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湿热较重的人,宜不宜服用如麦冬桔梗玄参生甘草、玄参或是六味地黄丸一类

11种地黄丸系列的不同主治_地黄丸-牛bb文章网
11种地黄丸系列的不同主治_地黄丸
话题:,,,
目录:一、肾之阴虚与阳虚二、六味地黄丸三、十一种地黄丸功能各不同四、冬令进补防“闭门留寇”五、其他临床研究六、前列腺炎的治疗一、肾之阴虚与阳虚肾阴虚、肾阳虚是中医的一个术语,肾阴虚和肾阳虚是指中医讲的肾脏功能方面的症,我们平常讲肾虚,实际包括了肾阴虚和肾阳虚,也包括了阴阳两虚,但是现在在宣传上不是很细致,所以说解释不清,把有些问题混淆了。我简单的讲一下,这个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很多。肾阴虚是一个物质的,肾阴和肾经是属于物质的,肾阳和肾气是功能的。如果我们消耗的物质比较多,比如说肾精这块,或者是女性生活过于频繁,或者是由于劳动,包括脑力、体力的过度,或者是生下来以后身体就弱,这样他的物质基础比较低,而出现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出现了一些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包括一些脱发,还有一些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容易衰老的也比较早,也还包括临床上的性欲减退,还有容易遗精、早泄等等,这都归为肾阴虚的症状。肾阴虚还容易出现虚热,中医有一个理论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所以有时候容易出现五心烦热,就是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心口感觉热的感觉。还有睡觉的时候,容易盗汗,就是睡着了,一醒身体有汗。肾阴虚多发生在中青年的时候,中青年活动量比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精力上物质耗损比较多,对性功能这块,性欲不是特别低,但是射精容易快,有遗精现象。肾阳虚,大多数多少功能性的差,也有和肾阴虚相同的情况。比如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还有性欲减退。但是因为它是阳分虚了,肾气虚了,所以出现一些怕冷的一些症状。中医有句话,阳虚生外寒,这样的人面色比较虚白,比较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汤薄。这种人性欲比较低,和现代医学说的雄性激素低有相同之处。所以阳虚表现的是外在的,一般也可能由于身体比较弱,有肾阳虚的情况,但是大多数的是在中老年容易出现这种肾阳虚的情况,中青年肾阴虚比较多。所以说,我想是那样,一般就记住了,这两个特征,一个是年龄上的特征,肾阴虚多发生在中青年,肾阳虚多发生在中老年;肾阴虚容易有虚热的一些症状,肾阳虚有怕冷的症状。在性功能这块,肾阴虚是容易早泄遗精的比较多,肾阳虚的阳萎的比较多。当然有共同之处,比如说腰酸乏力,四肢酸软等等,这个是共同的症状。肾中所藏之精来源分为先天与后天。秉承父母为先天之精,出生以后从外界摄入的物质经过脾胃运化后所成的叫后天之精。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各个脏腑的正常功能都需要以肾精的充足作为最基本的条件。《黄帝内经》中说:夫精者,生之本也。所以,肾精实际上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源物质,同时这种物质是需要命门之火化肾精为肾气才会有能动的作用。肾功能不足表现为两个方面,既肾阴虚和肾阳虚。在这里肾阴代表的是肾对人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指的是肾对人能动温煦的作用。肾的阴阳对全身各个脏腑的阴阳有决定作用。肾阴虚表现为:低热,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遗精,舌红少津等。肾阳虚表现为:肢冷、腰膝冷痛、阳痿、小便不利或清长,甚至出现水肿等。肾阳虚导致水肿是因为肾对水液代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升清,二是降浊。肾使水液化气而通过三焦通行全身为升清,使代谢后的水液降入膀胱为降浊。那么,肾出现虚的症状该如何治疗呢?中医说:虚则补之。肾有阳虚阴虚,补亦应分阴阳。补阳的基础方是桂附地黄丸,补阴基础方是六味地黄丸。二、六味地黄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肾阴虚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功能及形态异常的全身性疾病,许多疾病,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都会因肾阴虚而表现出一系列阴虚症状。作为补肾要方的地黄丸类方,正是通过对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影响而改善阴虚症状的。药理实验证明,地黄丸类普遍具有调节免疫功能、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预防动脉硬化,以及滋补强壮等作用。我们为您介绍这些,希望您对它们有所了解,对症服用。六味地黄丸长于滋肾阴。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出自北宋医学名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决》一书。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等6味中药炮制而成。熟地(黄):滋肾填精,为君药;山茱萸:养肝肾而涩精;山药:益脾而固精,均为臣药;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牡)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脾肾,以助山药之益脾。以上共为佐使。六药合用,三补三泄。各方合用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原用于小儿发育迟缓等肝肾阴虚症。后代医家在实践中发现其临床疗效显著,将其作为滋补肝肾之阴的代表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配方中的6味药性味偏于寒凉,所以,仅适用于肾阴虚的患者。具体说来,就是有腰膝酸软、口干舌燥、手心脚心潮热、易出汗等症状。倘若有腰痛发凉、手脚冰冷、脾虚易腹泻等表现,就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否则会加重不适的症状。方中以熟地滋肾阴、山萸肉暖肝敛阴、山药补脾而生肾阴。前面这三味药是补肝脾肾的不足,但同时也会产生滋腻(可理解为难以消化)的效果反而不利于治疗疾病。所以六味地黄丸在这三味补药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泽泻、牡丹皮、茯苓。泽泻可以泻肾浊,牡丹皮可以清肝热,茯苓可以健脾渗湿,就这样使这个方子有补有泻、有散有收而达到一种平衡的治疗效果。话说六味地黄丸有人开始服用六味地黄丸了。由于此药药性温和,适用范围广泛,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已经成为一种可以延缓衰老、滋阴壮阳的大众保健品。其实,六味地黄丸是药不是一种保健食品。服用此药,关键是要明确自己是否是“肝肾阴虚”,如果是,那么它确实具有保健养生的作用。如今,许多人都喜欢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一些中老年男性,更是把它当作补肾壮阳的保健品长年服用。此外,许多女性听说六味地黄丸有“消斑”的功效,也会经常服用,这样做其实有误。说到六味地黄丸,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由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组成的一个千年古方。该组方不仅配方精密,而且疗效平稳,不生偏颇,故风靡千载,久用不衰。但是,六味地黄丸同许多中药一样,同样讲究适应证,也并不适合所有男性长期服用,也并不能消除所有女性脸上的黄褐班,一般而言,它只对两类患者有效。受益者一――肾阴虚者:包括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等症候,六味地黄丸的适应证仅是肾阴虚,用药重点也是以滋补肾阴为主。有些症状,如腰膝酸软、肢冷畏寒、夜尿频数、不孕不育等,可能是肾阳虚的表现,用六味地黄丸是不适宜的。而将六味地黄丸用于肾气虚的患者,则会产生大便稀薄、腹痛、食欲不振、胃脘不适、舌苔厚腻等现象,身体不仅得不到滋养,反而适得其反。受益者二――肝肾阴虚型黄褐斑者据统计,在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人群中,女性占不小的比例,她们都寄希望该药能消除脸上的黄褐斑。黄褐斑中医称“面尘”、“肝斑”、“蝴蝶斑”,系整体的阴阳、气血失调所致,与肝郁、脾虚、肾虚有关。黄褐斑是全身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之一,每一个脏腑的病变、脏腑关系失调、经脉阻滞、气血不足等均可“形之于面”,临床上须根据局部和全身表现辩证施治。一般根据斑的主色及分布的部位和伴随的症状,分为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脾胃气虚等型,而分别施以疏肝理气法、滋补肝肾法、健脾益气法。六味地黄丸较适用于肝肾阴虚型的黄褐斑,该型黄褐斑呈灰黑色,面部弥漫性,边界不清,兼有头晕目眩、腰酸耳鸣、疲乏无力。服药期间除不喝浓茶、咖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外,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番茄等富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生活中应避免紫外线照射,但不宜涂防晒霜,特别禁止将腐蚀性强的外用药涂擦黄褐斑处,以免引起炎症性色素沉着,更加重黄褐斑。另外,规律生活、劳逸结合、充足睡眠都有助于黄褐斑的治疗。总之,六味地黄丸虽药性平和,适用广泛,但它毕竟是药,因此,服药前最好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经过医生检查,在身体无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遵医嘱服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认为肾脏病就是肾虚所致,因此,把六味地黄丸当保健品长期服用,这是一个误区。西医的各种肾脏疾病与中医的肾虚不是一个概念,肾虚是根据临床的症状、舌苔、脉象等辩证分析得出的一个中医的病症,包括一些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但不是完全对等的,一些慢性肾病如表现为肾阴虚,可服六味地黄丸,而对肾阳虚、肾气虚则是无益的。还有一些人一感到腰酸背痛就服用六味地黄丸,其实腰疼不一定就是肾虚,像腰椎骨质增生、肾结石和腰肌劳损也会腰酸背痛。服用六味地黄丸要因人而宜有的人体质“阴虚”,但并没有发展到出现临床症状,也可以服用。但中医有一句话叫“体内自有大药”,就是说人体具有自然的调解功能。至于“阳虚”的人和脾胃虚弱的人,则不宜服用此药,否则反而会加重病症。还有其他情况的,则要遵医嘱。“阴虚”的症状有哪些?如果感觉自己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或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发现自己脱发、脚跟疼痛、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就有可能是阴虚了。提高性功能不等于“壮阳”。有人觉得六味地黄丸有壮阳的作用,这是完全不对的。许多人因阳虚引起了勃起功能障碍,这时如果一味服用六味地黄丸,反而会雪上加霜。但从另一方面讲,阳由阴生,一个人只有阴精足才能讲到壮阳,从这一方面看,六味地黄丸对提高性功能确有作用。此外在三伏等湿热天气里,不宜服用此药。肾病专家指出:确实需要滋补肾阴的人,六味地黄丸可以长期吃,但不要连续服用。间断服用有两种办法:一是连吃两三个星期,再停一两个星期;或是一周内,吃四五天停两三天。一定要紧扣“肝肾阴虚”此药对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有治疗作用。但对于这种治疗作用,关键要看病因。比如同叫高血压,引起病症的原因却不一样,只有对“肝肾阴虚”引起的高血压,服用六味地黄丸才有疗效。六味地黄丸 并非人皆可服。