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分级燃烧和甲醇燃料燃烧机分级燃烧的区别

烟气脱硝技术方案的对比选择86_烟气脱硝-牛bb文章网
烟气脱硝技术方案的对比选择86 烟气脱硝
所属栏目: &
烟气脱硝技术方案的对比选择1 NOx的生成机理NOx生成机理主要有燃料型、热力型及快速型三种。燃料型NOx约占总NOx的80-90%;其次是热力型,主要是由于炉内局部高温造成,也可采用适当措施加时控制;快速型NOx生成量很少。(1)燃料型NOx燃料型NOx是由化学地结合在燃料中的杂环氮化物热分解,并与氧化合而生成的NOx,其生成量与燃料中氮的含量有很大关系,当燃烧中氮的含量超过0.1%时,结合在燃料的氮转化为NOx的量占主要地位,如煤的含氮量一般为0.5~2.5%;燃料NOx的形成可占生成总量的60%以上,燃料氮转化为NOx量主要取决于空气过剩系数,空气过剩系数降低,NOx的生成量也降低,这是因为在缺氧状态下,燃料中挥发出来的氮与碳、氢竞争不足的氧,由于氮缺乏竞争能力,而减少了NOx的形成。(2)热力型NOx热力型NOx的生成机理是高温下空气的N2氧化形成NO,其主成速度与燃烧温度有很大关系,当燃烧温度低于1400℃时热力NOx生成速度较慢,当温度高于1400℃反应明显加快,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反应速度按指数规律增加。这说明,在实际炉内温度分别不均匀的情况下,局部高温的地方会生成很多的NOx,并会对整个炉内的NOx生成量起决定性影响。热力NOx的生成量则与空气过剩系数有很大关系,氧浓度增加,NOx生成量也增加。当出现15%的过量空气时,NOx生成量达到最大,当过量空气超过15%时,由于燃料被稀释,燃烧温度下降,反而会导致NOx生成减少。热力NOx的生成还与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有关,停留时间越长,NOx越多,这是因为在炉膛燃烧温度下,NOx的生成反应还未达到平衡,因而NOx的生成量将随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增长而增加。(3)快速型NOx快速NOx是1971年Fenimore根据碳氢燃料预混火焰的轴向NOx分布实验结果提出的,是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碳氢化合物分解的中间产物N2反应生成的氮氧化合物,其生成速度极快,主要在火焰面上形成,且生成量较小,一般在5%以下,其主要反应如下:在温度低于2000K(1727℃)时,NOx主成主要通过CH-N2反应,在不含氮的碳氢燃料低温燃烧时,需重点考虑快速NOx的生成。2 烟气脱硝主要工艺在烟气净化技术上控制NOx排放,目前主要方法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低氮燃烧技术和电子束照射法、臭氧氧化法、吸附法、氧化吸收法等。其中,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低氮燃烧,臭氧氧化法等技术已商业化。烟气脱硝主要工艺明细表 名 称 还原/氧化剂反应产物 反应条件 脱氮效率(效果)脱后3300mg/Nm ≤低氮燃烧 无 无选择性非催化剂脱氮法(SNCR) NH3 N2 、H2OCO(NH2)2NH3N2 、H2OCO(NH2)2NH3O3NH3 (NH4)2SO4 N2 、H2OCaSO4、(NH4)2SO4催化剂 活性炭在120℃下吸附 50~60℃ ~50% 50%~90% 300~400℃, 60%~90% 800~1250℃ 40%~80% 选择性催化剂脱氮法(SCR) 电子束法 臭氧氧化法 吸附法 NaOH CaOH 氧化吸收法 NH3 ~50% ~50%2.1低氮燃烧技术用改变燃烧条件来降低NOx排放的方法称为“低氮(NOx)燃烧技术”。在各种降低NOx排放的技术中,低NOx燃烧技术是采用最广、相对简单、最经济的方法。目前低NOx燃烧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1)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使燃烧过程尽可能在接近理论空气量的条件下进行。随着烟气中过量氧的减少,可以抑制NOx的生成。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降低NOx排放的方法。一般可降低NOx排放15-20%。但如炉内氧浓度过低,会造成浓度急剧增加,增加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引起飞灰含碳量增加,燃烧效率下降。因此在锅炉设计和运行时,选取最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2)空气分级燃烧空气分级燃烧的基本原理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完成。在第一阶段,将从主燃烧器供入炉膛的空气量减少到总燃烧空气量的70-75%(相当于理论空气量的80%),使燃料先在缺氧的富燃料燃烧条件下燃烧。不但延迟了燃烧过程,而且在还原性气氛中降低了生成NOx的反应率,抑制了NOx在这一燃烧中的生成量。为了完成全部燃烧过程,完全燃烧所需的其余空气则通过布置在主燃烧器上方的专门空气喷口OFA(over fire air)DD称为“燃烬风”喷口送入炉膛,与第一级燃烧区在&贫氧燃烧&条件下所产生的烟气混合,在α>1的条件下完成全部燃烧过程。由于整个燃烧过程所需空气是分两级供入炉内,故称为空气分级燃烧法。