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的陕西搅团的做法作文

家乡的年味的作文4篇
家乡的年味的作文4篇
家乡的年味的作文4篇
1家乡的年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我的家乡在陕西。陕西人如今扔把春节叫做“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传说――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去新春将来的夜晚,便出来食人,使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野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的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贴对联、放爆竹的风俗习惯。
年味最浓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了烟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说,过年不放鞭炮,等于没有过年。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当然,我是经常有空的。我们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划火柴一样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还有点着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的冲天炮;晚上,我们就放烟花,放礼花弹。“满天星”、“冲天炮”……各个村庄的上空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烟花,耳朵里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渲染着新年的氛围。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载着归家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也载着人们的期盼回家了!通向细长隧道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刚劲有力,金光灿灿,一辆辆车上走出了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门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楼满了,一间间屋里飘出欢声笑语;路窄了,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年味最浓是子夜。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既有了口福,填饱了肚子,还温暖了心坎。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心思涌动,欢歌飞扬,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2家乡的年味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了,学校也开始放假了。今年我们到奶奶家过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浓了,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爆竹烟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货是要提前置办的,在年前十几天家家户户就忙活开了,蒸馒头、做糕点、做@、做豆腐……奶奶也忙着为过年做各种准备,爷爷奶奶家的一只年猪有三百来斤重,爷爷请来师傅帮忙宰杀。
走在街上,到处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赶回家过年。
除夕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着炒菜,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又忙着贴春联、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品着美酒,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放鞭炮、烟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了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爷爷和奶奶都乐了。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
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
3家乡的年味
我的家乡在华亭,在我们家乡进入腊月门,传统节日一个连着一个,年味一天浓过一天,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就更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
腊月初八这是华亭过年的前奏,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的“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表示能消灭危害庄家的麻雀(据传说腊八这天见不到危害庄家的麻雀)。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奏事的日子,传统的小年,又名辞灶。
华亭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的用麦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传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的状了。送灶的时间大约在傍晚,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腊月的日子长了翅膀,一飞而过。转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贴对联,挂红灯,张灯结彩;户户围着餐桌、抱着电视守岁,放开肚量喝酒吃肉,毫无顾忌纵情欢乐,一年中所有的辛劳、烦愁在这晚烟消云散,所有的丰收、喜悦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乡的人都有“迎喜神”的传统,吃过“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个个穿戴一新,喜笑颜开,牵着或赶着身上披挂了彩纸折叠的纸扇的牛羊骡马,浩浩荡荡的向预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进发。这是为了驱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马社火、高芯子、车社火排成了长队、绵延不断,鞭炮、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一次将过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用玉米、荞面捏的灯盏,小孩挑着纸糊的灯笼尽情玩耍,灯光、月光、星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正月二十三日已是过年最后一个节日,这天华亭农村有“燎疳”的习俗。妇女们使出浑身解数提早用鸡蛋壳、五色纸糊好“疳娃娃”,男人们则割足枯蒿茅草为“燎疳”做准备。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谁的“小媳妇”、“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门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当第一堆疳草点燃,听到有人大喝“燎疳喽――”,家家户户便都点燃疳草,霎时间熊熊焰火映红了村子,照亮了天空。
人们争抢着从火焰上一跃而过,以求燎去病灾,燎红日子。
4家乡的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人潮的涌动和鞭炮声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北京人过年爱逛庙会;上海人过年会“拜灶神”;一些地区的农民在年前还会去赶集,置办年货。各地过年的习俗虽然各不相同,但总离不开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这些流传已久的风俗。我们家乡过年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跟我走一趟,去感受我们家乡的年味吧!
腊月二十八一早,乡里人就忙起来了,大家在门前支起一个个大灶,把处理干净的鹅放入大灶中,加入八角、川椒等配料熬制,做成我们潮汕地区特有的苏南卤鹅。煮熟后便拿去祭拜祖先,之后它便成为在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了。这可是我们潮汕地区特有的风俗哦!
