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是让人只是面对同一个问题 不断的面对 这是什么实验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心理学所说的「自尊」具体是什么?
今天查了下百科有关“自尊”的定义,感觉说的比较简单,很理论,希望能有生动的例子作为理解的素材。另外比较不解的是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区别和具体表现,维基百科只收入了内隐自尊,只有一小段话,希望各位谈谈这两种自尊的区别与表现,和他们所带来的人格的不同。谢谢
【的回答(129票)】:
谢邀,拖了快半年的答题,我决心多次熬夜也要完成它。
先贴两个相关问题,主要是因为里面有我答案……。
是否具有积极作用?
知乎每日精选用了这答案(自我价值感加10086)。同时我又更新了一部分,渴望、期望、预期的区分。
希望这个答案能够让大家发现中对名词的使用与日常生活的异同。每个概念背后都有更精细的区分,这种精细的区分不仅能帮助我们表述清楚,还能增强思维的准确、精细度。从中大家也能够看到现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不足,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更精细。这也是我写个人观点初衷——我希望做一些理论上的尝试,而如果大家问“你的观点看起来更贴近现实,但也更复杂,你怎么论证?”,那更是能体会心理学研究的难处。
先说个人观点,会用一些专业名词和已有的研究结果。个人推测、假设的部分我会注明,句子里会有『可能』。否则都可以在下文找到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请找下文改写自《自我》的部分。
我认为自尊从性质上可区分为『情感自尊』和『认知自尊』。
这是借鉴自前辈施劳格尔(Shrauger)的认知-情感区分。但这两个词是我新造。(可能也有前辈早起提出来了,不过我没见过——读书少啊~惭愧。)
我还认为必须区分『渴望』『期望』『预期』。
渴望、期望、预期三者有关,但相对独立。
期望是量度『想要多少』,给你多少后你能满足。有过去有的(分子)和现在有的(分母),两者比例影响。这只是很粗略的算式,用来表达一下意思。
渴望是强度『有多想要』。过去有多少(分母),现在有多少(分子),两者比例影响。
预期是判断『我能得到多少』基于过去经验,有意或无意的对能的到多少的猜测。
理论上,高自尊者想要更多,但不迫切。低自尊者迫切想要,但量度不大。
无论自尊高低,都对高自尊有需求。只是低情感自尊者需求更高。低情感自尊者对得归属感的预期则因人而异。对认知自尊的需求和期望,受情感自尊影响,具体程度不确定。认知自尊的期望和需求可调节程度较大。因为它是在有意识的认知层面的。需求低期望就低,预期有意被调低后,人的需求(至少在认知层面上是)会降低。之所以区分需求和预期,是因为它们共同影响人的行为和感受。理论上也有四中四种组合可能。再搭配情感认知区分,会有八种组合。现在先不细说,举例一个先。
对认知自尊和情感自尊都有高渴望高期望高预期的人最会追求成功和良好自尊体验。但,如果他是对消极反馈情绪反应比较大的……这种人不好惹。
情感自尊:建立在归属感、掌控感基础上的自尊,它代表一个人是否觉得自己无条件被爱、是否觉得自己有价值。它有时候是内隐的,不被当事人所察觉,但依旧会表现出来。有点类似于『内隐自尊』。但我不喜欢『内隐』这个说法,因为这个词没法直观的表达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其实稍微分析,一下便知,『内隐自尊』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等同)就是一种说清道不明、当事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自尊感受。有些人能力优秀,也知道自己优秀,但是依然感觉很差。那就是『情感自尊』低。低『情感自尊』的人对提高『情感自尊』会有更大的需求,这点上我认同『自我增强理论』。
但对『情感自尊』的需求可能不是简单的越缺少越渴望。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可能有不同程度而的需求。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三种依恋类型是在一岁左右就确定的,但后续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很可能也对同一依恋类型的人造成不同的结果。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年幼时候得到高归属感和掌控感,这可能也造成了他们对情感自尊有较高的『渴望』『期望』『预期』。因为他们『习惯』了高归属感和掌控感的体验,如果后续的成长经历不能同样提供高归属感和掌控感,他们可能会比同样情况下『回避型』『矛盾型』依恋类型的人更焦虑更急切的需要提升情感自尊。
『回避型』的孩子可能一开始就相对其他孩子对归属感需求较低,或者说他们适应了不能够提供归属感的现实。有可能,这类人倾向于发展出内向的,对提升情感自尊也最不急切。
『矛盾型』的孩子麻烦最大。『安全型』『回避型』两种类型的形成原因比较好猜想,我们可以推测前者父母提供良好的照顾,后者父母则较为疏远孩子只提供必要的照顾。『矛盾型』的孩子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父母忽冷忽热,也可能是父母照顾孩子的时候伴随着不情愿、负面情绪。『矛盾型』的孩子可能在后续成长中转变依恋类型,也可能延续这种矛盾的行为模式。
若后续成长环境对孩子比较不友好,『回避型』的孩子受到的负面影响可能最小,因为他不在意,不敏感。『安全型』的孩子更可能发展出喜欢讨好别人的性格,因为早期经验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归属感,他也希望延续高归属感。『矛盾型』的孩子更可能变得『傲娇』,或发展一些不太友好、有点危险的人格。因为他一方面对外界有归属的需求,一方面又试图拒绝,这种混乱的情况可能会让他分不清楚爱、恨界限,分不清楚各种性质的行为之间的区别。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个人逻辑推理,尚未看到有关研究。
