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玉化雾霾产生的地理条件件

作家唐伟:论玛瑙与玉的关系(上)_中国作家网
作家唐伟:论玛瑙与玉的关系(上)
作者:东北亚精品文化
玛瑙是玉吗?
答案众说纷纭。目前部分专家学者给出的回答是:玛瑙是玉髓的一种,属于玉石,但不是真玉,真玉只有软玉和硬玉两种,软玉主要是指和田玉,硬玉则是指翡翠。玛瑙的成分为二氧化硅,和水晶相同,不在真玉之列,因此属于假玉。
玛瑙是假玉?
对于宝玉石学中“真玉”、“假玉”的划分,本身就有许多争议,一些学者把闪石玉以外的玛瑙、绿松等一律称为“假玉”,更引起过多方面许多质疑。栾秉H在《古玉定名探析》中,专门就“真假玉”的划分由来进行过剖析,他认为“玉”只有“软玉”(Nephrite)和“硬玉”(Jadeite)两类,是历史原因造成:1863年,法国科学家德穆尔研究中国玉时,首次将中国玉分为“Nephrite”和“Jadeite”两种,1916年由日本学者译为“软玉”和“硬玉”,1918年后,中国近代地质矿物学奠基人章鸿钊在《石雅》引用了这种概念,并延用下来,使得以和田玉为代表的软玉和以翡翠为代表的硬玉成为所谓“真玉”。栾秉H认为,“真玉”和“假玉”是历史上出现的问题,在今日不可取,而把闪石玉以外的玉石称为“假玉”,更难被现代考古界、矿物界和珠宝界等所接受。
这样看来,玛瑙被说成“假玉”,并不是什么科学论断,而是部分学者对“真玉”概念上的误读。
玛瑙与玉究竟什么关系,她是玉不是玉,有什么要紧吗?
本来玛瑙是不是玉,只是个学术争议,但是如今涉及到了人文经济领域,就变得实际起来。比如收藏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一些玉,成份上为二氧化硅,同属于玛瑙,或者说就是一些品质比较特殊的玛瑙,在其未以“玉身份”出现时,其同品质材料单位价格,只是如今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而有了“玉身份”后,却也因为本质是玛瑙,而引起许多争议,具体涉及到鉴定书、消费者权益、保值增值等诸多现实问题。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仍然是“玛瑙是玉吗”这样的问题。
玛瑙被当代媒体描述为不具备“玉德”
时至当代,玛瑙的“玉身份”还是时常遭到公共媒体的“非议”,如网上广泛传播的《玛瑙是石还是玉争来论去千余年》(《广州日报》2009年10月3日)一文中称:显而易见的是,玛瑙不完全具备古代定义真玉的“五德”,不能算是“宝玉”或“美玉”。那么剩下的可能就是“玉属”或“似玉之石”了。文章结论为:玛瑙“是玉石的一种,是一种广义的玉,但不是狭义的玉――真玉。”
我们注意到,这里所谓的“真玉”与前边提及的宝玉石学中“真玉”又有所不同,内涵上是“古代定义”的“五德”。
“五德”是不是定义玉的标准呢?许多文化学者认为,“五德”只是古人对玉的拟人化描述,主要是把君子之德赋予到玉内涵中,而判断某种材质是不是玉,主要应该依据的是其在历史中的人文传统及影响力,章鸿钊《石雅》中对玉的内涵界定,也并不是完全基于“五德”和“十一德”。
对于这种观点,笔者非常赞同,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概念,首先玉是特定意义的石头,我们的祖先为了将其从普通石头中区别出来,创造了“玉”的概念。玉不是一种固定成份的石头,而是一类具有文化共性的石头。古人所说的“玉德”,主要重在“德”而不在“玉”,“五德”也好,“十一德”也好,都是古人借用“玉”去说人的精神,并不是刻意规定或专门总结“玉”的物质特性。所以通过“玉德”来判定一种材质是不是玉,显然是不周全的,也多少有些书生气的“钻牛角尖”。
但同时笔者也认为:在当代玉文化对“玉”内涵各执所见的情况下,“五德”、“十一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为评判某种材质是否是“玉”的标尺,尽管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策略。
