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5000t/d生产线二氧化硫浓度单位mg/nm3怎样计算

主办:云南省人民政府"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环境保护厅
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生产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日 11:25:00&&&&&&&文章来源: 云南省环保厅滇中分局&&&&&&&&&点击量
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环境保护局、云南空港经济区环境保护局对“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生产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进行了现场检查和验收(验收组名单附后),参加验收的单位还有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验收组现场检查后,听取了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关于该项目环保执行情况报告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汇报,并进行认真讨论和审阅验收资料后,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生产项目
建设单位: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昆明国际印刷包装城内
占地面积:在本公司现有空地扩建,不新增土地。
生产能力:新增年产3625t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
项目投资:600万元,其中环保投入为7.0万元,占总投资的1.17%
产品方案:离型防锈油年产量3625t
工作制度:扩建后,项目员工人数不变,工作制度为8h白班制(交叉生产)、月生产天数15~20d、年工作日330d,必要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扩建工程:因离型防锈油生产工艺与润滑油生产工艺相似,本次扩建在保持现有生产能力上,新增年产3625t离型防锈油生产。扩建后,离型防锈油与润滑油交叉生产,生产加热过程均由现有工程的导热油炉提供,不再新增锅炉。
结合现有工程实际生产情况,本次扩建对部分生产设备使用功能进行调整:即将油罐编号为10、11、12号调整为暂存回收的废矿物油,将现有工程2个200m3成品罐中的一个罐做为离型防锈油成品罐。拆除6个5m3反应釜,新增3个10m3反应釜用于离型防锈油生产。建设方于2013年2月将离型防锈油生产工艺与润滑油生产工艺使用的油罐、管道、反应釜等明确划分,形成独立生产线;将10、11、12号油罐所在储油罐区与基础油灌区围堰隔断;综合楼一楼北侧的一间杂物室改建为危废暂存间。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1)环保审批
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从事汽车润滑油、刹车油、防冻剂等油品开发和销售的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现有“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润滑油分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昆明国际印刷包装城一期M2-A-10-1-2地块,占地14.41亩,年生产各型号润滑油共计6900t。日,昆明市官渡区发改局为该项目投资备案〔2010〕3号;2010年5月,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润滑油分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日,昆明市官渡区环保局以昆官环复〔号批复《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润滑油分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日,昆明市官渡区环保局对“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润滑油分装生产基地项目”进行竣工环保验收;日正式投入生产。2012年11月,取得项目用地土地使用权证(证号:昆国(2012)第00009号)。
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昆明国际印刷包装城于2006年进行了昆明国际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及公用建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于同年获得由云南省环保局(现省环保厅)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云环许准〔)号。
公司拟在现有工程基础上进行扩建,采用成熟的废矿物油再生的加工技术,回收处理3600吨废矿物油生产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
日,昆明市官渡区经济贸易局颁发《关于同意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生产项目登记备案的通知》(官经备〔2013〕21号)。
2014年6月,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日,云南省环保厅以云环审〔号,批复同意“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生产项目”按照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所述的地点、性质、建设规模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进行项目建设,并提出相关环保要求。
日,省环保厅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分局以云环分局函〔2014〕1号,批复同意“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生产项目”投入试运行。
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废矿物油生产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所利用的废矿物油为《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T)中允许回收的电厂废汽轮机油和电厂不含多氯联苯的废变压器油,采用可靠的工艺技术,设备先进,原材料和能源资源耗用指标基本合理,污染物产生量小并达标排放,离型防锈油生产加工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符合清洁生产原则和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环评》、《初设》、《试生产申请》及批复等文件资料齐全,认真执行了国家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等环保管理制度。