认知自尊:建立在认知之上,受到个体价值观、社会文化等可以明显被自己意识到,可以直接明了地用言语描述出来的自尊。事实上,它就是『自我评价』,类似于『外显自尊』。它是人对自己各项能力的评价,是人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地位的有意识地评价,也包含对自己道德水平、人格的评价;这些在下文统称『现状』。有时候人也会有意识的评价自己是否被爱,被承认价值;可能和实际情感自尊符合,也可能不符合。即便客观上两个人各方面『现状』一致,他们的认知自尊也未必一致。因为过去经验不同、看重的方面不同、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不同、『三观』不同。所以认知自尊其实是个因人而异的,有不同结构的。不过整体上趋势一致:有进步总是令人开心的,比别人好是令人愉悦的,符合社会标准是欣慰的,达到自己的目标是满足的,知行一致是安心的。认知自尊倾向于符合『自我一致性』。认知自尊肯定会受到情感自尊的影响。因为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不能想象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会有意识的有逻辑的『认知』什么,年纪越小,应该越倾向通过情感和外界互动。我认为情感自尊,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认知自尊。可以把情感自尊看成是认知自尊的『底色』。
当『认知自尊』的各个方面都与『情感自尊』和谐一致,并且有助于提高『情感自尊』的时候——也就是你了解你自己、接纳你自己,人的自尊体验最好。『归属感』比『掌控感』更难增强;『掌控感』可以通过高『认知自尊』来直接弥补、增强。『归属感』却只能通过亲密关系来弥补、增强。
情感自尊和认知自尊的高低,可以有四种组合方式。低情感自尊还将面临一个高情感自尊没有的问题:是否承认、接受自己对提高情感自尊的渴望。最后,这就有六种组合情况。下面一一推测这六种人会有怎么样的人格和行为模式。那推测正确,也只是『更可能如何』,因为影响人格和行为的因素很多。
情感自尊和认知自尊双高:这类情况最为理想。他们追求成功、敢于冒险,经受得住批评和失败,对人友善,积极热情喜欢探索。可能由安全性依赖发展而来。
情感自尊和认知自尊双低,不承认:矛盾性依赖发展而出;害怕失败、不敢冒险,认知上喜欢自我批判破罐破摔,看似『容易接受批评』。但其实对外界的评价很敏感,挫折和失败对其情绪影响很大。另一种可能是,由回避型依恋发展而来,他们几乎完全接受了现状,对大多数事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得过且过。前一种可能比后一种可能大。
情感自尊和认知自尊双低,承认:同样是害怕失败、不敢冒险,认知上喜欢自我批判破罐破摔,看似『容易接受批评』。但其实对外界的评价很敏感,挫折和失败对其情绪影响很大。 但由于自我接纳、自我认识程度较高,情况较好。对成功和提升认知自尊的渴望也比上一种情况高。
高情感自尊和低认知自尊:这类型应该比较少。因为高情感自尊往往带来自我良好的感觉,进而影响人对自己各项能力做出良好评价。不是很害怕失败,更多的是追求成功。对于批评和消极反馈的接受能力最好。比较积极的要提升自己的认知自尊。
低情感自尊和高认知自尊,不承认:这个估计大家比较喜闻乐见……。低情感自尊下还能有高认知自尊,一般他们『现状』都属于非常优秀的,但对外又不承认渴望亲密关系。——很眼熟?这不就是动漫电视剧里面的傲娇高富帅男猪脚么……=。=!不过地情感自尊会导致对失败、批评的情绪反应很大(自我增强),而高认知自尊容易排斥负面的评价(自我一致性);所以这类人可能不会太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这种人很难忍受『背叛』。(我这么好你还这么对我!?)格外重视事业成就,因为要不同的通过维持高认知自尊来弥补低情感自尊带来的『空虚寂寞冷』。很多古代帝王可能就是这种情况,皇宫的生活不能给人亲情温暖(低归属感、情感自尊),只能给人认知上的高自尊和一部分高掌控感。
低情感自尊和高认知自尊,承认 :基本上和上一种一样。但因为承认对亲密关系、归属感等情感自尊的需求;所以对待批评和消极反馈,相对比较能接受,也比较不容易成为工作狂。比上一种好相处。
当情感自尊和高认知自尊一高一低的时候,我们的考虑一个问题:被试是否欺骗了我们?低情感自尊的人可能不太容易信任别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认知自尊也很低。高情感自尊而报告了低认知自尊,可能是出于『谦虚』,因为『谦虚』使他更好的得到亲近人的认同。
《自我》一书中提及的『不稳定高自尊者』可能就是情感自尊和认知自尊不一致导致的。他们容易受到失败挫折的打击,又愿意为了体验高认知自尊而不断努力。
《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及『没有证据表明一些高自尊者会有潜在的低自尊』。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这人表面自大因为内心自卑』。这可能是相关研究没有区分认知—情感,没有区分『期望』『渴望』『预期』。
总而言之,我倾向于相信,情感自尊是自尊的本质,认知自尊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情感自尊影响。本来还想写更多,但是还有许多地方没想清楚。前文存在的疏漏肯定也多。比如一些不高不低的自尊水平又该如何,是不是把归属感和掌控感分看得相对之间更独立些好,『自尊』这个概念是否真的对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有不可舍弃的价值……?如有发现任何错误和疑点,还请各位指正,万分感谢。看不懂的人也尽管来问,我当复习。
如果有时间,会再另写篇易读些,类似随笔散文的东西,结合自己成长见闻来说说『自尊』这事。感谢所有耐心读完的人。
—————————————————一条寂寞的分割线——————————————————
以下答案主要源自于《自我》人民邮电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含有个人观点和思考的部分我会注明,一般在是括号内,『我』都是我自己,而不是《自我》的作者。先整理出书中的内容,随后会在本答案前部分给出几段比较通俗、不那么学究的个人观点总结。另外在提醒一下,《自我》的作者是乔纳森·布朗。早年支持认知模型,后来转而支持情绪模型;有可能让他的写作有偏袒,我受他影响,可能也会有偏袒。请读者自行注意。
『自尊是现代生活的万能药,它被看成是经济收入、健康和个人实现的钥匙,也被看做是无法成功、犯罪和药物滥用的解毒剂。』