1.用药剂量是关键。六味地黄丸必须按规定剂量服用,而不能盲目加大剂量,一般每日6~9克。一些人以为剂量大疗效就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药物过量,如超过9克就会损伤阳气,扰乱体内阴阳平衡,继而出现不良反应。当然,药也不宜少服,有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吃了没感觉”。也有的人怕麻烦,每日只服用一次,效果自然不好。另外,儿童服用六味地黄丸,最好减半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2.感冒、腹泻需停药。由于六味地黄丸是补益类药物,如在服用过程中突然患病,如感冒发热、急性腹泻、急腹症等,这时,应停服六味地黄丸,待急性病治愈后方可继续服用,所谓“祛邪务尽”方能进补。但事实上,一些人身患急性外感病后仍然没有停服六味地黄丸,结果就成了“关门留寇”,不但没有强身健体,治愈疾病,反而使感冒发热、急性腹泻等疾病迁延不愈。3.脾胃功能不好者慎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病,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中年老人如果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一般1~3个月影响不大,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不可取了。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治肾阴虚证,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表明,阴虚证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功能及形态异常的全身性疾病。研究发现,阴虚患者有肾上腺皮质或多个内分泌腺的不同程度萎缩或退行性改变。肾上腺、性腺、甲状腺及胰腺等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能量代谢增多,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以及血流动力学、微循环异常。补阴药通过对上述多系统、多器官及不同解剖层次的影响而改善阴虚证状。药理学研究显示,六味地黄丸有广泛的药理功能如抗肿瘤、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调节免疫功能、降血压、降血糖、预防动脉硬化,并有滋补强壮作用等,具有延缓衰老、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等功用,广泛运用于老年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动脉硬化症、慢性肝炎、脑血栓、脑滋血等见有阴虚症状者。但此方虽性平,毕竟偏于补益肾阴,阳虚气虚及内热偏盛之人若久服不但无益反增其害,不可以一方治百病。①如果确属肾阴虚当用“六味地黄丸”,但肾阴虚那么多的特征里,最为明显的就是“夜间盗汗”,如果不能确定,还是改用“桂附地黄丸”,在“六味”的基础上加了“肉桂”与“附子”两味温药,作用就是在滋阴的基础上,温补肾阳,适宜平补,即“阴阳双补”,最适宜服用的季节是从立秋到来年立春。②如果自行服药的话,饮食宜忌药品说明书中会有详细说明,但是要补充几点:一是忌食辛辣食物,防止加重阴虚症状;二是地黄丸属于滋补类型的中药,不宜在感冒期间服用,以免“闭门留寇”;三是地黄丸不能与抗结核的药物利福平同时服用,虽然六味地黄丸对结核病的骨蒸潮热、盗汗、口干等阴虚火旺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中的山萸肉可分析出大量的有机酸,能增加肾脏对利福平的重吸收,加重利福平对肾脏的毒性。③地黄丸系列均由六味地黄丸演化而来。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出自宋朝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等6味中药炮制而成,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君药;山茱萸养肝肾而涩精;(淮)山药益脾而固精,均为臣药;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脾肾,以肋山药之益脾,以上共为佐使,各方合用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原用于小儿“五迟”(发育迟缓)等肝肾阴虚症。后代医家在实践中发现其临床疗效显著,将其作为滋补肝肾之阴的代表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根据不同的症状对原方药物加以增删,先后增加了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一名桂附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六味都气丸、济生肾气丸等“家族”成员。但不同名称功效却不同:六味地黄丸新用途:近年来,医务人员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六味地黄丸尚具有多方面的防病保健作用。治疗眼病: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可明显提高视力,改善视物昏蒙、瞳孔晶状体混浊等症状。此外,六味地黄丸对治疗外伤性角膜溃疡,慢性葡萄膜炎、睫状体青光眼综合症也有一定辅助疗效。治血液病:六味地黄丸可治疗因服用氨基比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服药一个月后,可明显提高白细胞数量,改善乏力、纳差等症状。治更年期综合症:本病常伴有潮红、潮热、出汗、焦虑、心悸、急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服用六味地黄丸三个月后,患者的潮红、潮热、出汗、心悸、焦虑、失眠等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六味地黄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连续服3个月,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治疗五更泄泻:六味地黄丸每次10克,每日3次,一般服一个月可痊愈。治病理性室性早搏:治疗病理性室性早搏确有较好作用。服用六味地黄丸两个月左右。患者病情可明显改善。治糖尿病:六味地黄丸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糖尿病人除调节饮食外,家用六味地黄丸能降低血糖、尿糖,改善症状。每次9克,每日2~3次,治疗轻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对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辅助治疗肿瘤:各类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同时见有阴虚症状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可增强体力、减轻副反应。此外,六味地黄丸对腰椎肥大、关节炎、突发性耳聋、子宫功能性出血、神经衰弱、高血压均有一定疗效。消除蛋白尿:若急性肾炎患者水肿消失,但尿蛋白仍存在,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服1~2个月后尿蛋白可消失。治疗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易转肝癌。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一日2次,连续服半年至一年,可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口腔溃疡(口疮):俗称“”,由于经常反复发作,又称为复发性口疮。中医认为本病是虚火上炎所致。六味地黄丸有滋阴降火的功效。患者可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8克,每日2~3次,同时加用左旋咪唑50毫克,每日3次,连服3天,3~5天即可使溃疡消退。治疗复发性口疮:六味地黄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一般3~5天可见效,且愈后很少复发。如复发再服本药仍有效。治疗顽固性口疮: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3~5天即可收效。治疗牙周脓肿:六味地黄丸每次10克,每日3次,3~5天可减轻症状。治疗慢性鼻炎:对慢性肾炎的疗效比急性肾炎为佳,尤以伴高血压者疗效为优,对合并水肿型的患者也有较好疗效。能迅速消除蛋白尿及水肿,促进肾功能的恢复。用法:每次9克,每日3次,一个月为1疗程。每次9克,早晚各服一次,连服2~3个月,可有明显疗效。提示:六味地黄丸对因肝肾阴虚引起的病症,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治疗遗尿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引起的遗尿症患者8例,效果显著。方法:取六味地黄丸,每次服1丸(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服至痊愈为止。治疗前列腺炎: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前列腺患者,效果显著。方法:取六味地黄丸内服,每次1丸(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4个疗程。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20天为1个疗程。一般经服药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及-蛋白尿即可显著好转。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利用六味地黄丸的糖皮质激素效应代替糖皮质激素,取得满意效果,避免了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用法:每次18克,每日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增强化疗药效果,减少毒副反应:用六味地黄丸口服辅助治疗肿瘤化疗病人102例,获得较好效果。方法:自化疗的第1天开始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连服20天。患者服用本药后,化疗药物的药效显著增强,副反应明显减少。治疗顽固性失眠:用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60例,效果满意。每次1丸(9克),每日服2次。治疗时间最短者35天,最长者90天,平均为61.6天,据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患儿免疫功能影响明显,疗效显著。治疗慢性腰腿痛:六味地黄丸每次2丸(9克/丸),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2~5个疗程。可治疗的皮肤病:尤其对下述几种皮肤病疗效确切:一、老年皮肤瘙痒症:该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与老年人皮脂腺功能的减退、皮肤缺乏皮脂滋润及老年人植物神经功能的退化有关。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增强雄激素分泌、兴奋性腺轴、减慢皮脂腺萎缩、缓解皮肤干燥等作用。患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次服8克,每日服2次,五日为一疗程。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浆膜炎”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和表现。在病变的稳定期和应用皮质激素的减量阶段,患者口服六味地黄丸,可通过其扶正培本、滋补肾阴的作用,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皮质激素“反跳”及其它一些不良反应,协助撤减激素用量,并可减轻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内分泌功能的反馈性抑制作用。