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笔记本电脑2016amd主流cpuu有哪些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5|
上传日期: 11:08:1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官方公共微信笔记本电脑cpu性能2015最新排行_百度知道
笔记本电脑cpu性能2015最新排行
光看主频是看不出CPU的好坏的。i5的MQ系列2.5GHZ的频率,但都比不过i7的U系列的穿俯扁谎壮荷憋捅铂拉2.0GHZ。要看排行的话现在2015年的排行还没有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了给本子一个中肯的测评。非常好的本子。贴膜非常漂亮。。系统也很流畅。送的硬盘穿俯扁谎壮荷憋捅铂拉最快能达到开机20秒。散热一般。可能是我没用散热底座。基本跑分和描述非常吻合。基本上大型游戏像魔兽什么的都没有问题。
笔记本不会看了直接看主频就对了,一般错不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笔记本电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6笔记本电脑主流cpu有哪些
2016笔记本电脑主流cpu有哪些
【笔记本】 学习啦编辑:万红
本文已影响 人
  CPU作为每台电脑的核心部件,是每位本本玩家在选购时的重要参考项目,近日,看到很多朋友就CPU的选购存在疑惑,下面学习啦小编来告诉大家2016笔记本电脑主流cpu有哪些。
  2016笔记本电脑主流cpu一 Intel篇
  毋庸置疑,不管是在台式机还是本本领域,Intel都是绝对的霸主,凭借着其先进的开发技术,每一个新产品的诞生,都能引起业界的震动。下面我以一颗典型的Intel Mobile CPU为例,介绍一下本本CPU的参数(Intel 官方参数)。
  Intel Pentium M 篇
  Intel Pentium M processor 780
  这行是Intel CPU的编号,7代表7系列,8是频率编号,数字越高频率越高,末位数字0代表是533的外频,如果是5则代表400外频(且不支持Intel防病毒技术),如果是8则为低电压版,如果是3则代表超低电压版。
  Architecture 90nm
  这行是表明CPU的制造工艺,数字越小代表制作工艺越高,发热量、功率都会降低。
  L2 Cache 2MB
  L2 Cache的大小,理论上越大越好,但不是绝对的,后面我会解释。
  Clock Speed 2.26 GHz
  这行是指CPU的主频,一般以GHz为单位,同型号之间比较,数字越高性能越强。支持SpeedStep技术的CPU的主频可以在600MHz或800MHz到最大主频之间浮动。
  Front Side Bus 533 MHz
  这行是指CPU的前端总线,是CPU与主存之间交换数据的速率,理论上越高越好。
  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
  这行是指该CPU支持Intel SpeedStep节能技术, SpeedStep技术,可以使使移动奔腾处理器可根据系统运行的不同电源状况(外接交流电源或笔记本电脑的电池),自动切换工作频率和电压,提高笔记本的移动性。
  Execute Disable Bit
  这个参数是指该CPU支持Intel防病毒保护,该功能可以把某些内存地址锁定为&data only& 以防止病毒、蠕虫、木马等程序利用溢出、无限扩大等手法去破坏系统内存,并取得系统的控制权。该技术需要操作系统支持(如WinXP SP2)。
  EIST(Enhanced Intel SpeedStep)技术
  EIST技术可以根据负荷对处理器的运行频率以及核心电压进行实时调节。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就是功耗,PM的功耗我的资料不多,结尾数字为0的设计功耗为27W,为5的设计功耗为21W,低电压版和超低电压版的资料欢迎大家补充。
  2016笔记本电脑主流cpuCeleron M篇
  作为Intel的低端产品,Celeron系列产品一直拥有比较好的性价比。 Celeron M比起老大哥PM在性能上还是有一定差距。从参数来看,Celeron M的频率较低,从1.3G起跳,最高频率为1.6G(Intel官方参数),前端总线为400MHz,L2 Cache为1MB,编号结尾带&J&或是编号370以上的支持Intel防病毒技术,Celeron M都不支持SpeedStep技术,这也是Celeron M的硬伤,使得采用CeleronM的机子实际使用时间有所缩短。这正是Intel的用意所在,想买更好地性能就乖乖掏钱。Celeron M的功耗也是比较低的,设计功耗小于24.5W(差不多21W),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Intel CPU所支持指令集:MMX,SSE,SSE2
  2016笔记本电脑主流cpu二 AMD篇
  作为Intel的对手,AMD在台式机领域近年来表现的不错,但是在笔记本领域一直是挤不进门来,虽然从K6-2时代,就有基于AMD CPU的本本推出,但是主要是采用台式CPU,对于本本这个移动性能要求很高的领域,发热量大,功耗高的CPU是站不住脚的,我记得在2004年AMD曾经一口气推出了12款AthlonXP-M处理器,但是采用的厂商并不多,而且当时Intel推出了基于迅驰技术的本本,一下子把AMD又抛了很远,AMD只得拿出刚刚有点名气的A64-M来招架,性能是上去了,但是发热量和功耗还是控制的不好,直到最近推出的Turion64系列才有了质的改观,T64用到了AMD除双通道内存控制器外,所有的新技术。下面我结合一些参数说明。