(3)燃料分级燃烧在燃烧中已生成的NO遇到烃根CHi、未完全燃烧产物CO、H2、C以及CnHm时,会发生NO的还原反应,反应式为:4NO+CH4 =2N2+CO2+2H2O2NO+2CnHm+(2n+m/2-1)O2 =N2+2nCO2+mH2O2NO+2CO =N2+2CO22NO+2C =N2+2CO2NO+2H2 = N2+2H2O利用这一原理,将80-85%的燃料送入第一级燃烧区,在α&1条件下,燃烧并生成NOx。送入一级燃烧区的燃料称为一次燃料,其余15-20%的燃料则在主燃烧器的上部送入二级燃烧区,在α&1的条件下形成很强的还原性气氛,使得在一级燃烧区中生成的NOx在二级燃烧区内被还原成氮分子,二级燃烧区又称再燃区,送入二级燃烧区的燃料又称为二次燃料,或称再燃燃料。在再燃区中不仅使得已生成的NOx得到还原,还抑制了新的NOx的生成,可使NOx的排放浓度进一步降低。在再燃区的上面还需布置“燃烬风”喷口,形成第三级燃烧区(燃烬区),以保证再燃区中生成的未完全燃烧产物的燃烬。这种再燃烧法又称为燃料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时所使用的二次燃料可以是和一次燃料相同的燃料,例如煤粉炉可以利用煤粉作为二次燃料,但目前煤粉炉更多采用碳氢类气体或液体燃料作为二次燃料,这是因为和空气分级燃烧相比,燃料分级燃烧在炉膛内需要有三级燃烧区,造成燃料和烟气在再燃区内的停留时间相对较短,二次燃料若选用煤粉作为二次燃料,则需采用高挥发分易燃的煤种,而且煤粉细度要求非常细。在采用燃料分级燃烧时,为了有效地降低NOx排放,再燃区是关键。因此需要研究在再燃区中影响NOx浓度值的因素。(4)低NOx燃烧器煤粉燃烧器是锅炉燃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不但煤粉是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而且煤粉燃烧所需的空气也是通过燃烧器进入炉膛的。从燃烧的角度看,燃烧器的性能对煤粉燃烧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起着主要作用。从NOx的生成机理看,占NOx绝大部分的燃料型NOx是在煤粉的着火阶段生成的,因此,通过特殊设计的燃烧器结构以及通过改变燃烧器的风煤比例,可以将前述的空气分级、燃料分级和烟气再循环降低NOx浓度的大批量用于燃烧器,以尽可能地降低着火氧的浓度适当降低着火区的温度达到最大限度地抑制NOx生成的目的,这就是低NOx燃烧器。低NOx燃烧器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世界各国的大锅炉公司,为使其锅炉产品满足日益严格的NOx排放标准,分别开发了不同类型的低NOx燃烧器。(5)煤粉炉的低NOx燃烧系统为更好地降低NOx的排放量和减少飞灰含碳量,将低NOx燃烧器和炉膛低NOx燃烧(空气分级、燃料分级和烟气再循环)等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低NOx燃烧系统。2.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技术是一种不用催化剂,利用还原剂(如NH3或尿素)“有选择性”的与烟气中的NOx反应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N2和H2O。该方法是把含有NHx基的还原剂喷入炉膛温度为800~1250℃的区域后,迅速热分解成NH3和其他副产物,随后NH3与烟气中的NOx进行反应而生成N2。典型的SNCR系统由还原剂储槽、多层还原剂喷入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系统组成。其主要反应式如下4NO?4NH3?O2?4N2?6H2O (1)4NH3?5O2?4NO?6H2O (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必须将还原剂喷到炉膛内最有效的部位,因为NOx的分布在炉膛对流断面上是经常变化的,如果喷入控制点太少或锅炉整个断面上喷氨不均匀,则会出现较高的氨逸出量。由于喷入量和喷入区域非常复杂,要做到很好的调节也是困难的。为保证脱硝反应能以最少的喷NH3量达到最好的还原效果,必须设法使NH3与烟气良好地混合。若喷入的NH3不充分反应,则泄露的NH3不仅会使烟气中的飞灰沉积在锅炉尾部的受热面上,而且遇到SO3会生成铵盐,对回转式空预器可能造成堵塞和腐蚀。SNCR脱硝技术对反应温度要求十分严格,对锅炉燃料变化适应性差;但SNCR脱硝系统简单,只需在现有的燃煤锅炉的基础上增加氨或尿素储槽以及氨或尿素喷射装置及其喷射口即可;不需要催化剂,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影响SNCR还原NO的化学反应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还原剂停留时间、还原剂类型等。运行正常状态的氨逃逸率在3~5ppm,若运行状态不佳,则氨逃逸率显著增加,NH3泄漏可达5~20ppm。该技术系统简单,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较低。2.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还原剂(如NH3或尿素)“有选择性”的与烟气中的NOx反应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N2和H2O。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中,一般由氨的储存系统、氨和空气的混和系统、氨喷入系统、反应器系统及监测控制系统等组成,燃煤电厂SCR反应器大多安装在锅炉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因为此区间的烟温刚好适合SCR脱硝还原反应,氨则喷射于省煤器与SCR反应器之间烟道内的适当位置,使其与烟气混合后在反应器内与NOx反应。