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科大学口腔科曾用名

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虽然学校自日将起正式启用新校名,且官网首页横幅也已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但在网站的其它界面,&泸州医学院&依然是最常见的称呼。 (四川医科大学官网截图)
问问四川人,都知道&川医&在省会成都。但往后他们可能会搞不清楚了。因为,最近省内又出现了一个&川医&,一字之差,却在将近300公里外的&酒城&泸州。
日,教育部批准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简称&川医大&,下同)。这一下,动了老&川医&&&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奶酪。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综合类大学,从1953年到1985年,它的名字是&四川医学院&,&川医&之名直至今日。
这一举动,引发了将近900名老&川医&校友在给教育部长的公开联名信后署名,其中30%来自海外。他们要求撤销这一决定。
名字不仅是面子。
新老&川医&
&泸州医学院(简称:泸医)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是由&四川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名称中的关键部分重组而来,与&四川医学院&非常相似,名称上容易混淆。而且按照汉字简读的习惯,&四川医科大学&也会被简称为&川医&,其误导公众是显而易见的。&
&&&(改名)对双方都是弊大于利。&&为此,我们强烈呼吁有关领导修正对泸州医学院的&四川医科大学&的
命名。&在公开信密密麻麻的近900个签名和入学年份后面,是一个个签名医生的所在地点,旧金山、多伦多、波特兰&&一个个北美城市的名字十分醒目。
上个世纪,他们毕业的这所四川最好的医科大学历经了4次更名。
1949年,教会创办的华西协和大学被收归国有,其名称变为华西大学。不少老校友至今互称&华西人&。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华西大学与其他院校合并后,改称四川医学院。&川医&的叫法从此开始。1985年,它又改名&华西医科大学&。
这次发起公开联名信的主要组织者余坚生活在美国新泽西,正好毕业于1985年。在网上看到泸州医学院更名的信息后,他很气愤,遂发起联名。&我怀疑他们的目的不纯,跟原来的&川医&很容易混淆。&
改名,令老&川医&的海外校友不断遇到麻烦。在国外,培训完的医生若需换教学单位工作或者申请到新医院工作,都需要提供原医学院证明和成绩单。这所大学的频繁更名,已经严重影响到校友,尤其是毕业证上写着&四川医学院&的那32届医生。大部分人已经退休,但还在工作的后几届校友中,不少医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现在纽约一家医院任康复医学主任的77级校友王纲说,在需要认证学历信息时,他只能让家属带着证件,不远万里从美国回四川大学去进行学历认证。
就在泸州医学院刚更名不久,王纲又在法庭上&闹了个笑话&。一起涉及几百万赔偿的案件,需要王纲作为医学专业人士去作证。法官第一句就问他:哪个大学毕业的?
王纲回答的,是当时毕业证上的校名&四川医学院&。但当庭在互联网上验证信息,美国人却发现,现在中国没有&四川医学院&,只有&四川医科大学&(两者的英文名称差一个单词),认为他的是假文凭。他不得不向法庭解释上个世纪&川医&更名的种种经过,&川医&与&川医大&的区别。尤其让他很苦恼的是,最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正有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却因为学历认证困难,而被阻断。
&泸医更名后,使校友们在认证学历时更加复杂或解释不清了。这给在北美工作的临床医生带来极大的不便和限制。&余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美国,管理医生执照的各州医学会,都有一个可授予执照的外国医学院名单。近年来,一些州如得克萨斯州考虑的名单上就曾去掉过&华西&或是&川医&的名字。有些培训点甚至进一步省略成不考虑接受中国医学院毕业生了。
1990年代末,全国院系进一步调整,用了15年&华西医科大学&名字的这所大学,不可避免地被裹挟其中。2000年,它与四川大学合并,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并沿用至今。
当然,也有一些老&川医&的校友拒绝了在这次联名信上签名。按照原华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刘报晖的说法,名称并不能为学校的发展带来真正的好处,&一所学校的校风才是最独特的传统,是复制不了的&。
希望的红光
泸州医学院的官方网站名称已经改成了&四川医科大学&,只是英文网址一时仍改不过来,仍是&泸州医学院&的缩写。
在最醒目的位置上,它挂出&热烈祝贺我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网络栏头,大红大黄,兴高采烈。从朱德书法中凑的六个字&四川医科大学&,也将成为&川医大&的规范字体。
这让老&川医&们有种鸠占鹊巢的感觉。他们感觉,自己跟这位川籍名人的关系更近。一位老&川医&毕业的医生愤愤不平:当年,给我们上课的几个老教授,曾在中南海给朱德看过病!