2)环保机构及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根据环保管理的规定和要求,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针对本项目特点设立总经理负责下的安全环保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并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实行责任制;制订了一系列确保污染排放长期稳定达标的环保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有:
(1)《环保设施运行与管理规章制度》,包括:环保设备定期维修,防止造成管道破裂、泵密封泄漏导致危险发生的《环保设施管理和维修制度》;“三废”排放记录与监测资料管理的《环境监测与档案资料保管制度》。
(2)《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紧急报警器等,以便在发生突发性事故时,将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
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环保治理及相关设施的运行管理,并将环保工作岗位责任与奖惩制度挂钩,纳入生产管理中考核,以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其环保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健全完善,满足环保管理要求。
3)环保设施运行检查及维护情况
经查阅有关资料及现场核实,按环评要求,项目试运行期间各项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经调试配合现运转正常,污染治理满足环保要求。
4)固体废物产生、处置和利用情况
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75t/a,统一收集袋装后,委托园区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年产生废油漆桶0.12t。废矿物油滤渣约为3.6t。废矿物油生产过程年产生的废手套抹布、废细滤布、废粗滤袋、吸油棉等危废分别为70kg、50个、3个、1kg,以及少量废纤维滤膜,总产生量约为73kg/a。综上,扩建后项目危废总产生量为3.793t/a。生产过程产生的危废集中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后,委托会泽滇北工贸有限公司定期回收处理。
经核查,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所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处置率达100%,做到合理妥善处置,符合环保、卫生和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5)项目环保对策措施及批复要求落实情况
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严格遵照执行相关法规,认真组织落实了项目环评批复提出的10条环保要求,以及项目环评报告提出的4个方面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6)排污口规范化检查
根据排污口规范化管理相关要求,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要求完成排污口和固废处置场标志牌设置,排污口规范化满足环保管理要求。
7)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根据项目建设与生产特点,及其所在地区环境特征,按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要求,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经省环境保护厅审查符合要求,已予以备案。
三、验收监测、调查结果
1)验收监测期间工况监测
在~7日监测期间,实际生产能力为4000t/a,达5000t/a设计生产能力的80%,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验收监测要求,监测数据有效。
2)生产区废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监测
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表4中三级标准,及氨氮和磷酸盐参照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等级标准限值考核: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润滑油分装生产基地项目,排入所在工业园区污水管生活污水所测各项水质指标均达标。
3)废气有组织排放监测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中中Ⅱ时段燃气锅炉排放标准考核,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润滑油分装生产基地项目导热油锅炉烟气排气筒出口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具体情况如下:1、烟尘最大排放浓度23.1 mg/Nm3,达50mg/Nm3标准要求;2、NOx最大排放浓度124mg/Nm3,达400mg/Nm3标准要求;3、SO2最大排放浓度 16 mg/Nm3,达100mg/Nm3标准要求。
4)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
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恶臭污染物厂界无组织排放二级标准,即:苯0.40 mg/Nm3、甲苯2.4 mg/Nm3、二甲苯1.2mg/Nm3、非甲烷总烃4.0 mg/Nm3、臭气浓度20考核: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润滑油分装生产基地项目厂界所测污染物最大值分别为:苯0.032mg/Nm3、甲苯0.089 mg/Nm3、二甲苯0.073mg/Nm3、非甲烷总烃1.28mg/Nm3、臭气浓度16,各点位监测时段均达到标准要求。
5)厂界噪声监测
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考核,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润滑油分装生产基地项目厂界环境噪声均达标准要求。
9)公众意见调查
本次公众意见调查范围含盖项目建设影响区域,涉及面广,实际调查与走访人群数量较大,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根据公众意见调查统计结果,对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生产项目建设,公众满意度、支持率及项目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认同率均较高;公众未提出具体的环保意见和要求。
四、验收结论
验收组经认真讨论审议后认为,昆明永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泥制品离型防锈油生产项目各项环保措施按要求落实,主要污染物处理处置符合环评及批复要求,符合竣工环保验收条件,同意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主办:云南省人民政府"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环境保护厅
