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汇文中学三十铺镇汇文学校八3班黄新月

骑游江南·皖中·皖西六安AAAa
【简称】六&&&&&
【别称】皋城&&&
【古称】六
【市花】桂花&&&
【市树】广玉兰&&【市歌】暂无
【面积】17976Km2【人口】695.5万人(2007年)【GDP】534亿元(2008年)
【代码】341500&
【区号】0564&&&
【邮编】237000& 【牌照】皖N
【骑游经历】无(计划2010年清明节前往)
【推荐指数】★★★☆
【天涯评价】六安市俗称“皖西”,别称“皋城”,地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安是安徽省六大旅游区之一,巍巍大别山风景神韵依旧,天堂寨、铜锣寨、八公山、万佛湖、寿春古城闻名遐迩,堪称单车旅游胜地。
一、六安市概况
六(l&)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六安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地名渊源】
六安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夏时设六国,战国属楚。西汉置六安国,东汉置六安县,以古六国为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
【行政区划】
六安市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
金安区 面积1654平方公里,人口83.57万。邮政编码237005。区人民政府驻佛子岭路 。
裕安区 面积1926平方公里,人口95.8万。邮政编码237010。区人民政府驻龙河西路。
寿 县 面积2986平方公里,人口128万。邮政编码232200。县人民政府驻寿春镇。
霍邱县 面积3493.16平方公里,人口160万。邮政编码237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舒城县 面积2100平方公里,人口98万。邮政编码23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金寨县 面积3834平方公里,人口65万。邮政编码237300。县人民政府驻梅山镇。
霍山县 面积2043平方公里,人口36.5万邮政编码237200。县人民政府驻衡山镇。
【历史沿革】
夏商周时期
六安地区建置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侯国。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先后隶属吴、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寿春(今寿县城),称郢,后亡于秦。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楚汉相争,项羽(前206年)封英(黥)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西汉行郡国制,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仍都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刘邦立刘长为淮南王,徒都寿春。今地区辖地,先属九江国,后屈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舒城县属庐江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以后郢国交错,迭经兴废。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区统属扬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析置六县、蓼县、安风、安丰、阳泉等县,国都六县(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属庐江郢,置潜县、龙舒二县,郡治舒县;寿县和六安县南部属九江郡,置寿春、博乡、成德三县,郡治寿春。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三国时期,分属魏淮南郡、庐江郡、安丰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时期,今寿县和六安县北部地区属淮南郡,置寿春、成德县,郡治寿春,州治先在寿春,后迁建邺;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东部的淠河两岸,属扬州庐江郡,置六县、潜县、阳泉、舒县、龙舒五县;今霍邱、金寨属豫州安丰郡,置安风、松滋、蓼、安丰、云娄等县。东晋十六国时期,今辖地属东晋,寿县属淮南郡,郡治寿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以东淠河两岸,属庐江郡,两郡统属扬州;霍邱、金寨属豫州义阳郡。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先属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南豫州。继属南朝齐,齐建武四年(497年)寿县、霍邱、金寨以及六安县北部地区属豫州,析置开化、蒙县、雍丘,安丰、北樵、小黄、松滋七县,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县的南部地区属南豫州,置潜县、舒县。再属南朝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寿县属豫州,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区属新置霍州。霍邱县属安丰州,州治安丰郡。继属北朝魏、齐。
隋唐五代时期
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十九年置霍邱县,分束淮南郡、庐江郡,淮南郡析寿春、安丰、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开化五县,郡治合肥(今合肥市)。唐朝,分属庐州和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置舒城县。二十七年新置盛唐县,治在驺虞城(今六安市)。五代十国,先属吴国,继属南唐,后属后周。
