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病人拒绝测生命体征测量ppt如何记录

生命体征案例情景-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生命体征案例情景
导读:生命体征,案例1:患者,按入院护理常规测量生命体征,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案例2:患者,遵医嘱予监测生命体征,案例3:患者,医嘱予复测生命体征,案例4:患者,案例5:患者,医嘱予测量生命体征,案例6:患者,案例7:患者,案例8:患者,案例9:患者,请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3.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案例10:患者,请测量生命体征,案例11:患者,请为患者测生命体征,生
案例1:患者,男性,王军,60岁,因“反复咳嗽喘10余年加重一天”来院就诊,既往有“慢支”病史,拟“慢支急性发作”收住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步入病房,责任护士安置好床位并向患者做完入院宣教,按入院护理常规测量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时的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选择测温方法,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要重新测量。
2.不慎咬破体温表,要及时处理。
3.异常呼吸、脉搏需测1分钟。
4.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
5.给小儿及神志不清病人测体温时,要注意固定体温表,防止意外。
案例2:患者,男性,王军,50岁,因“意识不清半小时”来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车入病房,入院时患者意识模糊,烦躁不安,遵医嘱予监测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1.讲解坚持服药的意义,应避免精神紧张及大量吸烟、饮酒、高钠饮食
2.向病人讲解自身病变的程度及个体化治疗的意义
3.讲解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4.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
5.指导病人选择正确的活动方式
6.指导病人合理饮食搭配
7.合理安排生活,保证足够的睡眠
8.指导病人定期复查
案例3:患者,女性,李玉,46岁,因“发热两天”来院就诊,医嘱予布洛芬两片口服,温水擦浴,并嘱其饮水,半小时后患者出汗较多,医嘱予复测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
发热患者护理要点?
1.休息: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
2.降低体温;遵医嘱予以药物和物理降温
3.补充营养和水份
4.口腔护理
5.皮肤护理
6.安全护理:谵妄、昏迷时加用床栏,以防坠床
7.采集标本
8.心理护理
案例4:患者,女性,李玉,50岁,因“腹痛两天加重两小时”来院就诊,急诊B超示胆总管结石,胆囊炎,入院后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T管引流术”,术后返回病房,予监测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
“T”形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1)妥善因定引流管。
(2)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检查引流管有无折叠,扭曲或受压。
(3)观察并正确记录引流液的色、性状和量。
(4)引流袋定时更换,引流袋位置不可高出切口平面,以防止胆汁倒流。
案例5:患者,男性,王军,60岁,一年来全身乏力,食欲不佳,腹胀,今晨头晕恶心并呕出咖啡样物体约600ml,家属急送医院,平车入病房,医嘱予测量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
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量的估计?
1.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10ml,
2.黑便表明出血量在50~70ml以上,
3.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
4.1次出血在400ml以下时,可不出现全身症状,
5.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
6.出血量超过1000ml,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引起失血性休克。
案例6:患者,女性,李玉,74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房颤”病史,今日因“反复胸闷,心悸,气喘加重2天”入院,医嘱予测量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
测量血压时袖带缠得过松和过紧对血压有何影响?为什么?
(1)袖带缠得过松,可使气袋呈气球状,有效的测量面积变窄,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2)袖带缠得过紧,可使血管在未注气前已受压,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案例7:患者,男性,王军,62岁,患者因“左上肢骨折”入院,术后安返病房,医嘱予测量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
骨折的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体温升高、休克、疼痛等。
2、局部症状:局部肿胀、淤斑或出血、压痛、活动受限。
3、骨折特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案例8:患者,李玉,女性,35岁,因“咳嗽、发热1周,喘息3天”入院,诊断:支气管哮喘。请给予入院评估。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
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因素有哪些?
1、吸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
3、饮食:常见的有鱼类、虾蟹。
4、气候变化
5、药物:最常见的有阿司匹林、青霉素等。
6、精神因素:情绪激动、紧张不安等。
7、职业性哮喘
案例9:患者,女性,李玉,28岁,平素月经规律,现停经40天,阴道出血2天,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晕厥就诊,患者面色苍白,紧张不安,请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
异位妊娠病人紧急救治的护理要点?
