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心理,加上在讲台上的压力,很多时候会忘词,即使有简洁的提示,也我想不起来了,这怎么办?

内向性格的人要想“适应社会”必须变得外向吗?
德瑞姆心理学院
& &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擅长结交各式各样的人来积累人脉,如果你不擅长滔滔不绝地推销某种商品、某个观点甚或你自己,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通过呼朋唤友找乐子,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乐观、自信、阳光、能干、勇敢、有领导力、能言善辩等,你大概同时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
&&&&很久以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内向&和&外向&概念的时候,他其实是说,有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外部世界,致力于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另一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内心世界,致力于了解和改变内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向&这么一个原本中性的词,变成了代表敏感、保守、脆弱、悲观、孤独冷漠、沉默寡言、顾影自怜范的贬义词。以至于童年时代一句来自长辈或朋友的&你太内向了&的评价,会自然就带出来怜悯、同情甚至谴责的意味,让我们有秘密被看穿的羞耻感,并一下子脸红到脖子根。&
&&&&内向的人渴望改变。我遇到过很多来访者,他们迫切想要跟我探讨&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外向些&,仿佛内向是他们的错误,是一切生活问题的根源。对很多人改变内向的性格,也成了很多人自我完善和个人成长的重要目标。
& & 内向者需要变得外向吗?有两种典型的看法:一种是鸵鸟派,认为内向者无须改变,重要的是,要懂得欣赏自己的优势、接纳自己。&& & &&
& & 内向者当然有自己的优势。有一个理论是说,内向者之所以内向,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类型更加敏感,因此,外在信息较少的环境会让他们感到舒适,而刺激过度的环境会让引发神经的信息过载,让他们焦虑。相反,外向者的神经比较大,需要更多更强烈的外界刺激才能让他们觉得舒适。内向者的神经更敏感,这让他们对细微之处有更多觉察。敏感有时候会造成麻烦,但有时候也很有用。比如,内向者更容易因为一些微小的响动干扰睡眠,但如果深夜大家都熟睡时宿舍着火了,外向的人就会欠内向的人一条人命了。内向者对美更敏感,他们更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很多人成了文学家、艺术家。人际关系上,内向的人更容易对别人产生怜悯和同情&&这是助人的基础,内向的人也更容易为自己的过错感到内疚和自责&&这是道德的基础。此外,因为容易焦虑,内向的人更会为事情做提前准备&&如果他们还没有被焦虑压垮的话。所以内向的人也可能更靠谱。鸵鸟派就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自身优势的沙堆里,对社会要求视而不见。鸵鸟派觉得,社会的要求那是社会的偏见,既然内向的人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不安心做个内向的人呢?
&&&&鸵鸟派之所以是鸵鸟,是因为从性格完善和社会适应的角度,任何性格的标签都不应该成为拒绝成长的借口,内向也不能。
&&&&另一种是斗鸡派。他们永远斗志高昂,对变外向有打了鸡血般的热情。他们觉得既然外向的人看起来更成功、更快乐、更能获得社会认同,内向的人如果不想方设法变外向些,简直就是不思进取。
&&&&很多人尝试过变外向的努力,尤其在青春期。我见过一个学生,他非常外向。在一个活动中,他主动和所有同学打招呼,组织大家搬凳子、拿道具,在讨论中积极发言。在一次活动中,他讲起他的故事。他说他曾经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经常觉得孤单。来到大学后,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外向的人。他意志坚强又有行动力。下了决心后,他抓住每个机会和别人说话,参加各种聚会和活动,有发言的机会他一定要强迫自己发言。他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变得更积极自信了。同学都把他当作外向的人,甚至根本不相信他曾经内向过。
&&&&我原先一直把它当作一个&内向可以改变&的励志故事。现在我也依然佩服他为改变所作出的努力。但有一天他忽然告诉我,他经常有一种隐隐的不安,觉得他好像是在&装成&某种样子,在&扮演&某个人而不是他自己。有时候他会情绪低落,觉得这一切都没有意义。
&&&&这并非个案。很多曾努力改变性格的人都告诉我,在很长的时间内,他们都有某种在&扮演某人&的不安感。最初我以为,这只是因为行为改变的时间不够长,我们还没有习惯这种改变。但是这种不安感的持续时间如此之长,让我逐渐相信,某种程度上可能真有一个&真实的我&,偏离这种&真实的我&会让我们感觉不安。
