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成功家长角度看,人才培养要素孩子的几点要素

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名家”讲座:第二讲&成功家长四大要素
这一讲,我们来讲,家长怎么成长。很多家长跟我探讨,家庭教育有什么秘诀,实际上家庭教育的秘诀就一个,家长要先于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的秘诀就一个,家长要先于孩子成长。——沈健心语】
大家思考一下,虽然我们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身份没有变,但是我们家长身份的具体职能在变化,我们开始可能是一个婴儿的家长,再往后是个儿童的家长,再往后是少年的家长,现在是青年的家长。大家想一想,不同阶段的孩子的家长,是有不同的任务的,一个儿童,一个婴儿,他的成长任务,和一个少年青年的成长任务是不一样的。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同发展时期的孩子,我们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随着孩子长大,我们要学会,用更适合孩子的方式,去和孩子交流。比如说一个儿童,家长对他的头型可以为所欲为,看着不顺眼了,剃个头,看你不顺眼了,换个发型。衣服也是,买件衣服,穿上,不穿也得穿,这是儿童和幼儿时期。到了初中阶段,到了少年期,还行吗?买了衣服不穿就不穿,头型不改就不改。有一位母亲跟我说,她孩子上初中,她说我看到我儿子的头型,我就吃不下饭,结果母亲就和儿子为这头型的事情打得“不亦乐乎”,孩子学什么习啊,饭都不吃了,家都不呆了,就为头型的事儿。我后来跟这位母亲说,头型跟孩子的品质有关系吗?学校都没有管他的头型,你管他干嘛。后来有一个报社的记者跟着我们采访这个过程,他写了一篇文章,我觉得写得非常好,题目是《儿童母亲要长大》,我觉得很形象,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很少思考,我们怎么样要跟孩子一起长大,甚至我们要长大在孩子前面,那么回过头来我们想,家长如果是一个职业的话,我们的这个从业人员要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现在我们很多职业都在搞职业资格证,有时候说家长都不用职业资格证,到年龄就可以结婚,结婚就可以生孩子,生孩子就可以当家长。大家想一想,当家长是永不下岗的,即使夫妻离婚了,形同仇人,但你们俩还永远是孩子的父母,因为血缘关系。大家看现在所有的职业,所有的工作,如果不怕下岗,基本上没有上进的动力,那么如果说家长是一个职业的话,我们是不是要努力去提高家长的职业能力,心理学提出了一个词叫胜任力,我们很多家长应该做一个反省,我们的职业能力不足,胜任力不够,为什么,学习提高的意识不强,行动不足。我们经常会搞一些家长培训班,家长会很热情来就问你们搞培训了,专家搞得太好了,我们来,谁来,你们是培训谁的,我们是培训家长的,家长不用培训,你们最好给我儿子培训培训,教育教育他。家长没有意识,没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性,这是一个很普遍的一个现象。那么跟这个问题相联系的,大家注意到没有,几乎所有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没有不爱孩子的,没有说家长生一个孩子出来,就是为了折磨他的,上辈子有仇。但是我们想每一个家长说,你爱孩子吗,百分之百都是肯定的回答,但是我们再问一个问题,各位家长会爱孩子吗,那么家长可能会犹豫,就会去思考,我爱得好不好,爱得对不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举个例子:我们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验,到晚上回到家去开门,掏出钥匙开门,钥匙插进去了,没开开门,或者钥匙根本就插不进去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个什么事情,是砸门还是砸锁还是换钥匙?我们可能会换钥匙,因为一串钥匙,挑一挑,哪一个更合适,可能拿错了,我们做这种调整,我们会砸门吗,除非喝多了。但大家想过没有,当我们家长拿着一把“钥匙”去开孩子的心门的时候,我们没有开开孩子的心门,孩子没有打开他的心门来接纳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怨孩子呢,还是反省自己呢?怨孩子的多吧,我怎么打不开你门呢,我都拧都多长时间了,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是换钥匙还是砸锁,我们家长选择的是砸锁,实际上换钥匙是很重要的,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最有效的。很多家长跟我探讨,你说我不爱孩子我不承认,我操碎了心,我为了这个孩子说实话,我把心都掏给他了,我这辈子就为他呀。这种无私我是非常钦佩的,但他这么去想问题,也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的,是不是一个孩子的教育,只要你用够力气,花够心思,操碎了心,就一定有理想的结果呢?理念是不是正确,方法是不是得当,这才是关键因素,就像我们划一条船,我们要往岸边划,怎么划也不到,甚至于离岸边越来越远了,但是这个划船的人说,我总在划呀,我们一点儿也没有停啊,我累死了,那就要探讨你划得对不对,你是不是划反了,你是不是用劲用得不合理,是不是划空了。我们很多家长在做这种无用的工作,甚至做反面的工作,因为对孩子教育来说,理念不对,方法不当不科学,有可能起的是反作用,而且刚才我们谈到,孩子的很多教育是逐步去积累过来的,当在某一个阶段他的发展任务没有完成好的时候,他后边的任务就会更困难,而且孩子教育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可重复。一个孩子从0岁养到20岁,发现没养明白,再养一遍,做不到,问题在这儿,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在他每个成长的一些重要的阶段,帮助他,引导他,甚至协助他,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身心是否能健康成长,主要还是看家长,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关键问题是自己要成长在孩子的前面,那么,家长要在哪些方面成长?)