  AMD Turion64篇
  以AMD Turion 64-MT34为例
  AMD Turion 64
  表明是该CPU是AMD炫龙系列,支持64bit运算技术的CPU。M代表Mobile,第二个字母代表移动性能,字母越靠后移动性能越好。34代表标称频率3400+。
  T64采用的90nm的制作工艺,发热量和功耗得到了有效控制。设计功耗为25W。
  T64的L2 Cache 分为512K和1MB
  T64的CPU从1.6G开始起跳,目前最高端是2.0G(ML-37)
  由于T64内置了单通道内存控制器,所以取消了前端总线,改用HyperTransport总线连接内存与CPU,HyperTransport最低速度为800MHz,最高可达1.6G。
  AMD PowerNow! Technology
  是AMD推出的类似SpeedStep的节能技术,也可以根据CPU当前的利用率,适时调整CPU频率(最低为800MHz),提高电池的使用时间。
  Enhanced Virus Protection
  是AMD的防病毒技术,实现原理和Intel类似,也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Moble AMD Sempron
  作为AMD的低端产品,Sempron一直以低价和优质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从官方的参数来看,Sempron分两个版本,一个是用于注重性能的笔记本,设计功耗为62W(好恐怖),还有用于轻薄笔记本的设计功耗为25W(这还差不多),我估计现在市场上的Sempron都是25W的(62W谁干用啊),CPU频率从1.6G到2.0G,L2 Cache也分两种128K和256K,支持PowerNow!节电技术,内嵌AMD反病毒技术(需要操作系统支持),不支持64bit运算。由于AMD CPU高低端的之间性能差距不象Intel那么大。所以,囊中羞涩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AMD Sempron。
  Mobile AMD Athlon 64
  最后来看一下即将退役的M-A64,由于采用了130nm的工艺制造,使得A64的发热量和功耗都比较大,设计功率为35W,不太适合轻薄本本,只能作为台式机的替代品,其他的参数与Turion64基本相同。由于T64的推出,M-A64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存货不多,注重性能的朋友可以考虑。
  由于Transmate很多技术已经转让,VIA芯片的性能(有一款2999的本本)暂时还无法和两个老美抗衡,所以就不多介绍了,欢迎其他朋友补充。
  AMD支持的指令集:MMX,3Dnow!,3Dnow!Pro,SSE,SSE2,SSE3,X86-64(Sempron不支持)
  2016笔记本电脑主流cpu三 总结Q&A
  综观本本CPU市场,还是Intel独大,其他厂商奋力追赶的形势。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Intel的竞争者的实力在不断增强。我们都不希望有一家公司垄断市场,竞争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当然,我们更希望看到有中国&芯&参与到这个竞争中,国货加油!
  1.Intel迅驰一代和二代的CPU有和不同。
  PM 迅驰一代的核心为Banias,二代为Dothon,
  一代使用的130nm工艺制造,二代为90nm
  一代二级缓存为1MB,二代为2MB
  一代前端总线为400MHz,二代为533MHz
  一代最高频率为1.7G ,二代为2.26G
  CM 一代采用130nm制造,二代为90nm
  一代二级缓存为512KB,二代为1MB
  从性能的提升来看,PM较为明显,但是二代产品都在功耗和发热量上有所降低。
  2.台式与本本CPU的性能谁更强
  关于这个话题,网上的争论也很久了。我觉得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台式机追求的更高的性能,而本本是在性能和移动性这对矛盾中艰难的提高。相对来说,台式机的CPU比较好设计,更容易提升性能。其次,CPU作为电脑一部分,电脑其他部分的发挥的也限制了CPU的性能,单纯比较两个CPU没有太多的意义,应该把个个因素都考虑进来。第三,就超频一项来说,本本CPU有着很大优势,由于本本CPU本身的电压和发热量都比较低,所以非常易于超频,如果哪位朋友可以把本本CPU用于台式机,超频后的性能会非常好。
  3.Intel和AMD的CPU高低端的差距
  Intel PM和CM的差距体现在二级缓存CM是PM的一半,前端总线CM比PM少133MHz,CM不支持SpeedStep技术,待机时间较短。综合而言,CM和PM在高端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当然,应付一般的工作表现都差不多。