自尊这个概念在学术界非常流行,但绝非是众口一词、整齐和谐的那种流行。
有人把它作为预测性变量(通过自尊高低判断行为、思维、感受等,如“高自尊的人熬夜用心写出来的答案得不到赞同会让他在一段时间内对其他答案有攻击倾向”);有人把它作为结果变量(经历的事情影响了自尊高低,比如“长期熬夜用心写答案却得不到赞同的知乎用户在测试期间显示出了低自尊”);有人把它作为中介变量(对高自尊的需求是很多行为、心理的动机,比如“希望自己在重视的领域内得到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的用户会熬夜用心的写长答案)
所以——『心理学界对自尊还缺乏普遍认同的定义』。
所幸——虽然没有『共识』,但是也并非杂乱无章,总体上『自尊』有三种使用方式,三种性质模型。
三种使用方式
①整体自尊:顾名思义,就是你整体上怎么看待自己。它非常笼统,没有特定的时间、空间、事件、领域上的限定,而是一种长期的、综合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评价。有些学者称之为『特质自尊』。
②自我评价:个体评价自己的能力和特性的方式。它偏向于一种理性上的判断,是对你某方面能力的评价。比如学习成绩高低、长相美丑、道德水平、能不能打好DOTA、会不会勾搭妹子,以及——能不能在知乎上写出赞同破千的答案,等等。所谓『某方面』当然是很笼统的,比如『智能能力』『情感能力』『体能能力』都可以再细分,总而言之,它强调的是一种评价而是不一种感觉。(实际上评价和感觉两者互相影响,这是后话,牵扯到两大自尊性质模型之争)
③自我价值感:指瞬间的情绪状态。有些学者称之为『状态自尊』(与前文的『特质自尊』相对应)。这个好理解,如果我这篇答案得到我欣赏的用户的赞同,那我自我价值感就爆棚。它也不是指个体在某领域上的自我评价,更倾向于是指某一件事件上的感觉。虽然常识告诉我们,人心情大好的时候,于人于己都会更容易往好处想,办成一件事情也会增进你那方面的自信。不过这个概念依旧只用来描述一个事件短期内的情绪感受。
三种性质模型
一、自尊的情感模型
这个理论假设人的自尊在早期形成,即婴幼儿时期(甚至有可能是先天的)。它把情感感受看做是自尊的特征。具体来说有两部分:一者,归属感(belongging);再者,掌控感(mastery)。
归属感:无条件地喜欢或尊重,不需要任何品质或原因,只取决于这个人是谁,是被爱被尊重而带来的安全感。
掌控感:我们专心做一件事情或努力克服困难的时候获得的感觉。它跟评价不同,评价注重的是结果好坏;掌控感注重的是过程中的自我控制和控制事物、任务的感觉。有点像是『心流』。
归属感和掌控感都被认为在早期形成,至少早期的经历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持有这些观点的前辈主要有三位: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鲍尔比(Bowlby),安渥斯(Anisworth)。
埃里克认为,婴儿最初面对的发展阶段是——建立与抚养者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感是第一年发展起来的,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归属感。不难理解,也只有在这个时期内别人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跟你的品质无关,只跟你是谁有关(你是婴儿,你是父母的孩子)。接下来就是『自主或害羞怀疑』,对应的是掌控感。你开始会到处爬、到处看、到处碰东西的时候;如果别人给你鼓励支持,你就获得掌控感,保持或发展出自主探索环境和行动的积极性。
鲍尔比认为,归属感促进了掌控感的形成:『对各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一旦他们感到安全,他们就会离开所依恋的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但当遇到警告,感到焦虑、疲倦或者不情愿的时候,他们就有一种渴望亲近的愿望。』
安渥斯则是通过陌生情景法的实验(1978)描述了这个效应,也就是很多科普文和心理学教科书里(必定)出现的一个实验。实验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母亲带着婴儿(14个月左右)进入一个陌生房间,摆满玩具和物品,几分钟后母亲离开进来一个陌生人,再过几分钟母亲回来。这就有三个阶段可以观察婴儿的反应:①母亲在②母亲不在③母亲回来
实验总结出三种依恋风格:①安全型②回避型③焦虑或矛盾型
安全型占60%,婴儿表现为:母亲在的时候就开始探索不时回到母亲身边,母亲离开的时候会哭闹,母亲回来后很高兴并且会和母亲交流探索的发现。对陌生人比较友善,容易合作不容易生气。
回避型占25%,婴儿表现为:母亲在的时候很容易和母亲分开,母亲离开的时候也没什么反应,母亲回来后甚至试图回避母亲,对陌生人不在意,不太会寻求帮助也比较容易生气。
焦虑或矛盾型占15%,婴儿表现为:母亲在的时候不能离开母亲不能尽兴地玩游戏,不愿意探索环境。母亲离开后非常紧张不安,母亲回来后会粘着母亲,继续显露出一些不安的行为(继续哭叫)。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对母亲尖叫踢打。他们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对环境很少探索。
不同类型的依恋能够预测将来的自尊水平,安全型以来的儿童表现出了最高的自尊。
二、自尊的认知模型
把自尊看成是人对自己的有意识判断的结果,又有三种分支。
①逐项相加模型:各方面的能力和品质打分后直接相加得出自尊水平。比如,总分100,外貌满分50,内涵满分50。
②重要性加权模型:各方面能力和品质根据重要性(当事人认为的)高低,进行比例不同的打分,然后相加。比如:总分100,外貌满分70,内涵满分30。
③理想自我模型:现状数值和理想数值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小,自尊水平越高。
乍一看的话,②似乎比①要好,但『研究并没有为重要性加权模型提供很强的支持,简单把各个分数相加而忽略重要性能同样好或更好地预测个体的自尊水平』
至于③——『对这个模型的实际考察支持这样一个观点,高自尊与较小的“自我-理想自我”差异相联系。遗憾的是,差异分数法存在的方法学问题玷污了分数的解释。』(抱歉,这个方法学的问题我也不懂……)
自尊低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差吗?——不是!
