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湖北省外省异地就医的高三学生,想问一下我想考外省的专科院校,他们的分会不会要求的高一些啊?他们要求的专科

欢迎您的咨询、留言、建议和意见   邮箱:请将#换成@
& 版权所有  中国招生考试网信息管理中心 
建议使用: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宽带您的位置: &>&
福建今年新高一还要分文理 高考如何改还没有定论
  【专家声音】
  厦大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
  高考不改不行 急于求成也不行
  厦大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刘海峰昨天说,高考不改不行,但是,急于求成也不行。
  被认为是高考稳健派的刘海峰证实,《意见》经过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的讨论。这个委员会研究的就是中国的考试,只有26名委员,刘海峰以研究科举而闻名。
  刘海峰昨日评价说,自中国恢复高考30多年以来,这次是最全面的高考改革――以前高考改革只涉及单向或局部。
  他认为:方案有诸多新意和亮点,譬如说:首先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的高考录取率,有具体的指标;其次,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不过,他也同时认为,改革方案还是没有解决综合素质如何成为升学的依据这个难点。
  他说,改革一直有两难: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譬如说,本专科分开考的改革,的确,从理论上说,一张考清华、北大的试卷,如何考出需要动手能力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但是,如果本专科分开考,那么,是不是又会造成学生新负担等等。此外,考不上本科的人是否有通道走向专科?他因此表示,还需要各省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
  刘海峰还是坚持,高考纵有千不是万不是,但它仍是目前相对最公平的考试,“高考不改不行,但是,急于求成也不行。”(本报记者 佘峥)
  【速读】
  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
  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学生特长可客观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重点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本地所属高校在当地招生。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降低过高的分值。
  福建省原来就没有艺术特长生加分,但是“在高中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者”可获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
  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意见》指出,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教育部表示,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在考试方式、内容、时间上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到2017年成为主渠道。
  福建省从今年开始试行“小高考”,提前在一月份举行,据信就是为本专科分开考试做准备。
  【猜想】
  [悬念1]
  “北约”“华约”会不会瓦解?
  《意见》指出,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意见》的出台,是否意味着以往几所高校抱团组成的联考“北约”和“华约”是否就此瓦解?
  [悬念2]
  三门学业水平考试谁来选?
  三门会考科目谁来选?如果是考生自己选,那么会不会造成大家都选比较好考的文科?目前有很多人认为,不会由考生自己选,而是高校会根据专业来提出对三门水平会考科目的要求,譬如说某专业需要理、化、史的会考成绩,考生再根据这个要求选报。
  [悬念3]
  高一就进入高考状态?
  原来英语只考高考一次,现在可以有两次考试,会考也是如此,为了取得好成绩,考生会不会一考再考?此外,虽然会考是“一门一清”,如果没有强行规定考试时间,所选科目在高一、高二就进行测试,会不会造成高考压力充斥整个高中阶段?
  [悬念4]
  高三只学语文数学?
  高三就只学语文和数学?每门课程学完即会考,即“一门一清”,那么,会不会导致高三下甚至高三年,就剩下语文和数学?那么,其他科目的老师如何调配?
[责任编辑:廖文焱,赖旭华
详情请关注:不用参加高考&无须填报志愿&专科院校仍陷招生难--人民网教育频道--人民网
不用参加高考&无须填报志愿&专科院校仍陷招生难
&&&&来源:&&&&&
  高一是河南省洛阳市今年的一名高考考生,今年他考了420分,高出专科一批分数线整整60分,但他连专科志愿都未填写,直接选择了复读。问及原因,高一说,辛辛苦苦读了10多年,觉得上个专科不划算,他想复读一年,至少考个二本。高一还坦言,自己对大专院校的确没有太多了解,只是在概念上觉得和本科有所区别。  无独有偶,高一的同学张义宗今年高考考了460分,这个分数比本科三批分数高出13分,但他也选择了复读。张义宗说,本科三批的院校学费有些高,考出这个分数自己也不甘心。当问及他为什么没有上专科时,张义宗直言,自己对专科从未过多关注和了解。  高一、张义宗的父母对孩子的复读决定表示尊重,“爸妈也觉得上专科没啥意思,在这方面,他们听我的。”高一说。  像高一、张义宗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高一现在就读的复读班,73名同学全部达到了专科二批分数线,但他们无一例外放弃了专科院校,选择了复读。  分数一降再降 门槛越来越低  来自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今年,河南省专科二批的分数线为190分,共有985所省内外院校参与该省专科二批录取,第一志愿投档后,文科86%的招生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理科96%的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其中文科193所、理科258所院校一志愿零报考。  2011年,河南专科二批公布的分数线为200分,录取结束时,计划空余6万左右。今年,集中录取结束时,专科录取26.9万人,完成原计划的75.4%,其中专科二批招生计划17.4万人,录取11万人,依然空余6万多人。  “这几万个招生计划指标都白白浪费了。”河南省某高校一位多年从事招生工作的副校长对此很是惋惜。  专科招生难不只在河南存在。  据了解,去年山东高职出现了4.2万的生源缺口,今年山东专科二次征集志愿中347所文科院校、367所理科院校遭遇零投档,河北专科一志愿983所院校生源不足,征集4.5万志愿,湖北也连续两年征集志愿过万。  