我们家乡的春节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正月初一一早进行的由学校组织的拜年活动和乡里组织的巡游活动。一大早,活动的参加者就早早来到到相应的地方化妆,在这之前大家早已进行了多次训练,把最精彩的一面呈现出来,把最美好的祝福送进千家万户。学校拜年活动的队伍由仪仗队、腰鼓队和彩旗队组成,从学校出发,到乡里乡政府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给大家拜年。而巡游活动队伍相对来说规模就更大了。有花篮队、舞狮队、锣鼓队、西乐团等,今年还新加了一群活力十足的中年妇女腰鼓队。别看她们年纪大,可舞起来却一点也不比学校的学生腰鼓队差。这两个队伍所到之处,人山人海,欢呼声、鞭炮声,队伍的打奏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人们都赶着来参加这场属于每一人的盛会。
春节,在这华夏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过年的习俗也流传已久。不管社会发展得怎样,那股浓浓的年味始终不变……
小编推荐:
家乡的年味的作文4篇相关的文章
相关知识点初中初三作文850字:破五的由来
- 初三作文 】
初三作文为你而选:
标题: 破五的由来
关&键&词:
初中初三 850字
字&&&&数: 85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初中初三
作文来源: ()有话说:小编忙活了,很长,为了就是让您满意,你要是不满意跟我说声,我们会更加玩命的干!谢谢大家哈!本作文是关于初中初三850字的作文,题目为:《破五的由来》,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们,今天是破五,你们知道破五的由来吗?如果不知道,请跟我一起来看破五的由来吧!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里把垃圾扫出,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在陕西,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
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
”本文来源:/z/689320.html
下页更精彩:1
想了解更多关于初三作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初三作文频道点击量排行1
初三作文频道最新更新1
初三作文频道编辑推荐1
初三作文编辑推荐访问1求作文,故事内容在知道搜索未解决问题搜索内容是:餐桌上的语文 第一个就是我的问题!_百度作业帮
求作文,故事内容在知道搜索未解决问题搜索内容是:餐桌上的语文 第一个就是我的问题!
互撸娃0885
生活中的语文 (可删掉几段哈,加油哦)生活在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我们感到很自豪.五千年绚丽灿烂的文化文明,离不开我们的母亲河.伟大的母亲河养育了我们华夏民族子嗣后代.这条河哺育着沿岸的人民,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然而居于黄河源头的青海人民在饮食习惯和饮食种类上却有着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海是我国西部省份,因青海湖而得名.黄河河谷是主要农业区,盛产春小麦、蚕豆(当地叫“大豆”)、青稞、洋芋(土豆)、油菜籽等农作物.青海各民族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饮食习俗也有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这里的传统主食为白面制品,有馒头、饺子、包子、烙饼、酿皮子等各种花样,其食法与陕西,甘肃等地接近,口味偏于酸辣.