自尊低的人相比自尊高的人,的确对自己的评价会相对低,但其实一点都不差。他们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社会心理学上这叫做『自我服务偏见』,是的,哪怕是低自尊的人大多数也都觉得自己高于平均水平。(当然我们可以怀疑这是调查取样的问题,如果在非美国大学生群体的其他群体里进行调查,可能有不同结果)低自尊的人甚至认为自己更有同情心,更友好,更忠诚,更不轻率。
无论自尊高低,这些华盛顿大学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都比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高——也就是说自己看自己比别人看自己还好。只是高自尊的人会给自己更高分,自评和他评之间的差异更大。有趣的是——高自尊的人给别人的评分高于低自尊的人给别人的评分,也就是高自尊的人更容易称赞别人、肯定别人。这点似乎符合我们日常的一种心理分析——老说别人缺点的人心底(潜意识)是个自卑的人——既我们所说的『不尊重自己的人,不会尊重别人。』
三、自尊的社会学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得到多数人的尊重和重视,那么我们就拥有高自尊。比如~职业声望、收入、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等等。
可惜,『实际上支持这种联系的证据很少』,甚至是『被污蔑的少数群体的成员比那些更具有特权的人报告出了更高的自尊』。原因就在于『群体自豪』(group pride),一个典型的历史案例是美国黑人的自豪运动,还有最近今年国内同性恋群体里某些人的『自豪感』。(如:『一男一女在一起时为了繁殖,两个同性一起才是真爱。』)
积极评价自己所在群体的人,会比消极评价的人有更高的自尊。自尊和群体自尊之间呈现正相关。至于两者的因果关系究竟为何,尚无铁证。
克罗克和梅杰对此作出了解释,也做了相关实验。
产生群体自豪的个体的认知方式:
①把消极反馈归结为针对群体的偏见,而不是针对自己。如:『那家伙就是歧视中国人,跟我到底怎么样无关,他根本不了解我,甚至不了解中国。』
②通过选择性地同群体内的其他人进行比较,而不与大众进行比较。如:『男人就该跟男人比,跑去跟女人比谁更心细不是找抽?』或『我在矮子里面算是高的了,而且长得比较帅!』
③通过降低自己的群体所缺乏的特性价值,并夸大自己群体所擅长的特性的价值。如:『你们西方欧美世界那套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东西是有很大缺陷的,甚至是有害的!我们中国文化里团结一致互相友爱提集体考虑才能够使得我们长久的发展!哈哈哈!你看你们经济危机了吧!就是因为你们个人太自我啊!……』(以下省略一万字幸灾乐祸的脏话)
实验如下——
一群黑人学生,做了一些有关他三观、兴趣爱好、人格等方面的问卷。然后告诉他们 ,有一群白人学生会根据你的问卷来评价你。最后分为两种情况:①告诉他们 ,对方看得到你是黑人,因为镜子是阴阳镜。②告诉他们 ,对方看不到你的样子,也不会知道你是黑人。
①中的黑人同学颇有宠辱不惊的气度,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都不太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感觉(自尊水平)
②中的黑人同学则相反,知道别人喜欢他就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反之则很郁闷。
克罗克认为,这是因为①中的黑人同学可以把对方的评价归因于——这是因为我是黑人(肤色)。②中的黑人同学则只能推断——他们真的喜欢or不喜欢我这样的(人格特征)。
性别也被认为是会影响自尊的。不过研究并没有发现女性比男性自尊低(应该是指整体自尊)。只是在评价特定的品质和能力上,会出现性别差异,不过差异也非常小。在《自我》一书第二章中提及『女性更容易形成集体主义或互助的自我概念,强调与他人的联系和关系。男性更容易是形成个人化的自我概念,它强调自己的成就独立于他人。有人就认为女的依靠人际品质关系建立自尊,男的依据个人成就和能力建立自尊——不过这个假设的检验没有得到统一结论。
那么到底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有啥差别?布朗和达顿(Brown&Dutton)做了相关研究。
首先~让参与调查研究的人填表,罗森博格自尊问卷,根据得分高低分为三个档次。最高分档次的认为是高自尊,最低分档次的认为是低自尊,中间档次的参与者去掉——因为说不清到底是高是低。然后告诉他们,接下来大家都要做一个重要的智力测试——嘿嘿,事实上难度是不一样的,有些卷子死难死难!
