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涪陵城市管理局负责人外治疗法负责人蒋文武教授

中药芳香外治疗法的源流与应用探讨--《中医药通报》2002年04期
中药芳香外治疗法的源流与应用探讨
【摘要】:正 在中医药的发展史上,一般来说,外治法的起源早于内治法,人类火的发明,一些草木被焚烧后,会产生芳香烟雾,自然界一些芳香性物质的气味被人闻吸后会产生一些作用,这可以被认为是芳香疗法的最早起源。芳香疗法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用芳香药物来预防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内服和外用;狭义是指应用芳香药物通过嗅觉器官或皮肤吸收而起到预防治疗疾病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44.9【正文快照】:
在中医药的发展史上,一般来说,外治法的起源早于内治法,人类火的发明,一些草木被焚烧后,会产生芳香烟雾,自然界一些芳香性物质的气味被人闻吸后会产生一些作用,这可以被认为是芳香疗法的最早起源。芳香疗法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用芳香药物来预防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内服和外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俞丽霞,李范珠;[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金洪;王永华;徐飞;张国军;;[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荣;[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孙寒静;[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杜雪君;[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世菊;[J];国际护理学杂志;1993年03期
;[J];河南医药信息;1994年01期
;[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5年02期
;[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年06期
张依秋;[J];医药与保健;1996年11期
郑佩莉;[J];香料香精化妆品;1996年03期
李穆;[J];知识就是力量;1997年03期
吴丽明;[J];中国保健营养;1997年03期
本堂;[J];健康生活;1997年04期
永亮;[J];解放军健康;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卿萍;;[A];第五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刘群声;;[A];第六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林翔云;;[A];2002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史筱青;;[A];第八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姚婷;梁宗琦;;[A];首届药用真菌产业发展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潮霞;陈水林;;[A];第六届全国印染后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姚婷;梁宗琦;;[A];中国菌物学会首届药用真菌产业发展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A];第九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林佳蓉;;[A];第十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梅家齐;;[A];2006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米加;[N];中国化工报;2000年
樊树英;[N];健康报;2001年
江北雪;[N];中国医药报;2001年
张伦;[N];医药经济报;2001年
孟涛;[N];中国化工报;2002年
窦光宇;[N];科技日报;2002年
;[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紫竹美容院芳香师
杜桂云;[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欣桦;[N];医药经济报;2003年
小娟;[N];医药经济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安徽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杨任民国际首创肝豆病治疗法_合肥新闻_新闻中心_安徽网
您的位置: >>
安徽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杨任民国际首创肝豆病治疗法
核心提示:
关注肝豆状核变性,关注世界性罕见病。11月21日上午,2015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年会在芜湖举行。作为年会的重头戏之一,由我省医学家著作的《肝豆状核变性》举办了首发式。
关注肝豆状核变性,关注世界性罕见病。11月21日上午,2015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年会在芜湖举行。作为年会的重头戏之一,由我省医学家著作的《肝豆状核变性》举办了首发式。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该种罕见病,已在我省医学泰斗杨任民带领下,收治患者达20891例次,有效率达93%。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
发作就是与&铜&有关
《肝豆状核变性》(第二版)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杨任民完成。全书历时三年完成,约80万字,不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凝聚了该校科研团队20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体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它是由英国医学者于1912年,作为一种病因不明的变性疾病,对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了详细地阐述,并以&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命名发表,受到了当时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后人将肝豆状核变性称作威尔森氏症&。今年已是85岁高龄的杨任民教授,至今在这一领域奋斗。
