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按压穴位迅速降压法涌穴

人老脚先老 脚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太溪|丰隆穴-健康资讯_华商网健康
人老脚先老 脚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
[摘要]我们的脚部是穴位密集的地方,脚的穴位达到33个,经常按摩脚底可以养生保健,想要按摩脚底,首先要知道脚底的穴位都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脚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以拇指指尖或棒状物压迫此穴,或是以拇指与食指捏住脚趾两侧,加以揉捏,间接刺激穴位。
  我们的脚部是穴位密集的地方,脚的穴位达到33个,经常按摩脚底可以养生保健,想要按摩脚底,首先要知道脚底的穴位都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脚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人老脚先老”。脚位于人体位置的最低处,承载着全身的重量,步履轻快,精神充沛,是人体气足神旺的表现,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精神百倍的感觉。而当人感到精神疲惫的时候,往往最先感到腿脚发沉无力。可见脚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人体的健康状况。脚部保健则是养生延缓衰老的好方法。  十大脚上穴位按摩保健法  1、太溪穴:补养肾脏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2、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3、内庭穴:祛胃火  在第二趾与第三趾的分叉处,对手脚发冷,体虚多汗,脸部神经比如牙疼有显着缓解效果。内庭穴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说是胃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内庭穴。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4、涌泉穴:滋阴降火  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好。 编辑:苏蕊菁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冬天一到,就一个字“冷”!所以更多人开始冬藏了,穿着厚厚的衣服,或者抱着暖手宝,甚至就待在空调房暖气房里不出来了,不得不告诉你,你这样的冬藏方式,好像很暖,但是体内的寒气排不出来,暖也没用哦。今天我们就无情地揭开寒气的秘密,告诉你它偷偷让你长肉,让你生病的“恶毒做法”!
寒气会偷偷杀死你
因为癌细胞爱寒气!
★体温上升1℃,白细胞的活动即免疫力就会提高5-6倍。反过来体温的下降却是生命的不祥之兆。
★体温每下降1℃,机体免疫力就下降30%以上,轻则会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皮炎、肺炎、胆囊炎、节段性回肠炎、溃疡性肠炎和风湿病等。
★体温如果超过39.3℃,癌细胞将会死亡,而体温下降后就为癌细胞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揭开寒气的秘密
虎背熊腰或者大象腿,
都是因为寒气!
寒气从人体的皮肤进入身体之后,如果所承受的分量不多,同时血气充足经络畅通,则身体会很快地将寒气从表皮受寒的部位运送到排泄通道。鼻腔是最主要的通道之一,透过一两个喷嚏寒气就排出体外。如果受寒的面积很大,或周围的温度很低,流失的热量很多,身体产生大量寒气(变质的体液),一时无法将寒气排出体外,很可能就会出现生病的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主要是身体排泄寒气时的现象。
背后的寒气在膀胱经
长期的堆积会在背后形成一层厚厚的脂肪,除了肥胖外,还会造成脊柱受寒,进而引发肩颈不适、腰椎疼痛等。
头顶的寒气堆在头顶
通常头顶只有一层薄薄的皮肤,用手按压时应该是硬硬的感觉。但是寒气堆积得多了,会形成一层软软的物质,摸起来像有一层海绵垫。
正面的寒气在胃、肺经
正面的寒气,上半身会积存在肺经和其经别(经络的分支)中,也会积存在胃经中,胃经从眼部下方一直延伸到脚趾,在大腿正面是最容易积存寒气的部位。严重的胃经寒气堆积,会使大腿正面形成一层硬而厚的组织,使得大腿的伸缩发生问题,因而造成行动不便。
侧面的寒气在胆经
侧面的寒气则积存在胆经中,这个部位的寒气有时会在大腿外侧形成一条条的横纹,由于寒气的物质会阻碍经络的流通,使寒气堆积的部位附近,细胞所产生的垃圾无法排出,寒气和垃圾累积多了就会使大腿外侧显得特别的胖。
发动驱赶寒气的战争
去除体内寒气,
使用任何药物都没用!
