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熟地汤和熟地川芎泡酒用多少量

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种中药的用量分别是多少?_百度知道
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种中药的用量分别是多少?
按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一,“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黄药方,
原方用量:当归9克
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古书里所讲的四物汤标配是36克。到现在经历上千年,配方剂量一般不完全照搬古方。
二,四物汤的现代配方及功效
由于古代流传下来的四物汤一直认为是妇科千金方,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四物汤只有女人可以喝。实际上,四物汤同样用于男士,比如补血方面,同样有效。
结合现代人的体质以及药材性状,配以不同的剂量,可以将四物汤配置成以下几种功效的滋补品(本配方系成都中医附院80多岁退休老中医赐方):
1、补血、养血、活血化瘀
配方:当归20克
2、补肝、益肾
配方:当归15克
3、女人养颜、延缓衰老
配方:当归25克
4、调经安胎(加味四物汤)
配方:当归20克
益母草12克
说明:加上益母草、黄芩及砂仁等,效果更佳。
百度知道还有6条回答
组成] 熟地15 当归15 白芍10 川芎8
[功用] 补血和血
[主治] 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现代应用] 现代常化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骨伤科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方解] 营血虚滞证表示血虚以及血行艰涩、停滞之意。本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填精,白芍补血敛阴和营;当归补血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开郁。四物相配,补中有通,滋阴不腻,温而不燥,阴阳调和,使营血恢复。
[加减法] 1.若痛经可加香附12 延胡索10
2.兼有气虚者,加入党参18 黄芪18
3.若血虚有寒者,则加肉桂粉4 炮姜4片
4.若出现崩漏,则加入茜草根8 艾叶10 阿胶10
[衍化方剂]
(1)胶艾汤
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 阿胶10 炙甘草6 艾叶
用以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等。
(2)桃红四物汤
用法不同分量不同
补血重用当归
活血重用川芎
敛阴重用白芍
滋阴重用熟地
补血养阴:当归(15克)川芎(8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
养阴补血:当归(10克) 川芎(8克) 白芍(12克) 熟地(12克)
四物汤的药物剂量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剂量。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4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四物汤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着4味药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汤可以发挥广泛的功能。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等。
此外,四物汤衍生出的无数“子方”、“孙方”在治疗妇科病方面也功不可没。较著名的有桃红四物汤,该方剂是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专治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还能对付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四物汤加艾叶、阿胶、甘草后取名为阿艾四物汤,用来治疗月经过多,是安胎养血止漏的要方;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四物汤是没有固定量的,因人而异,补血而侧重活血,当归川芎量可偏大,补血而侧中养血,芍药量可加大,重于补血熟地白芍当归量可大,脾胃虚弱怕滋腻熟地量不可大。
一般用量当归6-10g川芎6-10g白芍10-15g熟地10-15g
楼上的剂量太大了,四物汤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药方,原方是4种药物各等分,粉碎,每次服用9克,现代的组方一般是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随病人症状加减,但是当归20克和川芎15克偏大了一些
其他类似问题
四物汤:用量的相关知识提问于: 10:08:58
