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文化产业学者,智者,千年思想家家。有句话叫什么滋生灵感。好像是这样的,具体是什么滋生我忘记了,很久没

佛教入门(下篇:修持方法)--圣严法师 著 - 半隐居 儒释道资料集3qing.com
输入文章关键字
&& >初学园地
佛教入门(下篇:修持方法)--圣严法师 著
Buddhism for beginners (the last : practicing method) -Master Sheng-Yen
一、学佛与日常生活
诸位居士:
今天是我第三次到莲华学佛园来,第一次是五年前,在座的同学和居士之中,
可能有人听过或见过面。第二次是一个月前诸位的结业典礼。今天要我来作学术
演讲,实在不敢当,学术二字,我是谈不上。
学术演讲,就是要讲学术。两个星期前,我在文化学院演讲时,把学术分为
四个层次:
一、不学无术──一无可取的人。
二、不学有术──我国古代称之为术士,有方术的人,可为人治病、看相、算命、
看风水等。
三、有学有术──在古代称之为方士。
四、有学有术有道──在我国历史上叫做道士,这一名称的出现,相当早,春秋
繁露中有「古之道士有言」之句。
我们出家人,人称方外之士,我们自称释子、沙门,也可称道士,这并不是
道教人士的专称,而是指有道之士。
今天在此地演讲,应改为学术道演讲才合适,因为有学有术,只是在方士的
阶段,在一般地方是可以的,而在学佛园应该加上一个道字,为学、术、道演讲,
但这就未免标新立异了。
我自问是不是有学、有术、有道?若说有,这是骄傲,是说大话。若说无,
也不好,站在学术研究的立场,应该说有,我才能接受田教授的邀请。以一个学
佛的人而言,还是说无才对。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他却说他不曾说著一个字。
像我们来说,知道的越多,说得越多,就是懂的佛法越少。既然佛陀一个字都没
有说,我们又何必多说?迦叶尊者是禅宗的第一代祖,但佛传祖位的时候,却没
有说一句话,只是拈花示众,独迦叶破颜微笑而已,这样就算传法了。有人问:
「当时释迦佛如果是拈根草,迦叶会不会破颜微笑?」我不知道,佛是一切智者,
他一定知道,但也不能说出来,否则就不必拈花示众。禅宗有很多语录、公案、
机锋,都不可用常人的知见去分析,不要用常人的心态去理解。如果可以用常人
的知见去衡量的话,就不是禅宗的公案了。以禅来讲,知识越丰富,对禅的障碍
越大,公案读得越多,理解越多,离禅反而越远。公案要参究,不能解释,参悟
以后,也无法用语言文字,和盘托出以示人,只能向比自己高或和自己相等的人,
「比手画脚」求印证,这叫做心心相印。
现在讲学佛;学佛是道,佛学是学说。
各位听讲佛法已很多,知道的也一定很多。我想就自己的经验,分几个阶段
来讲:各位如果问我知道多少?可以坦白的告诉诸位,当我没有看完大藏经的时
候,觉得知道的很多,尤其在二十几岁时,甚至有个很幼稚的想法,感觉自己知
道的,比佛经还要多;因为我有很多的想法,没有看佛经前就有了,如是我以为
佛经里的知见,大概我都有了。后来有一个阶段,不敢看佛经,为什么?就怕自
己发现的答案,再在佛经看见,就像孙悟空发现再翻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
样。自以为聪明的同学,恐怕都有这个毛病,后来我才明白,知道的再多,也无
法超出佛法的范畴。第三个阶段是拼命看佛经,所以才到山里闭关,觉得自己太
渺小了。后来把三藏教典看多了。告诉诸位,律部我看了三遍,阿含部看了二遍,
大乘经论只看大半,现在若问我懂多少?可说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懂得佛法。有
一个时期,心里很混乱,头脑一塌糊涂,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多了。各位知道,从
前有个外道,感到自己知道的太多了,怕把肚皮胀破,特地用铜条把肚子箍起来,
这个经验我似乎也有了。佛法浩如烟海,太深,看完了望洋兴叹。每看完一部经,
逢人便讲,但道行比我高的一听,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后来看多了,反而没话
讲,不知讲些什么。引经据典是钻牛角尖的工夫,这叫循章摘句,谓之说食数宝,
谓之千古文章一大抄,目前一般文章,学术味道太浓厚,而抄的成分太多,消化
的少。假如希望人家理解佛法、佛学,也要先自己充分理解以后,再告诉人家,
莲池大师说:「人不要出头太早」,要想文章洗练,必须多体验。经典不是教人
用来当学术研究的,而是教我们修行,有多少行持,才能对经典理解多少,有了
修行的体验,才能理解佛经里每句话的真义。中文的佛经从梵文译成中文时,都
是由有修行的三藏法师来主持,现在的人对佛学有研究,而无修持,理解出来的
东西,自不会很好,只能从字面上翻给外国人看,无法充实佛教慧命,总有一层
隔膜。所以学佛需要体验。
第一学佛要有出离心:
学佛有几个基本原则,不能盲目的学,今天听人说密宗很好,修来可即生成
佛,就赶快修密,找金刚上师灌顶加持,以为几天一学,就能如何如何。告诉诸
位,学密要有真方便,现在不谈。人家说禅好,现在在西洋、在日本,学禅风气
非常强烈,而我们从中国大陆来台后,禅的风气已没有了,找个禅堂很不容易,
现在台湾寺院有禅堂的,有阳明山的永明寺,听说有个古岩寺也有禅堂,禅可吸
引人,因此大家来学禅。但有些人,禅和道分不清楚,禅和瑜伽也分不清楚,禅
和静坐也分不清楚,挂羊头卖狗肉的人很多。我在美国教禅的时候,我的老师仁
俊法师说:「我也打坐,但反对你教禅。」我说为什么?他说禅是真常、是唯心
的。我说不管他是什么,我教的虽叫禅,事实是修行方法,为什么一定是唯心、
是真常?我教的是空,是般若,后来他听了几次,觉得不错,他说我讲的禅和空
也能相应,和般若也能相应。我说:「禅本来就是空,是般若。」晓云法师教的
是般若禅,我虽没听晓云法师讲禅,但看过他的文章。学禅要跟真正有禅体验的
人才能学。有人听念佛很好而念佛。学密而后学禅而后又念佛,结果一样也学不
成。我刚才讲过,知见、知识越多的人,越难得到修行的效用。所以修行要一门
深入,不要三心二意,见异思迁,看他人学得好而盲目跟从。修行更不能有患得
患失的心,要有明师指点。我自己是不是明师?我不知道,明的人在我面前,我
就是明师,暗的人在我面前,我就是暗师,这要靠缘,有的人说某人本事大,我
来试试看,这是试不得的。因此过去大德在参师访道时,在某一大德座下一段时
间后,这位师父告诉他,你的因缘不在此,可到某大德那儿去,去了一下,那位
大德又讲,你的缘不在我这里,再回去吧!回来以后,这一下因缘成熟了。如果
不出去一趟,光在一个师父座下,永远不行。有的人一出去就不回来。这些都是
要靠缘。现在有好些师父,惟恐弟子跑了,这是不对的。华严经里的善财童子,
五十三参,没有那位大善知识看到善财童子不欢善,均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
乐也之感!若刻意留住不放,有这种心,就不够资格称大善知识了。心量要大,
心量越大,来学的弟子越多,我讲的出离心,就是不执著,不要贪,无贪以后就
没有嗔,无嗔无贪,就没有愚疑。愚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贪要执著,没有智
慧所以有贪,有镇。有些人一讲出离心,就说是逃避现实,是厌世主义。逃避,
逃到那里去?烦恼是跟著自已跑的,我们讲出离是心出离,离五欲,欲是欲界众
生的大患,离欲才能修道,凡有所贪求皆为欲,讨厌也是欲。诸位!八风知道吗?
五欲跟八风是连在一起的,佛经里正规的讲法是欲,不离欲不能修定。离欲一定
先要持戒,持戒才能离欲,因为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持戒就是把自己防卫起来,
如同用碉堡用防线围起来一样,把自己约束在一个范围以内,不让外界的诱惑引
起我们犯罪,我们这世界的引诱太多太多。
我告诉诸位,我在日本还没有得到学位以前,那时正好我国和日本邦交断了,
人心惶惶,国内情形不知怎样,当时正是尼克森访问大陆的时候,蒋总统有著处
变不惊、庄敬自强的昭示。也有很多外国朋友,很同情我们中国人,称我国是国
际的孤儿,见我已变成孤儿的孤儿了,有人打电话给我,有人写信给我,都是日
本很好的朋友。我有一位教授,非常好,他就曾跟我讲,他说:「你啊不要回国
罗!就留在日本吧!」我说:「留在日本做什么呢?」他说:「现在我告诉你,
像你这样的程度以及人品,要你的人很多。」我说:「那个学校要我啊?」他说:
「现在的无人寺很多。」也有叫「空寺」的,甚么叫无人寺或空寺呢?就是说住
持死了,没有住持的庙,需要个住持。日本寺院,若是住持死了,没有儿子继承
住持职务,他的太太女儿,就要迁离,由他的总本山派人去接收。假如说这个住
持死了,而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或者是有很多的财产,那么就可以找个人,
要找和尚哦!普通人不要。找个和尚做什么?去入赘,去做赘婿。我那教授是什
么意思?不用再讲了,他说:「我那朋友已关照了我好久,现在我也照顾著他的
未亡人,请你能成全他们,他们也成全了你。」我跟他笑了笑,不好讲,抙他一
顿也不好,只能摇摇头,他说:「我把你带到那边去看一看好不好?」我说:「
我没有时间。」他还是没有了解我的意思,有一天他把人带到我那里去了,来看
我啦!同来的有一个中年妇人,带著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姐。我一看这苗头不对啊!