&&&&这是说内向的人是无法改变的吗?当然不是。
& & 在讨论改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区分技能提升和人格改变。就具体的技能训练而言,无论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都有改善的空间。只不过在诸如社交、公开演讲等领域,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容易焦虑,也因此被误认为更不擅长。内向的人要在这些领域取得进步,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些领域找到你的优势,让优势引领你去改变。
&&&&就以我为例来说:我曾经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在众人面前讲话会让我恐惧。我总担心自己在讲台上会失控,而失控也总是伴随着对失控的焦虑准时到来。我会结巴、忘词、面红耳赤,紧张到虚脱。每一次上讲台都像受刑。因为焦虑,我想学心理学,于是读了师范院校。但在师范院校读书,经常因为忽然想到将来某一天可能站上讲台而焦虑万分。
&&&&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容易焦虑,你很容易在其他方面也怀疑自己,你觉得自己藏着一个重大的秘密,不能让别人知道。于是你开始畏手畏脚,你的生活也因此变得狭隘了。这是内向的人经常出现的问题。
&&&&我就这么在焦虑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了我的大学生涯。直到研二的时候,有一所民办大学要找一个研究生做兼职的心理学教师,教变态心理学。我那时候很缺钱,犹豫了很久,一狠心把活应承下来了。
&&&&几乎从应承下来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了。我一连做了好几天噩梦,梦见自己在讲台上,众目睽睽之下,手足无措。我也尝试过做一些积极点的想象,比如想象某个女生在课上冲你抛媚眼之类,但是没用。改变有时候很难,原因就在于,如果你只有失败经验,没有成功经验,你都没有想象自己成功的素材,但你想象自己失败却很在行。在我的想象中,无论我在课堂上会怎么失败,那一定很丢人。
&&&&审判的那一天终于来了。我早早地到了教室,整理好教案,擦好黑板。当我站上讲台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很自信。因为认真备课,我了解自己要讲的内容&&当然可能也因为讲台下稀稀拉拉只坐了5个学生,他们还自顾自地玩着手机。这和我想象中的千万双眼睛盯着你,差别太大了。&
&&&&我实在不好意思把&这所大学&叫作野鸡大学了,因为我短暂的教学生涯就是从那里开始的。就这么几个少数的听众,让我开始学习在众人面前讲话,让我积累起了成功经验,并开始喜欢教学。现在我在学校开一门很受欢迎的通识课,上课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不再害怕学生的目光了,相反,能够把他们的目光从手机上吸引过来,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我通常是命令的)。和知乎的分享精神一样,其实知识分子(就让我满足下虚荣心吧)内心都渴望有一个讲台,来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况且我和学生分享的还是没有专业壁垒的心理成长和幸福之道。虽然在每次课开始之前我仍然会紧张,但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想多了&。分享的快乐会很快让我忘却这种紧张。
&&&&当然这算不上太成功的故事,我只是做到了很多普通人不用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我之所以把它讲得像个成功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蕴含了内向的人改变的一些基本道理。我的经验,改变是无法凭空发生。真正有效的改变,需要两个支点。第一个支点,需要你能积累相关的成功经验。它会改变你的预期,让你自信。第二个支点,是在这些让你害怕的领域,你要有一些自己的优势。我的优势在于,我总是试图把书上或学术文章中看来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建立联系,思考它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并把这种思考与大家分享。是总结和分享的欲望,让我克服了讲话的恐惧。
&&&&但我并没有真正变得外向。当在马路上偶遇领导或其他重要人物的时候,我仍然很紧张,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而且无一例外地忽然忘了他们的名字和职位。我没能在这个领域找到我自己的优势,所以只好随它去了。
[共发表1099篇]
您可能也喜欢
记住用户名
本周【心理健康】阅读排行
留下你斑驳的笔迹
人生推荐阅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或查找公众号 人生网 即可。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你当前的位置: &
内向的人如何改变(之一)