类似《玛瑙是石还是玉争来论去千余年》这样文章很多,大多是罗列或点出了“五德”,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更没有与玛瑙的特征进行比对,就来了个“显而易见”,实在有失严谨,属于“想当然”的草率之论。
“五德”、“十一德”原文被学者们任意解释
“五德”出现在汉代《说文解字》中,《说文解字》作者许慎将“玉”定义为“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许慎解释说,“玉”是具备五种高贵品德的美石,这里强调的就是玉的文化共性。这五种品德,分别是仁、义、智、勇、洁。与之相匹配的,便是玉的五种特征。
但是“润泽以温”、“解理自外,可以知中”、“其声舒扬,专以远闻”、“不挠而折”、“锐廉而不忮”这五条,至今没有一位学者依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准确解释,而是依照自己学术上的需要,随意变换概念、歪曲原文。
有些学者虽然不是故意曲解原文,但是的确也没有认真分析原文的意思,比如“五德”第四条“不挠而折”,有的文本写成“不桡而折”,这里“挠”或者“桡”都是“弯曲”的意思,“不挠”就是“不弯曲”,“折”是“断折”的意思,“不挠而折”这句话意思说得非常明白,就是说玉的特性是“不会弯曲而会折断”,跟“宁折不弯”意思一样,表明玉的脆性极大,而韧性极差。
然而包括栾秉H先生这样的资深专家,对“不挠而折”都没能遵照字面,准确解释成“不会弯曲而会折断”,而是理解成相反的意思即“挠而不折”了,这样自然就将这条“玉德”看成韧性好、抗折能力强。因此栾秉H先生才会在《古今玉概念》一文中,说出“玛瑙性脆,不会‘不桡而折’”这样充满矛盾的话语。而该文本来是要为玛瑙等材质的“玉身份”进行维护的,更说明我们的专家学者,对许慎“五德”原文,从没有进行过最基本的文意上的准确翻译。
再比如某研究者列出孔子“十一德”后,不是进行原文逐字逐句解释、分析,而是采用“归纳法”,进而得出“玉的五种特征”:
1) 细腻致密的结构;极高的韧度和较高的硬度;
2) 温润柔和的光泽,良好的光洁度和较好的半透明度;
3) 虽有棱角却不甚锋利的断口;
4) 敲击时发出的清越舒扬、可以远闻的声音;
5) 特征的纹理。
因为他把“十一德”列举在他“归纳”出的结论前,所以这种归纳性的解释,很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上述“五种特征”是孔子提出来的。如此“归纳”,既存在违背古人原意之处,形成诸多谬误,也会导致以讹传讹,混淆了当代公众视听。
现在我们不妨“书生”一回,将“五德”本意根据原文认真剖析一下。如果说符合“五德”就是“玉”,那么再将玛瑙与“五德”对照一番,看看她究竟哪条符合,哪条不符合?
第一德“润泽以温”:玉是给人带来视觉舒适感的美石
许慎《说文解字》关于玉的第一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润泽以温”文法上是意动用法,即“以温润泽”,“温”是温和,“润”是滋养,“泽”是光泽,从字面来理解,就是以温和的内在滋养出外观上的光泽。
古人讲求中庸之道,“温”正是一种不凉不热的状态,用“温”去“润”生“泽”,滋生出的便是柔和的光泽,这样的光泽既不暗淡也不刺眼,是一种带给人舒适感、让人敬慕和爱的光泽。
这就是说,古人认为“玉”首先在视觉上,能带给人们恰到好处的舒适感,进而让人对她产生一种由衷的爱意。引申到人类文化道德层面就是“仁”,是内心的仁爱善良,反映到君子外面就是温和的表情和举止。
孔子说“仁者爱人”,玉的仁德使玉有了温润的光泽,她带给人舒适,带给人爱意,同时也会让人对她产生愉悦产生爱意。
