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盆腔淋巴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淋巴瘤

临床医学专科
医学影像及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淋巴瘤
来源:青年人()&更新时间: 17:20:52 &【字体: 】
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据美国一统计资料,年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为3.5/10万人,年则达20/10万人。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的淋巴瘤虽属罕见,但也相应增多。我所年共收治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淋巴瘤11例,其中8例是1990年以后的病例。如果开始治疗前能从累及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的肿瘤中得出淋巴瘤的诊断,将使患者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前者占所有淋巴瘤的10%左右。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男性为1.39/10万,女性为0.84/10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霍奇金病有两个发病年龄高峰,为15~34岁和50岁以后;NHL也有两个发病年龄高峰,为10岁以前和40岁以后。  霍奇金病常累及局限的向心性分布的淋巴结,病变沿相邻淋巴结进展,发生淋巴结外病变者不足10%,故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淋巴瘤少见此型。组织学特征是在多形性炎症浸润中存在里-斯(Reed-Sternberg)细胞。NHL的病变范围广泛,淋巴结外病变多见。根据组织病理特征、分化程度等,NHL有多种分型,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是Rappaport分型和NCI分型,较为复杂。按细胞来源可简单分为B细胞型、T细胞型、u细胞(非T非B)型、组织细胞型和不能分型五种。  浅表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伴发热、盗汗、体重减轻是淋巴瘤的典型表现。此外,还可累及胃肠道、肝脾、呼吸道、骨骼等淋巴结外组织或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  结外淋巴瘤以NHL为主,90%以上为继发。讨论结外淋巴瘤时,应注意区分原发和继发两种情况,尽管对于某些结外器官如肾、睾丸等是否存在“真正的”原发病变仍有争议。原发泌尿和男生殖系统淋巴瘤非常罕见,以睾丸原发淋巴瘤最多见。据不同医学中心的报道,7%~62%的淋巴瘤可继发累及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被累及的机会依次是肾、睾丸、膀胱、前列腺,累及肾上腺、输尿管、附睾、尿道者极其罕见。  淋巴瘤的诊断要点是确定淋巴瘤的类型以及病变累及的部位和范围,以便合理制定治疗方案。除常规检查外,CT、全身骨扫描、淋巴造影、骨髓活检、脑脊液检查等是可选择的项目。必要时可行浅表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肝脾、皮肤等部位手术活检。Whitemore认为确诊淋巴瘤靠穿刺或手术活检,针吸细胞学无意义。手术活检时,手术范围以足够诊断为度,过大范围的切除不利于患者耐受术后的化疗和放疗。  目前国际通用的淋巴瘤Ann Arbor临床分期见表1。  所有各期又可按有无症状分为A或B(A:无症状,B:有症状)。如单纯睾丸局限性病变无症状,则分期为IEA;单纯肾脏弥漫性浸润伴发热,则分期为IVEB。  放疗和化疗对霍奇金病有显著的疗效。在此重点介绍临床多见的NHL的治疗原则:NHL对放疗敏感,但复发率高。NHL病变不沿淋巴区扩散,病灶不局限,呈“离心性”,故放疗适用于临床Ⅰ、Ⅱ期低度恶性或Ⅰ期中度恶性病例,照射扩大野或累及野。对于Ⅲ、Ⅳ期病例,放疗是化疗的辅助手段。化疗适用于ⅠB、ⅡB、Ⅲ、Ⅳ期患者,或可作为早期病例放疗的辅助手段,杀灭照射野外的隐匿病灶。表2列举几种常用的化疗方案,选择及调整的具体方法应见专业参考书。  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大剂量放化疗可延长淋巴瘤患者的无瘤生存期,提高治愈率。α干扰素对低度恶性NHL有一定的疗效。  因原发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罕见,没有成熟的治疗经验,只能介绍个案供参考。与一般泌尿外科肿瘤的治疗不同,继发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服从于全身治疗。Whitemore认为手术仅用于肿瘤直接威胁生命器官者。解除淋巴瘤造成的尿路梗阻也是泌尿外科的任务之一。  以下按器官分述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简况,并对肾移植术后淋巴瘤的发病率作一简介。