编辑:chenhaixian&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擅长结交各式各样的人来积累人脉,如果你不擅长滔滔不绝地推销某种商品、某个观点甚或你自己,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通过呼朋唤友找乐子,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乐观、自信、阳光、能干、勇敢、有领导力、能言善辩、大众情人,你大概同时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
很久以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内向&和&外向&概念的时候,他其实是说,有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外部世界,致力于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另一些人会把生命力指向内心世界,致力于了解和改变内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向&这么一个原本中性的词,变成了代表敏感、保守、脆弱、悲观、孤独冷漠、沉默寡言、顾影自怜范的贬义词。以至于童年时代一句来自长辈或朋友的&你太内向了&的评价,会自然就带出来怜悯、同情甚至谴责的意味,让我们秘密被发现的羞耻感,并一下子脸红到脖子根。
内向的人渴望改变。我遇到过很多来访者,他们迫切想要跟我探讨&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外向些&,彷佛内向是他们的原罪,是一切生活问题的根源。对很多人改变内向的性格,也成了很多人自我完善和个人成长的重要目标。
内向者需要变得外向吗?有两种典型的看法:一种是鸵鸟派,认为内向者无需改变,重要的是,要懂得欣赏自己的优势、接纳自己。内向者当然有自己的优势。有一个理论是说,内向者之所以内向,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类型更加敏感,因此,外在信息较少的环境会让他们感到舒适,而刺激过度的环境会让引发神经的信息过载,让他们焦虑。相反,外向者的神经比较大,需要更多更强烈的外界刺激才能让他们觉得舒适。内向者的神经更敏感,这让他们对细微之处有更多觉察。敏感有时候会造成麻烦,但有时候也很有用。比如,内向者更容易因为一些微小的响动干扰睡眠,但如果深夜大家都熟睡时宿舍着火了,外向的人就会欠内向的人一条人命了。内向者对美更敏感,所他们更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很多人成了文艺青年和豆瓣党。人际关系上,内向的人更容易对别人产生怜悯和同情&&这是助人的基础,内向的人也更容易为自己的过错感到内疚和自责&&这是道德的基础。此外,因为容易焦虑,内向的人更会为事情做提前准备&&如果他们还没有被焦虑压垮的话。所以内向的人也可能更靠谱。鸵鸟派就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自身优势的沙堆里,对社会要求视而不见。鸵鸟派觉得,社会的要求那是社会的偏见,既然内向的人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安心做个内向的人呢?
鸵鸟派之所以是鸵鸟,是因为从性格完善和社会适应的角度,任何性格的标签都不应该成为拒绝成长的借口,内向也不能。
另一种是斗鸡派。他们永远斗志高昂,对变外向有打了鸡血般的热情。他们觉得既然外向的人看起来更成功、更快乐、更能获得社会认同,内向的人如果不想方设法变外向些,简直就是不思进取。
很多人尝试过变外向的努力,尤其在青春期。我见过一个学生,他非常外向。在一个活动中,他主动和所有同学打招呼,组织大家搬凳子、拿道具,在讨论中积极发言。在一次活动中,他讲起他的故事。他说他曾经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经常觉得孤单。来到大学后,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外向的人。他意志坚强又有行动力。下了决心后,他抓住每个机会和别人说话,参加各种聚会和活动,有发言的机会他一定要强迫自己发言。他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变得更积极自信了。同学都把他当作外向的人,甚至根本不相信他曾经内向过。
我原先一直把它当作一个&内向可以改变&的励志故事。现在我也依然佩服他为改变所作出的努力。但有一天他忽然告诉我,他经常有一种隐隐的不安,觉得他好像是在&装成&某种样子,在&扮演&某个人而不是他自己。有时候他会情绪低落,觉得这一切都没有意义。
这并非个案。很多曾努力改变性格的人都告诉我,在很长的时间内,他们都有某种在&扮演某人&的不安感。最初我以为,这只是因为行为改变的时间不够长,我们还没有习惯这种改变。但是这种不安感的持续时间如此之长,让我逐渐相信,某种程度上可能真有一个&真实的我&,偏离这种&真实的我&会让我们感觉不安。
这是说内向的人是无法改变的吗?当然不是。
在讨论改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区分技能提升和人格改变。就具体的技能训练而言,无论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都有改善的空间。只不过在诸如社交、公开演讲等领域,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容易焦虑,也因此被误认为更不擅长。内向的人要在这些领域取得进步,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些领域找到你的优势,让优势引领你去改变。