承办:云南省环境信息中心&&&&&&&&&&ICP备案编号:滇ICP备号
技术支持:  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中段广福商业中心A栋-9号  邮编:650032  Email:yeic@《水泥烧成系统脱硝技术控制规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水泥烧成系统脱硝技术控制规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50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袋、电收尘器的比较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50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袋、电收尘器的比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广告位到期
您当前的位置:&>&&>&
&&&&&&& 为使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技术装备创新研发目标更清晰、路径更明确、内涵和标准更清楚,验收和达标更有依据,从而推动与提升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产品品种、功能、质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能耗与排放等方面届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的领导与组织下,研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广泛征求行业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标准》和《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验收规程》(另发)。
研发创新的标准必须坚持国际领先的原则,不仅现在领先,而且验收时仍然是国际领先;必须坚持创新的原则,核心技术必须是新的创新成果而不是原有技术的集成;必须坚持衡量任何一项技术装备的研发是否达标要与其实际产生的效能效果相一致;必须坚持对每项研发成果的独立效果考量,对辅助或另外采取其他手段带来的效应与效果必须将其排除;必须坚持择优的原则,在创新的技术水平同等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明确立项的研发单位的研发技术成果,一旦他人更领先时,可以择优选择。在两个以上研发单位同类技术成果同时满足研发标准时,优先选择留有更高空间或更有提升可能的技术成果。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是《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方案》加以提炼并具体为研发标准的。同时相应制定了《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验收规程》。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标准》的制定中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名词的定义和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一、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标准
1.高能效低氮预热预分解及先进烧成技术研发攻关技术达标要求
运用先进的高效能和低氮燃烧理论,以计算机模型和数字化模拟的科学方法,指导研究水泥窑拓展功能、提高效率,不仅能生产高标号水泥,而且在利用废弃物替代燃料降低能耗和排放等方面全面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地降低各种污染物排放。
致力创新预热器、分解炉、喷煤管、篦冷机的节能降耗技术,提升分解炉和第四代篦冷机的能耗技术与效率;致力创新预热器新技术,不仅挖掘现有效能,而且由5节变6节突破;研究开发新型耐火材料,提高窑体保温效果,实现熟料烧成可比热耗达到2680kJ/kg.cl,烧成系统电耗达到18kWh/t。致力开发更先进的旋窑、预热器、分解炉、燃烧器、冷却机的功能与效能,进一步提高悬浮预热、预分解和高温烧成过程的燃烧、传热效率,降低氮氧化物的产生量,研究与攻破氮氧化物在窑体内大部分先消化的功能。
注:熟料可比综合煤耗是指以熟料52.5MPa为基数统一修正后,并扣除余热发电后的综合煤耗,主要包括烘干原料、燃料和烧成熟料所消耗的燃料。熟料烧成可比热耗是指在72h考核期内生产1kg熟料消耗的燃料燃烧热平均值,按熟料形成热修正到1735kJ/kg.cl(415kcal/kg.cl)及海拔高度统一修正后所得的热耗。
2.高效节能料床粉磨技术攻关达标要求
在料床粉磨已显现出更高的能效和产能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料床挤压粉碎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高效料床破碎理论研究,提升水泥立磨终粉磨优化技术和提升水泥辊压机终粉磨优化技术,进一步提升无球化料床粉磨技术的效能效率,开发与完善适用不同原料、燃料和熟料配比的新型磨盘-磨辊水泥辊磨,提高运行可靠性和不同粉体性能的可控性,特别要满足混凝土对水泥的级配、粒径、粒型和需水性等要求,实现系统产量180t/h,水泥粉磨可比综合电耗达到27kWh/t以下。
注:(1)此处产量指PO42.5水泥按国家标准的各龄期强度、性能和最大混合材的掺入量。(2)系统产量:以5000t/d熟料生产线为基准,以两套水泥粉磨系统配置推算单套系统产量。Q=&0.8&24&2=174(t/h),取180t/h。(3)水泥粉磨综合电耗:包括从配料库底到水泥成品入库为止(包含输送,但不含气力输送),不包含用于烘干热耗折算的电耗。(4)由于水泥强度和熟料掺入量都已经修正,因此此处水泥细度可以不作为指标。
3.提升水泥窑废弃物安全无害化处置功能和替代燃料技术攻关达标要求
主要是根据新型干法水泥窑的特点,重点研究开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污泥的功能与利用技术,在保证水泥正常生产和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研究开发废弃物的安全无害化处置和替代燃料利用技术与装备,在提高不同质的原料、不同的燃料的均化和配置技术的同时,提高替代燃料利用率。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技术与装备,水泥窑协同处置大宗城市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的技术与装备,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技术与装备,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用耐火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全面提升,使水泥窑炉具备环保功能。在环境条件许可和需要的情况下,实现利用废弃物、城市垃圾、替代燃料达到40%,节省吨熟料煤耗在现在720kcal/kg.cl(按每公斤标煤热值7000kcal计算)的基础上,再降低30%~40%,同时实现二英/呋喃类排放小于0.1ngTEQ/m3,汞排放小于0.05mg/m3,TOC排放小于10mg/m3,氮氧化物排放小于200mg/m3,二氧化硫排放小于50mg/m3,粉尘排放小于20mg/m3。