家长的成长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思想要成熟,怎么样去看待孩子的成长。比如说现在有一个观点,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后来发现这句话是非常有误导作用的,大家思考一下,人生是长跑还是短跑,如果是长跑的话,起跑重不重要?现在发现很多商业机构,包括学业辅导,很多早期教育机构用这句话来开拓市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早期开发早期教育非常火,但大家想一想,一个长跑比赛,你起跑好了,基本上没有意义,他不像刘翔那110米栏,起跑一下很关键,人生是1万米是10万米,别说起跑了,人生在某一个阶段,如果他是10万米长跑的话,在1万米那个地方,比别人晚了200米,比别人差了300米,是不是决定性的呢?长跑吗,人们有太多的机会再去超越别人,只要心里面充满希望,只要脚下在往前走,每个人都会完全有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这是家长思想上的成熟。在思想成熟方面,我们还要思考,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想法,幼儿园教育好了,是不是小学就好呢,小学教育好了,是不是初中就好呢,我们甚至会遇到中考满分是600分,这孩子能考580分,相当好,但是他上了三年高中,考大学,满分750分,他考300多分,所以幼儿园好未必小学好,小学好未必初中好,初中好未必高中也好,但回过头来,如果幼儿园不好,小学会不会有好的可能性呢?完全可以,家长是不是有这种成熟的思考,小学暂时不好,或者不太理想,初中有没有赶上去的可能性呢?也是可能的,初中可能就是中等水平,高中有没有可能再有冲击一下的希望呢?很多地方的中考有自费生,我们就发现有些自费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努力,还有一些会考上北大清华,所以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会遇到问题,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新的课题,我们的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一路成长,要有思想准备,跟孩子一起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想法,总会有新的问题需要发现和解决。——沈键心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成长中遇到问题是孩子的机遇出现了。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特别顺利,从来没有遇到问题,是好事还是是坏事?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小学特别出色,几乎所有老师都认识他,他在学校里是非常出色的,甚至很多老师外班的老师,用他来教育本班的同学,你看那个班的同学,多么多么的出色,全校闻名,这孩子到了初中,没有老师认识他了,他没法在初中坚持下去了,所以有时候,孩子家长一定要在小学搞得非常出色,是家长的希望,还是孩子的需要呢?现在中考状元,高考状元,我们可以搞一下调查,有多少中考状元最后是高考状元,有多少高考状元最后是人生的状元?所以说,所谓状元的这种评比,是谁的需要呢?老师的需要,学校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我们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我们去参加长跑的话,1万米的长跑,如果一开始这个人就领跑,最后冲刺阶段能看到这个人吗,基本没影了,所以他只要跟住,只要不要落得太远,就完全有冲上去的可能性。家长在教育上一定要思想成熟。
第二个方面是观念要更新,怎么样要树立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我们现在很多家长是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甚至是以学习来判定一个孩子的好与坏。其实孩子的成长有他自身的规律,孩子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可能就适合学习,考大学、考硕士、考博士,做一个学者做一个研究人员,有的孩子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可能做一些商业活动,可能经商是很成功的。我就碰到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学习不好,人缘非常好,家长就找我说,这孩子学习不好,我一了解,人缘非常好。心理学有很多研究,智商有很多方面,比如说,数理智商,有语言智商,音乐智商,空间智商,运动智商,还有人际关系智商和自我反省智商,这是心理学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重要的一个研究成果。那么这个孩子,虽然学习数理智商和语言智商,我觉得不一定不好,他可能就是没兴趣,但是他人缘好,说明他人际智商高,人际智商有时是优于数理和语言智商的,我们叫情商。数学1加1等于2,