青海的面食方面可谓花样众多,有面片、寸寸面、旗花面、拉面、干拌、杂酱面、臊子面、杂面巴烙、豆面搅团、豆面散饭、搓鱼儿(用青稞面和成面团,然后每揪一小块指头大小的面团,搓成中间稍粗两头尖细的面条,约两寸长,形似小鱼儿)、破布衫(青稞面和成面团然后擀成薄片,揪成任意形状,大小跟面片差不多,只是形状没有面片那样有规则,因为青稞面没有面筋,面实在不筋斗)、板凳腿(用青稞面和成,擀成比较厚的面饼,再切成宽约0.5-1厘米,长约两寸的面条状,俗称“板凳腿”,其实只是比寸寸面显得笨一些而已).最有特色的是当地的揪面片儿.青海人揪面片的技术很高,站的离锅远远的,揪出的面片不断的抛入沸水中,其速度可与山西刀削面高手相媲美,而且面片的大小、薄厚也很均匀.看看高明的厨师下面片真可算是一道景致!这里羊肉面片风味独特,食后令人难忘.最令人难忘的是餐桌上的馍馍,其种类也很繁多:馒头、花卷、馓子、油条、麻花、狗浇尿(烙的很薄的饼子,油油的,香脆可口)、焜锅(俗称“锅盔”,烙的很厚很大,外酥香,内松软可口,耐存放.适于外出打工的人带.)平时食用这种焜锅,或者家里来客人了,我曾常常把锅盔切成四五厘米宽的长条儿像搭积木一样的摆起来,放在碟子里,摆在餐桌上煞是好看,让人很有食欲.最让人忆苦思甜的是洋芋,可以说是青海人的救命饭.过去生活困顿,有些人家实在没吃的了,一天三餐以洋芋充饥.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一个笑话:那时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每户农家住一两个知青.一位知青说:我在房东家早上吃的是“羊”,中午是“鱼”,晚上是“蛋”.另外的其他知青甚是羡慕他的生活条件好,而结果呢,他的一日三餐是:早晨炒洋芋,中午煮洋芋,晚上杂面巴烙里下洋芋疙瘩,合起来就是洋芋蛋,而别人当成了“羊鱼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食材,自然会孕育出不同的饮食文化.青海地处高寒,人们习惯以酒为伴,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别有一番酒趣.青海人常说:“酒是先行官,万事它为先”.说是酒与礼仪是同在的,“桌上无酒缺礼仪”,缺了酒,改行的规程没法行;缺了酒,该说的话儿没法说.青海是青稞酒的故乡,青稞酒产于互助县威远镇,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赞美语:“龙王仙丹育青稞,王母玉液酿美酒”.足见青稞酒的香醇芬芳,独特韵味.俗话说:好酒卖深巷,顾客喜迎门.威远镇出好酒,自然威名远扬,这名声就好比青稞酒的香醇,香飘四溢.周围近千百里地方的酒商闻着青稞酒香纷至沓来,驮运到各个地方去出售.说起酒,自然要说到青海人的喝酒猜拳,这里面还包含一定的文化哩.就说说很早以前听过的喝酒唱的曲儿:一个(嘛就)麻雀一(呀嘛)一个头呀啊,两只眼睛明(呀嘛)明丢丢,两个爪爪站(呀嘛)站墙头呀啊,一个尾巴丢在个后呀头.这曲儿还有那么一点点押韵的味儿.酒至半酣,边喝边唱,甚是热闹.先前我也不明白他们口中喊的和手上出的拳的大小,经询问解释,后来才知道这酒令中也有代表字和词的:一心敬你,哥俩好,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魁首,六六大顺,七巧鹊儿探梅,八福长寿,九(酒)是好酒,十满堂.不过这猜拳中的奥妙我还是懵懵懂懂.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地饮食与其他地方的差异各有各的艳丽和风韵,愿我们的饮食文化如同青稞酒涌出仙露琼浆,馥郁芳醇,经久不绝,也为中国文化增添几分绚丽!
其他类似问题
你要看看作文书,不能抄别人的!万一老师看见了你死定了哦~~~~~~~~~~~嘻嘻嘻···
扫描下载二维码宁夏隆德年节故事集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宁夏隆德年节故事集锦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隆德 :有一种幸福叫做“获得感“!_晚安隆德-爱微帮
&& &&& 隆德 :有一种幸福叫做“获得感“!