肾上腺淋巴瘤
  原发肾上腺淋巴瘤非常罕见。1983年至今国内仅4例报告。Harris总结国外40年内7例报告: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9~71岁,平均57岁;双侧4例,左侧2例,右侧1例。临床症状:发热3例,体重减轻3例,全身不适2例,呕吐2例,贫血2例。死亡前确诊者仅3例。  25%的NHL可累及肾上腺,故肾上腺区的肿物应考虑到淋巴瘤的可能。国内报告67例肾上腺转移瘤,淋巴瘤占8例(11.9%),仅次于肺癌。肾上腺淋巴瘤可长至很大体积。双侧肾上腺弥漫浸润可致肾上腺功能减退,即表现为Addison病。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但肿物一般密度均匀。B超下为均匀的低回声实性肿物;CT扫描见肾上腺区均匀低密度肿物;MRI见肿物T1加权信号低于肝脏,T2加权信号高于肝脏,低于脂肪。淋巴瘤累及肾上腺是晚期表现,预后很差。
表1 淋巴瘤Ann Arbor临床分期
         内  容
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Ⅰ)或淋巴结以外的单一器官(ⅠE)
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两个或以上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的单一器官及横膈同侧
一个以上淋巴结区(ⅡE)
横膈上下都有淋巴结病变(Ⅲ)或同时伴脾受累(ⅢS)或淋巴结以外的某一器官受累,及横膈两侧
淋巴结受累(ⅢE)或脾及结外器官同时受累(ⅢSE)
病变已弥漫侵犯一个或更多结外器官,如肺、肝、骨髓、胸膜、胃肠道、骨骼、皮肤、肾脏等,淋巴结
可或无累及
表2 淋巴瘤常用化疗方案举例
  剂量和用法
  说 明
400mg/m2,每日口服,第1~5天
每3周为1周期
1.4mg/m2,静注,第1天
100mg,每日口服,第1~5天
750mg/m2,静注,第1天
每3周为1周期
50mg/m2,静注,第1天
1.4mg/m2,静注,第1天
100mg,每日口服
6mg/m2,静注,第1天和第8天
1~2mg,静注,第1和第8天
100mg/m2,每日口服,第1~14天
40mg,每日口服,第1~14天
  我所1998年10月收治1例原发双侧肾上腺淋巴瘤患者:男性,35岁,病史1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热(37.5℃~39℃,午后和夜间显著)、面部皮肤色素沉着、肢端麻木、体重减轻5kg。查体:血压120/60mmHg(1mmHg=0.133kPa),未见浅表淋巴结肿大。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正常。B超为双侧肾上腺区不均匀低回声肿物,未见正常肾上腺结构;肝、脾、胰、双肾、膀胱、前列腺、睾丸无异常。CT可见双侧肾上腺区肿物,左侧8.0cm×7.0cm×8.0cm,右侧5.4cm×5.5cm×7.0cm,CT值平扫33.7~44.4HU,增强后47.4~101.6HU,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未见正常肾上腺结构。骨髓活检阴性。经B超引导穿刺肿物活检证实为真性组织细胞淋巴瘤,生物学行为属高度恶性。确诊当天转血液内科行CHOP化疗。化疗第2天发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两天后死亡。
肾脏淋巴瘤
  正常情况下,肾内无淋巴样组织,故原发于肾的淋巴瘤非常罕见。年国外共报告29例原发肾淋巴瘤。其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3~76岁,平均49岁。双侧4例,左侧18例,右侧7例。29例中仅1例为霍奇金病,中低分化者居多。29例中25例有治疗记载:肾切除术10例,肾切除加放疗10例,肾切除加化疗和放疗2例,其余为放疗或化疗。25例中18例1年内死亡。预后差。  1/3左右的淋巴瘤可累及肾,仅次于肺、造血系统和胃肠道。肾受累是淋巴瘤的晚期表现。大多数病例是尸检发现的。淋巴瘤累及双侧肾脏者居多,多数为多结节状,单一肿块或弥漫浸润者均不到10%。  淋巴瘤血行播散是肾继发受累的主要机制,由肾周淋巴结浸润而来者占10%。