  AMD的T64和S64主要差距是二级缓存的大小,S64是T64的四分之一(128/512,256/1MB),其他的性能参数很接近,只有在依赖于二级缓存的应用中才能看出差距。至于S64不支持64bit运算的问题,我认为现在64bit的操作系统还不是很流行,可用的软件也不多,盲目追求64bit没有必要。当然,如果资金充足还是建议购买T64。另外要注意的是AMD的CPU有时频率相同,只因二级缓存不同而被标以不同的标称频率,购买时要注意。
  4.二级缓存(L2 Cache)是不是越大越好
  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何要使用二级缓存,CPU与主存之间的速度差异是非常大的,CPU为了等待内存做准备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钟周期,为了减少CPU到内存的寻址,人们首先设计了一级缓存,把内存的一部分映射到一级缓存中,由于一级缓存时由静态RAM制成,速度是很快,但是成本也很高,因此不能做的很大。于是,人们又设计了二级缓存,采用动态RAM,速度虽然赶不上一级缓存,但是可以很好的控制成本。也因为它集成于CPU内部,和CPU同频运行,比起内存的来,速度还是很快的。可见,二级缓存越大,所映射的主存就更多,如果CPU&命中&(找到地址),就能提高CPU工作效率。但是,当二级缓存加大到一定限度,怎样管理这些缓存就成了突出问题。如果管理不善,增大缓存不仅提升不了效率,反而会浪费CPU资源,得不偿失。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二级缓存增大后延迟要增加。没错,当年Intel图拉丁核心的P3-S,就是在改进了二级缓存的延时后,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就连当时刚刚上市的低频P4都它的不是对手。后来由于Intel的推行P4的策略,P3-S才草草收场。Intel也是多次运用缓存延迟的手段,划分PM和CM的性能。据我手头的资料,PM的缓存延时大概参数比是17,Athlon64为23,Prescott为55。
  5.本本CPU的升级问题
  自从本本CPU采用零拔插力ZIF插座以来,本本CPU就有了换芯的可能。我认为本本CPU的升级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A:本本CPU的升级要考虑升级的合理性,如果是CM之间的升级,我认为没有必要,CM之间的差距不是很明显,要是升级成PM还是可以考虑的,一方面为提高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本本待机时间。B:本本CPU升级要考虑机器的承受能力,一般情况下,出厂的本本对整机的散热作了最好的优化,如果升级到高性能的CPU,必然使发热量上升,这时如果散热不当,很容易引起死机,时间长了还会损坏CPU核心。C:本本全新CPU,在一般情况下是买不到的(也不能排除渠道能力很强的人),我们只能在二手市场进行淘金,由于二手市场鱼龙混杂,所以购买时一定要小心。以上是我的建议,请想升级本本CPU的朋友三思而后行。
  6.Intel于AMD的性能之争
  每一次报道Intel或AMD的消息时,两大阵营的Fans就要大打口水账,在这里我不想单纯说那个CPU更好,我觉得两大处理器厂商,都能设计和生产优秀处理器,但是设计和生产只能表明一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广大厂商的支持和渠道的推广上。Intel在这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各大厂商也基本都以Intel为马首是瞻。反观AMD,虽然开放了芯片组的授权,但是仅靠性能一般的SIS和刚刚加入的ATI设计的芯片,无法于Intel对等交锋,而在AMD平台颇有实力的VIA和NV都没有推出有力的产品,使得AMD处于尴尬的境地,自己的CPU有千好万好的性能,没有发挥的舞台,还是白搭。从这个角度来讲,选择Intel平台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当然,如果是追求性价比或是AMD的铁杆Fans,AMD平台是不二的选择,同时也希望VIA和NV能够尽快的推出有实力的产品,让我们能有更多的选择。
2016笔记本电脑主流cpu有哪些相关文章:
[2016笔记本电脑主流cpu有哪些]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00人看了觉得好
680人看了觉得好
699人看了觉得好
【笔记本】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作者:中关村在线 王彦恩
  第1页:笔记本市场概述及品牌格局分析  一、笔记本市场发展概述  全球及中国笔记本电脑销量持续下滑  自2011年全球PC出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3.64亿台后,全球PC市场出货量已经连续四年下滑。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Q3全球PC销量同比降低7.7%,至7370万台。IDC数据更加不乐观,2015年Q3全球PC出货量共计7100万台,同比下降10.8%,相比之前预测的下滑9.2%更夸张。其中,中国市场下滑幅度预计在6%左右。  中国工信部最新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月,全行业共生产微型计算机21891.3万台,同比下降12.8%,其中笔记本电脑13249.6万台,同比下降12.2%。