wananlongde晚安隆德一路有你陪伴更精彩投稿邮箱:旅游 文化 新闻 社会 美食 人物 文学 感悟贺璐璐、祁瀛涛 宁夏新闻网  在十二五即将收官,全区上下“从严从实抓落实、大干实干100天”的最后阶段;在十三五即将开局,进入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总目标倒计时五年之际,宁夏新闻网特别推出“收官十二五 冀望十三五——网络看宁夏”系列报道,今天我们带您一同走进隆德。  隆德是宁夏的文化大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活跃的文化艺术氛围闻名全国。有一种幸福叫做“获得感”——隆德县“十二五”发展剪影  冬日的六盘山,分不清是雪是霜,满山的针叶林披上了白色的衣装,呈现出一种寂静之美。绕着山路缓缓行进,转过一个个山弯,一座面貌秀雅、山明水净的城市呈现在了眼前,恍如一幅水墨山水画卷,这就是有“书画之乡,高原绿岛,丝路古城”之称的隆德县。隆德县委书记袁秉和在隆德县沙塘镇张树村接受宁夏新闻网记者采访。 山顶树林披银装。  隆德县一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活跃的民间文化为世人所称道,但是地处宁南边陲,受交通等各方面因素限制,缺乏支柱性产业,经济底子薄,长期处在全区县域经济的最后一个方阵中,是制约该县发展的最大问题。“十二五”期间,隆德县不断优化发展思路,积极开拓创新,工业发展从“几棵树”长成“一片林”;坚定不移发展中药材、草畜、冷凉蔬菜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健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体系,以特色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让扶贫致富取得实效。今年,隆德县整合各类资金5.03亿元,实施了整村推进、“双到”工程、“雨露计划”等扶贫工程,完成了18个重点贫困村脱贫销号任务,让8500名群众摆脱了贫困。随着前不久全国高原地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东毛高速六盘山隧道全线贯通,隆德县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日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自此进入全面提速期。 隆德县城旧貌换新颜。“十二五”,是全县人民获得感最多的时期  “十二五时期,是隆德县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城乡面貌发生极大改变的时候,是隆德县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人民的获得感最多的时期。”面对记者,隆德县委书记袁秉和在一句话中用了两个“极大”和三个“最”来肯定这五年来隆德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一句源自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获得感”,从侧面反映了老百姓对这几年县委政府努力的认可,也足以代表这五年来,隆德县全力以赴推进扶贫攻坚,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所带来的成就。2015年,隆德县以整村推进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扶贫攻坚为统揽,以整村推进为抓手,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核心,以特色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夯实水、路、城镇化、教育、生态“五个基础”,大力发展“六个工程”,在精准扶贫、城乡统筹、产业提升、民生保障工程等重点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美丽的沙塘镇张树村。 老穷村展新颜,让老百姓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句话。老隆德人都不曾想到,沙塘镇张树村这个曾经全县闻名的穷村,现今竟成了这句话最好的代言。  张树村是隆德县23个整村推进村之一,过去的张树村,危房摇摇欲倒,道路尘土飞扬,常住人口294户121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1户332人,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52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679元。就是这样的一个村,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村民陈宗仁的话说,“都是党的政策好,才让我们过上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一场预告中的雪到底没有落下来,太阳刚探出头,我们来到了张树村,整齐的村落、洁净的村道、漂亮的民居、功能健全的文化广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路边闲坐的老人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道路两边的院墙上,五颜六色的农民画成为一道风景,这些农民画用笔生动,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隆德县的民间文化无处不在。村部院内,妇女之家、农家书屋、青年之家、老饭桌、道德讲堂、文化活动室一应俱全,村民可以享受到各种便利。如今的张树村,已经成为全区最美的村庄之一,而其独有的文化氛围,更是为其增色不少。文化味十足的张树村。  2015年,隆德县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446万元,通过危房改造、养牛户补贴等政策支持,按照每家每户贫困程度、劳动力状况、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意愿、贷款需求,为每户农户建立“明白卡”,分门别类确定养牛、贩运等致富产业。目前,全村养牛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达到60多户。此外,村里还通过建立家禽养殖园区,定期对村民进行学习培训等举措,加快整村推进脱贫,仅仅一年,张树村的GDP水平已经高于隆德全县的平均水平。  