是什意思呢?后来没有谈什么话,我请他们喝了茶,坐了会儿他们就走了。晚上
我那教授打电话给我:「嗳!怎么样啊!今天你看了,满意不满意啊?」像这种,
这是诱惑,后来我就把师父给我的二句话,在电话里报告我的教授,我说我来日
本求学时,我的师父给我二句话:「愿汝为大宗教家,切勿为宗教学者。」他是
希望我成为大宗教家,不要成为宗教的学者。我说我来日本的目的不是为自己,
自己的生活问题,自已的处境问题,不是问题,我是来学法的;至于说日本佛教
的制度,这是日本的制度,我还是我。我还告诉他:「日本没有一个比丘,我是
个受了比丘戒的比丘,请教授能够原谅我。你如果理解中国的比丘,对女色有多
大的警惕,你就会知道。」后来他非常的抱歉,那么在日本这只是个例子,在我
们这世界上,引诱太多,我们学佛如果不能有出离心,那是个严重的问题。现在
下面我讲「心出离」。
出离心已经懂了,现在把它倒过来,「心出离」,这话可能有人误解,很多
喊口号的人,利用它做为遁词,告诉人家,你不要以为我有家有室,儿女成群,
我也是过著与出家人同样的生活,出家人不一定同我一样,有这样清净哦!我虽
然和太太睡在一起,好多年不动心哦。心不动身体还在动,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告诉诸位,这种人很少,这种人太少了,欺骗自己,但是反过来说,讲出离,就
是离开人间了对不对?不离开人间!我们有一句话,修道是要靠众威加持,在我
们寺院里常常有二句话:「宁可在大庙里睡觉,不在小庙里办道。」什么原因?
在大庙里依众、靠众、随众,你不修行也要修行,再懒的人在团体里面,人家上
了殿,你不能不上殿,人家在念经,你嘴巴不动,耳朵也在听,人家在拜,你也
不得不拜,所以在团体里面修行,要比一个人修行好,是助道,有道侣、道伴。
一个人修行呢?你们可要问我了,法师!你不是一个人在山中住了六年吗?既然
说不在小庙修道,你为什么一个人在山里面?一个人的修行哪,要有了基础以后,
一个人可以修行,懂得方法以后,一个人可以修行,最少在知见上要有很正确的
基础,才可以一个人修行。有很多人闭关,不一定成功;所谓「成功」怎么讲,
闭关出来以后,有很多书跟著一起出来,这算不算是成功啊?有的人闭了生死关,
没有一个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用过功,那么这两种人,究竟那一个是真正修行
的人?告诉诸位,如果善于用功的,两位都是修行者,如果不善于用功的,二者
都不是修行人;主要所谓善与不善在心,要在我们这心能够离欲,能够出离。在
关房里边沽名钓誉,就怕人不知道我在闭关,我就拼命的写信,拼命的发消息,
大家知道了我在闭关,大家来看我,供养我,那么这种是为自己。但是这心很难
讲是为己或为人,如果完全是以悲心,我自己用功,写书也好,做什么也好,讲
经也好,都不是为名利,而是为了悲愿心。不为己就是出离心,为己就是执著心,
就是染著心、贪著心。假如我们能自己问一问,我们学佛,我们弘法,我们修行
是为什么?是为了将来成大法师,为了成为高僧。
最近有人说:圣严法师啊!你还没有到高僧的程度,你已是名僧哪,再上一
步就变成高僧。对我来讲,究竟那一种好,我觉得名誉高,不是重要的事情,实
至名归,有名也没有关系,假如说什么人也不知道,我默默做了很多事情,也没
有关系。人家认为我是个高僧,这点我要告诉诸位,我们常常看到某某地方做大
法会,有五十位高僧在念经,做法会,这是大法会,跑了去看看是那些位高僧?
一看是佛学院的学生,五十位佛学院的学生,几位佛学院的老师,像这样子你们
说是不是高僧?可以说是高僧,为什么,什么叫做高,什么叫做名?有名的人不
一定高,高僧不一定有名,所谓高僧是有出离心的,完全是为悲心与菩提心来渡
众生,来做佛事,这个就是高。如果名气很大,他没有出离心,一切为自己,沽
名钓誉,这个叫名僧,佛学院的同学们念经,绝对不会说我这次念经,报纸上都
会见到我的名字,没有这种心,对不对?所以他们是高僧,至少他在这种场合是
高僧。有些人跑了去,今天是轮我站在中间,红祖衣,黄海青,珠子摆得很长,
一直拖到尾脊,新闻记者劈里拍拉地专门把镜头对著他。他还没站好的时候,记
者镜头若对著他,他会说慢慢照,等一下,我还没站好。像这种人,在外表看起
来像高僧,对不对?其实他这个念头是名僧,这个是不是出离心?不是出离心,
我们没有意思要骂人,批评他,我们的心如果是出离的话,这出离心叫发心,发
一念心,你们的导师晓云法师他是天台宗,讲一念心,这一念心是什么心?诸位
以为是清净心,我告诉诸位,「是妄心」、天台宗叫妄心观,妄心就是一念三千
的妄心,与真心是相应的。
永明延寿禅师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一念相应一
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是什么念?是出离心,学佛要有出离心。
第二学佛要有慈悲心:
我们每天都喊慈悲慈悲,都是叫人家慈悲我,没有叫我自己慈悲人。我很可
怜哪!你慈悲慈悲我。我回来以后,在我们文化馆,门虽设而常关。可是也有人,
把门铃一按,拿封信,很长很长,做什么的?他说,你们这是慈善机关,要请你
们发大慈悲心,救济我,我家里一家几口,在生死边缘,要请你们救济救济。你
出去看一看,他满嘴的酒气,他刚刚喝饱了酒来的,像这种人,我想那里都有这
种人,那么这种慈悲,要不要慈悲?也要慈悲是不是啊!禅宗有句话,「方便」
就是慈悲。现在方便是下流,把慈悲也就解释成为下流了,这「方便」,本来是
一句很好听的话,是说以方法去便利人求佛道,这是慈悲,可是现在把方便变成
随便,方便不是随便,方便一过了头就是随便,一随便就马马虎虎,这样子一定
教不出好的人来。可是呢,棒下出孝子,有没有这句话?禅堂里叫香板头上出祖
师,你们那一个挨过香板啦!有几个人挨过香板啦!我上次到你们禅堂里去看,
看到香板很厚,那么,这挨打是好事情,马马虎虎出不了好事情。所以慈悲二个
字,不是姑息,慈悲不是随便,慈悲是要以智慧来指导你,用恰到好处的方法,
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个是慈悲的精神。所以有人问我,他说观音菩萨很奇怪,
千手千眼的观音,有的手上拿著刀、枪、轮、戟、绳子等很多很多的兵器。还有
金刚,都是威武得很,都是面目可憎的这种人。他觉得奇怪,你们佛教讲慈悲,
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他说今天有原子弹,你应该把原子弹装到观音菩萨手上去
啊!是不是?诸位!我们将来塑像,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不是也把原子弹、
大炮、飞机塑到观音菩萨的手上去啊!假如有必要的话,可以的。为什么?那个
是象徵,象徵著菩萨的精神,千手千眼里头,也有花、灯、珍珠、药草,这些都
有,就是菩萨化度众生的时候,以不同的身分,以不同的方法来教化众生,慈悲
是要讲究方法的,不是随便做滥好人,你们看到人,说这个人是好人,好到什么
程度,好到了没有是非的程度,这种是不是好人?给他一种红的颜色,他说好,
蓝的也说好,红、黄、蓝、白、黑通通好,你说强盗好不好?想一想,盗亦有道
也好,是不是?对,样样都好,就怕得罪人,在儒家讲,叫乡愿,乡愿是什么?
乡愿德之贼,这是滥好人,不是慈悲。所以,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大菩萨们现
种种身,在我们高僧传里面,祖师们都是非常雄伟的,菩萨,金刚,这些都是佛
渡世的方便,都是慈悲。假如说要我们杀人,杀不杀?不能杀,杀了以后就不慈
悲?告诉诸位,要杀像毛泽东那样的人,早一点杀掉就好了,可是共业所感,我
们没有办法杀他,他自已死掉了。因此,我讲到戒的时候,戒有开、遮、持、犯,
主要讲的是方法,持戒也有方法,也有方便,不是说一概而论。
第三个要有菩提心:
即学佛的菩提心,我们前天因为文化馆来了很多的人,结果很多的菜剩下来,
吃不完,剩下我们几个人在吃,那我就请他们帮帮忙,发发心,把它吃掉。发心
这句话,我想了想不对,发心?发心吃菜?这个发,发是生长的意思,一粒黄豆
或一粒谷子往水里一泡,它就长大了,就是发了,发了以后怎么样?它的芽出来
了,发生,一发它就会生,对不对?发菩提心生菩提心,发心,这发心叫人吃菜,
不是办法,这些菜吃完,心就没有了。应该就是说,发心,发菩提心,菩提心本
来就有。弘一大师要去青岛的湛山寺以前,他做了一个梦,他把莲子一把一把的
撒下去,撒下去做什么?种菩提种子。人家讲,我到某某地方说佛法了,那个地
方是从来没有佛法到过的地方,是边地,这次我去为那边的人种下菩提的种子,
这个话听起来好像是对的,其实对不对?诸位,种菩提种,他们本来没有菩提种,
结果把它种了下去,然后他们有了,本来那是个荒地,撒了种子下去,就长起来
了,是不是这个样子?可以通的,对的。但再深一层讲,有毛病,这是层次的问
题。我们分为二个层次来讲;第一个层次,在普通来讲,从没有听闻佛法的人,
我们撒了菩提种子是对的,但是,再深一层讲,一切众生通通有菩提心,通通有
佛性,而只是没有发,我去撒甘露水,这甘露水撒在什么上面?撒在菩提种子上
面,因此菩提的种子发芽,应该这样讲比较好一点。所以,我们先要自己发菩提
心,很要紧,菩提心本来就有的,每一个人都有,人人都有,本来就有,涅盘经
里如此讲,华严经也是如此讲,本来就有菩提心,这是始觉、本觉,菩提本无树,
那么种子那里来呢?这个是禅的问题,我们现在不谈。发心,发菩提心,我们如
果在一切情形之下,环境之下,我们不要忘掉了「菩提心」三个字,我们就能保
持我们的安全。人只要有自信心,无事不成,丧失了自信心的话,你便一事无成。
所以要建立对佛法的信心,修行的信心健全的话,一定要先把菩提心发出来,肯
定自己有菩提心,菩提心是清净的觉心。自己知道,并肯定自己有菩提心的话,
你就很安全了,在菩提道上一直走下去,很平坦。这是说,有人虽是国王的儿子,
当他还没有知道自己是国王的儿子以前,他跟普通的人一样,无所谓;有一天知
道自己是国王的儿子以后,他就觉得跟人家不相同,自己应该像一个国王的儿子,
像一个王子。当我没有得到学位以前,我是普通人,得到学位以后呢?我觉得还
是个普通人。人家就讲了,嗳!你的责任大了,我说对啊!得到学位做什么的,
一张纸没有用,但是责任加重,我得的是责任感,荣誉不希奇。
一张纸毫无用处,而是责任感。有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而责任感加重。学
佛心要勇猛,藕益大师常常跟人讲:「我一生毫无长处,唯一的长处是我没有离
开菩提心。」他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菩提心,也劝人发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生活
之中的防腐剂,能防止我们生活腐化,能防止我们走入歧途,坚定我们对佛法的
信心,健全我们修行的生活。
以上讲的是学佛,以下讲日常生活──第一是平常生活,第二是修行人每日
的修行生活。
一、平常生活,就是平常人的生活,就平常人的生活来讲,我们先要做个平
常人,从平常人做起,而后做到不平常,做到不平常以后,再又回到平常。这不
是卖关子,在我们初初进入佛门修行佛法的时候,先要把自己的生活导入常人的
轨道,过通常人的生活。这在佛经中分为二类,一类是人与伦理生活,也就是社
会生活,在六方礼经中讲,有个善生童子,也名善生长者经,或善生经。长者之
意,非年纪大的人,长者是有德之人,年轻有德也可称之为长者,长者和童子是
相对的,无欲为童子,文朱师利是法王子,事实是童子,六方礼经是讲,父母对
子女,子女对父母,主对仆,夫对妻,妻对夫,国王与大臣,也就是我们中国的
伦理纲常,就是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伦理生活就是各尽其分,
各尽其责,以上是平常人的生活。反对出家的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
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等等。因为出家人,又要烧疤、燃顶(燃顶从明末才
有,明前没有的,现在有人画玄奘三藏像,头顶也点十二个点,是没有历史根据
的),又要离开社会,所以抙出家人是不忠、不孝、不义。实际则不,释尊不但
没有忘记父母,更没有忘记他的国家,他把佛法教给和他有关系的人,后来他的