必需先养足了血气,使身体具备了足够的能量,才能发动驱赶寒气的战争,来,做几件事,有的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或许你的减肥大业能就此成功!
温暖背后膀胱经
身体背后的经络主要是膀胱经,由于膀胱经所在的背部面积很大,而且在人体最容易受寒的部位,因此许多人都有大量寒气存在这个部位。
如何温暖它?老北京穴位贴,让膀胱经的寒气逐渐排出,坚持贴效果更佳哦!
激活先天之本-太溪穴
位于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揉太溪穴时,很多人根本没反应,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什么反应都没有,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这时,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气血引到脚底的涌泉穴去。
凡是寒凉体质的人,都不妨通过常按太溪穴,让温暖的生机进入寒体之内,让“体内的冰雪”变成春天的涓涓细流……提醒您,溢涌堂老北京穴位贴,每天睡前贴在涌泉穴对排除寒气有很大作用!
调畅经络气血-大椎穴
大椎穴这个穴在脖子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下面,腰椎病的患者可以搓擦腰部,脊柱是督脉循行的部位,督脉可以调节全身的阳经,按揉颈腰可以疏通督脉经络调畅气血,具体操作是两手搓热紧按颈腰部,用力搓30次左右。有颈椎病的患者可以经常揉按大椎穴。如果您不爱动手嫌累,老北京穴位贴也是您排除寒气的最佳选择哦!
按摩阳明经穴
合谷穴和足三里这两个穴都是阳明经穴,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对于经络气血的通畅关系重大。每天睡前坚持一贴溢涌堂老北京穴位贴,寒气排走,赶走病魔不是梦。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798713 ,
话题:78599
&&手机客户端
&&相同预产期
&&同龄宝宝
&&非常有用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按压3大穴位让你远离亚健康-疾病健康网
当前位置:&>&>>按压3大穴位让你远离亚健康
按压3大穴位让你远离亚健康
来源:health
今日热点:
按压3大穴位让你远离亚健康
  当今,亚健康越来越遭到咱们的注重,在中医中,亚健康状况是中医摄生文明注重和表现作用的首要范畴,中医可选用顺时摄生、调神摄生、饮食摄生、传统保健身术等多种摄生办法,逐步改进人体的内环境,使人体内环境、外环境以及表里环境抵达平衡、调和,向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转化。下面就简略介绍一下人体穴道是怎样改进亚健康状况:   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坐落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   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命大穴。命门的功用包含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讨标明,命门之火即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短少证多属共同。补命门人的药物叉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   常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推迟人体变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络,推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转。并能医治阳萎、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疲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症。   命门穴的训练办法有二。