计算机行业对电子信息行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出现负数,为-0.4%。  从企业来看,情况也不乐观。2015年Q3,全球PC出货量排名第一的联想销量接近1500万台,同比下滑4%,排名第二的惠普销量1370万台,同样下滑了4%。  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时间缩短且集中  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大行其道之前,笔记本电脑除了办公功能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用户娱乐、休闲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风靡,笔记本电脑所承载娱乐、休闲功能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所分流。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时间大大缩短,且较以往更加集中于办公属性。  笔记本生命周期延长  以往,笔记本电脑硬件提升快,用户对笔记本更新换代的周期也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3-4年。而如今,在笔记本新品硬件提升不明显、软件通过升级就能通用的条件下,用户购买新一代笔记本电脑的意愿并不强烈,这相当于变相延长了笔记本产品的生命周期。  二、中国笔记本市场品牌结构分析  1、前10品牌  联想笔记本独占近三成关注度  ZDC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度中国笔记本市场上,联想以29.84%的关注比例独占鳌头,华硕位居亚军,关注比例接近两成。惠普、戴尔、苹果关注比例呈三足鼎立之势,排在第三至第五位。其他上榜品牌关注比例均在6%以下。整体来看,笔记本电脑市场品牌关注格局集中,前十品牌累计占据九成关注度,其他未上榜品牌空间非常小。图1 2015年度前10笔记本品牌关注比例  2、前10品牌关注走势  华硕与联想的关注比例差距持续缩小  从Q1-Q4来看,联想连续四个季度稳居冠军位,但其关注度在前三季度连续下滑,Q4小幅回升。位居第二的华硕关注比例则连续四个季度稳步上行,逐步缩小与联想的差距,Q4华硕与联想仅差7.66个百分点。位居第三的惠普 关注度也呈直线上升走势,Q4关注度突破10%,较Q1增长了近4.3个百分点。图2 中国笔记本市场前10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第2页:产品格局:联想产品系列包揽冠亚军  三、中国笔记本市场产品结构分析  1、热门系列  (1) 前10系列  联想产品系列包揽冠亚军  从产品系列来看,2015年度中国笔记本市场上,联想Y50以5.17%的关注比例居榜首,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联想Y430p与微软Surface Pro 3分别以3.95%、3.91%的关注比例分居第二、三位,差距微小。  整体来看,前十笔记本系列中联想共有五个产品系列上榜,优势显著。其他品牌中,华硕两个系列入围,微软、神舟、戴尔各有一个产品系列榜上有名。图3 2015年度前10笔记本系列关注比例  (2) 前10系列产品关注走势  前五系列产品竞争激烈  从前10产品系列来看,,联想Y50在Q1、Q3、Q4三个季度获得冠军位,Q2被联想Y430p系列产品超越。微软Surface Pro3系列产品则在Q1、Q3超越联想Y430p夺得亚军位。另外,联想G50系列产品在Q4跻身前三,超越微软微软Surface Pro3系列。华硕 飞行堡垒FX50系列则在Q1、Q2超越联想G50系列。整体来看,前五系列产品竞争激烈,关注度波动较大。图4 2015年度前10笔记本系列关注比例走势  第3页:产品:联想Y50-70AM-ISE高居榜首  2、热门产品  (1) 前10产品  联想Y50-70AM-ISE高居榜首,领跑市场  从产品来看,2015年度中国笔记本市场上,联想Y50-70AM-ISE以2.95%的关注比例高居榜首,领跑市场。排在第二至第四的三款产品关注比例分布在2.1%-2.3%之间,相差不大。其他上榜产品关注比例均在2%以下。整体来看,上榜的十款产品分别来自联想、微软、华硕、神舟、苹果五家品牌旗下,其中联想四款,华硕三款,微软、神舟、苹果各一款产品上榜。图5 2015年度前10笔记本产品关注比例  (2) 前10产品关注走势  产品竞争激烈,排名波动大  最受用户关注的十款笔记本产品中,联想Y50-70AM-ISE在Q1以较大优势位居榜首,但Q2被华硕FX50JK4200以微弱优势超越,Q3重新回归冠军,但Q4又被联想Y430pAT-ISE超越,降至亚军位。整体来看,Q1-Q4,前十产品中,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够稳居冠军位,排名波动较为频繁。图6 2015年度前10笔记本产品关注比例走势  第4页:高分子材质笔记本关注度近八成  3、产品类型  (1) 材质  高分子材质笔记本关注度接近八成  笔记本机身材质对于散热、外观、重量有直接影响,从2015年来看,采用高分子材质的笔记本产品关注度集中,达到77.99%,接近八成。其次为金属材质产品,关注度超20%。采用碳纤维材质的笔记本受产品数量及价格影响,用户关注度较低,不足2%。