北宋分属淮南西路寿州和庐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县,州治下蔡(今风台县城)。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今合肥市)。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军为县,升安丰县为安丰军,领原寿州境地,治所寿春。舒城县属庐州。端平元年(1234年)废六安县;景定五年(1264年)恢复六安县、升设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安丰路,领寿春、安丰、霍邱3县,治所寿春。庐州路领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县,治所合肥。
明朝,分属凤阳府和庐州府。风阳府,领寿州和霍邱县。庐州府领六安州(六安县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县。清朝,分属凤阳府、颖州府和庐州府。寿州属凤阳府,霍邱县属颖州府,六安州、霍山县和舒城县属庐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县。
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省。民国3年至17年(年),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道,寿县、霍邱属淮三四道。民国21年(1932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六安、舒城、霍山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析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县边境的55个保设立煌县,初属河南省,次年3月划归安徽省。民国27年7月,寿县、霍邱由第四行政督察区划入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7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驻地六安,辖区未变。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境内和西南边区相继成立多处县级革命政权。民国19年(1930年)4月成立首届霍山县。民国20年,成立二届霍山县和霍邱县以及舒(城)桐(城)庐(江)边区、英(山)霍(山)边区,五县(六安、霍山、商城、罗田、英山)边区苏维埃政府。民国21年,改霍邱县为红城县;合并英霍、五县边区,成立五星县。民国23年成立赤城县和赤南县。民国24年,成立舒(城)霍(山)潜(山)边区。解放战争期间,民国36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创建皖西根据地,今地区辖地分属第二、第三两专区。同年9月划六安县西南部成立独山县,改立煌县为金寨县。10月,以户胡为中心成立霍固县。11月,以毛坦厂为中心成立舒六县,下旬将金寨县划为金西、金东两个县和金北办事处。12月,成立寿六合霍县。民国37年1月,划六安东南乡成立六合县,划霍山、英山、岳西三县结合部,以太平畈为中心成立太平县。12月,划六安双河以东,合肥巢湖以西地区成立肥西县,与此同时,撤销舒六、独山、太平三个县。民国38年1月22日,皖西行署第三专署移驻六安城,相应成立六安市。4月,第三专署改称六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政公署,辖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六南、六北、六安市。不久,六南、六北与六安市合并为六安县,至建国前夕,六安专区领六安、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安专区辖境未变。1952年2月,增领肥西县。4月,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六安专署隶属安徽省。1958年6月,肥西县划归合肥市,7月增领庐江县。1961年4月,肥西县复归六安专区。1965年7月,庐江县划归巢湖专区。1971年3月,改专区为地区,辖境未变。1978年9月,成立六安市(县级),隶属六安地区。1983年6月,肥西县划入合肥市。六安行署领一市(六安市)六县(六安、寿县、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延至1985年底。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
【自然地理】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西与湖北、河南两省接壤,南与安庆市接壤,东与合肥市相连,北接淮南市、阜阳市。
属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常年云雾缭绕。年均气温14.6~15.6℃,年降水量870~1500毫米。
六安地区位于大别山北坡面向淮北平原的斜面上,西南高,东北低,由南向北呈阶梯状分布,大体分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四个类型。西南部为皖西山区,向东过渡到江淮丘陵,向北降为沿淮平原。
六安地区的山脉,均属大别山脉及其支脉。大别山脉自鄂、豫、皖三省交界的棋盘山入境,为长江、淮河分水岭,将全区分为长江、淮河两个流域。境内山脉分为两段:一是西南段,历史上称为皖山;二是东段,历史上称霍山,也称淮阳山脉。
皖山曼衍于境内金寨、霍山两县西南边境。沿皖鄂两省边境成半弧形向东南延伸,经天台山、大团包山、郑家山、长岭关、松子关、献旗岭、三省垴、青苔关、天堂寨、鸡心石、西界岭、中界岭、三天门出境,进入安庆地区岳西县,长约135公里。干脊多为高山峻岭,一般高程在500米以上,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康王寨1337米、杂军寨1039米、羊角尖1160米、老林尖1015米、献旗岭111l米、圣桂尖1172米、狮子垴1171米、天堂寨1729.13米、鸡心石1642米、团包垴1362米、云峰顶1254米、五峰山1093米、三天门1450米等27座。皖山主要有6条山脉和14条支脉:大伏山山脉、凤包尖支脉、金刚台支脉、三省垴山脉、四十八盘山脉、双峰尖山脉、茅岭山脉;三岐岭支脉、金界岭支脉、空笼山支脉、大步山支脉、天堂寨山脉、四角尖支脉、钟鼓楼支脉、松山寨支脉、寄条岭支脉、齐山支脉、、五家岭支脉、龙眠山支脉、黄家岭支脉。