SCR脱硝技术适应性强,特别适合我国锅炉负荷变动频繁的特点;对新建锅炉有较好的适用性;对于老锅炉改造,要视锅炉尾部有无适当地改造空间而定,比如省煤器和空预器之间是否有足够的烟道等;对烟气NOx排放浓度要求很高的区域比较适用。SCR脱硝技术脱硝效率高,一般在60%℃~90%之间,NOx排放浓度可降至100mg/m3以下;该技术较成熟,应用广泛。SCR催化剂床层在烟道里的布置按在除尘器前和除尘器后有两种布置方法。SCR催化剂床层布置在除尘器前烟气脱硝技术方案的对比选择86_烟气脱硝方式存在积灰影响效率问题;SCR催化剂床层布置在除尘器后需要增加换热流程,增加了占地和流程的复杂程度。SCR技术采用高温催化剂,反应温度一般为300℃~400℃,催化剂以TiO2为载体,主要活性成分为V2O5-WO3(MoO3)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再生处理主要是把重金属从催化剂中重新溶出,性,一般两年需要再生处理一次。恢复催化剂活性,再生处理会产生少量废水,催化剂寿命到期后会产生固废影响。另外,SCR脱硝催化剂也是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三氧化硫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氢铵,易粘附在锅炉尾部空预器上,造成阻力升高,甚至堵塞等问题。还原剂在工艺系统中会产生NH3逃逸和泄漏,一般SCR氨的逃逸量控制在3~5ppm,否则会对下游的空气预热器的安全运行和环境空气带来不利影响。另外,脱硝装置需要布置催化床前分布器和催化床层,形成比较高的烟道阻力,会增加锅炉运行的能量消耗,其能量消耗占发电量的0.5%左右。SCR的一次投资较高,根据脱硝效率的不同要求,投资费用存在一定差别,其中,催化剂占整个脱硝系统的投资比例30%~40%。随着对NOx脱除效率要求的提高,脱硝系统的运行成本呈上升趋势。 2.4电子束照射法此种方法是利用一电子光束射透烟气气流,使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离子;离子与气体反应产生原子和自由基。这些原子或自由基与烟气中的污染物反应,其反应式如下:H2O → H+OH O2 → 2O OH+NO → HNO2 O+NO → NO OH+NO2 → HNO3 SO2+O → SO3上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酸可用碱(如Ca(OH)2)进行中和,反应式如下: 2HNO3+Ca(OH)2→Ca(NO3)2+2H2O SO3+H2O+Ca(OH)2→CaSO4?2H2O 2.5臭氧氧化法烟气中氮氧化物NOx主要成分NO难溶于水,其他高价态NO2、NO3、N2O5易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从而容易被吸收剂吸收,如烧碱、氨水和石灰水等。臭氧氧化法就是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O3将NO氧化成高价态的NO2、NO3、N2O5。臭氧氧化法采用臭氧高级氧化技术,温度控制在150℃左右,可与湿法或半湿法脱硫技术结合使用,同时具备脱硫、脱硝和脱汞的功能。其工艺方法是在进入气吸收塔前段设置氧化段和氧化发生器,利用氧化液和少量臭氧等强氧化剂将烟气中的NO强制氧化成NO2后进入吸收塔,与SO2一同被吸收,达到治理NOx和SO2的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NO + O2 → NO2NO2 + H2O → HNO3 + HNO2 HNO3 + Ca(OH)2 → Ca(NO3)2 + H2O HNO2 + Ca(OH)2 → Ca(NO2)2 + H2O 3 脱硝工艺选择原则烟气脱硝技术繁多,对于脱硝工艺的选择,一般遵循以下一个原则: (1) NOx排放浓度、排放量均能满足国家、当地有关部门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2) 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有良好的运行业绩。(3) 脱硝剂有可靠稳定的来源,贮存输送方便、安全,质优价廉。 (4) 能源消耗少,资源消耗少,运行费用低。 (5) 脱硝过程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6) 工艺系统对煤种适应性强,能够适应燃煤含氮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 (7) 脱硝装置工艺简单,布置合理,占地面积小,对电厂原有各系统影响小。 (8) 脱硝的主要装置和设备为国产化或能逐步实现国产化。电子束法、吸附法、在国内的应用业绩很少,SNCR、SCR、和低氮燃烧,为目前国内主流的电厂应用较多的脱销方法,臭氧氧化法为国外输入的新型脱硝工艺,目前已在多家石化企业投入运行。下表详细比较了SNCR、SCR、臭氧氧化法和低氮燃烧这四种较为常见的烟气脱硝方法。常用烟气脱硝方法比较脱硝工艺 SNCR SCR 臭氧氧化法50%~90%低氮燃烧 脱后500mg/Nm以下 无 无要求3脱硝率 40%~60% 60%~90%还原/氧化剂 反应温度可使用NH3或尿素 800~1250℃可使用NH3 或尿素 300~400℃成份主要为TiO2,V2O5-WO3的全尺寸催化剂 多选择于省煤器与SCR反应器间烟道内O3 ~150℃催化剂 不使用催化剂 不使用催化剂 不使用催化剂还原/氧化剂喷射位置 SO2/SO3氧化 NH3 逃逸通常在炉膛内喷射 脱硫塔入口 导致极少量SO2/SO3氧化无不导致SO2/SO3氧化,会导致SO2/SO3氧化,一SO3浓度不增加 般控制氧化率在1%以下10~15ppm<3ppm新建脱硝剂制备储存站;在炉膛适宜温度窗位置安装SNCR喷枪;改造内容新建脱硝剂制备储存站改造省煤器和空预器间脱硫塔入口烟的部分锅炉本体烟道; 道上安装一段安装SCR反应器的进出氧化段 口烟道;设置SCR脱硝反应器;对锅炉燃烧器进行改造对锅炉空预器的影响与SO3反应易形成NH4HSO4造成堵塞或腐蚀低温时NH3与SO3易形成NH4HSO4造成堵塞或腐蚀无影响可能会影响锅炉尾部烟道的烟气温度对燃料的影响 无影响灰份会磨耗催化剂,碱金属氧化物会使催化剂钝化。