用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泡酒调理身体有那些好处?
病情分析:这些中药里面四物汤的成分的,也就是补气血的作用的,如果是泡酒也可以增强活血的作用的,但是需要注意适应症的,如果是内热体质是不适合意见建议:一般是针对气血虚弱以及伴有寒性体质的患者是可以使用但是如果是平时大便干结以及便秘等情况口臭等内热盛是不建议喝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各论&&第二十五章 补虚药&&第三節
补血药以滋养营血,纠正营血亏虚的病理偏向为主要功效,常用治血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血药。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jpkc./zhongyaoxue/24/img/click51.gif" ALIGN="absmiddle" HEIGHT="15" WIDTH="15"
ALT="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TITLE="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jpkc./zhongyaoxue/24/img/blank.gif" ALIGN="absmiddle" HEIGHT="28" WIDTH="8"
ALT="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TITLE="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性能功效
  本类药物的药性甘温或甘平,质地滋润,能补肝养心或益脾,而以滋生血液为主,有的还兼能滋养肝肾。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jpkc./zhongyaoxue/24/img/click51.gif" ALIGN="absmiddle" HEIGHT="15" WIDTH="15"
ALT="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TITLE="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jpkc./zhongyaoxue/24/img/blank.gif" ALIGN="absmiddle" HEIGHT="28" WIDTH="8"
ALT="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TITLE="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适应范围
  主要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月经愆期,量少色淡,甚至经闭,脉细弱等证。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jpkc./zhongyaoxue/24/img/click51.gif" ALIGN="absmiddle" HEIGHT="15" WIDTH="15"
ALT="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TITLE="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jpkc./zhongyaoxue/24/img/blank.gif" ALIGN="absmiddle" HEIGHT="28" WIDTH="8"
ALT="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TITLE="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配伍方法
  应用时,如兼见气虚者,要配伍补气药,使气旺以生血;兼见阴虚者,要配伍补阴药,或选用补血而又兼能补阴的阿胶,熟地黄,桑椹之类。同时,还应适当配伍健运脾胃药。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jpkc./zhongyaoxue/24/img/click51.gif" ALIGN="absmiddle" HEIGHT="15" WIDTH="15"
ALT="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TITLE="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jpkc./zhongyaoxue/24/img/blank.gif" ALIGN="absmiddle" HEIGHT="28" WIDTH="8"
ALT="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TITLE="补血药&当归熟地黄" />使用注意
  补血药多滋腻粘滞,妨碍运化。故凡湿滞脾胃,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应慎用。必要时,可配伍健脾消食药,以助运化。
  本类药物均具有补血的
功效。所谓补血,即滋养营血以纠正营血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该功效主治血虚证。血虚证的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舌质较淡,脉细或细数无力。