为了减少生源缺口,全国很多省(市、区)近几年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零投档、降分补录、计划空余等方法。  福建省更是从2011年起,在部分教育教学、招生工作管理规范的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中开展注册入学试点。这意味着大学门槛降至最低,即在学生及家长自愿的前提下,不参加高考,不填报志愿,高职院校通过注册直接录取一部分学生。  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为685万人,预计全国平均录取率将超过75%。某些省份的录取率甚至达到90%,绝大多数学生不愁没大学上。  微博名为“微微一博2010”的网友调侃:满分100分的高考卷考25分就可以在河南上大学,不会是真的吧?  微博名为“幸福在临沂”的网友称,去年山东省专科二批录取线达到180分,今年专科录取线再平这一史上最低纪录,这意味着高考5门平均只要36分即可叩开一所大学的门。是高考失灵、大学普及,还是高校大跃进惹的祸?  业内人士分析,这么低的分数线,其实线下考生已经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只要参加高考,就能上大学。  针对此现象,中国教育在线今年发布的《高招调查报告》称,这一方面说明了考生与家长的理智,不再是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另外一方面,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考生放弃高职高专,意味着高校已经开始直面生死存亡。  招生变成一场紧张激烈的高成本战争  提起招生,河南省某独立学院从事多年招生工作的张老师直喊“头疼”,据他介绍,招生对这些独立学院和民办专科学校而言,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民办院校每年招生抢生源,跟打仗一样紧张激烈,这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压力太大了!”张老师感慨万千。  据张老师介绍,专科二批为民办院校或者独立院校,每年的报考率能达到计划的50%就算不错了,有的甚至更低,30%左右也不足为奇。  张老师告诉记者,每年的3月就要开始制定招生计划,“五一”期间就要到各学校宣传,直至8月底学生报道。一次招生需要耗费近半年的时间。  提起招生的手段,张老师说,以前他们也海投录取通知书,但效果不佳,学生很反感。也曾到学生班级里发宣传页,但现在的学校大都有门禁,对于这样的招生人员,根本不允许进入。此外,他们还在自己学校的主页上公布招生老师电话号码和QQ号,并安排专人负责在线咨询。  为了能多招几名学生,张老师他们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请班主任吃饭,并承诺推荐学生给班主任提成,好的学校每推荐一名考生,班主任的提成高达1000元。“但现在学生报考都自己在网上查资料,也不去咨询老师,这个办法也不太奏效了。”他说。  如此下来,每年的招生宣传费用、招生老师吃住、班主任提成等,加在一起没有个一二百万元根本下不来。  “最伤人的是报到率。”张老师说,“报考了,也录取了,可是开学就是不见人影,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没办法,打电话劝说几乎无济于事,报到率能达到七成,我们就非常满足了。”  “计划完成情况是一方面,报到率是另一方面。”河南省一职业院校的刘校长说,每年专科院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都存在被录取考生不报到的情况,因不报到而导致的生源流失在一些院校能占三四成,个别院校更高。  “公办高职院校报到率85%就算不错了,一般‘专二’院校到75%就算不错了。”刘校长说。  “对于公办高职院校来说,尽管也会面临生源问题,但背后有政府‘撑腰’;民办高职院校则完全靠生源来维持运转,没生源也就意味着破产。”刘校长坦陈。  张老师也称,学校的经费都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学生报考越来越少,报到率越来越低,意味着学校的经费越来越少,他们除了硬撑,别无选择。  多重原因导致专科生源危机  “学校班主任和其他复读机构与专科学校争生源,也加剧了专科二批院校生源不足。”张老师说,“很多班主任鼓励这些低分学生复读一年考本科,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上专科院校。”  但张老师并不认同这种选择,他分析说,达到专科二批分数线的考生,分数大致在200分左右,这样的考生即使非常努力地复读一年,成绩翻一番,也只能达到400分左右,依然难过本科线,所以还不如第一年尽早选个专科院校上。  “其实很多学校或者复读机构鼓励这些低分考生复读的目的大多是‘以生养生’,很多高分考生复读不仅不需要交学费,学校还会给一些补助,这些钱从哪儿出呢?当然是低分考生来出,以低分考生的复读学费来养活高分考生。”张老师说。  为了证实张老师所言,记者拨通了郑州国华复读学校的咨询电话,招生老师告诉记者,考200多分的学生复读一年需要交纳学费1.2万元。在该校的招生网站上,教学目标上赫然写着:今年大专、明年本科。  “适龄人口持续减少,招生计划不断增加,一增一减让身处高等教育链条末端的专科院校率先感受到了招生难。”中原工学院招生工作处处长苗振青说。  根据教育部数据,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50万人,此后开始逐年减少,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15万,较四年前减少135万。  作为生源大省的河南,高考报名人数自2008年后也逐年减少,今年仅有约82.5万考生报名,高考规模4年萎缩16.5%,减少16万人。  与国内高校招不满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度,中国在美国大学的入学人数已达到15.8万,连续两年超过印度成为美国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约占美国海外留学生总数的22%,其中本科生56976人,增长幅度达到惊人的43%。这是美国国务院教育文化局2011年发布的《开放门户报告》提供的数据。国内高中国际部、留学班遍地开花,为学生们提供国外读书的便捷途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生源危机的出现,应该令国内高校反思教育质量、教育服务与教育回报。如果国内高校能有压力感和危机感,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将使生源之争变为发展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契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返城知青与王震的恩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建鼎会不会倒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