玛瑙玉器与和田玉器、翡翠玉器一样,散发出来的都是一样光洁美丽而又柔和的色泽,而不是西方人喜爱的钻石或者其它宝石那样晶莹耀眼的光芒,她们均符合“润泽以温”的标准。
有学者从“润泽以温”联想到人们“盘玉”的行为,如柳志清先生认为这是说玉的光泽温和,“如浸水般的润泽”,认为“这往往是玉石成品长期把玩后的光泽。有些玉石把玩后不具备这种光泽,如晶玉、琉璃类玉石,也就是说永远不能盘熟”。
柳志清所说的“长期把玩后的光泽”,就是古董藏家们口中的“包浆”,是经久摩挲后逐渐形成的,有人形容为“滑熟可喜,幽光沉静”、“一种温存的旧气”。玩玉的人之所以将玉“盘”着,也是为了“包浆”。
玛瑙会不会形成“包浆”?回答是确定的。经过长期把玩后,玛瑙与和田玉一样,会形成“包浆”,是可以盘熟的材质,这一点许多收藏老玛瑙的藏家都予以认可,收藏市场上也多次出现过“包浆”的老玛瑙。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第一条“玉德”被某些人解释成手感上的温润感,对照原文来看,这种解释显然是不准确的,而且所谓的温润手感也相当的虚假。凭心而论,人的触觉并没有敏感到可以分辨出和田玉与玛瑙质地上的差异,不管是什么玉石材质,琢磨光滑握在手上,不用眼睛看,感觉上基本是一样的。许慎的“润泽以温”没讲什么触觉,只讲了视觉上的光泽,笔者认为许慎是老实厚道的人,至少他不故弄玄虚。
即便这个“温润”指的是手感,玛瑙也可以说是完全符合。笔者做了个实验,把一枚玛瑙握上片刻,就会和人的体温一样不凉不热,并且有光滑油润的感觉,因为攥出了汗。该实验同样适用于鸡蛋或者鸭蛋。
除了许慎的玉之“五德”,还有孔子的玉之“十一德”。目前我们可查到的“十一德”内容,出现在西汉?戴德的《礼记?聘义》和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问玉第三十六》,二者出现的“十一德”内容一致。
孔子“十一德”第一条是“温润而泽”,即“温和滋润而生发出的光泽”,与“润泽以温”含意相同,都是强调“玉”柔和的光泽,以及给人带来的视觉舒适感,玛瑙同样符合孔子这条对“玉”视觉上的特征阐述。
第二德“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玉是古人有能力加工处理的美石
第二德是“勰理自外,可以知中”,“勰”音协,通协或谐,“理”是古人治玉的专用语,“知中”是让人们了解到里面,这条的字面意思是说,通过外部协调化或和谐化的处理,包括剖解、切割和雕琢,能够显示出她的内质。
这意味着玉首先是一种能被雕刻者把握的材质,还是一种值得雕琢的美石。玛瑙雕刻历史悠久,也完全符合“玉德”的这一条特征要求。
首先玛瑙是古人有能力“勰理”的材质,大量出土文物证明,古人可以凭借一定的技术和工具,把玛瑙处理成他们需要的样子,从而体验到和体现出她的美质和神韵,所以才说“勰理自外,可以知中”。
玛瑙被“勰理”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南京北阴阳营(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估计年代为公元前4000至3000年)等遗址中出土的玛瑙制品,就有璜、管、珠、坠饰等,其中有一粒玛瑙珠长1.7厘米,呈辟邪状,充分显示出当时玛瑙加工的技术已经非常高;甘肃永靖大何庄齐家文化遗址,山东莒南大店春秋墓中以及南京象山东晋墓中等,也都相继发现了玛瑙珠;今年新郑市刚刚发现的51座战国墓葬群(位于郑韩故城以北约4公里)中,出土地4件冰青色、透明度较高玛瑙环,直径3厘米至5.5厘米不等,其断面呈多棱形的,在现代看来,加工这样的玛瑙环也属于比较高端的工艺水平。
当代许多学者对“勰理自外,可以知中”解释得十分荒谬,比如解释成“表里如一”或者“内外一致”,说这就是古人推崇的“义”,进而表示“玉”应该成分纯净,跟原文意思相去甚远。