血虚证又包括有多种具体证型。不同证型因所涉及的脏腑不同,还有其特殊表现。血虚心失所养者:因心动不安,可见心悸、怔忡;心神不宁,可见心烦、失眠、健忘。血虚肝失所养者:因血不能上荣头面,可见眩晕,耳鸣;目失所养,可见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成雀盲;筋脉失养,可见肢体麻木、拘急、震颤;妇女肝血不
足,不能充盈冲任之脉,可见月经愆期、量少色淡,甚至经闭。本类药物分别兼有滋肾养肝,滋阴润肺,补益心脾之气等功效者,还可用治肝肾阴虚证,阴虚肺燥证
或心脾气虚证;尤宜于阴血俱虚或气血不足之证。
  本类药物的性味以甘温或甘平为主,个别药物性微寒。其中能活血祛瘀者,可有辛味;能敛汗者可有酸味。因心主血,肝藏血,所以,补血药主要归心、肝二经。有的药兼能滋肾、润肺、益脾,分别可归肾、肺、脾经。
  使用本类药物治疗不同的血虚证时,除应结合其兼有功效综合考虑外,其用于血虚心失所养之证,还常与养心安神的药物同用,以安其心神,促进心之功能恢复
正常。用于血虚肝失所养之证,常分别配伍能平肝、明目、通络、息风、调经的药物,标本兼顾以促进肝经功能的恢复。如兼阴虚、气虚者,宜选用或配伍能补阴、
补气的药物。
  兼能养阴的补血药,有一定滋腻性,可能妨碍脾胃运化,湿滞脾胃,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应慎用。必要时,可配伍健脾消食药,以助运化。
补血药的基本功效,就是补血,有时候称为养血,补血也就是养血。主治的证就是血虚证,血虚证涉及的脏腑,主要就是两个脏腑,一个是心,一个是肝。脾统血属于脾气虚的范畴为主,所以一般辨证当中没有脾血虚。那么血虚的共同表现,一般就是面色萎黄,或者面色苍白,舌质比较澹,脉细弱无力这样基本的症状。心血虚,主要联繫心主神志的,所以除了面色白,面色萎黄。因为心其华在面,舌质澹白本身也与心有关;另外它出现了心悸、失眠、健忘,这样的一些症状可能更主要一些。另外就是肝血虚,肝藏血,那么肝血虚,可以出现血不能够充养清窍,这个眩晕、头昏、耳鸣或者这个视力降低、视物昏花,肝开窍于目。
另外肝的藏血功能和妇科病关係很密切,妇女以肝为天,因为肝血虚了,这个月经后期量少,颜色比较澹,成为血虚的这种月经失调或者不孕等等。另外也可能引起比如说爪甲苍白,或者肢体失掉了血的充养、麻木这样的一些症状,都会出现,所以是比较多的。但是这个心血虚和肝血虚,在临床上往往很难截然划分,所以我们一般在讲补血药的时候不分,没有分什么是补肝血的,什么补心血的,笼统地就是补血,治疗的就是血虚证,但是我们知道,这个血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肝的生理功能失调。
更重要的一点的是:在中医学当中的血,既是一个物质的概念,更是一个功能的概念,所以它和这个西医学当中的血基本上是一个物质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所说的血虚证,更主要的是通过心、肝的功能失调来诊断的,不是对血这种物质进行具体的测定,测定它的数量和品质是不是低下了,它和这个西医学不一样,所以说这个血虚证和西医的贫血,不能划等号,那是完全对血液本身,它的品质和数量进行具体的测定以后,诊断的一种病名。
中医的血虚证,完全是通过心、肝的生理功能失调,这样的一些见症,最终来诊断的。所以这个血虚,不一定是血液本身量或质的低下或者不足,更多的是功能的异常,比如说我们说肝血虚,不能充养上窍,这个视力降低了,可能到医院去检查的时候,没有贫血,血液完全正常,但按照中医的理论,它可以诊断为血虚证,所以这个是有很大区别的。就是这个血虚在中医学当中,它主要是靠生理功能的异常来确诊,是因为中医的血,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概念,更主要的是一个功能的概念,这一点是学好这个补血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关于这个补血药的性能,第一药性,没有规律性,因为血虚可以偏寒,也可以偏热,那么补血药,它也是有偏温的,有偏寒的,也有平性的,就是我们在这一节裡面,本身这个补血药典型的不多,就那么四、五味药,那么这药性互相都有比较大的区别,但是偏温的多一点,所以主要偏温,这个是一个小小的规律,这是药性。药味都是甘味,甘能补,这是统一的。再根据兼有功效,比如说有的还能活血化瘀,可能有辛味,有的可能有一定的涩性,收涩的性质,或者收敛的倾向,可以还有酸涩味,这是兼有的功效所决定了的药味。
归经,就是心、肝二经,心主血脉,肝藏血,凡是与血分有关的药物,比如说凉血药、止血药、活血药,这裡的补血药,与血分有关的这些类型的药,它归经,基本上都是心肝二经,所以这个归经比较有规律性。
配伍,一个是可以根据气血阴阳的关係,气旺可以生血,血虚证经常配伍补气药,有时候还可以以这个补气药为主要的药物,阴、血互相影响,可以互相转化,所以这个补血药有时候常常和补阴的药可以配伍在一起,当然血虚偏寒的,也可以加一点温阳的药,有利于营血的新生。补阳药当中,本身有的药就是补血药,比如说鹿茸或者像紫河车这一类,都是比较典型的补血药,所以它也可以和补阳的药配伍在一起。
另外根据血虚出现了心神不安,那么配伍安神的药,血虚出现了月经不调,配伍调经的药,血虚如果出现了视力降低,可以配伍明目的药,等等,所以它能够和很多类的药配伍在一起。
补血的药,一般都比较滋腻,所以要注意不要影响脾胃的功能,所以有的需要炮製,有的需要在服用的时候,加一点健脾或者行气的药,防止它的滋腻的性质。
============================================================================================
