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肛肠科外科在第几住院楼啊

此处不能提供医院专家的咨询服务,若对病情有疑
预约直通车免费电话:
在线意见反馈
联系方式:
填写电话号码时请加上区号,格式.:010-科室疾病问答
普外二区(胃肠外科)
一、学科概况广医三院胃肠外科作为普通外科最传统的基础专科几乎与柔济医院同龄,成立于1959年,医院首任华人院长王怀乐博士就是当年广州市杰出的普通外科医生。在他的主持下我们是广州市最早完成胃大部分切除和甲状腺手术的科室之一。并于2009年成立了疝治疗中心。我们一直秉承“柔心济世,尚道精医”的院训、“患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科室文化。我科近20年在结直肠癌诊治及研究领域展现出长足的进步,胃、结直肠肿瘤的腹腔镜手术的根治性和微创的优越性得到了普遍认可。我们的临床专业领域涵盖腹部外科、肛肠外科、甲状腺外科范围,是其他学科领域的基础枢纽。目前胃肠外科设有病床31张,每年门诊量为3000人次、手术近千台次、出院1500余人次。现任科室负责人为伍尚标主任医师,共有医生6名,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护士22名,拥有造口专科护士及结直肠肿瘤随访护理专业组跟踪服务。我科已形成一支具有良好服务精神、临床经验丰富、腹部外科微创手术实力雄厚的临床诊疗团队,开展直肠癌超低位吻合等各种保肛手术;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保护盆腔内脏神经,患者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得到很好保护;超声刀和各种吻合器的应用,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过程出血,使消化道重建更便捷,大大降低吻合口瘘、狭窄的并发症。TME/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环周切缘(CRM)/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等理念和临床实践保证了结直肠手术的根治性;科室还开展胃肠道、甲状腺肿瘤的多学科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早诊早治研究、分层综合治疗、手术及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癌放疗后复发及残留等项目有明显的特色,结直肠癌防治水平在广州西部区域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相继开展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良性或早期恶性直肠肿瘤经肛门微创切除术(TEM)等技术,大大提高了保留肛门的机会。为了预防消化道肿瘤术后肝转移及腹腔种植,科室开展以5-Fu为基础的术中肠腔化疗、门静脉灌注化疗、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持续门静脉灌注化疗、5-Fu缓释剂植入等项目。我们治疗手段是以外科手术为主,强调综合治疗,包括术前放化疗、术中化疗、术后放化疗等、分子靶向治疗等。在结直肠肠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减少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科室主要人员合照二、医疗技术特色我科专业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治疗对象除了传统的胃肠道外科疾病、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腹壁各类疝、肛肠疾病(痔疮、肛瘘等)及腹部创伤等疾病外,近年来顺应学科全球化发展趋势,在下列领域取得重大进展:1.肿瘤综合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均依据分期、肿瘤生物学特性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包括辅助放化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中药等,使许多患者既获得了根治的机会,又免去了因人造肛门带来的痛苦。在我科接受诊治的患者能得到最合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应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及术后放化疗等手段,重点开展了胃肠肿瘤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各项肿瘤基因检测等结果,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尤其对于进展期及复发的肿瘤,采用先进的分子靶向治疗,结合合理的放化疗方案,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微创外科技术应用:开展各项腹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下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恶性间质瘤、疝气、阑尾、胆囊等手术,减轻病人疼痛,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3.疝专科治疗:针对各类直疝、斜疝、切口疝、复发疝,应用先进的分子合成材料,采用符合人体生物工程学原理的手术方式,进行腹腔镜下及常规开放手术的无张力疝修补术。4.针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疾病:结合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开展单侧及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次全切除、甲状腺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颈清扫等各类手术。5.肛肠疾病的专科治疗:痔疮的PPH治疗开展已十余年,明显缩短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大大减轻的术后疼痛不适,大幅下降的复发率,给广大饱受痔疮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针对反复发作的肛周脓肿、肛瘘、肛裂开展专科综合性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6.多病种多学科综合治疗:参与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救治工作,包括妊娠合并各类腹部外科疾病、产后大出血、外科营养支持等,开展妊娠期手术及围手术期的专科辅助治疗,为提高重症孕产妇救治成功率做出贡献。7. 肠造口康复治疗:护理队伍长期致力于开展人工肛护理,开设肠造口护理专科门诊,为已出院的肠造口病人提供治疗、护理、营养以及预防保健知识,提高了造口者的生活质量。&三、科学研究1、研究方向研究方向:1)胃肠微创外科。2)结直肠肿瘤分子生物医学与临床应用。我们致力于研究血清中肿瘤标记物(MicroRNA)作为一种内源性的调控分子广泛参与结直肠癌早期发生调控过程,通过MicroRNA芯片等技术检测蛋白免疫标记物,探索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治新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建立规范的结直肠肿瘤生物标本库,对广州地区的结直肠癌患者从miRNA差异表达与临床现象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差异性表达基因对结直肠癌临床及转移功能的影响、增殖调控分子影响三个层次开展研究。