病灶多为肾皮质的多发瘤结节,可引起肾轮廓改变,肿物浸润正常肾组织,类似肾癌和Wilms瘤。但不同于后两者之处在于淋巴瘤的肿块质地均一、无“包膜”。  肾淋巴瘤可有血尿。双侧弥漫性病变、上尿路梗阻可造成肾功能不全。IVU可见患肾轮廓及肾盂肾盏变形,肾显影延迟乃至不显影。超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肿物,回声均匀,边界清晰而光滑。CT为均匀实性肿物,密度高于液体,低于肾实质。  我所年收治2例继发肾脏NHL。1例为女性,43岁,腹膜后肿物紧密包绕左肾,且右肾积水。手术探查发现肿物浸润左肾,不可分离。活检证实为NHL,B细胞型。行COP、CHOP化疗5个疗程,于确诊后10个月因脑转移死亡。另1例为男性,56岁,上腹痛伴左下颌肿物2个月,B超发现左肾10.0cm×9.4cm低回声肿物。肾动脉造影见肿物位于左肾内侧,肾受压移位,肿物血供与肾动脉无关。下颌肿物活检为NHL,T细胞型。行CHOP化疗6个疗程,于发病后8个月死于全身衰竭。提示肾脏继发NHL预后差。如肿物来源不明,肾动脉造影有助于诊断。
输尿管淋巴瘤
  输尿管壁无淋巴样组织。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原发输尿管淋巴瘤的报告。Scharifker报告127例淋巴瘤尸检,发现21例(16%)输尿管继发受累,包括输尿管外肿瘤浸润8例(38%)和输尿管外肿瘤压迫13例(62%)。淋巴瘤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考虑输尿管受累。George总结1 068例淋巴瘤,出现双侧输尿管受累者10例,6例死于尿毒症。IVU和逆行造影有助于诊断,尿细胞学检查无意义。输尿管淋巴瘤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
膀胱淋巴瘤
  原发肿瘤罕见,国外共报告66例原发膀胱淋巴瘤。女性多见,年龄20~81岁,平均59岁。除一例为日本人外,其他均为白人和高加索人。症状发生频率:肉眼血尿79%、排尿困难22%、尿频17%,腹痛、体重减轻等少见。有人认为膀胱淋巴瘤的发生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关,该组22%患慢性膀胱炎,另有报告接近50%。本病为粘膜下病变,可见于膀胱任何部位,但三角区和输尿管口附近多见,呈单个外生性结节,表面粘膜完整,红斑状或粉色,个别有粘液,顶部粘膜易碎,可见溃疡或出血。CT可见膀胱壁弥漫增厚,局部向膀胱内突出。活检可确诊。  Mayo医院报告11例原发膀胱淋巴瘤的治疗及预后:盆腔放疗4例,其中无瘤生存1例(2年),死于无关疾病2例(8年、1年),死于淋巴瘤扩散1例(1年);膀胱部分切除2例,其中无瘤生存1例(7年),死于无关疾病1例(1年);膀胱部分切除加放疗4例,其中无瘤生存2例(19年、5年),死于无关疾病2例(9年、6年);放疗加化疗1例,1年后死于无关疾病。故认为原发膀胱淋巴瘤宜行膀胱部分切除加盆腔放疗。4例无瘤生存者平均生存期8年(2~19年),1年生存率73%,5年生存率64%。  继发病例较原发者多见。Richmond报告272例霍奇金病有12例(4.4%)膀胱受累;230例NHL有28例(12.2%)膀胱受累。Mayo医院51例膀胱淋巴瘤中继发者为40例。尸检时在显微镜下发现的继发膀胱淋巴瘤较临床发现者多。有临床表现的病例多为晚期,可引起尿路梗阻。
尿道和阴茎淋巴瘤
  尿道恶性肿瘤仅占泌尿系统肿瘤的1%。尿道淋巴瘤更为罕见。尿道淋巴瘤多发生在女性,至1992年,国外共有10例女性原发尿道淋巴瘤的报道,年龄31~83岁,平均65岁。最多见的临床表现是尿道无痛性肿物,类似肉阜或息肉。部分病例有内裤染血、血尿、排尿困难、外阴搔痒等。很少有全身症状。因原发尿道淋巴瘤很少见,故应行胸片、盆腔CT/MRI、骨髓活检等,除外继发。治疗为手术加放化疗。上述10例中7例为局限性肿瘤,预后好。3例有浸润播散,预后差。国外男性原发尿道淋巴瘤仅3例报告,2例是艾滋病患者,另1例发生在29岁白人,为NHL,B细胞型。  阴茎淋巴瘤国内仅见一例报告:35岁,阴茎头黄豆大小肿物2个月,逐渐增大,溃烂流脓,为一7cm×6cm×5cm之菜花状肿物,病理为NHL,B细胞型。
前列腺淋巴瘤
  原发前列腺淋巴瘤非常罕见,继发肿瘤常于尸检或手术中发现。淋巴瘤和白血病是前列腺最常见的转移癌。结外淋巴瘤累及前列腺的机会是0~23%。美国Mayo医院和Anderson癌症中心总结62例前列腺原发和继发淋巴瘤,年龄5~89岁,平均62岁。47例有症状,常见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等,血尿和全身症状少见。也有类似急性前列腺炎症状发病的报告。大部分患者直肠指诊前列腺弥漫增大,无压痛,质地硬或呈橡皮样,中央沟消失。部分可呈结节样。膀胱尿道镜检查所见与前列腺增生无法区分,可见前列腺尿道狭长、变窄,但晚期广泛浸润者造成尿道及膀胱颈及三角区变形。10例有PSA记载者中仅2例PSA>4.0ng/ml。  