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汽化膜可不可以回收70%乙醇汽化潜热

您的位置: &&
渗透汽化膜溶剂脱水装置
供货能力:
可销售总数量:
最低订购量:
建议零售价:
因该公司未通过实名备案电话被屏蔽,采购请留言
本网采购热线:& 6,
本网采购客服:
未通过企业实名备案
联&系&人:
企业经济性质:
所&在&地&址:北京北京
详&细&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八仙庄工业区
上次登录时间:日
产品详细说明
产品规格:
产品包装:
  高效,选择合适的膜,单级就能实现很高的分离度;能耗和运行成本低,一般比恒沸蒸馏法节能1/2~2/3;过程简单,易操作,附加的处理少;产品质量好,分离过程不需加入恒沸剂、萃取剂等其它组分,保证产品的纯洁性,更适合医药、化妆品行业的要求;可分离近沸物(如同分异构体)、共沸物和恒沸物,分离过程不受物料中多元组分的影响,更加适合混合溶剂中水分的脱除。分子量:暂无数据分子式:暂无数据InChI:别名:
  北京鸿智嘉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膜分离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和多家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有多位国内膜技术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拥有先进的制膜设备膜分离实验室。致力于渗透汽化有机物脱水、水中有机物脱出及有机物和有机物分离技术的开发和膜分离设备的生产,可为用户提供 乙醇 、 异丙醇 等有机物的脱水设备和交钥匙工程。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上的目标,技术服务于应用,开发和生产相结合,我们不仅有先进的技术,还有专业化的工程施工队伍,为您提供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的膜分离设备和优质专业化的服务是我们的追求。
之前收到您的回复。
* 主要内容:价格要求:-
规格要求:-
产品数量:-
包装要求:-
您已经是盖德化工网会员?登录后自动填写以下表单内联系方式
您还不是盖德化工网会员?请填写您的联系方式,或点击这里
* 联系人:
* 邮&&箱:
公司名称:
* 联系电话:
knsqcnkqmfnxib3haq3agystpmcdia3mam7fol2tg4bdcvrnkbrqonyggufdextiajrqankuhjjgiuldke7viyksgy
knsqcnkqmfnxib3haq3agystpmcdia3mam7fol2tg4bdcvrnkbrqonyggufdextiajrqankuhjjgiuldke7viyksgy
渗透汽化膜溶剂脱水装置相关产品报价
公司名称报价日期
VIP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
VIP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杭州奇纯膜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同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38000元/台
深圳市达沃西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奇纯膜技术有限公司
3000000元/台
苏州市虎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1000000元/1
江苏九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泰州市姜堰分析仪器厂
广州市联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晟达瑞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泰州市中环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威海海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市开发区爱尔工业有限公司
780000 元/
海安县石油科研仪器有限公司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盖德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卖家,交易前 请详细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请向盖德化工网举报。 。
总部电话:8
江苏办:025- 客服电话:1,6 展会合作:9
版权声 明&2016业务领域Product
电话:9 手机:传真:7邮箱: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四路国防科技园
详细资料Detail
渗透汽化膜与工程应用
1、 技术简介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简称PV)利用各组分在膜中的溶解性、扩散性不同,导致其在膜中的溶解速度、扩散速度不同,通过膜的难易程度不同,抽真空(或载气吹扫),将扩散过膜的易渗透组分转移,膜两侧保持较高的蒸汽分压差(动力),易渗透组分透过膜,含量降低,实现分离。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有液态进料和气态进料两种应用模式。目前常见的是均相混合体系以液态形式进入膜组件,待脱除的组分在渗透过膜后发生汽化。一般情况下,渗透汽化即指这种液态进料的应用模式。当均相混合体系以气态形式进入膜组件时,待脱除的组分不会在渗透过膜的前后发生相变,这种形式通常又被称为蒸汽渗透(Vapor Permeation,简称VP)。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能以低能耗实现蒸馏、萃取、吸附等传统技术难以完成的分离任务,特别适合于蒸馏法难以分离或不能分离的近沸点、恒沸点混合物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分离。  渗透汽化膜根据材质不同主要分无机膜、有机膜和复合膜三类。其中无机膜适用范围、选择性、通量、适应pH范围、耐腐蚀程度及寿命等关键参数都远优于渗透汽化有机膜,属于换代技术。2、技术优势2.1 节能渗透汽化膜:无相变或相变潜热很少;精馏技术:高回流比使溶剂汽化量成倍增加,能耗很高;加盐萃取蒸馏:回收处理萃取剂耗能;分子筛技术:分子筛使用到一定程度再生时候大量耗能。