其一是用掌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受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念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其二是采阳消阴法:办法是背部对者着太阳,意念太阳的光、能、热,连绵不断地进入命门穴,心意有必要内注命门,时刻约15分钟。   涌泉穴: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坐落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涌泉穴是人体长命大穴,常常按摩此穴,则肾精满意,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用强盛,腰膝结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医治多种疾病,如昏撅、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萎、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有关。涌泉,望文生义即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首要物质,水有灌溉、润泽之能。据现代人体科学研讨标明,人体穴道的散布构造共同,功用奥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构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井”有“水”上下照应,从“井”上可腑视到“泉流”。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给人体构成了一个强壮的气扬,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涌泉穴的保健办法首要是按摩。办法:睡前安坐,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受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49下,以感受酸痛为度,两脚交换。末端,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摆布各49次即可。   足三里: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它坐落腿部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足三里是个保健穴,常常用不相同的办法影响它,可健脾壮胃,扩大血管,下降血液凝集,推进饮食的赶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进步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惫,康复膂力。   此穴主治:胃病、腰痛、拉肚子、痢疾、便秘、头痛晕厥,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酸痛,消化体系疾病。   常用保健办法是穴道点按、艾灸。点穴法:可用双手大拇指指肚点按足三里,每次108下,以感受酸痛为度。艾灸法:取中草药“艾”为燃料,将艾绒点着,直接或直接温热感穿透皮肤入穴。此法有时呈现烫坏乃至化脓不干,难以结痂。   中医讲:“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即指此而言。此法属“自讨苦吃”类,但作用优于点穴法和针灸。特效穴大集合 (上)
特效穴大集合
1: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有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医名家,每次给病人治疗时,都会在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扎上几针,然后贴上一种特制的膏药,最后在后溪穴上扎上一针。有些经年不愈的重症患者,经过这番治疗,短时间内就恢复健康了。真正管用的是扎在后溪穴上的那一针。扎针有个小窍门,进针之后边捻转边提插,同时让病人活动腰部。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功效。