三、缓解迪银片的不良反应:迪银片是目前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氨肽素、扑尔敏、氨茶碱及活性多肽等。患者服用后常出现口唇开裂、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全身皮肤发红、脱屑。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次服8克,每日2次,可明显减轻这些症状,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银屑病皮疹的消退及全身抵抗力的恢复。三、十一种地黄丸功能各不同:赵女士长期以来浑身无力、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腹泻尿频,好心的朋友说她体质虚弱,送给她一些六味地黄丸“补一补”。但她服了一段时间后,不仅证状未见好转,反而每天腹泻更严重了。原来按照中医辨证,赵女士属于阳虚证,服用滋阴药六味地黄丸结果是雪上加霜。在养阴补肾的中成药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是六位地黄丸。其实,在地黄丸的家族中,共有八个兄弟,六位地黄丸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弟弟,其与七个均含有六位地黄丸的成分,虽同名为地黄丸,药物组成相似,但由于所加药物的不同而使其功能不尽相同,临床应用时,应有所区别。六味地黄丸是有千余年历史的著名中药方剂,和由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地黄丸均为补益的中成药。地黄丸制剂除蜜丸剂外,还有水丸剂、颗粒剂、片剂、软胶囊、口服液等,都属于非处方药,经常被年老体弱的人当作滋补品服用,或者被亲朋好友作为礼品送给长辈或病友。其中一部分人服用地黄丸不能因人而异、对证下药。虽然地黄丸类中成药属于患者可自主购买的药品,体虚者服用仍需初步了解中医对病因和脏腑的分类,分清自身虚证的归属,便于正确地选择。祖国医学的精华在于辨证论治,阴阳学说是认识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概念。中医认为健康人体脏腑之阴阳在对立统一中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平衡失调,无论是阳盛阴衰还是阴盛阳衰都产生疾病。中医将虚证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类,根据虚则补之的治法,分别服用滋阴、壮阳、益气、补血的中药.地黄丸系列药是指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具有新特点的地黄丸,包括:六味、杞菊、知柏、麦味、明目、桂附及金匮地黄丸等,主要治疗肾虚的一类中成药。肾虚又分为两类(肾阴虚及肾阳虚),要指出的是在上述药物中只有桂附、金贵地黄丸是属于补阳的,而其它地黄丸则具有不同程度的补阴效果。■1.肾阴虚证服用六味地黄丸本药由滋补肾阴的熟地黄、补益肝肾的山茱萸、补脾固肾的山药、利湿泄热的泽泻、渗湿健脾的茯苓、清泄虚热的牡丹皮六味中药组成。中医认为阴虚证是由于阴精亏损而导致阳盛阴衰的虚热证候,肾脏不仅是泌尿器官,还主管骨骼精髓、促进生长和生血、并开窍于耳。因此肾阴虚者既有发热盗汗、口燥咽干等热证,又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遗精等虚证。六味地黄丸六药合用、三补三泄,适于出现上述证状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化疗期的肿瘤等患者,但脾肾阳虚者不可服用。此配伍组方形成三补三泻,三补即肾、肝、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补肾。三泻即泻肾降浊,清泻肝火,利水渗湿。此药补而不燥,滋而不腻,药性温和,对治疗肝肾阴虚之症极为适宜。同时现在环境气候偏于干燥,而紧张的生活节奏、经常熬夜、劳累过度等都会损耗人体阴精,六味地黄丸可滋补保健调理,改善亚健康状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阴虚火旺证服用知柏地黄丸本药针对肾阴虚所致的盗汗、遗精。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清虚热的知母和泄虚火的黄柏,使其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增加了降火功效。中医认为阴虚生内火,除肾阴虚证外还出现形体消瘦、两颧发红、五心烦热等虚热证候。知柏地黄丸适于出现此证的结核病、更年期综合证、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等患者,但阳虚寒证、实热证者忌服。该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有降火作用的知母和黄柏。与前者相比,滋阴清火的作用大大增强。日常生活中常可遇到这样的人――体形消瘦,脾气急躁,稍一活动便大汗淋漓,甚至睡梦中也会出汗。这时,服用知柏地黄丸便有显著的效果。还有些应酬较多、工作劳累的中年男性,即使有规律的性生活,也会因虚火较旺而频繁出现遗精。这类人群只要脾胃功能尚佳就可适量服用知柏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知母、黄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的症状,即除了六味地黄丸适用的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等症状、又有非常明显的潮热盗汗、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口渴但喝水又不能解渴,总感觉有上火的症状,但服用泄火药又没有效果。春秋季手脚掌脱皮,反复性口腔溃疡等都是由阴虚火旺导致的,适用知柏地黄丸。■3.肺肾阴虚证服用麦味地黄丸本药是咳嗽、气喘等肺虚患者的良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养阴润肺的麦冬和益气生津的五味子,使其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增加了益气润肺的功效。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动力,肺脏不仅是呼吸器官,还负责将清气、营养和津液运往全身。肺阴虚者出现干咳带血、午后潮热等证状。麦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的肺结核、糖尿病、肺心病等患者,但感冒患者慎用。冬季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一些“老烟枪”以及“老慢支”患者每年到了此时便频繁出现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除西医对症治疗外,服用一些有养阴补气作用的中成药是很有必要的。添加了麦冬和五味子的麦味地黄丸,有很好的养阴生津、敛肺纳肾的功效。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和麦冬而成,增强了六味地黄丸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此方妙在补阴而祛邪,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疹、喘咳、遗精等症。■4.阴虚血虚证服用归芍地黄丸本药对血虚头晕的女性服用较为适宜。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补血养血的当归和白芍,使其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增加了补阴血的功效。中医认为血是维持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阴虚火旺者除肾阴虚证外还出现出血色红、月经不调等血热证。归芍地黄丸适于阴虚血热的高血压、神经衰弱、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患者,同样阳虚血寒证忌用。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出现血虚、头晕以及畏寒等症状。归芍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对女性血虚、崩漏等症疗效显著,对经期、产后以及老年妇女十分适宜。■5.肝肾阴虚证服用杞菊地黄丸本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补肾养肝的枸杞和清热平肝的菊花,使其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增加了平肝、滋水、明目的功效。中医认为肝不仅是代谢器官,还贮藏调节血液、维持筋脉、调节情志,并开窍于目。肝肾阴虚除肾阴虚证外还出现头晕目眩、耳聋眼花等证。杞菊地黄丸除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外,还用于有肝肾阴虚证状的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干眼证患者;但实火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慎用。枸杞不仅有补肾作用,还能滋养肝脏,再配以养肝明目的菊花,对老年人常见的视力模糊、眼睛干涩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表面看起来杞菊地黄丸直接针对眼部的病变,其实还是靠调理视觉的生理基础――肝脏而起作用。在六味地黄丸滋养人体的先天之本―――肾脏的基础上,枸杞和菊花补养肝脏,对慢性肝病患者的康复十分有利。由六味加枸杞子、菊花组成。枸杞子、菊花具有补肝血、散肝风、明目的作用,较六味地黄丸增加了滋胃养肝、清脑明目的功效。杞菊适用于肝肾阴亏引起的脑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模糊。以及常用电脑、长期看电视过度引起的视疲劳、视力下降等,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疗效。■6.阴亏目疾证服用明目地黄丸本药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蒺藜和石决明,进一步增强了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眼病,如视神经炎、视网膜黄斑退行性病变、角膜结膜干燥证等,但肝火上扰导致的眼病不宜服用。明目地黄丸是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养血、活血的当归、白芍,还有平肝明目通络的羡黎、石决明等。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不能滋养于目、或劳伤过度,伤精耗液而致眼疾,此药对眼疾更有针对性,适用于事物昏花、眼睛胀痛、迎风流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即六味地黄丸加菊花、白蒺藜、车前子、黄连四药,入肝肾二经。明目养肝、滋阴潜阳是其功能。主治本虚标实证之目赤生翳、见风流泪、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内热炽盛(阴虚或阳虚所致),亦治湿热之邪困于肝脾而导致视物不清、大便秘结、小便不利、呕吐眩晕诸症。高血压患者如具备了明目地黄丸所治的症状,可以服用,以明目降压、滋阴补肾。组方为杞菊、地黄丸加当归、白芍、白蒺藜、石决明。此方对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引起的多种眼目病症有良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疲劳、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症。而中心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干燥性角膜炎、老年性泪腺萎缩、老年白内障、单纯性青光眼等也可使用本方调理。此外,一些具有养肝作用的食物,如桂圆肉、猪肝、鱼头、猪血、鸡蛋、枸杞、海参、墨鱼、胡桃等,都有明目作用,不妨经常食用。该药对于视力减退、夜盲、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玻璃体浑浊、头晕耳鸣、咽干口燥、目眩等,属肝肾阴虚者有显著疗效。