1.立即开放静脉,扩容,补充血容量,
2.遵医嘱给予交叉配血,做媒好输血准备,
3.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尿量,
4.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5.稳定患者及家人的情绪,配合抢救治疗。
案例10:患者,男性,王军,75岁,原有冠心病史10年余,今因“胸闷、心慌加重1天”入院,现患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频繁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请测量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情景模拟分析与处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措施?
1、体位:病人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流量为6-8L/min,湿化瓶内放
20%-30%酒精湿化液。
3、镇静:遵医嘱给予吗啡
4、快速利尿
5、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8、病因和诱因治疗
案例11:患者,男性,王军,34岁,腹部闭合性损伤2小时,病人烦躁、面色苍白、肢体冰凉,测BP85/50mmHg,P120次/分,R30次/分,两路静脉输液,由急诊科医生用平车送入病房,请为患者测生命体征。
请执行以下操作:测量生命体征。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IT计算机、旅游景点、办公文档、行业论文、人文社科以及生命体征案例情景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如何检测生命体征?
本文导读: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那么,家庭怎样测量生命体征呢?
  脉搏的测量
被测量者取坐位或卧位,手臂放在舒适的位置,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压力大小适中,以清楚为度,数一分钟脉率。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60至65次/分,稍快,儿童约90次/分,出生140次/分。脉律齐整。脉率大于100次/分称心动过速,脉率小于60次/分称心动过缓。
注意事项:不用拇指测量。
呼吸的测量
正常人平静呼吸16至20次/分,新生儿约44次/分。
测量方法:被测量者在安静状态下,最好取卧位,测量者把手放要诊脉部位似数脉搏状,观察被测量者的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一吸一呼为一次。当被测量者气息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被测量者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情况,记录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如出现呼吸费力、唇周发绀、出冷汗时,说明情况严重,要及时送处理。
血压的测量
成人血压正常值:收缩压90至140mmHg,舒张压60至90mmHg,脉压差30至40mmHg。用分子式记录:收缩压/舒张压(90至140/60至90mmHg)。一般右上臂血压比左上臂高10至20mmHg。
采用电子血压计可以直接数字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方便。如今电子血压计各式各样,手表式、指环式血压计所测手腕部位血压,与水银血压计所测血压不容易比较,故自测血压的部位目前仍主张选择上臂肱动脉处测量。
测量最好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在侧上臂测量。记录测量日期、时间、数值和活动情况。舒张压的变音与消失音有差异时,两者均应记录。
 体温的测量
人的体温在安静状态下维持在36℃至37℃为正常,温度37.4℃至38.4℃时称为低热,38℃至39℃称为中热,而在39℃至41℃称为高热。
口腔测温:应先将体温表用75%酒精消毒,再将表内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然后把口表置于患者的舌下,切忌用牙咬,闭口3分钟后取出。三岁以下禁用水银口温计。
直肠测温:先将体温表用75%酒精涂搽消毒,然后在盛有水银的球端涂上凡士林或其它润滑剂,让患者屈膝侧卧或俯卧,露出肛门,将表轻轻插入肛门约3至4厘米,3分钟后取出,将体温表擦拭干净。
腋下测温:先擦干腋窝下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腋窝深处,紧贴,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10分钟后取出观察度数。这种方法比较安全、方便,特别适合儿童、老人以及病情较重的患者。建议在家中测体温用此法。
1.在测量前要体温计有无破损,甩表时不能触及硬物,否则容易破碎。
2.如有进食、、运动出汗等情况,须休息半小时才能测体温,以免造成测量结果偏差。