围绕规范的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临床转化研究,立足于miRNA作为生物标记物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肿瘤进展中检测指标的研究与开发:系统分析结直肠癌病人样本中miRNA差异表达与临床现象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筛选差异性表达基因对结直肠癌临床及转移功能的影响;研究结直肠癌病人样本中基因差异表达对相关增殖调控分子的影响;实验证实部分mi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人群中血浆中表达差异现象;Lnc-MKKS3靶向miR-145促进ERG对结直肠癌转移的机制研究。推进血浆microRNA组合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及试剂盒的研发。2、科研成果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广州市市科信局产学研课题等9项,是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转化医学平台”的联合单位团队主要成员。基于医院中心实验室,建有具备一定规模和规范管理的广医三院结直肠肿瘤生物样本样品库和数据库。发表SCI文章2篇,专业核心期刊30多篇。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 徐学虎,吴小兵,伍尚标,等. 微小RNA193b在结直肠癌表达水平研究, [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 吴小兵,徐学虎,伍尚标,等.miR-125a-5p在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表达水平的研究 [J].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801-804.[3]. 徐学虎,吴小兵,李勇,等.结肠癌组织中微小RNA分子组学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4]. 徐学虎,吴小兵,李勇等.应用qPCR进行结直肠癌的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分析[J]. 解剖学研究. -291.[5]. 徐学虎,李勇,江庆萍,等.血浆miR-129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6]. Xuehu Xu,Xiaobing Wu.Identification of miRNA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clinical stages of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ma—an investigation in Guangzhou, China(PLos ONE【J】): e94060. IF:3.72)[7]. 徐学虎,吴小兵,伍尚标,江庆萍,刘海波,陈戎,孙嫣.miR-490-5p和miR-363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标记的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50.[8]. SUN Yan, WANG Lin, GUO Sheng-chao, XU Xue-hu,WU Xiao-bing.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o identify miRNA biomarkers in serum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Oncology Letters【J】,)[9]. 伍尚标等,微小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2,(2).[10].伍尚标等,结肠癌患者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2011,(7).[11].陈戎等,胃癌中血清IL-6、IL-10、CEA和CA19-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2,(7).[12].徐学虎.RNA干扰靶向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 p85α蛋白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胃肠外科,2011,14(3):48-51[13].徐学虎.18三体及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 7):.[14].徐学虎,李伟明,全天一,蒋永华.冷冻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肝硬化和急性肝衰竭效果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7):763-767[15].徐学虎.miR-148a克隆及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 ,,0(7 ):1545-1547.&3、交流合作医务人员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ine)、克利夫兰医疗中心(Cleveland clinic)、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UW Medicin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和纽约圣云仙医疗中心(Saint Vincents Catholic Medical Centers)进修学习。国内赴中山大学、湘雅医院进修学习。为了更好服务患者,我们认为结直肠癌诊治从外科走向多学科综合治疗。在能够让患者最终获益的结直肠癌的预防和筛查、规范化诊治、基础及临床研究三个方面开展分享与合作。&四、医学教育带教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科室承担广州医学院本科生《外科学》、《临床医学导论》、《医院经营管理学》理论大课及临床实习带教,主持国家级学分全省继续教育项目和广州市高校教育教改项目,进行医学模拟病例临床实训教程方面的研究,获得广州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副主编《全科医学》人卫版试题题集1部,参编人卫版《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等,发表国家级教学论文11篇。&五、科室文化胃肠外科将“患者第一 服务至上”科训奉为科室文化的精髓。包括对临床医疗的敬业热爱,对教书育人的公正严谨,对科研转化的诚信创新,对患者的同情关怀,对同事的和谐友善。&六、未来展望我科以胃、结直肠肿瘤为重点,兼顾小肠肿瘤(包括十二指肠)、胃及肠间质瘤、腹膜后肿瘤等的诊治,尤其以大肠癌的诊治居广州西部地区领先水平。本科是广东省医院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副主任委员单位。在结直肠癌发病率快速上升的态势下,提高筛查工作的普及水平、早期诊断、控制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做努力,在诊治规范化、个体化方面不断提高,坚持结直肠癌发生发病机制及中国临床RCT研究,我们应该推动各医院建立消化道肿瘤分子生物实验室,明确结直肠癌的分子分型,从而在结直肠肿瘤诊治规范化和个体化方面进一步提高,在各医疗中心加强完善数据库的建设、建立生物样品库协作网络、开展多中心研究、制订结直肠肿瘤内外科医生培训制度、建设培训基地提高微创手术及新技术培训等,同时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有效整合结直肠肿瘤各学科优势,以提高我科的结直肠癌的整体诊治水平。&七、专家介绍/出诊安排&&伍尚标,主任医师,胃肠外科副主任。