做完后在测量他们的『一般情绪』和『自我价值感』。一般情绪就是高兴还是难过,自我价值感就是觉得自己牛逼还是傻逼。
结果发现——只要你是个人,面对失败的时候都会不高兴的;而成功的时候肯定是开心的(高自尊的更开心些,但差别不大)。面对失败,无论是谁,自我价值感肯定也都会下降。那差别到底在哪里?
差别就在于面对失败的时候——低自尊的人情绪变动幅度更大,自我价值感变动幅度也更大。
简而言之,爽的时候大家爽的程度都差不多;但是难过起来低自尊的人更难过。
高自尊的人『宠辱不惊』,低自尊的人『阴晴不定』。
有趣的是——克尼斯(Kernis)做的调查发现了『不稳定高自尊者』。这些人对自己的感觉波动很大。他们和一般低自尊或高自尊者不同的是——无论一般人的整体自尊在长时间内是稳定的,而他们不是。一般人的自我价值感和情绪会因为某件事情成败而波动,但是复查自尊的时候变化不大。但是不稳定高自尊者不这样。喜剧演员大卫·莱特曼说:『每个晚上你都在试图证明你的价值。……』
除了情绪和自我价值感稳定与否,高低自尊者还有什么差异?
达顿又做了一个研究。他先给参与者做一个测试,比如数学,给出成绩后问他你觉得自己数学怎么样?接着又问,你觉得自己整体智力怎么样?
对于高自尊的人来说:『看来我数学是差,但是我整体智力还是不错的。』数学测试的成败,只会影响对数学能力的自我评价,几乎不影响对自己整体智力的评价(变动幅度甚至小于1%)。
对于低自尊的人来说:『我特么就是个傻逼!』他们会因为数学做得不好,怀疑自己的整体智力。
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接着问他们:『你觉得你多热情友好?』
低自尊的人会说:『我不仅智力不行,也不太友好。』
高自尊的人会说:『虽然我数学不行,但是我人还是挺热情友好的。』
(低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倒全倒了。高自尊者不会,他们甚至会在另一些方面上夸奖认可自己,来补偿自己。)
注:书中用数字和测量分数来表示,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阅读,我转化成了语言。另外,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低自尊者获得某方面成功的时候,其他方面的自我评价是否会随之改善,整体评价是否会改善。不过暂时没看到这方面的研究。理论上推断——『不稳定高自尊者』很可能会这样。
那高低自尊者在行为上具体有什么差异?
约瑟夫斯(josephs)等人发现相比高自尊者,低自尊者特别倾向于避免冒险——也就是『怂』。因为低自尊者更容易因为失败而产生消极情绪,为了避免糟糕的感觉,所以他们不冒险。并不是实际上的损失让他们不愿意冒险,而是他们要通过避免知道自己做出了错误决策,以此来保护自己。只有在预期会知道他们的决策时好时坏的情况下,低自尊者才会更加避免冒险。如果没有机会知道自己决策的好坏,那么在是否冒险的问题上,高低自尊者之间没有差异。(其实这最后一句我至今没想明白,什么情况下不知道自己决策好坏,还能判断是否『冒险』,难道是指永远不会知道决策结果?感觉是一句废话……决策好坏都不会知道,结果都不知道,那『冒险』的感觉还会出现在人脑子里嘛?)
高低自尊这不仅在冒险行为上有差异,在『自我妨碍』上也有差异。所谓的『自我妨碍』意思是人们有时候会为自己的成功设置障碍,如果这么做可以让自己保持『我有能力』的形象。最常见的就是——考试不复习。考试不复习的话,如果考砸了,你可以说:考砸是因为我没复习,不是因为我笨。如果考好了,你可以说:你看老子多牛!不复习都这么犀利!所以『自我妨碍』就有两种功能减小消极评价和放大积极评价;学术上称之为『自我保护』和『自我增强』。
泰斯假设『低自尊的人的自我妨碍是为了自我保护,高自尊的人自我妨碍是为了自我增强。』他通过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一观点。
他告诉参与者A测验能清楚地检测出低能力的人,但不能清楚地检测出高能力的人。B测验相反, 能清楚地检测出高能力的人,但不能清楚地检测出低能力的人。
结果发现,低自尊者不会练习A测验,高自尊者不会练习B测验。
以下是我的理解。
就A测试而言:①很努力练习,结果说你低能力,那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②不练习,结果说你低能力,可以狡辩说是因为没练习。③很努力练习,结果说你高能力,那不算啥天大好消息,因为这测试不能清楚测出高能力。④不练习,结果说你高能力,同样也多大没用。①的结果最可怕。
就B测试而言:①很努力练习,结果说你低能力,那没关系因为本来就不准。②不练习,结果说你低能力,也是没关系。③很努力练习,结果说你高能力,那挺高兴。④不练习,结果说你高能力,那就最高兴。因为测试能够准确识别高能力。④的结果最好。
因为低自尊者非常害怕被判定为低能力,所以不练习A,万一被说是低能力,就可以说:这只是因为我没练习。