2加2等于4,很简单就是背,那么人际关系呢,1加1等于几?有可能等于1,有可能小于1,有可能大于2,有可能等于0,这么复杂的关系,都能算明白,你说他能弱智吗?没出息吗?这孩子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特点,体育好,他说,我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开运动会,学校一开运动会,我自己两项目,集体项目俩,满场地飞,全校人都在关注我,一年就等这一天,那你能说这孩子不想上进吗?会没有出息吗?这孩子是不是会有未来呢?我这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前几年,咱们国家,科学进步奖颁奖,非常轰动的是,有一位工人,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是长春一汽的技工叫王洪军。他是搞汽车钣金修理的,后来,他发明了40多套2000多件钣金修理的工具,出了一本以他名字命名的书,叫《王洪军快速钣金修理法》,他的效率甚至比德国专家要高很多倍。一个工人技师,获得了咱们国家的科学进步二等奖,这是很多搞科研的当教授的人梦寐以求得不到的奖项,一个工人得到了,靠的是他在自己擅长喜爱的岗位上,努力钻研不断成长,他一样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记得那一年的科学进步一等奖是空缺,二等奖两位,一位是这位工人,另外一位是德高望重的院士,已经白发苍苍了,他只有37岁,这样更证明一点,只要充满希望,只要有行动,有努力,每个人都会有未来。再比如说,很多家长会问(我在高校工作),沈老师,你们学校的专业怎么样?在关心孩子的就业,专业的就业率高不高?我说你这个思考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在大学四年,他的学习他的努力一排成绩,是在全专业的后10%,而就业率是前90%,他是后10%,这么高的就业率对这个孩子有意义吗?没有意义的。相反,如果这个专业的就业率是10%,是很低的,但如果这个孩子的学习各方面的表现、技能各方面、综合素质在前10%,这么低的就业率,是不会影响这个孩子的,他只要努力,他仍然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就业机会。
(每个孩子的优缺点都不一样,家长在看问题时要有全面性,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尽量少跟风,少攀比,&要明白,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去如何调整心态?)
我们现在经常给大学生做一个指导,你想有好的未来,想有好的工作,从大一开始为就业做准备,用四年时间打造自己成功的就业结果。心理学常讲一句话说,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他只要有所追求,只要有行动,只要能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赢得美好的未来。
第三,能力上要提高。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在和孩子过招的时候,往往处于下风,聪明劲不如孩子,智慧也不如孩子。不一定是家长没有孩子聪明,是家长在研究孩子的问题上投入精力不足,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有点轻敌,但孩子在研究我们却非常到位:要钱跟谁要,跟妈妈要还是跟爸爸要,还是跟爷爷要跟奶奶要,用什么理由能够要出钱来,怎么才能为自己多获得点儿利益。他在这之前会研究很多方法,有很多预案的,所以他成功率会非常高。但我们家长很少是好好研究孩子,怎么跟他过招。我们是怎么想怎么说,说错了之后着急上火,我总结过很多母亲遇到问题三步曲,第一步,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第二步,又哭又喊又叫又蹦;第三步,全面的退却和崩溃。
【母亲遇到问题三步曲,第一步,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第二步,又哭又喊又叫又蹦;第三步,全面的退却和崩溃。——沈健心语】
其实在和孩子过招时有很多的技巧,比如说,假如你的孩子,特别是小一点儿的孩子,如果说你想让他跟着你走,很简单的一件事,他做错了,你不打他,你不骂他,你不理他,这个是非常有效的,打没有用的,影响感情,骂影响形象,不理他,让他受到你的冷遇。当然很多家长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一位母亲跟我说,我说你能不能不理他,她说我受不了,我女儿过来一抱我,一亲我我就受不了,、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但这里有个问题,妈妈不理了,妈妈给他冷遇的时候,爸爸上去了,爸爸觉得机会太好了,好啊,你跟你妈不行,我上,他等着这个机会呢,所以这个时候全家都要坚壁清野,有一人不理所有人都不理,让他感觉到,我必须为我做错的事情承担后果,有效的。但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你不理他不好使了,你不理他他正好没人理我,我自己玩去了,所以有些方法是跟发展阶段有关系的。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我们很多家长在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的时候,有一个现象是值得提醒的,大家可能会看很多书,可能会听很多报告,特别愿意把一些别人成功的方法照搬到自己家里来,用了一段时间没有效,再换新的方法。所以我听家长说,我看了很多书,我听了很多报告,为什么没有效呢?就是因为别人成功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如果你用这个方法来培养你的孩子,弄不好培养出一个罪犯,因为每个人不一样的。他的孩子发烧,是因为肺炎引起的,你的孩子发烧是因为脚气发炎太大了,那方法是不能一样的,所以不要照搬,特别是不要盲目照搬,不要模仿。我发现很多家长是病急乱投医,一上班,跟同事说,我的孩子非常让我操心啊,我非常苦恼啊,同事就给出主意,你用这个方法试一试,那个同事说,把这本书拿去看一看,一定要把所有的方法理念整合好了,研究我们自己的孩子,这样才有针对性。