“勰理自外,可以知中”引申到人类文化道德层面的“义”,并不是说一个君子要表里如一,而是说他处理事情时,讲道义、合情理,公正得体,坦坦荡荡,大义无私。也有学者将“可以知中”解释为“指玉有一定透明度”,可以从外面看到里面。可以从外面的条纹判断里面的情况。笔者认为解释得比较偏离原文,尽管这种解释是有利于玛瑙的,因为玛瑙一般都具有明显的透明度。
从原文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玉”的这条特征,跟矿物质纯净度或者透明度没有任何关系,这一条“玉德”关键重点一是“勰理”,即玉可以通过一定技术和工具进行开采、加工和雕刻,二是“知中”,经过细致处理,玉料可以成为让人产生审美愉悦的玉器。即孔子说的“玉不琢,不成器”。反之,古人能力尚不能加工处理的材质,比如硬度过高的金刚石,就不符合这第二条玉德,所以不能视为玉。
玛瑙既是古人有能力通过一定技术和工具开采加工的材质,又是通过雕刻可以展现出她美质和神韵的玉料,无疑符合了“五德”的第二德“勰理自外,可以知中”。
第三德“其声舒扬,专以远闻”:玉之音具有清晰可辨的独特效果
第三德是“其声舒扬,专以远闻”,即叩击产生的声音能传播很远,即使环境嘈杂,从远处也能专门分辨出她独特的声响。引申到人类文化道德层面是智,就是思想独到,不人云而云,见解深远,以睿智而明晰的思想传播,启迪公众智慧,肩负起引导社会向前进步的责任。
这一条往往被部分学者说成玉的声音必须美妙动听,把“舒扬”当成了“悦耳悠扬”来理解,其实“舒”是展放得开,“扬”是向远处传播,跟音量高低有关,跟音色则一点关系没有,而且结合到君子之德,这个玉之音不会是悦耳的,因为玉之音表征君子的言语,儒家强调的是“巧言令色鲜仁矣”,动听的声音不属于玉,动听的言谈也不会是君子发出来了。
这句话重点是“专以远闻”的“专”,强调的是玉声音上的独特性。经验告诉我们,玉的声音跟玉的形状关系非常大,形状不同,声音差别会很大,玛瑙成份主要是二氧化硅,属于玻璃体质,两片玛瑙轻轻相碰,就会产生很高的声响,不仅可以传播的距离非常远,并富有自己的特点,不会混同于其它声响,因此这一条“玉德”玛瑙也完全符合。
另有学者理解“其声舒扬”是指击打玉磬或者玉镯相撞,声音持久并远传,并且举例说近年用独山玉和大理石制成的玉磬,就达到了“其声舒扬”,对此另一些学者给予了否定,称玉声是指古人佩戴的玉,君子走路稳当,不慌不忙,所以玉相撞“舒扬”,舒有慢的意思,“舒扬”是一种闲庭信步的结果。
对此笔者支持后一种说法,“玉音”应该是玉相撞发出的“舒扬”声响,进而往深想了想,当时有条件的人,腰间或许都挂个玉,其实这真是古人一种智慧,他们礼仪方面讲究比较多,而当时庭院深深,叩门有时听不清,门铃也还没有发明,这时候是玉起到了警示提醒亲朋“我来了”的功能,而且每个人玉发出的声音都不同,至少男女有别,如此具有可分辨性,能够避免许多尴尬事情发生。
孔子关于玉的“十一德”第五条也涉及到玉声音问题,说“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这里“其声清越以长”与许慎“五德”中“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意思差不多,“清越”和“五德”的“专以远闻”讲的都是声音有特色,或者是能在各种杂声里清晰地显现出来,或者是能分辨出是什么人的玉,进而知道来的是谁,应该采取什么欢迎礼节。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十一德”中“其声清越以长”的后边,还多了句“其终诎然”,《礼记》孔颖达疏:“诎谓止绝也。”说明玉的声音不是鸣响不绝,而是结束得干净利索,不像琴音袅袅不绝,这里所谓“诎然”正是玛瑙玉器相叩发声后那种戛然而止的特点。部分学者完全忽略了“诎然”这个特点,强调“玉”声音悠扬,余声不绝,恰恰说明他们推崇的“玉”绝非是附合“玉德”的玉。
第四德“不挠而折”:玉只会被折断而不会被掰弯
第四德“不挠而折”,即宁折不弯,说明“玉”的质地缜密,极其坚硬,抗弯曲能力强,有脆性而缺乏柔韧性。引申到人类文化道德层面,就是敢于抗击邪恶势力,不妥协不屈服的英勇豪迈。