3.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鼻腔手术、呼吸困难、不能合作者不可采用口表测温,以免咬断体温表发生危险。
4.直肠或手术后、腹泻、心梗患者不宜从直肠测温,热水坐浴、灌肠后须待30分钟后才进行直肠测温。(责任编辑:范莫云)
急救知识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危重病人生命体征信号质量评估与分析专 业: 生物医学工程关键词: 危重病人 生命体征 信号质量指数 动脉血压分类号: R318.04形 态: 共 136 页 约 89,080 个字 约 4.261 M内容阅 读: 内容摘要现代加强医疗病房应用了大量的监护设备对危重病人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进行监测,然而由于监护信号经常受到噪声、伪迹和数据缺失等的干扰,造成监护参数的估值错误,导致监护仪错误报警。有报道表明监护仪报警假阳性率有时竟高达86%。居高不下的错误报警率不但剥夺了病人的正常休息,增加了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压力,造成时间、资源上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医护人员对报警信号的不信任和麻痹大意,这严重影响了临床医生对真实危重报警的及时响应和处理,大大降低了重症监护效果。
本文从危重病人生命体征信号的质量评估入手,导出了反映信号质量高低的信号质量指数(Signal Quality Index,SQI),研究了基于SQI的在严重干扰存在时生命体征信号的估计,实现了对严重心律失常错误报警的抑制。
本文首先研究了心电(Electrocardiogram,ECG)与动脉血压(ArterialBlood Pressure,ABP)信号的信号质量评估方法,提出了通过比较对干扰敏感性不同的QRS识别算法结果来确定心电信号质量的思想,并综合多导联同步分析与比较、信号峰度分析和信号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导出了心电信号质量指数;应用模糊逻辑算法和启发式约束算法对血压信号进行波形特征分析,导出了血压信号质量指数。信号质量指数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数值越大表明信号质量越好,数值越小表明信号质量越差。
导出SQI之后,研究了在严重干扰存在时生命体征信号的估计方法,主要研究了心率和动脉血压值的估计。直接从ECG或ABP信号的搏动识别得到的心率值和直接从ABP波形特征分析得到的血压值很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造成估值的严重误差。卡尔曼滤波器可以避免干扰对信号估计的影响,提供对随机信号的最佳估计,适用于对心率、血压等心血管系统信号的估计。我们研究了应用卡尔曼滤波器实现心率和血压估计的算法,提出了通过信号质量指数调节卡尔曼滤波器增益系数的思想,当信号质量高时,使卡尔曼滤波器残差的增益系数增加,此时算法较多地依赖高质量的心率(或血压)测量值来调整心率(或血压)估计;反之,当信号质量低时,使滤波器残差的增益系数减小,算法较少地依赖低质量的测量值来调整参数估计。同时设定了一个信号质量指数阈值,当信号质量低于阈值时,停止更新卡尔曼滤波器,以避免信号质量过低时干扰对参数估计的严重影响,从而对卡尔曼滤波估计进行了优化。心率信息可以通过对ECG、A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等信号进行搏动检测获得,由于各通道间数据冗余且近似独立,同时,各通道间的干扰往往不具有相关性,通过传感器融合算法对多源信号进行数据融合可获得更精确的心率估计。我们首先研究了从多个包含干扰的信号估计中获取最佳估计的数据融合算法,导出了多导数据融合公式。然后对基于多导心电和动脉血压信号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获得的心率估计进行数据融合,得出了鲁棒性的融合心率估计;提出了用信号质量指数和卡尔曼滤波器残差作为权重系数控制数据融合的思想,当某导联由于干扰造成心率估计误差时,一方面由于干扰的存在使该导联的SQI减小,另一方面心率估计误差的存在使卡尔曼滤波器的残差增大,从而在数据融合时控制减小该导联的权重。数据融合方法在仅有一个通道具有高质量信号的情况下,仍能获得精确的参数估计。
通过数据融合算法获得心率估计后,研究了应用融合心率和信号质量指数抑制监护仪严重心律失常错误报警的算法,提出了通过信号质量指数判断阈值的选取进行真实报警识别率和错误报警抑制率调节的思想。当监护仪发出严重心律失常报警时,用此时算法估计的融合心率与监护仪设定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信号质量是否可信判断接受或拒绝报警。当融合心率未达到报警阈值且信号质量指数指示信号质量好时,则信任此时的心率估计,认为此时监护仪的报警是错误报警并加以抑制。