图7 2015年度笔记本材质关注比例  高分子材质笔记本关注度小幅下滑  从Q1-Q4走势来看,采用高分子材质的笔记本关注度在前三季度呈明显的下滑走势,Q3降至75.39%,较Q1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Q4微幅回升0.66%。金属材质笔记本关注度则呈先升后降的走势,Q3达到最高,为22.21%,较Q1增长了4个百分点,Q4微幅下滑。碳纤维材质笔记本关注度尽管整体较低,但呈上升走势,Q4达到3.21%,较Q1涨2.63%。图8 2015年度笔记本材质关注走势  (2) 操作系统  Windows 8系统笔记本关注度占据绝对主流  从操作系统的关注情况来看,搭载Windows 8系统的笔记本为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2015年获得73.99%的关注比例,其次为DOS系统产品,关注度超一成。搭载Windows 7及Mac系统的笔记本关注度相近,分别为5.68%、5.25%。图9 2015年度笔记本操作系统关注比例  第5页:触控笔记本关注集中但呈下滑走势  (3) 主流CPU系列  Intel i5 4代、intel i7 4代笔记本用户关注度较为集中  从主流笔记本CPU系列的关注情况来看,采用Intel i5 4代的笔记本用户关注度最高,为33.76%。其次为intel i7 4代,获得30.66%的关注比例。搭载其他CPU系列的笔记本产品关注度相对较低,均在10%以下。图10 2015年度主流笔记本CPU系列关注比例  (4) 主流CPU  Intel i5 4210U笔记本关注度相对最高  从主流笔记本CPU的关注情况来看,搭载Intel i5 4210U的笔记本获得11.65%的关注比例,居首。其次为搭载Intel i7 4710HQCPU的产品,获得9.17%的关注比例。搭载其他CPU的笔记本关注度均在8%以下。图11 2015年度主流笔记本CPU关注比例  (5) 变形功能  用户对笔记本是否具备触控功能的关注相对集中  从变形功能来看,在触控、翻转、插拔功能的关注上,用户对触控功能的关注相对集中,达到9.90%。对翻转、插拔功能的关注度均不足5%。图12 2015年度笔记本变形功能关注比例  触控功能渐渐失宠  从Q1-Q4走势来看,用户关注度相对集中的触控功能关注度呈连续下滑走势,Q4降至7.88%,较Q1下降了3.37%。用户对笔记本翻转功能的关注在Q2出现小幅上升,Q3、Q4则连续两个季度下滑。插拔功能用户关注度波动走势明显。图13 2015年度笔记本变形功能关注走势  第6页:2核心笔记本为用户关注绝对主流  (6) HT技术  用户对支持HT技术的笔记本关注度接近九成  从HT技术的关注情况来看,用户对支持HT技术的笔记本产品青睐有加,关注比例达到86.97%,接近九成。可见,这种能够充分利用闲置的处理器资源,使总体系统性能显著提高的技术颇受用户欢迎。图14 2015年度笔记本HT技术关注比例  HT技术笔记本关注度小幅波动  从走势来看,支持HT技术的笔记本产品关注度呈小幅波动走势,在85%-89%之间起伏,Q1最高,Q2、Q3连续两个季度微幅下滑,Q4小幅回涨。图15 2015年度笔记本HT技术关注走势  (7) CPU核心数量  2核心笔记本为用户关注绝对主流  从CPU核心数量来看,采用2核心CPU的笔记本产品为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获得69.13%的关注比例,近七成。其次为4核心CPU产品,关注比例为30.87%。整体来看,2核心CPU笔记本产品为市场的主流。图16 2015年度笔记本CPU核心数量关注比例  不同核心数量笔记本关注度走势均较为平稳  从走势来看,搭载2核心CPU的笔记本关注度在66%-70%之间波动,走势平稳。搭载4核心CPU的笔记本关注度则在29%-34%之间起伏,走势亦平稳。整体来看,笔记本产品CPU核心硬件的竞争相对来说并不十分激烈。图17 2015年度笔记本CPU核心数量关注走势  笔记本平均核心数量大致呈L型走势  从Q1-Q4来看,笔记本CPU平均核心数量呈L型走势,Q2出现明显的下降,Q3、Q4两个季度则走势相对平稳。图18 2015年度笔记本CPU平均核心数量走势  第7页:Intel酷睿 i5系列关注度超四成  (8) Intel酷睿CPU系列  Intel酷睿 i5系列关注度超四成  ZDC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笔记本市场上,搭载Intel酷睿i5系列CPU的笔记本获得43.58%的关注比例,其次为i7系列,关注比例超三成。i3系列笔记本关注度相对较低,不足10%。图19 2015年度Intel酷睿CPU系列关注比例  Q4 i5系列笔记本关注度达到最高点  从Q1-Q4走势来看,搭载Intel 酷睿i5系列CPU的笔记本关注度在41%-46%之间小幅波动,Q4达到最高点,为45.50%,较Q3时的最低点高3.59个百分点。Intel 酷睿i5系列CPU笔记本产品关注度走势相对稳定,在34%-36%之间波动。i3系列产品关注度则呈显著下滑走势。图20 2015年度Intel酷睿CPU系列关注走势  (9) Intel酷睿CPU系列  Intel酷睿 4代关注度超七成  从产品来看,搭载Intel酷睿4代CPU的笔记本为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关注比例超七成。其次为5代产品,获得14.14%的关注比例。