------《神农本草经》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根。主产于甘肃,陕西、四川等地亦产。甘肃岷县(秦州)的当归产量大,质量好,习称“秦归”。秋末采挖。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切薄片,生用,或酒炒用。
【性味归经】 甘、辛,温。归肝、心、大肠经。【药性说明】当归甘温质润以补血,辛温气香以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益,善和血分,有“血中之圣药”的美称。凡血虚及血瘀所致诸证,均为适宜。
【功效】 补血,活血,止痛,调经,润肠通便。
  1.用于血虚证。本品为补血要药,适用于血虚诸证;又能活血,对血虚血滞之证有兼顾之效。血虚心失所养之惊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等证,均可用本品补血以养心,宜与养心安神之品配伍,如《摄生秘剖》天王补心丹以之与酸枣仁、柏子仁等品同用。
  血虚肝失所养之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雀盲,肢体麻木、拘急、震颤,月经愆期、量少色淡,经闭等证,亦常用本品补血以养肝。因其既能补血,又能调经,还能活血、止痛,对血虚或血虚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腹痛等证能较全面地照顾病情,故为妇科要药,常与补血行血之品配伍,如《和剂局方》四物汤以之与熟地、白芍、川芎同用。临床常用四物汤化裁,治疗各科疾病属于血虚或血虚血滞者。
  2.用于血瘀证。本品又为活血化瘀要药。对妇科瘀滞证;跌打损伤;胸腹胁肋瘀滞疼痛;肢体经脉瘀滞疼痛、麻木,半身不遂;痹证;癥瘕积聚;疮痈;瘀滞所致出血等活血化瘀药所适应的各类与血滞血瘀有关的证候,都常用本品活血化瘀。以其兼能止痛,又长于补血,故尤宜于伴有疼痛的瘀血证及瘀滞与血虚并存者。对于妇科瘀滞证,本品不仅能活血、止痛,还长于调经,故尤为常用。常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如《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治血瘀所致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或血瘀而致的月经过多等证,以之与桃仁、红花、川芎等品同用;《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腿臂疼痛,跌打损伤,癥瘕积聚及内外疮痈等证,以之与乳香、丹参等品同用。
  3.用于肠燥便秘。本品还能润肠通便,可用于肠燥便秘。以其长于补血,尤宜于血虚肠燥便秘,宜与熟地黄、肉苁蓉、火麻仁等养血润肠之品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一定的平喘作用。可用于肺气壅遏之喘咳,宜与化痰平喘止咳药配伍,如《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以之与苏子、半夏、前胡等品同用。以其长于活血,故以用于喘咳日久,气滞导致血滞血瘀,或因外伤胸部瘀血,以致肺气壅滞上逆之喘咳气急者尤为适宜。
【用法用量】 煎服,5~15g。一般生用,为加强其活血之力,可酒炒用。
【使用注意】 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
【参考资料】
  本品含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糖类、维生素、氨基酸、无机元素、碱性成分及豆甾醇、谷甾醇等其他成分。当归水浸液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当归多糖可使实验动物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增加;当归浸膏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作用;当归挥发油对大脑有镇静作用,对延脑为先兴奋后抑制;有降血脂作用;其挥发油能引起血压上升,水溶性物质则可引起血压下降;有某种程度抗氧化、抑制自由基作用,可减轻脑缺氧;当归水浸膏能使兔眼压下降,房水减少;所含挥发油和阿魏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其水溶性或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则能使子宫平滑肌兴奋,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取决于子宫的机能状态而呈双向调节作用;能抗维生素E缺乏,防止流产;能扩张外周血管,缓解外周血管平滑肌痉挛,增加血流量,改善外周循环;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有镇痛、抗炎作用;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有保肝作用,能防止肝糖元降低,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有抗肿瘤、抗菌作用;所含藁本内脂及正丁烯酜内脂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的平喘作用。当归、黄芪水煎剂单用或配伍,均可使血虚模型动物的血红蛋白回升,红细胞增加,红细胞压积增高,而只有二药合用可提高红细胞电泳率、缩短电泳时间,说明二者有协同作用。