为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和评价,应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多参数智能重症监护数据库 II(Multi-Paramete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for Intensive care II, MIMIC II)中的高质量连续监护数据作为标准信号集,共选取437例、3762段长度为1小时以上(1.62±0.69 h),总计6084小时的连续高质量的同步多导联ECG和ABP波形数据,对标准信号集添加不同类型和强度的心电和动脉血压干扰,建立了心电和血压评价数据集。心电干扰采用了麻省理工学院标准心电干扰数据集的干扰数据,包括三类干扰和6种信噪比的18类干扰数据,动脉血压干扰应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六类动脉血压干扰生成算法生成的干扰数据,包括六类干扰和5种不同干扰段占据比例(占空比)的30类干扰数据。同时基于MIMIC II数据库中的监护仪报警数据建立了错误报警抑制评价数据集,包括各类严重心律失常报警信号5344次,经专家确定,其中的错误报警率为42.74%。为进行心率估计算法性能评价,研究了在心率估计抗干扰研究中采用的确定心率金标准的算法,以标准信号集为基准计算得出了心率的金标准值,用于比较不同心率估计算法的抗干扰效果。我们对八种心率估计算法和三种动脉血压估计算法进行了抗干扰效果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评价数据集的ECG和ABP信号的信号质量指数均随添加干扰的增加而减小,信号质量指数较好地反映了生理信号受干扰的水平;信号质量指数在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心率和血压估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卡尔曼滤波和信号质量指数的估计算法可获得较好的心率和血压估计,如不采用信号质量指数对卡尔曼滤波器参数进行控制,当信号质量较低时估计误差显著增加;数据融合算法可有效克服干扰造成的心率估计误差,获得较好的融合心率估计,在严重ECG干扰存在时心率估计误差小于1次\分,在严重ABP干扰存在时心率估计误差小于2.1次\分;基于SQI的动脉血压估计算法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小血压估计误差,当SQI对干扰敏感时,可显著降低干扰对血压估计的影响,当SQI不敏感时,干扰影响仍不同程度的存在;错误报警抑制算法对严重心律失常报警的真实报警正确识别率为100.00%,对错误报警的抑制率为53.68%,错误报警率从抑制前的42.74%降低为19.80%。
正确的生命体征信号估计和信号质量评估是智能监护的前提,只有获取了正确的监护参数和可信的信号,才能进行下一步对病人生理和病理状态的正确解释、预测和评估。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获取的血压信号SQI对某些类型的干扰仍不很敏感,只对生命体征信号中的ECG和ABP进行了研究,只研究了心律失常错误报警的抑制,对其他生命体征信号和其他类型的报警尚需进行进一步研究..……全文目录文摘英文文摘论文说明:缩略语注释表第一章 绪论1.1选题背景及其意义1.2危重病人生命体征信号的获取1.2.1心电监测1.2.2动脉血压监测1.2.3肺动脉压监测1.3信号干扰分析1.3.1心电干扰1.3.2动脉血压干扰1.4智能监护系统的研究现状1.4.1数据预处理1.4.2特征提取1.4.3监护仪错误报警抑制1.4.4模式识别与基于模型的解释和推理1.4.5智能监护的任务1.5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1.5.1本文主要工作1.5.2章节安排第二章 心电与动脉血压信号的质量评估2.1心电信号质量评估2.1.1基于单一ECG导联不同QRS搏动识别算法比较的信号质量评估2.1.2基于多个同步ECG导联间QRS搏动识别算法比较的信号质量评估2.1.3基于ECG信号峰度分析的信号质量评估2.1.4基于ECG信号功率谱分布的信号质量评估2.1.5 ECG信号综合质量评估2.2血压信号质量评估2.2.1基于模糊逻辑的逐搏ABP信号质量评估2.2.2基于启发式约束的ABP信号质量评估2.2.3 ABP信号综合质量评估2.3本章小结第三章 基于信号质量评估和卡尔曼滤波的心率融合估计3.1卡尔曼滤波3.1.1卡尔曼滤波算法3.1.2基于信号质量指数的卡尔曼滤波增益调节3.1.3滤波器方程初始值的确定3.2心率信号融合估计3.2.1融合估计算法3.2.2心率信号融合估计3.3评价数据库3.3.1标准信号集3.3.2心电信号评价数据集3.3.3动脉血压信号评价数据集3.4心率估计金标准的确立3.5心率估计算法的抗干扰效果评价3.5.1心电信号评价数据集分析结果3.5.2血压信号评价数据集分析结果3.6本章小结第四章 基于信号质量评估和卡尔曼滤波的血压估计4.1血压估计算法4.2血压信号干扰生成算法4.2.1饱和到高压水平干扰4.2.2饱和到低压水平干扰4.2.3饱和到平均血压水平干扰4.2.4方波干扰4.2.5高频干扰4.2.6脉冲性干扰4.3血压估计算法的抗干扰效果评价4.4本章小结第五章 监护仪错误报警抑制5.1错误报警抑制评价数据集5.2错误报警抑制算法5.3错误报警抑制效果评价5.4本章小结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总结6.2展望参考文献相似论文,79
页,R318.04
R312,72
页,R318.04
TP181,60页,R318.04,143页,R318.04,99页,R318.04,71页,R318.04
TP391.41,59页,R318.04,54页,R318.04
TP311.131,47页,R318.04,69
页,R318.6,62
页,R318.6