霍山曼衍于舒城、霍山接壤边境及六安县的东部地区。从岳西县东北入境。经舒城、霍山交界的黑山尖、霍山的托儿岭、圣人寨、天鹅抱蛋、六安县的望湖寨、球场岭、大山寨、三堡墩、嵩寮岩、马头山、豪猪岭、石背山、古埂、木鱼山、清枫岭、龙穴山、牛尾巴山出境,进入合肥市肥西县,长约94公里。干脊高程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在霍山县境内多为大山,千米以上山峰有黑山尖1015米;六安境内则多为低山丘陵。霍山主要有8条山脉和2条支脉:梅开岭山脉、三回岭山脉、平顶山支脉、三庙岭支脉、指封山山脉、燕山山脉、驻马尖山脉、青山山脉、龙穴山山脉、风登岗山脉等。
全区河流众多,积水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45条,其中主要河流有7条,分属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史河、沣河、汲河、淠河、东淝河由南向北汇入淮河;丰乐河、杭埠河,由西向东流经巢湖注入长江。各河上游建有佛子岭、磨子潭、梅山、响洪甸、龙河口五大水库和淠史杭灌区枢纽工程。全区天然湖泊有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姜家湖、寿西湖、肖严湖、梁家湖、孟家湖等。
【交通运输】
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312、206、105国道、宁西高速公路、合九铁路、宁西铁路、淠淮航道纵横全境,六安至合肥骆岗机场仅需1小时,交通十分便捷。
高速公路有G35济南--广州高速公路,G40上海到西安高速公路,G42上海到成都高速公路,以及合肥--淮南--阜阳高速公路和合肥--安庆高速公路.另外境内有312、206、105国道,另有省道S210、S310、S315、S317、S318、S319沟通各县区,全市现有公路16557公里。
已建成的有沪(上海)汉(武汉)蓉(成都)高速铁路。宁西铁路,建设中和即将建设的铁路有六安--阜阳铁路宁西铁路复线等。规划中还有六安经安庆到景德镇的铁路六安经庐江到铜陵铁路等。
水运&淠淮航道纵横全境。境内有7条较大河流,水运通航里程1029公里,常年可通航50—100吨级轮驳船。
民航 境内无机场。
【地方特色】
皖西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从这里播向华夏,传向世界。“成长于江汉,扎根于江淮”的楚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家、农家和儒家学派研究和教育活跃的地区。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是管状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疗马集》,被后世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
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创“五刑”。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立“九德”。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亲“九族”。
寿春楚文化
淮夷文化与楚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融合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荣鼎盛时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这时寿春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是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段时期,楚王室经历国势衰败及其“逃跑主义”的动荡过程,贵族随同动迁所携物品一次比一次贵重、精细,最终形成一种聚积。从目前考古情况来看,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而名闻遐迩,影响后世。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皖西苏区文化史》中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如《旧社会的苦》、《反国民党歌》、《送郎当红军》、《党是我的亲爹娘》、《红军都是英雄汉》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中心任务新编的,演出形式活泼多样,或以话剧,或以地方戏,或以活报剧,或载歌载舞,不受剧种限制,都为时装剧,设备简单。皖西苏区的绘画,多见于画报、报刊插图、大型宣传画、漫画、壁画、小型木牌画等。
庐剧是六安主要剧种,皖西庐剧主要是西路庐剧,又称“上庐”,唱腔高亢、奔放,保留了较多的小噪子唱法,接近山歌韵味。大型庐剧现代戏《妈妈》、《程红梅》晋京演出获得成功。
六安话属于江淮官话的洪巢片。六安地处安徽西部,位于江淮方言与吴语的交汇处,方言性质介于二者之间。六安人自古至今,都有处于南北两大方言文化区的居中心理,称无入声的北方诸方言者为“侉子”,称吴语区等南方地区方言者为“蛮子”。有入声是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之一,六安话的入声保存比较完整,不与其他韵相配而独立存在。
春秋时期政治家孙叔敖;西汉诸侯王英布;汉代教育家文翁;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兽医学家元亨兄弟喻仁、喻杰;清末名相孙家鼐;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方振武;政治活动家朱蕴山;书法家司徒越;开国上将洪学智;地质学家孙大光等。
六安地处大别山区,特色菜和特色小吃都较具山区特色。八公山森林公园有八公山豆腐、铜锣寨景区有铜锣寨小黄鱼、万佛风景区有万佛湖鱼头、天堂寨有天堂寨泡菜和天堂寨小吊酒。另血豆腐、吊锅宴等都是山区独具特色的美食。
皖西名优特产品种繁多,经济价值高,具有传统风貌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主要包括:六安瓜片绿茶、寿县大救驾、舒城贡席、八公山豆腐、皖西白鹅、六安大麻等。
【旅游资源】