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这个简单的治颈肩腰椎病的方法。2:乳腺增生.肿块特效穴,第4腰椎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大肠腧周围),用酒精棉擦,皮肤颜色红色重的,用1.5寸针刺用力1分钟,刺骨膜,症状重的当时即效,疼痛大减,肿块变小,症状轻的,无疼或由小变没,需加中药配合。第4腰椎后正中线旁开1.5寸,无准确的地方,因在它的1.5寸左右用酒精搽一片,最红的地方便是针的穴位,直刺应是髂骨上,我不知李柏松老师的八字治疗法,是偶尔发现并经常用,本不打算写出来,只因发了几个贴,斑竹不给加分,只好把最拿手的,最有效,而且自己发现的,
3:头痛:压痛点的阳性率最高的部位有:肩胛内角区、肩胛岗下区、肩胛内缘区、锁骨下缘中点区、剑突区等。或在“耳后三焦区”内有敏感点或压痛点(多为痉挛性结节或纤维)。
4:颈推病:颈推病患者常在颈、背部(多在大椎穴周围或颈椎增生部位)出现“党参花样”“花斑样变”的反应点。此反应点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豆粒或花生米大小,约有1mm宽的边,边缘较为整齐,边的颜色稍深于正常皮肤,且反光弱。有些患者可出现其它反应点。刺激反应点可以治疗颈推病。如果“党参花样变”恰好在痛点上,治疗效果会更好。
5:肋间神经痛:在丘墟前后可有敏感点。
6:肱骨外上髁炎:多数病例在肩胛骨内角附近或内下方可查到软****的异常变化,或有结节,或有条状物,或有陷下感,或与健侧对比有明显的压痛。当强刺激背痛点后,如局部表皮出现淤斑或皮下软****表现出炎症反应,则对肘部的镇痛效果更佳;同时,随着背部压痛程度的减轻或消失肘痛也将逐渐减弱或消失。
7:腰痛:反应点在腰椎皮肤上,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隐约可见。或在脊椎从悬枢穴按压至腰俞穴部位,可找到压痛点。
8:膝痛:多数患者的骶骨部存在一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刺激该部位可产生显著的镇痛效果。
9:踝关节扭伤:在患踝同侧腕部能找到1一2个压痛点(患者伤后腕部并不感到有痛点,外踝扭伤一般在同侧腕部的尺骨茎突有压痛点,内踝扭伤可在同侧腕部的挠骨茎突处发现压痛点。
10:面肌痉挛:天容穴与天牖穴之间,多有压之有酸胀感的反应穴。
11:不寐:膀胱经背腰部第一侧线上多有的敏感点、结节和条索状物;阳性反应点在心俞、神道、厥阴俞、膏育、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腧穴上多见。不寐病人除常在心俞、厥阴俞穴部位出现质为中等硬度的圆形结节外,还会因不寐的证型不同,而在与证相关的经脉线上或腧穴部位出现不同类型的阳性反应。例如:证属阴虚火旺之不寐,常伴有肝俞穴下条索状结节质中等硬度;肾俞、脾俞穴下有圆形结节质软;太溪、太冲、三阴交等腧穴压痛反应明显等。
12:胸痹心痛心悸:患者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天池穴及灵墟、屋翳等穴附近有压痛部位。重度持续性窦性心搏徐缓者,而在印堂穴内右上方有反应点中,在该处用皮内针向下刺入留针后,心率均能增加。冠心病体表压痛点在膻中穴和左侧心俞穴偏左1.5cm处最为明显,并称之为左膻中和左心俞穴。主诉胸痛、心悸、气促的心脏病患者左3,4肋间内侧检测出反应点的频率很高,且病情减轻则反应减少。在颈椎两侧距椎体0.5-1cm处,用拇食指腹循摄按压,有酸痛、麻胀反应者。心绞痛患者,多在T2有压痛阳性,并于T2手法按压治疗心绞痛病人,多有止痛效果,且部分病人心电图有改善。心动过速患者其颈前反应点多在胸锁乳突肌下1/4前2cm处。
14: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多有背部脊柱两侧的阳性点。
15:胃脘痛:急性胃脘痛在一般在3-5胸椎棘突之间有敏感点。用拇指间断点压敏感点,有一种酸痛兼舒服的感觉,同时胃脘部疼痛缓解或减轻。或按压脊柱,按压时一般在疼痛的敏感部位的椎体后关节可发出“喀啦”的响声,若有响声治疗效果则明显。同时在背部的督脉区,华佗夹脊及膀胱经上,找出疼痛的敏感点、敏感经,进行重点按压、按摩、敲打等。
16:痢疾:急性菌痢压痛点一般在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三穴或三穴上下一横指处。
17:不孕症:躯干前部皮肤有紧张性增强的部位(多以募穴为主)。18:痛经:痛经患者多有蠡沟穴压痛,蠡沟穴压痛缓解程度与痛经缓解程度相一致。