误被当成玉“优良特性”之一的“韧性”,指的是材质的抗压能力,有资料统计称:和田玉的抗压硬度为1000,翡翠则为500,岫玉为250,而玛瑙仅为5。
这应该是选取同样长、同样宽、同样厚度的不同材质的“玉板条”,测出来的一组相对数据。这就是说,和田玉或者翡翠的薄板条可以像我们小学时使用过的塑料格尺,可以被掰弯,有时即便成了环状,也并不会断裂,这不是“不挠而折”,而是标准的“挠而不折”。
玛瑙薄板条由于硬度高、脆性大,被掰的时候,不会产生弯曲,只会被折断,这才是“不挠而折”。“不挠而折”意思说的就是“坚硬易折”,这一条最符合玛瑙的本质特点。和田玉的硬度为摩氏6―6.5, 翡翠硬度为摩氏6.75―7,玛瑙的硬度为摩氏6.5―7。她硬度比和田玉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所谓的“硬玉之王”翡翠旗鼓相当,而她的韧性只有和田玉的二百分之一,是翡翠的百分之一,正好符合“不挠而折”的标准。
然而笔者查阅了数十篇著作,发现近当代几乎所有学者,都把“不挠而折”这一条玉德,有意无意地解释成“坚韧”,进而将“韧性好”当成玉的特性之一,这明明是篡改原文意思,与古人表述背道而驰。但是为什么所有近当代的玉研究专家和学者们都要错误解释或曲解“不挠而折”的意思呢?
笔者仔细探究一下,他们之所以错误理解这条“玉德”,是因为把韧性好、抗击打能力强,与玉器保存上的耐久性挂上钩,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有一个本能的物理上的概念,“玉”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她不易损坏,既然不易损坏,必然是材质坚韧,抗折断能力强。这个理念就成了大家共同遵循的、不敢触碰的东西,加上宝玉石学理论中也强调天然珠宝玉石具备三种条件:美丽、耐久性和稀有性。耐久性是其中赫然的一条,谁还敢说玉是不容易保存的东西,则必然会遭到天下人耻笑。所以即便有人明明看清了古人的本意,却仍然心生疑惑,进而放弃学术道德,向成见低头。
但是这些学者不曾细想过,假如“玉”需要用抗摔、抗击打来衡量其保存的耐久性,那么据说和氏璧传国玉玺也曾被摔掉一角,这是否意味着传国玉玺的材质也不合格?人类并没有蠢到非要拿斧子去砍玉器,没有笨到天天去摔这些宝贝。玉器保存上的耐久性问题,主要涉及的是雕刻件上细节部分的长久保留,比如人物的五官,用玛瑙雕刻的人物五官,可以雕刻得非常细致,她的硬度高,可以经受住人手的长期摩挲,这就可以保存长久。而寿山石之类硬度低的材质,人的五官都不敢雕刻得过于细致,因为过细的话,经过把玩就会被摩挲下去,变得面目模糊。也就是说对“玉”保存上的要求,其实是诉诸于摩耳硬度和化学稳定性的,与韧度不搭界,玛瑙也正是因为摩耳硬度高,雕刻起来非常不容易,所以古代玛瑙成品产量稀少,价格相对昂贵。其它摩耳硬度相对较低的玉材或者美石,其成品数量也相对较多,这也更显出玛瑙的贵重。
这条“不挠而折”的玉德,说得正是玛瑙的高脆性,也说明古人对玉的韧性是否定的。部分学者歪曲成相反意思,实在是颠倒黑白。以韧度高做为“玉”的特征,是本能思维定势造成的一种误解,可以说是“想当然耳”,从此可以休矣。
第五德“锐廉而不忮”:玉的断口锋利
第五德“锐廉而不忮”,锐是锋利,廉是边沿,忮是听从的意思,也有解释成伤害,此话意思是,边缘呈现锐而薄的地方,虽然锋利,但是却不会象金属断口那样刮破肌肤。引申到人类文化道德层面,就是廉洁自律,不听从私欲杂念的驱使,清白处世,干净做人,绝对不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利用权势去搜刮财物,做损害他人、污染社会的事情。