国家被人灭亡,他也遭受灭族的惨痛,他明知不可为而还是要去救护。今天我还
想到这个故事,我对自己说,我要爱国,也护佛教,出家人也要对国家民族尽心。
在人与人之间,要努力去求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切不为自己,这是菩萨道的
基础,一切都为众生。度众生,要先从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度起,不能度家里的人,
责任在自己,要检点自己,是否尽到了责任。第二要看缘,有缘很快就能使人信
佛。释迦佛生生世世有个提婆达多和他捣蛋。佛不能度无缘的人,不能度的人,
就要把他当菩萨看。家里有人不信佛,不要认为是生在魔鬼之家而想逃避,越是
有这样家庭的环境,越要视为火中红莲,越要八风不动,越要对他们好,越要努
力尽到自己的责任。直到死为止,你虽无法度他,他却成就了你的道业,家里如
果出现了狠丈夫、凶太太,若自己是菩萨,他更是大菩萨。这是就佛法来讲,先
做平常人。
二、修行生活,离不开戒律,有祖师把戒律浓缩编辑起来叫<毗尼日用>,
吃饭应怎样,漱口应怎样,起居应怎样,理发应怎样...都有一定威仪,「三
千威仪,八万细行」,贯彻了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另有一部<禅门日诵>,一
般人说,禅宗不立文字,不立文字非不要经典,禅只是不著文字,不入任何形象、
现象,任何形象、现象均可捉摸,不立文字就是不立现象,心里一切形象、现象
都没有了就叫收心,不是眼睛在看,是心在妄动,<禅门日诵>是规定每天早上
起来,一直到睡觉以前的五堂功课,乃是藉著念诵,帮助我们收心,指导我们修
定。还有百丈清规,禅院清规──都是禅的生活轨范。晓云法师不同于众──威
仪、风貌就能感动人,他讲话的姿态能使人敬仰,走路很轻,从不慌张,见到人
总是那样和蔼,使人如沐春风。他是艺术家,居所如入画境。日常生活就是从平
凡中体验真实的存在,其实是假的,一切如梦如幻,在没解脱以前,假的也要当
真的做。业力是不假的,愿力是很伟大的,我们要转变自己的业力,以我们的愿
力把我们的生活改变为纯佛教化的生活──做三宝弟子。学佛要从平常生活中著
手,愿心要摆到发无上佛道上去,难得好因缘,大家聚在一起,沾大家的福气,
愿大家光明。
二、佛教的修行方法
非常谢谢贵纪念堂理事长吴侠民先生,昨天、今天一再给我介绍。我非常感
谢有此机会到多伦多来为侨胞们讲佛法,同时也觉得非常难得的有醒华日报的总
编辑简许邦先生担任翻译。今天星期一,所以听众没有昨天多,请各位尽量坐向
前排,把你们和我的距离拉近些,因为佛教徒向法师们请教和学习,称为亲近善
知识,意思是亲切地接近被你们尊敬的人。
修行的意义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
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二字固为佛教名词,但在每个人日常
生活里也都用得到。修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持。我们房子坏了破了要修理,家具
破了坏了要修理,同样的,我们的生理行为或心理行为如果不常检点的话,我们
也会渐渐变成坏人。中国的曾子所讲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我们应该每天
检讨自己的行为。每天若都这样反省的话,纵有错误,也容易随时改正。至于「
修持」,是修正、修理而且要持之以恒,日日时时,乃至每一秒钟都要修行。有
些人做了错事,当天或能觉察,且有悔意,到了第二天又会再错,他没有勇气和
决心把自己改正过来,那便不是修行。修行则一定要在发觉自己有错误之后,加
以修正、修理,并且应该切切实实地照修正过的行为继续努力下去。所以我们说
修行要反省自己:不该做的事不再做,该做而尚未做的事,应该就开始去做。
修行的器量
从佛教立场讲修行,有大器和小器之分,也就是大修行和小修行之分。中国
的孟子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以人的立场看,如果能独善其
身地修行,已经不错,真正能达到这种程度,并不容易,可是在我们佛教来说,
这尚是小乘。所谓小乘是对大乘而言,大乘不但自己要修行,而且要兼善天下,
帮助所有的人都能修行。譬如说:我们现代的交通工具有很多种类,从脚踏车一
直到飞机,从水陆到空中,有大有小。但脚踏车只能载一人,而且走得很慢,坐
火车则快些又可以载很多人,有时还必须乘轮船或飞机。所以大乘和小乘,事实
上就是说自修自度的人,是乘用小的慢的交通工具,自度度他的人,是乘用大的
快的工具。能自度已不容易,自度度他当然更不容易。譬如说:自度不了而度他
者,就像不会游泳的人,看见有人掉下水喊救命,便跳下水中去救人,结果救不
了人,反而自己也淹死在水里。因此要做大乘也好,做小乘也好,最基本的原则
是切实的修行。修小乘也得先学修行小乘的方法,好像买不起飞机的人,至少先
要有钱买辆脚踏车。不论小乘或大乘,修行是第一。
修行的层次
我们在一刹那间就做大乘菩萨,是办得到的,不过,大乘并非与小乘对立,
大乘之中必包含了小乘,同时也包含了凡夫的人及天,所以大乘的本身共有五个
层次:(1)人,(2)天,(3)声闻,(4)独觉,(5)菩萨。修行是一步步上去的,大
乘不是比小乘显得高超,乃在于发心的伟大,他们修行是为了度众生,而非仅为
自己求解脱。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家、思想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专门批评其
他宗教或其他思想是害人害世的魔鬼邪说,佛教则不必反对任何宗教及思想。在
佛教的立场看,一切方法只要是在道德行为上有用的,都是好的,不过是有深浅
高低的不同而已。昨日有位李先生,对我说他信道教,也信佛教,他认为佛道是
相同的,问我可否同时修行?佛和道的基本立足点应该是相同的,但在修行的方
法上及最终目标的证果上是不同的。虽然是同一立足点,由于方法不同,出发后
的力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从同为一个劝善行善、造福人群的立足点
上,佛教可以承认一切的宗教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乃至一切
行业的一切好人,都是佛法的一部分,因为佛教承认他们各有其本身的价值,可
是他们所用的方法,因对象不同,程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大乘佛教的特点,是
教你先发广大心,发心之后,你仍得根据你的程度来修行。你要先认清那一样方
法适合你的趣兴和性格,或者那一样是你所能接受吸收的。那么,那一方法对你
就是好的,不论高低,都是大乘法门。
现在,我们把五个层次的修行阶段,一一讲解下去。
我们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可小看自己,因为各人都有他们现在的立场和现在
的程度。诸位曾否听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你们信不信一个杀了很
多人或牲畜的人,把刀一放,就可以成佛?假如真有这样的事情,佛教便不值得
信仰,佛也不足尊敬了。不过,这句话的确没有讲错,因为「立地成佛」的意思,
是指如果能够把屠刀放下,不再杀生,从此即能开始一步一步地接近于佛,一点
一点成功为佛。
还有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意思是说,我们向海中一直游出去;
或者在海中浮沉漂流下去,是上不了岸的,只有当我们希望登岸而掉过头来时,
就朝著岸的方向了,掉过头来虽非立即登岸,但已面对著岸并且向岸接近,那是
不容置疑的事。因此,我们发心要成佛,必须先从我们现在的立场和程度做起。
我们是人,成佛就必得从人的本位开始,如果人尚不能做好,成佛自是不可能的。
「天」,是指各国家、各民族、各时代的一切宗教所信仰的对象及所向往的
境界。宗教殊少不求升天,中国道教所谓「白日飞升」「长生不老」「羽化登仙」,
都是要升上天去,西方的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也都要求升天,但假如连
人还没能做好,能不能升天呢?的确,有的宗教认为只要信仰神,并且有幸被神
选中的话,纵使做再多坏事,也能蒙神赦免而得救升天,这种说法,是不合乎逻
辑的,应该说成:你做好了人,再信仰神,就有升天的可能。很多人都说佛教是
主张出世的,其实,佛教更重视入世,如果没有入世的基本道德的训练,便不可
能出世。很多人看到我做了和尚,而问我:「喂!和尚,如果人人都做了和尚,
人类岂不会在这世界上消灭了?」遇到这种场合,通常我会反问他:这世界上有
几个像我这样出家的人?」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可能出家和适合出家的。佛教固
然愿度尽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而事实上并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
家。所以佛教认为先有好的在家人,才会产生好的出家人。如果做父母不尽父母
的责任,做儿女不尽孝道,做师长不尽师道,做朋友不尽友道,这种人成为佛教
徒的资格是有问题的,出家更有问题。唯有能完成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进一步
考虑是否适合出家修行,因此,做人既是升天的基本条件,也是成佛的基本因素。
「声闻」,是出世的,是把人做好了,做完美了之后,走上出世之路。但出
世并不一定要出家,因此在声闻里有四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称为:初果须陀洹(
七返生死),二果斯陀含(一返生死),三果阿那含(不还生死),四果阿罗汉
(解脱生死)。从第一果到第三果,在家人都可以达到,第四果在家人也可以到,
但到了那阶段,自然而然会摆脱世俗一切名利权势等欲望而出家去,此时,一切
烦恼以及贪欲心、嗔恨心、不明是非之心都断了,便真正做到了出世,也就是对
于世间的物欲──财产、眷属,乃至自己的身命,均己没有了我及我所有的系缚
心,这时才真正到了阿罗汉的境界。所谓解脱的意义,是不受任何思想及物质行
为的影响,生活在身心自在、生死一如的境界中。所以请不必担心著说:「如有
一天人人都到了第四果,世界上就没有人了。」我告诉你们:假如我们人人都是
无烦无恼、无有苦痛的阿罗汉,岂不好吗?但是这一天的出现并不容易。
「独觉」,事实上独觉和声闻是一样的意义,但由于修行入门的不同而异其
名。声闻是听到佛说法、僧说法或从经典中看到脱离生死的方法而修行证果的。
独觉则是在没有佛教的时代,没有佛经可看的时代,也没有什么人说佛法的时代,
从自然界某种现象的启发,得到佛法的真理及开悟解脱的。这两种都叫做出世间
道,也叫做出世的佛教。对一般人来说,实在是并不容易的事。
「菩萨」,菩萨是最伟大、最崇高的,但也是最平易的,因为从普通人一开
始相信佛教,就愿意照著佛教所说的成佛方法去做,这便是初发心的菩萨。所以
成菩萨要比成罗汉容易。不过,菩萨分成五十三阶段,从最初一层到最高一层──
佛的阶段,要经过五十二个层次。初开始,我们要做个好人,希望人家也成为好
人,不管你是否真有力量帮助他人得到幸福,只要你心里确是如此希望,这种心
就是菩萨心了。现在请问诸位,比如这座房子发生火警了,外面警铃在响,到处
是烟,此时你怎么想?我想,最初的反应,是想自己如何逃出去,这种只是关心
自己安危而不顾他人的人,是不能称为菩萨的。如果有人首先考虑到,如何使得
老弱妇孺离开火宅,而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这人就是菩萨心肠了。地藏菩萨
曾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又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的最大
志愿是到地狱去救人,而不在于自己成不成佛。这一点很重要,最初信佛的人,
希望成佛,是必要的,当你信佛修行有了相当基础之时,就要教你把成佛的念头