第四,家长成长的最后一个话题是,家长的心态要调整,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耐心,一定要沉得住气。我非常信奉这么一句话,如果一个家长没有耐心去等待孩子的成功,你就要用一辈子的耐心去面对孩子的失败。
【如果一个家长没有耐心去等待孩子的成功,你就要用一辈子的耐心去面对孩子的失败。——沈健心语】
能不能跟孩子一起去经历和面对他一段阴暗的岁月和时光。一个孩子成长他不可能18年20年都是很辉煌的,他总是有一段时间是在沼泽地带,是在泥泞当中跋涉前进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家长是不是能沉得住气,是不是能够跟他一块儿去面对,是不是始终充满希望说孩子没关系,偶然的失败不证明你永远的失败,只要我们走过这一段沼泽地带,前面一样是康庄大道,是高速公路!我们家长有一个任务,就是跟他一起去面对。家长会很失落啊,我们有可能会有一种失败的心理,操那么多心,也可能有一种自责的心理,可能还是不满足,觉得一定要去补偿,那么这种心态往往会对孩子下一步成长带来很多问题,你的急躁就会传递给孩子,他就会高不成低不就。所以接纳孩子暂时的不如意,不理想,是家长非常重要的一个心态。我们经常强调要承认差距,允许失败。大家可以反省一下,当我们孩子很小的时候,比如说1岁左右,刚学说话的时候,家长会着急吗,即使说得不清也不是很着急,你会从他模糊不清的话语里面分辨出叫爸爸,或是叫妈妈,你会很欣喜,有哪个家长会在孩子刚开始叫爸爸的时候叫得不清楚,家长就非常着急说,完了,这孩子这一辈子说话就这样了,模糊不清啊,哪个家长也不会这么想,而是充满希望,充满期待,充满信任,你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但是到了现在,到了大一点之后,学习上暂时不行,其他方面有些不理想的地方,家长就非常着急。其实大家想一想,我们是过来人,人生某个阶段有问题,不是大事儿啊,特别是很多中年人的家长,我们会回顾一下自己当年的同学,在大学期间非常出色的,现在做得很一般的有很多人,在大学期间很一般的,现在做得很出色的,也有很多人。人生是一个过程,是沧海桑田,所以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坚持,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
还有一个走路,孩子一走路,走两步摔一跟头,家长会生气吗,会着急吗,会认为这孩子两步一跟头,这辈子就完了吗,没有,这就是我们对孩子充满希望,我们是承认差异的,有的孩子学走路早一点,有的孩子学走路晚一点。有的孩子说话早一点,有的孩子说话晚一点,但总有一天,我们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一样,会健步如飞,会口若悬河,因此,希望很重要。当你这么一想的时候,你就更有耐心了,你就更从容了,你的耐心和从容会非常有效地,非常有价值地传递给孩子,我妈都觉得我有希望!当家长对孩子都丧失信心的时候,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有信心?当我们家长都坐不住的时候,孩子怎么能坐得住呢?当没有信心的时候,当坐不住的时候,当他放弃的时候,他怎么会去努力呢?没有希望是不会努力的,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家长需要认真去思考,认真去做调整。家长毕竟是成年人,比孩子更有阅历,比孩子更有承受力,我们希望每个家长做这样一件事情,当孩子遇到问题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不知道怎么往前走的时候,一回头,看到爸爸妈妈在身后,感到是力量,是一座大山,有继续前行的动力,而不是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一回头,后面是个大坑,爸爸妈妈没了,前面是深渊,后面是大坑,孩子就进退两难。我想这种耐心这种从容,是一个做家长的非常重要的心理方面素质的表现和标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4|回复: 0
原来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的父母都具备这个特征
该用户从未签到参加活动:2 次组织活动:0 次
俗话说:没有不聪明的孩子只有不聪明的父母,从小到大,陪伴着孩子的成长,大多数成长的瞬间都有你们的存在,孩子从小接触最多的人估计就是自己的父母了,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因此深深的影响着孩子。
坚强的父母教给孩子不懦弱
0.jpg (26.84 KB, 下载次数: 0)
09:42 上传