&&&&六安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有南岳山、铜锣寨、万佛山、八公山等风景名胜区,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尽显造化之神韵。有万佛湖、安丰塘、水门塘等休闲度假区,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尽享自然之美妙。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保存着全国唯一完整、宏伟壮观的宋代古城墙,以及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墓群、古战场,文化积淀深厚,给人以智慧,催人以遐想。还有多处省级以上重点保护的革命纪念地,真实地记载着革命战争以来,皖西地区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皖西山川锦绣,人文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以其山水兼得、名胜众多而跻身于安徽旅游大市行列,成为全省六大旅游区之一。
主要旅游线路包括:
1、西北线古文化揽胜旅游:寿春古城、八公山、淮南王墓、廉颇墓、珍珠泉、孙公祠、安丰塘、水门公园、李家圩地主庄园。
2、西南线山水观光旅游:天堂寨、梅山水库、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胡氏祠、大王庙、铜锣寨、佛子岭水库、小南岳。
3、东南线休闲娱乐旅游:万佛湖、万佛山、万佛温泉、周瑜城、七门堰、启德文化院。
4、六安近郊旅游:大华山、洞天湖、东石笋、皖西大裂谷、昭庆寺、皋陶墓、横排头、西古城遗址、皋城双塔、皖西烈士陵园。
著名景点一览
AAAA级景区
金寨天堂寨、寿县古城、楚文化博物馆;
舒城万佛湖
寿县八公山、舒城万佛山
著名风景区
霍山铜锣寨国家地质公园、金寨天马自然保护区、霍山佛子岭国家水利风景区、皖西大裂谷、六安东石笋、六安大华山、六安横排头、霍邱水门公园。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金寨县境内与湖北省罗田县、英山县交界处,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境内千米高峰15座,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是大别山的第二高峰。雄关漫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龙潭飞瀑,奇松怪石颇多,古称“吴楚东南第一关”。天堂顶有一口天塘,塘水不溢不涸,俗称“瑶池”。天堂寨是中国七大基因库之一,也是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风景区已成为融山水风光、红军文化、古寨风情为一体的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地。
位于安徽省中部的舒城县境内。是中国首批、安徽省首家的“国家AAA级旅游区”,中国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外游客对她有“安徽千岛湖”、“省城后花园”之誉。万佛湖即龙河口水库,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十大水库之一。相传湖畔石壁之上有一奇石神似观音临湖,湖中漂动众多小岛栩栩如佛子,宛若“诸佛拜观音”,万佛湖由此得名。沿湖几十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万佛石林、摩牙石刻、幽谷新月、龙柏山道、钓鱼台、观音洞、人头马、翠竹岭、白鹭洲、湖滨沙滩游泳场等。
寿县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寿春为寿县县城。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陈迁都寿春。寿春历史为军事重镇,位于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饶城而过,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寿春古城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墙以瓮城、城门、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组成一个完整防御体系,在冷兵器时代形容它为“金城汤池”或“固若金汤”,历史上有“铁打寿州城”之说。城东有江淮名刹报恩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城西有明代清真寺,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城北八公山上有江淮地区道教中心四顶山帝母宫;城中还有孔庙和基督教堂。
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
坐落在梅山镇红军村,建于1983年。前有广场假山,后有回廊庭院,松柏掩映,花草扶疏。正门头上的馆名由邓小平题写,门外镶嵌着江泽民题写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匾额。馆内分为序厅、革命历史陈列厅、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厅和将军馆,陈列以实物为主,再现了“将军摇篮”金寨县1921——1949年革命斗争的历史。
位于寿县古城以北2公里,历史上有淮山、楚山、淝陵、北山、寿春山之称,是著名的文化胜地。八公山因西汉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在此学道成仙的神话和秦晋淝水之战而闻名遐迩,并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等一些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八公山山势绵延,一脉四十峰,被誉为“八公仙境”、“峻极之山”。
位于霍山县西南部太阳乡的大别山腹地,主峰海拔1096米。铜锣寨因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巡视衡山国(今霍山县)梦见一轮明月化作铜锣落于此山而得名。风景区内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险谷、幽潭、飞瀑、翠湖、古庙、珍禽、异兽应有尽有,素有“江北小黄山”之美誉。