注: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及资源利用过程中,废弃物进入水泥窑系统,替代了部分水泥常规原料和燃料,因此水泥窑系统在接纳废弃物后,需要关注更多的是排放技术指标,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真正做到无害化及资源友好利用。通过对国内外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现行排放标准的比较,确定了废弃物安全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指标要求。其中,常规污染物排放指标将比国内现行排放指标严格,考虑到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承担资源再利用、环境保护的社会职能,一些特殊污染物排放限值依然参考国内现行标准和欧盟最新工业排放标准。
4.研究与提升原料、燃料均化配置技术攻关达标要求
主要是研究与提升不同原料、不同燃料的均化配置技术,使不同质的原料、燃料都有科学的配方和合理使用的规则,做到物尽其用,把其作为促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减少排放、充分扩大资源利用成功的重要支撑。实现石灰石出堆场CaO标准偏差&1%或均化系数&6,生料出均化库CaO标准偏差&0.20%或均化系数&5,煤预均化出堆场煤低位热值标准偏差不高于630kJ/kg或均化系数&4。
注:为稳定水泥窑的正常热工操作制度,提高熟料质量,增加产量,保证窑系统的长期安全运行,水泥生产对入窑生料成分的均匀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通过对国内外水泥行业对物料均匀性的评价体系,以及常见的总包工程性能测试方法的归纳总结,确定了二代水泥原、燃料均化配置指标要求。
(1)原料预均化与储存主要由最初的多库搭配与多点下料,发展为长形与圆形预均化堆场。当企业规模较大,原燃料设置预均化设施的一般条件。
(2)当需要采用预均化堆场时共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两种形式的预均化堆场的比较。
(3)入窑生料的均化分间歇式空气均化库和连续式均化库。两者性能指标对。
5.攻克窑体氮氧化物消化和提升窑尾脱硝的技术攻关达标要求
在优化原料、燃料配制和效能的前提下,研究与攻克窑体自身消化氮氧化物的功能,改变与改进氮氧化物处置方式,实现NOx由单一从窑尾排出转向由窑体内自身消化大部分之后再由窑尾排放,使二次燃烧脱硝技术控制在132ppm(不喷氨),达到不带烟气脱硝NOx排放水平低于400mg/Nm3。提升处置氮氧化物还原催化技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使带烟气脱硝NOx排放水平达到欧洲先进水平250mg/Nm3,并争取在采用更先进脱硝技术和开发可重复使用的高性能催化剂,使NOx排放水平达到200mg/Nm3。
6.数字化智能型控制与管理技术攻关达标要求
通过运用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理论和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将现代智能化控制与现代管理的原理融入水泥生产全过程,全面提升自动化生产控制和管理水平。主要开发水泥生产能效监测控制技术,智能化运行控制技术,数字化计量分析管理技术,将智能型工艺控制技术运用于现代工艺流程、物料燃料配置与消耗检测、产品质量检测、物流和经营成本计量等实行全方位的系统智能化管理,整体提升生产过程和管理的控制,提高运营效率与效益。将世界水泥行业一流的智能技术融入中国水泥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全过程,实现过程控制参数采集率达到100%,能源管理系统投入率100%,系统最优参数运转率大于98%,熟料产量增加3%,燃料消耗减少3%,劳动生产率提高1.5~2倍,5000t/d生产线定员达到60~80人,生产线管理费用成本下降30%。
注:熟料产量增加3%,燃料消耗减少3%,劳动生产率提高1.5~2倍是指在现有的先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方式产生效果。认定时需通过专业的能源管理机构检测并出具报告。
7.新型低碳高标号、多品种水泥熟料生产技术攻关达标要求
拓展与提升水泥窑生产高标号和多品种水泥的功能,在需要的前提下能够生产硅酸盐水泥70~80MPa,硫铝酸盐水泥70~80MPa的高标号水泥,并且能够能动地调剂生产各种特种水泥的功能,特别要在开发低温烧成的、以硅酸盐矿相、硫铝酸盐矿相为主的新型低碳高标号水泥熟料矿物,并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渣、低品位矿物尾渣生产出中国特色的低碳高标号和多品种的高质量水泥。包括新型低钙水泥熟料的研究及工业化应用,新型静态水泥熟料煅烧技术的开发,低能耗环境友好型水泥熟料烧成系统,高水化活性贝利特水泥的研究与生产。实现贝利特硫铝酸盐体系低碳熟料CO2排放量吨熟料小于0.64吨,原料中工业废渣使用比率&30%;高贝利特体系低碳熟料可比CO2排放量在现在普通熟料0.9吨/吨CO2排放量的基础上再降低10%;可比熟料综合煤耗在现在普通熟料720kcal/kg.cl(折合103公斤标煤/吨熟料)的基础上再降低10%。
8.高性能高效率滤膜袋收尘技术攻关达标要求
研究开发高性能高效率的滤膜材料,提高质量与性能,优化提升薄膜袋收尘和提高创新电收尘技术与装备,提升高分子复合高性能滤料制备关键技术,推广玄武岩纤维滤料制备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低阻、高效大型袋式除尘器捕集PM2.5超细粉尘和二英技术,全面优化提升袋收尘和电收尘技术,重点以解决PM2.5的颗粒物排放为目标,配置严格有序的操作规程,增加收尘设施配置,实现水泥工业粉尘有组织零排放,收尘每立方米控制在20毫克以内。
9.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经济指标达标要求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达到:
(1)熟料烧成可比热耗&2680kJ/kg.cl(640kcal/kg.cl);
(2)可比水泥综合电耗&75kWh/t(PO42.5);
(3)替代燃料率&40%;
(4)新型熟料水泥可比CO2排放量降低25%以上;
(5)主要生产设备粉尘排放量&20mg/Nm3;
(6)劳动生产率提高1.5~2倍;
(7)生产线定员5000t/d生产线60~80人;
(8)可比管理成本降低30%;
(9)可比生产成本降低15%~20%。
三、技术装备研发验收和成果评价规则
(一)技术装备研发验收
1.验收依据
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负责&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研发验收工作。验收以研发的标准和项目合同任务书确定的任务与指标作为考核的依据;项目验收应在规定执行期结束后半年内完成。
2.验收程序
对联合会组织立项并按计划完成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研发项目,项目单位应在合同规定执行期限内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验收申请,&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申请后一个月内组织预验收,在预验收通过后,三个月内由领导小组组织正式验收。