AS,S等会使催化无影响剂失活。煤的灰份越高,催化剂的寿命越短,将显著影响运行费用无影响对系统压力损失的影响 对锅炉运行经济性影响没有压力损失 飞灰含碳量略有增加; 锅炉热效率通常降低0.5%催化剂会造成压力损失 没有压力损失 没有压力损失系统压损有一定增加,引风机需进行改造无影响 无影响建设投资 运行 费用 应用业绩 对锅炉效率的影响运行小小,主要运行耗费为SNCR部分脱硝剂、设备电耗较少 略微降低大大,主要运行费用为脱硝剂、催化剂、设备电耗多 无影响较大 大,主要运行费用为O3发生器电耗少 无影响小小,几乎没有运行费用多 无影响较低费用 改造困难度 施工周期较容易 较短高 高 极低较困难 较长较容易 较短 需与湿法脱硫配合使用,受脱硫装置的影响较大。 运行费用较高。 要控制好温度,避免氧化剂在高温下分解,降低氧化效率。较容易 较短存在的风险CFD模拟结果跟最终使用的炉膛情况不一定吻合,造成喷枪数量及喷氨量的偏差,这样会造成尾部氨逃逸量增加,对下游设备产生影响。 对于燃料和灰分的成分变化敏感。但由于该技术催化剂用量较大,在非正常工况下,如烟气超高温;连续低负荷运行,可能对催化剂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根据上述对比可知:低氮燃烧技术初投资少,运行成本几乎为零,改造施工周期短,不需要对锅炉做较大的改动,对锅炉运行影响较小,但脱硝效率较低,只采用单一低氮燃烧技术难以保证达标排放,需与其他炉后脱硝配合实施。SCR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需要对锅炉尾部受热面做一定改造,增加引风机压头1000Pa左右,对锅炉运行的影响大,动改量大,改造难度大,系统复杂;除脱硝剂运行耗费外,还需考虑催化剂更换费用。但其技术成熟,脱硝效率高,最高可达90%,目前大多数大型煤粉发电锅炉均采用SCR脱硝。SNCR脱硝系统简单,动改量少,但脱硝效率较低,且对反应温度要求较高,难以适应锅炉负荷变化,对于煤粉锅炉脱硝效率很难保证,难以保证达标排放。臭氧氧化法为新型技术,国外使用较多,目前在国内应用呈上升趋势,已在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化工等多家企业中使用,具有改造方便、运行灵活、不需对锅炉改造、不影响锅炉运行等特点,与铵法脱硫配合还可提高化肥产量及品质,但运行电耗高,受氧气源制约,尚无国内燃煤电厂应用业绩。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空气分级燃烧下NO_x生成特性的研究--《动力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空气分级燃烧下NO_x生成特性的研究
【摘要】: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分级燃烧下NOx的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燃烧器附近局部区域和炉膛整体区域NOx的反应速率,得到了不同燃尽风率下NOx的生成特性.结果表明:NOx主要产生于燃烧初期,当燃料与O2混合不充分时会发生NOx的还原反应;从炉膛整体来看,燃料型NOx的生成速率明显大于热力型NOx,主燃区和燃尽区均生成燃料型NOx,而热力型NOx几乎只在温度很高的主燃区生成,且对O2体积分数的敏感性弱于燃料型NOx;主燃区和燃尽区NOx反应速率的主要控制因素分别为O2体积分数和焦炭燃烧速率;燃尽风率增大,主燃区NOx生成速率和生成区域减小,还原区域增大,NOx排放质量浓度明显减小.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K16【正文快照】:
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易造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在我国,NOx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尤其是火电厂生产过程.根据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指标》,燃煤电厂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NOx的减排.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N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敦禹;秦明;孙巧群;吴少华;;[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1期
刘敦禹;秦明;刘辉;曹庆喜;吴少华;;[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1年05期
白涛;孙保民;郭永红;康志忠;刘建全;;[J];热力发电;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海良;林良程;周刚;;[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付强,朱荣生,李维斌;[J];排灌机械;2005年03期