19:急性乳腺炎:同侧前臂有敏感点(按压时,患者自觉有酸、麻、憋胀感向乳房部传导的部位,多在间使穴上1寸左右)。在患者肩胛区内可探及2一3个阳性反应点或瘀血点,个别阳性点在肩胛区以下。反应点局部红肿、压疼明显,其周有星状放射线。华佗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7胸椎之间)及乳腺肿块相对应的压痛点或皮下按压有肿块结节处。
20:痤疮:痤疮病人通常的反应点是:在第七胸椎以上的肩背部,为数个散在的栗粒大小淡红色、棕褐色或暗红色疹点,或为数小片与正常皮肤相比较颜色较深的区域,直径在1厘米左右,压之不退色。刺激此反应点可以治疗痤疮。
21:痔疮:痔疮病人在背腰皮肤的反应点通常称之为“痔点”。“痔点”范围多在上起第7颈椎棘突平面,下至第5腰椎棘突平面,两侧至腋后线,但多见于中下部。“痔点”特征:形似丘疹,稍突起,如小米粒大,略带光泽,多为暗红、棕褐色,压之不退色,有的痔点还长有一根毫毛。找点困难时,用两手在病人背部磨擦,则痔点常可出现。如果背部找不到痔点,就选其压痛最敏感的一点,那便是痔点。痔点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有些患者龈交穴处或上唇系带下部有粒状或片状突起的白色小点或圆长不规则的小结节,称之为“痔疮结节”。刺激“痔点”或(和)“痔疮结节”可以治疗痔疮。“痔点”颜色越深,说明痔疮程度重,病程久。龈交穴处“痔疮结节”:60%的痔疮患者在龈交穴处或下方有一芝麻粒状大小不等的粉白色赘生物,如有此物者,可用三棱针直接挑刺此赘生物,效果尤佳。
22麦粒肿:背部可找到的粟粒大淡红色皮疹或压痛点为穴。肩部的第七颈椎至第九胸椎之间,寻找略高起皮肤呈紫红色粟粒大小的反应点,有一个或几个,且压至褪色,放松即速复原。对侧背部肩脚区找浅红色稍高于皮肤、小米粒大、压之不退色的反应点。背部第1-12胸椎至腋后线范围内寻找到的粉红色或暗红色充血性疹点,有的隆起如粟米状,有的稍扁平,直径约0.5--1mm,以1个多见,偶可见2-3个者。肩井及在背部找到的粟粒大淡红色皮疹或压痛点。
23:牙痛:沿脊柱Tl棘突逐个向下按压,选出脊柱压痛最为明显的一个棘突。
24:花粉症:上肢肺经的尺泽穴到少商穴之间有压痛、硬结的反应点。
25:急性扁桃体炎:多在背部至阳穴穴区有阳性反应点。
26:戒断综合征:******依赖者脊柱阳性反应点:压痛点出现较集中的部位在T5一T7棘突下,T5、T6、T7棘突下三者或合并或单一出现压痛。压痛点的疼痛程度随躯体症状的缓解,逐渐减弱。每个患者最敏感的部位是至阳穴。至阳穴及其周围敏感区
27:神经官能症:其痛点主要集中在督脉的神道、灵台、至阳穴(有的兼有第4、第8胸椎棘突下压痛)。随着疾病的好转,痛点的数目也逐渐减少,痛点的疼痛程度也逐渐减轻。
一、“戒烟”穴——列缺穴
二、减肥穴— 详见图解
三、“消气”穴——阴包穴和太冲穴
阴包穴——适合冶"肝火旺"、脾气燥的勃然大怒;太冲穴——适合治"郁怒"生闷气的闷闷不乐
四、暖身穴— 阳池穴(主治手脚冰凉、关节痛、感冒等“万能穴)
五、丰胸穴----详见图解
六、曲池穴——治臂痛要穴。
主治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等,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注意:按摩此穴容易造成孕妇流产)
七、性欲穴——仙骨穴、肾俞穴、气海穴、关元穴和足三里穴
1、仙骨穴:提高性欲以指压“仙骨”穴最为有效。仙骨位于尾骨上方3厘米处,它能促进性荷尔蒙分泌,提高性欲。位于仙骨上方2厘米左右之处的穴位,只要加以指压,对消除疲劳有莫大功效。指压“仙骨”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3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日不间断,则必能使你返老还童,精力复生。
2、关元穴:前正中线脐下3寸。属任脉。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主治泌尿、生殖器等疾病。
3、气海穴:前正中线脐下1.5寸。属任脉。“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4、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按摩肾俞穴可以促进人体荷尔蒙的分泌,提高肾功能,促进性能力。按摩方法:两手的大拇指按于肾俞穴,其他四指包住腰部。用力按压5秒之后,慢慢减压,5秒之后再按压,反复按摩20次。
5、足三里:人体第一强壮穴,功用:健脾胃,助消化,治风湿,活经络,增免疫力。