前列腺淋巴瘤临床表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无法区分,只有活检能明确诊断。建议在经直肠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Mayo医院将符合以下条件者判断为原发 前列腺淋巴瘤:①症状由前列腺增大引起;②仅有前列腺及周围结缔组织受侵犯;③发现前列腺病灶后1个月内无其他部位受累。结果62例前列腺淋巴瘤中除10例情况不详外,原发者22例,全部是NHL;继发者30例,2例是霍奇金病,28例是NHL。  治疗以放疗和化疗为主,手术如前列腺全切除的目的是解除梗阻。据Mayo医院经验,化疗、放疗、化疗加放疗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差别。  Mayo医院随访43例前列腺淋巴瘤生存期平均34个月(1~276个月),生存率为1年64%,2年50%,5年33%,10年33%,15年16%。22例原发者,16例于确诊后1~59个月发生前列腺外病灶,其中淋巴结受累最多见(11例),其次为脾、膀胱和输尿管、胃肠道、肝、骨等,9例死亡(中位生存期23个月),7例存活5年以上。30例继发者,17例死亡(中位生存期28个月),5例存活4~96个月。
睾丸、附睾和精索淋巴瘤
  睾丸淋巴瘤占全部睾丸肿瘤的5%左右,是60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睾丸肿瘤,双侧睾丸肿瘤也以淋巴瘤最为多见。睾丸是原发泌尿系统淋巴瘤的最常见部位。NHL继发累及睾丸的机会近6%。10%~30%的睾丸淋巴瘤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国内沈柏华报告12例睾丸淋巴瘤,占该院同期睾丸肿瘤的5.6%。年龄33~80岁,平均58岁,双侧2例,全部为NHL。  我所年共收治睾丸淋巴瘤8例,1例是门诊病人,无完整资料,其余7例占同期住院120例睾丸肿瘤的5.8%,年龄34~82岁,平均61岁。均为单侧,其中原发NHL 1例,霍奇金病1例。其他资料见表3。  睾丸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为阴囊内无痛肿物或睾丸无痛性肿大,少数有疼痛或压痛,全身症状少见。有报道睾丸淋巴瘤的B超表现为睾丸内单一或多发低回声肿物,但睾丸的大体结构不变。
表3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年收治睾丸淋巴瘤一览表
其他部位病灶
手术后治疗
睾丸受累前有鼻咽部病灶,以后
全身皮肤多发病灶
NHL,B细胞型
睾丸受累前有眼眶内病灶,以后
BCPP化疗、腹主动脉旁、患侧髂
淋巴结区放疗
NHL,B细胞型
腹膜后淋巴结同时受累
NHL,B细胞型
腹膜后淋巴结同时受累
NHL,B细胞型
腹膜后淋巴结、肺、骨同时受累
表4 45 141例肾移植术后NHL的发病情况
NHL期望发病数
NHL实际发病数
NHL实际发病率(/105)
  有无原发睾丸淋巴瘤,至今仍有争议。睾丸淋巴瘤无论原发或继发,绝大部分是NHL,以NHL之B细胞型最为多见。多数报告发现睾丸肿物前或同时已有其他部位的淋巴瘤病灶,我所的资料也支持这一观点,但麻省总医院总结69例睾丸、附睾和精索淋巴瘤,其Ann Arbor临床分期为Ⅰ期55%、Ⅱ期9%、Ⅲ期2%、Ⅳ期34%。  治疗首先行患侧睾丸根治性切除,继之以放疗或(和)化疗。放疗部位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和患侧髂腹股沟淋巴结区。麻省总医院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CHOP。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报告27例睾丸淋巴瘤,全部给予放疗,大部分同时化疗,以CHOP、COP、COMP为主。5年生存率为75.8%。4例死于淋巴瘤全身扩散者均未用化疗,故强调放疗结合化疗的重要性。  睾丸淋巴瘤同时或先后发现其它部位病灶者预后差。原发睾丸淋巴瘤预后尚好。麻省总医院26例Ⅰ期患者,5年和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1%和46%,化疗使5年无瘤生存率从50%提高到75%,放疗则对此无影响。  原发附睾和精索淋巴瘤极其罕见。麻省总医院69例睾丸、附睾、精索淋巴瘤中原发附睾、精索淋巴瘤仅各1例。但睾丸淋巴瘤侵及附睾和精索淋巴瘤分别有63%和39%。
肾移植病人的淋巴瘤