@飞鱼:母亲是个特别坚强的人,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家里做了点小生意,但是出了事故,家底全赔进去了,那时候爸爸一下子就垮了,还说要自杀不能拖累我们,当时妈妈一耳光就打过去,教训了一下父亲,把我和弟弟搂在了怀里,那眼神特别的坚毅说:为了孩子不管再难也得挺下去。后来家里情况也慢慢的变好了,但是永远忘不了当时妈妈坚毅的眼神,也一直影响着我和弟弟,做个坚强的人。
有时候妈妈的坚强比爸爸的坚强,对孩子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会更大。
心胸宽广的父母教给孩子心怀未来
2.jpg (21.28 KB, 下载次数: 0)
09:42 上传
@小秘密:父亲这个心胸特别的宽广,特大气那种,不管之前一些人怎么的和他过不去,请父亲帮忙时他从不刁难,相视一笑抿恩仇,妈妈说爸爸傻,但是爸爸的人缘特别好,对爸爸也都是赞许有加加,周围的人也说我像爸爸一样大气。
一个人的心胸只有足够的宽广才能够容纳更多的东西,这也是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孩子的心胸宽广在环境中练就,但更多的会受父母的影响。
有修养的父母让孩子有教养
3.jpg (25.69 KB, 下载次数: 0)
09:42 上传
我们说都说要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什么是优秀的品格,从一个孩子身上的教养就能看出来。《爸爸去哪儿中》中的多多和夏天都被观众称为有教养的孩子,确实懂礼貌懂的考虑他人的感受,而他们的父母是无理取闹的人吗?孩子的教养还是在于自己的父母自身的涵养。
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影响孩子的思考力
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对孩子思考力的影响也就越深,但是这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个例,但是你无法否认,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会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并注重阅读,父母身上的那种知识储备对孩子的思考力影响比较大。
Powered by成功:从培养孩子的情商开始(家长必读) ---给孩子建立一个情商档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成功:从培养孩子的情商开始(家长必读) ---给孩子建立一个情商档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从​兴​趣​入​手​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家长怎样衡量一个孩子是否培养成功呢?_百度知道
家长怎样衡量一个孩子是否培养成功呢?
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以及个性培养。请问什么样的孩子是家长培养成功的呢,也是被自己培养成功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最听话的现在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提问者采纳
会睡不着觉,比如说一个三岁的孩子放在幼儿园、安心、安心;而孩子本身的的确确也非常的开心,就是要做到”三心”。不用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觉得孩子在那个环境中会很愉快。个人的观点是培养孩子成功有一个标准,家长同样要做到三心。总而言之,不担心孩子会哭吵,家长都要做到放心,那就是成功的。孩子成年后、会不好好吃饭、孩子开心,孩子无论何时何地离开家离开父母:家长放心、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孩子开心,会感到很安心,上大学或者离家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而这个孩子也会很开心;家长会很安心,家长非常放心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家长都要做到放心,会感到很安心、会睡不着觉,比如说一个三岁的孩子放在幼儿园。
查看原帖&gt、安心;而孩子本身的的确确也非常的开心,就是要做到”三心”。不用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觉得孩子在那个环境中会很愉快。个人的观点是培养孩子成功有一个标准,家长同样要做到三心,孩子无论何时何地离开家离开父母,不担心孩子会哭吵,孩子开心,那就是成功的。孩子成年后、会不好好吃饭、孩子开心、安心:家长放心、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gt,而这个孩子也会很开心,上大学或者离家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总而言之;家长会很安心,家长非常放心
我认为,只要孩子能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就是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精神韧性的五要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