药理研究表明,明目地黄丸有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有清热、镇痛、抗炎、抗菌作用;有类似人参的抗低温、抗疲劳、耐缺氧及促皮质激素样作用;有保肝护肝,降低血压、血脂及改善肾功能作用;能改善神经系统及性腺功能障碍,使红细胞糖代谢恢复正常;能促进肾脏对体内代谢产物──尿素的排泄,以及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等。■7.肾阳不足证服用桂附地黄丸阴阳双补,十分适合冬季服用。单纯的六味地黄丸性味偏于寒凉,显然不适合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甚至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中老年人。针对这一矛盾,桂附地黄丸中增添了两味具有温阳作用的药材:肉桂和附子。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了一把“火”以温辛补肾阳,奏阴阳双补的功效。该药十分适合在冬季服用。本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温火助阳、散寒止痛的肉桂和附子,使其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增加了滋补肾阳的功效。中医认为阳气亏损时必有的虚寒证候,出现腰膝冷痛、咳喘浮肿、尿频腹泻等寒证。桂附地黄丸是地黄丸系列中唯一适于阴阳两虚者服用的中成药,例如肾阴虚合并肾阳虚证的腰肌劳损、慢性气管炎、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等,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烂、阳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但阴虚生内热者忌用。由六味加肉桂、附子两位温热药,从而改变了整个方剂的药性,成为温补肾阳虚的代表方。适用于面色白、夜尿频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塘薄或用于阳萎、滑精、女子宫冷不孕等症的治疗。性功能下降或由阳气不足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引起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等。■8.肾阳不足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桂枝、附子八味地黄丸又叫金匮肾气丸,这是一个与六味地黄丸对比比较明显的方子,虽然只是多了两味药,但治疗的方向就完全相反了。六味地黄丸主要治疗肾阴虚,而八味地黄丸则主治肾阳虚。八味地黄丸以附子、桂枝为主药,取“少火生气”之意,意在轻轻补火以鼓舞亏虚的肾中阳气,补命门之火,引火归源;再辅以地黄等六味药物滋补肾阴,促生阴液;如此配伍组方是本着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并补,使得“阳得阴助,而生化无量”,补阳效果更稳定、更耐久。桂附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肉桂、附子这八味药组成。但在这个方子中只有肉桂和附子这两位药是补肾阳的药物,而剩下的六味药又恰恰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这又是为什么呢?肾中命门之火可以暖脾,命门火衰会影响到脾的正常功能,脾又为后天之本可生肾水(方中山药入脾经而补脾胃也是体现这个思想),所以肾阳不足的患者多伴随肾阴不足,因此需在补阳药物中加入补肾阴的药物才能使肾气生而有源。如果一个人肾阳不足而小便不利或发水肿,这时就不能是只补肾阳,而要在补阳的基础上加强利水的作用。所以前面说的桂附地黄丸在这方面的作用显然是不够的。金匮肾气丸把前方的肉桂改作桂枝又加入了车前子和牛膝。因为肉桂偏于补命门火而无加强水液化气的作用,而这个恰恰又是桂枝的长处。车前子与牛膝都有补肝肾而利水的作用。加入这三味药就使整个方子在补肾阳的同时大大加强了利水的作用。在以前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实际是同一个方子,但今天市面上能买到的这两种药就有了前面说的不同,所以在具体使用起来就要注意他们的主治的差异了。■9.肾阳虚衰服用济生肾气丸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车前子和牛膝而成,由于二者的加入,使其利水除湿之功效大大增强,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原各加味肾气丸,由桂附地黄丸加牛膝、车前子、且增加茯苓用量组成,处方源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本品功能温补肾阳、行气化水,用于治疗肾虚水肿的慢性肾炎及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阳痿等症,并具有降糖、降脂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中医认为:肾中阳气为人体阳气之根,为生命之火,又称为少火。本方中补阳的主药附子、肉桂均取少量,而辅以六味地黄丸补阴药,一是取“少火生气”之意,微微补火以鼓舞肾气;二是本着阴阳互根的原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临床应用:凡属肾阳虚者均可使用。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性肾炎、小儿遗尿、老人尿失禁、遗尿、神经性尿频、顽固性遗尿、尿崩症,慢性尿路感染、淋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带下等症。药理作用:①具有抗衰老、改善脂类代谢、糖代谢;②增强神经-体液调节、抗白内障;③降血糖;④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⑤降低血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量,对动脉粥样樱花改善产生良好作用。■10.肾阴不足服用七味都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故都气丸适用于肾阴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症。本方能纳气平喘,涩精止遗。治疗肾不纳气的气喘、遗精盗汗、小便频数。临床上常用于年深日久的慢性支气管炎,辨证属于肾虚不纳气即呼多吸少的喘促胸满、出汗多、久治不愈、咳嗽,但痰不多,以及肺结核病情缠绵的夜间睡觉时出盗汗、遗精、舌红少苔等症。本品为水蜜丸,由伤风感冒而引起的咳嗽气喘禁用。■11.耳聋左慈丸即六味地黄丸加煅磁石、竹叶、柴胡。中医认为其性咸寒,归心、肝、肾经,能平肝潜阳,聪耳明目。本品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扰的耳聋耳鸣,头晕目眩等症。现在临床上常用于中老年人的神经性耳聋,听力减退,耳鸣如蝉叫声,时断时续或持续不断,一般这种感觉在晚上最为显著,也可用于血压偏高,伴有耳鸣、耳聋、视物昏花者。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中还有一个叫耳聋丸的,与本品根本不同,耳聋丸是清肝泻热药,不可误用。在桂附地黄丸基础上加了牛膝和车前子,增加了利水消肿的作用,若只需温补肾阳,就用桂附地黄丸。而在需要温阳利水消肿时,才用金匮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原来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但是现在已经是三种配方不同的成药。此方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它由炮附子、干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丹皮、山药、茯苓八味药组成。长期以来,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古方金匮肾气丸,此方最开始源自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但是在现代,金匮肾气丸的配方和古代已经不同。在现代,今方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是两种不同的中药。需要注意的是,成药会降低药材的功效。今方金匮肾气丸并不适用于所有肾阳虚的病人。阳虚生外冷,阴虚生内热,因此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者需要斟酌服用今方金匮肾气丸。肾阳虚临床表现为手脚发凉,汗冷或房事不力、阳痿早泄,房事频繁或手淫过度易导致肾阳虚,病人感觉腰膝酸软,但是更多的是偏冷、怕凉,男性会出现阳痿。如果症状明显者可用鹿鞭、鲜人参、蛤蚧、海马等自制升阳酒用药酒调治。四、冬令进补防“闭门留寇”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惯。补益药具有多方面的药理功效,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的生成和延长抗体存在的时间;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和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能促使失调的功能状态趋于平衡,增强机体对各种病理刺激的适应能力,减缓脏腑功能的衰退,从而发挥抗病和延年益寿之功效。但补药并不是万能之品,使用也有一定的原则:虚者补之,对证用药。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若服用不当,可造成恶果。因此,当你考虑进补时,先了解一下进补的“四忌”,实属必要。1、忌无虚滥补。中医进补的原则是虚者补之。无虚滥用补药,会导致阴阳失调,使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扰乱。所以,进补之前,必须明辨虚实,以免遭受无虚滥补之殃。2、忌虚不受补。所谓虚不受补是指虚弱病人服了补药后,病痛不减,反而加重或出现了口干、舌焦、烦躁、夜不能寝、虚火上窜、消化不良、腹胀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有些脾胃虚弱的病人,平时消化、吸收功能已不健全,而许多补药,特别是补血和补阴药(如驴皮胶、熟地等),质地多较滋腻,不易被吸收,容易阻滞胃肠功能而出现脘腹胀满,食少纳呆等症状。再就是一些阴虚病人(如患了肺结核、肝炎等疾病之后),由于体内阴液素来不足,而许多补药,尤其是补气和补阳的药物(如人参、鹿茸等),多能使人体功能亢盛,更使原有的阴虚症状,如口干、烦躁、失眠、小般黄赤、大便秘结、鼻出血等加重。因此,进补时,应先辨明虚证的不同类型,再分别选用益气、助阳、滋阴、养血的不同补药。如阴虚病人不能盲目地用温热补品,而应滋阴养阴为主。唯其如此,才能补而有益。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脾胃,防止发生虚不受补。3、忌闭门留寇。疾病的发生,是外邪侵入和正气不足所致。病邪犹如寇匪,常趁虚侵入人体,故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说法。当病邪侵入人体时若先进行补虚,虚虽补了,却等于是关了门,将病邪留在体内就很难驱逐。中医认为,应当是先将病邪祛除、再考虑进补。若先行补虚而忽视了祛邪,往往会造成病邪迁延不愈,因许多补药具有抗利尿、止泻、止汗等收敛作用,服后不利于病邪从大小便或汗孔排出。因此邪盛体虚时治疗首当祛邪,不可贸然进补;若必须进补,也应攻补同用,免犯闭门留寇之戒。4、忌守药待康。一个人患了病后,要想尽快恢复健康,光靠服用补品补药,纯属消极手段。身体虚弱,有因先天不足,有因后天失养,而且以后天失养为多,如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房劳过度等。因此,体虚者除进补之外,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精神状态,都十分重要。古人说:“善服药者,不若善保养者”,是极有道理的。在进补时,除了要注意“四忌”,还要注意每种食物和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能。如果所食的食物与所服的药物功能相近,便可起到协同作用,加强疗效;功用相克,则相互牵制,使药性和治疗作用减弱或完全失效;功用相反,还会发生危害人体的不良反应,造成中毒。因此,服用补药必须忌口。服用人参、党参,应禁食萝卜。因为萝卜能破气消食耗血,与人参、党参作用相反,因而服人参同时吃萝卜,会减弱或抵消人参的补气功效。但是如果服用人参过量,出现不思饮食、胸闷、便秘、腹胀等副作用,却可以用萝卜或萝卜子来化解。