3代与6代产品关注度均较低,在1%以下图21 2015年度Intel酷睿CPU不同代关注比例  Intel 4代与5代关注度此消彼长  从Q1-Q4走势来看,搭载Intel酷睿4代的笔记本关注度呈直线下滑走势,Q4降至61.63%,较Q1大幅下滑近27个百分点。搭载Intel酷睿5代的笔记本关注度则与之相反,呈直线上升走势,Q4达到26.58%,较Q1大涨近26个百分点。图22 2015年度Intel酷睿CPU不同代关注走势  第8页:64GB及更小容量SSD笔记本更受青睐  (10) SSD容量  64GB及更小容量的SSD笔记本更受青睐  从不同SSD容量笔记本来看,采用64GB及更小容量的笔记本相对更受欢迎,获得37.27%的关注比例。其次为129GB-256GB容量的笔记本,关注比例也在三成以上,为33.54%。搭载65GB-128GB容量SSD的笔记本关注度超两成。大于256GB容量的笔记本关注度相对较低,不足10%。图23 2015年度笔记本SSD容量关注比例  64GB及更小SSD容量的笔记本关注度呈上升走势  从Q1-Q4走势来看,搭载64GB及更小容量的SSD产品的笔记本关注度呈上升走势,尤其在Q3,出现较大幅度上扬,较Q2增长了4.46个百分点。搭载129GB-256GB容量的SSD产品的笔记本关注度先降后升,Q4重回三成以上。图24 2015年度笔记本SSD容量关注走势  笔记本SSD容量Q2出现较大幅度提升  从Q1-Q4走势来看,笔记本SSD平均容量在Q2出现较大幅度提升,达到157.03GB,较Q1增加了2.40GB。之后连续两个季度下滑,Q4降至150.41GB,较Q2大幅下降近7GB。图25 2015年度笔记本SSD平均容量(GB)走势  第9页:无光驱笔记本为用户关注主流  (11) 硬盘类型  搭载5400转机械硬盘的笔记本关注度集中  从硬盘类型来看,2015年搭载5400转机械硬盘的笔记本关注度集中,达到48.72%。其次为搭载固态硬盘/闪存硬盘的产品,获得两成关注度。搭载7200转机械硬盘与混合硬盘/混搭硬盘的笔记本关注度接近,均在15%左右。图26 2015年度笔记本硬盘类型关注比例  搭载5400转机械硬盘的笔记本关注度呈稳步上升走势  从Q1-Q4走势来看,搭载5400转机械硬盘的笔记本关注度呈稳步小幅上升走势,Q4达到50.03%,较Q1上涨了3.11个百分点。搭载固态硬盘/闪存硬盘的笔记本关注度则在Q3出现小幅下滑。图27 2015年度笔记本硬盘类型关注走势  (12) 光驱类型  无光驱笔记本为用户关注的主流  从光驱类型来看,2015年,无光驱的笔记本为用户关注的主流,获得56.40%的关注比例。搭载DVD光驱的笔记本关注度超四成。图28 2015年度笔记本光驱类型关注比例  Q4 无光驱笔记本关注度逼近六成  从Q1-Q4走势来看,无光驱笔记本用户关注度呈先降后升的走势,Q4达到最高,为59.34%,逼近六成。搭载DVD光驱的笔记本关注度则呈相反的走势,先升后降,Q4降至40.40%,较Q2最高点时大降5.20点。图29 2015年度笔记本光驱类型关注走势  第10页:NVIDIA GPU笔记本关注度先降后升  (13) 显卡类型  入门级显卡笔记本关注度相对集中  从显卡关注情况来看,搭载入门级显卡的笔记本获得38.83%的关注比例,为主流。其次为搭载集成显卡的笔记本,关注度亦在30%以上。而采用性能级显卡的笔记本关注度超两成。搭载发烧级及专业级显卡的笔记本关注度相对较低,累计不足5%。图30 2015年度笔记本显卡类型关注比例  搭载入门级显卡的笔记本关注度保持领先优势  从Q1-Q4走势来看,搭载入门级显卡的笔记本关注度在36%-40%之间波动,且保持着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搭载集成显卡的笔记本关注度走势相对平稳,在32%-34%之间小幅波动。搭载性能级显卡的笔记本产品关注度连续三个季度微幅下滑,Q4降至23.11%,较Q1小幅降1.45%。图31 2015年度笔记本显卡类型关注走势  (14) GPU品牌  NVIDIA GPU笔记本关注度超四成  从GPU品牌来看,2015年搭载NVIDIA GPU的笔记本用户关注度集中,达到45.07%,其次为Intel GPU品牌的笔记本,关注度在三成以上。搭载AMD GPU的笔记本关注度相对较低,为22.74%。图32 2015年度笔记本GPU品牌关注比例  NVIDIA GPU笔记本关注度先降后升  从Q1-Q4走势来看,搭载NVIDIA GPU的笔记本关注度呈先降后升走势,从Q1的47.20%降至Q2的43.93%,Q3、Q4连续两个季度小幅回升,Q4回归至45%以上。搭载Intel GPU的笔记本关注度则呈连续下滑走势,从Q1的33.63%降至Q4的30.83%,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AMD GPU笔记本关注度则在Q2-Q3连续两个季度上涨。图33 2015年度笔记本GPU品牌关注走势  第11页:支持HDMI输出笔记本关注度超八成  Intel GPU HD笔记本最受青睐  从产品来看,使用Intel HD GPU的笔记本最受用户青睐,获得30.53%的关注比例,遥遥领先其他产品。搭载NVIDIA 820M GPU的笔记本位居亚军,获得11.53%的关注比例,其他GPU产品关注比例均在10%以下。整体来看,搭载NVIDIA GPU的笔记本最受关注,共六款上榜。图34 2015年度前10笔记本GPU关注比例  (15) 输出  支持HDMI输出的笔记本关注度超八成  从视频输出功能来看,2015年支持HDMI视频输出的笔记本占据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关注比例达到84.54%。