歌赋、文学名著都是大学之前应试教育里学了的,——反正老师都让背了,就别浪费了,索性活用了下。罗列在这边了,算是拿自己举例如何将经历与阅历相结合吧。括号里是相应的引用章节,不信可以去一一对应。(有的可能后来做了删改,大部分都还在)有些是直接引用、一带而过,有些是借用典故(有时候看到很有味道的一句话,我都去查一查它的出处),还有些是多次引用,用作对比和呼应。有的还附了之前在知乎上也引用过的回答。诗词:王昌龄《从军行》(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杜秋娘《金缕衣》(3)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3)杜甫《蜀相》(4)陆游《游山西村》(5)《越人歌》(7)李之仪《卜算子》(7)()李白《月下独酌》(7)范成大《车遥遥篇》(7)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8,16)陈子昂《登幽州台歌》(8)《古相思曲》(8)苏轼《题西林壁》(10)《诗经·齐风·南山》(10)白居易《浪淘沙》(12)李治《相思怨》(12)刘希夷《代悲白头翁》(1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3)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1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3,17,21)贺知章《咏柳》(13)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13)李白《赠汪伦》(13)李商隐《锦瑟》(13)《诗经·卫风·木瓜》(14)李清照《武陵春》(22)张先《千秋岁》(22)《上邪》(24)卓文君《白头吟》(24)《诗经·邶风·击鼓》(27)名著:《庄子》(1)《西游记》(1,13,17,22,27)《红楼梦》(1,6,17,27)《战国策》(1)()《孟子》(1)《羊脂球》(2)《小王子》(4,5,6,9,12,21,22,25,27)()《三国演义》(4,18)《简爱》(4,12)《天仙配》(4,19,27)《道德经》(6)《诗经》(7,10,14,27)《牡丹亭》(8,14)《洛丽塔》(9)《西厢记》(9,13)《追风筝的人》(12)《圣经》(13,21)《左传》(21)《离骚》(22)《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23)《麦田里的守望者》(25)《悲惨世界》(27)其他文章:史铁生《我与地坛》(1)舒婷《写给儿子的信》(2)鲁迅《祝福》(3)泰戈尔《生如夏花》(5)()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7)鲁迅《朝花夕拾》(7)周国平《妞妞》(7)纪伯伦《沙与沫》(7)朱自清《荷塘月色》(7,13)()张爱玲《半生缘》(7,24,27)张爱玲《爱》(7)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7,8,24)《石桥禅》(7)()纪伯伦《论爱》(8)毕淑敏《提醒幸福》(9)周敦颐《爱莲说》(10)苏轼《赤壁赋》(10)海子《日记》(11)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12,21)张爱玲《红玫瑰白玫瑰》(14)卞之琳《断章》(16)顾城《远与近》(16)《农夫与蛇》(16,22)海子《夏天的太阳》(17)(、)契诃夫《套中人》(17)《守株待兔》(21)舒婷《神女峰》(22)《列女传》(22,24)朱自清《匆匆》(24)影视剧:《沉默的羔羊》(1,7,22)《岁月神偷》(1)《蓝色大门》(1,8)《哈利波特》(1,2,17)《还珠格格》(1,18)《肖申克的救赎》(2)《新白娘子传奇》(3,13,18,19,27)《绝望的主妇》(6,11,17,21,22)《倚天屠龙记》(7,9,10)《霸王别姬》(7,8)《触不到的恋人》(7)《搏击俱乐部》(8)《喜剧之王》(8)《金枝欲孽》(8,13,22,27)()《木兰新编》(8)《香水》(8)《玉观音》(9)《山楂树之恋》(10)《飞屋环游记》(10)《英国病人》(10)《射雕英雄传》(10)《重庆森林》(11)《情深深雨蒙蒙》(11,24,27)《盗梦空间》(13)《恋空》(14)《春光乍泄》(16,18,22)《欲望都市》(16)《夜宴》(18)《渴望》(20)《金婚》(20)《这个杀手不太冷》(24)《大话西游》(27)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1,5,7)林宥嘉《说谎》(1)《快点告诉你》(3)苏打绿《小情歌》(7,12)张韶涵《手心的太阳》(8)梁静茹《暖暖》(8,13)张韶涵《欧若拉》(9)王菲《矜持》(9)周杰伦《不能说的秘密》(9,11)张韶涵《遗失的美好》(10)苏打绿《无与伦比的美丽》(12)王心凌《我会好好的》(12)《you