历史上受过内向困扰的名人有林肯、罗斯福、爱迪生、莎士比亚和我。其实几乎每一个内向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在某些被认为只有外向的人才能做得好的领域取得进步的故事。既然其他名人故事历史太悠久,我就讲自己的好了。
我曾经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其中一个表现,是在众人面前讲话会让我恐惧。我总担心自己在讲台上会失控,而失控也总是伴随着对失控的焦虑准时到来。我会结巴、忘词、面红耳赤,紧张到虚脱。每一次上讲台都像受刑。因为焦虑,我想学心理学,于是读了师范院校。但在师范院校读书,经常因为忽然想到将来某一天可能站上讲台而焦虑万分。
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容易焦虑,你很容易在其它方面也怀疑自己,你觉得自己藏着一个重大的秘密,不能让别人知道。于是你开始畏手畏脚,你的生活也因此变得狭隘了。这是内向的人经常出现的问题。
我就这么在焦虑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了我的大学生涯。直到研二的时候,有一个叫&海淀走读大学&的学校要找一个研究生做兼职的心理学教师,教变态心理学。我那时候很缺钱,犹豫了很久,一狠心把活应承下来了。
几乎从应承下来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了。我一连做了好几天噩梦,梦见自己在讲台上,众目睽睽之下,手足无措。我也尝试过做一些积极点的想象,比如某个女生在课上冲你抛媚眼之类,但是没用。改变有时候很难,原因就在于,如果你只有失败经验,没有成功经验,你都没有想象自己成功的素材,但你想象自己失败却很在行。无论它是怎么样的失败,那一定很丢人。
审判的那一天终于来了。我早早地到了教室,整理好教案,擦好黑板。当我站上讲台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很自信。因为认真备课,我了解自己要讲的内容&&当然可能也因为讲台下稀稀拉拉只坐了5个学生,他们还自顾自地玩着手机,这和我想象中的千万双眼睛盯着你,差别太大了。
我实在不好意思把&海淀走读大学&叫作野鸡大学了,因为我短暂的教学生涯就是从那里开始的。就这么几个少数的听众,让我开始学习在众人面前讲话,让我积累起了成功经验,并开始喜欢教学。现在我在学校开一门很受欢迎的通识课,上课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不再害怕学生的目光了,相反,能够把他们的目光从手机上吸引过来,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我通常是命令的)。和知乎的分享精神一样,其实知识分子(就让我满足下虚荣心吧)内心其实都渴望有一个讲台,来和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况且我和学生分享的还是没有专业壁垒的心理成长和幸福之道。虽然在每次课开始之前我仍然会紧张,但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想多了&。分享的快乐会很快让我忘却这种紧张。
当然这算不上太成功的故事,我只是做到了很多普通人不用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我之所以把它讲得像个成功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蕴含了内向的人改变的一些基本道理。我的经验,改变是无法凭空发生。真正有效的改变,需要两个支点。第一个支点,需要你能积累相关的成功经验。它会改变你的预期,让你自信。第二个支点,是在这些让你害怕的领域,你要有一些自己的优势。你要努力培养这种优势。我的优势在于,我总是努力把书上或学术文章中看来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它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是总结和分享的欲望,让我克服了讲话的障碍。
但我并没有真正变得外向。当在马路上偶遇领导或其他重要人物的时候,我仍然很紧张,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而且无一例外地忽然忘了他们的名字和职位。我没能在这个领域找到我自己的优势,所以只好随它去了。
文/心理中心 陈海贤
访问次数:4009([已注销])
([已注销])
([已注销])
([已注销])
([已注销])
第三方登录:安静,内向者所拥有的力量 - 壹心理
安静,内向者所拥有的力量
发表于 07:32:37
本文是笔者读完《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写的一篇读后感,尽管笔者认为本文对全书的结构重新梳理并整理成文,但是笔者还是推荐大家看原著,原著的内容更加丰满,案例也十分的丰富。
由于没有事先控制字数,以至于洋洋洒洒写完发现全文竟达6000字,看起来肯定会有点长,如果大家希望从本文中获得一些收获的话,那么笔者的意见跟苏珊一样:“如果读者一定要从书中得到一点启示的话,那我希望是拥有一点做自己的权利”。