搁在一边了,因为,希望成佛的念头虽好,仍是一个「有我」的妄想,所以你如
希望自己成佛,你将永远不能成佛。有我的观念,即是自私心,有自私心而能成
佛,那就岂有此理了!菩萨先要试著忘了自己,专为他人,接著虽然终日为救他
人而工作,却把能救的自我,被救的对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事物,也全部
忘了,那才真是菩萨。
修行的方法
对修行者而言,一位高明的师父是不可缺少的,他可使你少走许多冤枉路,
更不致走错了路。在修行的准备工夫而言,节制五欲,是很重要的。这是由于五
官的媒介而产生的种种不好的心理活动。这些由五官反应而生的种种是修行的障
碍。所谓五官的反应,是指眼所见、耳所听、舌所尝、鼻所闻、以及身体所触,
而使心里产生了喜怒哀乐种种情绪,这就叫做五欲。因此,修行的人,对日常物
质上的生活要淡泊,不可被声、色等五欲所迷乱,然后才能讲到主要的修行方法。
大乘菩萨的主要修行方法,叫做六度。六度是用六种方法由有生死有烦恼的
凡夫这一边,到无生死无烦恼的那一边去。也就是从生死的苦海到达涅盘;从烦
恼的凡夫转成菩提。就如乘坐一艘具有六种器具设备的船,航向对岸成佛的路上
去,这就叫六度。
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无钱也无力的人怎么办呢?那你从旁用嘴说两句好话好了,哑子呢?那就只要心
想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满心欢喜。可是如果有人,
不出钱出力,专门叫人去做好事、帮忙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实上他劝人为
善的行为,即是出力的布施。世界上行善布施的人,并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谓同
病才能相怜,自己有痛苦有困难,觉得需要人家帮助,因此见到别人有痛苦困难,
便也希望有人去帮助。有人厌恶不肯出钱做善事、布施的富人,而称之为「为富
不仁」。其实富人的钱,如果不是横财,原是由于舍不得用钱,把一个钱一个钱
省下来,积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钱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们应该
劝富人布施,但不可挖苦他。
布施有二个对象:一是布施贫穷的人,即是帮助需要救济的人。另一是布施
宗教团体,即是佛教说的佛、法、僧三宝。我在纽约曾对学生说,你们要多多布
施给三宝,有一个学生嘻嘻笑起来,我说:「你笑,是不是因为我是三宝中的出
家人,我要你们布施,要你们不可贪心,结果把钱都给了我?」他说是的。诸位
有没有想到为什么要布施三宝?佛教说布施三宝比布施穷人功德来得大。我们用
钱救助人,是希望以一个钱救十个人,还是希望一个钱救不了一个人?布施给三
宝,三宝所做的事是,帮助所有需要救济的人得到佛法。因为人类的真正痛苦,
不在于缺少物质。佛教的重点是帮助人们在心理上解决痛苦、解决烦恼,这是彻
底解决痛苦的方法。布施给三宝,三宝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重大的问题,所以
布施三宝比布施穷人的功德来得大。也有人说,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没有钱布施
给人,是不是也修布施功德?告诉诸位,布施并不全是用钱,而且,用钱财布施
只是小布施,用佛法智慧布施才是大布施。因为救济人身的困难是小布施,救济
人心而得解脱生死的痛苦是大布施。昨天与今天,我在此地就是做的大布施。
第二「持戒」,持戒不仅仅是守清规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该做的
坏事应该戒除,已戒除的坏事不应该再做;没做过的好事应该去做,已做过的好
事应该持续不断地做下去。总而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第三「忍辱」,忍辱不但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
所得到的快乐。如果能忍受痛苦、忍受快乐的话,就是我昨天所说的「八风吹不
动」的境界了。
第四「精进」,精进是为了我们肉体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所谓肉体的
生命,是指血肉之躯的生活现象;佛法的法身慧命,则是我们的信仰所赖以延续
的活动现象。为了神圣的悲愿,我们要花最大的努力,不灰心、不退缩地做下去,
便是精进,假若没有精进的精神,便可能凡事虎头蛇尾,或者一曝十寒。那么,
无论是对日常的生活,对身体的维持,以至信仰生活的修持,不是半途而废,便
是萎靡不振,无法达成预期的目的。
第五「禅定」,我教禅定,分成三个步骤,也可说分为三个阶段,而达到三
种不同的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双亡。
(1) 身心平衡,就是使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们便是正常
而健康的人。
(2) 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经验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即是我和世界万物合而为一,
凡是中西历史上的大哲学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达到这一阶段。
(3) 物我双亡,只有禅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禅,就是教你达到「无」的境界,无,
并非等于没有东西,而是没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并不等于物我合一。
物我双亡是到了真正开悟之后,觉得我们这个世界完全是假的,虽然是假的,
世界还是照常存在。在此三阶段之中,我们又可以用三个名词来解释。
1.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阶段。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状态之下的平静安逸的
2.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阶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万物的存在合而为一,不管上帝
在我心里或我在上帝里面,都是大我的观念。
3.物我双亡是无我的阶段。既无小我,也无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泼
地、无碍地存在。
诸位不要以为修禅定必须要坐在那里的。修禅定有许多方法,静坐只是一种
基本方法而已,禅的开悟,并非只靠静坐,只是开始时,需要静坐的基本训练。
实际上念佛、诵经、忏悔、礼拜、祈祷,无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禅的初步工夫,
便是如何训练你的心力集中。所谓「诚之所至,金石为开」,「诚」;便是心力
集中。心无旁□,只有一个念头,集中在一个念头,这就禅定的初步工夫。所以
诸位不可把禅定的范围看得太狭小,禅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内的,禅是通于
大小三乘及显密二教的。
第六「智慧」,智慧包括有三个项目:闻慧、思慧及修慧。闻慧是经由眼耳
所见所闻的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启悟。思慧是看到、听到、或学到东西以后,
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修慧是从修行前面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
的五种方法中所得的悟境。
以上六种修行方法,是一体的,其重心则在智慧上。不过,想要得到真正的
智慧,则必须兼修其他的五种方法。如果撇开其他五种,仅修其中一种,譬如说
老是打坐的话,纵能开悟,悟也不会深的。
在此,我要告诉诸位,为什么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后,因为佛教的一切修行方
法,无非希望修行者的最终目标是智慧,得到了智慧,即是开了悟,开悟可使人
们摆脱烦恼。如果想得到智慧,一定要解除自己的烦恼,烦恼解除了,智慧自然
出现,智慧出现了,烦恼便解除,这是循环而互为因果的,所以修行越深悟境越
高,智慧越深烦恼越薄。
三、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论书太
多、教理思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佛门的人,颇有望洋兴叹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
难。即使是专门以研究佛学的学者而言,也很难找到几位精通全部佛学而了无疑
问的人来。因此,佛学两字,对于一般人来讲,的确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其实,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宣讲的佛法,是将他亲自体证到的如何成佛
的方法,告诉了我们。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来修学,
他没有希望他的教义,被视为一派哲学的体系,当然不会希望学者们把他所证得
的佛法,看作一门学术,放到研究室和图书馆里去,让人家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它。
所以,从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论,只有学佛,没有佛学。学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
唯有学佛,始有转凡成圣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学,是研究的一门人文科学,它能
告诉我们佛教在形态和地域上的演变,以及在思想上的发展,也就是将佛教的教
团史和教理史,作各种角度的分析和考察,而视之为佛教的考古学、社会学、文
学和哲学,它并不负有劝人信仰和实践的责任。
一般人所说佛教的难懂,应该是指的佛学,而不是学佛。因为,释迦牟尼佛
当时向弟子们宣说的佛法,如果是难懂的话,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阶层
去,即使现在,我们从比较原始的佛经中,仍可体味到,释迦佛陀的教义,相当
朴实,与一般人的生活行为有密切关系。所以,我敢向诸位肯定地说,学佛很容
易懂,大家以为难懂的,是指佛学。凡一桩事物,历史久了,在它上面堆积的东
西,必然越来越多,清理这些堆积物,便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假如要想从这些堆
积物里,找出最简单、最根本、最平实的方法,来让大家实行,便是学佛的工作,
可是,要做这番找的工夫,也非普通的人能够办到。这就是我们身为法师者的责
任,法师们应从难懂的佛学之中,找出易懂的学佛的方法,来告诉广大的群众及
因此,我们要弄清,佛学虽难,学佛却易。佛学的研究,虽非释迦佛陀设教
的目的,站在文学的立场,对佛教作学术性的研究,仍是值得鼓励的。不过,对
于广大的信众而言,佛经不是让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著去实践的,实践佛的教
义,便称为学佛。
学习成佛的方法