在陈宗仁家里,袁书记一边和群众交谈,一边向记者展示着村子里各项现代的生活设施。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喷涌而出;按下按钮,抽水马桶开始工作;家家户户都有的太阳能热水器,让村民们冬天也能洗上热水澡。袁书记说,现在张树村已经实现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全村覆盖,按照这个模式,隆德县将同时对10个村庄进行改造,不仅要将农村自然和谐的美充分体现出来,还要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绿水伴城边。 每年年终,那一份人人期待的“民生礼单”  隆德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制约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隆德坚持“民生为本、项目带动”的工作思路,做好了“水文章”和“绿文章”两件大事,让民生得到保障。  五年来,通过多个蓄水工程和供水工程的陆续完成,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完全解决,建成多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保障了农村近16万群众的饮水安全。今年,隆德县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为目标,以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为核心,扎实推进生态林业建设,规划投入资金1.8亿元,重点实施灵龟山市民休闲森林公园绿化、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营造林工程等5项重点工程,完成绿化面积8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50.6%,森林覆盖率达到28.6%,让宁夏南大门的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几年,隆德县委、政府每年都会向群众发出一份“民生礼单”,详细向大家告知当年的民生工程(计划)完成情况,随着发展势头不断转好,这份每年的礼单也越来越“厚实”。今年的这份礼单,包含的亮点可真不少:整乡推进方面,张程乡草畜产业新建标准化养殖圈舍、青贮池1747座,90%以上农户参与发展草畜产业;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2亿元,支持23个整村推进村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符合隆德实际的致富路子;中药材、草畜、冷凉蔬菜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全面发展,其中,肉牛养殖已被农户广泛接受,助农增收效益十分显著,中药材正在向产、加、销一体化快速发展,今年加工转化率达到40%;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攻坚行动计划,实现户户一所安全住房目标,自来水入户率、行政村硬化路通达率、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等多项民生指标位居全区前列…… 正在改造中的村庄。软实力带动硬指标,让文化旅游真正发挥作用  “六盘胜地·水墨隆德”,是隆德县着力推出的文化旅游品牌。众所周知隆德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文化富裕”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民间有一批擅长砖雕、刺绣、泥塑、书画、篆刻、剪纸的文艺能人。十二五以来,隆德县除了大力发展工业和特色产业之外,也把转型点放在了文化带动上,推动文化扶贫,让文化能人成为文化民生的带头人。 正在改造中的村庄。  从2014年起,隆德县深入实施“文化兴县”战略,挖掘红色经典、民俗文化、生态景观资源优势,招商建设范家峡森林公园。改造提升红崖老巷子民俗文化村、神林自驾游营地,两地分别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三星级农家乐。红崖村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奠安乡梁堡村列入由中央财政保护支持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隆德麦田景观喜获“中国美丽田园”称号,观庄前庄等9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为了打造中国西部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生态与文化旅游示范县,今年隆德县抢抓新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依托大六盘生态文化旅游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逐步把生态文化旅游业打造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先导产业。开工建设六盘山国际狩猎场、六盘山国际养生中心和国际滑雪场,全面建成范家峡森林公园,打造宁夏生态旅游目的地。建成老巷子民俗文化村,建设老县衙景点及县文化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开发伏羲崖·六盘天池景区,打造丝路之旅民俗文化旅游新亮点。筹办了全国书法大赛、春节民俗文化旅游节和范家峡森林公园露营大会等活动。以“一首歌、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广告词)、一本书、一部电视剧”为载体和形式,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平面广告、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立体宣传推介,全方位展现六盘胜地秀美画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隆德旅游人数同比增长或将达到70%以上,旅游业已逐步向“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发展,成为带动服务业的经济增长点。 为春节社火表演准备的道具。  站在辞旧迎新的节点,十三五怎么开局?