这一条前两个字“锐廉”非常符合玛瑙的本质特点,“锐廉”的锐是锋利的意思,廉是边缘的意思,玛瑙断裂面边缘要比其它玉锋利得多,可以在其它玉上划出印痕,这一条重点是“不忮”,也就是玉虽然有锋利的边缘,但不造成人肌肤上的损伤,尽管我们明白这是一种文化层次上的比喻,要是真拿这个“不忮”来衡量“玉”,情况还是比较复杂,因为能不能造成损伤,主要取决于用多大力和多大速度,还取决于人的什么部位,如果只是用手指肚轻轻触碰,玛瑙再锋利,也不会碰破肉皮,如果把东西抡起来,飞快地砍向人脸,别说玛瑙或者翡翠、和田玉的断裂面可以砍出血,就是半块冻豆腐,也能划出口子来。所以这一条玛瑙如果不符合,别的玉同样也不符合。
有学者将“锐廉而不忮”解释成玉的断口既不太尖锐,也不太钝,基本上也能说得过去。不过笔者认为,这个“忮”并不表示“钝”,而是它本义上的“听任、服从”的意思,就是虽然断口锋利,但是不任从它去造成伤害的意思。
孔子“十一德”第三条为“廉而不刿”,语出自《老子》的“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这一条与五德中最后一条的“锐廉而不忮”内容相仿,说的是玛瑙的断口特点。我们知道,玛瑙的特性是易脆,断面断口贝壳状,比较锐利,“廉而不刿”是指人用手抚摸上去,是不会割出伤口的,这句话明确表达了古人心中的“玉”,其断裂边缘是非常锋利的。锋利而又不伤人,才是可贵的优点,如果平滑,自然不会伤人,还有什么值得一书呢?也就是说,如今部分玉文化学者如今推崇的那些玉中,断口不利者,其实正好不是古人心目中的“玉”。
比较结果:玛瑙满足“五德”所传递出来的玉特征
我们的祖先将人文道德寄情于可以“比德”的美石,因此创生出“玉”这样一个具有文化共性的概念出来,由其丰富内涵“五德”而阐释出玉的本质,从而规范了玉的外观感受、内质结构、声音特性、机械强度和物理变化特征。
通过上面逐一对照玉的五德,我们知道,玛瑙不但完全符合,而且不打折扣。从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玛瑙是非常原始的符合“五德”内涵的玉种类之一,在各种天然玉石中,唯有玛瑙是最贴切最完全地符合玉的“五德”标准;按“五德”这个标准打分,玛瑙得分无疑是最高的。
玛瑙是孔子心中唯一认可的玉
玛瑙不仅符合许慎《说文解字》关于玉的“五德”,如果对照孔子“十一德”,我们会有更令人震惊的发现:玛瑙其实是孔子心中唯一认可的玉。
孔子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
对玉的内涵,孔子第一条强调了温润的感受,第二条论述的就是玉的纹理,他认为玉的纹理要“缜密以栗”,在这里“栗”是个通假字,相当于“裂”,意即分开(相同文法例如“有敦瓜苦,A在栗薪”――《诗•豳风•东山》))
孔子认为玉的纹理看上去必须清晰细致,虽然密实但其间要分得开,就好像古代明君的智慧,心思不仅细腻缜密,而且事事分辨得非常清楚,做到处事周全。
这说明孔子认为的玉,是带有花纹的美石,而且必须是那种纹理清晰,条条带带分得开的。而这正是玛瑙最显著的特征。玛瑙的纹理颜色分明,层次感强,条带明显,极富特色,明显区别于其它的玉,具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层状及圆形条纹环带,类似于树木的年轮,缜密而又清晰可分。
玛瑙的纹理特点是其它玉所不具备的,也意味着在孔子心目中,玛瑙才是玉,而没有条纹或者条纹不是“缜密以栗”的,都不能算玉,而只能算珉、璎、t、琅等等似玉的美石。
学者柳志清先生根据此条玉德认为,孔子所认可的玉基本排除了和玉田和岫岩玉,因为它们“纹理少见,即使有石花,棉或柳,也无条理,质量好时尤其如此,偶而可以在和田玉和岫岩玉上看到交代残留的层理,那是万里挑一”,但是他把“栗”解释为“秩”,指“有条理”。他认为符合这条的是“独山玉”和“大理石”,“特别是其中的天蓝玉和紫独玉经常有纹理。最有条理的是条纹大理石,那是典型的‘鳃理自外,可以知中’。翡翠中的色彩纹理与独山玉相当而差于条纹大理石。”
但是无论和田玉、翡翠、独山玉还是大理石,在色彩纹理上,其条理性的特征,均无法与玛瑙相比,“有条理”是既有条纹,条纹又有规律性,不知道柳先生怎么忽略了玛瑙这个最有规律性条纹的材质。而且他最终给予肯定的大理石,其摩耳硬度为3,滴上几滴醋也会腐蚀变形,实在够不上“玉”的标准,并且同一块大理石的颜色缺乏丰富性,比玛瑙逊色多了。