八、保健要穴——涌泉穴。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久坐办公室要常按的6个健康穴:
调查显示,困扰都市办公族的三大健康问题是:肠胃,颈椎腰椎病和失眠。此外,长居室内头晕频繁、长时间看电脑眼睛干涩、久坐不运动小腿易抽经,这些小毛病也让白领们苦不堪言。
按压公孙穴: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足三里,对脾胃有帮助。
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属胃经。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揉捏风池穴: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病找风池穴。在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
滚揉后溪穴:久坐不运动,腰痛不稀奇。此时可按摩后溪穴。在手握拳时,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处。
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有着非常好的养护作用。
按摩太阳穴:脑力工作压力大,头晕、头疼是常有的事,此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太阳穴。太阳穴位于双眼的眼角与其平行发际连线1/2处。午饭后揉一揉太阳穴,三五分钟即可,往往有不错的提神醒脑的作用。
按按承山穴:久坐、腿部受凉,容易引发小腿疼痛、抽筋,此时可赶紧按按承山穴。男性按此穴能缓解登山、骑车后的腿部不适。承山穴在腓肠肌肌肉分叉处的下缘。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手法只能轻按轻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
刺激明眼穴: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左右手的大拇指中间的骨节上。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
九子寻阳穴位点按治病秘诀
1 .头痛:头痛欲裂苦难当,上点百会下承浆;前为山根后风池, 再加左右是太阳。
2 .眼病:双眼迷矇辨不明,内外晴明两正光;角孙专治红眼病,攒竹能消麦粒肿。
3 .咽喉病:咽喉有病不能言,关冲照海上廉泉;天突双阳太溪水, 天容一点即开音。
4 .口舌病:口舌有病难知味,金津玉液不能尝;快引廉泉承浆水,玉枕劳宫可高眠。
5 .耳病:耳鸣不闻天牗声,听宫听会完骨音;太溪涌泉入天池,耳痛就到耳门前。
6 .鼻病:鼻衄流红何能止?天泽中魁和少商;鼻炎不闻香与臭,印堂神阙要迎香。
7 .牙病:牙痛要穴在掌心,合谷二间一处问;急取翳风到下关,耳穴万应定开顔。
8 .面部病:面瘫吊线下关医,四白风池定痉挛;三间听宫疗面痛,腮腺自把角孙牵。
9 .心病:心闷膻中解开怀,心痛至阳灵道开,怔忡难忘太溪穴,内关一穴不轻传。
10 .肺病:天泽神水能止咳,大渊有鱼更治喘;更有肺俞天突穴,咳喘逢之如沃雪。
11 .胃肠病:胃脘一痛连足跟,三里三中到至阳;呕吐梁丘能填堵,呃逆攒竹摇翳风;
建里一穴治下垂,天枢长强疗泄泻;肠痈便秘上巨虚,更有中脘利胃肠。
12 .肛病:十男九痔休与言,承山龈交长强好;再加腰奇痔点穴,点挑相合显神效。
13 .肝胆病:肝胆相照阳陵泉,日月期门显奇能;中渎腓后建军功,共建勋业朝巨阙。
14 .神志病:神门百会在人中,太溪合谷丝竹空。
15 .自汗、盗汗:自汗盗汗在鱼际,神阙一关就能医。
16 .疟疾:大椎威猛能治疟,哑门身柱效更高;更有新穴疟门穴,治疟效果可堪夸。
17 .眩晕:眩晕欲倒不用慌,太阳印堂并风池;内关委中也点到,神清目爽叹神奇。
18 .高血压:血压升高点下髎,人迎中脘下涌泉;头维强刺大椎泄,更有脚拇显神奇。
19 .颈项:承山列缺快悬钟,百劳天柱写大杼;大椎肩井承浆穴,不效再加丝竹空。
20 .肩部:肩部疼痛寻肩髃,外关条口阳陵泉;肩峰凹外有三穴,再加中平效不差。
21 .手部:合谷曲池并外关,统治上肢随加减。
22 .腰部:印堂人中手三里,痞根散笑丝竹空;承山阳谷委中求,大肠肾俞可交攻。
23 .坐骨神经:环跳环阳双阳穴,肩井昆仑委中求。
24 .膝关节:膝眼血池阳陵泉,梁丘曲池足三里。
25 .下肢痹痛:承山太溪上昆仑,三阴三里上阳陵。
26 .足跟痛:大陵天柱落照海。
27 .踝关节痛:肩髃冲阳治踝伤,昆仑太溪好药方。