在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的《关于我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有关问题的回函》(简称&回函&,下同)中,新的&川医&为自己辩护,称自己更名是&必要、合法、合理&。&&&在四川省的历史上,从未有任何学校使用和注册过&四川医科大学&这一名称。&&四川医科大学的名称完全符合国家高校设置和《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命名原则。&
同时,它强调:自己的更名被四川省列入了全省&高校设置十二五规划&;是经它申请,四川省政府组织专家考察,并同意上报教育部,最后才得到批准的。
这封回函没有提及它为了更名而做出的具体工作:它建立了包括8个专项工作小组的&更名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原院长廖斌担任组长。它的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的教授田子朴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廖斌对他透露,在2011年任院长前,泸州医学院就开始了更名申请工作。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廖斌先后从泸州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取得本科和硕士文凭。许多像他一样,在老&川医&毕业,在新&川医&及其附属医院工作的医生为更名的争论感到很尴尬。在校友的微信群,许多人都保持了沉默,甚至有人退出了群组。廖斌本人也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在官网的&泸州医学院2014年十大新闻&上,它甚至将更名称为全校这一年的中心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3年6月,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就曾召集泸州市和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研究泸州医学院更名的事宜。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对此事十分上心。2013年7月,他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泸州医学院城北新校区,在现场解决其建设问题。2014年5月,市委还专门成立了&推进泸州医学院新区建设和更名工作领导小组&,蒋辅义亲任组长。
这座城市用得着这所大学。在《泸州&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写明要&依托泸州市医学院&&打造区域性医疗卫生科技高地&。学校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回函中也表明,&更名是促进川滇黔渝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名&有利于学校在更高平台上汇聚更多优秀人才,有利于学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更名初始,已经看得到希望的红光,&红利&正滚滚而来。更名后,川医大的院系设置,由2014年时的17个二级院系,20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2个院部,25个本科专业。截至2015年5月中下旬,它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比去年增长了82%。这正应了老&川医&人的怀疑:它的更名,主要是为了能招收更多的学生。
更名后,虽然院系的体量变大了,但新&川医&仍然没有达到一般普通大学的标准。&作为一个大学,一个系底下至少要有3个专业,一个学院底下至少有3个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中国司法精神病学权威刘协和说。
这事现在还没有解决
尽管教育部批准泸州医学院改名的文件已经下发,但四川大学一直没有放弃保护自己旗下品牌的努力。这种努力一度剑拔弩张。
南方周末记者辗转得到一份《四川大学关于不同意给予泸州医学院更名证明的复函》(川大函【2014】5号),其中写明&&&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因&四川医科大学&的简称易与华西医科大学的历史曾用名&四川医学院&,简称&川医&混淆,而&川医&是社会对华西的公认品牌,更名后还可能导致社会公众产生四川大学没有医学学科的误解。故不同意给予更名证明。&
这份回复是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日签发的内部文件。该文件内容得到了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的证实,并回复南方周末记者:&四川大学在更名事情上是持坚决反对态度的。&对于校友们呼吁教育部撤销决定的公开联名信,这位负责人表态:还没进入校务会讨论阶段,因此不予表态。
其实,对当年&华西&并入四川大学的举动,许多&华西&人是不同意的。
&基本上90%的教职工都反对,后来上面发话,不合并&华西&就只能在四川省招生,教育部和省里都不给钱。&原华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刘报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华西&的校友多次向南方周末记者提及两校合并带来的麻烦。其中之一是:合并之后,原来在华西医科大学可以报销的账目,老教授们却不得不跑十几公里去四川大学的校部。许多&华西&人看来,&华西&作为中国第一所医学类综合大学,某种程度上是&委身下嫁&。
自高校扩招后,高校更名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近几年来,专科院校升格为学院、学院升为大学的,比比皆是。新改名的四川医科大学,只是这一年四川省获准改名的四所学校之一。
长期在海外生活的老&华西&们说,他们看到麻省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历史名校,为了保护传统,都是百年不改校名。&&华西&的名字是一种荣耀,可我们并没有保护好它。&王纲无比遗憾。
刘协和则认为,更名的问题,不在于泸州医学院&侵权&,主要在于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及时统一并更新全国学历认证信息,才造成校友们的不便。&改来改去,完全是文字游戏&。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也摩拳擦掌,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侵害了。
泸州医学院的改名,正在位于四川南充的川北医学院师生间热议。有同学戏谑:&泸医改名压了川北医的名头,我们也改得名字。&该校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大概十年前,川北医学院有领导也想争取改名,但没成功。