在服中药补品时忌茶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遇到补药中的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等物质时,便会产生一种不溶解的沉淀物,使人体无法吸收,失去治病作用。有些滋补膏如洞天长春膏、人参大补膏均可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作用,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若同时服茶叶,往往使人过于兴奋,影响大脑休息,会出现头痛、头胀、不能入睡的副作用。五、其他临床研究桂附地黄丸及其衍变方考释绍兴市中医院, 沈元良桂附地黄丸为温补肾阳的首选方药,主治肾气不足引起腰膝酸痛、小腹拘急、下肢冷感、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脉沉细,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等症。多因疗效显著,而被历代医家称为“补肾第一方”。临床常用桂附地黄丸即“金匮肾气”,出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据该书记载,其处方由干地黄400g,山茱萸、薯蓣(即山药)各200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150g,桂枝、附子(炮)各50g组成。以上8味药,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5粒用黄酒送服,每日2次。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目前品种、规格众多,有浓缩丸、软胶囊之类。肾阳虚,命门之火不足,致腰膝酸痛,小腹拘急,下肢冷感,为肾阳不足,不能温养下焦;小便反多,是由肾中阴阳俱虚而成下消之证。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辅助滋补肾中之阴;并以少量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之阳,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医宗金鉴》曰:“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其目的在于“益火之源,以消荫翳”。方中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清泻肝火,与温补肾阳药相配,意在补中寓泻,以使补而不腻,达到“阴中求阳”,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据现代医学对桂附地黄丸成分分析、药理、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认为附子具有振奋新陈代谢,赋予全身细胞的活力,及镇痛、强心等作用;桂枝具有活跃血液循环、镇静等作用;茯苓、泽泻可以调节水液代谢,用于排尿异常;干地黄、山药、山茱萸具有滋补、强壮、强精等作用,并认为地黄可用于老年人皮肤色素异常所引起的老年斑的治疗。后世医家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又衍变了许多方剂,扩大了治疗范围。如增加牛膝、车前子为《济生》肾气丸,温肾以利水消肿。常用于治疗肾阳虚的水肿;如减去桂枝、附子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之功能。常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等症。本方出于《小儿药证直诀》,立法以肾、肝、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补肾阴为主。方中熟地黄滋肾阴,益精髓;山茱萸酸温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共成三阴并补以收补肾治本之功。方中补中有泻,即泽泻配熟地而泻肾降浊;丹皮配山茱萸以泻肝火;茯苓配山药而渗脾湿。其又补泻交用,“泻”意在防止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并以补为主。临床常用于兼有肝肾阴虚证候的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等病。六味地黄丸增加知母、黄柏为知柏地黄丸,增强了滋肾阴、清相火的作用。用于阴虚火旺而致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证;增加麦冬、五味子为麦味地黄丸,具有肺肾双补,敛肺止咳之功能。用于肺肾阴虚引起的久咳气喘,头晕目眩,午后低热,遗精等症;增加枸杞子、菊花为杞菊地黄丸,具有养阴平肝,滋水明目之功能。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逆风流泪等症;增加当归、白芍为归芍地黄丸,具有补血敛阴之功能。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头晕眼花,两胁疼痛,虚热,盗汗,口干,咽干等症。增加枸杞子、菊花、石决明、当归、白芍、白蒺藜为明目地黄丸,具有平肝明目,滋肾养血。用于肝血不足,视力减退,视物模糊,夜盲,目涩多泪等。综上所述,桂附地黄丸及其衍变方,均有补肾的作用,但在治疗上又各有所侧重。临床应用只要辨证得法,施治用药准确,方能达到治病之目的。桂附地黄丸自述胡品福因为每天都有许多人需要我桂附地黄丸的帮助;所以,在药店的OTC中成药柜台上,我总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告诉你,我是由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八味药组成的。功擅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又用于小腹拘急,腰腿酸软,下半身常有冷感而属于肾虚阳微者。还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病属于肾虚阳弱的虚喘或痰饮作喘等兼见腰中冷痛、小便不利者。噢,你问我,你的头晕,腰膝酸软,我为何没能给你解决?这里还得告诉你一个常识:使用我之前要先看一看你是不是属于“肾阳虚证”。因为只有肾阳虚证,我才能有所作为。那么,怎样才能辨出“肾阳虚证”和“肾阳虚证”呢?我可以教你一个小窍门。肾阳虚的人除了有畏寒、肢冷等虚寒证候外,舌质的颜色一定是偏淡红、淡白或淡紫;而肾阴虚的人不但没有上述虚寒证候,反而会有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虚热征候,舌质的颜色一定是偏红、深红或深红紫。有了“舌质的颜色是偏深,还是偏浅”这一可靠的指征作为鉴别要点,你的辨证就会八九不离十了。如果你是“肾阴虚证”,那我就无能为力了。因为那不是我的特长,而是我的兄弟“六味地黄丸”的拿手好戏。另外,我还得给你介绍一下我家族里的姐妹们。我的姐妹们虽然作用都差不多,都是主攻“肾阴虚证”,但又各有特点:“明目”妹妹(明目地黄丸)擅长克制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疾;“杞菊”妹妹(杞菊地黄丸)擅长克制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疾;“麦味”妹妹(麦味地黄丸)擅长克制肝肾阴亏的咳喘痰嗽等疾;小妹(知柏地黄丸)别看年纪最小,可她降虚火的功能最大。怎么样,想必你知道了我的真本事,懂得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我了吧!六味地黄丸及其衍生方剂的临床应用卫生部北京医院中药房 韩洁地黄丸出自钱仲阳之《小儿药证直决.卷下》,由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它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故称为六味地黄丸。此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疗效确切,成为滋阴补肾的经典名方。历代医家经过反复实践,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创制了许多新的方剂,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使地黄丸家族成员具有了养肝明目、养肝润肺、涩精止遗等功效。本文着重对六味地黄丸及其衍生方剂的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八种地黄丸组成、功能主治的异同这八种地黄丸中六味地黄丸为基本方,其余9种通过加入不同功效的中药使其功能主治有所不同,见表1药名组成功能主治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制)、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滋阴补肾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知柏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制)、山药、知母、黄柏、茯苓、泽泻、丹皮滋阴降火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麦味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制)、山药、麦冬、丹皮、茯苓、泽泻、五味子(制)滋肾养肺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 软、消渴归芍地黄丸熟地、当归、白芍(酒)、山茱萸(制)、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膝痛、足跟疼痛杞菊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制)、山药、枸杞子、菊花、茯苓、泽泻、丹皮滋肾养肝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明目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制)、枸杞子、山药、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丹皮、茯苓、泽泻、菊花滋肾、养肝、明目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桂附地黄丸肉桂、附子(制)、熟地、山茱萸(制)、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温补肾阳肾阳不足、腰膝冷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济生肾气丸肉桂、附子(制)、牛膝、熟地、山茱萸(制)、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丹皮温肾化气、利水消肿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2 八种地黄丸的临床应用2.1 六味地黄丸本方源自宋代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决?卷下》,原治疗小儿发育不良,表现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的“五迟”证。此方组成严谨,六药合用,配伍得当,三补三泻,寓泻于补,以补为主,擅补肾阴而泻湿浊虚火,主要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肾阴亏损,或肝肾不足,或兼阴虚火旺之证。因其在滋补强身方面的显著疗效而成为补阴的著名方剂,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2.1.1肾阴亏损证。因久病伤肾、先天不足、年老肾亏、服用药物等原因造成的肾阴亏损,症状主要为腰膝软,眩晕,耳窍失养而见耳鸣,水不制火而见潮热、盗汗等,应用六味地黄丸取得较好的疗效。张天斗等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头痛、腰酸乏力、面色萎黄、夜尿增多等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有良好的效果。杨波等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0例,取得良好效果,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能改善肛门直肠运动功能。