28 .妇科:关元归来三阴交,地机调经最为高;乳根肩井膻中穴,妇人借以疗胸伤。
29 .泌尿:关元中极三阴交,秩边一点断淋漓。阳三穴 关元气海与肾俞,诸多男病可痊愈。
30 .儿科:儿科最重四缝穴,咳吐疳积一并移;隐白治啼长强泻,百会人中定风惊。
31 .闭与脱:人中涌泉十宣血,开窍醒神可治闭;百会神阙在人中,烧灸温阳速防脱。
32 .感冒:感冒液门针最灵,大椎风池可醒神。
33 .偏瘫:合谷太冲风池穴,可疗偏瘫与风枯。
34 .糖尿病:糖尿治法妇科同,关元中脘三阴交;地机肾俞随症用,消渴症状可化消。
35 .心绞痛急救三穴:中指指端中冲穴,腋窝应手寻极泉,背后七椎是至阳。
36 .心脏病日常保健三穴:中冲神门与内关,常点常揉心可安。
治病特效穴:
《临症取穴法》
八总穴歌须牢记,按症取穴心不慌。头项列缺心内关,肚腹三里背委中。
面口合谷臂曲池,胁肋支沟足肩井。头颈太阳晕太冲,鼻塞风池膝尺泽。
头痛浦泉强承浆,扼逆涌泉热大椎。八会穴用亦灵妙,奇难杂症用莫疑。
脏会章门腑中烷,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抒血隔俞,气会颤中脉大渊。
临床按以上取穴法,即可针又可刺,也可进行刮推配穴。
特效穴如下:
1、救命穴——人中;消气穴——太冲;补气穴——经渠、气海;补血穴——血海;消炎穴——商丘。
2、肩井-----对头痛有特效!头痛——百会;偏头痛穴——外关;头顶痛特效穴——四神聪穴;偏头痛特效穴——太阳穴;前额痛特效穴——印堂穴 ;头晕特效穴——风池穴;太阳、头维、凤池三穴---------配合应用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都一次可以治愈。
点压中院穴可治前头痛(眉棱骨痛)有效。五分钟即可止痛1-3次全愈。中府穴是肺经脏属病变出现经络反应的压痛点。
3、感冒头痛发热特效穴-----飞扬穴(外踝上7寸后1寸);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头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泽,防感冒秘法,擦风府用食中次三指柔擦5-10次。擦大椎、肩禹,同上擦至发热。擦人中:用食指横擦至发热,外加点按迎香。感冒、白内障穴——肩髃;流涕特效穴——迎香;感冒鼻塞、嗓子痛、发热特效穴——大椎、曲池穴兼膻中、肺俞。
4、化痰穴——丰隆;夜间咳嗽穴——鱼际;止咳穴——极泉、尺泽;咳嗽特效穴——列缺穴;咳嗽痰多取上天突穴---用中指轻轻压揉,使产生不可抑制的刺激性咳嗽3-4声即见排痰、经1--3次即可止咳。
5、咳喘穴—中府 定喘哮喘特效穴——定喘穴
6、印堂穴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过敏性鼻炎特效穴,鼻塞特效穴——迎香;鼻病——风门;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7、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喉咙肿痛——拇指压揉合谷;拇、食指二指揉捏少冲列缺穴即刻止痛。
咽痛特效穴——少商穴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8、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梅核气特效穴——四关穴;嗓子失声穴——大钟。
9、牙痛的克星------下关穴,对上牙痛有特效。牙痛点在大鱼际外侧代表上齿,内厕代秉下齿,牙痛时可茁相应的区域内寻找阳性物,一般呈浅红色或紫红色的反应点,男取左手,人取右手,急性牙痛时,用三棱针利出血,牙痛穴——合谷、肩井
10、呃逆特效穴——耳穴膈区呃逆------压涌泉,呕吐特效穴、万能穴——合谷穴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11、低血压特效穴——素髎穴贫血特效穴——脾俞穴;脑供血不足穴——解溪;脑血管穴——瘛脉
高血脂穴——环跳;高脂血症特效穴——丰隆穴。
12、晕厥特效穴——人中穴晕车、晕船点揉大鱼唾穴10次。晕车穴——关冲头晕耳鸣用拇指用力按压支沟,照海二穴。耳鸣:拇指点申诸穴。脑疲劳:申指点神门穴。
13、鼻出血穴——内庭口腔溃疡穴——间行
14、面部水肿特效穴——太溪穴下肢水肿特效穴——三阴交穴;水肿穴——承浆腰痛眼浮肿用拇指点血海穴。
15、胃痛主要因为精神状态不良及饮食不节所致一一膏梁之变足生大疗。凡腹腔部的亢位必须深按才能按到穴位,杏则效差。内脏病在腰背的反射痛表现:心肺疾患以后背沉重疼痛。肝胆疾病右背侧重度不适,胃病后背疼痛。胰腺(脾)病后背横行疼痛。