are my sunshine》(12)SHE《爱情的海洋》(13)李宗盛《鬼迷心窍》(13)齐秦《月亮代表我的心》(14)梁静茹《分手快乐》(23)梁静茹《可惜不是你》(24)《i dreamed a dream》(27)理科:黑洞与光速(1,9,12,19,20)斐波拉契数列(1)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万有引力定律(2,17)多项式(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24)递归(6,16,22)压强(8)黄金分割(8)唾液酶(8)蛋白质(8,13)牛顿第一运动定律(11)牛顿第二运动定律(11)质量守恒定律(11)置换反应(11)平衡二叉树(12)布朗运动(13)酸碱中和(13)简谐运动、阻尼振动(19)绝对零度(19)缓存(20)半衰期(21)薛定谔的猫(24)我承认我文笔还嫩,还不成熟,还欠火候,还需要进步和磨练——甚至有些掉书袋、流水账。但对我来说,迈出这一步已经是莫大的欣慰。我相信——虽然我现在写得仍是不够好,但比起一年前,我必然有了进步;我更相信,一年之后,我肯定比现在更有进步。——因为我从来没有停过。我知道我永远不会成为最好的人,但没关系,我只要永远都比从前好就够了。你说我「心灵鸡汤」也没关系,对你来说,不过听听而已,左耳进右耳出,看完便不记得了,所以我也不会在意你的评价;但对我来说,我会真的一步一步去做,慢慢努力,这就够了。我不会因为你的「不屑」就放弃我的成长。我会再接再厉,好好读书,好好删改第二部分的内容,然后再投稿。我读了近二十年书,写了近十年的日记,为这篇作品筹谋三年。我所说的这一切,只是希望你能明白,有些事,既然决定了,那就去做。别人七嘴八舌、说三道四,那是别人的事。《萧十一郎》里沈璧君说:「要是退婚了,别人会笑话我的。」萧十一郎说:「别人不能帮你过日子啊。」——别人不能帮你过日子啊。虽说人言可畏,但你也要自己的决心。你该思考的,不是要不要去做,而是如何去做。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也顺便做个推广。(这不是软广,是硬广!光明正大的!)这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希望大家看完后评个星、写点评价。不必刻意鼓励我,我只想听最真实的意见,想同时知道我的优缺点,好扬长避短,有所进步。觉得我写得烂也没关系,告诉我烂在哪儿,我努力下次不要这么烂。我一直觉得文章需要不断地修改,方能够有所进步。如果将来有机会出版纸质书了,那时候我一定删改得很多,彼时你再看到,一定是更好的。再放下链接:我时常记着之前看过的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们淹没人潮,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得丰盛。」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该给自己一个璀璨的机会。一辈子不多,只此一次,一辈子不长,就几十年,别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给自己留下懊悔与遗憾。与君共勉。
谢邀。&br&&br&只会写自己经历的事,不是什么障碍。实际上,福楼拜和欧亨利都相信,传统编故事套路,19世纪都讲完了。&br&故事其实无非那么多,只是背景不同。比方说,弟媳妇跟人跑了,大伯子带人去找奸夫淫妇,路上自己人吵起来了,还打架……单是这事儿,就是一社会新闻。但配上十万人马、特洛伊城,这就是《伊利亚特》了。&br&&br&同样的笑话,有些人说就能说得磕磕巴巴,郭德纲说就能笑个满堂彩,这就是讲故事的技巧。故事本身能曲折离奇更好,但到了这年头,大家都不是没听过故事的人,再怎么编也出不了太多意外。老老实实,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好,就可以了。&br&&br&海明威说他写小说,其实就是一个秘诀:&br&&b&“尝试写出一句最真实的话。”&/b&&br&&br&我想补充的是,你可以考虑,如果只会写自己经历过的事,那么,&b&别试图刻意戏剧化,就尝试把故事写得流畅、合理,然后是有趣。&/b&&br&实际上,把这三点都做到的人,还真不多。