另外支持VGA视频输出形式的笔记本关注度也过半。支持DP视频输出形式的笔记本关注度相对较低,为22.31%。图35 2015年度笔记本视频输出关注比例  DP视频输出笔记本关注度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从Q1-Q4走势来看,为用户关注绝对主流的HDMI笔记本关注度走势稳定,在83%-85%之间小幅波动。VGA笔记本关注度在Q2、Q3两个季度连续微幅上扬,Q4小幅回落。用户关注度相对较低的DP笔记本关注度则呈连续下滑走势,Q4降至18.70%,较Q1大降近10个百分点。图36 2015年度笔记本视频输出关注走势  第12页:指纹识别功能关注度起伏波动明显  (16) 指纹识别  不支持指纹识别的笔记本为用户关注的主流  ZDC监测数据显示,不支持指纹识别的笔记本目前为用户关注的主流,获得76.37%的关注比例,而支持指纹识别功能的笔记本关注度仅有23.63%。图37 2015年度笔记本指纹识别关注比例  指纹识别功能关注度起伏波动明显  从Q1-Q4来看,支持指纹识别功能的笔记本关注度呈较为明显的波动走势,在22%-26%之间波动,Q1最高,达到25.08%,Q4降至谷底,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指纹识别功能对用户的吸引力一般。图38 2015年度笔记本指纹识别关注走势  (17) 重量分布  g笔记本产品关注度超三成  从不同重量笔记本关注情况来看,g重的笔记本相对最受用户青睐,获得30.45%的关注比例,其次为1499g及以下重量的产品,关注度超两成,为24.28%。其他重量区间的笔记本关注度均在20%以下,且关注比例相差不大。图39 2015年度笔记本重量区间关注比例  1499g及以下重量的笔记本关注度直线上升  从Q1-Q4走势来看,前三季度,g重量的笔记本用户关注度最为集中,但Q4 1499g及以下重量的笔记本关注度超越g重量的笔记本,达到30.52%,关注比例最高。从趋势来看,1499g及以下重量的笔记本关注度连续三个季度直线上升,g重量的笔记本关注度则呈直线下滑走势。图40 2015年度笔记本重量区间关注走势  Q3、Q4笔记本平均重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从Q1-Q4走势来看,笔记本平均重量在Q2出现小幅上扬,之后连续两个季度下行,Q4降至1977.17g,较Q1下降了14.05g。图41 2015年度笔记本平均重量(g)走势  第13页:4GB内存笔记本关注度直线上升  (18) 内存容量  4GB内存笔记本独占近六成关注度  从内存容量来看,2015年搭载4GB内存的笔记本获得59.05%的关注比例,为用户关注的主流。其次为搭载6GB-8GB内存的笔记本,关注比例接近三成,为28.48%。搭载2GB内存的笔记本关注度较低,不足10%。而搭载8GB以上内存的笔记本关注度不足5%。图42 2015年度笔记本内存容量关注比例  4GB内存笔记本关注度呈直线上升走势  从Q1-Q4走势来看,搭载4GB内存的笔记本关注度上升趋势明显,Q4关注比例达到61.97%,较Q1大涨7.94%。搭载6GB-8GB内存的笔记本关注度则呈明显的下滑走势,Q4其关注比例降至25.89%,较Q1下降近8个百分点。图43 2015年度笔记本内存容量关注走势  笔记本平均内存容量呈L型走势  Q1笔记本平均内存容量为5.40GB,Q2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降至5.26GB,不过Q3、Q4连续两个季度微幅回涨,Q4涨至5.30GB。图44 2015年度笔记本平均内存容量(GB)走势  第14页:笔记本机械硬盘平均容量先升后降  (19) 机械硬盘容量  搭载500GB及以下容量机械硬盘的笔记本关注度超七成  从机械硬盘的容量来看,2015年搭载500GB及以下容量机械键盘的笔记本获得70.35%的关注比例,占据绝对主流。其次为搭载750GB-1000GB容量机械硬盘的笔记本,获得29.07%的关注比例。更大容量机械硬盘笔记本关注度微乎其微,不足1%。图45 2015年度笔记本机械硬盘容量关注比例  搭载不同容量机械硬盘的笔记本关注度走势稳定  从Q1-Q4走势来看,不论是用户关注度超七成的500GB及以下机械硬盘的笔记本还是750GB-1000GB容量机械硬盘的笔记本,关注度均呈稳定走势,起伏波动不大。图46 2015年度笔记本机械硬盘容量关注走势  笔记本机械硬盘平均容量先升后降  从Q1-Q4走势来看,笔记本机械硬盘平均容量在Q2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达到647.06GB,较Q1涨近1GB。但之后Q2、Q3,连续两个季度下降,Q4降至643.74GB,较Q2下降了2.32GB。图47 2015年度笔记本机械硬盘平均容量走势  第15页:2GB显存笔记本关注度稳步上涨  (20) 显存容量  2GB显存笔记本关注度超60%  从显存容量来看,2015年中国笔记本市场上搭载2GB显存显存的产品用户关注度集中,达到64.83%,其次为搭载3GB-4GB显存的笔记本,获得17.60%的关注比例。搭载1GB显存的笔记本关注度也超一成,为15.02%。搭载4GB以上显存的笔记本关注度较低。图48 2015年度笔记本显存容量关注比例  2GB显存笔记本关注度稳步上涨  从Q1-Q4走势来看,最受用户青睐的2GB显存笔记本关注度呈稳步上升走势,Q4关注比例达到66.83%,较Q1大涨6.44%。