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哪里购买单反相机快门在哪里的?为什么?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一般买单反相机哪些东西容易被换成假货或是翻新啥的?
298浏览 / 7回复
参与求团购,就有机会理想价格购得该产品!
& & & & & 如题,新手购买单反求了解单反哪些东西容易被坑?
热门排名: 第4名
搭配的附件,给你一堆没用的,或者不是自己想要的,掏钱。
去正规的行货经销商买就没有烦恼了!
春天的雪newplayer201 发表于
搭配的附件,给你一堆没用的,或者不是自己想要的,掏钱。
单反机身和镜头不会有假么?还有就是出来了2年的机器,会不会遇到翻新的?
阿海顾问 发表于
去正规的行货经销商买就没有烦恼了!
怎么才知道行货经销商在哪?不想去官网买,那太贵了。知道深圳哪里有佳能的行货经销商么?
小珏 发表于
怎么才知道行货经销商在哪?不想去官网买,那太贵了。知道深圳哪里有佳能的行货经销商么?
你登录佳能官网查询全国各地经销商就行了。
阿海顾问 发表于
你登录佳能官网查询全国各地经销商就行了。
哦哦,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主题:在日本购买佳能数码单反相机,有中文界面么?
泡网分: 32.475
精华: 1帖子: 3421
注册: 2003年11月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1154&&回帖:12 &&
泡网分: 0.019
注册: 2005年11月
没有中文界面,不过现在没有关系了,现在可以用软件调出中文了,佳能和尼康的都可以。可以联系QQ
泡网分: 0.084
注册: 2012年09月
要看品牌型号吧。。。。。不过现在日元跌成这样,日本买合算啊
泡网分: 26.908
注册: 2003年08月
应该有吧?这玩意又没成本,搞两个版本成本反而高。
反正我在欧洲买的60D有中文
泡网分: 22.419
帖子: 1475
注册: 2005年09月
如果买到比国内便宜的是没有中文的,如果有就是比国内买还贵,完全不化算,我问过一个日企的朋友说的。
泡网分: 9.106
注册: 2008年12月
日本买佳能的全幅能比HK便宜多少?好像现在日元贬值很厉害啊。
泡网分: 30.205
帖子: 3991
注册: 2005年08月
有啊,这个是最初我选择佳能而不是尼康的原因之一。
当然现在的尼康日本卖的也有内置中文菜单了。
泡网分: 11.425
注册: 2008年07月
一句话 买!
本帖由 samsung SM-N9005 客户端发布
以下内容由 yobifun 于
12:56 补充
以下内容由 yobifun 于
12:57 补充
以下内容由 yobifun 于
12:58 补充
以下内容由 yobifun 于
12:59 补充
以下内容由 yobifun 于
13:00 补充
以下内容由 yobifun 于
13:01 补充
以下内容由 yobifun 于
13:02 补充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866.cc&&
以下内容由 yobifun 于
13:03 补充
以下内容由 yobifun 于
13:04 补充
以下内容由 yobifun 于
13:05 补充
泡网分: 0.718
注册: 2014年10月
一条生产线出来的没错,可是终检分级还是很容易的
泡网分: 0.718
注册: 2014年10月
有简体中文菜单,我买过,你可以要求拿带简体中文菜单的机子。
我觉得岛国行货质量可靠些,天朝的东西,你懂滴
泡网分: 0.63
注册: 2010年11月
为啥要去日本买?买回来没保修等于水货,都是一条线上出来的,质量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非要折腾一下?
目前我所知道的是佳能70D之后的相机有中文之前的没有
泡网分: 0.314
注册: 2014年08月
另外,日本的佳能镜头比香港甚至国内还贵,相机却比国内便宜,不知道啥原因。
泡网分: 0.314
注册: 2014年08月
7月刚逛过日本数码市场,大部分相机是日文版的,只有SONY、奥林巴斯等部分型号微单有中文(多语言菜单)。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方登录
单反,微单全面比较,你是想买单反还是微单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单反,全称单镜头反光式光学相机,英文简称为DLSR(Single Lens Reflex,其中D代表数码digital),是一种以取景方式命名的成熟成像系统,也是当下最流行的取景系统,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前苏联制造出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后,单反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技术上不断革新,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成熟稳定的相机系统。 单反的优点: 1、无视差;在取景时看到的静物是由镜头通过反光镜、五棱镜的折射呈现的。 2、可更换镜头;镜头的不同焦段,不同材质,让不同的人群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也是单反相机高画质的保证和其魅力的所在。 3、传感器面积大(仅适用于数码单反);大面积的传感器是出色画质的保障。 4、兼顾耐用、性能强劲;铝镁合金的机身、多焦点的快速对焦系统,高速连拍等。 5、扩展性强;不同镜头、闪光系统的搭配,让单反相机从上到下无不散发着专业的气质。 