精神病患者在使用精神类药物后常出现遗尿,中医认为遗尿主要由肾气不足,下元不能固摄,而致膀胱制约无权所致,龚丽博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精神类药物所致遗尿50例取得满意疗效。另外,六味地黄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少,肾气不足,阴阳不调导致的头晕目眩、潮热盗汗、心悸失眠、易怒、焦虑等证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1.2消渴。因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等导致的阴虚燥热、口渴多饮、尿频量多、形体消瘦等证,以及2型糖尿病见上述症候者,应用六味地黄丸可取得满意效果。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中医认为其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终致肺燥、胃热、肾虚,因此应用六味地黄丸治本,西药降糖药治标,标本兼治,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另外,在口服降糖药的同时加服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并发肾病也有预防及治疗作用。2.1.3遗精。因房室劳伤,或先天不足,肾精不藏导致的遗精、头晕、耳鸣、腰膝软等,以及性功能障碍有上述症状的,均可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2.1.4其他应用。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六味地黄丸在临床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如六味地黄丸在皮肤科适用于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导致相火过旺,血虚不能荣养肌肤而致的痤疮、斑秃、黄褐斑等。另外,还有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和女性复发性口疮取得满意疗效的报道。2.2 知柏地黄丸此方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而成。知母清虚热,滋肾阴;黄柏泻虚火,坚真阴。二者加强了滋肾阴清相火的作用,因此本方能够滋阴降火,使补中有泻,补而不腻。2.2.1阴虚火旺证。因先天阴液亏虚,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过用温燥药物而致虚火内扰,症见消瘦、发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小便短赤等,可应用知柏地黄丸治疗。有报道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亢进症,表现为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证,应用知柏地黄丸可得到改善,从而减少激素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对于因肾的阴阳不平衡,出现肾阴虚而相火旺导致的女孩性早熟,乳房早发育,应用知柏地黄丸治疗也可取得满意疗效。2.2.2慢喉痹。慢喉痹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慢性疾病,与西医的慢性咽炎相当。慢喉痹多因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而成为咽喉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多因素体阴虚或热伤津液,虚火上炎而致的咽干热痛,咽痒干咳,有异物感,五心烦热,应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2.2.3耳鸣、遗精。因房事不节,肾阴亏耗,或年老肾中精气不足而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软、遗精,如神经性耳聋,性功能障碍有上述症状的,可应用知柏地黄丸治疗。2.3 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和麦冬而成,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滋补肾阴,使亏虚的肾阴得以恢复,配以五味子益气生津,敛肺,止汗;麦冬养阴润肺生津,解热除烦。此方增强了养阴生津、敛肺纳肾涩精之效,可补阴而祛邪。2.3.1肺痨。阴虚内热致肺络受损,症见干咳、午后潮热、骨蒸盗汗、乏力,如一些肺结核,咳嗽属阴虚型的,阴虚咳嗽一般为外感后未进行系统治疗,导致余热不尽,灼伤肺肾之阴,使金水不能相生造成的。麦味地黄丸可滋肾养肺,养阴生津,有报道用麦味地黄汤治疗阴虚咳嗽100例,取得满意疗效[。2.3.2消渴。肺肾阴亏,阴虚燥热所致的口渴多饮、多食、小便烦数、消瘦,糖尿病属上述类型的,可应用麦味地黄丸治疗。2.4 归芍地黄丸归芍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归和酒白芍两药而成,既可滋阴补肾,同时当归补血养血,活血调经,主要治疗肝血不足;白芍敛阴养血,平抑肝阳。加入这2味养血柔肝、填精养血的药物,诸药配伍可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对于肝肾不足,阴亏血虚所致的血虚头晕、崩漏等有较好疗效。2.4.1眩晕、耳鸣、耳聋。由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引起,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乏力、咽干、午后潮热等,腰府失养可致腰痛,多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神经衰弱、神经性耳聋。2.4.2月经失调。肝肾两亏,阴虚血热导致月经失调,先期,量少或多,颧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以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排卵期子宫出血常见。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主,血为阴,补阴结合补血,有利于提高补阴效果。徐晓应用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子宫出血,以补肾阴为主,佐以补血稍助其阳,使经期间阴阳顺利转化,从而取得满意疗效。2.5 杞菊地黄丸本方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菊花而成。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上注于目则能视。在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生,因此肝与肾关系密切,治疗眼部疾病,往往从肝肾入手。枸杞子滋阴补肾,养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两药加强了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的作用,因此本方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兼有养阴平肝,滋水明目的作用,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本方为视疲劳类非处方药物,偏于养肝明目,用于目涩症(干眼症)、耳聋、老年性白内障初期的辅助治疗。2.5.1眩晕。因肝肾不足,阴血亏虚所致,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腰痛,口燥咽干,周身乏力,如原发性高血压。2.5.2圆翳内障、青盲、目涩症。因肝肾不足,阴血亏虚导致,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昏花,不能久视,晶珠轻度混浊,如老年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等;双目干涩,羞明畏光,如干眼症。《证治准绳》认为“视瞻昏渺及肝肾不足之病,由于阴虚血少,精液耗尽”,即由肝肾亏虚,精血耗损,精液不能上萦于目,目失涵养所致,因此应用具有滋养肝肾、平肝明目之效的杞菊地黄丸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有报道应用杞菊地黄丸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老年早期黄斑变性和肝肾阴虚型的干眼症均取得较好疗效。2.5.3 耳聋。因肝肾不足导致、耳鸣、耳聋、伴有腰痛、口干咽燥、潮热、盗汗。2.5.4其他应用。孔德荣等应用杞菊地黄丸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60例,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比较满意,且不良反应少。中医有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之说。因此,ADHD本为肾阴虚,标为阴虚阳亢,神无所守,表现为多动多语、冲动任性、烦燥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治疗应为标本兼顾,以滋养肝肾,平肝潜阳为主。2.6明目地黄丸本方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枸杞子、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菊花6味中药而成,枸杞子、当归、白芍补精养血;石决明平肝祛翳,明目除昏;菊花清热散风,除头痛目赤。明目地黄丸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针对眼病的蒺藜,石决明,是眼病的专用方药,可通过滋肾养肝,益精升阴而明目。本方为迎风流泪类非处方药,用于溢泪症(迎风流泪)和慢性视神经视网膜疾病的辅助治疗。2.6.1视瞻昏渺。因劳神竭视,元气弱或精血亏损所致。患者自觉视力渐降,视物不清,常见于一些慢性视神经视网膜疾病,如慢性球后视神经炎,轻度视神经萎缩,视网膜黄斑部退行性病变等。肝开窍于目,目得血则能视物,瞳孔肾所属,肾藏精,因而肝肾亏虚,精亏血少,脉道不通则致视力下降,治疗应以滋养肝肾,益精明目为本。李种泰应用明目地黄丸配针灸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可有效改善视力及视野,疗效满意。也有报道应用明目地黄丸联合弱视综合治疗仪,对部分既往治疗无效的大龄弱视儿童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2.6.2干涩昏花。因劳瞻竭视,或过多思虑,致目干涩不爽,视物昏花,黑睛枯干光损,伴口鼻干燥,常见于角膜干燥症患者。由于电脑的普及,人们视频工作时间过长,环境污染,配戴隐形眼镜,角膜手术等造成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中医认为,肝肾阴亏,精血不能上荣于目,则两目干涩,运转不灵,神疲目衰,眼磨不适,因此明目地黄丸对干眼症的症状改善有一定作用,尤其在缓解视疲劳,减轻眼部干涩感、眼胀感等方面疗效显著。2.6.3溢泪症。年老体衰,精血不足,筋肉弛缓,眼液失约,导致迎风流泪,甚至时时泪下,如泪囊吸引功能不良,可应用明目地黄丸治疗。2.7 桂附地黄丸本方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滋补肝肾之阴,增加了肉桂、附子温补肾阳,达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目的。两药相须,互增药力既补肾阴,又补肾阳。本方适用于肾阳虚弱所致的腰膝四肢冷痛、小便清长、痰饮喘咳或女子宫冷等。2.7.1腰痛。由肾阳亏虚,腰府失养所致,主要表现为腰膝i软、畏寒、四肢凉、乏力、夜尿频多。临床多见于腰肌劳损。也有报道用桂附地黄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症主要是腰椎间盘及周围韧带发生变化,失去外周力量保护而引起的内部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腰腿症状。中医认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腰椎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其根本在于肾阳虚弱,因此应用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益脊强椎,壮腰固盘,可取得满意疗效。