王春林;司艳雷;郑海霞;彭娜;赵佰通;张浩;;[J];排灌机械;2008年02期
朱荣生;欧鸣雄;付强;管荣国;李继忠;;[J];排灌机械;2008年04期
沙毅;李金磊;李昌烽;;[J];排灌机械;2008年06期
刘建瑞;肖志杰;王鸿睿;滕人博;;[J];排灌机械;2009年01期
崔玉松;司艳雷;易同祥;吴志旺;王春林;;[J];排灌机械;2009年02期
曹卫东;施卫东;王敏;李跃;;[J];排灌机械;2009年04期
王春林;刘红光;司艳雷;吴志旺;易同祥;;[J];排灌机械;2009年04期
王春林;梁俊;易同祥;刘红光;吴志旺;;[J];排灌机械;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春耕;罗璟;张利;何敏;;[A];第十五届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鲁建英;陈朗;;[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王国庆;昌旭东;付广智;;[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刘福生;谭鲁志;王刚;;[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孙赫晨;赵静野;;[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齐晓娟;田瑞;杨晓宏;李嵩;;[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于艳;樊耀波;徐国良;王琦;杨文静;;[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韩传军;刘洋;李蓉;李大彬;雷中清;;[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刘雪美;张晓辉;马伟伟;刘丰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林秀丽;白英丽;陈宝智;;[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春林;[D];江苏大学;2010年
付强;[D];江苏大学;2010年
杨陈;[D];浙江大学;2009年
吕洪坤;[D];浙江大学;2009年
孙克国;[D];山东大学;2010年
傅林坚;[D];浙江大学;2010年
刘雪美;[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朱伟亮;[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黄鸿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高飞;[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王发辉;[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侯建军;[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王春磊;[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苏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万方方;[D];郑州大学;2010年
张妍;[D];郑州大学;2010年
郭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韩芳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海;吕俊复;崔凯;刘青;徐秀清;;[J];热力发电;2010年11期
陈光元;邹显宏;张锡强;向军;刘杰;;[J];热力发电;2011年02期
谭厚章,余战英,徐通模,惠世恩;[J];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02期
林鹏云;罗永浩;胡瓅元;;[J];热能动力工程;2007年05期
刘霞;高小涛;肖军;沈来宏;章名耀;;[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6年03期
侯逊;朱云荣;;[J];山东电力技术;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永红;[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方庆艳;[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苏胜;[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秀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谭灿燊;[D];重庆大学;2006年
李磊;[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李丽丽;[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张丽丽;[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孟凡敬;[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刘丽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芳芹,魏敦崧,马京程,蒋诚,任建兴,章德龙;[J];燃料化学学报;2004年05期