&在此后的100多年间,通过众多神经病学专家的悉心研究,不仅已明确了病因,为体内,尤其是大脑基底核、丘脑以及肝脏内缓慢进行地铜的沉积,引起相应脏器的功能和器质性障碍,临床呈现肌张力障碍、震颤等神经症状,或肝硬化等肝症状为主的多种多样临床表现&据杨任民介绍,铜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多了也不行,这一罕见病的发作就是与&铜&有关。
多发生在5岁以上幼儿、青少年
从发现到晚期也就是5年时间
&这种病多发生在幼儿、青少年身上,基本是在学龄阶段才会出现,5岁以内发现不了,但当发现时,不及时治疗,到晚期也就是5年时间里,最后成为植物人,或者死亡&。据杨任民介绍,一旦发作,就会引起肝脏、脑部的损害,例如原因不明的肝硬化,腹水,肿大等,以及四肢扭曲,不能走路,讲话不清,吞咽困难。病人是极度痛苦的,如果有基因突变的情况,几个星期患者就会死亡。
让杨任民值得庆幸的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青霉胺、锌盐的治疗方法使该病成为极少数可以治疗的神经遗传病之一,但尚存在不足的是,青霉胺的过敏反应及副反应较多,锌盐的排铜效果较弱。
20世纪60年代起,杨任民带领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研究所附属医院团队一起,历时四十余载,在治疗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国际上首创应用二疏基丁二酸钠、二疏基丙磺酸治疗该病,并更开拓性使用中药肝豆汤(片)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使疗效获得显著的提高,迄今已收治患者达20891例次,有效率达93%,其中来自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的患者21人。
今年7月一天,收治631人
提醒幼儿入学体检如肝有问题,需去筛检
&目前,肝豆状核变性在国外患病率约1-3/10万活婴,国内发病率约为1.96/10万;在欧美大多数国家较罕见,而在意大利的撒丁岛、以色列、罗马尼亚及日本该病多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任民教授告诉记者,亚洲黄种人患病概念更高一下,尤其是沿海地区。
&但就我们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研究所附属医院,今年暑假,就治疗了收治上千例次,7月份的一天,一下子住进来631人,创下了我们的收治记录,大多数都是青少年,每天都是人满为患。虽然是罕见病,但患者还是较多的&。据杨任民提醒市民,尤其是家长,在幼儿入学体检时,如果发现肝功能有问题,但又检查不出什么原因,一定要去筛检&肝豆状核变性&。
&只要治疗及时,不难治好,我以前的一个病者,很小的时候患病,治好后跟常人一样,现在孙子都上学了,唯一区别就是要按时吃药&。据悉,该病患者如果能遵循长期驱铜治疗原则,大多数患者均有可能获得与健康人一样的生活质量、学习及工作。
此外,杨任民提醒,如果患有此病,海鲜类、坚果类食品是坚决不能吃的,因为这两类食品铜含量都很高,会加重病情。
原标题:“世界性罕见病”安徽有了国际首创治疗法
编辑:高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新安晚报官方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新安晚报官方微信
新安晚报官方微博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新安晚报官方微博
安徽网官方微博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安徽网官方微博
安徽网手机版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手机浏览安徽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和外治技术示范研究”课题立项计划的通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和外治技术示范研究”课题立项计划的通知(国中医药科函〔2009〕17号)各课题承担单位: “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和外治技术示范研究”项目已正式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组织实施,项目完成时间为2011年12月。 现将课题立项计划下达给你们,请尽快组织制订各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方案优化,形成相对完善可供具体操作的研究实施方案。我司将及时组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对实施方案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和我司签订课题任务书,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具体要求和原则请参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医临床研究课题方案优化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科函[2007]40号)和《关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医临床研究课题启动实施有关要求的通知》(国中医药科函[2007]69号)。同时,请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组织管理,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按期完成。有关进展情况请按要求及时报送我局。 根据我局对支撑计划中医药项目管理的总体安排,我司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河南中医学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协助管理该项目。联系专家:李曰庆教授;管理联系人:裴晓华、苗明三、唐雪春。 请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积极配合,支持受托单位根据我司委托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支撑计划中医药项目的实施效果。具体要求请参见《关于委托协助管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部分中医药项目的通知》(国中医药科函[2008]56号)。 联系人:王思成 科技司中医科技处(010-)附件: “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和外治技术示范研究”项目课题立项计划一览表二○○九年三月十八日 附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和外治技术示范研究”项目 课题立项计划一览表课题一、慢性炎症中医外治疗法的临床示范性研究,国拨经费 613万元。