小南岳又名南岳山、霍山、天柱山、衡山,位于霍山县城南侧。小南岳风景区紧靠霍山县城,是佛子岭旅游区的一部分。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南下登巡此山,见景致特异,封为五岳之首,敕封小南岳为“副衡”,因此被号称为“皖西第一山”、“江北小九华”而闻名遐迩。小南岳海拔仅405米,将山、石、寺、洞、池等多种自然景观融于一体,水软山温,秀色可餐。
大别山玉带明珠
皖西万山丛中,镶嵌着一串烟波浩渺、风景秀丽、气势雄伟的“人造湖泊”,这就是著名的大别山区水库群——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它与淠河、史河、杭埠河等干渠连为一体,纵横交错,蜿蜒数百里,犹如玉带明珠。佛子岭水库大坝是新中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坝”;梅山水库大坝是当时世界第一连拱高坝;龙河口水库大坝是当时世界第一人工土石大坝。梅山水库风景区主要景点有湖心岛、响山寺、风动石、梳妆台、鸡冠石、悬剑山等。佛子岭水库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人工养獐岛、佛子岭漂流,还有巨型睡美人、卧大佛等多处景点。龙河口水库则是万佛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名丰源湖,位于六安市区南20公里淠河总干渠的源头,刘伯承曾题词:“丰收之源”。景区以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及丰源湖为核心,集险峰峻岭、平湖怪石、古刹名寺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汇山川秀色与水域风情于一身,融雄险奇特与精巧玲珑于一域,誉为“横排仙境”。
古名芍陂,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处,为春秋楚相孙叔敖主持兴修,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人工水库,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东晋时,在芍陂所在地置安丰县,故改名安丰塘。今安丰塘为古芍陂一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六安市区南56公里处,景区内有千亩竹海、古矿泉井和多株70多米高的古枫树,集自然风光、佛教道场于一体,誉为“江北九华”。大华山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
位于六安市区东南30公里处。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唐代四大昭庆之一。从南宋景平年间至清光绪七年(1881年),曾先后九次重修。唐王李世民曾到此烧香敬佛。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保护寺庙。
坐落在霍邱县城西32公里西山脚下,是全国四大地主庄园之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园由李图南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后来,大地主李梦庚勾结官府霸占土地达20万亩,分布在今皖豫的霍邱、金寨、颍上、固始等地。至解放前夕,在全国仅次于四川的刘文彩地主庄园。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城堡,建筑颇有特色。四周深濠固防,二道河护圩,圩周石墙高矗,四角炮楼成犄角之势。
二、六安市辖区
2.1 金安区
【面积】1654Km2 【人口】85万人(2007年)
【代码】341502& 【邮编】237005
【骑游经历】无
金安区位于安徽省西部,是六安市主城区,六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自然地理】金安区东倚肥西县,北接寿县,南临舒城县、霍山县,西连裕安区。地处大别山北麓,属江淮分水岭丘陵(岗)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丰乐河、淠河、杭淠等河流干渠纵贯区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5℃,年降水量1084毫米。
【历史沿革】金安区古属六,为皋陶及其后代的封地。西汉元狩二年,刘庆为六安王,建六安国,六安之名始于此。唐置盛唐县,北宋改六安县,元为六安州。1912年改州为六安县,1949年属六安专区,1978年将六安县城关镇析设六安市。1992年县市合并为六安市。1999年9月,撤消原县级六安市,分别设立金安、裕安两区。
【行政区划】金安区辖5个街道、11个镇、6个乡:中市街道、东市街道、三里桥街道、望城街道、清水河街道、木厂镇、马头镇、东桥镇、张店镇、毛坦厂镇、东河口镇、双河镇、施桥镇、孙岗镇、三十铺镇、椿树镇、城北乡、翁墩乡、淠东乡、中店乡、横塘岗乡、先生店乡。区政府驻中市街道。
【旅游特色】金安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有千年庙宇昭庆寺,有录入《中国名胜大辞典》的皖西名胜皋陶墓,有佛教圣地大华山,还有撑天巨石东石笋,洞里云霞嵩寮岩,碧波荡漾九墩塘,奇险绝壁避王岩等风景区。金安是革命老区,全国著名的九大将军县之一。交通便利,宁西铁路、沪陕高速、312国道、203省道、315省道过境,淠河总干渠通航合肥。特产有名茶“华山银毫”“六安瓜片”、“皖西羽绒”等。
2.2 裕安区
【面积】1926 Km2【人口】97万人(2007年)
【代码】341503 【邮编】237010
【骑游经历】无
裕安区位于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是1999年12月六安地区撤地设市后成立的新区。裕安自古以来就是东南沿海与中原腹地过渡带的重要通道,向为大别山门户、交通枢纽。
【自然地理】裕安区位于安徽省西部,东倚金安区,北、西北接霍邱县,南临霍山县,西连金寨县。大别山枕卧西南,淠河纵贯东部,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岗冲相间,绵延起伏。西南为山区,西北为丘陵,东部为湾畈区。汲河、淠河等河流干渠纵贯区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5℃,年降水量1084毫米。