2.2 减排渗透汽化膜:仅产生少量的渗透液,只需简单蒸馏,返回渗透汽化膜装置,几乎无污染;萃取蒸馏:萃取剂的回收过程产生残渣;干燥剂吸水:干燥剂再生结晶过程排污;分子筛:再生及淘汰时,产生污染。2.3 产品收率高,劳动强度低渗透汽化膜流程简单、产品收率比普通精馏、萃取及共沸精馏高2~10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更显著。而且装置占地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人员劳动强度低。以年产20000吨无水乙醇计,占地面积不超过20O,正常运转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3、典型流程3.1 Pervaporation渗透蒸发(PV)工业装置CAD三维设计图装置制作施工现场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江西蓝宇膜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9 传真:7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四路国防科技园OALib Journal期刊
费用:600人民币/ 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渗透汽化优先透醇分离膜*
Keywords: ,,,
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促使了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发酵法制备乙醇与节能分离工艺的探求。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低能耗、易于和发酵装置耦合、易于与其它分离方法联用等显著优点,特别适用于乙醇/水等恒沸混合物体系的分离。本文简要介绍了渗透汽化优先透醇膜的研究背景,总结并分析了用于指导膜材料选择的理论,详细介绍了用于制备优先透醇膜的含硅聚合物、含氟聚合物、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以及其他聚合物等膜材料的的结构特点、改性方法及膜材料分子结构与渗透汽化性能间的关系,并对不同膜材料对乙醇/水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进行了总结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渗透汽化乙醇/水分离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References
[]&&[ 1 ] Park C H , Geng Q. Sep. Purif . Methods , 1992 , 21(2) : 127 —174
[]&&[ 3 ] 何曼君(He M J) , 陈维孝(Chen X W) , 董西侠(Dong X X) .高分子物理( Polymer Physics)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Shanghai : Fudan University Press) ,
[]&&[ 4 ] Chang C L , ChangMS. J . Mem. Sci . , 2004 , 238(1/2) : 117 —122
[]&&[ 8 ] Chen C Y, Wang J , Chen Z. Langmuir , 2004 , 20(23) : 10186 —10193
[]&&Liang L , Ruckenstein E. J . Mem. Sci . , 1996 , 114 (2) : 227 —234
[]&&Miyata T , Higuchi J I , Okuno H , et al . J . Appl . Polym. Sci . ,1996 , 61(8) : 1315 —1324
[]&&Kashiwagi T , Okada T , Okita K. J . Mem. Sci . , 1988 , 36 :353 —362
[]&&Mori Y, Inaba T. Biotech. Bioeng. , 1990 , 36(8) : 849 —853
[]&&Masuda T , Isobe E , Higashimura T. Macromolecules , 1985 , 18(5) : 841 —845
[]&&Schmidt S L , Myers M D , Kelley S S , et al . Applied Biochemistryand Biotechnology , 1997 , 63/55 : 469 —482
[]&&Fadeev A G, Kelley S S , McMillan J D , et al . J . Mem. Sci . ,2003 , 214 (2) : 229 —238
[]&&Baker R W, Athayde A L , Daniels R , et al . DOE/AL/98769-1.Report to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 1997
[]&&Ruud C J , Jia J P , Baker GL. Macromolecules , 2000 , 33(22) :8184 —8191
[]&&Nagase Y, Takamura Y, Matsui K. J . Appl . Polym. Sci . ,1991 , 42(1) : 185 —190
[]&&Uragami T , Doi T , Miyata T. Journal of Adhesion &Adhesives ,1999 , 19(5) : 405 —409
[]&&Ito Y, Ito T , Takaba H , et al . J . Mem. Sci . , 2005 , 261(1/2) :145 —151
[]&&Wang X P , Shen Z Q , Zhang F Y, et al . J . Appl . Polym. Sci . ,1999 , 73(7) : 1145 —1151
[]&&石胜鹏(Shi S P) , 杜中杰(Du Z J ) , 张晨(Zhang C) 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Polym. Mater. Sci . Eng. ) , 2005 , 21(4) :91 —97
[]&&Ikegami T , Yanagishita H , Kitamoto D , et al . Biotechnol . Lett . ,1999 , 21(12) : 1037 —1041