  有报道肾移植患者发生淋巴瘤的机会比一般人群高350倍。肾移植病人术后发生肾肿瘤者1/3是淋巴瘤。Opelz总结年欧洲和北美45 141例肾移植患者,术后随访至少1年,最长6年。第1年随访3次,以后每年1次。发现本组NHL的发病情况见表4。  肾移植术后第1年发生NHL 101例,第2~6年发生54例。Opelz还发现肾移植术后肾脏发生NHL者占14.2%。NHL是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但肾移植术后第1年发病与年龄不相关,以后则年龄大者发病机会增高。肾移植术后第1年发生NHL机会大的原因可能与手术后初期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法有关。统计显示:环孢素A与硫唑嘌呤合用者发病率高,单用环孢素A者发病率低;使用ATG/ALG或OKT3者发病率高。故肾移植术后,尤其是术后第一年内,应注意发生淋巴瘤的可能。
作者单位:张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100034)郭应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100034)
(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想飞&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热线:029- 传真:029-
投诉意见,或24小时QQ热线:.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杨建良:淋巴瘤患者必须按规律长期随诊
核心提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杨建良医生指出,淋巴瘤患者在治疗之初就应当树立起科学的诊疗观念——淋巴瘤即便完全缓解也并不等于治愈,2-3年内易复发,建议在诊断治疗的医院进行随诊复查。
  “初治完全缓解的淋巴瘤患者复发风险在2年内最大,2年之后仍有复发,有必要按规律长期随诊”,在日举办的健康大讲堂上,来自内科的杨建良医生提醒患者重视随诊的重要性。  淋巴瘤属于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发病率约为4-6人/10万人。淋巴瘤患者为何需要重视随诊?首先要从分类说起。  淋巴瘤分为和霍奇金淋巴瘤2大类,其中非霍又分为惰性、侵袭性、高度侵袭性三大类。侵袭性淋巴瘤对放化疗较敏感,初次治疗完全缓解率较高,可达50%以上;但惰性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低,复发和进展较常见。  杨建良说,患者在治疗之初就应当树立起科学的诊疗观念——淋巴瘤即便完全缓解也并不等于治愈,2-3年内易复发,甚至有10余年后复发的。所以说,淋巴瘤的复发率总体说仍较高,建议在诊断治疗的医院进行随诊复查。  目前,由于经济负担问题、就诊条件不方便、主观上不重视、害怕检查的相关不良反应、对复查结果恐惧焦虑等原因,很多患者并未按要求复查,甚至根本不复查。  杨建良希望患者能通过返院、电话、随访信等方式接受随诊,具体频率为:治疗结束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2-3年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具体复查项目包括:问诊、体检、化验、影像学检查等,必要时还要加做针对性的检查,如内镜等。  通过对医科院肿瘤医院的277个符合条件的病例分析发现,大部分患者(三分之二)可以由体格检查和临床症状而发现复发。从复发的部位和症状来看,原位复发患者占39.7%,新部位复发者占45.5%,原位和新部位均有者占14.8%。135例有症状的患者中:疼痛34%,、、体重减轻等全身性症状17%,神经系统症状13%,呼吸系统症状10%,消化系统症状6%,其他少见症状18.5%。  杨建良认为,医生应让患者了解复发征象,关注自身异常,这对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十分有帮助。常见的临床异常表现包括:  局部表现一: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侵犯表浅淋巴结,以颈部、锁骨上窝、腋下淋巴结、腹股沟多见,也可侵及纵隔、腹膜后、肠系膜、髂血管周围等部位的深部淋巴结。  淋巴瘤淋巴结肿大的特点为无痛性、表面光滑、活动,质地韧、饱满、均匀,一般大于1cm。  初起时可活动,孤立或散在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晚期则互相融合,与皮肤粘连,不活动。也有一些可表现为淋巴结迅速增大,造成相应的局部压迫症状,偶尔也有因肿块内部坏死、出血导致的肿瘤迅速增大,可伴有疼痛、发热。  局部表现二:纵隔受侵  初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以压迫附近的、食道、静脉等,造成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  如果病变进展迅速则可发生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表现为头颈部、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颈胸部浅表静脉怒张等。  