另一位医学界知情人士透露,当年川北医学院想改的名字是&四川医学院&。&泸医改名成功,跟当地市委、政府支持有很大关系,单凭一个学校是搞不下来的。&
虽然教育部已经下发文件,更名木已成舟,余坚、王纲等人还抱着一份希望。海外华人媒体已多次报道过此事。但他们也没把握,能否让教育部撤销决定呢?有人说:很难。
不出意外的话,若干年里,新改名的这所大学将名正言顺地使用&四川医科大学&的名字。
它已经于5月9日下发了一纸《关于规范使用四川医科大学校名、校徽的通知》。其中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在盈利性和非盈利性活动中使用新校徽、新校名标准字体。违反者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追究其相关责任。&
令人尴尬的是,&四川医科大学&的新浪微博名称却被人抢先注册了。当事人是泸州本地的一名&微博达人&,他要求以付费方式转让。
这事现在还没有解决。
(南方周末实习生苏海伦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1下一页
随着王生“落马”,人们终于有机会揭开笼罩着启东中学的神秘面纱。
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77名新入学研究生遭遇学费上涨——三年总学费从4.5万元涨到8.1...
近日,各地2015年高考分数线陆续出炉,高校招生季将至。南方周末获教育资讯服务平台“上大学...川大称教育部已受理有关泸医更名行政复议申请|成都|华西_凤凰财经
川大称教育部已受理有关泸医更名行政复议申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网成都7月28日电 (胡敏 贺劭清)28日,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获悉,教育部已正式受理该校关于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一事的行政复议申请。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提供的教育部受理行政复议的情况说明。 胡敏 摄中新网成都7月28日电 (胡敏 贺劭清)28日,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获悉,教育部已正式受理该校关于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一事的行政复议申请。“7月15日,教育部已正式受理我校的行政复议申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韩宇表示,该校将在法治框架内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其后,新校门、新校徽、新公章、新官网陆续发布。这一更名引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老校友的反对。随后,超过2000名老“川医”校友在给教育部长的公开联名信后署名,他们要求撤销这一决定。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认为,“四川医科大学”的简称易与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9月已并入四川大学)历史曾用名“四川医学院”的简称“川医”混淆。泸州医学院学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日,中国教育部批准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6月9日,四川大学也正式向教育部发函,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这是对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历史传承的隔断,对华西医院在医疗界贡献和地位会产生混淆”,韩宇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该校在海外的搜索名主要以“四川医学院”为主,他认为泸州医学院更名一事将会对该校的人才培养和海外合作带来直接影响。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所以,此次行政复议结果究竟如何,还需等待一定的时间。据韩宇透露,针对更名一事此前四川大学与泸州医学院进行过沟通,但双方并未达成一致。“我们将申请相关的法律保护,按照法律法规的程序进行解决”,韩宇说,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正展开注册相关专利和保护的工作。(完)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3个月收益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4772840
播放数:2243295
播放数:128348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大学改名惹争议:川大致函教育部反对泸州医学院更名
四川医科大学的更名“喜事”,遭到了四川大学的反对。
经教育部同意,日,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的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对这所医学院校来说,这本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喜事。
没想到,几天之后,四川大学以公函的形式,向教育部表达了反对意见。四川大学认为,“四川医科大学”的简称易与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9月已并入四川大学)历史曾用名“四川医学院”的简称“川医”混淆。川大明确表示,不同意泸州医学院使用四川医科大学的校名。
此事在原华西医科大学海内外校友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四川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表示,教育部和四川省政府目前正在沟通处理此事。川大一位内部人士则透露,教育部已派人前往四川大学了解情况,听取师生的意见。
地方党政大力支持泸州医学院更名
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同时撤销泸州医学院的建制。
这份文件的落款时间是日。泸州医学院也在日发布了《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消息,紧接着在5月9日发布了《关于规范使用四川医科大学校名、校徽的通知》。5月28日,校方在《四川日报》头版刊登公告,宣布自6月2日起正式启用新校名。
网络上,原泸州医学院的师生和校友们对更名的消息表达了兴奋的心情。“是不是可以拿毕业证来换新的了?”“为泸医高兴、喝彩!”