而高自尊者希望毋庸置疑的证明自己高能力,所以不练习B,如果测验成绩理想就可以说:看我能力多高,不练习也高。
我个人的理解是:高自尊者追求最大化的快乐、成功,甚至不惜冒险。低自尊者则尽力避免最糟糕的失败,不惜放弃可能的巨大快乐。
这就是为什么在A中,低自尊者选择了不努力,因为必须极力避免①这个最可怕的结果,抓住②这个救命稻草。在B,低自尊者不选择④这个高风险高收获的选项;而愿意面对①③这两个结果。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低自尊的人不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摆脱在A中被判定为低能力的结果。所以在A中不努力。而在B中因为非常安全,不会有铁证说自己低能力;这时候他们就愿意努力,而且选择了努力来保证得到『高能力』的评价。低自尊这在B中的努力练习,也可以看做是长期不努力后的一种反弹——『难得老子能够毫无顾虑的拼一把!此时不拼命更待何时?!』
而对于高自尊者来说,在A中他们不害怕被说成是低能力,也不认为自己会被说成是低能力;所以他们愿意努力,哪怕努力的结果是一个不太靠谱的『高能力』评价。其实在A中,高自尊者要得到的是『我很努力』的积极自我评价,而不是那个不靠谱的『高能力』评价。另一中理解是,在A中『高能力』评价虽然不靠谱,但是有总比没有强,高自尊的人极其渴望自我增强,也就愿意为它努力。而在B中,高自尊者想:『老子努力了会被测出高能力我早料到了,我想知道的是我不努力是不是也算高能力』。故他们不努力练习,因为不屑于结果③这个『蝇头小利』,他们要的是自我增强最大化的④。
A可以大致描述为:你会不会成功不知道(有没有高能力不知道),一旦失败你就死定了(低能力准确测得),你还努力不?
B则是:你失败了也没事(低能与否不确定),啥也不干利益可能最大,努力一下收益也会不错(高能力准确测得),你努力不?
接下来说任务表现和坚持性。
在没有任何先前经验(即便做过也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自尊对任务表现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先前都失败过,低自尊者在下一次任务里,表现得会比高自尊者更差(也就是说高自尊者其实也差)。如果仅仅是想象结果会很糟糕——哪怕之前没做过这件事情——低自尊者的表现也可能被影响而变糟。
原因至少有两个。①低自尊者把心思都放在自己身上,变得自我关注,而不是关注任务。②主动退缩。由于失败过,低自尊者不像高自尊者那样能坚持。(我的理解是,因为他们的消极情绪和低自我价值感反应太强了。导致分心,导致不想经历第二次失败。)
虽然失败后继续坚持好像没什么『适应意义』(这应该是进化心理学上的含义:这个猎物打不到我不死磕,换一个还轻松些。)但低自尊者好像不能敏感地知道什么情况会获利,而哪些情况不会。(意思大概是,分析总结的能力较差。)
最后~说一说『社会比较』。伍德(Wood)发现,低自尊者在获得成功后急于社会比较 ;而失败后往往主动避免社会比较。所谓社会比较,就是和别人比。(因为单说『比较』,词义上包含和自己过去比较)。这再次证明,低自尊的人更倾向于自我保护。
接下来具体说说认知模型和情感模型对高低自尊者差异的解释。
认知模型认为低自尊者不敢冒险、失败后更痛苦、更不会坚持、更害怕失败,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方式有问题,也就是一般我们所说的『想法』『观念』『思路』。
具体过程如下:
对自身能力的消极想法——&预期会失败——&将失败归因为自身能力低——&泛化到自我概念的其他方面——&不能通过自我肯定进行补偿——&情绪痛苦
这看起来很合乎逻辑,也符合日常常识,更能够从前面我们介绍过的实验研究中找到依据。尤其是在泛化到自我概念的其他方面和不能肯定自己其他能力来补偿,这两点有直接的证据。
(老实说,认知模型无法彻底说服我,原因如下,这部分并非改写书中,是我自己的想法。
『将失败归因为自身能力低』似乎不是低自尊者的独有的。因为在前面介绍的实验中,高自尊者在测验失败的时候也会认为自己该方面能力低。
而且认知模型无法解答进一步的追问:为什么低自尊对自身能力有消极想法,为什么他们将失败归因为自身能力低……?低自尊的这套认知模式,到底是怎么来的?
从学习和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外界『教』给他的。例如老师、父母,在责骂的时候直接或间接使用了那套认知模式,他们指责孩子能力低、夸大孩子其他方面缺点、喜欢翻旧账、倾向于就一个问题夸大到孩子多方面的缺陷。但是这还是会有问题:那么最一开始,是谁『发明』了这套认知?或者我们该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这么想,只是在一个瞬间、一段时间内,这套认知偶然出现后被保留了。但这种会让人痛苦的认知方式,为什么会被保留呢?按理说,我们不是应该追求自我增强,抛弃对自己不利的想法吗?