2.7.2水肿。由于肾阳衰弱,不能温化水湿,导致浮肿,腰以下尤甚,以及心悸、气促、畏寒、乏力、小便不利等。2.7.3喘症。肾阳不足,摄纳无权,表现为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加重,咳嗽时轻时重,肢冷,临床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2.7.4消渴。由于肾阳不足,不能化气摄水,导致阴阳两虚,表现为小便频、腰膝软、肢冷、畏寒怕冷、乏力等。2.8 济生肾气丸本方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牛膝、车前子组成。牛膝补肝肾,利尿通淋;车前子利水渗湿,清利下焦湿热。因此,本方在温补肾阳的基础上,增强了利水除湿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2.8.1水肿。由于肾阳衰弱,气化不利,表现为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以及心悸、气促、畏寒肢冷、乏力、小便不利等,临床常见于慢性肾炎。有报道应用济生肾气丸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尤其对于肾阳虚日久,导致阴阳两虚,阴虚内盛,肾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受阻而导致的糖尿病肾病,可减轻蛋白尿,降低血脂,保护肾功能。另外,应用济生肾气丸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了较好疗效。2.8.2腰痛。由肾阳亏虚,腰府失养导致。表现为腰膝软、畏寒肢冷、乏力、夜尿频多,常见于腰肌劳损。2.8.3喘症。肾阳不足,摄纳无权导致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动则加重,气不得续,常因咳而尿出,或尿后余沥,肢冷,如慢性气管炎见上述证侯者。3 结语六味地黄丸作为补肾类方剂的代表,由于历史悠久,组方合理,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历代医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拓展了六味地黄丸的临床适用范围,并随证化裁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对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适应中药现代化及中医药走向国际的需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基础科研及临床实践中,应将继承传统中医药学术精华与发展创新相结合,迎合市场需求,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剂型、新产品。六味地黄丸及衍生方的分析和临床正确应用天津市河西医院 吴卫平六味地黄丸是著名的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用于阴虚不足的体弱患者,久已成为对虚证用补法治疗的基础方。后代医家根据阴虚的机体变化,将它衍生出许多名方,分别介绍如下。一、六味地黄丸1.方义分析熟地滋阴补肾而填精;山萸肉养阴益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阴而固精,三味补药作用是滋肾养肝补脾。泽泻清泻肾火,防熟地滋腻;丹皮清泻肝火,制山萸肉之温;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益脾,三味泻药作用是降虚火,泻湿浊。此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熟地配泽泻补而不腻,一补一泻剂量是8:3;山萸肉配丹皮补而不滞,一补一泻剂量是4:3;山药配茯苓补而不涩,一补一泻剂量是4:3。可谓补泻兼施,滋阴而不伤阳,补阳又不伤阴。2.临床应用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消渴(下消,肾消)、虚火牙痛、口燥咽干、头晕目眩、耳鸣耳聋,为平剂滋阴补肾药。对于糖尿病,慢性肾炎,神经衰弱等慢性消耗疾病都可使用。据报导有人还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鼻咽癌,牙周脓肿,系统性红斑狼疮,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治疗也获得了明显疗效。又如临床应用,妇女更年期综合症: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巫协宁等,对无恶性肿瘤的子宫及附件切除后绝经,自然绝经2年内以及正处于绝经期前后有明显更年期症状的23名妇女进行临床研究。患者每日服六味地黄丸9g,早晚分服,一般用药3个P后其潮红、潮热、出汗、心悸、焦虑、急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显效与有效率分别为39.1%(9例)及60.9%(14例)。中医将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归之于冲任二脉功能和肾脏精气的盛衰,故采用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丸治疗上述疾病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二、知柏地黄丸1.方义分析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知母滋阴降火,除烦止渴;黄柏泻肾火,除湿热,水亏火旺,阴虚火旺的患者服之良好。2.临床应用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虚烦口渴,身倦潮热,盗汗耳鸣,腰膝酸痛,口干咽痛,尿赤涩痛。笔者认为,治疗此型患者知柏地黄丸合舒肝丸(1/3量)服之疗效好。三、麦味地黄丸1.方义分析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而成,重点在于治肾虚咳嗽,方中六味滋补肾水,麦味有清凉滋补之功,对肾水不能上承,口舌干燥,虚劳热嗽,用之很好。五味子不但是滋补强壮,且有收敛止虚汗之功。我体会:六味地黄丸增加了麦冬、五味子扩大了滋补作用,对面容憔悴,形体赢弱,常有头晕、耳鸣、遗精、便血、咳嗽吐血患者有治疗效果。2.临床应用用于肺肾阴虚引起的潮热盗汗,口渴烦热,咳嗽咯血,身体倦怠,虚火上升,阴虚干咳,头晕目眩,耳鸣遗精。我体会:对病后恢复但仍体弱精神不振者,尤其是动则气短咳嗽,有痰而无力吐出的病人,服之确有效果,此药不热不燥,一般无服后口干头晕等副作用。四、归芍地黄丸1.方义分析即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组成。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对于肝肾不足,虚火内动的头眩耳鸣,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盗汗等,凡属阴虚火旺者均可以服之。2.临床应用用于肝肾不足,血虚头痛,烦躁不宁,腰酸腿软,盗汗骨蒸患者。笔者体会:对上述疾病尤其是头晕耳鸣、午后潮热、血虚头痛尤佳。对妇科疾患,手术大出血,产后流血过多的属于血亏贫血之症,服之更为效佳。五、桂附地黄丸1、方义分析肉桂大热、人肝肾经,散寒;附子大热,通行十二经,助阳补火。凡是肾虚有寒者均可用之。2、临床应用用于体弱虚寒,小便频数,大便塘泻,脐腹隐痛者,凡身体虚弱,怕冷,小便多,大便不实或塘泻,尤其是两腿受冷,软绵无力,应服有热性的温补药,可选用此丸。六、金匮肾气丸1、方义分析即桂附地黄丸加车前子,怀牛膝组成。车前子甘寒,功为清热利尿;怀牛膝苦酸,其功可强筋骨,通经络,行瘀消肿,引血下行,增加了补肾利尿的作用。故对小便不利,足膝浮肿,肾囊寒湿及肾虚作喘等症有较好的疗效。2、临床应用用于气虚肾寒,腰酸腹痛,小便频数,肾囊潮湿,足膝浮肿,肾虚作喘,确是一张适应范围广的常用药。如阿城市人民医院王悦芳等,用金匮肾气丸治疗静脉血栓形成颇有见效。如一患者男性,34岁,6年前患“糖尿病、脑梗塞”经多次治疗,有右肢瘫后遗症。于1993年11月人院,临床治疗中病情逐渐好转,但住院第9天出现右膝关节下凹陷性水肿,诊断为N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抗炎治疗4日,疗效不显著。因患者饮水量及尿量大致平衡,于是应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每日2次,每次1丸,2日后水肿渐消,巩固治疗3日,水肿完全消失。又一患者女性,59岁,因患“脑梗塞左下肢血栓静脉炎”而人院,给予抗凝、抗炎治疗1周后,脑梗塞所致的右侧肢体活动无力,语言笨拙明显好转,能独立行走,但左下肢水肿较顽固,立即给予口服金匮肾气丸治疗,每日2次,每次1丸,共治疗4天水肿明显消退,巩固治疗2日痊愈。除上述病例外,金匮肾气丸对消渴饮水(下消),小便反多,尿如脂膏,面色熬黑,饮一溲一的消渴症服之更有效。对大热烦渴,目赤唇裂,舌上生刺,喉如烟薰,足心如烙等症,只要是确属肾虚不足者,都可采用,效果颇佳。但使用此药必须注意得有饮一斗,尿一斗的症状才能使用。此药是治虚寒消渴肿胀。如是肺热喘、气管炎、肺脓肿症状禁用。孕妇应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及其衍生方辨证治疗伤、骨科腰腿痛颇感得心应手。如吴氏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腰椎肥大性关节炎;知柏地黄丸治疗强直性脊椎炎;归芍地黄丸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等均可获良效。吴氏用药体会是:急性发作期改其丸为汤剂,以加速疗效,待症状缓解仍可服用丸剂。服用量每天10- 15g,坚持服用一个月可见效。桂附地黄丸与六味地黄丸可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刘春援桂附地黄丸又名金匮肾气丸或肾气丸,属于中成药中的补益剂,具有补益肾阳与肾气之功效;六味地黄丸亦为中成药中的补益剂,具有补益肾阴与肾精之功效。更年期综合征,男女均可患病,其主症为情绪改变、颜面潮红、心烦失眠、或急躁易怒等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减少或紊乱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阴阳气血虚衰所引起的五脏生理功能失去相对平衡所致。故服用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可以预防和治疗(或减轻)更年期综合征之症状。具体用法为:每天晨起空腹服用六味地黄丸3-6克(浓缩蜜丸为8-10粒),用淡盐汤或温米汤、或温开水送服。每天临睡前1-2小时服用肾气丸3-6克(浓缩蜜丸为8-10粒),用淡盐汤或温米汤、或温开水送服。使用注意:1、服药期间若有感冒、发热、咳嗽者应停止服药。2、服药期间忌饮茶叶水、忌食绿豆和油腻、辛辣、鱼腥之物。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聂孝平六味地黄丸系北宋名医钱仲阳之名方,始创于其《小儿药证直诀》,名六味者,其由六味药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其二方中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俱备。经多年临床疗效观察,其疗效确切。选取我院中医科肝肾阴虚患者57例,其中高血压16例,糖尿病25例,慢性肾炎16例。所有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方)原方或根据具体方证加减使用的方法,7~15 d为1个疗程。六味地黄丸的配方为:熟地黄160 g,山茱萸80 g,山药80 g,茯苓60 g,泽泻60g,牡丹皮60g。一个疗程后观察其结果。高血压患者组16例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平均降为(125±18) mm Hg/(81±9)mmHg,只有1例血压仍在166mm Hg/124 mm Hg左右;糖尿病组除一人改善不明显外,24人症状皆有所好转,但所有血糖均降为正常值,空腹血糖平均浓度(5.8±2.4)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平均(9.6±1.8)mmol/L;慢性肾炎组症状基本消失,体力上升,只1例尿检有红、白细胞,但未出现管型,整组尿蛋白均正常。总有效率为94.7%。