佛教,当然不是唯物论的宗教,却是无神论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论的宗教,
虽然也有各种对于道德生活的教训,那是为了求得神的眷顾和救济,信徒们才去
遵守那些所谓神的启示,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所信的经典中记载的神,是宇宙间唯
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的,人们除了接受神的启示,没有别途可以选择。
所以,他们是为信仰神有权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训,他们无权因为遵守道德
生活而求达到与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无权向神要求,非把他们救济到天国去不
这在佛教,颇不相同,佛教以为,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由我们生活在这
环境中的每一个人的业力感得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的无数生死之中,造作
了相同相类的行为,结果,便形成一个让我们共同来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环境。所
以,佛教不承认宇宙间有任何绝对权威的神。
佛教,同样强调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释迦佛陀所说的法──成佛的方法,
绝对正确,绝对真实。可是在你信仰之后,便该照著佛陀所示的方法,来实行于
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佛教徒虽将佛陀视为崇拜的对象,与他们的生活有密
切关系的,宁可说是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来做,渐渐地,便能
达到解脱一切身心苦恼的目的。佛陀,是从一切的身心苦恼中得到了解脱的人,
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伟大人格,但是,佛陀的伟大,虽充
满于时间与空间,却不占固定的时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
释迦佛陀在世的时代,随缘开示,应机教化,所说的佛法很多,归纳起来,
不出戒、定、慧三个项目的范围,我们学佛,其实就是学这三项。世间可学的东
西很多,那些都是苦乐相对的、有限的、得失交替的,变动无常的,所以佛教称
其为有漏之学。戒、定、慧名为三无漏学,学这三项东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
漏失,继续学到佛的程度为止。戒、定、慧虽分三个项目,事实上有连锁的关系,
如同一物的三个支点,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须先有禅定的工夫,如希望得
到禅定工夫,须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净,越可助成高深的
禅定,在深定之中,便能产生超人的智慧;回转头来,再以智慧的判断和选择,
来指导持戒的宗教生活,来监别禅定工夫的深浅和邪正。
戒的定义是:有所不为,有所不得不为,它含有训诫、规劝、警告、指导等
意思。通常的人,仅以为佛教的戒是消极地防止犯罪,事实上,那只是就有所不
为的一点而言。这点固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有所不得不为的积极态度,
更为重要。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有,此为消极的要求;自
利利人乃至损己利人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没有,此为积极的要求。一个初信佛教
的人,当做到第一点要求,信佛学佛较久的人,必须从第一点进展到第二点,第
一点是止恶,第二点是行善;止恶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的基础,而不
推展利他事业的话,便无从达到成佛的目的。因为,戒的内容,是从「贪」、「
嗔」、「疑」的凡夫行为,净化复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圣者
佛教的戒,虽因出家与在家的分别,而有繁简不同的要求,对在家居士而言,
共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条,称为五戒。此与其他
宗教一样,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从开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时,便也接受了作
为佛教徒行为标准的五戒。因为这五戒是「贪」、「嗔」、「疑」三种心理行为,
藉身体四肢及口舌行为所作的具体表现,故其虽为在家戒,实际上也是一切佛戒
的基准。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没有完美的人格作基础,便无从成佛,因此,
佛教的五戒,也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一)不杀生:
佛教的戒杀生,虽与素食主义有关连,却并不等于素食主义。佛教鼓励少吃
动物的肉乃至不吃动物的肉,是基于戒杀的要求。如果不是我亲手杀的,不是特
别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人杀的,不是他人为了我想吃肉而杀的,便不禁止。而且,
佛教的戒杀,固然是为了对一切有生命的,施予爱护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
杀人。假如你不预备将来杀人,希望将来不犯杀人罪,这条杀戒是应当受持的。
(二)不偷盗:
除了以正当的谋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润报酬之外,不贪取不义之财,乃是
不偷盗的定义。为了警策我们,勿要从贪图小便宜,在金钱方面与他人纠缠不清,
而演成吞没公款、收受贿赂、侵占他人财物等的罪行,这条戒是应该受持的。
(三)不邪淫:
除了正式夫妇之间,正常的性关系之外,不乱伦、不破坏他人的家庭、不沾
污他人的妻女、不妨害社会的风化。总之,把男女的性关系,视为夫妇之间的责
任和义务,乃是不邪淫的定义。为了维护家庭的和乐、子女的幸福、社会的安宁、
自身的健康,这条戒是必须受持的。
(四)不妄语:
此可分为大小两类,通常的说谎、戏笑,是小妄语。为了名闻利养,自己不
是圣者而妄称是圣者,是大妄语,在家居士冒充圣者的不是没有,可能性却很少
的。因此,诸位居士也能受持这条戒了。况且,为警惕我们不要变成搬弄是非的
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赖的人和口不择言的人,也应该受持这条戒的。
(五)不饮酒:
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饮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
以酒来作为人和神之间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饮酒能使人的心
智浑浊,过量则能使人趣于狂乱如兽或愚疑如泥的状态。佛教是个强调求智慧的
宗教,酒性与智慧的原则背道而驰,所以主张禁酒。事实上,也唯有不饮酒的人,
能够经常保持头脑的清明。在今日的社会中,多一分清明的头脑,便多一分成功
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驾驶交通工具之前不可饮酒,在有重要的会议之前不可饮
酒,在重大的决策待考虑之前不可饮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呢?
与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对照起来,贪、嗔、疑被称为三毒,由于这三种
毒物为害,不易行善,纵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会达到纯洁的程度,三毒好
像是三个大漏洞,能把善行的功德漏掉,为了补好这个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
是修学三无漏学。最初著手修学之处,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将三毒的
毒焰压住,然后再用禅定和智慧的水,来把三毒之火彻底熄灭。
五戒是戒除五项恶行,五项恶行与三毒的相互关系,即是身、口、意的相互
关系,可用一张图表来说明:
由贪、嗔、疑的三种心理行为,表现为身及口的动作,便成为五种恶行。五
戒的功能,是从外表的身及口的动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动,得不到向
外表现的机会,同时用禅定的工夫使它平静,又用智慧加以观察、分析,渐渐地
使之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活力。这便是戒的定义:从「有所不为」而做到
「有所不得不为」的地步了。其前后的关系,也可用图表加以说明:
贪、嗔、疑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动,而表现于身及口的动作,再藉身及口的动
作,发泄于人、事、物等的对象。戒的功能,是约束身及口的动作,定的功能,
是将向外散漫的种种心理活动,拉回到内心,并且使之安静而至于物我合一,乃
至物我双亡的心理状态。但是,定的功夫,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
修学,可分为九个要点和两重层次来加以说明。
第一重层次-在平常生活中用功
(1) 坚固的信念:无论做任何事,无信则不立,当在对自己的立场和能力了解之
后,也会明白何者能做与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动妄念,能做的
事,应该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时要考虑到那件事的本身,是
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当听听他人的忠告。如果对那件事的了
解已够深切,那么,对于那件事的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
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后,便可冲破一切难关,百折不挠地来进行你的事业
了。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坚固的信念,可产生无比的力量。
(2) 冷静的思考:凡在从事一项工作或任务之前,应当多作准备,孟子所说:「
豫则立,不豫则废」,通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开始得顺利,
必须多作事先的准备。在准备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实行的步骤,和可能发生
的情况。到了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则要随时审察、检点缺陷、纠正错误。好
的情况要设法使之更好,坏的情况要设法使之改善。这种判别力和决断力,
均系来自冷静的思考。
(3) 安详的言行:一个人如果希望被人视为有品德的、可让人尊敬和信赖的人,
他就必须谨慎他的言论和行动,一个轻言狂语和轻举妄动的人,他是得不到