另一个疑点是:按照我们个人经验,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都会很快的感觉到低落。而不是经过一番认识过程后才感觉到低落。固然,积极的认知可以很快的安慰和鼓励自己,消极的认知 会加大消极的情绪。但是我们也发觉,人的情绪低落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消极认知,积极情绪下容易产生积极认知。似乎是情绪影响认知更容易更快速,而认知要影响情绪似乎比较慢比较少见。当然我并不记得有实验数据直接支持了这种日常经验。而且总有例外,如顿悟带来的正面情绪爆发。)
情感模型假设,在小时候,低自尊者只要一犯错,他们的自我感觉就会变得很差。长此以往,一旦面对失败,这种情感便会再次激发。这类似条件反射中的『泛化』。这种情绪不受认知控制,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内在的、也是非理性的。比如打翻牛奶的孩子并不会想:“我打饭了牛奶,这意味着我身体协调能力差。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是社会所期望的。我几乎没有其他值得骄傲的品质来弥补这种缺陷。因此我很差劲。”——要是有这样的孩子,那世界会是怎么样……。
情感模型认为,低自尊者面对失败和挫折,会自动地让他们自我感觉很差。
情感模型将人早起的经历和后来对挫折的反应对应起来。爱泼斯坦(Epstein)说:『高自尊者通常有一对很爱他们的父母,他们以孩子的成就为荣,并会容忍他们的失败…………。相仿,低自尊者却有一对不赞同他们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的失败很苛刻,对成功也只有短暂的快乐。……』
(我怎么看这段话?——我觉得爱泼斯坦的从小到大的老师一定不错,否则他一定会把老师也拉下水=。=!)
为什么低自尊者更不愿意冒险?认知模型和情感模型之间也有争论。认知模型认为,低自尊者对成功信心不足。情感模型认为低自尊者是因为太害怕失败的痛苦。(这个问题上,哪一个更可信呢?我认为是情感模型。因为前文我介绍过,低自尊者在确定自己低能力不会被清楚检测出来,而高能力会被清楚检测出来的时候,他们会很努力练习。可见,他们不会信心不足。我很诧异,书的作者居然没提这点……。)
布洛克纳(Brockner)认为上述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低自尊者面对社会问题时更加脆弱。缺乏自信,对反对和批评过度敏感,这些都使得低自尊者常常屈服于别人的意志。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低自尊者和很多青少年的消极行为——药物滥用、危险性行为、酗酒等——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些行为常常是同班压力的产物,低自尊者不能抵御。(对于这点,我认为可以进一步仔细分析,先不谈。)
自我一致性和自我增强的争论
自我一致性:人总是努力保持自己信念、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一致性丧失将会给他们造成紧张感,并驱使人去消除这种紧张感。(也就是日常所说的说到做到,不能两面三刀,不然自己都鄙视自己。而且会尽力保持自己观念、行为、态度不变。否则会导致『认知失调』。)
自我增强:人总是努力去获取良好的自我感知,如果这种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变得更渴望。(让自己感觉爽,要让自己觉得自己牛逼。而且你不爽的时候更不能忍受有不好的事情出现,本人提醒:珍爱生命,远离不爽中的女汉子!)
根据自我一致性理论,高自尊的人比低自尊的人更不容易接受消极的反馈。因为这和他们本来积极的自我概念相冲突。
自我增强理论则想法,它认为因为低自尊的人已经不爽很久了,所以他们更不容易接受消极反馈,受到的影响也会更大(也就是会更不爽)。
谁更有道理呢?施劳格尔(Shrauger)挑灯野战——哦不,是挑灯夜战看了前人的文献。发现,两个理论都有研究证据支持。究竟支持哪个理论,取决与考察的是认知反应,还是情绪反应。人对消极反馈的认知反应和符合自我一致性理论的预测。人对消极反馈的情绪反应却是符合自我增强理论。(在这里吐槽一下《自我》一书的翻译,这段原文里高低自尊者搞混了两次。)
而人对积极反馈的反应更复杂。按照自我一致性理论预测:低自尊者面对积极反馈的时候会变得不自在(夸你你会感觉很奇怪),因为这和他们的自我认识不同。虽然有研究支持这种预测,但更多研究不支持。大多研究发现在对积极反馈的反应上没有影响。
还有一个『自我验证理论』。自我验证是指,人总是要通过他人来检验和肯定他们的『自我概念』,即使『自我概念』是消极的。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俗称自甘堕落破罐破摔呗~。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斯汪和其同事(Swann&De La Ronde)。他们认为低自尊者被两种对立矛盾的动机折磨:①需要自我良好的感受,这使得他们去寻找并欢迎他人的积极反馈。②他们并不希望别人对他们有过高的评价,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没有能力达到这样高的水平。
纠结啊~。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自我验证的需要可能会使自尊者寻求和维持消极的人际关系。(抖M?这点有空再细论,先继续正文,我要早点睡!)
整体自尊和具体自我评估
自我增强和自我一致性的争论跟另一个问题密切相关。自尊心到底是应该被当做整体的人格变量,还是个体在特定领域内评估自己的变量?也就是一开始所说的自尊的三种使用方式的前两种,到底用哪一种合适?用整体自尊,还是自我评估?