R543.508,63页,R318,58页,R318.0 Q539,58页,R318.6,52页,R318.6,77页,R318.11,74页,R318.18,57页,R318.04 TP311.13,61页,R318.6 R573,100页,R318.04
R749.055中图分类:
> <font color=@8.04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用一般科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2012 book.测量生命体征急救前的紧急判断
测量生命体征急救前的紧急判断
每当伤害、意外、疾病等突然降临时,把危急病人送达医院或医疗急救系统到达现场都有一段漫长的等候期。在此期间,病人一旦出现流血不止,呼吸困难甚至心跳停止等症状,如果现场得不到正确恰当的急救,便会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具备正确的急救知识及技术非常重要。现场救护,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一旦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人员可以及时、正确地运用救护技能,挽救生命。根据医学知识和有关统计,在人的呼吸、心跳停止的瞬间内(即4~6分钟),对伤员进行有效的生命支持(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则伤员的生存率可达43%。当我们生病或者受到意外伤害时,护士、医生首先检查的、观察的是患者的生命体征。何谓生命体征?它有何意义?让我们一一解析生命体征吧。生命体征是指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的控制,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医护人员通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你会测量体温吗体温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通常以口腔、直肠、腋窝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通常所说的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数值,而是指一定的温度范围。临床上通常以口腔、直肠、腋窝温度为标准。正常体温范围值分别为:口温36.3~37.2℃ ,肛温36.5~37.7℃,腋温36.0~37.0℃。测量方法:体温常用体温计测量,常用有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和感温胶片等。测体温前30分前,不能进行运动、进食、洗澡、冷热敷等活动,根据年龄、病情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口腔疾患不宜测口温,直肠或肛门疾患不宜测肛温等;婴幼儿宜选肛温,精神异常、昏迷病人宜选腋温,成人选择腋温、口温。如用水银体温计,测温前应将体温表上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口温测5分钟;腋温测5~10分钟,肛温测3~5分钟。急救要点:如发热或体温降低,需采取相应的降温或保温措施。摸摸脉搏感受心脏的功能正常脉搏指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弱等均正常。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分,节律规则,每搏强弱相等,动脉管壁光滑、柔软、且有弹性。检查脉搏方法:测脉搏前30分前,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紧张、恐惧、哭闹等活动,用食指与中指(不可用拇指)轻轻触及手腕的桡侧(大拇指一边)的动脉,如有搏动,说明心跳存在;如摸不清楚,可选择触摸颈动脉的搏动或观察颈动脉的搏动;也可以用耳朵贴在心前区听心跳声;凡是浅表靠近骨骼的大静脉都可以用来诊脉。如发生心跳停止或脉搏消失,需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要点:施救者让患者仰卧,施救者手腕、肘、肩三点成直线并与地面垂直。两手交叠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快速有力按压30次。按压速度大于等于10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特别注意:在开始胸外心脏按压之前一定要解开患者上身的衣物(包括内衣、领带)。血压一直下降怎么办血压是动脉血压的简称,正常人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日常活动中可有微小波动。健康成人收缩压为12~18.6千帕(9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11.9千帕(60~89毫米汞柱),脉压为4.0~5.3千帕(30~40毫米汞柱)。测量方法:测量血压常用血压计,有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气压表式血压计3种。