在美国有1/2~1/3的人性格是内向的(中国的比例会更高),这意味着你很可能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或者有一个内向的朋友,或者伴侣,而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下内向的人的特征,那么这本书可以拿来读一读。当然往下看之前也许你会想要测试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内向的人,下面的问卷填写的是越多,则越倾向于内向:
我们经常会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但是这样划分的时候,让笔者强调几个事实:
1、我们把性格划分为内向和外向并非就表示世界上的性格只有这两种,实际上还有很多人的性格既不属于外向也不属于内向;
2、世界上并无一人的性格是完全内向或者完全外向的,实际上只是在这两个维度有所偏颇而已;
3、即使你发现一个人的性格是内向或者外向的,并不代表你就已经认识ta了,内向和外向只是一个很粗浅的分类,就像我们把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一样,内向并不是一个对内向群体清晰的描述,如果你想要认识ta,不应该只根据内向这个标签,尽管它可以给你一些指导,而还是应该进入到ta的生活中,去感受那个独一无二的个体;
4、同样如果有一个人对你说,“你是内向的”,你可以这样回应ta,“你说的没错,但是我想你并没有真的认识我”。
5、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都是应对外界的一种方式,并无高低等级之分,就像人人平等一样,性格也是平等的;
跟笔者一贯的写作风格一样,让笔者以提问的方式展开全文:
一、苏珊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a、好奇:为什么一个人身上会同时背负“沉默”和“坚定”,“刚毅”和“谦逊”,换而言之是这个问题促使作者去探究为什么这种看似矛盾的事情确实会发生;
b、寻找自己性格的力量:苏珊自己也是一个内向的人,在一个与自己性格不合的社会中,她不知道要怎么办,所以她想要去研究这个问题;
c、助人:很多像苏珊一样内向的人经常写信给她求助,让她产生了非常想要帮助别人的愿望;
让笔者再把这三个理由串联在一起:好奇不一定会让苏珊写书,寻找自己性格的力量也不一定让苏珊写这本书,而最终决定苏珊写书的理由是:她想要帮助别人,而作为一个内向的人帮助别人的比较好的方式是写作,而她所以能写作是因为她此前因为好奇深入研究过内向这种性格,并且对这种性格的行为方式十分了解;
笔者敢打赌苏珊绝对没有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三个理由可以像这样串联在一起,而随着她所做事情的增多,让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事情被一条看不见的线连接到了一起。当你做了足够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惊讶的发现,你所做的所有被一条看不见的线其妙的联系到了一起。
二、作为一本指导性的书籍,它的结论是否可信?
尽管苏珊自己也表示书中没有给书中的结论做注释或者给出参考文献,但是书中的核心理论笔者都能够在文献中找到,而且看本书前就已经知道了;
另一方面是苏珊写作比较谨慎,并没有对一些理论做出夸张的推导,而且会辅以非常多的真实案例说明,故而我们可以认为书中的结论是可信的。
实际上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十分的重要,第一个问题考虑的是作者的动机。如果作者的工作是招揽内向客户的话(利益相关),那我们可能就会要问:作者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就好像笔者是做互联网教育,如果他所写的文章全部是赞扬互联网教育的好处,并批驳传统教育,那么我们也许会想要怀疑一下他的动机是否是利益相关,提供的信息是否偏颇。
第二个问题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当我们想要按照书中的指导来做的话,那么书中的观点来源一定要十分可靠,比如来源于科学的研究,或者调查分析,或者真实的案例,而最好不要只是一些无法考证的思维辨析。
三、内向性格是什么?
内向性格是一种平和的应对外界的方式。也许这个定义会让很多人失望,但是笔者特别喜欢。其一是因为相对于外向而言,内向者确实平和一些;其二是因为内向像许多其他性格一样都是一种应对外界的方式,他们没有高低或者好坏之分。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发现了,我们如今的社会仿佛更偏爱外向一些,比如父母更喜欢活泼一点的孩子(小时候母亲经常对我的不满是我总是待在楼上不出门),比如老师更喜欢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笔者读书的时候就经常被老师说,这孩子成绩是好,就是不喜欢举手发言,比较害羞),比如老板更喜欢会社交,会表现自己个性的员工(笔者就经常被领导批评你做了这么多事要跟大伙说出来)。不管怎么说,内向者仿佛就是一种不太受欢迎的性格,曾经还有家长因为孩子内向而求助于心理医生,请医生把孩子训练成外向型的人,当然最后没有成功。
四、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更偏爱外向者?