[]&&DeFriend K A , Barron A R. J . Mem. Sci . , 2003 , 212 (1/2) :29 —38
[]&&Russell P , Petrovitch M P. WO9 601 684 , 1996
[]&&Jia M D , Peinemann KV , Behling R D. J . Mem. Sci . , 1992 ,73 : 119 —128
[]&&Vankelecom I F J , deBeukelaer S , Uytterhoeven J B. J . Phys.Chem. B , 1997 , 101 (26) : 5186 —5190
[]&&陈新(Chen X) , 平郑弊(Ping Z B) , 张耀华(Zhang Y H) 等.功能高分子学报(J . Funct . Polym. ) , 1994 , 7(4) : 399 —404
[]&&Chen X, Ping Z H , Long Y C. J . Appl . Polym. Sci . , 1998 ,67 : 629 —636
[]&&[ 2 ] 徐又一(Xu Y Y) , 徐志康(Xu Z K) 等. 高分子膜材料( Polymeric Membrane Materials)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Beijing :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
[]&&[ 5 ] Vane L M. J . Chem. Technol . Biotechnol . , 2005 , 80 ( 6) :603 —629
[]&&[ 6 ] Ward W J , Browall W R , Salemme R M. J . Mem. Sci . , ) : 99 —108
[]&&[ 7 ] Okamoto K, Butsuen A , Tsuru S , et al . Polymer J . , 1987 , 19(6) : 747 —756
[]&&[ 9 ] Bueso L , Osorio-Galindo M, Alcaina-Miranda I. J . Appl . Polym.Sci . , 2002 , 75(11) : 1424 —1433
[]&&Takegami S , Yamada H , Tsujii S. J . Mem. Sci . , 1992 , 75 (1/2) : 93 —105
[]&&Ishihara K, Matsui K. J . Appl . Polym. Sci . , 1987 , 34 (1) :437 —440
[]&&Nagase Y, Mori S , Matsui K, et al . J . Polym. Sci . Part A:Polymer Chemistry , 1988 , 26(11) : 3131 —3137
[]&&Nagase Y, Mori S , Matsui K. J . Appl . Polym. Sci . , 1989 , 37(5) : 1259 —1267
[]&&Li L , Xiao Z Y, Tan S J , et al . J . Mem. Sci . , 2004 , 243(1/2) : 177 —187
[]&&Gonziilez Velasco J R , Gonzilez-Marcos J A , Lbpez-Dehesa C.Desalination , 2002 , 149 (1/3) : 61 —65
[]&&Volkov V V , Fadeev A G, Khotimsky V S , et al . J . Appl .Polym. Sci . , 2004 , 91(4) : 2271 —2277
[]&&Gonzalez-Velasco J R , Lopez-Dehesa C , Gonzalez-Marcos J A. J .Appl . Polym. Sci . , 2003 , 90(8) : 2255 —2259
[]&&方军(Fang J) , 黄继才(Huang J C) , 杨治中(Yang Z Z) 等. CN1 239 012A , 1999
[]&&Krea M, Roizard D , Moulai-Mostefa N , et al . J . Mem. Sci . ,2004 , 241 (1) : 55 —64
[]&&Ikegami T , Yanagishita H , Kitamoto D , et al . Biotechnol .Tech. , 1997 , 11(12) : 921 —924
[]&&Ikegami T , Kitamoto D , Negishi H , et al . J . Chem. Technol .Biotechnol . , 2004 : 79 : 896 —901
[]&&Matsuda H , Yanagishita H , Negishi H , et al . J . Mem. Sci . ,2002 , 210 (2) : 433 —437
[]&&陶龙忠(Tao L Z) , 卢迪芬(Lu D F) , 陈森凤(Chen S F) 等.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 , 2004 , 40(1) : 41 —44
[]&&Xiangli F J , Chen Y W, Jin W Q , et al . Ind. Eng. Chem. Res.2007 , 46(7) : 2224 —2230
[]&&Bowen T C , Noble R D , Falconer J L. J . Mem. Sci . , 2004 , 245(1/2) : 1 —33
[]&&Te Henneppe H J C , Bargeman D , Mulder M H V , et al . J .Mem. Sci . , 1987 , 35(1) : 39 —55
[]&&Ulutan S , Nakagawa T. J . Mem. Sci . , 1998 , 143 (1/2) : 275 —284
[]&&Wernet P , Nordlund D , Bergmann U , et al . Science , 2004 , 304(5673) : 995 —999
[]&&Suk D E , Matsuura T. 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 595 —626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OALib Suggest
Live SupportAsk us anything&& 渗透汽化膜脱水装置(乙醇脱水,四氢呋喃,乙腈,DMF脱水)