【历史沿革】裕安区古属六,为皋陶及其后代的封地。西汉元狩二年,刘庆为六安王,建六安国,六安之名始于此。唐置盛唐县,北宋改六安县,元为六安州。1912年改州为六安县,1949年属六安专区,1978年将六安县城关镇析设六安市。1992年县市合并为六安市。1999年9月,撤消原县级六安市,分别设立金安、裕安两区。
【行政区划】裕安区辖5个街道、12个镇、7个乡:鼓楼街道、西市街道、小华山街道、北市街道、南市街道、苏埠镇、韩摆渡镇、新安镇、顺河镇、独山镇、石婆店镇、城南镇、丁集镇、固镇镇、徐集镇、分路口镇、江家店镇、单王乡、青山乡、石板冲乡、西河口乡、平桥乡、罗集乡、狮子岗乡。区政府驻平桥乡。
【旅游特色】裕安区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南北门双塔摩青、桃花坞世外桃源、横排仙境平湖秀峦、九公山寨双峰耸秀;鼓楼步行街、九拐十八巷等旧貌景观古城流韵;观音寺、黄莲寺和紫竹林庙宇等佛教圣地,闻名遐迩。宁西铁路、沪陕高速、105国道、312国道穿境,淠河汛期可通航。特产有皖西白鹅、名茶“六安瓜片”、苏埠大麻等。
三、六安市辖县市
【面积】2986Km2【人口】135万人(2007年)
【代码】341521&【邮编】232200
【骑游经历】无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是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寿县是国务院1986年颁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7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自然地理】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凤台县毗邻,西靠霍邱县,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地处江淮丘陵与淮北平原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淠河流经寿县、霍邱两县之间,在正阳并入淮河,东淝河经瓦埠湖至八公山入淮河;还有淠东、瓦西、瓦东等干渠、支渠构成的灌溉网。湖泊水库有瓦埠湖、安丰塘等。属季风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温15℃,年降水量886毫米。
【历史沿革】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战国时为寿春邑,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迁都于此。秦置寿春县。一说据《新唐书》:“郑、汴,陈、蔡、颖为寿星分”,因系寿星分野,故曰寿县;一说据“长寿”意命名。三国是为魏地,已是十余万人的重镇。晋武帝时以避郑后讳改为寿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寿州。明初并寿春、安丰二县入寿州。1912年改寿县。日寿春解放。先后属六安专区、六安地区、六安市。
【行政区划】寿县辖21个镇、4个乡:寿春镇、双桥镇、涧沟镇、丰庄镇、正阳关镇、迎河镇、板桥镇、安丰塘镇、堰口镇、保义镇、隐贤镇、安丰镇、众兴镇、茶庵镇、三觉镇、炎刘镇、刘岗镇、双庙集镇、小甸镇、瓦埠镇、大顺镇、八公山乡、张李乡、窑口乡、陶店回族乡;寿西湖农场、正阳关农场、保义农场。县政府驻寿春镇。
【旅游特色】
寿县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全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寿县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宋嘉定时期的古城墙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古城墙。安丰塘(芍陂)是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还有蔡侯墓、廉颇墓、楚王墓、淮南王刘安墓、宓子墓、报恩寺、清真寺、孙公祠、文庙、陈玉成囚室、状元府、淮王丹井等古建筑群,八蜡庙、斗鸡台、团城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初步形成了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寿州古城和安丰塘三大旅游景区。
寿县人文荟萃。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修的安丰塘,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豆腐文化的始祖--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人编著的宏篇巨著《淮南子》,集自然科学、哲学、史学、文学价值于一体,博大精深。“时苗留犊”的典故早在唐代就被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典范,“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成语脍炙人口,国人皆知……。宋代政治家吕夷简、吕公著和诗人吕本中,清代一代帝师孙家鼐、民国英杰柏文蔚,以及抗日名将方振武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已名垂青册,万古流芳。寿县是革命老区,诞生了安徽省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寿县小甸集镇特别支部,走出了曹渊、曹蕴真、薛卓汉、方运炽、孙一中等一批谈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寿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特产有寿霍黑猪、皖西白鹅、淮王鱼、银鱼、瓦虾,大救驾油酥饼、八公山豆腐、酥梨、水蜜桃、廷龙瓜子、寿州香草等。203、310省道纵贯境内,高速公路、102省道经过县境最北端。
3.2 霍邱县
【面积】3774Km2【人口】176万人(2007年)
【代码】341522&【邮编】237400
【骑游经历】无
霍邱位于安徽省西部,素以鱼米之乡著称,是国家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是安徽省九大水产基地之一。