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备注2008BAI53B011糖尿病足溃疡期中医综合外治方案优化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军牵头2008BAI53B012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外治方案的多中心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吕延伟2008BAI53B013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示范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阙华发2008BAI53B014中医外治法(生肌玉红膏)为主综合防治慢性下肢溃疡的疗效及效价比的研究江苏省中医院姚昶2008BAI53B015复方溃疡宁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新方法研究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熊墨年2008BAI53B016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药外治方案示范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海松2008BAI53B017散寒止痛外治法治疗风湿病关节痛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示范性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陈荣明2008BAI53B018消炎止痛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临床示范性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寇秋爱课题二、痛症中医外治疗法的临床示范性研究,国拨经费321万元。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备注2008BAI53B021速效止痛拔癌膏联合吗啡治疗癌症疼痛的三种探索性研究方案辽宁中医药大学王文萍牵头2008BAI53B022加味双柏散局部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痛性疼痛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叶小卫2008BAI53B023审因辨证中医外治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中日友好医院贾立群课题三、围手术期中医外治疗法临床示范性研究,国拨经费325万元。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备注2008BAI53B031中医外治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陈志强牵头2008BAI53B032参黄膏(散)对术后气滞血瘀型胃肠功能不全的促康复临床研究浙江省中医院裘华森2008BAI53B033“易层”贴敷疗法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研究江苏省中医院王培民2008BAI53B034基于异病同治理论的敷贴疗法治疗急腹症的技术规范化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王新华课题四、常见难治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的临床研究,国拨经费455万元。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备注2008BAI53B041中药香莲系列制剂外用治疗难治性皮肤粘膜真菌病的规范化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范瑞强牵头2008BAI53B042喷、涂、针刺联合治疗慢性湿疹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杨志波2008BAI53B043寻常型银屑病中医外治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天津市长征医院徐丽敏2008BAI53B044普连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评价及其方法学研究中日友好医院白彦萍2008BAI53B045神经性皮炎肝郁化火型中药外治的临床示范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元文课题五、乳腺增生病中医外治疗法的临床研究,国拨经费232万元。排序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备注2008BAI53B051乳腺增生病中医外治疗法的临床示范性研究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李颖牵头2008BAI53B052中药磁贴穴位敷贴为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示范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刘胜2008BAI53B053乳腺增生病外治方案及疗效评价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晓华课题六、中医常用外治技术操作规范化研究,国拨经费375万元。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备注2008BAI53B061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规范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彭锦牵头2008BAI53B062药线疗法治疗窦瘘性外科疾病 临床应用规范化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张静喆2008BAI53B063刮痧补泻手法治疗腰痛的规范化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杨金生2008BAI53B064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踝关节损伤的技术操作规范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俊忠2008BAI53B065痔术后熏洗疗法标准操作规程的临床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杨巍2008BAI53B066小儿熏洗疗法临床操作规范研究河南省中医院侯江红2008BAI53B067小儿脑性瘫痪的中药熏洗技术临床操作规范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王雪峰2008BAI53B068药浴治疗慢性肾脏病技术操作规范化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周春祥2008BAI53B069舒肺贴外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技术规范研究河南中医学院余学庆课题七、适宜中药特点的外用制剂共性技术研究,国拨经费363万元。