邓康耀,顾宏中,陈安琪;[J];内燃机工程;1989年04期
祝银海,厉彦忠;[J];低温工程;2005年03期
卢涛,姜培学;[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阮涛,池作和,斯东波,潘维,岑可法;[J];电站系统工程;2005年05期
朱尚龙;陈丽;朱彤;吴家正;;[J];工业炉;2005年06期
李朝祥;吴承勇;郭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杜连庆;王松涛;;[J];汽轮机技术;2006年02期
史跃;杨冬;李永星;陈听宽;;[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卢玫;杨茉;衣晓青;李凌;董晶瑾;;[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玉荣;韩杰才;;[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彭光杰;李明安;孔德铭;王正伟;;[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杨涓;李鹏飞;杨乐;朱雨;;[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张谭;逄燕;刘赵淼;;[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廖伟丽;李建中;;[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曲凯;邢耀国;张旭东;李兵尚;;[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熊永亮;杨丹;郜冶;;[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林鸿;杨月诚;强洪夫;叶霞;;[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刘静;徐旭;;[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袁锋;李珑;竺晓程;杜朝辉;;[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纯;[N];科技日报;2007年
王德民;[N];中国气象报;2008年
陈捷?赵凤华;[N];科技日报;2008年
刘垠;[N];大众科技报;2010年
彭超 编辑
祝建华;[N];上海证券报;2010年
吴松;[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春吉;[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郭永红;[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陈黎明;[D];清华大学;2002年
常见虎;[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何旭;[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姚广涛;[D];天津大学;2005年
林智荣;[D];清华大学;2005年
耿旭;[D];清华大学;1997年
韩中合;[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冀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惠;[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朱志强;[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靳建明;[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任玉环;[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王晓艳;[D];广西大学;2005年
汤华;[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5年
张亚林;[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梁彩云;[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汪斌;[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穆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物理
探究“燃料燃烧放热的多少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水温变化的多少来比较燃料热值的大小关系;(2)拟订实验步骤如下: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等质量的水,记下温度计的示数;用天平分别测出等质量的酒精和碎纸屑,将其放入装置中的燃烧皿内;同时点燃酒精和碎纸屑,直至两者燃尽为止,记下两支温度计的示数.(3)实验中某一时刻水温如图,为38.2℃.通过实验可得到“不同燃料具有不同的热值”的结论,但无法测算出酒精和碎纸屑的实际热值,其原因是燃烧放出的热会散失到空气中(写出一点).