【自然地理】霍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西与河南省固始县接壤、北与阜阳隔淮相望、东与六安、寿县毗邻、南与金寨相连。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属低岗丘陵地区,北部为平地湖泊河流,是淮河中游的重点行蓄洪区。主要河流有淠河、史河、汲河、沣河等,干渠有史河总干渠、沣东、沣西、汲东干渠等。城西湖、城东湖、姜塘湖三大行蓄洪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951.3毫米。
【历史沿革】本县古属东夷,西周为蓼国地,属扬州之域。春秋,蓼亡属楚,设蓼邑,后分蓼邑设雩娄邑和鸡父邑。南朝梁大同元年置安丰州,属豫州霍邱戍。隋开皇十九年(599年)始设霍邱县(治现城关),属淮南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属淮南道,并于霍邱县置蓼州。神功元年(697年)改霍邱县为武昌县。景云元年
(710年),复名霍邱县,属淮南道寿春郡。此后县名无变。北宋属淮南路寿州。南宋属淮南路安丰军。元属安丰路总管府。明初属中都临濠府,后属凤阳府寿州。清初属风颍六泗道寿州,后属凤阳府寿州、颍州、颍州府。民国初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20年(1931)
2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霍邱县。民国21年(1932)6月,改霍邱县为红城县。民国36年(1947)10月,中共鄂豫区在本县西部、南部和金寨北部及固始东北部,分置霍邱、霍固两县。民国37年(1948)6月,撤霍邱县并入霍固县,增设三河尖市(县级)。1949年1月,霍邱解放。1949年2月,撤霍固县,以原霍邱县区域恢复霍邱县,先后属六安专区、六安地区、六安市。
【行政区划】霍邱县辖22个镇、13个乡:城关镇、河口镇、周集镇、临水镇、新店镇、石店镇、马店镇、孟集镇、花园镇、扈胡镇、长集镇、洪集镇、姚李镇、乌龙镇、高塘镇、龙潭镇、岔路镇、冯井镇、众兴集镇、夏店镇、曹庙镇、叶集镇、彭塔乡、王截流乡、范桥乡、临淮岗乡、城西湖乡、宋店乡、三流乡、邵岗乡、白莲乡、潘集乡、冯瓴乡、孙岗乡、三元乡。其中,叶集镇、孙岗乡、三元乡由叶集经济开发区管理。县政府驻城关镇。
【地方特色】霍邱县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商品粮生产试点县,是安徽省九大水产基地之一。特产有霍寿黑猪、皖西白鹅、麻黄鸡等。宁西铁路、济广高速、沪陕高速、105国道、312国道、310省道等穿境而过。名胜古迹有扁担岗、红墩寺、城东岗等新石器时期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圩地主庄园,水门塘水利工程等。
3.3 舒城县
【面积】2092Km2 【人口】100万人(2007年)
【代码】341523&&【邮编】231300
【骑游经历】无
舒城县是一个山、丘、圩兼备,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县份。舒城县是中国龙文化发源地之一,全国十三家梁祝文化发祥地之一。
【自然地理】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西南为大别山余脉,最高点万佛山峰海拨1539米。中部是丘陵岗区。东部属冲积平原。杭埠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汇丰乐河,注入巢湖。龙河口水库为淠史杭灌区水源之一。属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
【历史沿革】西周时期属舒国,分立舒鲍、舒龙等国,史称群舒国。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舒县,翌年改龙舒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合肥、庐江二县地置舒城县。据《旧唐书·地理志》:“取古龙舒县为名。”
【行政区划】全县辖15个镇、6个乡:城关镇、晓天镇、桃溪镇、万佛湖镇(副县级)、千人桥镇、百神庙镇、杭埠镇、舒茶镇、南港镇、干汊河镇、张母桥镇、五显镇、山七镇、河棚镇、汤池镇、春秋乡、柏林乡、棠树乡、阙店乡、高峰乡、庐镇乡;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县政府驻城关镇。
【地方特色】万佛山、万佛湖(即龙河口水库)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汤池温泉久负盛名。名胜古迹有周瑜的故里周瑜城,与都江堰齐名的汉代水利工程七门堰,雄居县城中心最高处的明代古建筑“龙头佛塔”、县城南溪古渡的龙津桥等。历史上出现的著名人物有,皋陶、西汉羹吉候刘信、三国名将周瑜、公学始祖文翁、明代刑部尚书郑时、吏部尚书秦民悦;中国抗日战争中剿灭日军最多的将领孙立人、我党初期情报战线“三杰”之一胡底、政治经济学界泰斗陶因等。舒城县为国家杉木、油茶、板栗生产基地。著名特产有油茶、舒城兰花茶叶、“白霜雾毫”、板栗、橡栗、龙舒贡席等。合九铁路穿过东部,6条省道通达。丰乐河、杭埠河均可通航。
3.4 金寨县
【面积】3667Km2【人口】66万人(2007年)
【代码】341524&【邮编】237300
【骑游经历】无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北麓,地处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库区县。金寨是旅游资源大县,以红色旅游享誉全国。
【自然地理】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西、南两面与河南省、湖北省毗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边境天堂寨海拔1729.1米,东北部白塔畈海拔仅60米。西南部为中山区,中部为低山区,东北部为丘岗地区。境内河溪众多,是史河、西淠河发源地。有梅山、响洪甸等水库和水电站,史杭灌区渠首之一红石咀水利枢纽在境内江店镇。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5℃,年降水量1381.5毫米。
【历史沿革】县境在尧时为皋陶封地,秦属九江郡。境内多险关要隘,历代有兵事。隋初,为府兵戍守地区。南宋,金兵南下,元人入侵,县内主要山寨多为军事要冲。1932年秋,国民党军卫立煌部进占金家寨后,国民政府划河南省商城、固始二县,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三县各一部分,始设县治,称立煌县,初属河南省。1933年划归安徽省。抗日战争期间安徽省政府迁驻县内。1947年9月,刘邓大军攻克立煌县城,建立民主政权,更名为金寨县,以县治金家寨为名。建国后,属六安专区、六安地区、六安市。