子宫卵巢病腰髓部沉重酸痛。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皖穴有反应。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便秘大肠俞附近多有错位。
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环跳穴也有压痛则可确诊:
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肠胃病在足三里有反应。
胃肠痉挛大多在胸7-8椎之间有压痛点,按2-3分钟即可连按10天。胃溃疡、胃扩张足三里2寸及梁丘有反应。十二指肠溃疡在中皖和深门穴有压痛。结肠炎在章门穴有反应。
结肠癌的反应点在上廉穴。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特效穴——中脘穴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16、腹痛---月心穴(男左,女右》,前心穴;脐周。消化不良穴——率谷穴;肚子痛穴——下巨虚胃肠炎穴——天枢;上腹痛特效穴——中脘穴;下腹痛特效穴——大横穴;腹胀特效穴——建里穴。
17、胆道蛔虫症的反应点四白穴。胆结石应抽打胸惟2-3分钟,然后抽打4、5、6胸椎即可排石。胆道病在胆襄炎穴及外丘穴有反应。胆囊炎穴——日月、肝俞;胆结石穴——中渎;胆囊炎胆石症特效穴——胆囊穴
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虚穴、足三里3寸有反应点。
18、肾绞痛特效穴——肾俞穴;胆绞痛特效穴——阳陵泉穴;尿路结石特效穴——下极俞穴肾结石穴——筑宾;肾输尿管结石在肾俞穴及足部肾穴(在阔尾穴后2寸》有反应。隔下脓肿的反应点在气舍穴。胆襄炎一一胆襄穴
19、前列腺病在三阴交、漏谷穴有压痛。尿多一一小指第一关节上;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20、糖尿病穴——地机腕谷糖尿病点------左右大陵穴可止渴。口干舌燥特效穴——天池穴;糖尿病重点取背俞穴及找出硬结推散,背部为脾、胰、肝、肾、三焦俞。
21、阑尾炎----则阑尾穴及养老穴有反应。阑尾病一一阑尾穴
22、肝病在太冲穴及肝俞穴足三里有反应。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23、甲亢穴——天柱甲状腺功能亢进特效穴——膏盲穴
24、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男科病亦有反应。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更年期病一一隐白更年期综合征特效穴——血海穴;黄褐斑穴,美容——天容;崩漏---------取隐白,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阴交、漏谷穴、阴陵泉穴有压痛。妇女怕冷,便秘、妇科病-------支沟,照海。痛经特效穴——三阴交穴;痛经穴——蠡沟、带脉痛经的反应点在关元穴。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月经超前特效穴——太冲穴月经延后特效穴——气海穴;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雀斑穴——丝竹空;
减肥穴——带脉;厌食、脱发穴——太溪;腹泻便秘取天枢。白发穴——浮白;眼袋穴——承泣鱼尾纹穴——瞳子髎;催乳特效穴——膻中穴;胎位不正特效穴——至阴穴;乳腺炎穴——天池。
25、便秘特效穴——支沟穴便秘穴——带脉
26、眼脸痉挛:合谷穴。眼点穴 (位于上臀腋横纹拢二头肌外侧陷中 臂懦穴前上凹陷处)
眼肌痉挛特效穴——攒竹穴;白内障穴——肩髃;疲劳穴——液门;眼睛疲劳点大骨空穴,愈痛效果愈好;明目穴——中渚;迎风流泪特效穴——承泣穴。
27、小儿厌食症特效穴——承浆穴;小儿疳积特效穴——华佗夹脊穴;小儿流涎特效穴——涌泉穴;小儿遗尿症特效穴——膀胱俞穴;小儿夜啼特效穴——一推天河水;小儿腹泻特效
声明:部分未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秘方集"整理或分享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巧按压穴位迅速降压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