可出现,量多时表现为胸闷、气短、胸胀、喜欢患侧卧位。  局部表现三:脾和肝肿大  脾肿大不一定是肿瘤侵犯,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脾肿大者经脾切除病理证实为脾受侵者仅60%。  肝侵犯的发生率3%-24%,在晚期病例常见肝肿大、,通常伴有发热、贫血、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表现。  全身表现  淋巴瘤患者在复发前可出现发热、皮痒、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有的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原因不明,可先为间断性,以后变为持续性。  盗汗表现为夜间无原因的出汗,可湿透被单。  无原因的明显的体重下降,达数斤或数十斤。  皮肤瘙痒,首先为局部皮肤瘙痒,可逐渐发展为表皮脱落、色素沉着和其它的皮肤继发改变。  淋巴结外侵犯可包括:胃肠道、皮肤、鼻腔、骨髓、中枢神经系统、睾丸、肺、骨、肝、肾、甲状腺、乳腺、卵巢、子宫、眼(结膜、泪腺和眶内软组织)等部位。  结外表现一:胃肠道受侵  胃肠道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淋巴结外受侵部位。  胃淋巴瘤早期多无症状,此后可出现消化不良,饱胀不适,上腹部包块。  小肠淋巴瘤可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容易出现肠梗阻、肠穿孔、出血等急症。  结外表现二:皮肤受侵  皮肤的淋巴瘤包括很多种类型,多数发展较慢,皮肤损害表现多样。  常见的皮损多为非特异性的:湿疹样或斑片样、丘疹、不规则斑块、厚的结节或肿块,可伴有溃疡形成,可此起彼伏,皮损常伴瘙痒。  可发生于躯干、脸部和四肢。病人皮损可自发性部分或完全消退,易被误诊为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玫瑰糠疹和鱼鳞病等。  结外表现三:鼻腔受侵  最常见的症状为鼻塞,有时涕中带血。  病变进展时,出现眼球突出、面部肿胀疼痛、硬腭穿孔、神经麻痹,有恶臭和发热等。  邻近器官或结构受侵以同侧上颌窦最常见,其他为同侧筛窦、鼻咽、局部皮肤、硬腭、软腭、眼球和口咽。  讲座还包括以下内容,详情请观看视频:  复查常用的检查项目  复查常用的检查——影像学  特殊部位淋巴瘤的检查  鉴别诊断  预防肿瘤复发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血管】即可测试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主要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恶性淋...[]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由于肝脏内部没有感觉神经,由HBV/HCV、酒精中毒等慢……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正常夫妇生出耳聋儿?并非不可能!目前我国人群携带遗传性……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当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大量入侵人体时,淋巴组织就容易脱离人体的控制。癌细胞越来越多时,加上情绪压力、不良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淋巴细胞就可能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异,形成疯长的淋巴瘤。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淋巴瘤,昨天检查出的结果,在颈
匿名用户|男|52岁|
淋巴瘤,昨天检查出的结果,在颈部上面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您好,欢迎登录
没有注册医生用户,请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为保证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等待医生认证审核结果。
3秒后跳转,请在专家回答区查看信息
有2名医生为您解答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已帮助用户:0