袁秉和心中早已有了一本账,他说,隆德县将精准实施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推进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实施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劳动密集型工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三大计划”,使缺乏劳动技能的11400人脱贫致富;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将不适宜居住区的3260人搬至中心城镇、工业园区聚集,促其增收;通过生态补偿对生活在六盘山外围的560名贫困人口进行技术推广与培训,确保稳定增收;通过发展教育,对3280名中高职院校学生实施免费教育计划;通过政策兜底,整合各类资金,扩建沙塘敬老院,建设县城养老中心、第三敬老院,集中供养7640名无劳动能力老人。到2018年,要确保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43个贫困村全面脱贫销号,再经两年巩固提升,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随着隆德县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雁南飞”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了“凤还巢”回到家乡。袁秉和告诉我们,因为隆德县汉族人口比重大,所以春节是最重要的节庆。他希望通过营造浓厚的春节文化气息,使得返乡的村民能够真正感受到家乡的巨变,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亲人其乐融融地过好每一个节日。  宁夏新闻网记者 贺璐璐 白 雪 摄影 祁灜涛 视频 马建宁 葛龙 张建平  下面,让小编带大家看看隆德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地方、值得一尝的食品。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位于隆德县东侧,312国道沿线,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军会师地之一,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确定的一百个经典红色景区之一,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2010年1月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为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石窑寺景区  位于隆德县城西南2.5公里的南凤山腰。南凤山形宛如凤凰临风展翅,故名之,又称龙凤山。该寺供金陵圣母及黑水龙君。昔有乐楼及看台,圮毁于震灾。祝霖寺蛮岩耸翠,杨柳垂青,春宜风,夏宜雨,秋宜月,冬宜雪,四时之景非常优美。“祝霖疏雨”为隆德八景之一。清凉世界景区  位于隆德县城南7.5公里处,景区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共有植物788种,动物207种,是一个天然的野生动植物园。历史上成吉思汗、李自成等攻占隆德城(古称德顺州)时都曾以此地为战场。该景区集宗教文化和生态观光于一体,有佛道兼容的寺庙群、青龙瀑布、成吉思汗点将台、笑佛山、笔架峰、墨池、情人谷、老君卧牛台、香炉峰、关公饮马泉等景点。景区内最著名者为清凉寺,是隆德县最古老的佛寺之一。隆德红崖老巷子民俗村景区  位于城关镇红崖村,距县城1公里。景区以老巷子民俗街区为主线,内有雕塑、园林小品、乡村戏台及老房子、老磨坊、老水井等景观,可全面体验红色革命文化、古村落民俗文化、乡土风情和农民生产生活状况,了解隆德民俗文化及民居文化,被游客誉为“六盘山第一村”。宁夏隆德县六盘山范家峡森林公园  位于宁夏隆德县东南部的山河乡境内,距县城约30公里,是集森林旅游、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垂钓滑草、野营探险、户外写生、野生动植物观赏、影视剧外景拍摄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六盘天池景区  六盘天池又称北联池、雷泽、朝那湫、北乱池、北联灵湫等,位于隆德县城东北20公里处六盘山,是葫芦河的发源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孕生的地方,被誉为古“隆德八景”之一。伏羲神崖  位于六盘天池景区北1000米处,远看山的形状像一个只展开双翅的红色蝙蝠,所以也有人叫“蝙蝠崖”。传说以此水滴眼可明目,饮之可治百病,男女共饮可成伴侣,反目夫妻取饮可和睦,结仇朋友饮之则亲密;还可以养颜保健、福祥永寿。隆德六盘山文化城  位于隆德县城人民路中段,以经营民间文化产品及古玩交易、文化展示、旅游为主要功能,是隆德县一处综合性文化产业基地和生产经营平台。隆德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暨自驾游营地  位于隆德县神林乡辛坪村,在六盘山下西兰公路“312”国道边,距隆德县城约30公里,有花卉展示、果蔬栽培、食用菌菇培育、乡村休闲旅游、循环经济发展、自驾游基地六大产业。自然景观独特,交通条件便利,是一处休闲避暑旅游观光的佳地。隆德美食  说到美食,怎能错过隆德?光看图就能让你口水直流。这里主要以面食为主,肉食辅之。家常食馔多为汤面辅以蒸馍、烙饼或是芋豆小吃,粗料精作,花样繁多。受气候环境和耕作习惯限制,食用青菜甚少,农家用膳常是饭碗大而菜碟小,一年四季有油泼辣子、细盐、浆水(用老菜叶泡制的醋汁)和蒜瓣即为满足。其中著名者有隆德暖锅、搅团、馓饭、风味长面、荞面小吃、千层饼、碗簸子等。关注更多地方微信 感受不同文化气息“晚安隆德”合作伙伴宁夏新闻网:nxxwwwx固原大城小事:guyuan0954固原有你:GYyouni宁夏固原旅游宣传:gylyxc舌尖上的宁夏:ninxia1234固原广电:guyuanguangdian固原微度生活:nxxsml固原广电网络:gugdwl智慧隆德阳光政务:ldzhwfw西吉万象:xijiwanxiang请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择一城终老,爱一生温暖注明出处 | 欢迎转载用心温暖一座城  
点击展开全文
人生如旅行,世界不会改变,带上行囊,你的脚印中留有刚下过的雨水 雨水化干 脚印依存。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搅团的吃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