科目:初中物理
热值的大小与燃料的:
A.种类有关;
B.燃烧的质量的多少有关;
C.种类和燃烧的质量多少均有关;
D.种类、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均有关.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人教版第十六章 &热和能&复习提纲&&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④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  四、热量&  1.比热容: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  五、内能的利用、热机&  (一)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  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热值&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3.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3.公式:Q=mq(q为热值)。  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联合解题。&  4.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6.炉子的效率:&  ①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②公式:η=Q有效/Q总=cm(t-t0)/qm′。&  (三)内能的利用&  1.内能的利用方式:&  ⑴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⑵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  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Q总=W有用/qm。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汽油机柴油机不同点构造:顶部有一个火花塞顶部有一个喷油嘴吸气冲程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吸入空气点燃方式点燃式压燃式效率低高应用小型汽车、摩托车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相同点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经历四个冲程,做功1次。&  六、能量守恒定律&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人教版第十六章 &热和能&复习提纲&&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④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  四、热量&  1.比热容: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  五、内能的利用、热机&  (一)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  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热值&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3.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3.公式:Q=mq(q为热值)。  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联合解题。&  4.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6.炉子的效率:&  ①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②公式:η=Q有效/Q总=cm(t-t0)/qm′。&  (三)内能的利用&  1.内能的利用方式:&  ⑴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⑵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  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Q总=W有用/qm。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汽油机柴油机不同点构造:顶部有一个火花塞顶部有一个喷油嘴吸气冲程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吸入空气点燃方式点燃式压燃式效率低高应用小型汽车、摩托车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相同点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经历四个冲程,做功1次。&  六、能量守恒定律&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