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选择。目前水银柱式血压计较为常用。测血压前30分前,不能进行运动、吸烟、情绪激动等活动,测量部位常在上肢肘窝的肱动脉或下肢腘动脉处。血压降低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病人。急救要点: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要改善缺氧状态,纠正缺氧对肌体的危害,同时在吸氧过程中可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时清除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呕吐物,以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在突发急性心力衰竭时,一定要先帮患者稳定情绪,家中平时最好备一些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醇等,患者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二硝酸异山梨醇,降低患者肺循环静脉压。要让患者采取坐位,两腿要自然下垂,这样能够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的负担,并可使较轻的心衰状况自然缓解。让患者保持安静,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看看伤员是否还有呼吸正常呼吸频率成人为16~20次/分,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无声且不费力。观察呼吸方法:主要看胸、腹部有无起伏:有起伏说明有呼吸,没有起伏说明呼吸很微弱或已经停止;也可将手掌心或耳朵贴在病人的鼻腔或口腔前,感觉有无气流进出或者用一丝纱线(或一小片棉花、餐巾纸、草叶等)放在病人鼻腔或口腔前,观察是否被气流吹动。垂危病人呼吸变快,变浅、不规则;病人生命垂危时,呼吸变的缓慢、不规则,直至停止。对呼吸已经停止者,须马上施行人工呼吸。急救要点:进行人工呼吸前先开放气道,用仰头抬颌法将患者的头向后压以开放气道(车祸等外伤情况不可用此法),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手清理口中的异物(包括假牙),确认无异物后将头转回。观察患者有无呼吸,若有,将头偏向一侧;若无,保持头处于仰卧状态。施救者捏住患者鼻翼,用口包住患者口腔向口腔中吹气(如有条件可隔纱布、衣服等吹气)。每次吹气1秒以上,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编后:急救的目的在于挽救至亲、好友及其他人的生命,防止疾病或伤害恶化,或是舒缓疼痛程度。许多人虽然知道急救是必要的,但却因为知识、技术不足,而无法进行适当的处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损失。为普及基本的急救常识,本刊特地设立了“急救120”栏目,希望读者可以向急救中心或者急诊室的专家学习专业的急救常识,必要时可以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做出自己的努力。编辑/王艳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下一篇: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_中华文本库
第2页/共3页
清点、检查并擦干体温计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笔-----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是否完好
四、 【操作过程】
2、 核对并向病人解释,给予舒适、安全卧位,并注意保暖 体温测量 :
协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加紧。解释:体温计请您夹好,您不要动,过十分钟以后我会给您取出体温计,现在给您测量脉搏。
3、 测量脉搏:
协助患者手臂放松,手臂向上,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病人的桡动脉表面,计数30秒。
4、 测量呼吸:
测量脉搏后手仍然按在病人的手腕上,观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
5、 测量血压:
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被测肢体的肱动脉、心脏、血压及零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坐位时平第四肋,卧位时平腋中线)
协助患者暴露被测肢体
打开血压计开关,驱尽袖带内空气,正确捆绑袖带于测量部位(袖带下缘距肘窝上2-3cm;袖带松紧度,以可以放心一指为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轻加压(操作者蹲下,使
第2页/共3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命体征测量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