?渗透汽化膜脱水装置(乙醇脱水,四氢呋喃,乙腈,DMF脱水)产品描述
渗透汽化膜脱水装置
1.技术简介:
渗透汽化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分离过程中,以组分蒸汽分压差为推动力,借助各组分在渗透汽化膜材料中吸附-扩散速率的不同和分子大小的差别,实现组分间的选择性分离。在渗透汽化膜的一侧引入有机溶剂液相进料,而另一侧采用真空抽吸的方式将溶剂中微量的水及时移走,从而获得无水级的有机溶剂,其分离原理如图所示。渗透汽化膜分离过程不受分离体系汽液平衡的限制,单级分离效率高,在恒沸混合物的分离、溶剂回收和微量水的脱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技术用于有机溶剂脱水有望取代精馏、吸附等传统的分离技术,在能源、石油化工、医药、环保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高技术之一。
NaA渗透汽化膜是一种具有规则孔道结构的微孔膜材料,其孔径为0.42nm,大于水分子的直径(0.26nm),而小于大部分有机物分子直径。同时,该类渗透汽化膜表现出极强的亲水性能。因此,水分子可以优先通过NaA膜孔道,表现出高的分离选择性。
2.技术特点:
&采用无机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进行有机物脱水,可代替蒸馏、萃取、吸附等传统分离方法,能够以低能耗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实现常规方法很难或无法实现的分离要求,在有机物或混合有机物中少量或微量水分的脱除上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效节能:收率99%节能50%
渗透汽化技术的核心是借助渗透汽化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有机溶剂中少量或微量的水透过分离膜,而绝大多数的物料保留在膜的另一侧。该分离过程表现出高度的节能效果,特别适合共沸物、近沸混合物的分离,与传统的精馏、吸附技术相比可节能50%以上,收率大于99%
环境友好:不引入或产生任何第三组分,产品质量高
将渗透汽化技术用于有机溶剂中水的脱除,不需要引入第三种组分,避免了第三种组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少量透过液可以回收处理并循环使用,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节省空间: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渗透汽化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资源利用率高,与精馏分离设备相比可节约空间4/5以上。
简便安全:容易操作、安全性高
渗透汽化膜分离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自动化程度高,因而其操作过程安全性高,更适合易燃、易爆溶剂体系的脱水。
无机渗透汽化膜分离装置整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用而精致,设备扩容、保养方便。与有机渗透汽化膜相比,无机渗透汽化膜具有高通量、耐高温、寿命长、总成本低等特点。&&&&
★&膜渗透通量大、效率高,能够降低投资及运行费用;
★&膜使用寿命长,运行可靠,操作方便;
★&分离系数高,渗透液中的有机溶剂含量低,减小了后续处理费用和环保压力;
★&耐温性能好,能够在140℃的高温下长期运行;
★&膜管更换方便,各组件可单独换膜而不影响其他组件。
渗透汽化与其他方法乙醇脱水的比较
设备一次性投资
分离效率&&&&&&&
主营:渗透汽化膜
& & &&&&&& &
&:以上信息 渗透汽化膜脱水装置(乙醇脱水,四氢呋喃,乙腈,DMF脱水) 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
&产品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举报投诉:如发现违法和不良资讯,请联系我们。
2016 版权所有中国 制药企业溶媒回收车间溶剂回收工艺, 有机溶剂脱水,溶剂浓缩提纯,精馏,渗透汽化, 膜脱水装置, 乙酸乙酯脱水装置, 四氢呋喃脱水装置 供应商
江苏九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药企业溶媒回收车间溶剂回收工艺, 有机溶剂脱水,溶剂浓缩提纯,精馏,渗透汽化, 膜脱水装置, 乙酸乙酯脱水装置, 四氢呋喃脱水装置 供应商
> 江苏九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产品 > 分子筛渗透汽化膜脱水工艺
中国 供应商
分子筛渗透汽化膜脱水工艺
类别:化工/分离设备
Usage:无机渗透汽化膜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分离过程中,以组分蒸汽分压差为推动力,借助
分子筛具有均匀微孔结构,比孔道小的分子能进入孔穴而被吸附,比孔道大的分子不能进入孔穴。分子筛具有筛选分子作用,同时根据不同物质分子极性或可极化度而决定吸附的次序,达到分离的效果。
缺点:吸水效率慢,收率低,再生温度高,不能连续操作。
蒸汽渗透是指围护结构两侧存在水蒸气分压力差时,水蒸气分子从分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围护结构向分压力低的一侧渗透扩散的现象。蒸汽渗透量与围护结构的材料的透气能力及两侧蒸汽分压力差成正比,与结构的厚度成反比。
适用范围:
醇类体系脱水,包括: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叔丁醇、异戊醇、环己醇、苯甲醇、炔醇等
醚类脱水,包括:甲基叔丁基醚、二异丙醚等
酮类脱水,包括: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等
酯类脱水,包括:醋酸甲酯、乙酸乙酯、醋酸丁酯、碳酸乙烯酯等
烃类脱水,包括:甲烷、乙烷、碳六油、环己烷等
卤代烃类脱水,包括:氯代烃、二氯甲烷、氯乙烯等
芳香族化合物脱水,包括:苯、甲苯、苯酚、乙苯等
多元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如杂醇油等
其他体系脱水,如:甲氯呋喃、醋酸、三乙胺、苯胺、吡啶、有机硅等
发信息给供应商
输入字数控制在20-3000之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渗透汽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