指导意见:您好 淋巴瘤类型很多,疾病预后不一样,建议就诊血液内科,进一步明确淋巴瘤病理类型及分期后确定治疗方案。
已帮助用户:35353
指导意见:淋巴瘤分何杰金和非何杰金二种,它们的治疗有一定的区别。必须经过病理或免疫组化确诊后,再做进一步治疗。
淋巴瘤,昨天...文章淋巴瘤有良性的吗 具体表现有哪些
核心提示:淋巴瘤有良性的吗?答案是有的,良性的淋巴瘤是细胞间质的血液流动停滞导致出现瘀滞而造成的细胞肿胀。和其他淋巴瘤的共同点就是即便是良性的淋巴瘤也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情况不仅仅如此,良性的淋巴瘤的症状还是可能发生在任何的年龄段的人群,范围比较广泛。
  淋巴瘤有良性的吗?答案是有的,良性的淋巴瘤是细胞间质的血液流动停滞导致出现瘀滞而造成的细胞肿胀。和其他淋巴瘤的共同点就是即便是良性的淋巴瘤也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情况不仅仅如此,良性的淋巴瘤的症状还是可能发生在任何的年龄段的人群,范围比较广泛。淋巴瘤主要是分为良性和恶性的,良性的淋巴瘤是任何人都有机会患上的,不过良性的淋巴瘤是不需要治疗,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动的消退,只要患者稍微注意一点点就可以了,这种病症的存在是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什么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自己平时要多加注意,不要使其发展成为恶性的就行了。
  淋巴瘤有良性的吗,具体表现有哪些
  良性的淋巴瘤主要是因为细胞之间的血流血流瘀滞而造成的细胞肿胀,和其他的淋巴瘤的共同点就是都是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这种病症没有指定的对象,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临床资料显示良性的淋巴瘤主要表现是无痛的,患者的颈部等淋巴结出现肿大的情况,通常左侧的发病率要高于右侧。
  良形的淋巴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层,但是据统计显示比较常发生是在30至40岁之间的人群,并且男性要高于女性,男女比例大概是3:1.首发的良性淋巴瘤症状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主要是占有一大半以上的比例,左侧多于右侧。第二容易出现的就是腋下的淋巴结肿大,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会导致压迫神经和邻近的器官导致其他症状的出现,一般患者会出现持续不断的或者周期性的发热症状,发热的时候伴随着盗汗、身体经常觉得乏力,出现消瘦的情况,检查身体的受后,没有发现患者出现脾脏肿大的情况。
  良性的淋巴瘤有被称作为皮肤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假性淋巴瘤,皮肤淋巴增生等。主要是皮肤损害的一种炎症的表现,皮损的情况主要是单发的,良性的淋巴瘤主要表现是紫红色半圆的隆起,可以是结节状的,丘疹样形状的,边界比较清晰明确,质地比较硬,表皮比较光滑,没有出现溃疡的情况。
  良性的淋巴瘤我们是不用过于担心,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放任它,还是要定期医院进行检查,避免病情的发展,导致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淋巴癌相关资讯
淋巴癌问答
答:你好,肿瘤是复杂的全身性疾病,各种肿瘤又有不同的类型,再加上患者本身的患...[]
答:这种情况可以根据病情采取化疗进行治疗,具体要根据病情和身体的情况来定,可...[]
党委书记科室:淋巴肿瘤内科
科室副主任科室:淋巴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科室:淋巴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科室:血液内科
科室副主任科室: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科室:血液内科
科室副主任科室: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科室: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科室:血液内科
血液科热门疾病
疾病精彩推荐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良性淋巴瘤手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