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备注2008BAI53B071适宜中药特点的软膏制剂油水分散共性技术研究江西中医学院朱卫丰牵头2008BAI53B072橡胶膏剂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贾晓斌2008BAI53B073中药与胶原蛋白结合的新外用给药形式系统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代龙2008BAI53B074基于双柏散的中药外用喷膜剂的共性技术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东辉2008BAI53B075中药树脂膏贴剂透皮给药的共性技术研究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汤秀珍2008BAI53B076中药贴膏剂新辅料(基质)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闫小平2008BAI53B077适宜中药特点的凝胶巴布剂新辅料、新技术及产业化设备的研究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黄文哲课题八、常见传统制剂外用安全性研究及应用,国拨经费389万元。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备注2008BAI53B081常见传统外用制剂安全性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李建荣牵头2008BAI53B082常见传统外用制剂(狗皮膏)安全性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孟宪丽2008BAI53B083九一丹外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陈红风2008BAI53B084玉红膏的安全性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丽霞2008BAI53B085中药外用制剂朱红膏安全性及应用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董建勋课题九、常用中药外用功能规范化研究,国拨经费350万元。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负责人备注2008BAI53B091常用中药外用功能规范研究河南中医学院苗明三牵头当前位置: >>>
尚德俊 十二种外科外治疗法
& & 尚德俊 1932年生,1955年9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学专业,全国政协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1997年1月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 & 2014年10月,被评为&国医大师&。
& & 我们从现代外科的角度对外科外治疗法做一些总结,大致有十二种。
& & 膏药疗法 膏药外贴应用甚为广泛:①急性炎症;②慢性劳损,腰腿痛;③关节扭伤、骨折等;④手术后肠粘连;⑤皮肤病。
& & 围敷疗法 是指外敷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留头)四周的药物,是贴敷疮面以外的一切外敷疗法的总称。清代徐洄溪的《医学源流论》有&围药论&专论,指出&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而外治之中尤重围药&。&留头&的作用:①束毒聚脓,控制炎症;②溃脓后,有利于排脓引流,束毒排脓;③有利于换药,观察疮口,消除感染,束毒消肿。
& & 贴敷疗法 是应用糊膏、软膏等摊于敷料上,外贴患处的治疗方法。到了宋代,《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才有&贴灰&的名称和专论。&贴灰&主要用于:①急性感染,有疮头者,用温热药膏敷贴,促使消散溃脓;②疮头周围红肿处,用寒性药敷贴,促进炎症消散吸收;③敷贴急性感染周围,&须当中开孔&,有利于排脓,热毒外泄。
& & 掺药疗法 是将药粉掺布于膏药上、油膏上外敷,或直接掺布于疮面上的一种方法,是重要的外科外治疗法。解毒消散法:急性炎症初期, 将解毒消散药(内消散等)掺布于膏药上贴敷,使炎症肿消毒散。提脓祛腐法:疮口有脓、坏死组织,将提脓祛腐药(九一丹、九黄丹等)蘸于油纱布条上,插入疮口内,盖大黄油纱布,以提脓祛腐。生肌收(敛)口法:疮口干净,或是慢性溃疡,将生肌收口药(生肌散等),掺布疮面,盖玉红膏纱布,促进疮面收口愈合。这是外科临床的独特治疗方法。
& & 药捻疗法 疮口、窦道、脓液坏死组织不易排出者,用药捻(提脓祛腐药)插入疮口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 & 药筒疗法 将竹筒用中药煮后,将其迅速扣在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应用空气负压吸引脓液的排脓方法。此法也可用于关节疼痛等。
& & 熏洗疗法 是应用中药煎汤,趁热在皮肤或患部进行熏蒸、淋洗、浸浴、坐浴的一种方法。外科急性炎症:应用解毒洗药、大黄溻汤等,使炎症内消。疮口有脓液:应用解毒洗药、猪蹄汤等,消毒杀菌,清洁疮口。疮口久不愈合者:应用溃疡洗药或是艾叶煎浓汤温洗。肛门疾病,痔瘘等:应用复方荆芥洗药、硝矾洗药等熏洗坐浴。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应用止痒洗药、燥湿洗药等。
& & 热熨疗法 是将药物炒热或是蒸热,用布包好,或装入布袋内,放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如葱熨法:将鲜葱连根须,切细,用醋搅拌匀,炒热,用布包好,热熨患处。用于治疗早期外科炎症、急性乳腺炎、软组织扭伤等。此外,还有麸熨法、盐熨法等。目前,民间还有应用。
& & 艾灸疗法 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隔蒜灸法:外科感染初期,可消散肿毒、促使内消;有疮头未溃时,可促使局限成脓,开结拔毒,促溃排脓。附子饼灸法:治疗慢性溃疡等。香附饼灸法:治疗结核性溃疡等。
& & 火针烙法 是将针烧红,快速烙刺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火针主要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排脓引流,和治疗淋巴结核等,临床很少应用。
& & 砭镰疗法(砭镰) 是一种近似现代的镰刀,用于砭刺切割。主要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切口排脓。自隋唐以后,由于火针烙法、竹筒排脓法等疗法的广泛应用,现很少以砭镰法切开排脓。
& & 烟熏疗法 是用药物点燃后,利用烟熏患处治疗疾病的方法。将中药压为粗末,用绵纸卷药末,搓成药卷,点燃后,借助热力,烟熏患处或皮肤。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慢性皮肤病等。
------分隔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涪陵城市管理局负责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