搭载3GB-4GB显存的笔记本关注度则与之相反,呈连续下滑走势,Q4关注比例降至15.38%,较Q1下降了5.27个百分点。图49 2015年度笔记本显存容量关注走势  笔记本显存平均容量直线下滑  从Q1-Q4走势来看,笔记本显存平均容量呈直线下滑走势,Q4降至2.27GB,较Q1下降了近0.1GB。整体来看,2GB的显存容量目前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图50 2015年度笔记本显存平均容量(GB)走势  第16页:64bit显存位宽笔记本Q3达到最高点  (21) 显存位宽  搭载64bit显存位宽的笔记本关注度超六成  从显存位宽的关注情况来看,采用64bit显存位宽的笔记本关注度超六成,为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其次为采用128bit显存位宽的笔记本,关注度超30%。图51 2015年度笔记本显存位宽关注比例  64bit显存位宽的笔记本Q3关注度达到最高点  从Q1-Q4走势来看,搭载64bit显存位宽的笔记本关注度在前三季度呈稳步上升走势,Q3达到最高点,为63.52%,较Q1增长了3.11%,但Q4出现微幅下滑,降至62.33%。搭载128bit显存位宽的笔记本关注度则在Q3出现2.05%的降幅,Q4小幅回升。图52 2015年度笔记本显存位宽关注走势  第17页:未来笔记本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四、未来笔记本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旧PC规模大,未来或将迎来换机潮  尽管笔记本电脑的一些功能被移动设备所取代,生命周期也在延长,但在用户规模巨大的情况下,换机潮不可以避免。从数据来看,目前全球有5亿台使用至少5年以上的旧PC仍在使用,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为 5500万台,其中消费类笔记本3000万台,商用台式PC 2500万台,使用超过4年的PC达到1.5亿台。这将成为未来PC市场所面临的最大利好。  多屏共存,细分市场深藏机会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对笔记本电脑造成了冲击,但从目前来看,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市场增长速度也在放缓,平板电脑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将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多屏共存,不同的屏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多屏环境会在同一个消费者身上上演,且用户数量会越来越多。  另外,微软新推出的Windows10操作系统、英特尔推出第六代酷睿处理器以及一些新技术的进入也会拉动消费笔记本市场的增长。年,PC市场或将有一个企稳回升的过程。PC厂商应紧紧抓住这个机会,瞄准细分人群,做好市场准备,适时推出新产品。  ZDC总结:  笔记本市场持续下滑正在影响越来越多厂商的决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用户对笔记本的消费行为已经与往年大相径庭,价格也成为消费者购买笔记本产品时的首要制约因素。用户舍得花几千元买一部智能手机,却有可能不买笔记本电脑,这些行为的存在值得厂商深思。  ZDC声明  本报告中的关注度或关注比例是通过分析(,)在线(.cn,下称ZOL)专业IT网站包括新浪、、腾讯、网易、淘宝在内的79家网络媒体和ZOL全国85家分站的用户上网行为,统计各品牌及产品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有效点击率而得出的结果,因此排行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网站用户对某品牌或某产品的点击关注程度,厂商或经销商可参照数据对其销售情况进行参考和预测,但不能与其销售情况完全等同。  法律声明  本报告为消费调研中心(ZDC)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没有经过ZDC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本报告中部分文字或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权为原著者所有。没有经过原著者和ZDC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本报告中发布的数据采用ZDC自主研发的统计系统,或部分采用样本调研方法,其数据结果受到样本的影响。由于调研方法及样本的限制,调查资料收集范围的限制,部分数据不能够完全反映真实市场情况。本报告只免费提供给业内作为市场参考资料,ZDC对该报告的数据准确性不承担法律责任。  下载更多免费报告,请登录ZDC:.cn/
(责任编辑: HN666)
12/21 17:2812/07 10:35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主流手机cpu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