我们把一个偏爱外向者的社会成为外向理想型社会,也就是说这个社会认为理想的性格是外向。但是社会不是一直都是如此,就像我们社会以前从来没有喜欢过瘦,但是现在瘦却成了美的标准一样。
让我们把时间轴往前拉几百年,那时候美国还是一个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未被开发的大陆。那时候还没有城市,只有乡村,互相之间都很熟稔,就像我们大多数农村一样。那时候我们社会并不偏爱外向,而是偏爱像责任,荣誉,名声,道德和礼数这样的特征,而不太偏爱张扬个性,这是因为在一个小范围而又稳定的社会中,像责任,道德,名声这样的特征是十分稳定的,即使是现在这些品质仍旧被看重。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的人口剧增,一阵阵飓风将美国大部分小乡村吹成了大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是邻居,而是变成了同事,大部分陌生的人开始需要投身到工作中,当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表现自己的责任,荣誉,道德的时候,而只有10min的面试时间的时候,能够快速被对方认识,并表现自己的能力就开始慢慢变得重要起来。我们开始关注怎么在短时间内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我们不需要太长的思考就可以得出答案:要想留下好印象,就应该open一点,跟对方握手,大声的寒暄。
以至于当时的广告业不再只关注商品本身,而是商品对个性的作用,比如洗发水的广告不再是让你的头发感觉舒服,而是让你更加自信,并赢得异性的青睐或者领导的好感;心理学也开始致力于研究怎么让人变得更加积极,自信,更有活力;而学校和家长都在将孩子往外向方面培养——让孩子变得更加合群,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而不是一个人偷偷的去看书;学校录取更不再单独看成绩或者品质,而是衡量一个人的外向程度,与市场的招聘法则完整对接;
真是这样的逐步发展过程中,外向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而内向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被改造的性格。
五、我们可以变得外向吗?
当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考虑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还是由环境决定的。如果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我们很可能对性格的改变无能为力,而如果性格是由环境决定的,那意味着我们也许可以对自己的性格进行调整。
当笔者跟大家说,笔者是个内向的人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而实际上笔者是个内向的人。这其实是说:我们拥有可以对自己性格暂时调整的能力,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自己性格的本质。换而言之,我们需要在某些时候对自己的性格调整一下,让自己看上去活泼一点,热情一点,这并不是对内向性格的否定。笔者再强调一遍:这不是对内向性格的否定,任何否定自己的人,他也许可以获得成功,但是他一定无法获得快乐。
事实上,我们,作为内向的人,完全没有必要否定自己,因为你否定自己的同时也是在否定下面的人:牛顿,爱因斯坦,肖邦(伟大的音乐家),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沃兹尼亚克(与乔布斯共同创建了苹果,并独立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宇宙飞船将无法升空;就不会有相对论,我们就无法看到宇宙令人震撼的美景;当你失落的时候,就听不到《夜曲》,也没有现在的美国,笔者更加不能坐在电脑面前告诉你:内向者自有她自己的独特力量,而完全不必否定你自己。
六、内向者的力量是什么?