相关信息显示,泸州医学院的更名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据泸州新闻网的一篇公开报道,泸州医学院于2013年3月启动更名“四川医科大学”工作。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多次调研,推动更名工作。他曾表示,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是泸州市委市政府和泸医的共同愿望、共同追求,有着重大意义和客观需要。
在2013年7月的一次调研中,对于泸州医学院提出的在征地、环评、学生公寓等方面的困难,蒋辅义强调,泸州市国土、住建、发改、环保、国资、教育等部门要主动与院方沟通,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可以交叉进行的工作要提前准备、同步开展,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泸州市纪委、督查办要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办,争取早日见效。
2013年6月,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召集泸州市和四川省教育厅相关人员,专题研究泸州医学院更名工作。对泸州医学院更名,她要求四川省教育厅和泸州市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川医”校友反对泸医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
泸州医学院更名的事情却让另一群人感到“忧虑、不平和不安”。日,在泸州医学院更名成功的消息确认后,海外20位原华西医科大学的校友联合公开致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教育部相关领导,呼吁修正对原泸州医学院的“四川医科大学”的命名。
他们在网络上公开发起征集校友签名行动,数千名海内外校友签名表示反对泸州医学院更名。
据校史资料,原四川医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当时,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教会组织在成都华西坝创办私立华西协和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 ),这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端之一。1953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医学院”,“川医”的简称从此开始;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直到今天,在四川乃至中国西南地区,人们仍然习惯于沿用“川医”的简称。校友们认为,“川医”在中国乃至国际上已作为一个杰出的医学品牌深入人心,不能随意更改或替代。
公开信表示, “四川医科大学”是由“四川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名称中的关键部分重组而来,与“四川医学院”非常相似,名称上容易混淆。按照汉字简读的习惯,“四川医科大学”也会被简称为“川医”,四川医科大学(Sichuan Medical University)和四川医学院(Sichuan Medical College)的英文校名也十分相近。
因为校名的更改,许多海外的“川医”校友曾经遇到麻烦,因为毕业证上的“四川医学院”已经不存在了,无法验证学历信息,其学历甚至被误认为是假学历。
他们表示,现在由泸州医学院更名而来的四川医科大学同样简称“川医”,校友们以后就更难解释清楚了。
四川省政府和教育部正在处理更名争议
在“川医”校友抗议的同时,四川大学官方也在试图阻止泸州医学院改名的进程。
去年4月21日,四川大学收到了《关于恳请四川大学为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给予证明函》(泸医院函[2014]9号)。当年5月27日,川大校务会对原泸州医学院更名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次校务会作出决定:不同意给予泸州医学院更名证明。川大专门给泸州医学院回函表达了立场,同时将回函抄送给了四川省教育厅。
日,一份由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李虹签发的文件发往了教育部。通过这份函件,四川大学向中央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重申,四川大学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恳请教育部认真倾听川大广大师生及海内外校友的意见,作出更加谨慎的决定。
川大认为,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对四川大学及其医学学科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对四川大学海外医学校友的学历认定和执业等带来巨大影响,也会对四川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信息交流带来很大混乱和不便。
教育部曾于今年2月26日至3月17日对更名高校进行了公示,当时,四川大学没有提出异议。有报道称,川大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没有看到公示。6月9日川大致函教育部时,教育部的更名决定已经生效。不过,川大官方在6月9日的致函中表示,彼时正值“教发函[2015]66号”的行政复议期,川大将依照相关法律规定采取进一步措施维护学校的声誉和权益。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教育部近日已经派人到四川大学,听取意见。四川大学、四川省教育厅的负责人也参加了相关座谈会。
四川医科大学官方没有对此事进行回应。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联系四川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他说,四川省政府和教育部正在处理这个事,他们会依法依规处理。此外,这位硕士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的四川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没有透露更多消息。他说:“我们不参与讨论。”(记者 王鑫昕 实习生 眭丽莎)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华西医科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