单反的不足: 1、体积较大、笨重不方便携带;虽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单反相机的体积和重量依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 2、传感器等部件易有灰尘影像成像。 3、价格昂贵;高端机身、高端镜头以及相机配件身价均不菲。 无反相机,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暂称为“微单”。外观像旁轴相机,取景方式类似于卡片机通过主传感器将通过镜头的光学信号转变为数字可见信号,它并不是一个新的相机种类,却更像两种相机的演化版本,如果从单反的角度说,它是通过去掉单反的反光镜、五棱镜等光学取景系统变为由传感器电子取景,同时保留单反相机可更换镜头、有丰富配件的强大扩展能力。如果从卡片机的角度说,它是通过去掉卡片机1/2.5英寸等小型传感器,由M4/3、APS-C等大型传感器取而代之,并取消了固定镜头设计,转变为可更换镜头。所以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恰当的名词来命名这类相机。本文暂称此类相机为“微单”。 微单的优点: 1、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 2、机身颜色丰富,个性化设计。 3、大型传感器的加入保障了画质。 4、小型化的镜头设计。 微单的不足: 1、性能不足,对焦性能等落后于单反相机。 2、镜头、配件等不丰富,可选择余地少。 3、续航能力不足。
微单的诞生顺应消费者需求 佳能400D入门单反的问世拉近了消费者与单反的距离,让消费者接触到了“专业”的相机。但反过来想,为什么要出入门单反?单反不是专业的代名词吗?入门单反的性能不足是否与专业相违背?要解答这些问题,必须要顺带把卡片机的问题也牵扯上。 作为家庭级的用户,相机更多的是用作记录用途,旅游、合影等,题材多为风景与人物,拍摄方式多为摆拍,这样的拍摄需求对相机的性能并不是十分的看重,反而对画质有很高的要求,卡片机的出现虽然满足了许多家庭对胶片机冲印麻烦的控诉,但它仍然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1/2.3英寸的传感器比传统35mm胶片不知小了多少倍,画质十分不理想,消费者购买卡片机取代胶片机是用“方便”换“画质”,这并不代表消费者不看重画质!但单反相机高高在上的价格笨重的体积对于家庭用户来讲十分的不亲民,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入门单反应运而生,塑料机身变得更轻更小,性能的降低带来了更低的价格,从此,入门单反市场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传统相机厂商的又一利润增长点,直到微单的出现,才让入门单反有了一丝危机。 消费者在画质得到满足的同时,对体积仍然是有要求的,作为家庭及用户,我不需要经常更换镜头、闪光灯等附件,也不需要那么强大的性能,我就需要一台便携的、能照的清楚的相机。微单的出现再一次满足了消费者新的控诉。单反级的传感器面积,能像单反一样的更换镜头,比卡片机稍大的体积,卡片机的重量,多种颜色可供选择,无一不符合家庭级用户的需求。这要感谢入门单反相机在市场中的耕耘,让消费者形成一种直观的思维定式:“换镜头=高画质”。 另一方面,在智能移动设备对卡片机市场的不断蚕食下,卡片机市场也要经历一次改革,市场再一次证明消费者对卡片机画质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业务的兴起,让“分享”型拍照逐渐成为了主流,微单的翻转屏幕、wifi传输等顺应潮流的功能设计加之高画质的保障,再一次稳固了它在家庭级用户心目中的首选地位,再经历了一趟从胶片到卡片再到单反的旅程之后,消费者终究要回到自身需求的本质—— 一台便携的高画质相机。
微单也想做专业的代名词? 随着微单相机在市场上认可度的不断提高,镜头群的逐渐壮大,微单相机也开始逐渐的向专业级领域进发,索尼nex-7的镁铝合金机身,外接闪光灯热靴接口,奥林巴斯E-P5的1/8000S的快门速度,这些都是中端单反应有的素质,在镜头上,蔡司等光学巨头也加大了关注力度,富士自有的富士珑镜头也即120画幅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富士X-Trans CMOS传感器、索尼背斜式传感器等新型技术的支持下,微单相机看似已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在没有新型对焦技术和数年镜头群发展的前提下,微单相机很难跨进专业级领域。 首先,它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摄影爱好者对现在有相机性能不满的诉求,因为在这个领域 ,单反相机已经做的很出色了。其次,如果从拍照体验的角度对相机性能的分析,单反和微单在拍摄时给人最直观的区别就在于对焦速度了,纠其技术原理这里不做深入讨论,但目前微单相机从对焦点的数量、对焦速度、对焦系统的稳定性均不及专业级单反;在镜头群上,虽然能通过各品牌的转接环转接单反镜头,但这种做法毕竟是少数,故不做讨论,单从微单镜头群上分析,无论是焦段的覆盖程度、镜头数量、镜头的光学质量也不能满足专业级人群的需求。 机身上并不专业的键位设计,略显小巧且不佳的机身握持感受,大部分微单通过屏幕和EVF电子取景器的取景方式,如果以专业级机身的标准来衡量目前微单“专业级”的机身,或许能用折磨来形容。残(镜头群)、慢(对焦速度)、糊(不清晰的取景方式)。 ※请关注编辑陈筱雨个人微信号:chenxiaoyu36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反相机购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