其实我们看书名就可以知道:内向性格的力量是安静。本书的英文名是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stop talking,把本书翻译成《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的译者很显然没有仔细研读本书,书中有一段话:内向者喜欢在温和的环境中培养关系,而外向者喜欢在竞争的环境中培养关系。换而言之,内向者实际上是不喜欢竞争的,书名却使用“竞争力”这个词实在不禁让人怀疑译者的水准。笔者乐于将本书理解为:安静,内向性格的力量。
在进一步解释安静的力量的时候,让笔者先跟大家介绍几个实验:
a、 让带着鬼面具的成人出现在两岁的婴儿面前,一部分婴儿不以为意, 另一部分婴儿则大喊大叫。跟踪研究发现,那些大喊大叫的更可能偏内向一点,而那些不以为意的婴儿则更外向一些;
b、给内向者和外向者的舌头滴加柠檬汁,内向者比外向者分泌更多的唾液;
c、让内向者和外向者分别在音乐中完成一项任务,内向者表现最好的音量是55分贝,而外向者是72分贝;如果让内向者在72分贝下完成任务,或者外向者在55分贝下完成任务,二者的正确率都会降低;
心理学里有一个唤醒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这个现象,它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当刺激达到某一点时(苏珊称之为甜蜜点),一个人的状态将会达到最佳,而低于(更容易疲倦,打哈欠)或者高于(更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所适从)甜蜜点,一个人的状态都不会是最好(学习压力其实也是这样)。
我们可以根据实验abc,得出结论:相同的刺激,内向者会比外向者更加敏感,因此内向者的甜蜜点会比外向者的甜蜜点低。
所以进入一个陌生的社交环境中,外向者会觉得很开心,但是内向者可能会觉得刺激太多,而产生焦虑或者恐慌的情感,以至于想要逃离。但是熟悉的环境中,或者只是2-3人的小型社交环境,那么内向者则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外向者喜欢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工作,或者学习,而内向者更喜欢偏坐一隅,或者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楼上。笔者也终于知道大学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喜欢做最后一排,因为没有人看着你,很安全。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也许现在你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社交,工作或者学习环境;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引申出:一个内向者大概不会喜欢从事主持人的工作,因为一大堆人看着你可能让你感受到的刺激远超过“甜蜜点”,而之所以会有内向者从事网络主持的工作,是因为他看不见“台下”的观众。
内向者偏爱的工作可能是作家,就像本文的作者一样,可能是记者(一对一的采访不会信息过载),可能是程序员,技术师(与电脑或者机器打交道也不会信息过载),或者数据分析师等等
同样内向者也不喜欢冲突(一种强大的心理刺激),当面对冲突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沉默,或者消极逃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就在他们身上,这只是一种身体的反应模式而已,相应的,如果你是内向的,你可能需要学会冷静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同样基于敏感的性格特征,内向者不太善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因为害怕犯错,他们同样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组织自己的语言,或者其他类型的节目。如果你是内向者,那么在那些需要即时发言的场所,告诉你的同伴:我不擅长这种即时的表现形式,但是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我可以做的很好。所以当笔者的的同伴对笔者说半小时后我们要一起讨论某某文案的时候,笔者会呆坐在那里不发一言,因为半小时对于一个内向的人而言实在是太短了。
另一方便,内向者敏感的性格特征,可以让他们对威胁或者危险的信号更加敏感,能够更容易的发现问题,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试想一群在吃草的羚羊中,总会有那么几只时不时的停下来,用他们敏锐的目光去观察有没有捕食者出现。有这类敏感而警觉的成员存在的群体会生存的更好,从而继续繁衍下去,于是在群体中又会有新的敏感个体的出现。”
七、内向者有没有可能从事那些看似需要外向才能做的活动,比如演讲,比如领导?
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自由特质理论,它认为:我们的基因和环境赋予了我们某些性格特征,比如内向,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些“个人核心项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这些个人核心项目是指:我们认为有意义的、可以进行管理、没有太大压力还会得到他人支撑的事;比如做演讲,参加好朋友的婚礼等,这些项目是值得我们对自己的性格做出某些超越。而这种超越自己性格特制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不仅能够在社交或者其他情境中达到自己预期的理想和目标,同样还会大大降低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压力或者焦虑。试想一下,当我们做演讲的时候,一个爽朗的笑声,一句亲切的问候,是不是会大大提高听众对自己的好感,并让演讲顺利进行下去?还记得笔者昨天发布会的开场白吗?“笔者的声音好听吗?听起来热情吗,有活力吗?”这种开场白传递的是一种强烈的自信,十分具有感染力。
书中对自我监控能力还有一个十分精妙的描述:它是一种让自我去迁就情境的行为,而不是‘让一切服务于个人需求和所关注的事物的行为’,他是一种站在他人立场上的谦逊的行为”,自我监控意味着对环境做出让步,而不再只关注自己的需求。
但是这并不是说自我监控就是好的,我们时刻要注意,自我监控表现的不是一个真实的自己,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十分耗费精力,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你可能要经常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摘下自己的面具,并好好休息一下。所以笔者每天至少有2次,每次15min蹲在卫生间(内向者对卫生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做冥想。
我们必须时刻要注意,我们需要在某些情境下表现的外向一点只是对环境做出的谦逊的让步,绝不是否定自己的内向,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必须摘下这些面具重新变成我们自己。
如果你想要测试一下自己的自我监控能力,可以做一下下面的问卷:
问卷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越多,说明你的监控能力越强,后半部分是越多,则监控能力越弱。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比较容易得出内向者其实也是可以做演讲的。事实上,苏珊就经常到各种地方演讲,而大家比较熟知的《我有一个梦想》也是作为内向者的马丁路德金做出的,相同的人还有甘地,林肯,他们都是内向的人,但是他们都能做很好的演讲;
内向者当然也可以做好领导,林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有一个研究显示当员工处于一个消极的状态是,外向的领导做出的业绩会比内向者更好;而对于那些积极的员工而言,内向的领导带领团队做出的业绩会比外向者更好;这很容易理解,外向的领导者比较容易激发员工的活力,但是内向的领导更能倾听下属的意见,激发他们的潜力;
八、如果我有一个内向的孩子,我会怎么培养ta?