玛瑙不是珉
《孔子家语?问玉第三十六》中,孔子和学生子贡讨论的就是“君子”为何“贵玉而贱珉”,“君子”就是指国家元首那样的大人物,而“贵玉”的玉,指的就是玛瑙,由于硬度高,雕琢不易,玛瑙成品数量不多。“贱珉”的“珉”其实也不贱,而是硬度相对较底,容易雕刻,所以成品产量比玛瑙多了许多。子贡认为是因为玛瑙成品过于稀缺,而受到国君那些大人物喜爱,孔子则指明不是数量多寡的事,接着分析出“缜密以栗”等等十一条原因,来说明玛瑙因为有诸多可以与“昔者君子”如尧舜禹汤的品德上相通的特点,所以才被后来的国君们看重。
章鸿钊先生在《石雅》曾认为“珉”可能是玛瑙、大理石或腊石,但没有定论。笔者认玛瑙是“珉”这种猜测明显是错误的。因为《荀子?法行》中就讨论过珉和玉的不同,说得非常明确:“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珉之雕雕”就是指“珉”这类似玉的美石硬度低,因而容易雕刻的特点,用“珉”雕刻的成品虽然也很美,但是不如“玉之章章”,“章章”是鲜明美好的样子。荀子对玉内涵的理解,跟孔子的“缜密以栗”一样,要讲究个纹理清晰,层次鲜明,而且硬度很高,可见他心中认可的玉,也是玛瑙。
玛瑙同样符合玉的“十一德”特征
我们再全面看一看孔子论玉的“十一德”,虽然只有短短百字,却隐藏着许多过去被我们忽略的东西。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通过这“十一德”,我们能够更加深刻领略到孔子论述的玉,就是玛瑙。
第一条“温润而泽”与五德中的“润泽以温”内容基本一致,强调了“玉”柔和的光泽,以及给人带来的视觉舒适感,这虽然是玛瑙所能符合的,但是并不足以说明其个性特征,而下边的“十德”,可以说完全是针对玛瑙特性所言。
第二条“缜密以栗”说的是玛瑙的特殊条纹;即前文所说的颜色分明,层次感强,条带明显,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条“廉而不刿”与五德中的“锐廉而不忮”意义相类,前文已经探讨过了,此处也不再赘述。
第四条“垂之如坠”,字面说的是“玉”被挂起来时,自然下垂呈坠落的姿态,孔子用此来说明,礼是人类与生俱来应当遵循的自然法则。“坠”有落下的意思,是谦恭有礼的状态。另一方面,“垂之如坠”从功用角度,明确表明玛瑙很早就做为礼仪玉器,被悬挂于各种祭祀礼仪的场合,在红山文化出土的玛瑙便有许多“垂之如坠”的礼器,她的人文历史远比和田玉、翡翠等其它玉时间上长出许多。
第五条“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与五德中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意思差不多,“诎然”正是玛瑙玉器相叩发声后那种戛然而止的特点,前文已经阐述得很详尽,此处不再赘述。学者柳志清也注意到“其终诎然”的问题,后人总结和田玉“敲之其声清引,若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他则认为“‘其终诎然’和‘徐徐方尽’是二种不同的声学效应。‘徐徐方尽也无法‘乐也’”,“耳朵里只有嗡嗡之声不绝,还有什么‘乐也’。孔子精通音律,只有‘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他才能说‘乐也’。和田玉没有这一特性,因此孔子所说的玉十一德中的玉,不是针对和田玉的。但柳志清认为蓝田玉和独山玉的玉声才符合玉十一德中“其终诎然”的特点,不过前者就是玛瑙,后者硬度为6.0-6.5,比玛瑙硬度相对要低,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玛瑙形成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