谢邀。只会写自己经历的事,不是什么障碍。实际上,福楼拜和欧亨利都相信,传统编故事套路,19世纪都讲完了。故事其实无非那么多,只是背景不同。比方说,弟媳妇跟人跑了,大伯子带人去找奸夫淫妇,路上自己人吵起来了,还打架……单是这事儿,就是一社会新…
我来给题主一点鼓励。&br&&br&估计题主年纪不大。&br&常读的书或杂志以“青春”为主题。&br&写上这两点没有什么(不好的)意思,只是在写文之前通常习惯定位。&br&------&br&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br&有着什么样的生活?&br&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br&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br&你的这种风格适用于那些杂志报纸或网络媒体?&br&哪些作者喜欢这种风格?和你的有什么不同?你和别人比有什么超越之处?&br&------&br& 题主可以试试先回答上面的问题。&br&做一件事,其实5w1h还是蛮有用的。&br&&br&然后回过头说题主的问题&br&1.由于自己没经历过,就无法写出&br&那就写自己经历过的。&br&写东西的原则之一,写自己能写的。&br&&br&2.缺乏想象力和如何弥补&br&如果想系统地学习,推荐阅读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创意书系系列,其中《小说创作指南》中有系统的练习题目。如果你能用英文写,那就更好了,可以邮件写作组,他们会回复并指导你。&br&&br&3.无法驾驭长篇&br&每一个长篇都是以短篇组成的。短篇比长篇难写的多。对于长篇故事的驾驭,推荐阅读《故事》和《千面英雄》,也是系统的讲解与练习。&br&&br&其实,我觉得,写文是一种反省,对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反省。如果你只能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br&如果你把写文的目标设定成要写一部旷世巨著,或者太过庞大,那么这庞大的目标会拖累你整个的进程。&br&与其大步迈进,不如小步徐行。知友们的回答很是切肯。题主的文章目前来看还稍显生嫩。这与你的年龄、阅历、心态等等都有关系,但没关系,一段年龄写一段年龄的东西。&br&写文这种事情,不是一锤子定音的。你的文笔、语言、故事、乃至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意蕴、观念,都是随着学习、成长、历练而不断进步的。&br&而最后的最后,你会明白,小说中的酝酿和驾驭,文笔恰恰不是最重要的。&br&个人认为,重要的是人(或者说人性),是生活中所秉持、所坚持的信念(或许说三观),以及所做的事。术以道之末。&br&写文,和生活息息相关。&br&&br&《成为作家》中第七章说,&br&“那些写夜晚做过的梦,或者将前天的经历进行理想化的描写……很有可能成为短篇小说家……对人物分析透彻,考虑行动动机,具有敏锐的自我审视,塑造不同人物在面临困境时候的冲突,这样的人具有长篇小说家的潜质。”&br&无论是纠结、寻找方法、读书学习、深入生活……要记得,每天都要写一点东西。&br&我们日日的行为,坚持下去,也就成了一种哲学。吴淡如在《时间管理幸福学》中说:就算没有天分,只要你愿意每天花一点时间,做同样一件事情,不知不觉间,你就会走得很远。&br&&br&我写了这么多,想鼓励题主,也是鼓励自己。写作最需要天分,也最需要勤奋,如果没有天分,写不出给别人看的东西,也能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br&&br&估计又跑题了。
我来给题主一点鼓励。估计题主年纪不大。常读的书或杂志以“青春”为主题。写上这两点没有什么(不好的)意思,只是在写文之前通常习惯定位。------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你的这种风格适…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公众号:xuhusheng1990;新书《少年啊,前路漫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文笔优美的文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