好评的,当然也不可能促成伟大的事业、博取崇高的社会地位。
(4) 专注的精神:不论做任何事,如果精神不专注,纵然做成了,也不会是杰出
的。中国有一句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思是说:工作和职
业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如果你能在你从事的那一分工作或职业上,全心
全力,将整个的身心投注进去,便可能使你成为你这一门行业中的最杰出者。
第二重层次-坐禅的原则和要诀
(1) 坚信修行的方法:在你实际进行坐禅之前,对于你所学到的方法,一定要有
绝对的信心。你要相信佛陀不会骗我们上当,也要相信指导你坐禅的老师,
是从亲身的经验中过来的识途老马,你是一匹小马,跟著老马走,绝对不会
有问题。当然,谁是值得被你信赖的老师,是重要的,如果你对他的信心不
够,对他指导你的方法,半信半疑,你就不要跟他学,否则那将对你有害无
(2) 思考修行的情形:修行禅定,不能没有检点和考察的工夫。要留心每次坐禅
时,发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现象,有的使你觉得轻暖舒畅,有的使你疼痛难
受,有的使你欢喜,有的使你恐惧,这些很可能发生在一个初学坐禅者身上
的情况,如果你自己能够明白其原因,是最好,否则,你当随时请教你的老
师,他会帮助你,使你安下心来继续修行的。
(3) 调身:定的工夫的表现,是在身、口、意的三方面,也可以称为身定、口定、
心定。要达到这三定的目的,便得从调理它们著手。调身,是使身体完成一
种适合于坐禅要求的正确姿势。
(4) 调息:坐禅时的呼吸,要细、要长、要均匀。
(5) 调心:把向外冲击、浮动和散乱的心念,收摄起来,最初的方法,是以念头
看住念头,最后做到被看的念头不起了,能看的念头也不见了,清清楚楚有
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内心却是寂寂静静地不波不动,好像镜子的镜面虽映
现出镜外的各种或动或静的景物,镜面的本身是静寂不动的。但是,这样的
工夫,说来容易,得来却颇不容易。
一般的人,从第二层次的坐禅工夫,可以得到第一层次的四点功力。不从第
二层次中下工夫,第一层次的功力,便强不起来。我虽把它们分作两个层次来说
明,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同时,我也常向跟我学禅的人强调,静坐有三样好处:
(1) 能使身心健康,(2) 能使头脑清明,(3) 能使人开悟。入定与开悟,当然不
是容易的事,至少它能强健你的体魄,坚实你的心力,助成你所努力的事业。
现在将我为美国佛教会周日坐禅会所拟的「坐禅须知」,抄录如下,以供有
心学习静坐的读者参考。
(一)、坐禅的准备:
(1) 坐垫:四方形宽大松软及圆形高约四寸的坐垫各一个。
(2) 场所:整洁、寂静、肃穆神圣的室内。
(3) 时间:精神饱满之每晨,起床漱洗之后最佳。每日定时进行,每次二十分乃
至四五十分钟。在饱食、暴饮、性行为、激烈运动之后,以及疲倦欲睡、正
午中夜之时,不宜坐禅。
(4) 饮食:每餐以八分饱为佳,食后暂作三十分钟休憩,开始坐禅。
(二)、坐禅的方法
(1) 调身法
a 结跏趺坐 (Ⅰ)吉祥坐-右足架于左腿上再以左足架于右腿上。(Ⅱ)金刚坐-
左足架于右腿上再以右足架于左腿上。
b 半跏趺坐-右足置于左腿下,左足架于右腿上。
c 交足坐-左右二足随意交叉平放。
d 椅子坐-整正坐于椅上,两足自然垂直。
e 日本坐-两膝长跪、两足向后伸直足尖相叠,腰干伸直,坐于两足跟上。
2.手式:二掌向上左掌置于右掌上,二拇指轻轻相接,中间成圆形。
3.身姿&/font&&/strong&:左右摇动数次,以确定坐姿的平稳,背脊骨伸直颚
a 闭目-精神饱满时。
b 注视正前方一公尺处或壁之一点-略感昏沉时。
c 闭目及注视交替使用。
(2) 调息法
坐下后作数次深呼吸,最后一次吸入丹田(下腹部),便恢复平常呼吸。
(3) 调心法
数息观,调息后即由一至十,反覆地默数呼吸。a 出息观;b 入息观
慧是包括知识范围的「认识心」和「检择力」,知识不能涵盖慧的内容,从
知识可以升华到慧的领域,佛教不是知识的宗教,却是使知识升华为智慧的宗教,
那是因为除了肯定世间的知识之外,更著重在超知识的「悟」的经验下而获得智
慧,智慧便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识的「认识心」和「检择力」。不过,慧的获得虽
在于悟,慧的寻求,仍不能离开知识,它有「闻」、「思」、「修」的三个连环
性的步骤:
(一)闻慧──虚心学习:
佛教徒修行成佛的方法,称为学佛,在烦恼没有断尽以前的人,称为住于「
学地」的「学人」,并且每天应该记诵四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
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成佛的愿望,
你当断尽一切的烦恼,救度无数的众生;如何断烦恼?怎样度众生?那就非得学
习种种方法不可了。因此,对于佛教徒而言,有一天不成佛,就得有一天学习,
假如最初你是一个没有学习兴趣的人,当你对佛教产生信心之后,你便不会不学
闻慧的学习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听人开示佛法,讲解经论,是
用耳朵;自己阅读佛教的经论,看佛教道场的庄严神圣和僧尼的威仪齐整,是用
眼睛。凡此种种,只要能够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干乃至少许益处的,均称为闻慧。
进一层,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学佛法有了相当工夫的人,他们可以从与自然界各
种现象的接触之中,学习到佛法,也能从人与人的平常应对接谈之间,学习到佛
法,尤其在中国禅宗的记载,这种例子特别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之中,世
间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才是真实的佛法。不过,人们最初理解佛法,需要通
过佛经的说明而已。
(二)思慧──缜密研究:
对于已经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应该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来消化它们,将你从
各方面学得的东西,当作没有经过处理的原料,然后,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类
研判,把你觉得适合你程度及当前用得到的,接受下来。被你怀疑的东西,你尚
无法理解的东西,或者觉得无关紧要的东西,便把它们搁置一边,作为参考,当
你的程度高升到某一阶段之时,现在以为没有用,不合理的东西,也正是那个阶
段觉得最有用、最合理的东西。因此,佛教徒的学习态度是精密而且客观的。
(三)修慧──实际体验:
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出来。慧的表现,是全部身心
的实际体验,它与知识的最大不同者,知识可以贩买,可以现买、现卖,一般的
知识分子,可以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慧则不同,慧是身心内在的体验,无
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以传授如何获得慧的
方法,慧的本身乃是无法传授的。又所谓「大智若愚」,正因为慧不是知识,无
从说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于辩论的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
的人。如果要认识「慧」是什么形态,也许可以从考察一个有道之士的实际生活
中,得到若干印象。
修慧,修什么呢?修习如何获得慧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我己告诉了诸位:
从闻、思所得的慧,指导我们持「戒」和习「定」,便是修慧的具体内容,再由
持戒和习定,产生更强的慧力,如此循环不已,最后,便是最高、至尊、无上人
格的完成──佛陀。四、小乘当真不好吗?
中国是大乘佛教的再生地区,所以中国的佛教徒,不喜欢小乘一词,一谈就
是大乘法门的菩萨道与菩萨行,如果被人戴上了小乘人的帽子,简直就是奇耻大
事实上,大乘精神,固然伟大,小乘佛教,也就当真不好吗?
小乘人的缺点,端在自求解脱,而此解脱之道,却非佛果的圆满,所以被大
乘佛教斥为「自了汉」斥为「焦芽败种」。其实,凡是信仰佛教,而达于圣位的
境界,他自己解脱了,也必影响他人走向解脱之道。辟支迦佛是小乘圣者,但如
有人供养了辟支迦佛,便可有愿必成,也将必可得到解脱之道;佛时的诸大弟子,
都是大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但是除了少数的例外,绝对的多数,无不尽其所
能地去度脱有缘的众生。许多的阿罗汉,当他们尚未证果之前,专事修持,一旦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之后,便去积极地为僧团大众服务了,比如沓婆摩罗子
,即是最好的例子,再如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迦留陀夷等,在他们的行谊
之中,根本看不出所谓「自了汉」的惰性来。相反地,中国的大乘佛教,比如禅
宗的祖师,主张于未悟之前要寻师访道,参得个「入处」之后,倒要在水边林下
去长养圣胎了。这种大乘精神,岂能不算自了?当然,禅宗的开悟,只是悟得一
个「入处」,并非即是证果(即使也有可能证得大乘贤圣的阶位),所以开悟的
人,未必已能决定不再退转,所以他们仍要如理修持,长养圣胎,而不立即广度
中国佛教之隐于山林,而与人间隔离者,与禅宗的风气,有著深长的影响,
虽然禅宗之隐于山林,仍能吸收新的份子,但此总不能算是大乘佛教所独有的精
神。南传的是小乘佛教,如说小乘只管自度而不度他人,南传佛教应该早已灭亡
了,实则竟又不然呀!
大乘佛教的义理之高超,境界之广大,这是无可否认的,也是值得我们大乘
佛教徒所引以为荣的。但是中国佛教之未能将大乘精神充份地表达为实际的力量,
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甚至以大乘佛教的招牌作为掩护,竟把小乘佛教的美德也
拒之于千里之外了!
大乘经论中,每皆呵责小乘,但是也有赞叹小乘的。大家都在好高骛远地「
迷信」大乘佛教(未解大乘胜义,未能如实而行者,仅仅以耳代目,仅仅拾人牙
慧,岂不等于迷信),实则尚不足以衡小乘人的心行。故我希望中国佛教徒们,
应该返身过来,重新肯定小乘的精神,再谈大乘也不为迟(其实,原始佛教中,
根本没有大乘与小乘的问题)。
《涅盘经》中说:「五篇七聚,并是出家菩萨律仪。」
五篇七聚是比丘戒,比丘是声闻众,所以严格地说,比丘戒是小乘戒,比丘
也是小乘众,比丘之成为大乘众,乃是由于菩萨戒而来,但是比丘成了大乘菩萨,
仍不能因了大乘戒而废弃小乘戒,以此可见小乘戒的重要性了。
《菩萨戒本经》中说:「若作如是言: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名为犯。何以
故?菩萨尚学外道异论,况复佛语。」
《地藏十轮经》中说:「三乘皆应修学,不应骄傲,妄号大乘,谤毁声闻缘
觉乘法。」
小乘乃是大乘的基础,如果抛弃了小乘,而光谈大乘,除非是大权示现,那
就要求升反堕了。可惜,今世的中国佛教徒们,尤其是出家弟子,竟在大乘的外
衣下,两头落了空,中国佛教的衰微,原因即在于此,如果再不猛省回头,便要
不堪设想了!同道们,不要自欺欺人,自我陶醉罢!试问:我们表现了那一点是
独有的菩萨精神?除了素食之外,又有多少成绩比小乘佛教表现得更好?
有人说,大乘佛教是东方文化的遗产,到如今我们这些大乘佛教徒,竟是破
落户的守财奴了,甚至连守的责任都未能尽到哩!如果再不反省,我们将成大乘
佛教的罪人了。
五、佛子能拜鬼神吗?