现任广东省直结肠外科学会委员、广东省微创外科学会委员、广东省肠内肠外营养学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工作30年,致力于胃肠外科疾病、甲状腺疾病、肛肠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工作,近年来在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徐学虎,普通外科主任医师,胃肠乳腺外科硕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硕士,现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行政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肿瘤防治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师协会胃肠医师分会委员、省肝脏病学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普通外科分会常委。广州市优秀教师,获广州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从医20余年,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修。擅长胃、结直肠肿瘤及乳腺肿瘤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重点开展结直肠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方法研究、规范化手术及个体化治疗等。研究方向:1、胃肠乳腺外科。2、肿瘤分子生物医学与临床应用。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广州市市科信局产学研多项,是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转化医学平台”的联合单位团队主要成员。发表SCI文章2篇、专业技术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副主编《全科医学》人卫版试题题集1部,参编人卫版《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发表国家级教学论文11篇。出诊时间:周五上午&陈 戎,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院协会肿瘤防治管理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普外科分会委员,曾在湘雅医院(卫生部肝胆肠研究中心)进修学习半年,研究方向:结直肠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其分子机制。工作十余年来,一直从事胃肠道、甲状腺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尤其是胃肠道疾病的微创手术和肿瘤的综合性治疗,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广州市市科信局产学研等多个科研项目并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著作。2014年被评为广医三院“十佳青年”。出诊时间:周四下午&刘建文,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一直致力于胃肠道、甲状腺、疝气、痔疮及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于痔疮、甲状腺、疝气、乳腺疾病的微创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出诊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李志发,主治医师。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现为南方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工作,对消化道肿瘤、急腹症、胃肠、肛肠、甲状腺、腹外疝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科研研究,发表核心期刊多篇。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吴小兵,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2014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胃肠外科专业,专业方向: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肿瘤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发表多篇专业论文,曾获广州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及优秀毕业研究生。&&&黄南祺,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201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临床型硕士),进行胃肠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肠屏障功能障碍等方面的研究,熟悉胃肠及肛门良性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消化道肿瘤及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外科及综合治疗原则。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市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著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著4篇。&&何小霞,护士长,主管护师。护理本科学历,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在我院率先开展成人B超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及维护。从事胃肠外科、乳腺外科护理工作二十年,熟练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尤其是肿瘤病人的各期护理,参与并指导护士配合医生抢救危重、疑难病人,发表及会议交流护理论文10余篇。&&八、科普推荐---结直肠肿瘤的早期防治全球范围来看,结直肠癌是第3常见肿瘤和第4常见致死原因。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经过结直肠癌快速上升阶段,但近10多年来曾持续下降趋势,主要得益于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处理癌前病变------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工作。美国大肠癌发病率每年下降3.4%,死亡率每年下降3%,下降主要原因有50%是归因于筛查开展。从2002年到2010年,美国目标人群的筛查率从52.3%上升到62.4%。中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速度每年约4.2%。远高于2%的国际水平。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发病年龄比欧美提前约10年,上海每天诊断出16例的结直肠癌。800万广州籍人群中,每年新发癌症病人2.5万,每44分钟死亡1名广州居民,广州人有1/4死因是癌症。广州癌症发病率第二位是结直肠癌(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鼻咽癌),在全国范围,结直肠癌发病率也据前5名。 (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 日公布数据)&&&九、联系方式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63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楼6楼胃肠外科邮编:510150护士站电话:020-,医生办电话:020-&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东林肛肠外科手术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