对联合会组织立项的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的,承担单位应提前三个月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延期,经批准后按新方案与时间执行。
对联合会组织立项的项目如中途需要终止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提交书面报告。并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赴现场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就项目是否正常实施、是否需要调整或撤销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提交报告,经批准后执行。
3.项目验收需具备的资料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项目验收一般需提交项目验收申请表、项目研发总体工作报告、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报告、示范工程或实际应用成果报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报告、研发投入与财务收支执行报告及有关必要的附件。所有验收材料一式三份加盖承担单位公章后报送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
4.技术装备研发成果验收分类方式
技术装备研发成果验收方式采取会议和实地现场验收相结合的两种验收方式。对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的分解炉、篦冷机、预热器、喷煤管、辊磨等主要技术装备类项目研发成果采取现场验收方式;对玄武岩纤维滤料、新型耐火材料、高性能催化剂、碳化硅陶瓷内筒等新材料验收一般采取会议验收的方式进行,必要时也可以组织有关专家赴现场考察。对第二代中国的原片微缺陷、原料优化技术、熔窑优化技术、锡槽结构优化及功能提升技术采取现场验收的方式;增加品种、改善功能、节能减排和相关技术采取会议审查资料的方式进行。对&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智能优化控制系统以及成效实地演示采取现场验收评估的方式。对低碳水泥制备技术与成果、&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示范线建设采取现场验收的方式。
(二)技术装备研发成果评价与鉴定
&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成果评价鉴定原则上在预验收的基础上开展。对项目预验收中初步确定达到&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要求的成果,可以进行成果评价鉴定。对于没有列入研发计划的但与&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有关的研发成果,在达到&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标准或超出时,也可以申请成果评价鉴定。成果评价鉴定原则上采用材料审查、现场考核测试和同行专家会议鉴定的方式进行。成果评价鉴定工作步骤如下:
1.申请验收材料的受理和审查的内容
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受理&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技术成果评价鉴定申请材料。&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工作。初步审查内容包括:
(1)资料审查。&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评价鉴定材料按照鉴定内容的要求进行审查,确认提交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2)专家初审。对符合资料审查要求的项目,&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分别对评价鉴定材料进行技术审查。主要审查研发的技术和装备是否符合《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标准》,在材料具备并达到要求的前提下,组织专家赴现场进行预验收,并对技术装备达标作出初步评价,向领导小组提交预审报告。
2.评价鉴定材料预审和预验收通过后,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在内的15名行业专家组成技术装备研发成果评价鉴定委员会(委员会中除技术专家以外,还应有相关的管理专家和经济专家),对研发成果进行评价鉴定。
3.评价鉴定结果形成后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在有关建材报刊或网站等媒体上予以公示。公示后两星期内如未收到异议,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正式认定研发成果。
四、技术推广和应用
1.通过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认定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根据不同的技术类型由联合会统一颁发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对&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示范工程统一颁发示范工程标牌。
2.通过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认定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由联合会通过编制&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推广目录、召开成果发布会、进行媒体宣传等方式向行业内推广。
3.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成果,纳入国家重大专项计划,重点推广技术和产品目录,加快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五、知识产权
通过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认定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知识产权原则上由研发单位所有。在推广过程中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根据行业需求,按市场机制建立知识产权共享模式。
六、研发标准实施
本研发标准由&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研发领导小组发布,&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具体问题负责解释。
转载请注明“来源:西部水泥网”
无相关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氧化硫浓度单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