我们中国人信佛,大部份是神佛不分的,其实那些神佛不分的佛教徒,如果
严格地说,他们不是佛教徒,而是神教徒。不过他们之有宗教的信仰,仍是根源
于佛教的关系,所以他们本身,不会否认他们信的是佛。
既然神佛不分,他们所崇拜的对象,也就很复杂了,凡是泥塑木雕油漆墨画
的偶像,不论什么名目的偶像,都在他们的崇拜之列。一般浅知者批评佛教的「
满天神佛」者,也就是指的这一现象。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佛教的正信弟子,他们也没有归依三宝,如果归依了三
宝之后,他们就不会如此的「迷信」了!因在三归之中,就有三项规定:
(1) 尽形寿归依佛,不归依天魔外道。
(2) 尽形寿归依法,不归依外道邪说。
(3) 尽形寿归依僧,不归依外道邪众。
既然不得归依外道,自也不会再去崇拜外道的神像了。再说,一般人所拜的
鬼神,都是低级的,都是不辨善恶的,敬他者未必得福,逆他者必定招祸,其实
那些鬼神,多半是厉鬼之类的邪灵所化。
但是邪不敌正,只要我们归依了三宝,这些邪灵,自会□迹,在《灌顶三归
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中说,归依三宝之后,即有三十六位鬼神之王,随逐护助。
如能再受五戒,每持一戒,即有五位护戒天神,随逐护身。因此,在《佛说消灾
经》中又说,一人因受五戒,吃人鬼即不敢近身。可见凡是归依了三宝的佛弟子,
一般的邪灵鬼神,不唯不敢受礼,并且还会遥遥地逃避哩!
不过依照《优婆塞戒经》中说,在家的佛弟子们,为了护持舍宅与身命,可
以祭祀诸神,如果为了恭敬诸天拥护佛法的功德,供养礼拜,也是可以的,并也
可以礼拜世间国王、长者、贵人、老者、有德之人,但那仅为恭敬,而非归依。
在家人,在俗随俗,但却不得因随俗而流俗,而去敬信外道,宣说邪法。同时,
礼拜天神,也仅限于拥护正法的天神。否则的话,便要失去归依三宝的身份了。
至于出家人,无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绝对不可礼拜
任何鬼神,寺院内虽然庄饰护法伽蓝的神像,僧人也不得礼拜,否则便是犯戒。
六、观世音菩萨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
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
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
  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死。我的兄姊皈依理教,我也参
加过理教的法会,理教虽非正宗的佛教,理教的信仰中心「圣宗古佛」,其
实就是观世音菩萨。我在童年出家时的江苏南通狼山,其所奉的大圣菩萨,
原系唐高宗时代由西域来华的一位高僧,名叫僧伽,据《宋高僧传》的记载
,他曾现十一面观音像,所以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少年时很笨,虽不像
佛世的周利盘陀伽,佛经说他三个月诵不会一首偈,教他「扫帚」两个字,
记住了扫字便忘了帚字,记住了帚字又忘掉了扫字,但他毕竟由于佛陀的有
教无类而证到阿罗汉果。可是,据我母亲说,我到了六岁才会讲话,到了九
岁才开蒙读书,当我十三岁出家之际,仅仅是个初小四年级的小学生。可是
,出家之后,师父讲给我听的第一个故事,便是向观世音菩萨求智慧得智慧
的事例: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因修法华忏法二十一天,梦见观世音菩萨以
甘露灌其口,便得无碍辩才,他著有《宗镜录》一百卷及《万善同归集》,
乃为佛教史上的不朽名作,他的地位之高因此可见。
所以我的师父教我每天早晚,至少要拜二百拜的观音菩萨,我拜了半年
多,边拜边作观想:观音大士手执杨枝,以甘露清凉净水,洒在我的头上,
因此,我对厚厚的一本《禅门日诵》在数月之间就背熟了,当时连我自己也
有点意外地吃惊。后来我到了上海,狼山的下院大圣寺,天天做经忏,适巧
静安寺创办佛学院,现在我们善导寺的监院妙然法师及知客守成法师,也是
当时负责院务及管理的人员。我要求师长上人送我去求学,上人则说我的程
度太差,纵然送我去了,第一是考试不会录取,第二是即使录取了,我也听
不懂课。我在失望之余,每天夜里起来礼拜观音世菩萨,过了半年,我终于
达成求学的目的,做了静安寺佛学院的插班生。这使我又是一次意外的欣喜
  民国三十八年春天,在前所未有的大动乱局面之下,我加入军队到了台
湾,以我当时的身体状况,有的同学认为不消三个月,就会在军中拖死,但
在我的心中始终没有离开观世音菩萨,往往利用行军及晨操跑步的时间默念
观世音菩萨,所以我也经常都在观世音菩萨的慈光照顾之下。军中一住十年
,最后退役,随东初老人重行出家之后,我的愿望是求菩萨赐我一个静修用
功的道场,所以天天礼大悲忏,念观音大士圣号,当时有几个朋友都认为我
的愿望是注定要落空的,在台湾这个地方,有一些长老上座,要求一个理想
的用功之所尚不容易,何况我是一个初出家的人呢?当时我对台湾的佛教界
,可用「人地生疏」四个字来形容,在无从找人资助道粮,也无从探听何处
容我安身静修的情形之下,竟由于浩霖法师的偶然介绍,以及悟一法师的从
旁协助,使我认识了高雄山区美浓镇的两位尼师,因此去朝元寺一住就是六
年多,若非悟一大和尚把我请来本寺,我尚可以在那里继续掩关下去。
  由于我自己如上所说的经历,我对观世音菩萨的有求必应,那是深信不
疑,也是感恩不已的。
《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
现在我们再从藏经中检阅关于说到观世音菩萨的许多资料。释尊化世之
际,在各大乘经中,说到诸大菩萨之处极多,就以佛在灵鹫山的法华会上,
便有八万多位大菩萨,重要的也有十八位,观世音菩萨是十八位大菩萨之一
。但是,在印度、在西域、在越南、在日本、在韩国,特别重视观世音菩萨
的信仰,这从各地古代佛教美术的表现中,发现所有的绘画及雕塑,以观音
圣像占有多数的比例,可以得到证明。尤其在我国,西藏的密教中心,便是
观音信仰,没有观音便没有西藏的佛教。至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
西、台湾等地的民间,以及南洋的华侨,他们尽管可以不知有佛教的教主释
迦牟尼,却无一不信有观世音菩萨的。所以俗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
音。」可见观音菩萨之于佛教中的地位和观念,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来说
,仅次于释迦世尊与阿弥陀佛。就是由于这位大士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
生特别有缘,寻声救苦,有求必应。至于这位大士的出典,反而很少有人注
虽然,信仰的本身,并不一定要理解它的道理,只要依照佛的开示,知
道观音菩萨是有求必应的,救苦救难的,信仰他而祈求他,你就可以得到灵
验。但是,信仰的维系和发扬,必须要有事实的例子及理论的基础来支持。
所以今天我才选择了本题,来向观世音菩萨的诸位弟子们介绍,便得已经信
仰的人更加虔诚,也使尚未信仰的人赶紧信仰。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
(Avalokites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
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
的则为罗什的旧译。我们中国人好求简约,一般略称为观音。但照梵文原义
,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音」、「现音声」、「圣
观音」等。
我们中国通常多用观世音来称这位大菩萨,主要原因是由于《妙法莲华
经》第二十五品(普门品)的盛行,我国通行的《法华经》,即是鸠摩罗什
所译。至于(普门品)的盛行,最早是由五胡乱华时代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
害了一场大病,正在群医束手,百药罔效之际,有一位来自印度的译经法师
昙无谶,劝他至诚读诵(普门品),即可消障除病,能使身体恢复健康。沮
渠蒙逊就遵照昙无谶法师的指示去做,真的使他那场怪病,不药而愈。因此
,不但国主教令国人读诵(普门品),很多人也自动地读诵(普门品)了。
所以,《法华经》是经中之王,(普门品)又是《法华经》中与我国最有缘
  我们再来介绍观世音菩萨的意思,可有两种解释:1.是《楞严经》卷六
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
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
声音,致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生起贪镇爱恶的烦恼,促成杀盗淫妄
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这也就是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
能不受所动,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2.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说的: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
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
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
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悲华经》中也
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
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可见,《楞严经》是依观音法门的自修而
言,(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
  至于「观自在菩萨」,是唐玄奘的新译,最有名也最通用的,是出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头一句,现在流行的《心经》,便是出于玄奘的译笔
。但是,《心经》自古以来,共有七种汉文译本,玄奘属于第二译,初译则
出于罗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已学到了《心经》,而且对
于观世音菩萨抱有绝对的信仰心。根据玄奘大师传中记述,他至少有多次祈
求观音灵感的经验,例如:1.是当他经过八百里流沙河的时候,上无飞鸟,
下无走兽,只是妖魔鬼火之多,犹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恶鬼邪妖
,在他前后缠绕,他都以念《心经》而遣散了这些魔鬼的作祟。2.是当他出
了玉门关,晚宿沙漠中,随从他的胡人忽起变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
即时诵经念观世音菩萨,胡人见了顿失杀心,又睡了下去。3.是玄奘正在横
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莫贺延碛的时候,经过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
滴水可饮,他和他所骑的马,均因缺水而倒卧在沙漠之中,奘师便在心中默
祷观世音菩萨,他说:「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
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祷告之后
到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畅,眼得明朗,马儿也
能起来走了,走了十多里,马儿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住,又经数里,忽见
青草数亩,并有一个水池。奘师与马,始得救济,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绝非
原有,乃是观音菩萨慈悲变现而来。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根据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
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
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作一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
,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
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
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为无我
的大慈大悲,才能成立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功用。」(见
《太虚全书·杂藏》五五一页)
实则,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在显教方面,
例如《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
《、《大宝积经》第八十二卷及第一百卷、《楞严经》卷六、《旧译华严经
》卷五十一、《新译华严经》第六十八卷、《悲华经》、《地藏经》、《阿
弥陀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以及《观无量寿经》等;在密教方面则
有《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陀罗尼集经
》、《一切功德庄严王经》,《清静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菩提场所说
一字顶轮王经》、《大方广曼殊利经》、《大日经疏》卷五、《千光眼观自