3 讨论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方中用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辅以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肾而固精,又配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益脾,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湿。“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之名以此,曰地黄者,重补肾也”(《王旭高医书六种》)。历经数百年医家的运用,其疗效确切,组方严谨合理,成为滋补肾阴的代表名方。根据组方来看,一则具甘淡利窍之功,以制阴药滋腻之性,以达补中有泻,以泻助补,使阴药更好地发挥滋补肾阴之功;二则具渗湿利水之效,更祛在内之水湿,二者结合起来,达到滋阴而不助湿,利水而不伤阴,具有滋阴利水之功,尤对阴虚湿停证更为适宜。3?1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1?1 对免疫调节系统的作用 六味地黄方不是单纯的免疫促进剂或免疫抑制剂,而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平衡而发挥作用。为了阐明该方调节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有研究对该方中的免疫活性成分进行追踪分离,得到了主要活性成分,从中分离出七个酸性多糖。已知山茱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丹皮主要成分丹皮酚有显著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同时不抑制特异性抗体的生成,可能是通过非特异性抗炎机制发挥作用,也可能与抑制血清补体活性有关;茯苓中的茯苓糖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李顺成、李萍、刘叙仪、贾泰元等研究表明本方汤剂及水煎醇提液对细胞免疫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郑家驹等证明,六味地黄汤能明显促进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及活性花环形成,抑制白细胞游走和促进溶血空斑的产生及促进脾细胞抗体生成反应,提示其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杜氏报道,六味地黄汤能拮抗醋酸氢化可的松肾阳虚模型引起的脾脏重量减轻,似与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相关。脾脏为中枢免疫器官之一,脾重反映了脾内淋巴细胞数量,间接反映了体内淋巴细胞总体水平。六味地黄汤能提高造型动物的IL22活性,IL22是由脾细胞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具有促进并维持T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参与B淋巴细胞抗体产生,诱导NK细胞增殖分化及产生干扰素等。3?1?2 对肾功能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血、强壮身体的功能,临床上可用于肾脏功能的调节,其作用机制是直接或间接改善肾血流,并可通过肾代谢而促进肾小管的分泌。动物实验表明,茯苓有较好的利尿和排钠作用,茯苓、泽泻既能利尿又能促进钠、钾、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泽泻对肾炎患者的利尿作用更为显著。陈峰等对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大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用透射电镜技术、电脑图像分析技术和立体学方法定量计算溶酶体的形态参数后发现服用六味地黄丸后细胞生成溶酶体的速度明显加快,溶酶体的个数比对照组增多57%,单位细胞体积内溶酶体的表面积比增大,从而提高了细胞的解毒速度并改善了肾功能。3?1?3 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熟地、山药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地黄的水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能使正常兔的血糖下降,熟地的有效成分是梓醇,目前认为梓醇是地黄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江扬聪等对2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且血糖、血压控制不佳患者,在不改变原用西药(格列齐特、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后血糖、血压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本研究中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轻中型糖尿病25例,取得满意疗效。一般服药7~10d症状即可减轻,尿糖减少,服药1个月可获得初步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小于6.0 mmol/L,尿糖转阴。3?1?4 治疗高血压症 六味地黄丸是较安全平稳的降压药,熟地有强心作用,丹皮、山萸、泽泻有降压作用,茯苓、泽泻、山药有利尿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属“头痛”、“眩晕”、“肝阳上亢”等范畴。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说明此症与肝肾阴虚密切相关。六味地黄丸(方)补肝肾之阴,清肝肾之火,肝肾阴阳平衡,诸症自灭。六味地黄丸(汤)的药理研究已较全面深入,调节免疫、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作用已被大量的实验研究所证实,疗效肯定,临床应用也极为广泛,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存有过滥可能,有的将其作为保健品之用,临床上还需加强对该药方的辨证认识。麦味地黄丸清源出处:该药由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地黄丸加味而成,系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麦冬、五味子两味药,古方又名“八仙长寿丸”。方药: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白茯苓。功用:滋肾养肺。主治1、用于肺肾阴亏所致的潮热盗汗,咽干咯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2、对于咳嗽虚喘,骨蒸潮热,口渴烦躁,无痰少痰,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经中医辨证后使用皆有良效。用法用量:大蜜丸每次1丸(约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口服液剂型每次10毫升,每日2次。说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中成药麦味地黄丸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平喘等药理作用,经中医辨证后可广泛用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复发性口疮、脑溢血后遗症、更年期综合征、老年性白内障等病的治疗,此外尚具有降低肿瘤患者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作用。麦味地黄丸又叫八仙长寿丸,首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寿世保元》,现今成了运用较广的中成药。方药:由麦冬、五味子加六味地黄丸组成共八味药,即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和泽泻。功效:滋阴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及消渴等证主治:(1)肺结核:症见干咳带血,午后潮热,阴虚内热盗汗,全身乏力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而快;(2)喘病:症见气喘急促而又持久,活动时症状加重,少痰或无痰,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而快;(3)遗精:症见腰痛,遗精,手足心热;(4)消渴病(糖尿病):症见口渴舌噪,小便频繁、脉细而快,舌红少苔。剂型及用法:剂型分为大蜜九、水蜜丸、浓缩丸、片剂及口服液5种,大蜜丸每次1丸,每天2次;水蜜丸每次6克,每天2次;浓缩九每次8丸.每天3次;片剂每次3~4片,每天3次;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天2次,服用麦味地黄丸时应忌辛辣食物。六、前列腺炎的治疗:前列腺炎是一个现代医学术语,和这种肾阴虚、肾阳虚有交叉的地方。确实在临床说有一些人,因为虚火旺盛,也出现了一些在下焦这块有虚火,再加上吃一些辛辣食品等等,结果又有一些湿热,湿热和这种虚火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前列腺炎的症状,尿频等的一些情况,小便黄,甚至也有一些小腹坠胀的一些情况。我们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过程中,如果有肾虚的情况,就应该考虑进去,这就是中医治病的特征所在,我们中医治疗前列腺炎和现代医学有一定区别。现代医学大多数考虑的是致病菌,是细菌性的,还是非细菌性的,或者是因为支原体、支原体,或者是淋球菌,在这点上讲,他也是非常对的,找到原因,采取相应的一些抗菌素进行治疗,直接对着病菌,这是非常对的。可是中医在这块治疗上,更有自己的特点所在,我们也把这块考虑进去,中医在治疗前列腺炎这块,我们也认为,他有湿热,我们用一些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的药,这个实际就是中医的抗菌素,比如说我们也常用的一些野菊花、地丁、鱼腥草,实际上用现在药理来分析,也是广谱抗菌素,副作用很小,在杀灭病菌这块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西药时间长了有抗药性了,换成中药效果竟然也很好。这样在临床上也屡见不鲜,所以中医在治疗前列腺这块也有类似于西医的抗菌素的作用。但是中医同时还有其他方法,比如说我们认为他是一种易病体质,比如说是虚火,我们可以用一些清虚火的药物,改善他的身体情况,改善致病的环境,把虚火去了,把湿邪去了,把他的体质改变了,他的发病几率就少了。中医能够改变,比如湿气大的人可以化湿,有虚火的人可以降虚火。第三,中医可以对于这种致病菌所造成的泌尿系统的一些损害给以修复,或者是我们说修复症状,比如说有很多人,通过化验检查,致病菌已经得到了控制,衣原体支原体感染,通过一段的用药之后,再化验就变成阴性了,但是病人的感觉还难受,这时候如果再用抗菌素,西药好像没有理论根据,效果也不好。但是中医有这方面的药,我们可以用一些化浊、通筋络的,软筋散结的,活血化瘀的这些,能够消除造成的功能性的障碍,效果也很好。有一些坠胀,我们用一些行气的药,作用也非常好。第四,涉及到久病必虚,任何一个病时间长了对身体的正气都是消耗。有些人得前列腺炎之后,出现体虚的症状,睡觉不好,我们中医可以扶助正气,我们可以益肾、健脾、养心,这样人的正气辅助了,也可以好得快一些。所以既可以治病,又可以改善身体的体质,又可以调整前列腺炎造成的功能上的一些问题,还能够辅助人的身体正气。所以不能简单的看肾虚和前列腺炎的关系,而是整体的说,前列腺炎如果出现了肾虚的症状,当然我们可以用补肾的一些药物,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可是我们不能认为,所有前列腺炎都一定有肾虚的症状,比如说他得的时间比较短,没有肾虚的症状,就不需要补肾,所以前列腺炎跟肾虚是有一定的关系,是互相交叉的,在治疗的时候,医生自然会考虑这些。 分享: >
“地黄丸”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玄参生地麦冬汤的功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