【功效鉴别】
  当归与白芍相鉴别:
  当归与白芍皆为常用的补血药,均能补血调经,都可用治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
  当归 ──
味甘辛,性温,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兼能散寒,为补血的要药和妇科调经的要药。且当归善于补血活血而止痛。同时,当归又能润肠通便,也可用治血虚肠燥便秘。
  白芍 ──
则味苦酸甘,性微寒,善于养血敛阴,故血虚、阴虚有热者最为适宜。且白芍善于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同时,白芍又能平抑肝阳,敛阴止汗。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
2.《日华子本草》:“主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
3.《医学启源》:“当归,气温味甘,能和血补血,尾破血,身和血。”
4.《本草纲目》:“治头痈,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5.《本草备要》:“润燥滑肠。”
当归是一个补血的要药,一般的血虚证都可以选择使用。从中医学这个角度来讲,不管肝血虚或者心血虚,它都可以配伍使用。就是结合现代的医学,真正属于贫血的,当归也有补血的效果。
1)治疗心血虚方面的应用。心血虚除了血虚的共同的症状,比如说就是面色萎黄,或者白,舌质比较澹白这样的一些症状以外,主要表现为神失所养,出现了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这样的一些症状。当归主要就和养心安神的药配伍,尤其是像酸枣仁、柏子仁这些养血安神的药,也可以配伍其他的养心安神药。大枣、人参、茯苓,包括丹参这一类,它都可以配伍使用,这个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2)补肝血治疗肝血虚。肝血虚最常见的就是妇科病当中的,因为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就是月经的来源匮乏,往往不能应时而下。一般使月经的週期推迟,月经愆期、延后。另外,量比正常的时候少,颜色也偏澹。当归本身就是一个养血调经的药,它还可以配伍其他调经的药,比如说香附、丹参这一类,配伍在一起。
另外,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能上充眼目,出现了视力降低、视物昏花,就可以和一些养肝明目的药,比如说枸杞子,或者菊花、桑叶这一类。
再有肝是主筋的,肝血不足,筋脉也会失养,出现局部的麻木或者拘挛,这个常常和一些舒筋活络的药比如说活血化瘀药当中的鸡血藤这一类的药配伍同用。
但是对于当归而言,前人认为它主要的个性特徵,就是当归既能够补血,又能够活血化瘀,所以前人认为这个当归补血而主动。
按照动静这样一种中药的性能,中药性能介绍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以外,还有很多的性能。比如说润燥、补泄、动静、刚柔、走守,这些也是属于中药性能的范畴。如果按照动静这样的一个性能来划分的话,当归是主动的。同时,它兼有活血止痛,或者温性也比较明显,它在这一类药当中,它还兼有祛寒的作用,它的温性足以祛寒,可以成为一个治疗的功效,所以它兼能够散寒、止痛、活血、调经。所以当归作为一个补血药,它重要性表现在血虚的患者如果兼有瘀血,它既活血又祛瘀,是很有针对性的。如果说血虚出现了是月经失调,而出现了痛经、行经腹痛,它能够调经止痛,所以这个也是当归在补血当中的一个优势。
另外它有比较明显的温性,所以血虚兼有寒象也适合于当归。当然这一些特徵,主要都是和熟地相对而言的。当归作为一个补血药,它是主动的,对于兼有瘀血的,兼有寒凝的,兼有疼痛的,尤其是在妇科病当中的,因为血虚导致的月经失调,它是最重要的,往往作为第一要药来选择使用。
当归第二个功效,活血,也就是活血祛瘀,或者说活血化瘀。当归它补血而不凝滞,因为它兼有活血的作用。反过来讲,它活血而不伤新血,因为它本身又是一个补血的药。像有这样特徵的药物,上次讲鸡血藤的时候说过,我们要学的药物只有两味药,就是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就是补血而不凝滞,活血而不耗伤新血,当归是最强的,鸡血藤是比较次要的。
所以当归作为一个活血化瘀药,它可以广泛地用于多种瘀血证,在治疗众多的瘀血证当中,如果按照活血化瘀药那一章分节的情况,当归最佳的就是活血调经。第二就是活血止痛,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当归是一个典型的活血调经的药,也就是对于月经失调、痛经,不管虚实,当归都适合使用。虚,它能够补血、能够补虚;实,它能够祛瘀、能够祛邪。所以前面我们学的所谓的活血调经药,准确地讲,它都是偏于活血通经的,主要是用于瘀血阻滞、经脉不通而引起的月经失调。真正典型的,因为血虚而出现的月经不调,它们并非完全相宜,不是很适合的。所以我们前面学的红花、桃仁、丹参、益母草那一组药,更准确地是活血通经的药,它偏于实证的。像当归,才真正是典型的调经的药,有双向或者怎样的调理,不管虚实它都可以调理。所以在月经失调当中,它用得特别广泛。这个四物汤,当归配伍熟地、白芍,增强养血,再加川芎来活血化瘀,补而兼行,这个方主要是用于妇科病月经失调的一个基础方。根据虚实或者寒热的不同,可以分别的配伍。是寒的,还可以加一些温经的,比如说加桂枝、肉桂,或者吴茱萸,像温经汤这一类,加上一些温经散寒的药物。有热的,当然可以配伍清热的药,比如说配伍黄芩这一类,那种六合汤裡面,很多个六合汤,四物汤加不同的药,根据寒热可以作不同的配伍。那么虚实,如果是瘀血比较重的,比如说桃红四物汤。如果是偏于气虚的,和补气的四君子汤合方,它也可以,如八珍汤这一类。总之,不管寒热虚实,它作相应的配伍。也就是当归作为一个活血调经的药是最为重要,然后就是活血止痛,或者称为化瘀止痛。