在菩萨秘密法经》、《理趣经》、《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阿俐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不空★索神变真言经》等。
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是显密两教共同重视,且特别尊仰的一位大菩萨
。不过,在我们中国,《法华经》的(普门品)及《心经》,特别受到普遍
的宏扬和诵持。(普门品)的内容,重在观音菩萨的化迹示现,是对凡夫众
生在现实生活及实际苦难的救济。《心经》则为说明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
,是从观照人生宇宙的缘生空性,而证入究竟理体,发出大慈大悲的救世精
正由于观世音菩萨的悲愿宏深,感应广大,故从历代以来的佛教史传之
中,对于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及灵感事迹,可谓俯拾即是,笔不绝书。例如《
法苑珠林》、《比丘尼传》、《高僧传》、《名僧传抄》、《唐高僧传》、
《出三藏记集》、《弘明集》、《观音义疏》、《法华义疏》、《辩正论》
、《弘赞法华传》、《法华经传记》、《三宝感通要略录》、《往生集》、
《宋高僧传》、《佛祖统纪》、《说郛》、《五朝小说》、《旧小说》、《
太平御览》、《金石续篇》等书,均有关观世音灵感的许多记载。
又自北魏时代的孙敬德开始,依据经义,编出了《高王观音经》,接著
又出现了《观世音菩萨救苦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世音三昧经》
、《观世音咏托生经》,其中除《高王观音经》及《救苦经》,如今尚可找
得之外,其余的已不流传。但请诸位不要以为这些经典系由中国人编写的,
就没有灵验。关于这点,我在八年以前的「今日佛教」杂志第四十一期就曾
说过:「文字虽出伪造,诸佛菩萨圣号,却是出于佛经,所以仍有灵验可观
。」又例如最受我重视的一部(大悲忏),它的全名应该是(千手千眼大悲
心陀罗尼忏法),乃是出于宋朝的慈云忏主遵式大师,根据伽梵达磨所译的
《千手经》编成,我们绝不能说忏仪是祖师所编就不灵验,事实上这是一部
极其灵验的忏法,真可做到有求必应的程度。
正因为「观音」普遍地受到广大众生的欢迎,中国民间,也就出现了以
观音菩萨为题而写的小说,最有名的便是一部《观音得道》又名《大香山》
的传奇小说。关于这本小书,凡是略具佛学知识的人,谁都知道它的内容并
非事实,它的观点也不够正确,但到目前为止,这本小书已被改编成好多部
话剧和电影。去年香港的邵氏电影公司,还推出了一部叫做「观世音」的影
片,就是根据《观音得道》这本小书改编的。这部小书的内容,大约是说有
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
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
为人,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此一传说,原出于《汝州志》。汝州是河南
省的一个地名,民国以后改为临汝县,唯在这部志书中所说的观音之父,名
叫楚庄王,小说中则改为妙庄王。可是这个故事为观音感通录等佛教典籍所
不载,所以不能信为事实。此书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极大,其大原则,在于
教导大家仁孝慈悲,并不违背佛教。
又因为发生在人间的观音灵感事迹,与时日俱增,所以就有人发心,将
这些事迹编集起来。初有会稽地方的谢敦和吴郡的陆澄,合撰了《观音验记
》,陆皋撰《续观音应验传》,王琰的《冥祥记》,宋朝临川刘义庆的《宣
验义记》,清朝周克复的《观音经持验记》,弘赞的《观音慈林集》等。近
人的著作之中,则有慈航法师的《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搜于《慈航法
师全集》第玖册),家师东初老法师的《救世大悲者》(六十四开单行小册
),煮云法师的《普陀山传奇异闻录》,另有印顺老法师在担任善导寺住持
期间的两篇开示记录,也很有价值,现搜于印老的文集《顽石点头》一书之
中。此外凡是有关(普门品)的诸家讲记及注释,都录有许多观世音菩萨的
灵感事迹。
《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何许人氏,他老人家究竟是住于何处?这是很多人希
望知道的事,正像尊客初次见面,先要请教一下贵姓大名,贵府上是那里一
  根据佛经的记载,以及后来的示现而言,有好多种说法,现在试为介绍
其重要者如下:
  依照《悲华经》所说,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
他是即将继承阿弥陀佛佛位的大菩萨。他在阿弥陀佛因地之时,做转轮圣王
之际,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出家后号观世音,他将在弥陀入
灭后成佛,号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那时他的国土叫做「一切珍宝所成
就世界」。
  同时在《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以及《观世音受记经》等,也
说观世音菩萨是西方阿弥陀佛的胁侍,常住于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师,
并辅助弥陀之教化。又在《观无量寿经》中也说,观音菩萨于宝冠中,戴阿
弥陀;若有众生愿生极乐,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等诸圣众,来现此界,
手持莲台,接引往生。由此可知,观音菩萨的根本道场,是在西方极乐世界
  但是,依照《华严经》的记载,叙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过程之中,第
二十八位大善知识,便是参访的观世音菩萨,说在印度的南方有山,名补怛
洛迦,那里住的一位菩萨,就是观自在。此山是在海上,山为众宝所成,极
其清净,遍山都长满了花果树林,泉流及池沼,也均极巧妙之能事。观音菩
萨在那里,结跏趺坐,无量菩萨恭敬围绕,聆听观音菩萨宣说大慈悲法。从
这一记载看来,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就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南印度了。
  又照我国一般人的信念来说,观世音不在西方净土,也不在南印度,而
是就在我们浙江定海县的普陀山。南海普陀山之得名,实系受了《华严经》
所说补怛洛迦的影响而出现。《华严经》有晋朝佛驮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卷本
及唐朝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卷本与般若所译的四十卷本之三种。至于浙江定
海的普陀山,本名梅岑,古时我国与日本、高丽、新罗等诸国来往,多取此
岛为转站,以候风信扬帆。到了五代的后梁贞明二年(西纪九一六),距今
一千零五十二年之时,有一位日本僧人,名叫慧锷,来华求法,请到一尊观
音像,想带返日本供养,谁知他的坐船经过舟山群岛,却被狂风恶浪阻住了
归程,传说当时的海面伸出了许多铁莲华,船不能前航,被迫将圣像请上了
一个小岛,筑了一所茅蓬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与此岛有缘,日子久了,朝拜
的人日渐多了起来,终于更名为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与
文殊菩萨的五台山,普贤菩萨的峨嵋山,地藏菩萨的九华山,并美齐名。
  又在西藏的佛教徒,相传他们的民族是由观音的化现所生,在西藏历史
上的名王及高僧,也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现在的达赖喇嘛,仍被信为观
音的权现。他们相信世界如一朵莲花,西藏的拉萨为莲华的中心,为观音的
净土,所以将达赖喇嘛的所居,命名为布达拉宫,布达拉之得名,则同我国
普陀山之得名一样,是由梵文的补怛洛迦而来。我们知道,西藏的民族,除
了佛教之外,便没有文化;也可进一步说,西藏的人民除了观世音菩萨之外
,佛教的信仰,便不能完成。所以,西藏的人民,虽然不能像喇嘛一样地接
受系统性的佛教教育,他们只要一位观世音菩萨,就足够安慰了。我们又知
道,佛教有一个六字大明王咒「□嘛呢叭弥□」,这在中国内地的盛行,为
时并不太古,它是元朝时代随著蒙古人的崇信喇嘛教,而由西藏传遍内地的
,这就是西藏民间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六字陀罗尼。在西藏民间,认为持
诵六字真言的功效,可以大得不可限量,故在每逢节期,大家就持诵不息,
平时遇到困难,便持诵真言。
  如此看来,观世音菩萨的道场,究竟是在印度,是在中国的浙江省,还
是在西藏的拉萨?可谓莫衷一是。实则,我们对此问题,大可不必追问。我
且试举一例,比如有一居士,他是广东梅县的客家人,却在上海长大,后到
美国留学,得到硕士学位,又到德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平一
所大学教书,抗战期间,又去重庆服务,大陆沦陷后他同我们一样住在台湾
宝岛。他也有语言天才,现在能操客家话、广东话、上海话、北平话、四川
话、台湾话,外国语文则通晓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同时,他在宗
教信仰方面,也有几度的转变,首先他是无宗教信仰的青年,到了美国,他
信了基督教,到了德国又改信了天主教,到了台湾又选定了佛教,作为他最
后皈依处。
  现在试问诸位,这位居士究竟是住在那一处的?是说什么话的?是那一
个宗教的呢?我们固然可说他的祖籍是广东,是佛教徒。但这能够包括他的
全部吗?因为他的一生,事实上曾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居住,接触了各种环境
中的亲戚和朋友。
  同样的,观世音菩萨的化现,也因时机因缘的不同,而会在许多的地方
出现。他的圣号叫做观自在,他可以观察众生的需要而自在地到任一处所应
  若据《千手陀罗尼经》(简称千手经)等记载,观音菩萨,乃是过去的
「正法明如来」所现,他老早就是古佛,为度众生而现菩萨身的。可知,乃
至西方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菩萨,也是方便的权现,而非他的根本道场,何况
其他地方呢?佛陀以全法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为理体,观音菩萨虽现
菩萨身,但在密教的经中,已把观音菩萨与阿弥陀佛合而为一,认为观音是
弥陀的因相,弥陀是观音的果德,所以修持弥陀净土法门的人,念观音菩萨
圣号,与念弥陀圣号的功德,是可以相辅相成的。至于他的道场在何处?实
在不必追问,只要你修观音法门,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就在你的面前,所
以太虚大师曾说:「清净为心皆补怛(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
《四》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在佛门课诵之中,有一首观音赞,其中有四句话,很可借来一用:「三
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又说:「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
  根据《阿弥陀经》所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十劫的时间,
对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来说,的确是非常的长久,但在佛菩萨而言,实
在微不足道。我们已知道,观世音菩萨,将在阿弥陀佛灭度之后,继承佛位
,可是我们也知道,阿弥陀佛的寿命无可限量,所以又可译作无量寿佛,要
等阿弥陀佛涅盘入灭,实在尚有一个无法可数其年代的时间距离,足徵观世
音菩萨的悲愿,与地藏王菩萨相当。地藏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
度尽,方证菩提」。观音救世,则选择在无量寿佛之后方成佛道,不像一般
的凡夫众生,每希望向上爬得越快越好,在历史上,甚至有王子谋杀了老王
,使得自己早日登上国王的宝座。因此,前面所说「百千万劫化阎浮」,百
千万劫,也只是无量数劫的一种表达方法罢了。阎浮,就是我们的世界。
  观世音菩萨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广度众生呢?这就要说到「三十二应
遍尘刹」了。三十二种应身,典出《楞严经》卷六,也就是观音菩萨为了适
应各种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他可化现三十二种不同的身份,为之说法教
化,那便是:佛身,独觉身、缘觉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
、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国太子身、人王身、长者身
、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
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药叉身、乾闼
婆身、阿修罗身、紧那罗身、摩呼罗伽身、人身、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
想等的变化身)。
  但在《法华经·普门品》,则举出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身,名目则与《
楞严经》的三十二身大致相同。那便是: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独觉和缘觉
)、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启蒙思想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