我会让ta感受到,不管ta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我和ta的母亲都会无条件的爱ta;
我知道ta天性比较敏感,所以会多给ta一些独处的时间,不强制ta参加任何的聚会活动;
我会帮助ta认识到ta的性格是内向的,内向也跟外向一样,是一种应对外界的方式;
ta可能会不喜欢上学,我会理解ta,因为学校这么大对于内向的ta而言肯定是难以忍受的,我会事先带ta熟悉环境,教室的布局,卫生间在哪里,回家的路线,然后我会鼓励ta克服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学校里面可能会有一群大胆的孩子,他们可能会吓到ta,我会告诉ta,你可能不太喜欢这样的朋友,但是你肯定能够找到自己的朋友,我会鼓励ta跟班上的同学说话;
ta可能在上课的时候不敢举手发言,我会跟ta说,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很重要,但是也许我们可以慢慢克服不敢发言的困境,也许我会让他先把答案写在纸上,也许我会在家里跟ta模仿上课的场景,练习举手,我也会用相同的方式练习ta的演讲,如果ta觉得有需要的话。当然如果ta不想,我绝不会逼ta这样做;
跟其他人不一样,ta可能会更早的发现自己的兴趣,可能是钢琴,或者小提琴,或者围棋,或者制作生物标本,或者飞机模型,或者其他更奇特的爱好,我会给ta支持,跟ta一起保护ta的爱好;
ta也许过不久就把当时狂热追求的东西完全放弃了,我也不会生气,我会陪着ta继续找到新的兴趣点;
当ta终于决定要参加某个聚会,但是又很害怕的时候,我会告诉ta,你不用坐在大桌子上,也许你可以跟你的几个好朋友围成一个小圈,当然最好你可以先准备好几件有趣的事情,写在你的笔记本上,以便闲聊的时候可以用上;
我可能还会对ta说,有时候在某些情境中调整一下性格是有必要的,这是对朋友的尊重和谦逊,当然你也许会需要每隔2h去一趟卫生间静一静;
我可能还会告诉ta,犯错对ta而言很可能是一件羞愧的事情,但是我和ta母亲,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样,都会犯错,我会同ta一起克服那些羞愧,并且也对自己宽容一些;
ta肯定会交到朋友,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同样ta更可能也会跟朋友产生冲突,并且很不喜欢冲突的感觉,我会告诉ta,即使是我跟ta母亲也会有冲突的时候,但是我们可以直接面对,沉默是一种方式,但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对方一起好好交流来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也许会更好。如果错的一方是ta,我会鼓励ta承认错误,当然如果ta坚决不承认错误,我也会尊重ta的选择,并且告诉ta,我爱ta。
ta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困境,但是我会和ta母亲永远跟ta站在一起。
本文由& & 授权壹心理发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商业转载请联系& 。
梅鲁涅斯的剃刀
还有一本为内向者摇旗呐喊的书——Marti Olsen Laney(玛蒂 兰妮)《内向者优势》,这本书也不错。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岛,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擅长咨询话题:
视频咨询:200元/50分钟
电话咨询:200元/50分钟
账号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不起来 脑细胞增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