当归本身又有明显的止痛效果,所以对于一些瘀血疼痛证也是很重要的。除了妇科病,比如说痛经、行经腹痛、产后瘀血腹痛,像生化汤裡面这些使用以外,其他的瘀血疼痛证,跌打损伤,当归也是非常常用的。疮痈肿痛,包括了痢疾、便下脓血、腹痛,和黄连这一类的药物配伍可以使用。现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或者瘀血引起的头痛,其他的补血药,比如说熟地,或者我们后面要学的何首乌、阿胶这一类,可能并不常用,或者有的根本不用。但是当归对于像胸痹或者头痛这一类,因为瘀血而引起的,其应用也是相当普遍。
所以当归作为一个活血化瘀药,主要就表现在活血调经和活血止痛。
当归的止痛除了用于瘀血的疼痛,血虚也会引起疼痛,这就是张景岳说的虚也会引起滞,虚滞,因为本身营血亏虚了,那血脉的运行不畅,它也会出现不通而痛。但更多的是这个血不能够充养筋脉,出现一些挛急性的疼痛,当归也可以缓急止痛。它也是一个甘味的药,通过它的滋养阴血,也可以缓和筋脉的挛急,用于血虚而导致的这种疼痛。筋脉受寒,当归又可以散寒止痛。比如说《金匮要略》裡面的当归生薑羊肉汤,配伍温补的食品和散寒的生薑,用当归也是一个散寒止痛,所以这个止痛是比较广泛的。
润肠通便,当归也可以治疗肠燥便秘,尤其是精血不足,血虚而肠道失于润养,它可以和其他的润肠的药配伍在一起。
此外当归可以止咳平喘,这是《神农本草经》首先就提出的一个功效,当归能够主咳逆上气,因为当归作为一个补虚药,其他方面的功效已经够多了,相对而言,当归的止咳平喘不是很重要,所以在过去的《中药学》裡面就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正式的功效加以肯定。由于这样的原因,就给学习方剂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后来学方剂的时候,苏子降气汤裡面为什么要利用苏子这一类来祛痰止咳平喘?裡面为什么要用当归呢?在解释的时候,有的人没有去认真地查阅本草文献,就认为苏子降气汤主要治疗的是久病,久病就入络,邪气入络,它兼有瘀滞,所以用当归是活血或者养血的,就没有从止咳平喘这个方面来加以阐述。应该说当归治疗的这个咳喘证可能会与血虚或者血瘀有一定的关係,但它最主要的功效还是在于止咳平喘,这是它的一个直接的作用。现代研究,比如说当归裡面含的藁本内酯这一类的成分,是有明显的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能够有比较确切的平喘或者止咳的作用,所以也是值得加以肯定的。
============================================熟地黄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生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切厚片用。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肾、肝、心经。
【药性说明】熟地微温甘润,质地滋腻,既补心肝之血,又滋肝肾之阴,为温补精血之要药。
【功效】& 补血,滋肾肝阴,益肾精。
  1.用于血虚证。本品亦为补血要药,亦适用于血虚诸证。补血常与当归相须为用。又长于补阴,对阴血俱虚者有兼顾之效。
  血虚心失所养之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等证常用本品补血以养心,常与当归、酸枣仁、柏子仁等补血、养心安神之品同用。阴血俱虚者,本品又能滋阴,可与天门冬等养阴之品同用。
  血虚肝失所养所致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雀目,肢体麻木、拘急、震颤,妇女月经愆期、量少、色淡,经闭等证,亦常用本品补血以养肝。可随证配伍,或以《和剂局方》四物汤为基础,随证化裁,治疗各科疾病属于血虚证者。
  2.用于肝肾阴虚证。本品又为补阴要药,长于滋肾阴,兼能养肝阴,可广泛用于肝肾阴虚诸证。在滋阴剂中常居主药地位。真阴不足,不能滋养润泽,髓海空虚,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者,宜与滋阴补肾之品配伍,如《景岳全书》左归丸以之与龟胶、枸杞子等品同用。阴虚火旺,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者,宜与滋阴降火之品配伍,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以之与知母、黄柏等品同用。阴虚阳亢眩晕者,可与龟甲、白芍等滋阴平肝之品同用。
  3.用于肾精亏虚证。本品又能补益肾精,适用于肾精亏虚所致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及成人早衰诸证。因肾精与肾阳互根,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所以,肾精亏虚者往往阴阳俱虚,治疗方面也常需阴阳双补。治小儿发育迟缓,骨髓不充而行迟者,可与鹿茸等品同用;用于成人早衰诸证,可与何首乌、肉苁蓉、补骨脂等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