在我看来整体自尊、自我增强、情感模型与自我评估、自我一致性、认知模型;分别组成了两个争执的阵营。
研究表明,自我评估能更准确的预测当事人成绩;而整体自尊能更好的预测当事人的主观幸福感。其他方面的预测嘛……就比较混乱,分不出优劣。自我的作者认为,这两个概念都重要,施劳格尔的情感-认知区分理论给了我们启示——心理生活有不同侧面,两个概念都重要,它们影响的方面不同。
(为什么我认为整体自尊和情感模型应该算是同一『阵营』?虽然整体自尊调查的也是能力,但是在让当事人评价自己各项能力的时候,我认为,它也会唤起个体全方位的回忆。当你想的方面越多,你越容易得出一个整体的『感觉』,而不一定和你一个个项目去评价的时候打的分数一样了。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而回忆越多,越容易带进情感。)
《自我》作者的总结和提高自尊的建议
如前所述,《自我》的作者更多的是支持情感模型。他写道:『认知模式嘉定的低自尊的特性是自我批判,很多子弟尊这都不符合这样的定义。他们认为自己具有很好的品质,虽然他们在失败的时候感觉到耻辱和羞愧。这并不是因为缺乏积极的自我评价,而是一种无法说明的差劲干,一旦失败就自动表现出来。』这其实在前文也有提及,比如对华盛顿大学学生做的调查发现,低自尊者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依旧是『略高于平均』,低自尊和低自我评估不等同。『我不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想法和他们对自己的感觉无关,但自我评价也不是相关思考的结果、在自尊背后的认知发生在前意识水平,它们可能是爱泼斯坦所谓的体验系统,而不是理性系统的一部分。』
关于提高自尊《自我》作者的认为,要求『学会积极地评价自己、把失败归因为外界因素(而不是自己能力低)』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尊虽然有道理,但也有问题。因为『这样做同时也就是在鼓励他们把自我价值感同他们取得成果、知觉到的竞争力等紧密联系起来。最后这样的策略会使得人们出现适应不良。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完全做好,除非我们仅仅基于自我评价来建立自尊,否则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自我感觉很糟糕。』
这段有点绕口?我来解释一下。
①失败归因到外界,成功却说是因为自己。这不符合逻辑,而且经常这么想,这么说,可能变成一个很讨厌的人。抱怨别人,不反思自己。想想办公室里那些失败就怪别人,成功却邀功的人有多恶心……。
②要人从积极的自我能力评价和成功中找到自尊,这就等于在暗示:除非你做好了,能力高了,成功了;否则你不能自我感觉良好。而这种认知,显然是『失败是因为我能力低』这个归因给人痛苦的基础。『我能力低』和『我很糟糕、我该难过』之间,并不一定是等同的,不是必然联系。只有加上『你的价值、你的情绪应该取决与能力高低和成败』这个认知(无论是外显还是潜意识的)这个模式,失败才会让人痛苦。
所以应该『连根拔起』,完全放弃『自我评价-自尊』之间的必然联系。
③就算彻底改变自尊和自我评价之间的联系,也应该添加其他自尊的来源。不能『仅仅基于自我评价来建立自尊』。你可以说『我父母很爱我,我女朋友很爱我,我基友很爱我……,甚至别人的父母很爱我,别人的女友爱我,别人的基友爱我……』
作者最后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帮助人们认识到“我做不好也没关系,那并不意味着我很差。”不幸的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着难。我不是临床心理学家,我在该领域的建议不过是直觉而已。同时,我的知觉还告诉我,安全的人际关系能够创造高自尊的归属感和掌控感(我看做定义高自尊的特征),其中人们可以感觉到自己被无条件地关爱和接纳。』也就是说,找个无条件爱你的人是提升自尊的最根本途径。——当然前提是你相信有无条件的爱,又相信对方真的无条件爱你。至少你的专注在爱的体验上,而不爱的真假优劣上。
至此,一万四千四百九十四字(15494)。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个人经验看到错的更容易想到更对的,所以来抛个砖……
自尊建立在人际交往基础上,是一种对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的期望,在内心比较所遭遇对待后满意感的体现。
【Eayar Eayar的回答(2票)】:
自尊的含义
说的很清楚了,我来补充说下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区别吧。外显自尊指的是,我们人可以意识到的,并且清楚明显某些行为是由于我们自尊促使产生的。内隐自尊则描述的是我们意识层面无法接触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意识。内隐自尊一般无法测量,通常通过的对一些积极和消极描述个人特征的词汇的反应时来评判一个人的内隐自尊高低。打个比方,有人觉得自己非常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这是外显层面的自尊低,但是外显自尊低并不代表这个人的全部,内隐自尊同样会指导我们的行为。同时,外显自尊低也不表示内隐自尊低。所以设计一个实验,主要是词汇反应,我们在电脑屏幕上按照一定时长显示不同的词汇,这些词汇有中性的,比如心情,行为等词。另外有积极和消极的词汇,比如漂亮,丑陋,优秀,可耻等等。然后让被试在看到每一个词的时候,尽可能快的按要求按键。电脑会计算被试按每一个键的反应时间,以及正确率。理论认为,人有自我尊重的倾向,无论他的外显自尊显示如何。所以内隐自尊更能显示出一个人在经历了自己的人生之后,对待自我的看法。内隐自尊对于一个人的来说,无论是工作,生活,感情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当然,这是其他的一些相关研究来证明了。关于内隐自尊,主要就是这些。
【王肇的回答(0票)】:
自尊源自于
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通过与期望值高与低的看法对比,得到的一种情绪上的感受。
你的身份地位/拥有并控制的资源/相貌,通常你自己或别人会拿你的这些与别人的这些比较,
有些是你无法改变的,不愿意提及的。
你自己拿来比较也就罢了,一旦被别人提及。你会面红耳赤/非常难堪。
更多的自尊源自于对更多有利资源的掌控~
以得到他人对你人格的更多的肯定。
甚至可以弥补那些你无法改变的
【Scott Forstall的回答(0票)】:
自尊在你没有放弃之前你都没有深刻体会,我放弃自尊一年多,整天大脑不受控制,总是有很多疯狂的年头,活着变成煎熬,感觉自己啥都可以做,失去所有兴趣,快乐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