【行政区划】全县辖11个镇、15个乡:梅山镇、响洪甸镇、青山镇、燕子河镇、天堂寨镇、古碑镇、吴家店镇、斑竹园镇、汤家汇镇、南溪镇、双河镇、白塔畈乡、张冲乡、油坊店乡、长岭乡、槐树湾乡、花石乡、沙河乡、桃岭乡、果子园乡、关庙乡、银山畈乡、全军乡、张畈乡、水竹萍乡、铁冲乡。县政府驻梅山镇。
【地方特色】金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是刘邓大军建立的重要后方基地。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达1万多人,占安徽省革命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建国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有59人,是全国笫二大将军县。县内自然景观绚丽,名胜古迹众多,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国家生态保护区马鬃岭;奇险怪秀的悬剑山、莲花山;碧波万顷的梅山水库;西庄温泉更是天然药池。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诞生了红军32、33师,刘伯承、邓小平、董必武、叶挺等在此开展过革命活动。全县有省级以上重点保护革命红军纪念地30多处,是国家级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山寺,马鬃岭,金刚台,千佛庵,金寨天马等。209、210省道纵贯南北,临近312国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可常年通航。
3.5 霍山县
【面积】2042Km2 【人口】37万人(2007年)
【代码】341524&&【邮编】237200
【骑游经历】无
霍山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霍山是皖西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是鄂豫皖苏区的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东临金安区、舒城县,南界岳西县,北邻裕安区,西连金寨县,西南与湖北省英山县接壤。地处皖西山区腹地,白马尖海拔1774米,为大别山主峰。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东淠河纵贯南北,支流遍布县境,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兼有防洪、发电、灌溉等功能。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5.1℃,年降水量1391.2毫米。
【历史沿革】夏属扬州,是皋陶后裔封地。春秋前是六属国,楚灭六后设灊邑,后迁至南冈。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灊县,属庐江郡。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划出部分设开化县;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分设霍州、岳安,并别置北沛郡新蔡县。因霍山在县城西北五里,故名“霍州”。隋文帝开皇初年(581年),废岳安郡,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以霍山、应城、潜城3县置霍州,并改淠水县为开化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霍州,应城、潜城、开化、灊县统入霍山,霍山兼有5县之地。武后神功元年(697年),改名武昌县。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仍名霍山县。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改名盛唐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盛唐别置霍山县,属淮南道寿春郡。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并入六安县,属淮南道寿州。元初,降为六安县故埠镇,属庐州路。明孝宗弘治二年(公1489年),以六安县一部及故埠镇巡检司的开化、兴贤二乡设霍山县,属庐州府。清初沿明制,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属六安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安徽省。1947年9月,霍山县解放。建国后属六安专区、六安地区、六安市。
【行政区划】霍山县辖12个镇、4个乡:衡山镇、佛子岭镇、下符桥镇、但家庙镇、与儿街镇、黑石渡镇、诸佛庵镇、落儿岭镇、磨子潭镇、大化坪镇、漫水河镇、上士市镇、单龙寺乡、东西溪乡、太平畈乡、太阳乡。县政府驻衡山镇。
【地方特色】霍山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安徽第一支正规红军在这里成立,安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在这里建立,被确定为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并成为皖西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拔1774米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雄踞霍山境内,“远东第一坝”佛子岭水库镶嵌其中,汉武帝敕封的小南岳号称皖西第一山,“江北小黄山”铜锣寨集奇松、怪石、湖光、云海、瀑布、温泉之大成,还有南岳天池、六万晴霞、西山瀑布、文峰古塔、明代文庙、宋窑遗址、九桠古枫和“卧大佛”、“睡美人”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济广高速、105国道、318省道、209省道穿境而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安市汇文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