【使用注意】 本品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炒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参考资料】
  本品含梓醇、地黄素、甘露醇、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熟地黄有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显著;对心肌劳损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改善作用;能改善脑血流量;有镇静作用;有降血压、降低胆固醇、利尿作用;所含铜离子能促进铁的吸收,促进红细胞的成熟和释放;可促进血虚动物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加快脾集落形成单位、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增殖、分化,具显著的“生血”作用;能升高外周白细胞;其增强免疫作用较生地黄弱;有抑制免疫的作用;有抗甲状腺机能亢进作用,对甲亢阴虚大鼠体重改变,24小时饮水量及尿量、血浆T3、T4及血浆醛固酮(AD)浓度有显著改善,熟地黄滋补肾阴的作用与改善体内AD水平有关;有抗炎、降血糖、止血作用;能明显对抗凝血酶和内毒素诱发大白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古籍摘要】
1.《医学启源》;“熟地黄……补血虚不足,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
2.《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3.《药品化义》:“熟地,藉酒蒸熟,味苦化甘,性凉变温,专人肝脏补血。因肝苦急,用甘缓之,兼主温胆,能益心血,更补肾水。凡内伤不足,苦志劳神,忧患伤血,纵欲耗精,调经胎产,皆宜用此。安五脏,和血脉,润肌肤,养心神,宁魂魄,滋补真阴,封填骨髓,为圣药也。”
【功效鉴别】
  熟地黄与何首乌相鉴别:
  熟地黄与何首乌二者皆味甘性微温,同归肝肾经,均能补肝肾,益精血,都可用治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昏目眩,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不止,以及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
  熟地黄 ──
补益之力较强,长于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的要药和滋阴的主药。又常用治肾阴不足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何首乌 ──
制用补益之力虽不及熟地,但味涩兼能收敛,且不寒、不燥、不腻,虚不受补者尤为适宜。同时,何首乌生用补力较弱而能行散,具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之功。
【鉴别用药】地黄始见于《》, 现临床使用有鲜、生、熟三种。均有养阴生津之功,而治阴虚津亏诸证。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故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宜之;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皆可用之。
熟地黄和清热凉血药的第一味药生地黄来源于同一个植物,同一个入药的部位。地黄的块根挖起来以后,直接晒乾,就称为生地黄。熟地黄是以生地黄为原料,反复地蒸,反复地晒,就是过去说的九蒸九晒。这个九蒸九晒也不一定就是理解成非要蒸九次,晒九次,这个九就是多次的意思。蒸了晒,晒了再蒸,蒸了又晒,这样反复几次。达到一个使生地黄它的外观的性状明显地改变了。怎样的改变呢?一个是它的滋味,就是说味甘如饴,就说它的滋味,生地是有一定苦味的,所以我们原来认为生地黄是甘苦,寒性的。那么熟地黄呢,就是甘味的,味甘,就是甜味加重了。重到什么程度呢?如饴。那么它的性状、性能也是改变了,就从寒性变为了偏温,就从一个凉血为主的药,变成一个补血为主的一个药物了。这个也是加工炮製可以改变性能功效,扩大临床应用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用生地黄加工成熟地黄这样的一个过程,成为了两个不同的药物。
在熟地黄炮製的过程当中,有的加一些辅料,比如说要用黄酒来拌,有的还要加陈皮,或者砂仁这样的一些辅料,但是有的反对,比如说张景岳这一类的医药学家,就说熟地本身就要用它的宁静,就要用它的静重,就不应该让它带上躁动的偏性,如果加了酒、加了砂仁,或者陈皮,就增加了它的躁动的性质,不是炮製所要求的。所以自古以来,熟地九蒸九晒的过程当中加不加辅料一直是有争论的。其实这个看你从什么角度出发,如果为了避免熟地的滋腻性,使它尤其是在作丸剂服用的时候不滋腻脾胃,不影响纳食消化,加一点砂仁、陈皮之类又未尝不可,避免它的滋腻性。如果是在治疗当中,尤其要强调熟地的宁静,在补血方面不需要它躁动,那当然可以不加。所以这个不是绝对的。看你主要从什么样的角度有什么样的要求?有不同的这种处理的方式。
熟地黄作为一个补血药,也是一个补血的要药。它也是可以用于各种血虚证,包括心血虚,心血虚也是可以常常配伍养心安神的药,尤其是养血安神的药。对于肝血虚,比如说月经失调,或者其他视力降低等等,都是可以使用的。也包括了现代诊断是贫血的患者,它也是有作用的。熟地和当归比较,这两个药在本草学或者《中药学》裡面都称为是补血的要药,就包括我们的书上应用一,当归,本品为补血要药;熟地,本品亦为补血要药,也是补血的要药。究竟谁重要或者谁更重要?第一只有一个,它往往不可能是并列的,像那个体操冠军有时候并列,因为裁判评分都一样高了,就很难分上下。中药它不可能是评分,积分完全一样,不可能是并列。这个要药也是在不同的角度而言,它的重要性不一样,那我们前面说当归补血而主动,它兼有瘀滞的更为适合。熟地是补血而主静,它的药性是偏于静重的,主静的,所以这个血虚如果兼有阴血躁动不安,就是兼有一些出血或者出血倾向,这个时候当归它的活血化瘀对这种血本身躁动不安是不利的,有时候可能会加重出血,所以就不应该成为最重要的补血药。这个时候的熟地就用它的宁静的性质、主静的性质这个偏性,它就更适合。
另外,结合熟地的兼有功效,它能够补阴精,既是一个补血药,又是一个补阴精的药。如果是精血亏虚,就适合于选用熟地,不太适合于当归,当然当归不是不可以用,因为精血是同源的,互相可以转化,往往可以同时互相影响,出现精血双亏的一些表现,就是我们《中医诊断学》裡面的精血不足证或者精血亏虚证,这个就往往是一些早衰,这个时候的熟地可能主要还是用来抗衰老的了。比如出现了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牙齿鬆动,鬚髮早白,这样子一些未老先衰的症状。所以熟地作为一个补血药,主要就有这么两个特徵,一个主静,阴血躁动的更加适合,另外它兼有补精血、补阴精的作用,所以这个精血双亏的这种患者,更加适合于用熟地。所以今后大家要学习四物汤,是补血的基础方,也是一个代表方。
究竟四物汤裡面谁是君药、谁是臣药?因为当归、熟地是这个方的两个主要的药,我的观点也是看它用来治什么?如果说它的主治证是需要补而兼行的,那当然应该把当归作为一个君药;如果是需要精血双补,这种时候四物汤裡面的君药就应该是熟地。我就觉得这个方的君药不是固定的,要根据这个主治证,当然可能会有人不同意,其实这种在方裡面君药不固定,根据它主治证不同而有所变化,古已有之,这个不是现在的发明创造。那么最典型的就是我们今后学方剂当中的越鞠丸,它就是五味药治疗六鬱,比如说血鬱的时候以川芎为君药,气鬱的时候以香附为君药,湿鬱的时候以苍术为君药等等,自古解释这个方的时候,那个君药就是可变的,实际上在大量的《方剂学》裡面,那个君药根据它的主治严格来讲,它都是应该说是可变的,就包括比如说我们常常用的银翘散这一类,如果银翘散用于温热病的卫分阶段,这个时候它属于温热病,需要清热解毒,又需要轻宣疏散,银花、连翘既是清热解毒药,又是轻宣疏散的解表药,当然银花、连翘应该作为一个君药。如果说他是普通的风热感冒,而且表证很重,比如说恶寒发热,甚至于无汗,这个时候可能以银花、连翘宣散外邪可能就显得比较轻薄了一点,可能裡面的荆芥、薄荷就应该是更重要,普通的风热感冒它不需要清热解毒,就要用解表作用更强的药,所以实际上很多方剂都可以这样理解,不要把它理解得那么机械,一定它永远都是君,当然这个供参考。现在《方剂学》因为是初学,也是一种入门,所以它是针对一种特殊的证型,它那个君药不变,这个也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那么我们学习的时候,但是又不应该那么机械,尤其是四物汤这一类,这个君臣是可以互相换位的。
熟地的第二个功效就是补肾精。对于肾精亏损证,熟地非常广泛地使用。所以熟地在治疗肾虚的方当中,《中医诊断学》裡面肾的虚证,一个就是肾精不足证,没有明显的寒热偏象,就是以肾虚,比如头晕眼花、耳鸣,刚才说的牙齿鬆动、鬚髮早白、腰膝酸软为主要临床表现,寒象热象都不明显,这个就是肾精不足证。熟地往往是一个最重要的药物,在这样的方裡面用它来补肾精。肾气不足证,那往往也是寒热不是很明显,但是有肾气不固,肾气不固证,有这种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或者崩漏之类的精气外泄的一些临床表现,熟地也可以使用。在补阳的方当中,最有代表的肾气丸、右归丸,它和肉桂、附子这一类的温阳的药组成补阳的,补肾阳的方,裡面也有熟地。那么肾阴亏虚,知柏地黄丸裡面也用熟地,实际上熟地它的基本作用就是补肾精,肾精作为肾阴肾阳的物质基础,所以在补肾阴、补肾阳的知柏地黄丸、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它都使用,它的基本功效是没有变的,都是在补肾精,为阴阳提供物质基础,不能理解为熟地既能补肾阳又能补肾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肾阴虚和肾阳虚是以寒热两分的,是不可溷的。为什么都用呢?就是一个基本功效没有变,补肾精。
所以熟地的主要功效,一补血,二补精,就这么四个字。但是在我们书上还加了一个滋阴,滋肝肾之阴。那么这个阴重点还是在以精气分阴阳,因为它能够补精血,和气、和阳,和阳气相对,精血都是属阴的,所以熟地的补阴应该理解为它主要是补精血的,典型的阴虚证是阴虚内热证,熟地是一个温补的药,不是清补的药,所以它不是一个典型的补阴药,就是从寒热两分这样来分阴阳的时候,熟地不是典型的补阴药,它的补阴主要是补精血,在阴虚证当中它可以使用,这个使用仍然是用它来补精血的,不是用来滋阴降火的,不是用来清补的。所以熟地和当归学了以后,如果要比较就这样比较,在补血方面一个主动,一个主静;另外兼有功效不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归川芎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